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新会柑皮需要储存陈化三年以上才能称为新会陈皮。那么,五年的新会陈皮的特点是什么呢?
五年新会陈皮口感更佳
经过三年的陈化,新会柑皮具有基本的功效价值,但由于其储存时间不长,在果香气味方面仍有柑橘果刺鼻的果香气味,略带涩味;经过五年左右的储存和陈化,其特 *** 开始逐渐稳定,陈香清新,味道不涩,可广泛应用于饮食,可提高菜肴口感味道,适合家庭烹饪或调味,也可用于泡茶。
五年新会陈皮功效温和
每年都有很多朋友买新会陈皮。虽然新柑皮的 *** 相对便宜,但储存陈化过程比较麻烦,需要非常小心和耐心;然而,经过五年的储存陈化时间,新会陈皮的 *** 质开始逐渐稳定, *** 相对适中;对于家庭日常食用,五年左右的新会陈皮味道更好, *** 理效果更温和,适合老年人和儿童的日常饮食。
五年新会陈皮更容易储存
由于新皮的 *** 质不稳定,如果简单地储存和收藏,需要经常翻晒和检查,以防止蛀虫或发霉。已经陈化了五年的新会陈皮, *** 质开始逐渐稳定,柔软度逐渐降低。无需勤晒太阳。只需定期晒太阳翻晒和检查。与五年以下的新会陈皮相比,储存更容易、更省心,不那么容易蛀虫或发霉。
只凭颜色分年份与好坏?不靠谱!教你几个挑选陈皮的好办法以下这张图中的陈皮,给好多朋友看了,有不少都认为这几份陈皮的年份从右到左递增。
那么,你能猜出他们分别是什么年份吗?有不少人都猜是这三份从右到左是陈化两年、三年、五年的陈皮。
其实,这些都是同一年份同一批次的新会陈皮(放在同一个袋子里)。
存放的方式是最常见且简单的密封袋加纸箱的组合。放在通风有光照的窗台边,不经常打理,任其自然陈化。
最近雨季长了不少虫子,于是拿出来处理。发现陈皮的色差比较明显,就让朋友们都来猜猜。
大部分朋友都认为至少有两个不同年份,只有少数“行家”能看出这是同年份同批次的陈皮,而且猜出了与真实年份近似的陈化年份,理由是“皮相”相似。
这个皮相怎么理解呢?
朋友说道:“因为没有看到实物,只通过 *** 观察这几块陈皮,我看到这些皮,虽然橘红面的颜色有深浅,但橘白都比较白,而且皮身形状、蜷缩的形态有相同的规律,皮身蜷缩、皮边反转的程度也相似,开皮的手法也相似,能推断出是同一批次的陈皮。那年份按最浅色的陈皮观察,应该就是陈化了两三年的。”
所以说,只凭颜色分年份,不靠谱。
此前也多次提及,判别陈皮的质量,需要多个维度综合判断,颜色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除了观色,还需要闻香,尝味,煮水看汤色,通过抚摸陈皮,感受其干湿、轻重、厚薄的程度。
真正自己亲手储存过陈皮的 *** 会知道,自然陈化了几年的新会陈皮,或多或少都会稍有颜色不均的情况,但整批陈皮会呈现自然陈化的光泽。
虽然众所周知新会陈皮的颜色会随陈化年份的增加而加深,但只盯着新会陈皮的颜色说事,就太片面了。
怎么挑选好的新会陈皮?可以看看以下几个办法。
1、观察
1. 三瓣开皮,由于茶枝柑皮的油 *** 和韧 *** 才能开出三瓣皮,这是最基本的辨别 *** 。
2. 皮张自然皱缩,卷曲,陈皮瓣缘的内外皮层开裂、收缩错位。一般来说,年份越高,皱缩越厉害。
3. 看 *** ,对光看,新会陈皮皮张通透,有明显的点状油室。
4. 油室似猪皮毛孔,优质的新会陈皮油室圆润饱满,大小、分布平均,形成特有的“猪鬃纹”。
5. 天然陈化的新会陈皮,颜色自然表皮有光泽,三十年以下的陈皮,颜色不会特别深(尤其橘白)。
2、抚摸
1. 年份越长,手感越轻,橘白部分会随年份增长松散,部分脱落。
2. 空气湿度低时自然干硬,空气湿度高时容易湿软。这是中低年份干仓新会陈皮的一个特征,非常容易受天气影响。
3. 闻香与尝味
1. 好的陈皮闻起来,香气自然舒适,不会有霉味或让人不适的异味,也不会有零食九制陈皮的咸甜香味。
2. 一块完整的三瓣陈皮,用1000ml水煮约5分钟,汤色呈现金 *** ,不会特别深色。
3. 好的陈皮煮水,味道甘香醇厚,入口顺滑,年份低者略有微微的自然酸苦,但总体口感自然、清新、舒服。
新会陈皮原创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部分 *** 来源 ***
我是陈皮人家,相信老陈皮会讲故事。
专注新会陈皮文化传播,欢迎关注。
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作者: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 罗淑仪
“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 ”
今年年初,一部开年爆剧《狂飙》引起无数人的关注,剧中有一种中 *** 得到男主阿强的大力推荐,那就是陈皮。剧中阿强有事没事就喜欢拿陈皮泡水喝,还跟亲戚朋友说陈皮水对嗓子好,能润肺,引得观众们纷纷效仿。
今天,作者就带着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广东三宝之一的陈皮,看看高启强力推爆款,是不是真的适合所有人?
