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茶盅的拼音,以及茶盅 *** 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盅”和“蛊”的区别什么
【释义】饮酒或喝茶用的没有把儿的杯子:酒盅|茶盅。
(形声。从皿,中声。本义:杯类;没有把的小杯子)同本义
又取出三个茶盅,倒了三碗茶送了上来。――《文明小史》
盅zhōng没有把的杯子:酒~。茶~。瓷~。玻璃~。也有称有把的:拿有把的~漱口嘛。
【释义】古代传说把许多毒虫放在器皿里使互相吞食,最后剩下不死的毒虫叫蛊,用来放在食物里害人。
【蛊惑】#gǔhuò毒害;使迷惑:蛊惑人心。
〖例句〗所谓“地球将要毁灭”的说法完全是 *** 组织蛊惑人心的弥天大谎,毫无科学根据可言。
(会意。从虫,从皿。本义:人肚子里的寄生虫)
掌除毒蛊。――《周礼·秋官·庶氏》
又如:蛊慝(蛊虫引起的祸害);蛊证(腹内生虫的病);蛊毒(蛊虫之毒)
毒虫。传说取百虫于皿中,使互相蚕食,最后所剩的一虫为蛊,神智惑乱的疾病,传说中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
江南数郡有畜蛊者,主人行之以 *** ,行食饮中,人不
⒈〈古〉传说把许多毒虫放在器皿里,使互相吞食,最后剩下不死的毒虫叫蛊,传说用于毒害人:毒~。
⒉迷惑,欺骗,扰乱:~惑人心。~世危言。
⒊指陈旧的谷中所生的虫:谷虫曰~。~若蛾矣。
二、盅的拼音
盅,汉语二级字,读作盅(zhōng)。《说文解字》:“盅,器虚也。从皿、中声。”。盛食品之器具形状是皿之范式。下上通于口指向于内( *** 生根发芽)是中之范式。皿、中两范式叠加。以中空器皿为范式。
本义:饮酒或喝茶用的没有把儿的杯子。如:酒盅、茶盅。茶盅、盅祸、揭盅、换盅、酒盅、盅子、盅虿之谗、盅中取水。又《字汇补》谷盅,器名。见王氏农书。又《广韵》《集韵》敕中切,音忡。义同。《篇海》或作蛊,非。
1、王大爷经常对人说,抽烟喝酒我都不行,偶尔抽上一支,喝上一盅,也不过是逢场作戏罢了。
2、喝了几盅酒,三叔大摇大摆地向街上走去。
3、 *** 节假期七天长,应到户外去逛一逛;调整心态快乐无束,大自然中感受清风;吃吃美食来个几盅,快乐 *** 无比轻松。
4、友情是香喷喷的肉包子, *** 辣的烧锅子,热腾腾的涮火锅,圆溜溜的大月饼,又馋了吧,中秋节哥儿几个喝一盅吧。
5、家是一首多味的诗,只有用心去品,才能读出其中的滋味;家是一盅 *** ,只有用口去尝,才能了解内在的 *** 效;家是一座 *** ,只有用爱去筑,才能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寸时光。
三、盅和蛊的区别
盅和蛊的区别主要有拼音、释义和出处等。
2、释义:饮酒或喝茶用的没有把儿的杯子。如:酒盅、茶盅。把 *** 或是某些物质放进器皿里特制。如: *** 盅、参盅、滋补鸡盅、虫草老鸭盅。
3、出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盅、器虚也。从皿中声。”
2、释义:古人把许多有毒的虫子聚敛到一起,让它们彼此吞噬,互相残杀,最后剩下的就是“蛊”。引申而作名词,则指蛀虫、害人的邪术等。又引申用作动词,指人中蛊虫之毒,再引申则指蛊惑、迷惑,这个意义成为它的常用义。
3、出处: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像虫(或蛇)在器皿中。
2、释义:兴旺;旺盛多;丰富繁茂显赫深厚广泛;普遍规模大而隆重炽烈副词。极;非常。
2、释义:敞口扁浅的盛器形状或功用像盘的东西缠绕;环绕经营;料理搬运仔细查问或清点垒、砌(灶、炕)旧指 *** 企业的 *** 指市场的 *** 量词。
2、释义:浅而小的杯子形状似杯的器皿量词。用于计量饮料或灯的单位。
2、释义:古代指诸侯在神前立誓缔约;后泛指国家、集团之间的联合个人对天地神灵发誓结拜的根据一定的信约结成的联合体 *** 自治区的行政区域。下辖若干旗、县、市。
四、盅怎么读
1、【拼音:zhōng】属稀有姓氏,这个字不仅各个版本的百家姓没有收入,就连《康熙字典》《辞海》《辞源》中也没有这个字。目前仅知的是在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四面城乡靠河村,一个村子里盅姓人共有一百多名。——期刊《稀有姓氏的死与生》.指把 *** 或是某些物质放进一个杯里进行捣烂或研碎,像有些中 *** 需放进器皿里粉碎后才打包给病人等.
