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贴机,锅贴机器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19
蹲点深一度丨粮食减损,不仅仅是颗粒归仓

◎“减损,说到底是精细化”

袁本刚说,自己以20万元/台的 *** 购置了4台高端排种器,播种精准度高,下种深浅一致、数量一致,节约用种量,到收割时作物分布均匀,适合机收,损耗也会更小

◎烘干和储存的明细账

烘干替代自然晾晒,效率提高了,不过烘干需要设备、场地、燃料,资金投入大,种植大户也得掂量掂量

◎加工减损的空间有多大

传统的面粉车间,给人的印象往往是面粉弥漫,地面泛白,而山东富世康工贸集团有限公司面业公司的配粉车间,却 *** 净净

请看今日大众日报“蹲点调查”报道——

■文章全文

夏粮收获过半,麦粒滚滚入仓,堆积着保障粮食供给的底气。

想让这份底气更足,不仅要做好粮食高产增产的“加法”,还要做好粮食减损降耗的“减法”。有数据显示,如果我国粮食减损一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减少损失650万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减损就是增产。

这个麦收季,记者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看看粮食减损全链条上的新尝试。

“减损,说到底是精细化”

夏风拂过肥城市仪阳街道槐树坡村的田野,金黄的麦浪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味道。

6月2日上午9时,一声令下,10台小麦收割机轰鸣着驶入麦田,收割、脱粒、秸秆粉碎、麦粒装车……不足10分钟,一块麦田完成收割。紧接着,专家组进入场地测量评判,机手们翘首以待。

这里是 *** 市小麦机收暨沃得杯粮食机收减损技能 *** 武现场,这是一场比拼谁“损失更少”的竞赛。

割台高一点低一点,地头多倒一把少倒一把,拨禾轮转速快一点慢一点,都会对最终的粮食产量带来直接影响。以赛促练,让更多机手树立机收减损的理念意识、掌握机收减损的技巧要领,也正是举办机收减损技能大赛的目的。

11时30分,掌声和欢呼声传来。经测量评分,肥城市荣祥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冀荣祥以0.59%的损耗率蝉联冠军。

锅贴机,锅贴机器-第1张图片-

“相当于一亩地多打5斤小麦,如果放在我们合作社经营的3000亩地上,就能增产1万5千斤。”揽着大红的证书,冀荣祥黝黑的面庞绽开笑容。

截至6月11日17时,山东全省已收小麦30 *** .8万亩,其中机收3078.7万亩。机械化作业日益普及,机收在粮食减损全链条中的作用愈发重要。

曾作为麦客走南闯北的冀荣祥,对机收损耗深有感触:机收过的麦田,一巴掌捂在地上,有时能盖住十多个麦粒。“机械化确实提高了收割效率,但如果作业不精细,造成的浪费叫人心疼。”

机手们在作业中,积累着减损的技巧。

机手赵洋洋总结,要“因地制宜”:根据麦子生长稠密度、麦粒干湿度来调整拨禾轮转速,如果麦粒含水量低,转速就要调慢一些。机收损失率更高的地方在地头,冀荣祥在 *** 作时习惯直走越过地头再倒车加速,既能避免把地头的麦子轧坏,还能节省 *** 作时间。“一巴掌按在地里基本不见麦粒,心里才觉得踏实。”

开展这样的机收减损比赛,不仅在肥城一地。数百里之外,6月10日下午,齐河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综合服务中心附近的农田里,10台小麦收割机轰鸣,德州市粮食机收减损技能 *** 武(齐河赛区)开赛。齐河县的10名农机手,以30亩小麦田为赛场进行角逐。记者了解到,山东多地进行了小麦机收减损技能 *** 武活动。

比赛中运用的 *** ,如何推广应用到更多麦田里?