陈皮的来源和功效
陈皮是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味苦、辛, *** 温,归肺、脾经。它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 理研究表明,陈皮有平喘镇咳、抗肺纤维化、抗氧化、抗肿瘤、抗颈动脉硬化及降血脂等作用。
陈皮的分类和区别
根据中国 *** 典规定传统中 *** 陈皮主要分为广陈皮和陈皮。
广陈皮:道地 *** 材,源于茶枝柑,以新会陈皮最为道地。常3瓣相连,形状整齐,厚度均匀,约1mm。外表面橙 *** 至棕褐色,点状油室较大,对光照视,透明清晰。质较柔软。气香浓郁,味微辛,甘而微苦。
↑ 广 陈 皮 ↑
陈皮:指除广陈皮之外的陈皮,如大红袍,温州蜜柑,福橘等的干燥成熟果皮,产地为福建、四川、广西、浙江等。常剥成数瓣,基部相连,有的呈不规则的片状,厚1~4mm。外表面橙红色或红棕色,有细皱纹和凹下的点状油室;内表面浅黄白色,粗糙,附黄白色或黄棕色筋络状维管束。质稍硬而脆。气香,味辛、苦。
↑ 陈 皮 ↑
另外,市面上还有一种来源于杂柑类、橙类等的杂陈皮,常被不法商家拿来冒充真陈皮售卖。杂陈皮常呈柳叶形片状或者不规则片状,皮厚,外表面棕红色或棕 *** ,较光滑,凹下的点状油室较小,内表面黄白色,较光滑,气香,味甜、微辛苦。
↑ 杂 陈 皮 ↑
陈皮的陈化
陈皮在我国拥有悠久的用 *** 历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作为“六陈”之一的陈皮,在汪昂《本草备要》中就提到:“广中陈久者良,故名陈皮,陈则烈气消,无燥散之患。”
另外,作为广陈皮中最道地的品种——新会陈皮,更是需要陈化三年以上才能入 *** 。
现代研究表明,陈皮中的挥发油含量随着陈化时间延长呈减少趋势,而主要有效成分黄酮类含量随着陈化时间延长呈增加趋势。
故中医临床认为陈化能减少广陈皮因燥 *** 引起的耗气而增强其疗效。
陈皮的使用注意
正因为陈皮具有燥热的属 *** ,注定它只适合胃部胀满、消化 *** 、食欲不振、咳嗽多痰等症状的人群使用。以下几种人群不适合长期使用陈皮:
① 阴虚火旺体质且没有气滞的人群
② 舌红、苔薄、咳痰呈 *** 的人群
③ 胃热、气虚体燥、胃酸过多的人群以及孕妇
在临床治疗中,陈皮的用量一般为3-10克;如食疗或仅仅泡茶、煮水,一次3-5克为宜,一周不宜超过3次,长期服用易导致体内火气 *** ,伤津耗阴。
审稿专家: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王茜
以上为“ *** 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 *** 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 *** 物协会、中国 *** 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 *** 组织——P *** *** 盾公益(公众号:P *** 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 *** 安全。
好恐怖,陈皮长虫子了!还能救吗?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茶友答疑解惑。我们的原则是:不忽悠,不卖弄,不恶意攻击,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观、中立地回答您的问题。即使是一些没有标准 *** 的问题,我们也会尽量做到客观。
今年三月,茶友“峰”从广东新会一个陈皮厂家手上买了两斤天马村的三年陈皮。收到陈皮后,他只泡了一次,就将陈皮密封保存了,分别采用玻璃瓶和原塑料袋两种方式保存。
近日,茶友“峰”看到朋友圈有翻晒陈皮的 *** ,想起自己的陈皮,于是取出陈皮想检查一下。不料,他竟发现陈皮上有很多蛀斑和细碎的末子,再仔细一看,在果皮翻褶厚实处还有很多小虫子,严重的整个果皮都有蛀虫。(见下图)
▲茶友“峰”的陈皮,图中红圈处为虫子
▲同款陈皮,没有长虫子时的样子
小懂看着觉得有点恐怖,这是怎么回事呢?还有挽救的可能吗?为此小懂请教了一些陈皮的业内人士。
陈皮长虫怎么办?
据了解,茶友“峰”遇到的,就是在陈皮没有足够干燥时,就密封起来的常见问题。柑皮里往往会有一些虫卵 ,如果给予一定的温度、湿度,就很容易滋生虫子。
这些虫子有可能会吃一些柑皮的囊(包柑肉的一面),但皮上有油脂的部位,虫子一般是不吃的。所以即使长虫子了,只要不是非常的严重,一般是不会影响陈皮的 *** 效的。
▲图中白色的就是陈皮的“囊”
而且,陈皮随着陈放年份的增长,囊会逐渐脱落或杯虫子吃掉,但其 *** 效没有因为囊的脱落而受影响。
▲很多年份较长的陈皮,也会有明显的虫子咬食过的痕迹。
所以,如果发现你的陈皮长虫子了,也不要惊慌,进行相应的处理,就不会有问题了:
1、如果有抽湿机,用抽湿机抽一下水分,同时虫子也会死掉、脱落。
2、如果没有专业设备,用刷子刷一下,然后晒干,再重新封存到瓶子里,晒干的当时香气可能会减弱一些,但是两三个月之后香气还是会出来的。
但要注意,我们也不能任由虫子泛滥,如果虫子太多了,虽然对 *** 效不影响,但是可能会有一些虫子的 *** 物,影响陈皮的干净度,从而使陈皮出现杂味、异味。
所以,我们平时保存陈皮时,还是要尽量保证陈皮的干燥,每年拿出来晒2-3次。我们吃陈皮,当然还是干净、无异味或杂味的更好。
一般1-3年的柑皮很少销售的(3年以上方可称为“陈皮”),如果要销售,出厂前必须烘得很干。如果出厂前没有经过烘干处理,消费者收到后,一定要在阳光下晒一遍,以保证柑皮的干度。
陈皮茶会长虫子吗?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陈皮茶(如陈皮普洱、柑普),会不会也有长虫子的危险呢?