2、形声。从皿,中声。本义:杯类;没有把的小杯子
3、四角号码:50102UniCode:CJK统一汉字 U+76C5
4、动词,指把 *** 或是某些物质放进一个杯里进行捣烂或研碎,像有些中 *** 需放进器皿里粉碎后才打包给病人等。
5、(形声。从皿,中声。本义:杯类;没有把的小杯子)同本义 [handleless *** all cup]
6、又取出三个茶盅,倒了三碗茶送了上来。——《文明小史》
7、属稀有姓氏,这个字不仅各个版本的百家姓没有收入,就连《康熙字典》《辞海》《辞源》中也没有这个字。目前仅知的是在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四面城乡靠河村,一个村子里盅姓人共有一百多名。——期刊《稀有姓氏的死与生》
五、骰盅 怎么发音
1、简体部首:骨,部外笔画:4,总笔画:13
2、繁体部首:骨,部外笔画:4,总笔画:14
3、五笔86:MEMC五笔98:MEWC仓颉:BBHNE郑码:LWQX
4、笔顺编号:2554525113554四角号码:77247 UniCode:CJK统一汉字 U+9AB0
5、--------------------------------------------------------------------------------
6、◎〔~子〕骨制的 *** ,正方形,用手抛,看落下后最上面的点数。俗称“色(shǎi)子”。
7、--------------------------------------------------------------------------------
8、--------------------------------------------------------------------------------
9、◎客家话:[海陆丰腔] teu2 dau2 [ *** 四县腔] teu2 dau2 [客语拼音字汇] teu2 [客英字典] teu2 [梅县腔] teu2 heu2 set7 [宝安腔] tiu2
10、--------------------------------------------------------------------------------
11、--------------------------------------------------------------------------------
12、(1) *** [dice]。通称 *** 。如:骰儿( *** );骰盘(掷 *** 的盘子);骰局(掷 *** 的一种聚会); *** 会(以掷 *** 劝酒)
13、骰,鱼名。《闽中海错疏》:“骰细如 *** ,可鲊。”——《字汇补》
14、--------------------------------------------------------------------------------
15、[dice]用象牙、骨头或塑料做的小四方块;每面刻有点数;从一到六;常用一对做各种游戏或 *** ;玩法是先摇动 *** ,然后抛掷使两个 *** 都随意停止在一平面上
16、【亥集上】【骨字部】骰·康熙笔画:14·部外笔画:4
17、--------------------------------------------------------------------------------
18、《广韵》度侯切《集韵》《韵会》《正韵》徒侯切,𠀤音头。 *** ,博陆采具。《类篇》博齿。《温庭筠诗》玲珑 *** 安红豆。又《集韵》果五切,音古。股或作骰。
19、五笔86&98:KHLF仓颉:L *** 郑码:JILK
20、笔顺编号:251225221四角号码:50102 UniCode:CJK统一汉字 U+76C5
21、--------------------------------------------------------------------------------
22、◎饮酒或喝茶用的没有把儿的杯子:酒~。茶~。
23、--------------------------------------------------------------------------------
24、--------------------------------------------------------------------------------
