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买莴笋时,不管粗细长短,若是有这3个特点,就算再便宜也别买。买莴笋,先别管品种 *** ,见到这3种要留意,为了家人白给也不要
冬里的“笋”可真多,有高笋,冬笋,芦笋,还有莴笋,莴笋又名莴苣,白苣,莴菜,千金菜,原产地中海沿岸及 *** 西部,后传入中国,茎用的莴笋茎基肥大,食用其肉质,因为形状长得像笋,所以称为莴笋,因为食用部位不同可以分为叶用莴笋和茎用莴笋,其中叶用莴笋的茎长得又短又粗,口感特硬,不能食用其茎杆,它的叶片肥大能够直接生食。
冬季里最多的蔬菜就是根茎类蔬菜了,这类蔬菜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营养丰富,口感脆嫩,且农残低,食用起来更为放心,还有就是根茎类蔬菜里面除了含有维生素以外,还含有可观的无机盐,我们都知道摄入无机盐可是我们在冬季抵抗寒冷的不二法宝,比起其他方式就要来得更加的简单实惠。
今天悦悦要给大家分享的是挑选莴笋的小技巧,随着大棚种植技术的发展,食材的季节 *** 和区域 *** 变得越来越模糊,但还是应季菜更好吃,顺应节气生长出来的食材营养也会更丰富,就比如莴笋吧,秋末冬初的莴笋质地就明显的比其他季节的莴笋更为鲜嫩。
莴笋的营养相当的丰富,它里面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钙,磷,铁等成分,同时还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另外它里面的碘和氟的不低。氟可以参与牙和骨的生长,帮助坚固牙齿与骨骼。适合成长期的儿童与青少年食用,每100克的莴笋里头含有23毫克的钙,比猪肉还要高,是后莴笋当中的水分含量相当的高,还有大量的膳食纤维,热量只有14千卡,优点如此之多,自然而然就深受人们的喜爱了。莴笋 *** 凉,而且因为含有莴笋素,初食口感略苦,再食回甘,口感比萝卜甜润。
莴笋是种极为百搭的食材,可以素炒,红烧,炖汤,腌制,还可以凉拌,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吃法,都需要挑到质量好的莴笋。每年的12月左右,市场上正是莴笋大量上市的时候,在南方的几乎每个菜摊都几乎摆有莴笋,经常逛菜市场的朋友就不难发现,有些莴笋长得特别粗,有些莴笋长得特细,那么要怎么挑选才能买到好莴笋呢?
在买莴笋时,不管粗细长短,若是发现有以下这3个特点的话,就算是再便宜也别买。
1.莴笋的根部刀切口处的硬皮老化严重,粗纤维多,这种莴笋就是生长时间过长的,它的表皮已经硬化,果肉中间带有 *** 的粗纤维,口感发苦,而且极有可能会“糠心”,是的不仅是白萝卜会糠心,莴笋同样也存在糠心的情况哦。
2.“大肚罗汉”形的莴笋,这类莴笋在生长过程当中营养供给不均衡,某个时期追肥过猛,导至根茎粗壮,里面的果肉开裂,口感也没有均衡的莴笋更脆嫩。在挑选根茎类蔬菜的时候,都一定要注意这种情况,根茎过于粗壮,更好不要购买,这类蔬菜就是施过多的催生剂而导致的,多食无益。而且过于粗壮,它的果肉“糠心”的情况也居多。 吃起来味道发涩,丝毫没有甜润可言。
3.莴笋叶片没有水分已经变蔫了,新鲜的莴笋叶片不是干黄枯萎,而是非常青绿,反之则表明莴笋不新鲜,莴笋内的水分流失,在削皮的时候也极不好处理,买回去之后最后浪费居多。
莴笋可以按叶片分为尖叶莴笋,圆叶莴笋,按表皮的颜色来分,有绿皮莴笋,青皮莴笋,红莴笋,不管是什么品种它们的营养价值都是一样的,我们在买莴笋的时候,先不管 *** 和品种,只要遇到上面提到的这3种莴笋就要留心了,皮粗肉少还可能糠心,为了家人白给也不要。
接下来再给大家分享一下挑选莴笋的正确 *** :挑茎杆粗细均称,不蔫萎,不空心,无锈斑,不带黄叶烂叶,不抽苔,根部表皮没有硬化的,而且手感比较重的莴笋,这样才是即新鲜水分也充足的莴笋。
食用莴笋的注意事项:
在烹饪莴笋的时候,注意盐不要放多了,口感清淡更有利于营养吸收,另外就是视力弱者不宜多食,有眼疾特别是夜盲症的 *** 应少食莴笋。
莴笋的保存 *** :
莴笋买回来一次吃不完时,可以用一个盆装些清水,把莴笋放进来养着,可以保存1周左右,但建议尽快食用,以免营养流失,因为莴笋越新鲜,颜色就越绿,其维生素和无机盐的含量也就越高。同时要避免跟梨,苹果,番薯等食材放在一起,以免其释放出来的乙烯让莴笋变成棕色。
结语:买莴笋时,不管粗细长短,若是带有上面提到的那3个特点,就算再便宜也不要买!