大家可以相对放心的是,像柑普茶这样的,在 *** 的最后都会有一道干燥的工序。做出来的茶干燥度比陈皮要更高一些,所以长虫子的概率还是会低很多的。
不过,这也不是百分百安全,如果含水量上升、温度升高,陈皮茶也是有可能长虫子的。所以,大家在存茶时,还是要遵守阴凉、干燥的原则,尽量控制它的温湿度。
原创声明:本文由“懂茶帝”独家原创。如需转载,不得删减,并请注明出处。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您答疑,可添加懂茶帝公众号,随时随地提问哦!)
有很多朋友对新会陈皮不是太了解,买一斤陈皮到底有多少呢?煲汤、泡茶分别用多少陈皮合适呢?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新会陈皮的常见的用法和用量。
以完整的三瓣陈皮为一个计,通常情况下,常见年份的陈皮一般是5-7克一个。
但是陈皮的重量受很多方面的影响。
年份与含水量
年份越高,含水量一般越低,同等情况下,新皮比老皮重得多。
五年以下低年份陈皮会更重,会达到8-10克一个。
二十年以上的高年份陈皮会更轻,有些大概在3-5克一个。
另外,与年份相关的除了含水量外,橘白掉落也是影响重量的一个大因素。一些老陈皮蛀虫严重,橘白掉落得厉害,也会更轻。
皮张大小和厚薄
新会陈皮作为农产品,大小不一致,皮张更大更厚的更重。同等情况下,一般大红皮就比微红皮重些。
天气潮湿和干燥
天气对陈皮的存放影响很大,而且对陈皮的重量影响也很大。空气湿度大时,含水量也会变高,陈皮就变得更重了。
天气干燥或刚刚晒完皮时,陈皮更干更脆也更轻。
同样的皮,潮湿天气比一般天气还要重上大概1-2克,比干燥天气还要重上大概2-3克。
但潮湿天气一般对低年份的陈皮影响比较大,低年份陈皮不稳定,容易受潮,一块柑皮干燥时可能只有5-6克,但在潮湿天气可能会达到8-10克。
而十几二十年的高年份陈皮已经很稳定了,受天气影响不大,干燥和潮湿可能都是一样的重量,或者只相差1克左右。
新会陈皮的用法用量
1. 煮水品饮:5-7克
目前比较流行的新会陈皮饮法是煮饮,味道更香更醇。一般放一整个陈皮到飘逸壶中煮饮,是5克左右的。
2. 泡茶品饮:1-3克
可以把陈皮撕碎或者切丝,加上不同类型茶叶一起冲泡。一般放2克左右的陈皮就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 煲汤养生:5-10克
煲汤放多放少都可以。但一般广东人煲汤就会放比较多,一家人(3-5人份)喝一锅汤,一般都要有5克陈皮,有些人还会放两个。
4. 烹饪提香:1-2克
熬粥,蒸鱼,焖肉,少不了新会陈皮提香,如果是调味用,一般用陈皮丝比较方便,1-2克就有非常明显的香味。如果熬制卤汁则可能需要多放一些。
烹饪中,陈皮放多了的话容易喧宾夺主,而且切得不够细碎的话,咬到陈皮时,整张嘴都蔓延陈皮味,香味过浓,也会影响菜肴风味。
当然,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喜欢陈皮味浓点就多放点。
只是想点缀一下,不想陈皮味喧宾夺主就少放点。
新会陈皮是百搭的 *** 食同源好材料,无论是整皮还是切丝,都十分好用。大家对新会陈皮的重量和用量有大致的概念便可。
注:本文带重量的新会陈皮 *** 均为干仓陈皮,是比较潮湿的天气下拍摄,重量可能稍微偏重,仅供参考。
新会陈皮原创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我是陈皮人家,相信老陈皮会讲故事。
专注新会陈皮文化传播,欢迎关注。
“陈皮”=“橙皮”?这你可就大错特错啦作者:武汉市第三医院 宋振荣、刘莉红
陈 皮
说到陈皮,大家可能并不陌生,作为一种常见的理气 *** ,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效。
在我国,陈皮入 *** 已有2000年的历史,现存最早的中草 *** 著作《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本草纲目》中亦有详述:“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接下来,就带您了解一下陈皮。
陈皮到底是用什么做的?橙子皮能做陈皮吗?
我们都知道陈皮是橘、橙、柑等一类芸香科植物的干燥果皮,但到底是哪种果实呢?
根据《中 *** 大辞典》中的记载,陈皮更多地是柑皮或者橘皮,如:新会柑、四会柑、瓯柑,与橙子皮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很多人因为普通话中“陈”与“橙”发音很接近而混淆了概念,且橙子皮的口感要比橘皮苦一些,且里面含有的 *** 成分也比橘皮多, *** *** 也没有橘皮或者柑皮好。
为什么叫陈皮?
