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上海,怎样评价上海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25

大家好,关于20年前的上海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怎样评价上海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20年后的家乡上海城市变化
  2. 以前的上海简介及现在的上海什么样
  3. 20年前,上海过年是什么样子

一、20年后的家乡上海城市变化

1、20年后的家乡上海城市变化如下:

2、充满好奇心的我,驾驶着时光机,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了二十年后的家乡。哇,我大吃一惊,二十年后的家乡真叫人羡慕。幢幢高科技的别墅取代了现在那破旧的平房,别墅里全是一些高科技的设备如:悬浮沙发、智能机器人干净的乡下小路上。

3、有许多自动清洁机车,把落叶、尘土、垃圾都会处理,有的收回去利用,有的垃圾会成为自动清洁机车的动力,因为有了这些设备,所以乡下小路才能这么干净,还节省了人力与时间,家乡2二十年后的变化很 *** 现在好多了。

4、现在既陡峭又惊险的山路,二十年后已经被宽阔又平坦的公路所覆盖,这样开车更加方便了,而且开车出行都会有一架小型护航直升飞机跟随在你的车尾,随时为您的汽车服务,比如说汽车没油了,它可以给汽车加油,轮胎被锋利的石子扎破了,他会及时更换轮胎让你出行安全放心。

5、二十年后的家乡变化更大的是环境。潺潺的溪水中没有任何垃圾比现在更加清澈,自从有了太阳能空气净化器家乡的空气十分清新让人神清气爽。而且公路的两边栽上了粗壮高大、浓荫如盖的大树家乡还建了几十座花园,花的香气飘遍了家乡的每一处角落。

6、小动物们的数量也逐渐上升,假如你乘坐直升飞机在空中看家乡,如同一副嵌在玻璃框里的话,美丽极了。眼前的这一切,让我刮目相看,想不到只有二十年的时间,家乡就有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真是了不起呀!

7、上海,简称“沪”或“申”,是中国 *** 的诞生地。中华人民 *** 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中国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贸易、会展和航运中心,首批沿海 *** 城市。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

8、上海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历史古迹。江南传统吴越文化与西方传入的工业文化相融合形成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

9、上海人多属 *** 系使用吴语。早在宋代就有了“上海”之名,1843年后上海成为对外 *** 的商埠并迅速发展成为远东之一大城市,今日的上海已经成功举办了2010年世界博览会、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 *** 节等大型国际活动。

二、以前的上海简介及现在的上海什么样

1、旧上海的知名建筑,主要集中在外滩一线,还有南京路上的国际饭店,永安,先施公司等。

2、上海的知名的新建筑,主要在浦东,如东方明珠、金茂大厦,浦东机场等。

3、现在上海准备将外滩建筑群申请“文化遗产”,下面就是这些建筑的简介。

4、外滩1号亚细亚大楼(现太平洋保险公司)建于1913年。原为7层,后加了1层。外形为巴洛克式风格,柱式以爱奥尼克式为主,底层拱圈用镇石,外墙用石面砖。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5、外滩2号上海总会大楼(现东风饭店)建于1910年。是当时社交界的舞台。建筑:横直线条三段式的处理富有韵律,二层至三层中段增加了6根爱奥尼克柱头,为整幢大楼增加了立体感,大楼南北两侧对称,顶端各设置了巴洛克式的风亭,窗户形状变化多端,细部雕刻细腻优美。内装饰华丽,长达34米的酒吧由黑白相间的大理石装饰,在当时闻名于世。

6、外滩4号联合大楼(有利银行,天祥洋行)(现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广东路17号 1916年,旧屋拆除后建新楼,高5层,屋面加建塔亭一座,整座建筑开间大,楼层高,为上海之一幢钢框架结构的建筑。

7、外滩5号日清大楼(现上海海运局等机构使用)广东路20号 1 *** 1年建成,由英商德和洋行设计,6层钢筋水泥结构建筑,从表面上看,该大楼的基本构造与上海的其他近现代建筑没有太大的差异,但其线条处理以横线条为主,是近代日本西洋建筑的特征之一。

8、外滩6-9号轮船 *** 局大楼(现 *** 局集团上海有限公司用)(原 *** 局)建于1916年。砖石结构3层办公楼。建筑每层有石板腰线,东方二、三层的立面,采用古典柱式,二层为多立克式,三层为混合式,石料为红色花岗石。门斗上设凸出的阳台。

