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拼音?履历的读音和释义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11

很多朋友对于履拼音和履历的读音和释义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鞋履的拼音
  2. 郑人买履拼音版
  3. 履的读音
  4. “履”字拼音怎么读
  5. 履的拼音怎么打

一、鞋履的拼音

鞋履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鞋子。这个词语可以表示鞋子这一物品,也可以表示穿鞋的动作或状态。

在中国古代,鞋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不同材料、样式、颜色的鞋子 *** 着不同的社会地位、身份和礼仪规范。现代汉语中,鞋履仍然是一个常用的词语,可以表示鞋子这一物品,也可以表示穿鞋的动作或状态。

商周时期,有了鞋子具体的文字表述,称为“屦”jù。屦有皮质、草质和布质。当时屦也分了等级,一般老百姓只能穿草屦和皮屦。另外一种鞋的样式称为“舄”xì,以鸟的羽毛为面,下层用木的鞋,通常用于祭祀、朝会,当然是与祭服相配。

春秋战国时期,鞋子开始专门的分类,有舄、履、屐、靴和屣(xǐ)等几种。履是最常见的一种,也是最舒服的。屐是木屐,是为下雨天而准备的鞋。靴是高到踝骨以上的长筒皮鞋,一般是游牧民族的穿的鞋。屣是用草或麻编制的鞋,被为贱物。

1、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鞋履,发现它们已经破旧不堪。

2、她穿着一双精致的鞋履,走在街上,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3、她挑选了一双舒适的鞋履,以便能够更好地支撑她的脚。

4、这双鞋履穿起来非常舒适,让我不再感到脚疼了。

5、他看到地上有一双被遗弃的鞋履,显然已经被遗忘很长时间了。

6、这家鞋履店有着各种款式的鞋子,可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7、我需要一双新的鞋履,因为这双已经过时了。

8、在泥泞的路上行走时,你需要穿上一双防滑的鞋履来保护自己。

9、他走到门口,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鞋履,然后决定是否要进去。

10、这家店有着各种款式的精美鞋履,可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二、郑人买履拼音版

郑人买履的拼音:zhèng rén mǎi lǚ郑人买履是一句汉语成语,意为“周朝时郑国的贵族买鞋被宰割”,形容天价物品的故事。

南北朝时期,有个姓郑的贵族去买鞋。商贩看到他身份显赫,就故意抬高 *** 。郑贵族不知情,购买后发现被宰割,于是回家后将刚买的鞋砍掉了一半来表示惩罚。

郑人买履这个成语形容花费巨大代价购买东西,尤其是追求过高的物价。这个成语提醒人们要懂得辨别真伪,理 *** 消费,不要盲目跟风或者被商家忽悠。

郑人买履作为经典的成语之一,早已成为文艺创作和演艺表演的题材。许多文化精品的诞生都与这个经典的成语相关,如 *** 《郑人买履》、京剧《招亲》等。郑人买履还常被用于比喻其他事物,如 *** 上常见的“xx买履”等。

履拼音?履历的读音和释义-第1张图片-

郑人粉身、买椟还珠、骆马湖销金带等都是类似郑人买履的成语,都是在讲述不理 *** 消费的故事。郑人买履的另一个变体是“孔门金尽”,形容西汉时期的孔门贵族挥霍无度的故事。

郑人买履不仅是一个成语,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类似郑人买履的情况。在购物时,消费者们不懂得辨别商品的质量和价值,盲目追求名牌和高端品牌,花费巨大代价去购买这些商品,这种行为就是现实中的郑人买履。

要避免郑人买履,消费者应该提高警惕,不要过分相信商家的承诺和广告宣传。消费者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商家的 *** 和服务,选择更优的方案来获得更满意的购物体验。

三、履的读音

1、履(拼音:lǚ)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本义一般认为是踩踏,大约到战国末期引申为名词鞋子。大约到了唐代,“履”在表“鞋子”义的常用词地位被“鞋”取代。履由踩踏又引申为经历、做、实践,又引申表示居处。

2、“履”的基本义是穿鞋行走、践踏的意思。裘锡圭先生在《西周铜器铭文中的“履”》一文中指出,西周金文中在 *** 土地的占有权或使用权时,通常要踏勘一次四界,实地把土地的范围正式确定下来,这种踏勘地界的行为叫做“履”。