陈皮之所以叫做“陈皮”,是因为它以陈久者为佳,通过“采果洗果—开皮—阴干—反皮—晒制—仓储—翻晒—扫瓤”等过程,陈化三年方成。
陈皮中含有哪些成分?
陈皮内含有多种 *** 用成分,以新会陈皮为例:
(1)挥发油:挥发油陈皮重要的活 *** 物质,含量为1.9%—3.5%,陈皮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右旋柠檬烯、柠檬醛,还含有川皮酮、橙皮甙、肌醇、维生素Bx等。
(2)黄酮类:主要有黄酮、黄烷酮、橙皮苷、新橙皮苷、柚皮苷、芸香柚皮苷、及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等。
(3)陈皮生物碱:陈皮中所含的生物碱的主要成分为辛弗林,含量为:0.240%--0.636%。(辛弗林具有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和较强的扩张气管和支气管的作用,还能够提高新陈代谢、增加热量消耗、氨化脂肪,已用于减肥等保健品种。)
陈皮有什么 *** 理作用?如何应用?
陈皮味苦、辛, *** 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效,主治胸胁胀痛、疝气、乳核、乳痈、食积腹痛等。
以陈皮为主的复方常用于治疗消化 *** 、急慢 *** 胃炎等属于脾胃气滞或脾虚气滞证者,如平胃散、异功散等。还可以治疗呼吸道感染等属于湿痰咳嗽者,如二陈汤。
审稿专家:武汉市第三医院 赵琳
以上为“ *** 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 *** 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 *** 物协会、中国 *** 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 *** 组织——P *** *** 盾公益(公众号:P *** 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 *** 安全。
陈皮大家都认识,但你知道什么样的陈皮才是更好的吗?广东 *** 保护了广陈皮等8个南 *** 品种
陈皮大家都认识,但你知道什么样的陈皮才是更好的吗?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 材中分为“陈皮”和“广陈皮”。市面上流通的陈皮,以广东新会产者质佳, 四川、重庆等地产量大。
“陈皮”和“广陈皮”的区别
陈皮:常剥成数瓣,基部相连,有的成不规则片状,厚0.1~0.4cm,质稍硬而脆。炒陈皮外表面颜色加深带火色,香气较弱,味苦、辛。
一等:片张较大。表面橙红色或红 *** ,有无数凹入的油点,对光照视清晰,内面白 *** ,质稍硬而脆,味辛苦。
二等:片张较小,间有破块。表面黄褐色或黄红色,暗绿色,内面类或灰 *** ,较松泡,质硬而脆,味微苦。
广陈皮:常剖成整齐3瓣,厚约0.1cm,常反卷,质轻,捏之有弹 *** 。有浓厚香气,味微苦、辛。
一等:表面橙红或棕紫,显皱缩,内面略呈海棉状,质柔,片张较厚,气清香浓郁,味微辛。
二等:表面橙红或红棕,内面较光洁,质较柔。皮张较薄,气清香、味微苦辛。
三等:皮薄而片小。表面红色或带有青色,质坚而脆。有香气、味微辛,不甚苦。
如何挑选不同年份的陈皮
柑皮贮藏的时间越久越好,存期不足三年的只能称为果皮或柑皮,存期足三年或以上的才能称为陈皮。陈皮中的有效成分陈皮甙含量也是随着年份的增加而递增的。
三年至八年的陈皮,内表面呈雪白色、黄白色,外鲜红色、暗红色,闻着带有刺鼻香气,并且带有陈果的酸味,甜中带酸,口尝味苦、酸、涩。
三年陈皮 ↑
五年陈皮 ↑
八年陈皮 ↑
九年至二十年的陈皮,内表面陈化脱囊,呈古红或棕红色,外表面棕褐色或黑色,闻下去是清香扑鼻、醒神怡人,没有果酸味。口尝甘、香、醇、陈。
十年陈皮 ↑
陈皮的功效及食疗
中医认为,陈皮 *** 温,味苦、辛,入肺、脾经,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等症。
陈皮莲子薏米水鸭汤
材料:陈皮10克,莲子10克,薏米10克,水鸭一只。
做法:先将陈皮用水浸泡15—20分钟,待其泡软后,用刀把里面的白色囊刮掉(白色囊有轻微苦涩味,去掉味道会更好);把全部材料加水一起煲约2小时,调味后连汤带料一起食用即可。
功效:本汤能补脾健胃,祛湿止泻,对于湿气重且 *** 稀烂者尤适宜。
陈皮山 *** 排骨汤
材料:陈皮10克,新鲜山 *** *** 克,排骨350克,姜2片。
做法:先将陈皮用水浸泡15—20分钟,刮去白色囊备用;排骨焯水入锅,加水煮开后,放入陈皮山 *** 一起煲约1.5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理气健脾,化痰止咳,缓解秋乏。
温馨提示
保存 ***
置阴凉干燥处,注意防霉,防蛀,或储存在密封玻璃罐中。
使用注意