齐河县胡官屯镇金穗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袁本刚,拿出一沓文件,“关键在合同里。”麦收期间,合作社跟自有的40多名机手、周边乡镇以及外省麦客,统统签署了麦收合同。

这个合同详细约定了麦茬高度、麦粒破碎率、残留麦粒等收割指标。一亩地机收成本在70元左右,达不到要求罚款200元。

“农户也盯得紧,割得不仔细,农户立 *** 来投诉,机手和合作社都得不偿失。”

好经验推广出去才能达到更大的减损效果。6月6日上午,胡官屯镇70多个农机手集中到金穗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接受麦收前最后一次技术培训。讲课的正是袁本刚。作为产量大县,齐河县在各乡镇组织开展机收培训,仅袁本刚的合作社每年就会培训3-4次。

农机具 *** 能对提高作业效率、减少粮食损耗至关重要。“从2009年合作社成立到2019年,小麦收割机我们已经采购了30台,档次越高、款式越新,减损效果越好。”袁本刚登上一台刚刚 *** 、价值40多万元的小麦收割机说,“用这机器麦子净度高,破碎率低,漏粒少,减损效果比之前的好两到三成。”

回溯到粮食生产的前端,播种装备也对粮食损耗有间接影响。袁本刚说,自己以20万元/台的 *** 购置了4台高端排种器,播种精准度高,下种深浅一致、数量一致,节约用种量,到收割时作物分布均匀,适合机收,损耗也会更小。

“减损,说到底是精细化。”袁本刚说。

袁本刚举了个例子,国产农用机械功能上与进口高端品牌差别不大,但在精度上需进一步提高。生产企业将农机推向市场后,吸纳意见进行调整完善也很重要。

“我开过两种收割机,都有这毛病。”在金穗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来自河南周口的麦客刘山新钻到收割机后轮前检修设备,他手臂向内探去,“排草口的月牙扣太低,麦秸有时混着麦粒一块出来。”

刘山新指向上方一个光滑弯曲的钢板,“我自己焊上了6个钢板,把月牙扣抬高,这样就能把麦粒挡在里面。”这个小改进,刘山新得意又有些遗憾,“厂家生产新机器可以直接加高月牙扣,不过没人联系过我,我也不知道该告诉谁。”

烘干和储存的明细账

采访冀荣祥时,他抓起一把麦穗说,“麦穗泛蜡 *** 的时候割,蜡黄期的麦粒水分大,重量足。”

这与专家的观点不谋而合。“传统上小麦是低水分收割,收割时麦粒含水量在12%左右,但据测算,含水量在16%-18%时较好。”山东省农科院粮食储藏与减损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龚魁杰认为,高含水量收获能保证小麦品质。

但这个含水量,也意味着易霉变、发芽。收获后脱水是关键,传统脱水靠晾晒,但集中收获的种植大户,大面积的晒场不容易找。

6月8日下午,肥城市金丰粮食专业合作社5000多平方米的晒场里施工繁忙,一座新厂房拔地而起。

晒场上为什么建厂房?秘密就在厂房旁边一座三层楼高的建筑中。去年8月份,合作社建设了这座连续烘干能力达到100吨的烘干塔。正赶上秋汛,水分高达36%玉米烘干降到14%-15%,当时卖出了1.25元/斤的好价钱。“上了烘干塔,我们用晒场做能带来更多效益的事情。”合作社理事长荆海军说,他们谋划建一条全自动特种玉米加工车间,“一个玉米市场售价15元,日加工量能达到10万个。”

烘干替代自然晾晒,效率提高了,不过烘干需要设备、场地、燃料,资金投入大,种植大户也得掂量掂量。

荆海军略略沉思,算了这样一笔账:去年投入60万元建设烘干塔,又配套一个储量6000吨的粮库,总计投入将近200万元。“两季烘干8000吨粮食,基本就能收回建设成本。”

烘干脱水还有些额外的收益。比如增加销售收入。因为破碎率低、杂质率低,荆海军的烘干粮食比自然晾晒的粮食,每斤多卖一到两分钱。

此外,还可以节约时间和人工成本。以前麦收,冀荣祥光晒麦子一项每天就得雇20多个工人,现在只需两人 *** 作设备,节省人力支出。

还有一个隐 *** 收益——抢农时。因为用上了烘干机,冀荣祥比其他种植大户提前五六天收获小麦、播种玉米;而到秋收时,能提前10-15天收割玉米,“种粮食更好的时间都能赶上,粮食的质量好、产量高,能卖出更好的价。”

齐河县焦庙镇周庄村村民王进,一家4口种着10亩地,今年计划小麦收获后立即烘干销售,过麦从原来的至少一周缩短为一到两天,“卖完粮我和儿子就回城打工,一天多赚几百块。”