感谢收看@悦悦家的美食汇,健康搭配,用心烹饪家常美味!爱美食的人是内心充满阳光,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人,悦悦是一名美食原创作者,坚持每天分享不一样的美食做法及小技巧,如果您每日为吃什么而纠结,来悦悦家看一看吧!一定能让您吃得舒心又健康!欢迎关注,点赞、收藏、转发,您的支持是对悦悦更大的鼓励!
愿上帝赐福给你!
日食三餐,选菜技法,不得不学朋友说,我家的菜篮子太小资,纷纷要排队来蹭饭,问我有什么秘籍可以分享,日食三餐,选菜技法,不得不学我平时买的菜也是从附近的市场里买的,就是多转转多比较,选新鲜又便宜的,一般是在固定摊位买的。
每天不外乎是肉菜均衡,蔬菜再贵也不吝啬,多吃蔬菜益处多,可增加维生素和纤维摄入。选应季的瓜果。
夏天是吃瓜的季节,冬瓜、西瓜、丝瓜、黄瓜,冬瓜因食 *** 两用,有解暑、利水,饱腹之效,常用它来煲汤,如冬瓜老鸭汤、冬瓜排骨汤、冬瓜菜脯汤、白玉凤尾汤,也可以炒着吃,冬瓜腐乳、冬瓜海米、冬瓜冬菜等等,还可做酿菜。最常做的是冬瓜老鸭汤,解暑又解渴,每周要吃上2~3次。
天气太热,不想做饭,会买些现场现包的馄饨、饺子,回家煮煮,加棵生菜,就是一餐。
因多数人的想法跟我一样,市场里买馄饨、饺子的摊位越来越多,馅料口味各家不同,品质良莠不齐,我是每家都买一点回来尝尝,再把摊位号记下,做排除法筛选,以后想吃了就直奔过去,不用再上当。
?馄饨、饺子的馅有北方、和本地之分,地道的汕头味会加大地鱼脯,干贝丝,嘴刁的汕头人一尝就懂,这样的摊主,每天不愁没生意。
夏天的水果品种丰富,除了西瓜,有黄皮、桃子、青皮梨,荔枝、桂圆、芭乐、莲雾,我家每天是保持有一种水果吃,有时是2~3种,全凭我兴致。
黄皮是两广特有的水果之一,它有消积化痰的功效,酸酸甜甜,全科都可以食用,我喜欢用它来煲汤和做菜。
我家是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日无鱼,无论大鱼小鱼,只要新鲜就行,从鱼眼睛和鱼鳃来判断,眼亮鳃红,鱼身 *** 。再有就是当天该品种或最多的。肯定是新鲜又便宜。
沙尖鱼也是有季节 *** ,看到了就买,不会错,用来做鱼饭和煮普宁豆酱,好吃到舔盘。啰啰嗦嗦先说这些啦,欢迎关注异族极限账号里的更多原创作品。
灌阳雪梨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今日均价4月13号 *** *** 2.2(元/斤)左右
灌阳雪梨为我国南方梨的优良品种,是广西灌阳县的名特优水果,其果大质优、外形美观、果皮薄、肉质细嫩、汁多风味浓、香甜可口、清脆化渣、果心小、可食率高,因其果肉雪白细嫩而得名。灌阳雪梨三月上旬开花八月成熟。其果大质优,外形美观,果皮薄,肉质细嫩,汁多风味浓,香甜可口,清脆化渣,果心小,可食率高。经测定可溶 *** 固形物达13.6%,无机盐,类有润肺心、化痰止咳和清热解毒等功效,深受人们的青眯,早在五、六十年代阳灌雪梨就畅销港澳及东南亚一带。八十年代经有关专家鉴定为全国更优质的砂梨之一,1991-1993年又经区水果办缓缓广西农大、农科院、农业厅、柑桔研究所的专家重新鉴定为广西更优质的砂梨品种。
灌阳雪梨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2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5万亩,年产量达1万吨以上。并且灌阳县通过技术改造,又选育出灌阳雪梨1号、2号、3号等优质良种,并且摸索出花芽嫁接矮化密植早结丰产栽培技术,计划到2005年发展到3万亩,年产3万吨以上。
灌阳雪梨的传说