1. 陈皮 *** 温,故外感热病,火热内炽,阴虚火旺,血虚血热等证者不宜单味服用。
2. 陈皮有升高血糖的作用,故糖尿病患者忌大量长期服用。
3. 服用陈皮时忌生冷、黏腻、易生痰的食物。
4. 陈皮 *** 燥,长期服用易伤津液,故干咳、呕血等有津液耗伤 *** 疾病者忌大量长期服用。
【来源:中山市中医院,供稿: *** 学部】
一两陈皮一两金:陈皮是个宝,7大功效很实用,知道的人早早受益提到陈皮,想必老广的小伙伴一定不会陌生,无论是泡茶还是煲汤,这味看似不起眼的 *** 物都能被当作是佐料,来增加口感,老一辈的人常说,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这样的说法其实也不无道理。
但因为陈皮原就是橘子皮演化而来,于是很多人会误以为将橘子皮简单晒干后,便可以当作陈皮来使用,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真正好的陈皮,至少要经过一定的年限沉淀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
陈皮至少要存放一年
陈皮是一种 *** 食两用的果皮,在《神农本草经》就有关于陈皮的记载:气香、味辛、微苦,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陈皮辛散温通,气味芳香,能入脾肺,可理气调中,健胃消食。陈皮同时又是一种很好的烹饪作料。比如煮白粥时,置入一点陈皮,可以提香,与牛肉、猪肉、鸭肉等相融合,能减轻肉的肥腻,同时增加果香,让人食之开胃。
陈皮历来受医家的青睐,但大家要注意,不建议用新鲜橘皮泡水喝。我们经常市面上买到的橘子大多都浸泡过保鲜剂,这种化学制剂虽然对果肉没有什么影响,但残留在橘子皮却很难用清水清洗。另外,新鲜的橘皮 *** 辛温、烈,并不适合做 *** 物。
陈皮之所以有 *** 用疗效,就是因为它的“陈”,也就是说,一般要放置至少一年才可以使用。经研究表明,陈皮水煎剂中有肾上腺素样的成分,煮沸后不会被 *** 。但放置数年,可以自然挥发并减少含量,而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也相对增加,这时才能发挥其 *** 用价值。
而且 *** 用的陈皮一般都经过土炒、炮制、盐炒、蜜灸等,均能减轻陈皮的辛烈之 *** 。当然将果皮洗净,去除杂质,切丝,晒干密闭置阴凉干燥处存储隔年再应用,同样可以减轻辛燥之 *** 。
陈皮 *** 用知多少?7大功效受用一生
都说陈皮胜“黄金”,陈皮 *** 用称为一绝,那么在疾病治疗上,它具体有哪些功效呢?
1. 化痰健脾
陈皮主要作用是行脾胃之气。脾胃主运化水湿,故脾胃之气行则能去湿、健脾、化痰,故陈皮具有养脾、醒脾、健脾的作用。
2. *** 溏薄
中医认为 *** 呈稀水样改变,或者 *** 次数比较多主要是由于脾胃虚寒或者感受寒湿邪气的侵袭导致的。陈皮具有健脾之效,调中祛湿之功,可祛除体内寒气。
3. 宣肺止咳
陈皮可化痰降燥,又能温化寒痰,辛散苦泄而能宣肺止咳,可用于肺失宣降、咳嗽痰多等气逆之证。
4. 消化 ***
陈皮的挥发油有祛痰平喘和扩张支气管的作用,对胃肠道平滑肌有温和的 *** 作用,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加食欲。
5. 恶心呕吐
呕吐是因为胃气不降。胃以降为贵,胃气降不下去,就会往上泛。陈皮味苦,苦能降,能够把胃气往下降。可堵塞的食物回落到肠胃里去。
6. 胸闷腹胀
陈皮中的橙皮苷、维生素B、维生素C等成分,可对肠胃有温和 *** ,胃胀腹胀时,陈皮煮水一喝下去,胀闷感就会消失。
7. 皮肤干燥
皮能养皮。皮肤不好,可以用 *** 仁、山 *** 熬粥,再加点陈皮进去, *** 仁润燥,能去除身体的干燥,山 *** 色白入肺,能够养肺,肺主皮毛,陈皮把 *** *** 引到体表。
三类情况,不宜多吃陈皮
食物分 *** ,自有相生相克的道理,自然有些人吃陈皮助益,有些人吃陈皮则病情加重。
1. 胃热
陈皮的健胃作用建立在胃寒的基础上,如果热 *** 的胃肠,就不适合通过陈皮固脾。
2. 失眠多梦
陈皮偏 *** 燥热,不适宜体质阴虚的人服用。大多失眠多梦者,一般兼有咽喉干涩的情况,如果进食陈皮,就会使燥热加重,更加难以安睡。
3. 热咳
很多人都知道陈皮有止咳化痰的作用,但咳嗽也分寒咳、热咳,若是痰为 *** ,则为热盛,食用陈皮不仅不能“降燥”,还会使病情加重。
市场上我们看到“盐津陈皮”、“九制陈皮”、“甘草陈皮”等都属于零食加工的陈皮制品,除了陈皮外,还添加了白糖、食盐等配料, *** 用功效多多少少大打折扣,所以不能把零食当 *** 吃。另一个角度说,胃热、阴虚者也不宜多吃 这些陈皮制品的零食。
参考资料:
<1> 《橘皮泡水为何用陈不用鲜》.老 *** 之友
