塾的拼音 禁的拼音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12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塾的拼音,以及禁的拼音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塾怎么读 塾的读音
  2. 书塾的拼音
  3. 塾的拼音是什么
  4. 塾的拼音和组词
  5. 塾的拼音怎么写
  6. 私塾的拼音
  7. 学塾的近义词

一、塾怎么读 塾的读音

1、拼音shú,形声。字从土,从孰,孰亦声。“孰”意为“享用瓜果”。“土”指“园地”、“地方”。“土”与“孰”联合起来表示“享用瓜果的地方”。本义:享用新熟瓜果的地方。

2、转义:教书就读的地方。说明:“塾”是位于王公列侯私宅大门内外两侧的堂屋,或街坊里巷大门内外的公共堂屋,占地相当大,是新鲜瓜果大批采摘后人员聚合集体尝鲜的地方,只在一年中的特定季节里短时间使用一次或几次,平时就空在那里,故可以兼用为教书就读之所。

二、书塾的拼音

书塾拼音读音:[shū shú]。书塾是私学的一种,是古代青少年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场所,学塾一般都是地方或私人所办,因此清代学塾发达,遍布城乡。塾师多为落第秀才或老童生。

*** 入学年龄不限。自五六岁至二十岁左右的都有,其中以十二三岁以下的居多。 *** 少则一二人,多则可达三四十人。

1、它原名书塾培训中心,是一家教育慈善机构,诚挚服务于想在出版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人们。

2、二十五年来,位于书塾的出版培训中心向英国和海外的出版业者提供了物有所值的高质量培训。

塾的拼音 禁的拼音-第1张图片-

3、而最让他无法忍受的是,在第十天的时候,王妃让他到书塾读书了。

4、来大人想必知道洛阳有座文竹书塾吧?

5、先生有一个院子,要去书塾,必须从院子里经过。

6、次日,张铁牛因为受了重伤无法照常去书塾上学,只好窝在家中修养。

7、一间四周窗户洞开,光线明亮的书塾里,一位身着蓝衣、头发花白的老先生正踱着方步,一边来回走动,一边对堂下坐着的十几个少年讲解《洛神赋》的精义。

8、洛刀没有上过书塾,他不认识字,秘籍上的文字自然也是一个都看不懂的。

三、塾的拼音是什么

塾shú中文解释-英文翻译塾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部首笔画

五笔86:YBVF五笔98:YBVF仓颉:YIG

笔顺编号:41251521354121四角号码:05104 Unicode:CJK统一汉字 U+587E

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的地方:~师。家~。私~。2.

(形声。从土,孰声。本义:古时门内东西两侧的堂屋)2.

宫门外两侧房屋,为臣僚等候朝见皇帝之处 [side house]

先辂在左塾之前,次辂右塾之前。——《书·顾命》3.

春,[将]出民,里胥平旦于右塾,邻长坐于[左]塾,毕出然后归,夕亦如之。——《汉书·食货志上》4.

旧时私人设立的学校 [private school]

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 *** 说前代事。——清· *** 《芋老人传》5.

使长安中官署及天下乡亭皆画伯升象于塾,旦起射之。——《后汉书》

[a teacher in a private school]私塾的教师

四、塾的拼音和组词

1、村塾[cūn shú]乡村私塾,旧时农村中的私塾。也叫村学。

2、塾师[shú shī]旧时私塾的教师。

3、家塾[jiā shú]旧时请老师到家里来教授自己子弟的私塾。

4、书塾[shū shú]书塾是私学的一种,是古代青少年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场所。

5、家塾刻本[jiā shú kè běn]旧时私宅家塾刻印的书。私家刻书起于五代,两宋时日趋发达,到明清而极盛,主要是传播自己的或自己所喜爱的著作。

6、公塾[gōng shú]由地方或团体设立的塾馆。

7、横塾[héng shú]学堂,学舍。

8、东塾[dōng shú]古代称东侧的厅堂。

9、义塾[yì shú]旧时免收学费的私塾。

10、书塾本[shū shú běn]书塾,即家塾。宋元本书常有标明某人刊于书塾者,称书塾本。

11、训塾[xùn shú]训蒙的学塾。

12、里塾[lǐ shú]旧时乡里间私人设立的教学场所。

五、塾的拼音怎么写

1、1可是他每天清早把我送到学塾;在我们的村里,同样的学塾,不下五六所.

