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寥拼音怎么读,缪的拼音怎么读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寥怎么读 拼音
笔顺:点、点、横撇/横钩、横折、点、提、横折、点、提、撇、捺、撇、撇、撇。
1、廫,空虚也。字亦作寥。——《说文》
2、乃入于寥天。——《庄子大宗师》
3、犹焦明已翔乎寥廓。——司马相如《难蜀父老》
4、今欲使天下寥廓之上。——《汉书邹阳传》
5、寂兮寥兮, *** 而不改。——《老子》
6、恣心目之寥朗。——孙绰《游天台山赋》
出处: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生。——唐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又如:寥萧;寥落(荒凉冷落);寥寞(冷清、孤单)
如:寥宇(广阔的天空);寥汉(辽阔的天空);寥泬(开阔清朗);寥廓(宽广空阔;又形容度量的远大)
出处:晓星正寥落。——谢元晖《京路夜发诗》
又如:寥梢(亦作“寥稍”。稀少);寥寥(形容数量很少)
二、寥怎么读
1、“寥”是一个汉字,其含义众多,包括但不限于:稀少、空旷、深远等。这个字可以组成很多词语,例如“寥廓”、“寂寥”、“寥寥无几”,都表示一种空旷、稀少或寂寞的状态。
2、在古诗文中,“寥”字常常出现。如唐代杜甫的《登高》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其中的“寥”字,便传达出秋天高远、空旷的意境,以及诗人独自登高远眺,对景生情的寂寥之感。
3、在日常生活中,“寥”字也可能用来形容人际关系,比如“寥寥无几”的朋友,意味着某人的朋友圈子很小,朋友很少。
4、总的来说,“寥”这个字具有丰富的含义和应用场景,无论是古诗文还是日常生活对话中,都能看到这个字的身影,为我们的语言表达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深度。
三、寥怎么念
1、寥,汉语一级字,读作寥(liáo),本义指空虚;寂静。
2、汉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号:ㄏㄢˋㄗˋ),又称中文、中国字,别称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
3、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汉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4、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正楷字形,包括繁体字和简化字。
5、现代汉字即从甲骨文、金文、大篆( *** 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演变而来。汉字为汉民族先民发明创制并作改进,是维系汉族各方言区不可或缺的纽带。
6、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西周时演变成 *** 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和隶书,至汉魏隶书盛行,到了汉末隶书楷化为正楷。楷书盛行于魏晋南北朝,通行。
7、汉字是迄今为止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者。
8、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的官方文字。在古代,汉字还充当 *** 地区唯一的国际交流文字,20世纪前仍是日本、 *** 半岛、 *** 、琉球等的官方书面规范文字。
9、 *** 诸国都在一定程度上自行创制汉字。需要注意的是,日本、 *** 半岛、 *** 等国在历史上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甚至其他语言都存在借用汉语言文字的现象。
10、在非汉语体系中,日本制定了《常用汉字表》,韩国也制定了《教育用基础汉字》,而历史上曾使用过汉字的 *** 、 *** 、 *** 等,现今已废弃汉字。
11、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出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关于汉字起源的说法,历来各家有不同主张,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说法有:结绳说、八卦说、刻契说、仓颉造字说、刻划说和图画说。
四、寥姓氏怎么读拼音
寥,汉语一级字,读作寥(liáo),本义指空虚;寂静。
“寥”,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liáo,在六书中属于名词。“寥”的基本含义为稀少,如寥寥无几、寥落;引申含义为静寂,空虚,如寂寥、寥廓。在日常使用中,“寥”也常做形词,表示广阔的天空,如寥宇。
(2)寥寥:稀疏,稀少;无几:没有几个。数量很少,没有几个。
(3)清寥:清幽静寂;冷清寂寞。
(4)寥寞:冷清;孤单;犹沉寂。
1、雨势已停,树叶上的水滴下滑并 *** ,发出一种寂寥而孤独的声音。这个夏夜与以往并无不同,雨势迅疾而来,又匆匆离去,只余洗过的山水,和寂寞的余音。
2、我归隐在没有你的寂寥天地里,为你固守一座空城,恩爱前生梦,梦里几回生。
3、 *** 散尽,明月依然固执地守着清凉的寂寥与欢乐;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十六以后的月亮总在路上走着;给我一个梦,让我还你一个彩霞漫天!