.2017年8月 <2> 《浅谈陈皮的 *** 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中国中医 *** 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2月 <3> 《陈皮是个宝,10大功效受用一生》. 温暖中医. 2021-04-04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你喝的陈皮,是真的陈皮么?这事儿,得从一个成语说起。
我之前总跟人说,南橘北枳,这就是陈皮跟枳实(枳壳)的区别,言之凿凿且信以为真。
就像三月茵陈四月蒿一样,我之前也同样认为这俩是一个东西(原谅我的无知)。
这都是因为小学课本中《晏子使楚》中的一段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我们很容易“相信”,也很懒的“质疑”,在这笔者替晏子跟大家道个歉,橘与枳虽都属于芸香科,但确确实实是两个不同的“属”,咱中国人到哪里不都有颗中国心么?一个道理。
但事出有因,总不能空穴来风,据说,枳在古代是作为砧木用来嫁接橘子树的。有好事之人从南方将嫁接好的橘子树移栽到北方,但是因为橘子不耐严寒而枯死了。到了来年春天,下半部作为砧木的枳倒是发出了新芽,长大后结出的果子也和橘子有几分神似,因此,人们以为是橘子到北方产生了变异,结果被晏子写了下来,广为流传。
上文提到,橘和枳都是芸香科的,在说陈皮之前,先说说芸香科的三大元老——橘、枸橼与柚子。这三种之所以被称之为元老,是因为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大多是他们的后代,纷乱且复杂。
比如说……
在前面这么多关系捯饬清楚以后,回到题目中所说的——陈皮。
陈皮来源于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 材分“陈皮”和“广陈皮”。主产于广东、福建、四川、浙江、江西等地,以广东新会的广陈皮最为道地。广陈皮主要来源于橘的变种茶枝柑C. chachiensis Hort和四会柑C. suhoiensisTanaka的干燥成熟果皮。
陈皮首载于《神农本草经》,那个时候,陈皮还不叫陈皮,正名为橘柚,因以果皮入 *** ,故曰:“一名橘皮”。到了陶弘景老爷子那一辈,大家开始注重 *** 材的炮制与分类,且首先提出了“六陈 *** ”之说(六陈 *** 此说法是后人的总结,老爷子只说了后面的话),也就是“凡狼毒、枳实、橘皮、半夏、麻黄、吴茱萸皆须陈久者良,其余须精新也”。孟诜的《食疗本草》中首次出现“陈皮”之名。可以说,橘皮是橘柚的正品 *** 材来源,而陈皮则是橘皮中质量更优的 *** 材品种。陈皮,顾名思义,橘皮之陈久者也。《汤液本草》又进一步解释说:“橘皮以色红日久者为佳,故曰红皮、陈皮”。
由于陈皮在《神农本草经》中被称作橘柚,所以当初柚子皮也是陈皮的来源之一。到了唐代,《新修本草》对橘皮的 *** 味有了进一步描述:“柚皮厚,味甘,不如桔皮味辛而苦。其肉亦如桔,有甘有酸,酸者名胡甘”。以及明代李时珍与《本草纲目》中的一再确认:“橘实小,其瓣味微酢,其皮薄而红,味辛而苦”。
陈皮的来源逐渐统一,不复纷杂。
但是对于陈皮的产地,也同样经历了很大的变迁。《神农本草经》中言:“生南山川谷。”此“南山川谷”指的应是今秦岭地区,属于长江中游流域。陶弘景老爷子在《本草经集注》开始注重陈皮道地产区的区分:“以东桔为好,西江亦有而不如。其皮小冷,疗气,乃言胜桔。北人亦用之,并以陈者为良。”“东桔”应是今长三角地区的江浙一带,而西江则应是今江西地区。
到了宋代,江浙地区名副其实的成为橘皮的道地产区。而辗转至明朝,橘皮道地产区则南移到广东,至今仍以广产者为道地。这也多亏了李时珍老爷子在《本草纲目》的一句话:“今天下多以广中来者为胜,江西者次之”。
如今市场,新会陈皮以假乱真者众多,且屡禁不止,而由于普通陈皮 *** 低廉,仿造者少之又少,但仍要注意区分。
逢年过节,橘子橙子总是摆盘中少不了的鲜果,虽说两者稍有 *** ,但疗效差之大矣,不可胡乱食之。
关于橘与桔,在这里也做个科普,“橘”(jú)是现代汉语规范字,“桔”(jié)也是现代汉语规范字,当“桔”(jié)读(jú)时,是“橘”(jú)的俗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手头字。两者在相同读音时表示的意思是相同滴~
另外,由于篇幅 *** ,这里不与枳实枳壳做太多区分,如果想要了解的话,给笔者打call哇~
【参考文献】 陈皮本草考证,作者魏莹等。
本文来自《中国中 *** 》 *** ,文章配图纯属科普, *** 来自 *** ,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
广东人的这块“皮”,为什么被奉为至宝?一两陈皮一两金
百年陈皮似黄金
广东人都知道,隔壁福建人是茶香味的。但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广东人,自己又是什么味道的呢?
老广们被这么一问,集体陷入沉思。凉茶味?太偏门了,谁天天喝凉茶啊;靓汤味?太杂糅了,没有量化尺度;豉油味?毫无特色,全国都在吃酱油好吗;咸鱼味?我怀疑你在骂人,angry。陈皮味?对啊,广东到处都是陈皮味!