9、外滩12号汇丰银行大楼(现浦东发展银行,曾为上海市人民 *** 所在地)建于1 *** 5年。一座外形接近正方形的建筑。高5层,中部加上隆起的建筑为7层,并有一半球形屋顶。钢框架结构,外形呈仿古典的砖石结构,内部处理采用古典主义的形式,如爱奥尼克式柱廊,藻井式天花板等。室内装修极为考究,大厅内的柱子、护壁、地坪均用大理石贴面,不仅装有暖气,还安装了当时更先进的冷气设备。

10、外滩13号海关大楼(现上海海关)建于1 *** 7年。建筑形式为欧洲古典建筑和近代建筑相结合的折衷式。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沿外滩高7层,用金山石砌筑。西部一直延伸到四川中路,高5层,二层以上用红机砖砌筑。沿外滩大门前为希腊多立克式柱廊,入口为大厅,内有繁复的石膏花饰和脚线,镶金和彩色马赛克的平顶。更高处为钟楼。

11、外滩15号华俄道胜银行与 *** 银行(现上海外汇交易中心)建于1910年。这是一座3层楼砖石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的建筑。平面比较规则,立面用古典柱式以及人像雕塑装饰。外墙面镶贴白瓷砖,这在当时是很独特的。室内层高较高,地坪铺花瓷砖。

12、外滩16号 *** 银行大楼(现 *** 银行)建于1 *** 4年。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幢带有日本近代西洋风格的建筑,同时又广泛吸取各国建筑的长处,成为一个多种风格建筑的混合体。

13、外滩17号字林大楼(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原字林洋行建于1 *** 1年。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近代建筑。建筑立面分三个层次,之一层以粗糙的大石块作为贴面;第二层次用水泥粉刷,显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匀称和谐;第三层次双柱式支撑内阳台,两侧为穹形券窗,顶层塔顶显出建筑的变化。

14、外滩18号麦加利银行大楼(现珩意房地产经营有限公司)建于1 *** 3年。文艺复兴时期为主体的折衷主义建筑,底层以花岗石作贴面,显得匀称协调而又给人以资本雄厚的感觉。第二层,外墙处理简洁,由巴洛克粗大石柱支撑,层次富于变化。

15、外滩19号汇中饭店(现和平饭店南楼)建于1906年。楼高6层,平层顶,是英国风格的砖石结构建筑,立面采用白砖为外墙面,每层以红砖勒出腰线。门窗设计变化多端,具有巴洛克风味。1911年,上海各界人士曾在这幢豪华饭店欢迎 *** 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

16、外滩22号沙逊大厦(现和平饭店北楼)建于1 *** 9年。由公和洋行设计,是上海近代建筑史上出现的之一幢完全意义上的近现代派建筑。

17、外滩23号中国银行大楼(现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建于1937年。上海最成功的摩天大楼之一。分东西两幢大楼,西大楼为4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东大楼是主楼,高15层,地下层2层,共17层,钢框架结构。采用中 *** 族风格方形尖顶,其他栏杆及窗格等处理富有中 *** 族特色,每层的两侧有镂空图案,显示出一种祥和的气氛。

18、外滩24号横滨正金银行大楼(现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建于1 *** 4年。楼高7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日本近代西洋风格建筑。原先是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底层石块为贴面,横线条清晰,产生明朗而轻快的感觉。二层至五层之间仿古典主义巨大石柱给建筑增加了庄重和典雅之感。

19、外滩27号怡和洋行大楼(现上海外贸大楼)早期是座2层楼建筑物,1 *** 0年重建。模仿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形式,高5层,用科林斯柱饰在立面上,将一、二层作一组处理,三、四、五层作为一组处理,饰以粗凿的长方形石块,窗户面积较大,室内明亮,为一幢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厦。

20、外滩28号怡泰大楼(曾为广播大楼,现属于上海广电集团)1 *** 0年建成。总体为近代复古主义建筑,大门和边门均设计为罗马拱券,两侧建有花岗石古典柱式;从地面勒脚至二楼外墙用花岗石作贴面,造成一种厚重而又古典的情调。考虑到建筑外观和功能和外滩其他建筑的协调和统一,建筑师在临外滩的屋顶上设计了屋顶亭,而且形如远洋 *** 上的了望台,这种仿生设计也使怡泰大楼成为上海滩上为数不多的仿生建筑之一。