4、我与他之间最早并不存在着利害关系,除了 *** 间,我俩可以互相倾吐衷肠,彼此慰籍寂寥的心。
5、岂知近辅儒臣,先为首唱,而穷边勇将,誓志平戎,关东寂寥,不见干羽。
6、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景色,心境是不同关于爱情的歌曲的刘禹锡发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吟唱,读来令人情绪高昂。
7、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 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 *** 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结着愁怨的姑娘。
8、那寂寥的下雨天,天空灰蒙蒙的,空气中弥漫着忧郁的气息,让人忍不住沉湎于回忆的漩涡,难以自拔。
9、寂寥的下雨天,一把雨伞,一个人,漫无目的地走在街头,任由雨丝打在脸上,感受那份凄凉与孤独。
10、寂寥的下雨天,街头巷 *** 人稀少,只有那淅淅沥沥的雨声伴着孤独的心灵,在这湿漉漉的世界里寻找一丝温暖。
五、寥怎么读更好是拼音.
1、结论:文章主要解释了"寥"这个字的读音liáo,并阐述了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寥"字既可以作为动词,表示依赖或聊赖,也可以用作形容词,表示空虚、寂静或冷清。在古文中,它常常用于描绘宽广、辽阔或稀疏的场景,具有深远的意境。
2、作为动词时,"寥"表达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稳定,或者民众在困难时期无所依托。例如,《淮南子•兵略》中的“上下不相宁,吏民不相寥”,意味着社会动荡,人民生活不安。
3、作为形容词,"寥"可以形容空旷的天空、孤独的状态,或事物稀少。如《庄子•大宗师》中的"温原乃入于寥天",形容一种超越尘世的清虚境界。在诗歌中,如“晓星正寥落”,则描绘了早晨星空的稀疏景象。
4、总的来说,"寥"字在中文中承载着丰富的意象,从个人情感到宇宙空间,都可找到它的身影。无论是寂静的夜晚,还是广阔无垠的天际,"寥"都传达出一种深邃而独特的感觉。
六、寥怎么读拼音
1、寥,读音:liáo,注音:ㄌㄧㄠˊ,部首:宀部首笔画:3总笔画:14。
2、本作廫。形声。从宀(mián),本义:空虚;寂静)。
3、廫,空虚也。字亦作寥。——《说文》。
4、乃入于寥天。——《庄子·大宗师》。
5、犹焦明已翔乎寥廓。——司马相如《难蜀父老》。
6、今欲使天下寥廓之上。——《汉书·邹阳传》。
7、寂兮寥兮, *** 而不改。——《老子》。
8、恣心目之寥朗。——孙绰《游天台山赋》。
9、又如:寥朗(空虚明朗);寥天(道教的所谓虚无之境。即太虚);寥廓(空虚);寥然(寂静的样子);寥寥(空寂;孤单);寥阒(寂静);寥天一(清静无为的人入于寂寥,和无形的天合而为一)寥寂([deserted and lonely]冷落,寂寞;寂静无声):万籁寥寂。
10、冷清,冷落,寂寞 [lonely]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生。——唐·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又如:寥萧;寥落(荒凉冷落);寥寞(冷清;孤单)。
11、辽阔;空旷 [vast;broad]。如:寥宇(广阔的天空);寥汉(辽阔的天空);寥泬(开阔清朗);寥廓(宽广空阔;又形容度量的远大)寥天地(河南方言:荒野。寥天地烤火-一面热)。
12、稀少,稀稀拉拉[few;scanty]晓星正寥落。——谢元晖《京路夜发诗》又如:寥梢(亦作“寥稍”。稀少);寥寥(形容数量很少)寥寥数语(非常简括地说)寥寥无几(形容非常稀少,没有几个)寥落(稀疏;稀少;冷落)。
13、疏星寥落寥若晨星(南朝齐·谢朓《京路夜发》诗:“晓星正寥落,晨光复泱漭。”唐·韩愈《华山女》诗:“黄衣道士亦讲说,座下寥落如明星。”寥:稀少。稀少得像早晨的星星。形容数量稀少)。
14、深远 [profound and lasting]寥,深也。——《广雅》又如:寥邈(高远;遥远)出处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寥拼音怎么读和缪的拼音怎么读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