入菜、泡茶、当零嘴,陈皮无所不能。图 / ***
俗话说,广东三件宝:陈皮、老姜、禾秆草。陈皮排之一,它不仅是广东人的日常零食(陈皮花生,戳我了解),更是粤菜中的百变调味料:陈皮排骨陈皮鸭,陈皮蒸鱼陈皮茶……
每个广东阿姨的厨房,都少不了陈皮这一味;不小心用完了,就去客厅,抢走自家先生宝贝般的陈皮罐。然后,就是厨房里炒菜滋滋响,和客厅外心碎声声哀的家庭交响曲……
糖水,少不了陈皮的画龙点睛。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Santo
是的,陈皮不仅是食材、 *** 材,还是广东特色的珍藏品。你去老广家里做客,如果发现有个罐子,恭恭敬敬地放在橱柜里,不靠墙、不落地,那里面十有 *** 是老陈皮。它的值钱程度,与你未经同意打开罐子、主人的惊恐程度,呈绝对正比。
老陈皮,不要细问,问就是玄学。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一只洛总
广东人的传家宝,搞不好就是这几块,被奉为至宝的陈皮。
广东人啊,都是陈皮味的
陈皮在广东有多普遍呢?你随便去一家干货店、中 *** 铺,哪怕只是卖香料的,没有几大袋子陈皮,人家都不好意思开店。
你再随 *** 去一家粤菜馆,任意点几样荤菜。陈皮不一定出来接客,但只要你细细品尝,菜里似乎隐约有股柑橘香,这就是陈皮的魔力——它的身形,早就化在了滋味里。
完整的陈皮很少见,因为它早就融入味道里了。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涛饕不自觉
比如,香甜醇厚的陈皮鸭。老鸭肥美,然而腥气也重;老广厨师们善用陈皮,与香料调和后煨成老汤,以其沁香厚味去除鸭腥,清甜中更添一味鲜美。
广东人啊,真是太爱陈皮了。这东西太接地气,小小一块陈皮,撕下来能泡水喝,还能与茶共舞,再涩的茶也变得甘香;切碎了,它能炒菜能煲汤,还能与一 *** 料做搭配,卤出一锅美味;打成碎末,它就是豆沙的更佳拍档,做甜品少不了它。
陈皮牛肉丸,弹牙之余,自带奇香。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花花
在吃货眼里,陈皮的惊艳之处不在形态,而在入口之际,那一抹清甜与回甘。它的芳香可以去腥,擅长对付生猛海鲜;它是甘甜+辛涩的复合味,既能提鲜,也能充当卤料;它富含挥发 *** 物质,能增添味形、生津解腻,更是糖水等广式饮品的黄金配角。
此外,在岭南文化传统中,陈皮还有清喉、醒酒的功效,加上便宜易得(老陈皮不在此列),简直是老少咸宜的养生朋克圣品,低调又奢华。
福建老司机喝茶,广东老司机嗑陈皮。摄影 / 朱梦菲
陈皮,又叫橘皮,是柑橘的干燥成熟果皮。然而,自己剥完橘皮拿去晒就不必了,好的陈皮大多出自四川和广东,一般是树龄6年以上、特殊品种的柑橘,才是合格的陈皮原料。
通常来说,川陈皮更香,广陈皮更醇厚。广陈皮的王者,便是出自广东江门的“新会陈皮”。这里拥有独特的品种“茶枝柑”(也称新会大红柑),皮薄油厚,香气十足。
茶枝柑,岭南特有品种。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EAGLE
新会,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这里河海相连,属于天然冲积平原,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非常适合柑橘生长。每年12月至来年3月的春汛前,当地淡水径流量降低、海水倒灌,还会形成每年一次的咸潮,为土壤带来海洋元素。
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最终塑造了新会大红柑与众不同的品质——果肉寡淡,渣多子多,但果皮薄而结实,还富含挥发 *** 油脂,是绝对的陈皮好料子。
重阳节后,家家户户晒起陈皮。图 / 视觉中国
新会有句俗话,“秋风起、晒陈皮”。每年深秋,大红柑丰收季,当地从果园到街道,到处都是晾晒的柑皮,以及剖柑皮的人。只见他们手捧柑橘,三刀下去便果皮分离;皮被仔细地铺开,果肉则随手丢一边,有人便宜收了更好,没人收就拿去做肥料,“连猪都不吃”。
晾晒完的陈皮,当地人会用麻绳串好、烟熏,最后用麻袋装好,放进避光且通风的阁楼。只需陈化三年,这橘皮,就是宝贵的陈皮了。
有些老陈皮这么贵,是不是玄学?
