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拼音?儒家拼音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19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儒拼音,以及儒家拼音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儒”字怎么读音
  2. 儒艮怎么读
  3. 宿儒拼音
  4. 焚书坑儒怎么读
  5. 的读音是什么
  6. _儒的读音_儒的读音是什么
  7. 大儒拼音

一、“儒”字怎么读音

1、旧时泛指读书人:~生。~医。

2、古代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专司礼仪的人。

4、通“懦(nuò)”。懦弱:偷~转脱。

也作夙儒。学问深,修养高的读书人。

旧指思想、言行不合新时代的读书人。

原指古希腊抱有玩世不恭思想的一派哲学家,后来泛指玩世不恭的人。

也叫孔教。即儒家。从南北朝开始叫做儒教,与 *** 、道教并称,所谓儒、释、道。

二、儒艮怎么读

儒艮是一种海洋草食 *** 哺乳动物,儒艮是海洋中唯一的素食者。全身灰褐色,腹部色淡, *** ,头圆,眼小,无耳壳,吻部有刚毛,前肢作鳍形,后肢退化,母兽有一对 *** 。生活在海洋中,吃海草等。俗称人鱼。

主要生活在热带浅海中,以二 *** 藻、喜盐草等水生植物为主食。其分布与水温、海流以及作为主要食物的海草分布有密切关系。儒艮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和 *** 南部沿海。

艮有gèn,gěn两种读音。艮的本义是“边界”“极限”。指食物不易咬动或嚼烂,也形容为人处事不干脆、不利索、过于认真、没有弹 *** 。艮,也是《易经》八卦中的一卦。艮,互不听从,停滞不前。

八卦之一,卦形是“☶”, *** 山。

( *** 子)直;(说话)生硬:这个人真艮。他说的话太艮!

三、宿儒拼音

宿儒解释:年高而博学的读书人,拼音:【sù rú】,出处:《汉书·翟方进传》:是时宿儒有清河胡常,与方进同经。唐,韩愈《施先生墓铭》:“故自贤士大夫,老师宿儒,新进小生,闻先生之死,哭泣相吊。” *** 《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

1、偏鲁叔陵与他辩难,却是独出己见,持论明通,转使贾黄两宿儒无词可驳,也不免应对支吾。

2、初年以旧学辅导之功,召用宿儒,引拔善类,一时守文继体之政,烨然可观。

3、李老先生是位宿儒,大家都很敬仰他。

4、老师宿儒或忧之,劬劬焉欲持宋元之余论,以遏其流。

5、同被邀请的还有北海城中的一些宿儒以及一些年轻后学。

6、后世老师宿儒犹或弗习律历,而律历之家未必知道,各师其师,岐而二之。

儒拼音?儒家拼音-第1张图片-

7、所以孔嗣悊正在京城,加上今年有意征召天下宿儒集中于京城,由门下省主持,仿当年汉宣帝石渠议经、汉章帝 *** 论礼之故事,下令在洛阳举行大规模的儒学讨论大会。

8、曜立太学于长乐宫东,小学于未央宫西,简百姓年二十五已下十三已上,神志可教者千五百人,选朝贤宿儒明经笃学以教之。

四、焚书坑儒怎么读

1、焚书坑儒拼音:[fén shū kēng rú]。

2、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述士,即儒生)”,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

3、“焚书坑儒”一词出处《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的说法是“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经常被“坑儒”观点引做证据的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秦始皇长子扶苏的话(“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西汉末孔安国(孔子10世孙)《〈尚书〉序》亦言:“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西汉刘向《〈战国策〉序》:“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

4、同时秦始皇焚书并未 *** 医学、农牧等技术实用书籍。

5、1.是秦朝建立 *** 主义 *** 体系的需要。

6、2.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

7、只是对于坑儒,史学家们仍有争论。一般来说有三种看法:

8、(1)之一是历史上并无焚书坑儒一事,这纯属后人的杜撰。持这一观点的是 *** 时期兴起的“疑古派”,近几十年的出土文物,有力地支持了司马迁《史记》的真实 *** ,从而证明了“疑古派”观点的不成立;

9、(2)第二是的确坑了一些人,不过那只是些方士,或称术士。秦始皇焚《诗》、《书》,医、卜之类的文籍,不在 *** 之列。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从未提起过“坑儒”二字。且司马迁与汉武帝年龄相仿,按最迟计算(汉武帝崩于公元前87年),司马迁距离焚书坑儒发生的时间,最远不过120多年。120年的时间跨度,是什麽概念?就相当於今天的2012年到 *** 6年(清光绪年间)的跨度。司马迁从十多岁起,就开始遍游中国,二十三岁的时候,其父司马谈去世,司马迁就已经接任其父的职务,担任汉太史令了。如果从司马迁20岁开始算起(-147年),距离焚书坑儒(-212年)的时间跨度,不过65年而已。即相当於2011年往前推65年(相当於 *** 时期的1946年)。在这样一个狭小的时间跨度之内,以司马迁的学识和所处高层的地位,焚书坑儒这样大的事件,不可能不清楚。