21、外滩29号东方汇理大楼(现中国光大银行)建于1914年。典型的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入口拱门上方有一卷涡状的断山花,流露出法国情调巴洛克式的设计手法,中部是爱奥尼式巨柱,横竖向三段式处理明显。

22、外滩33号英国领事馆(现上海市 *** 第二办公厅)初建于1849年,1852年翻建,1870年毁于大火。现在的建筑为1873年建造。具有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主楼高两层,整个建筑平面为正方形,层顶用中国蝴蝶瓦,为了让底层有良好的通风,台基较高,立面上门窗较多,且多采用圆拱和平拱。葱郁的树木和宽阔的草坪环绕四周,建筑更显典雅和高贵。

23、上海大厦北苏州路2号(原百老汇大厦)建于1934年,22层,高88米。早期现代派风格的八字式公寓结构,外部处理与内部装饰简洁明朗,外观气势雄伟,现为三星级饭店。该大楼曾为北外滩的制高点,其18楼宽敞的观景平台,是鸟瞰外滩全景的极佳地点。证券交易所外白渡桥北堍(原礼查饭店)建于1910年。外貌采用英国新古典主义建筑形式,楼高5层,是一座钢筋混凝土和砖木混合结构的建筑。五层窗旁建有大弧形拱券,三四层部分装饰爱奥尼克式大柱头,窗樘发券,有的采用弧拱,有采用平拱,整修建筑凹凸面多,进深很深,故室内光线较暗。

三、20年前,上海过年是什么样子

1、90年代的上海过年可以说是热闹非凡,不像现在,年味越来越淡了,因为条件好了,以前过年才能享受到的乐趣,现在平时就能得到。

2、就拿年夜饭来说,现在上海大多是提前预订饭店,火爆一点的饭店还要排队,这一点也不夸张,除夕那天有人吃8点场,接下来另一家吃9点场。现代人图方便,不再像以前那样过年准备一个月了。加之上海生活节奏太快,过年是难得的清闲,谁也不愿意再忙活了。

3、 90年代的上海物质条件还不是很好,和中国大多数地区一样,过年才能吃顿好的,更不会下馆子。家家户户年前至少一星期前就忙活起来,炸丸子,做糯米圆子,制腊肉火腿……因为上海很多都是外地 *** 过来的,有些家人口少,就街坊邻居凑在一起过除夕。

4、那时候的东方明珠还是更高地标,时光匆匆,不待你我,愿每个人都心如少年,纯净如水。

5、廿几年前的上海过新年“咪道”要比现在浓多了。“伊个晨光”大家的经济条件己经普遍提高,己经开始讲究吃穿,开始晓得享受了。伊个晨光我40岁左右,己经 *** 门户,成立了小家庭。爷娘身体还蛮好,家务料理的津津有道,逢年过节,老头老娘殷切希望“阿啦”子女回家过年。我来报报“阿啦”屋里大年夜的流水帐。

6、每年一入冬,老头就要蒸上几十斤糯米,酿造米酒,我爷做的米酒清澈、微甜,度数不高但后劲十足。腊月里,老头会去菜场买回来肋条肉,斩成二寸宽与猪门腔等一起腌制,还要买一只靠十斤重的大公鸡,杀后,留毛去内脏,撒上粗盐、花椒挂在朝北房间的窗外,风干;当然还要腌制大乌青鱼……。到了年头,统统收回来,挂了屋里厢,满满的一扁担。老娘承包全部的清洁工作,从窗帘到床单统统汰清爽,一年无么用过的锅盆碗筷清洗后,备用。大年夜的前一礼拜,开始水磨糯米粉,沥干,为做汤团备料。更加早的晨光还要炒瓜子、炒长生果,到90年代就不用了,直接去超市买,瓜瓜果果的零食明显提高了档次。肉圆、蛋饺一定是老 *** 手艺。

7、我总关在早上8点左右,带了 *** 女儿回到娘家。这个晨光,我爷一般在准备祭祀品,老娘在包汤团,阿啦夫妻恭恭敬敬叫声爷娘并祝“伊啦”新年快乐。我女儿会奔向我母亲处,开开心心叫“好公、好婆”,我爷娘一边答应一边摸出红包塞到孙女手里,谢过后,我女儿会将红包“交拔自家姆妈”, *** 再次感谢后才收好。我 *** 汰好手就陪“阿婆”一道包团子、馄饨了。“饿煞 *** 加馋唠坯”投胎的我,先去拿只小碗盏盛一眼水笋烧肉和烤夫吃吃。吃好,拿支 *** 拔老头,俩个人一边吃 *** ,一边嘎山湖,一边做事体。我阿弟就带了咪笑眼开的小侄女到外头放几只小炮仗,先“开心开心”。

