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一时间表 中国各省时间对照表 - 学知识 -

中国统一时间表 中国各省时间对照表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24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中国统一时间表的问题,以及和中国各省时间对照表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大统一分别在什么时间、什么朝代
  2.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间
  3. 中国各朝代 *** 的准确时间表

一、中国历史上的四次大统一分别在什么时间、什么朝代

1、秦(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朝的建立结束了春秋战国的混乱,建立了中国之一个封建王朝,统一六国,至前209年爆发秦末农民 *** ,维持统一12年,历两帝。

2、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公元前111年扫灭南越国,至公元8年12月王莽篡汉,维持统一119年,历十二帝。

3、晋朝(公元265-420年),的建立结束了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 *** ,统一全国。

4、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5 *** ,攻灭南陈统一全国,至612年爆发隋末农民 *** ,维持统一23年,历两帝。

1、中国的中原地区位于欧亚 *** 的东部,这里东有大海,西有青藏高原和荒漠,北有西伯利亚高寒区,南有南海和热带高温区,因此中原地区自然成为 *** 东部的地理中心。

2、与此同时,居住在中原地区的人们,在数 *** 间始终能够创造出领先的文明与文化,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 *** 家层出不穷,从而进一步形成文化中心、经济中心、科技中心和 *** 中心,并对周边地区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向心力。

3、以炎帝族和黄帝族为主体的民族,很早就实施婚姻 *** ,从而有利于民族融合。

4、中国人拥有大一统的哲学理念和 *** 抱负,例如孔子倡导的和而不同,天下一家,以及历代有识之士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

二、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间

1、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间是公元前220年。

2、秦 *** 掌权后,任用尉缭和李斯等人,积极推行统一战略。公元前236年,赵、燕两国发生战争。赵国出兵攻燕,而秦国以救燕为名派王翦等将出兵分别夹攻赵国,先后攻取了赵的阏与、轑阳(南阳西北)、河间(河北省献县东南)、安阳(河北阳原县东南)等邑,漳水流域已为秦所占有。

3、公元前234年,秦又大举向赵进攻,以所取的赵地建立雁门郡和云中郡。公元前231年,魏国 *** 把部分土地献秦,韩国亦 *** 把南阳地献给了秦。秦派内史腾做南阳假守。

4、公元前230年秦派内史腾攻韩,俘虏了韩王安,于韩地建置颍川郡,韩国灭亡。这时赵国发生大旱灾。秦将王翦率 *** 兵直下井陉(河北省井陉县西),秦将杨端和率领河内兵进围赵都邯郸。派李牧、司马尚带领大军抵御。赵王宠臣郭开受了秦国贿赂,散布流言说李牧、司马尚谋反。赵王因此改用赵葱和颜聚替李牧、司马尚,并且 *** 李牧。

5、公元前229年王翦大破赵军,杀了赵葱,俘虏了赵王。赵公子嘉率领其宗族数百人逃到赵的代郡,自立为代王。秦就在赵都邯郸一带建立邯郸郡。

6、公元前227年,秦派王翦、辛胜攻燕。燕、代两国发兵抵抗,被秦军败于易水以西。次年秦军攻下燕都蓟城。燕王喜 *** 到辽东。秦将李信带兵追击,燕王喜听从代王嘉的计策,杀了太子丹,把太子丹的人头献给秦求和。公元前226年,韩国都城发生叛乱,秦国出兵平定韩的叛乱,乘机处死了韩王安。

7、公元前225年,秦 *** 派将军王贲攻魏,包围了魏都大梁(开封市),引黄河水灌城,三个月大梁城坏,魏王出降,魏国灭亡。秦就在魏的东部地区建立砀郡。

8、公元前225年,秦派李信、蒙武带20万大军攻楚。李信攻楚的平舆(平舆县北),蒙武攻楚的寝(安徽临泉县),取得初步胜利。秦楚两军在城父邑(今安徽省亳县东南城父集)相遇,楚乘秦军不备发起 *** ,大败秦军。后秦 *** 派王翦带60万大军出征,大破楚军于蕲(今安徽宿县东南),迫使楚将项燕 *** 。接着秦军攻入楚都寿春,俘虏了楚王负刍。秦于楚地设九江郡(安徽寿县)、长沙郡(湖南长沙市)。