10、3.在关于郡县制的辩论中,丞相李斯斥责儒者依古制实行分封制的主张不合时宜。

11、开启了封建时期“愚民 *** ”“学院争吵”的先河。

12、秦朝不仅“焚书坑儒”,还下“挟书令”,藏有儒家经典者治罪,因之在秦代无传授和学习儒家经典者。今文经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很不重视儒学。至惠帝时,废除“挟书令”,儒家思想言论这个禁区开始松动。从这时起,到文帝时期,一些尚存的老儒依靠记忆,口头传经。 *** 们因找不到书籍,就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将老儒背诵的经典本文和解释记录下来,这样的经典就是所谓的“今文经”,释文谓之传。文帝时,开始设置经学博士,由今文经学家充任,以备顾问。武帝时,置五经博士,亦由今文经学家充任,在太学教授 *** 。从此,今文经学得到广泛的传播。今文经来自老儒的记忆,因每个老儒的记忆有出入,解说有差异,于是出现了一经有几家说法的情况。代代相传,逐渐形成了一些学术流派。宣帝时,在太学中立学官的,《易》有三家,《书》有三家,《诗》有三家,《礼》有一家,《春秋》有二家,共十二博士。东汉初年,增为十四博士。

五、的读音是什么

㐵的读音是:rú,是儒字的异体字写法,读音和意思与儒字完全相同,只是写法不同。

儒拼音:rú,注音:ㄖㄨˊ,简体部首:亻部,部外笔画:14画,总笔画:16画

繁体部首:人部,笔顺:ノ丨一丶フ丨丶丶丶丶一ノ丨フ丨丨

1.旧时泛指读书人:~生。~医。

2.古代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专司礼仪的人。

4.通“懦(nuò)”。懦弱:偷~转脱。

文言版《说文解字》:儒,柔也。术士之偁。从人,需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儒,柔弱。也是对术士的称呼。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需”作声旁。

也作夙儒。学问深,修养高的读书人。

旧指思想、言行不合新时代的读书人。

原指古希腊抱有玩世不恭思想的一派哲学家,后来泛指玩世不恭的人。

六、_儒的读音_儒的读音是什么

1、_儒的拼音是:jùnrú。结构是:_(左右结构)儒(左右结构)。注音是:ㄐㄨㄣ_ㄖㄨ_。

2、_儒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3、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4、⒈乡野中的读书人。引《剪灯馀话·泰山御史传》:“_宋__世农家,至其父始读书为_儒。”

5、_儒中文:_儒拼音:jùnrú注释:乡野中的读书人。《剪灯馀话·泰山御史传》:“_宋__世农家,至其父始读书为_儒。”

6、老师宿儒白面儒生宿学旧儒鸿儒硕学喔咿儒儿侏儒观戏焚书坑儒焚典坑儒燔书_儒

7、耆儒硕老焚书坑儒焚典坑儒 *** 儒雅侏儒观戏老师宿儒燕颔儒生硕彦名儒田_野老鸿儒硕学

七、大儒拼音

(1)《荀子·儒效》:“通则一天下,穷则 *** 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是也。”

(2)《荀子·儒效》:“志安公,行安修,知通统类,如是则可谓大儒矣。大儒者,天子三公也。”

(3)司马贞《史记索隐》:“韦稜云:褚顗家传褚少孙,梁相褚大弟之孙,宣帝时为博士,寓居沛,事大儒王式,号‘先生’,续太史公书。“

(1)《后汉书·逸民传·法真》:“﹝法真﹞好学而无常家,博通内外图典,为关西大儒。”

(2)韩愈《读荀》:“‘六经’与百家之说错杂,然老师大儒犹在。”

(3)高明《琵琶记·蔡公逼伯喈赴试》:“春闱里纷纷大儒,难道是没爹 *** 孩儿方去。”

(4)吴伟业《寿王鉴明五十》诗:“当世数大儒,如君号名宿。”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汤斌、李光地,皆以大儒闻于清初,而斌以计斩明旧将李玉廷,光地卖其友陈梦雷,而主谋灭耿、郑,皆坐是贵显。然斌之欺君,圣祖察之,光地之忘亲贪位,彭鹏劾之。即微论大节,其私德已不足表率流俗矣。”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儒拼音和儒家拼音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标签: 拼音 儒家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