8、10点钟一到,本家门的男人要祭拜老 *** ,贡品有全鱼、红烧肉、豆制品、蔬菜加水果,还有黄酒、米饭(我一直搞不懂:贡酒为啥要用黄酒而不用自制米酒,一直有疑问,一直不敢问,迷惑至今)。老头点上香,倒好酒,祭奠正式开始,瞌头跪拜的晨光,念念有词,大意是保佑全家安康、工作顺利、学业进步之类。烟雾袅绕的房间里,真的好像仙境。

9、中饭,我吃几只馄饨,鲜肉、荠菜、罗卜丝、芝麻黑洋沙汤团,各来一只,吃的饱饱的,自家弄的水磨粉,香是香得唻、糯是糯得唻,好得唻~不得了的好。

10、中饭吃好,就要准备年夜饭的菜了。冷盆是老头子小年夜烧好、蒸好、油锅开好的。十几只冷盆有:爆鱼、油爆虾、咸鱼咸肉、酱鸭风鸡、白切肚子、门腔、盐水牛肉、苔条花生、麻油黄瓜、香干水芹,四喜烤夫里摆一眼陈皮,吃起来相当“囋”,最后一盆皮蛋总归是我来弄的,皮蛋烘热,剥开,尺把长的“洋线”一头咬了嘴巴里,一头捏了手里,轻轻一拉就可摆盆了,配上咸蛋,双拼也有了。

20年前的上海,怎样评价上海-第1张图片-

11、4点多钟,阿姐阿弟铺好圆台面,冷盆全部端上,当中再摆一大盆热气腾腾的水笋红烧肉,老娘拿出饮料,老头拿出米酒,全家开吃。

12、5点钟,我起身上灶头,蒸的蒸,炒的炒,一个钟头里,要搞出几只热炒,上菜顺序是:清炒虾仁、糖醋黄鱼、海参冬笋、酱爆鳝丝、青椒蹄筋、鲜贝鸡头米、炒双菇、妙青菜,蒸好的八宝饭端上台,“全家福”里样样有,大家欢喜,人人要吃。

13、6点半就要走了,临走前,我 *** 会拿出两只红包,恭祝爷娘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爷娘亲送出门,依恋不舍。无么办法,真的无么办法:丈人老头、舅老爷等了嗨,7点钟也要准时开吃的。

14、12点之前,一定会回到屋里厢,放好高升、夜明珠,女儿很快就会困着,红包摆了伊忱头下头,避邪压岁。

15、上海人过新年,考究的人家还有初一拜年,初二跑亲眷,初五迎财神,正月十五吃好元宵汤圆,小朋友猜好“迷迷子”,拉好兔子灯,才算真正过好新年。

16、 20年前爷爷奶奶辈还在,父母辈有5-6个兄弟姐妹,全家集中到老人家过年,二三十人好不热闹。一个年至少聚三次。现在老 *** 多走了,兄弟姐妹最多聚一次,人还不一定到的齐

17、90年代的上海过年可以说是热闹非凡,不像现在,年味越来越淡了,因为条件好了,以前过年才能享受到的乐趣,现在平时就能得到。

18、就拿年夜饭来说,部分上海家庭是提前预订饭店,火爆一点的饭店还要排队,这一点也不夸张,除夕那天有人吃8点场,接下来另一家吃9点场。现代人图方便,不再像以前那样过年准备一个月了。加之上海生活节奏太快,过年是难得的清闲,谁也不愿意再忙活了。

19、还有部分家庭,物质条件还不是很好,和中国大多数地区一样,过年才能吃顿好的,更不会下馆子。家家户户年前至少一星期前就忙活起来,炸丸子,做糯米圆子,制腊肉火腿……因为上海很多都是外地 *** 过来的,有些家人口少,就街坊邻居凑在一起过除夕。

20、那时候的东方明珠还是更高地标,时光匆匆,不待你我,愿每个人都心如少年,纯净如水。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标签: 上海 年前 评价 怎样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