9、公元前222年,王翦平定了楚的江南地,降服了越国之君,设置会稽郡,楚国灭亡。秦在灭楚的同时,不断地向东扩展,陆续设郡,并攻取齐地,设置薛郡(山东曲阜县)。公元前222年,秦 *** 派王贲攻燕的辽东,虏燕王喜,灭亡了燕国。接着又回师攻代,虏代王嘉,建立代郡(河北蔚县西南)和辽东郡(辽宁省辽阳市老城区)。

10、公前221年,秦将王贲从燕国南下攻齐,俘虏齐王建,灭了齐国,在齐旧地建立了齐郡(山东淄博市东北)和琅邪郡(山东胶南县西南夏河城)。

11、秦国从公元前230年起,到灭齐时止,耗时10年陆续兼并了六国,继而于公元前219年开始"秦攻百越之战"平定南方百越,从此完成统一大业,结束了贵族王侯 *** 的王国时代,进入了君主的帝国时代。

12、前221年,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中原的大业之后,就着手制定北讨匈奴、南平百越的战略。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前218年,秦始皇命大将屠睢和赵佗率50万大军,发动了 *** 岭南越族的战争。秦军兵分五路,经广西北部的越城岭、湖南南部的九嶷山以及江西南康和余干等地,向两广地区的越族进军。

13、秦始皇三十三年至三十四年(前214年—前213年),秦始皇遣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的一次大规模进攻战。

14、战国时期中原各国忙于征战,无暇北顾,匈奴经常袭掠与其接壤的秦、赵、燕三国北部边地。为解除匈奴对秦的威胁,秦始皇命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

15、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春,蒙恬统主力军从上郡(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市南)北出长城攻其东;杨翁子率偏师由肖关(宁夏固原东南)出长城攻其西。匈奴败逃。秦遂取河南地( *** 乌加河以南及伊克昭盟地)。沿河置44县, *** 垦守。

16、因匈奴不断来攻,次年秋,秦始皇复命蒙恬军又北渡黄河,取高阙( *** 狼山中部计兰山口),攻占阳山( *** 乌加河北的狼山、阴山)、北假(乌加河以南夹山带河地区)。匈奴不敌,向北迁徙。

17、为巩固河南地区,秦置九原郡(郡治九原, *** 包头市西北)。为防止匈奴南下,蒙恬奉命征发大量民工在燕、赵、秦长城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甘肃岷县),东到辽东的 *** 长城,对巩固秦北部边地发挥了重要作用。秦朝反击匈奴的胜利,是对匈奴贵族侵扰势力之一次最沉重的打击。匈奴单于“头曼不胜秦”, *** “北徙”十余年。

18、前218年,秦始皇命大将屠睢和赵佗率50万大军,发动了 *** 岭南越族的战争。秦军兵分五路,经广西北部的越城岭、湖南南部的九嶷山以及江西南康和余干等地,向两广地区的越族进军。其中,攻占番禺的这支秦军最为迅速。他们经九嶷要塞,顺北江而下,直达珠江三角洲地区,并占领了番禺。

19、而进攻广西地区越族人的两支大军,越人由于熟悉地形,善于爬山涉水,夜间偷袭秦军,扰得秦军苦不堪言。越人一度获胜,秦军粮道被断,供给不足,主帅之一的屠睢也被杀害。由于粮食匮乏、主帅被杀、数十万的秦军伤亡,使战争陷入了对峙阶段,前后相持达三年之久。

20、为了扭转兵力不足、粮草供给的困难局面,前217年,秦始皇命监御史史禄在广西兴安县境内开凿沟通湘水和漓水的灵渠。由于灵渠总长仅34公里,工程的劳动量不大,秦军很快就完成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珠江水系,秦军的粮饷能够络绎不绝地运到岭南,为秦始皇完成岭南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

21、前214年,秦始皇命任嚣和赵佗再次进攻百越各部族。秦军势如破竹,很快击溃了今广西等地的西瓯族和今 *** 中、北部的雒越族的反抗,整个岭南地区从此划入了秦朝的版图。