3、从踏勘地界的行为的角度出发,“履”就有走过、踩踏的意思。

4、《诗·小雅·小旻》中记载:“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其中的“如履薄冰”,就是像踩在薄冰上一样。而《说文解字》对“履”解释是:“履,足所依也。”是说“履”是脚上穿的东西,即鞋子,这实际是本义的引申了。

5、据考证,“履”在战国之前只用作动词义,而名词 *** 的“鞋子”一般用“屦(jù)”。战国以后,“履”表“鞋子”义的用法才渐渐多了起来。如郑人买履、削足适履。

6、“履”既然和行走相关,就和人的经历有了联系,因此引申表示“经历”,例如戴震《与方希原书》中写道:“凡事履而后知,历而后难。”凡事要经历之后才知道。求职用的“履历”,也是这个含义。

7、“经历”是要去做一些事情,引申表示“履行、实施”,例如《礼记·表记》中说:“处其位而不履其事,则乱也。”是说在他的位置而不履行他该做的事情,就要出乱子。

8、能履行、实施一定事情方案的人都处于一定的位置,因此“履”又引申表示“居、处”,例如《新序·杂事四》中说:“夫执国之柄,履民之上。”“履”作“处”讲。

四、“履”字拼音怎么读

1、践踩,走过:~历(a.个人的经历;b.记载履历的文件)。~任。~险如夷(走在险峻的地方,像走在平坦的路上,喻身处险境而不畏惧,又喻安全地度过险境)。如~薄冰(身临其境)。

2、〔~带〕在拖拉机、坦克车等的车轮上围绕的钢质链带。

3、履,足所依也。——《说文》。按,古曰舄,曰屦,汉以后曰履。今曰鞵。此字本训践。转注为所以践之具也。

4、丝作之者谓之履。——《方言四》

5、衣敝履空。——《汉书·鲍宣传》

6、不辨衣履。——清· *** 《芋老人传》

7、蹑丝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8、衣履天下。——《史记·货殖列传》

9、孺子,下取履。——《史记·留侯世家》

10、郑人有欲买履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1、脱丝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2、又如:革履(皮鞋);履屐(鞋);履带(鞋和衣带);履组(鞋带);履靸(指鞋)

13、顿履随疏节,低鬟逐上声。——庾信《和咏舞》

14、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左传·僖公四年》

15、(会意。小篆字,从 *** ,即人;从彳( chì),表示与行走有关。履在战国以前一般只作动词用。一般用“屦”称鞋子。用“鞋”是唐以后的事了。本义:践踏)

16、可以履霜。——《诗·魏风·葛屦》

17、地履其黄。——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8、足之所履。——《庄子·养生主》

19、又如:履危(蹈践高危之处);履亩(勘查田亩);履虎尾(踩踏虎尾);履迹(踏着前人的足迹);履霜(踩踏霜地。比喻由眼下迹象而警戒未来);涉水如履平地;履冰(行于冰上);履冰狐(踏冰而过的狐狸);履坦(行于坦途);履虚(行于虚空之中);履薄行走(于薄冰上)

20、自履藤鞋收石蜜。——唐·李贺《南园》

21、履其位而不履其事。——《礼记·表记》

22、履至尊。——汉·贾谊《过秦论》

23、又如:履任(到任,就任);履位(就位)

24、经历某种景况 [experience]。如:履炭(比喻经历艰难);履运(遭逢时运)

25、处其位而不履其事,则乱也。——《礼记》

26、又如:履善(行善);履蹈(实行);履中(实行中庸之道);履谦(行谦让之德);履经(行邪道)

27、躬行 [keep personally]。如:履仁(躬行仁道);履方(躬行正道);履正(躬行正道);履忠(躬行忠诚之道);履约(躬行简约)

28、将履新任。——清·张廷玉《明史》

29、又如:履任(上任,就职);履端(开头)

五、履的拼音怎么打

履是一个中国汉字,读音为lǚ,释义可作名词,是鞋的意思;亦可作动词,登位,实行,开始担任职务等意思。《诗·魏风·葛屦》等均有记载。

繁体字:履,部首: *** ,拼音:lǚ

笔画:15,结构:左上包围结构,五行:水

首尾分解: *** 复,部件分解: *** 彳日夂,异体字:履

1、履新[lǚ xīn]指官吏就任新职。

2、革履[gé lǚ]皮鞋:西装~。

3、履任[lǚ rèn]指官员上任。

4、步履[bù lǚ]行走:~维艰(行走艰难)。

5、履践[lǚ jiàn]履行实践。

文章分享结束,履拼音和履历的读音和释义的 *** 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标签: 读音 履历 释义 拼音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