2、2叔祖的学塾中有个聪明年少的门生;末年定居庐山莲花洞并创立濂溪学塾讲学、植荷。

3、3资料显示,私塾古人称学塾、教馆、书房、书屋、乡塾、家塾等,产生于春秋时期,2000余年延绵不衰。

4、4时辰已经不早,我现在和你 *** 前去学塾,后面几天还要去其余的村巡视,再将成绩回城上报文院。

5、5离都之中并没有学塾,也没人有闲工夫教读书写字,更何况读书无用,因此三人这时大眼瞪小眼,浑不知那些 *** 画符是什么。

6、6傍晚,林卫从学塾回到家中,林菱已经做好晚餐,昨天学塾发了薪酬,这一顿比往常要丰盛,林菱端上来的两菜一汤中,有一份是肉食。

7、7然而,让他深感意外的是,这位一向不苟言笑的族学塾师竟是嘴角微微上翘,露出了一个难得的笑容。

8、8县衙公差李氏小二名佑者四月初六作于家宴,族学塾师宋某不胜惶恐代笔。

9、 *** 塾、教馆、书房、书屋、乡塾、家塾,等等,私塾的 *** 既有儿童,也有成年人,以儿童为主的私塾主要教授蒙学,以成*为主的私塾则主要教授经学。

10、10小南山,结束完晨练的林菱已经回到家中,因为学童例考的关系,林卫一早就去了学塾。

六、私塾的拼音

1、私塾是私学的一种,清代地方儒学有名无实,青少年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场所,除义学外,一般都在地方或私人所办的学塾里。因此清代学塾发达,遍布城乡。

2、以经费来源区分,一为富贵之家聘师在家教读子弟,称教馆或坐馆;二为地方、宗族捐助钱财、聘师设塾以教贫寒子弟,称村塾、族塾;三为塾师私人设馆收费教授生徒的,称门馆、家塾、学馆、书屋。塾师多为落第秀才或老童生。

3、自五六岁至二十岁左右的都有,其中以十二三岁以下的居多。 *** 少则一二人,多则可达三四十人。

4、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由秀才祝星六创办并任塾师的留下西溪私塾(在今茶市街),开办时 *** 有二十余名,最盛时达四十余名。塾师一般多为一人,大的村塾则不定。

5、私塾是私家学塾的简称,古代很少把"私"和"塾"两个字直接连起来使用。私塾成为一个社会常用词汇是近代以后的事情,以示与官立或公立新式学堂的区别。

6、古人称私塾为学塾、教馆、书房、书屋、乡塾、家塾,等等,这些字眼都带有几分文雅气或亲情味。私塾 *** 既有儿童,也有成年人。按照施教程度,人们把私塾分成蒙馆和经馆两类。蒙馆即启蒙的学塾。

7、相当于幼儿园或小学。蒙馆的 *** 由儿童组成,重在识字;经馆的 *** 以成年人为主,大多忙于举业。根据私塾的设置情况,清末学部把私塾分为义塾、族塾、家塾和自设馆。义塾带有免费教育的 *** 质,以出身清贫家庭的子弟作为施教对象。

8、族塾依靠族产支撑,属于宗族内部办学。族塾往往设在宗祠内,不招收外姓儿童。富家大户聘请名师宿儒在家专门教授自己的子女,这种私塾称为家塾。

七、学塾的近义词

词语释义:1.学校。 2.旧指各府县的孔庙。为儒学教官的衙署所在。

词语释义: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 教育的机构。起源于奴隶社会。中国古代的学校称为庠、序、学、校。在开始产生时不都是专门的教育机构,而兼为习射、养老的场所。以后的学校一般称为学。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中称为学堂,1912年的学制中改称为学校。

词语释义:1.学校的旧称。 2.命相家术语,指人面近于耳门之前处。 3.旧指儿童死者合葬处。学校的旧称

词语释义:中国旧时私人开办的学校。有塾师自办的学馆,有地主、商人办的家塾,还有义塾。一般只有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 *** ,主要为识字教育,教材、学习年限、 *** 年龄都没有统一规定。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处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实行个别教学,没有一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回忆我的母亲》

词语释义:古代教育机构。始于唐代。原为修书、校书、藏书之所,后才用于讲学。一般在蒙学之上,有的是本地、本省的更高学府。提倡 *** 讲学,采用个别钻研、相互问答、集众讲解相结合的教学 *** 。讲习内容以儒家经籍为主,也有专攻武学、医学者。清末废科举,书院改为学校。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拼音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