22、为了保持岭南的稳定,秦始皇命进军岭南的将士留守当地“屯戍”。另外,还从中原向岭南地区大批 *** 。留守的将士和 *** ,除少数与中原 *** 女子结婚外,其余多娶越女为妻。他们为岭南地区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农业、手工业技术,为岭南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3、秦平岭南的战争是秦始皇统一中国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历史上之一次正式将岭南纳入了中国的版图,使越族正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它对促进汉越民族的融合及岭南社会 *** 、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中国各朝代 *** 的准确时间表

1、虞朝:约前36世纪初-约前21世纪初;

2、夏朝:约前2070年-前1600年;

5、商(殷)朝:前1600年-约前1046年;

9、汉朝:前202年-263年(包括蜀汉);

①、西汉:前202年-公元8年长安;

②、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长安;

③、玄汉:公元23年-公元25年长安;

④、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洛阳;

15、唐朝:618年-690年,705年-907年;

19、辽朝(契丹):907年-1125年;

据传禹曾受封于夏伯,因用以称其 *** 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姒少康在纶城(今河南商丘虞城西)中兴夏朝,恢复夏朝的 *** ,史称“少康中兴”。

相传商族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今河南商丘南),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

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周人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据《史记》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养马有成绩,被周孝王赐姓为“嬴”,并赐给了一小块土地(今甘肃天水县,另说是陇西谷名)。后来襄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国。

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其封地在汉中。后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国号称“汉”。汉朝前期都长安,后期都洛阳,故从都城上有“西汉”和“东汉”,从时间上有“前汉”和“后汉”之分。

王莽所创的朝代(国号)“新”的含义:新的本义是改旧、更新。西汉后期在天人感应的五德终始学说支配下,社会 *** 涌动着一种新德代替旧德的 *** ,在这样的背景下,王莽以新德的代言人自居,“革汉而立新、废刘而兴王”,并最终完成“再受命”的代汉过程。

汉为火德,为赤帝,王莽为土德,自称是“托于皇初祖考黄帝之后”,依照五行相生之理,土德代火德,意在赤帝传黄帝,天命授之。

汉献帝曾封曹 *** 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汉后便称“魏”。以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曹 *** 谥号魏武帝。

刘备以四川为活动地区,蜀指四川。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又称“季汉”。

孙权活动于长江下游一带,历史上曾建吴国,曹魏曾封孙权为“吴王”,故史称“孙吴”;又以地位在东,也称“东吴”。

司马昭逼魏帝封他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后来他的儿子司马炎继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为皇帝,国号“晋”。

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隋文帝后袭用此封爵,称为“随朝”。他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为“隋”。

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太原起兵后,李渊称“唐王”,后废杨侑建唐朝。

辽原称“契丹”,契丹是族名,改“辽”是因居于辽河上游之故。

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史,归德军驻宋州(今河南商丘),赵匡胤为宋州节度使。故陈桥兵变后,发迹在宋州,国号曰“宋”。

拓拔思恭占据夏州(今陕西横山县),建国时以夏州得名,称“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称“西夏”。

金都城上京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位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传其水产金,女真语“金”为“按出虎”。

据《元史》记载:“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经》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认为与蒙古人的风俗与图腾有关,有的认为与 *** 有关。

朱元璋是元末 *** 军之一,是继承郭子兴而发展起来的,郭子兴属于 *** 组织。 *** 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借以鼓舞人民反对黑暗的元朝 *** 。所以又称“光明教”。

*** 的首领韩山童称“明王”(他的儿子韩林儿称“小明王”),都体现其教义宗旨。朱元璋不仅曾经 *** *** ,而且承认自己是 *** *** 军的一支(他曾为小明王左副元帅)。朱元璋取得 *** 后,国号称“明”。

满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时建立金国。明末女真势力复强,重建金国(后金)。后金为了向外扩展,割断了同明朝的臣属关系,清太宗皇太极把“女真”改为“满州”,把“金”改为“清”。

在宋时女真人受制于契丹人,他代针对“辽”字在契丹语中是“铁”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铁更坚强有力,可以压倒“辽”。“金”改“清”的原因,史学家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是皇太极要避免引起尖锐的矛盾。

中国统一时间表 中国各省时间对照表-第1张图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朝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历史朝代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中国 对照表 时间表 各省 统一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