新会是柑橘的天堂,陈皮则独领 *** 。它的身影和滋味,早已浸入了当地的方方面面。时间久了,也就有了“特殊的味道”。
例如,江门地区旧时婚俗,大户人家娶亲宴客,最珍贵的菜色不是什么山珍海味,而是一道莲子百合红豆沙。它看似稀松平常,里面却加了一片“百年陈皮”——必须是一百年整,多一年少一年都不行。
陈皮在广东,有时很像老酒:陈不一定香,但一定贵。图 / 视觉中国
这道糖水,名字就叫“百年好合”,它的文化附加值,你仔细品。如今,百年陈皮基本成了传说,但新会的婚俗依旧——出嫁的女生,都会收到老一辈人积攒的 *** 陈皮,这份压箱底的美好祝福,不在于财富,而在于心意。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陈皮保存不易,风化、霉菌、虫蛀都是它的天敌,何况是本就湿热的岭南地区。年代久远的陈皮,都是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的珍稀之物,食用价值不一定有,但文化价值可是闪闪发亮。你若不懂,就把陈皮换成老酒,也就明白了。
若是自己买来吃,不必选年份特别久的。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果冻猫
是不是有种玄学的味道?你别急,一切商品的文化价值,都建立在它本身的物质属 *** 上。普通陈皮看似廉价,实则 *** 颇费功夫;一块陈皮,从生长、陈化再到上市,更要经历重重磨难。
陈皮 *** 的之一步,便是摘果。新会陈皮必须使用当地的茶枝柑,夏末摘一次,称为“小青柑”;重阳节后摘一次,称为“二红柑”;冬至前后再摘一次,称为“大红柑”。
网红“小青柑”,陈皮与普洱的绝妙碰撞。图 / 视觉中国
先说小青柑,它是还没成熟的茶枝柑,去掉果肉后填上普洱茶,晒干了便是“小青柑茶”,也叫“柑普茶”。二红柑,就是果皮变成黄绿色的柑,这时它成熟度刚好,是晒制陈皮的更佳原料。大红柑,内外已彻底熟透,同时历经风吹雨打、所剩无几,以它制成的陈皮, *** 最贵。
你别小看这摘果,既要讲时令,又要注意技巧;果皮稍有破损、品相不佳者,就是当肥料的命。
上:二刀法,快但品相略差; 下:三刀法,慢但品相更好。 图 / 视觉中国
第二步,是最关键的开皮。在新会传统工艺里,开皮有两种技巧:更快速的“二刀法”,和更费工但品相好的“正三刀”。这两种刀法,都要让柑皮与果肉分离后,既均匀对称,还要避免划伤果肉——沾上果汁的柑皮,品相直接劣化,约等于废弃。
这种手艺,是机械无法 *** 的。一代代的新会人,就这样一代代传承着刀法,做更好的陈皮。
入秋后的新会,必然是满地陈皮。图 / 视觉中国
第三步,是晾晒。被完整剥下的果皮,要先底朝上、晾晒6个小时,以让水分蒸发;之后再全体翻转,进一步蒸发水分,直到自然干燥。新会陈皮不需要烘干,更不搞什么除湿设备,必须自然晒干。这时候若下雨(在岭南是常事),淋到雨水的柑皮,基本报废。
第四步,是陈化。先将柑皮串起,悬挂于灶台之上,锅中放蜂蜜,灶中烧柴火。就这样上面陈皮、中间蜂蜜、下面干柴烈火,天天这样一边熏一边炼蜜,让炊烟裹挟着蜜香,与柑皮耳鬓厮磨、日夜缭绕,直到柑皮变黑、焕发光泽,就可以准备装袋了。
看似不起眼,实则费功夫。图 / ***
熏陈皮需要人工 *** 作,日夜被烟熏,艰辛程度可想而知。熏好的陈皮,装袋后标注年份,放在阁楼里继续陈化——不过,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
不,陈皮需要定期呵护。每年,陈皮都要被集体拿出来翻晒,时间必须是柑橘采收季以外,不然真忙不过来;旧陈皮每年至少晒三次,如此年复一年、不厌其烦,三年后才能以“新会陈皮”之名上市售卖,否则只能叫“橘皮”。
陈皮护理,也是一门手艺活。图 / 视觉中国
一块块陈皮,就是要经历如此多的磨难,才能入得厨房、出得厅堂;表现优异者,方能被收藏家相中,随时间推移而身价递增。然而,就算有幸成了金贵之身,它依然不分贵贱,年年需要复晒,还得悉心呵护,否则霉斑一旦出现,谁也救不回来。
所以,老陈皮珍贵,自有它的道理。
陈皮,岭南人最珍贵的礼物
哪怕在老广眼里,新会 *** 是特殊的存在。在经商成风的岭南,新会人显得很传统——世代守护着柑橘园、传承开皮手艺,年复一年地劳作,只为了这一块来之不易的陈皮。
你若问当地人这是为何,他们或许会回答:这个味道,离开新会就没了;他们再不努力做,就真的没了。
新会陈皮,古老而淳朴的味道。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广东醉月
每年夏去秋来、柑橘收成季,都是新会人一年到头最忙碌的时候。从9月到12月,从采收到制皮,一直到冬至前,基本一刻不得闲;只要家族里有果农,管他七姑八姨住得多远,都得抽空回家乡帮忙采收,否则柑橘真的要烂在地里了。
这时节,正好分散各地的家人重聚一堂,农忙之余吃着“陈皮宴”,还有一番提前过年的味道。
广式烧鹅。陈皮的味道已浸入酥皮。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唐唐风
家人重聚之际,也是果农们展现厨艺之时,饭桌主角自然是老陈皮:切丝,先烹煮一些清淡菜式,如蒸鱼蒸排骨;炖鸡只能放一点点,否则要抢味道,炖鸭就可以多放;细心的厨师,要为陈皮刮瓤,更大限度去除涩味;若是泡茶,就不必刮瓤,涩味反而能生津,越喝越美妙。
有心的当地父母,在女孩出生那一刻,就为她备好了同年份的陈皮。女儿出嫁之时,这陈皮就像女儿红,承载着父母的恩情,成为最珍贵的嫁妆。未来,女儿成了婆婆,媳妇坐月子之际,若婆婆拿出当年的陈皮,为媳妇熬一锅补汤,便是最珍贵的礼物。
多喝点陈皮茶,来年大吉大利。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Grex
广东人做事讲究“意头”,“橘”就是“桔”,“桔”就是“吉”,所谓大吉大利,就在这一片片小小的陈皮里,成为老百姓的灵魂护身符,一种无形的精神寄托。
这就是陈皮,承载着岭南独特的文化,诉说着醇厚的情感,化在了饮食与生活之中。它可以很金贵,但归根究底属于寻常百姓,无需刻意修饰,淳朴才是至美。
好东西,一定要努力传承下去。图 / ***
这,才是陈皮最珍贵的一面,比任何藏家名品都更珍稀,也是我们对生活永恒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