25、◎客家话:[ *** 四县腔] zung1 [宝安腔] zung1 [海陆丰腔] z *** g1 [客语拼音字汇] zung1 [客英字典] z *** g1 [东莞腔] zung1 [梅县腔] z *** g1
26、--------------------------------------------------------------------------------
27、--------------------------------------------------------------------------------
28、(形声。从皿,中声。本义:杯类;没有把的小杯子)同本义 [handleless *** all cup]
29、又取出三个茶盅,倒了三碗茶送了上来。——《文明小史》
30、--------------------------------------------------------------------------------
31、【午集中】【皿字部】盅·康熙笔画:9·部外笔画:4
32、--------------------------------------------------------------------------------
33、《唐韵》直弓切《集韵》《韵会》《正韵》持中切,𠀤音虫。《说文》器虚也。《老子·道德经》道盅而用之。《注》通作冲。又《字汇补》谷盅,器名。见王氏农书。又《广韵》《集韵》𠀤敕中切,音忡。义同。《篇海》或作蛊,非。
34、--------------------------------------------------------------------------------
35、器虚也。从皿中声。《老子》曰:“道盅而用之。”直弓切
六、“沏茶”的读音是什么
“沏茶”的读音是:qī chá。就是泡茶的意思。
沏茶技术包括烫壶、置茶、温杯、高冲、闻香、品茶、茶叶用量、沏茶水温和冲泡时间。沏茶时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无统一的标准,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
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如冲泡一般红、绿茶,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入量为茶壶的1/2-2/3。
1、烫壶。在泡茶之前需用开水烫壶,一则可去除壶内异味;再则热壶有助挥发茶香。
2、置茶。一般泡茶所用茶壶壶口皆较小,需先将茶叶装入茶荷内,此时可将茶荷递给客人,鉴赏茶叶外观,再用茶匙将茶荷内的茶叶拨入壶中,茶量以壶之三分之一为度。
3、温杯。烫壶之热水倒入茶盅内,再行温杯。
4、高冲。冲泡茶叶需高提水壶,水自高点 *** ,使茶叶在壶内翻滚,散开,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称“高冲”。
5、低泡。泡好之茶汤即可倒入茶盅,此时茶壶壶嘴与茶盅之距离,以低为佳,以免茶汤内之香气无效散发,俗称“低泡”。一般之一泡茶汤与第二泡茶汤在茶盅内混合,效果更佳;第三泡茶汤与第四泡茶汤混合,以此类推。
6、分茶。茶盅内之茶汤再行分入杯内,杯内之茶汤以七分满为度。
7、敬茶。将茶杯连同杯托一并放置客人面前,是为敬茶。
8、闻香。品茶之前,需先观其色,闻其香,方可品其味。
9、品茶。“品”字三个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尝,且在品茶之前,目光需注视泡茶师一至两秒,稍带微笑,以示感谢。
之一道浸泡的时间,更好能在一分钟以上,因为茶叶各种可溶于水的成分比较有机会释出,这样得出的茶汤比较能 *** 该种茶的品质。如果时间太短,如三、四十秒,可能只有部份的物质溶出,较难反应该种茶的真面目。
若遇到揉 *** 成球状的茶,舒展率非常大,由于已经浸泡过,各种成分释出的能力较强,第二、三道浸泡的时间可以适当缩短。
除了浸泡的时间外,停泡间的间隔时间的也很重要,将茶汤倒出后,若相隔时间长(如20分钟以上),下一道浸泡的时间应斟量缩短,若属二、三道茶,可溶物释出量正旺,缩短的程度还要加大
例如紧揉成球状的高级乌龙茶,若之一道浸泡一分钟即得所需浓度,放置20分钟后冲泡第二道,几乎无须等待,冲完水后盖上壶盖,就可以将茶汤倒出。
关于本次茶盅的拼音和茶盅 *** 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