荣祥农机合作社去年之一次开展玉米烘干服务, *** 一斤8分钱,各种成本合计一斤5分钱,而且今年有了经验,成本还有降的可能。

烘干脱水并不是户户适用。烘干设备投入不菲,烘干设施用地、购置补贴发放等配套问题,也有待各地创新思路 *** 。

粮食如何保存,也是事关减损的大问题。“我国粮食损失主要在储存环节,一些地方损耗甚至能达到8%-10%。”龚魁杰说,如果储存环境不佳,储藏过程不当,可能导致霉变,有的农户存粮还面临鼠咬等问题,高标准粮仓建设很有必要。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既简便廉价,保存效果又好,获种植户认可储粮方式尚不多见,农户多采取“土办法”改善存储环境。

王进的粮仓就在自家偏房,存粮就靠覆地膜,若发现发芽迹象及时倒粮翻仓。

种粮大户大多对粮仓地面、墙面做防水,用塑料薄膜给墙体做隔离。“理想状态是6米高的墙体全部用石头砌,不过因为考虑成本,目前石砌的部分只有靠近地面的1.2米。”走进新落成的粮仓,荆海军略显遗憾,后续他计划安装温湿度传感器、换气扇,减少存粮霉变风险。

一家一户储存粮食,有没有保证储存质量的 *** ?在省农科院作物所济阳基地,记者见到了一种新研发的生物储粮仓。这是一个圆锥形离地钢板仓,内部采取生物制剂杀灭害虫,抑制粮食表面真菌生长。相比一般散户储粮7%-8%的损耗率,生物储粮仓损耗极低,3吨仓每年节约粮食折价约600元,5年就能回收3000多元/个的成本。

然而在实际推广中,生物储粮仓初期投入高、回报周期长,成为很多种植户止步的原因。

加工减损的空间有多大

粮食加工环节的减损潜力同样不容小觑。

6月8日中午,位于齐河县的山东万康食品有限公司食堂里,弥漫着包子的香味。不过细看餐盘里的包子,不少都有轻微的“露馅”。

“这些包子是生产线上的次品,我们提供给食堂作为员工的工作餐。”公司经理张丰泽拿起一个咬了一口,“质量和口感上与外销的包子没有区别。”

次品进入内部食堂,是万康食品控制粮食损耗的举措之一。作为一家主要生产速冻米面制品的食品企业,万康食品从米面运输进厂到产线生产,再到入市销售,几乎每个环节都要面对损耗的挑战。

设备更新改进是减损的重要抓手。在万康食品的生产区,一台蒸饺锅贴机正飞快地“吐”出一个个形状完好的蒸饺。“这是公司投入200万元新换的设备。”张丰泽介绍,生产效率从50箱/小时提高到80箱/小时,次品率从2%降低到0.5%。

传统的面粉车间,给人的印象往往是面粉弥漫,地面泛白,而山东富世康工贸集团有限公司面业公司的配粉车间,却 *** 净净。

走进车间5楼,几个“大罐子”不时发出“扑哧扑哧”的响声,这是保持车间洁净的“法宝”。“车间新上了16台高压脉冲袋式除尘器,吸风 *** 收集到的面粉进入除尘器,脉冲将面粉从过滤袋上吹下,输送到配粉仓,重新回到生产线。”车间主任李开勇抬起脚,鞋底 *** 净净。

不同的销售策略,减损效果也大相径庭。

全客隆是济南一个主打馒头等主食的食品品牌,也是少数几个向商超供货时“不退换”的品牌之一。

“如果敞开退换货,订单至少增加50%,但退换货就意味着浪费。”济南全客隆食品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商会,目睹一些馒头坊用小货车拉回商超没卖完的馒头,一次就是上百斤。“馒头当天产当天销,一旦退回来,就浪费了。”因此遇到新客户前来订货,她总会耐心地劝说:少订勤订,不够再加。

加工减损还有空间吗?“一些小漏洞看似不起眼,但时间长了也能攒成个‘大窟窿’。”张丰泽说,目前万康食品使用的是袋装面粉,一袋会剩至少一两的“袋底”,一天400袋面粉就会浪费40斤。“如果把袋装粉改为罐装粉,这个漏洞会被堵住。”他坦言,这牵扯到产线改造、厂房建设等,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

