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中国人造卫星发射时间,以及中国航天卫星发展史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中国的人造卫星发射时间、地点及名称!
1970年4月24日,中国之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 *** ,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 *** 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东方红1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它测量了卫星工程参数和空间环境,并进行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东方红一号”卫星以火车运输时,铁路沿线每两根电线杆间由一位荷枪实弹的卫兵守卫。于1970年4月24日 21时35分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CZ-1)载著“东方红一号”卫星从中国西北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1时48分进入预定轨道。“东方红一号”卫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层密度。卫星为近似球形的72面体,质量173千克,直径约1米、采用自旋姿态稳定方式,转速为120转/分,外壳表面由按温度控制要求经过处理的铝合金为材料,球状的主体上共有四条二米多长的鞭状超短波天线,底部有连接运载火箭用的分离环。“东方红一号”卫星除了装有试验仪器外,还可以以20兆赫的频率发射《东方红》音乐,该星采用银锌电池为电源。“东方红一号”卫星设计工作寿命20天(实际工作寿命28天),期间把
二、中国之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时间是什么
中国之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时间是:东方红一号(代号:DFH-1)。
东方红一号(代号:DFH-1),是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发射的之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于1958年提出预研计划,1965年正式开始研制,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
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发射是一项 *** 工程,包括研制运载火箭、建设发射场、研制卫星本体和卫星所携带的科学仪器、建立地面观测网等。
东方红一号在攻克了结构 *** 、热控 *** 和能源 *** 、乐音装置及短波遥测 *** 、 *** *** 、天线 *** 和科学探测 *** 等一系列技术难关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东方红一号成功升空运行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以上资料参考百度百科—东方红一号
三、中国之一颗人造卫星是什么时候发射的
我国之一颗人造卫星1970年4月24日发射。1970年4月24日,中国首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搭载着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史迎来又一个里程碑,而这也是中国航天日的由来。
卫星外为直径约1米的近似球体的多面体,它以20.009兆赫频率播放东方红乐曲。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之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按时间先后顺序,中国是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之一个人造地球卫星由苏联发射成功。随后美国、法国、日本相继发射人造卫星。
1958年5月17日, *** 在中国 *** 第八次全国 *** 第二次会议提出:
“苏联人造卫星上天,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我们也要搞一点,要搞就搞得大一点。”
19 *** 年,中国相继成功发 *** 之一枚弹道式 *** 、 *** 了之一颗 *** 。一系列进展为发展人造卫星奠定了基础,卫星计划被重新提上议事日程。
1965年1月8日,钱学森建议中国暂停研制的人造地球卫星应该重新上马并列入国家任务,并得到了 *** 副 *** 的赞同。同年5月, *** *** 指示中国科学院拿出之一颗人造卫星的具体方案。负责卫星总体组的钱骥带领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很快便拿出了初步方案。该方案由钱骥等直接向 *** *** 作了汇报。
1965年10月20日至11月30日,召开了中国之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总体方案论证会,最后确定东方红一号卫星属于科学探测 *** 质。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时间定在1970年,成功的标志,即之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总体要求是:“上得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
所谓“上得去”就是首先要保证卫星飞上天;“抓得住”就是卫星上天以后地面设备能对卫星实施测控;“听得到”就是卫星要播送音乐,且可被地面接收和听到;“看得见”就是卫星在轨飞行时能让地面上的人用肉眼直接看得见,以便鼓舞人心。
回顾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铭记和弘扬历久弥新的航天精神。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围绕地球飞行。在天气晴好的日子,许多天文爱好者还会拍摄这颗卫星经过祖国上空的照片。这些照片所承载的,是一段刻骨铭心而历久弥新的故事。
四、我国人造卫星的发射时间、用途和意义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 *** 之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自主发射能力的国家。从1970年至2005年10月,我国已成功发 *** 近百颗国产卫星、6艘飞船、27颗国外卫星。
人造地球卫星根据运行轨道可分为低轨道卫星、中高轨道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按用途可分为科学卫星、应用卫星和技术试验卫星,其中应用卫星包括 *** 、民用和军民两用卫星。
我国已形成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地球资源卫星系列、北斗导航卫星系列等六大卫星系列。
返回式遥感卫星主要用于对地观测、获取遥感信息,进行微重力试验,以及为载人航天提供返回技术储备。
卫星完成任务后,需调整姿态、舱段分离、旋转返回舱、脱离飞行轨道、打开信标机、启动降落伞,最终安全返回地面。
截至目前,我 *** 发 *** 三代通信卫星。之一代是1984年发射的通信卫星和1986年的东方红二号实用型通信广播卫星。第二代是1988年至1991年间发射的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第三代是1997年的东方红三号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
1984年1月29日,我国之一颗通信卫星发射,取得部分成功。
7.东方红二号通信广播卫星的发射
1984年4月8日,我国成功发 *** 之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
1988年3月7日,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成功发射,改善了我国的通信和广播电视传输条件。
9.东方红三号通信广播卫星的发射
1997年5月12日,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成功发射,进一步改善了我国的国际通信和西部边远山区的通信状况。
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包括风云一号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和风云二号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截至2005年,风云一号系列发 *** 4颗,风云二号系列发 *** 3颗,为我国天气预报和气象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持。
1988年9月7日,我国成功发 *** 之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
1997年6月10日,我国成功发 *** 之一颗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甲,并于1997年12月1日交付使用。2000年6月25日和2004年10月19日,我国分别发 *** 风云二号乙和另一颗风云二号气象卫星。
截至目前,我国已发射多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用于探索空间环境、地球磁层等领域的研究。
五、我国人造卫星一般几点发射
1、据我对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历次发射时间的记录,晚上7点到9点这个时间段升空的并不多,少有,多数都是在傍晚的18点到次日凌晨日出之前进行的。
2、运载火箭发射卫星升空的过程中,为了时刻掌握火箭运行的状态和各级助推器的分离、点火工作情况,必须使用大型的地面光学观测设备进行实时 *** 记录,这需要一个良好的观测环境。
3、如果在昼间发射,太阳的光照和大地的发光照射都会影响到观测的准确及时,所以,就选择就晚间进行,这样,高空中的火箭尾部 *** 出的长长火焰与周围的夜色形成鲜明的反差,便于快速捕捉和 *** 拍摄。
4、“神舟”载人飞船的发射一般选择在上午的9点前后,而不在晚间,这是考虑到紧急状态下的应急 *** ,昼间大地能见度较高,便于 *** 作实施。
六、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在哪一年
人类之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时间是1957年10月4日。
人类之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时间是1957年10月4日,由 *** 制造发射。我国之一颗人造卫星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成功。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发射的之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于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发射。该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东方红一号卫星由结构、温控、能源、《东方红》音乐装置和短波遥测、 *** 、天线等分 *** 及姿态测量部件等组成,主要任务是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层密度。
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卫星进行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
东方红一号卫星外形为近拟球体的72面体,直径约1米,质量为173千克,采用自旋姿态稳定方式,转速为120转/分,利用太阳角计和 *** 地平仪测定姿态。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