针对包装袋损耗,富世康面业采取的应对措施则是大包装——吨袋,一个包装袋装1吨面粉。

加工环节还有更广阔的空间——全麦。“小麦制粉出粉率一般在73%-75%,含有酚类化合物、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等有益成分的麸皮都被浪费掉了。”龚魁杰感叹,如果小麦出粉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仅制粉环节就会产生巨大的节约效应,还有利于食用者的健康。

6月10日下午,位于济南北坦的全客隆大馒头直营店,全麦馒头所剩无几。销售人员说,以前门店也卖过全麦馒头,但口感一般,1.4元一个,一天能卖出三五十个。5月新推出的全麦馒头口感与普通馒头无异,售价1.6元一个,一天200个几乎天天脱销。

全麦粉上餐桌的关键是口感。常见的全麦粉就是将麸皮简单粉碎后加入面粉,口感粗糙。此次,全客隆选择的是山东省农科院研制的全麦粉。之一次试吃,商会眼睛一亮:完全没有以前口感粗糙的问题。而且通过对麸皮进行物理生物改 *** ,出粉率达到了95%,几乎做到了麦粒的完全利用。

记者手记

新农人让粮食减损更值得期待

粮食减损并不是个新鲜话题,麦收后去田里捡拾麦穗,吃饭时被要求碗净盘光,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如今,这个老话题正被一群年轻人用新的视角打量。

他们在发掘减损的新空间。

认定种植环节精细化带来增产减损的潜力,1987年出生的荆海军在2012年花一辆汽车的钱购置了当地之一台无人植保机,并在2017-2019年连续三年不断进行设备更新。设备减损、技术减损、管理减损等减损举措,在他的合作社纷纷落地。

他们有热情、善钻研、肯吃苦,在一线实践中磨炼减损增效的本领。

1982年出生的冀荣祥,喜欢摆弄农机具,研究机械设备。在他眼中,“玩农机”更像在闯关打怪,充满兴奋和挑战。整日泡在农田,皮肤晒得黝黑,冀荣祥已然一副种田“老把式”的模样,可他不觉得辛苦,“吹着空调,听着音乐,开农机是享受”。

他们粮食减损降耗的理念化为肉眼可见的数字和标准。1991年出生的刘山新,带着一支十几位80后、90后组成的麦客团队走南闯北,招人入队的之一个条件就是“干活毛糙的不行”。麦收达不到验收标准,“好兄弟也要罚”。“我们多打一把,客户就能少损失一点。”在他看来,减损是对客户的承诺。

如果说,他们的祖辈、父辈经历过物质匮乏岁月的磨砺,节约是写入基因的本能,那么这一代年轻人对粮食减损的探索,则更多的是出于对职业的执着,对准则规矩的敬畏,对未知探索的好奇。凭借着更高的文化素质,更开阔的视野,更充分的资源支持,这群年轻人在寻找更多的路子。这股青年力量值得期待。

策划 娄和军

记者 李振

康河机械围绕“智能”发力

驻马店网讯 (通讯员 胡金岭)不需要任何人工,一小时可以生产14400个仿手工花边水饺。这就是康河食品机械神奇的魅力。科技改变生活,创新决胜未来。眼下,落户遂平县产业集聚区的康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仿手工饺子机、蒸煎饺机、墨鱼馄饨机、糯米烧麦机、锅贴机等智能食品设备正成为国内外知名食品厂家青睐的产品。公司董事长司军伟说:“康河的产品能够受到海内外客户的欢迎关键是围绕智能发力!”。

近年来,康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抢抓人工智能在食品机械行业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稳步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研发力度,抢占技术制高点。目前,公司自主开发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的仿手工饺子机、蒸煎饺机、烧麦机、馄饨机、南瓜饼机、锅贴机以及全自动的连续压面机、自动装盘机等50多种高 *** 能食品机械产品。康河机械的智能化设备完全替代了人工完成的和面、压面、切皮、包馅、装盘、排盘、包装等一系列工序,使越来越多食品企业呈现出无人值守的景象。如今,该公司已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80余项,荣获冷冻食品行业技术创新奖等多项荣誉,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销往菲律宾、新西兰、英国、西班牙、意大利、加拿大、美国等国家以及国内思念、三全、千味央厨、湾仔码头、庆丰包子、吉祥馄饨等一线食品企业。

标签: 锅贴 机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