灌阳雪梨是灌阳县传统果品之一,在灌阳民间已有三百多年栽培历史。传说是做知府的邑人夏加民从浙江宁波引进种植的,其名还是清朝乾隆皇帝给定的。雪梨因肉质雪白、外形美观、味美香甜而成为乾隆皇帝的贡品。据灌阳县志记载,传说是很久很久以前,灌阳长坪村的夏加民,在宁波当知府。他返回灌阳时,当地有一位 *** ,送给他两棵名叫杨孩子的树苗作为留念。夏加民回到家乡后,便叫人把树苗栽种在自己的花园里。这年深冬腊月,地冻天寒,有一棵树苗被冻死了,剩下的一棵树苗,夏加民不管寒天大雪,都亲自出门精心护理。春天来了,树苗慢慢地发出了翠绿的叶子来,夏加民高兴极了。有一天,夏加民从外面游玩回家,家里的两匹大白马突然死了,他叫人把死马埋在花园的那棵杨孩子树旁边。第二年春天,杨孩子树长得又高又茂盛,结出了果子。果子成熟后,他摘下一个尝了尝,可鲜甜啦。从此,夏加民便把这种果子作为珍品,每逢有贵客才摘下来招待。有一年,乾隆皇帝游江南来到广西,各地的官吏都把更好的贡品送给乾隆皇帝。夏加民想到自己曾在朝廷做过官吏,也特地选上了几个杨孩子果子送给乾隆皇帝,表示自己的心意。当乾隆看到这种果子时,心里感到很新奇。他走遍全国,却从未有看见过这种可爱的果子,便当即品尝,味道美极了,他问下官:“这果子是哪里来的”,下官答道:“是广西灌阳一名曾在朝廷当过官的夏加民送来的。”,乾隆皇帝又问:“这果子叫什么名字”,下官答道:“听说是叫杨孩子”。乾隆皇帝听了,皱起眉头说道:“杨孩子,这名字不好听,另给它起个名吧。”当下左右1纷纷交头接耳地商议起来,其中有一下官想了想,便连忙奏道:“皇上,这果子是从千里迢迢的广西灌阳送来的,表明那里的黎民百姓心向朝廷,黎和梨可以相通,就取名梨子吧。”乾隆听后,点点头,没有表示赞同与否,但仍然作沉思状。这时,另一个下官怯生生地走到皇帝跟前,奏道:“皇上,我见这果子肉嫩细滑白如雪,就叫雪梨吧。”乾隆皇帝听了大喜,“很好,这个名字很好,就叫灌阳雪梨吧。”从此以后,长坪一带的农民在屋前屋后和耕地都种上了许多雪梨树,天长日久,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至今,灌阳县的雪梨成了南方有名的水果,销往国内外。
1 地域范围
地域范围包括灌阳县灌阳镇、黄关镇、新街乡、新圩乡、水车乡、文市镇、观音阁乡、洞井乡、西山乡等9个乡镇,其中主产地是灌阳镇、黄关镇、文市镇和新街乡。灌阳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东经110°43′16″-111°20′13″,北纬25°10′32″-25°45′37″,海拔180-2009米。接两省,连三县,东与湖南省道县,江永县交界,西与兴安县、灵川县毗邻,南与恭城县接壤,北与全州县相连,东有都庞岭,西有海洋山,呈柳叶形。南北长90公里,东西宽39公里,属喀斯特岩溶地貌,全县总面积1838平方公里(183799公顷)。
2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地形地貌:灌阳县地层最早起源于早寒武纪,以泥盆纪相沉积为主,燕山运动造就了都庞岭、海洋山,形成现在的灌阳地貌雏型和由花岗岩、砂页岩、砂岩、页岩、紫色砂(页)岩、石灰岩及洪积、第四纪红土等组成复杂的地质结构;以中山为主的山地丘陵河谷地貌。海拔更低点180米,更高点2009米,灌江由南向北纵贯全县。境内山清水秀,山峦叠嶂,地形地貌错综复杂,为喀期特岩溶地貌,大体分为“八山一耕地,半水半村庄”。
(2)土壤状况:雪梨产区的成土母质主要有:洪积物、冲积物、石灰岩、砂页岩、紫色岩。pH值在5.5-6.5之间,有机质含量在2-3%之间,土层深厚,活土层在50厘米以上,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土壤质地以壤土和粘壤土为主,少量沙壤土。幼龄果园每年种植绿肥3000公斤/亩左右,因此果园土壤多为壤土,团粒结构好,深厚肥沃、有良好的通透 *** 和蓄水 *** ,保水保肥能力强,非常适合雪梨生长。
(3)水文情况:全县水资源丰富,呈羽状分布,灌江是唯一的主干河流,注入湘江,属长江水系。灌江在本县长119公里,它有观音阁乡、洞井乡、西山乡、黄关镇的广阔森林植被形成的“绿色水库”涵育水分。集雨面积1769.2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6.3%,年均经流总量246600万立方米,年均流量73.2立方米/秒。亩耕地有水805立方米。县内一级干流和二级支流共 *** 。全县年均降水总量31亿立方米,径流深1207.8立方米。外县客水流入面积为160.79平方公里占8%。地下水水质优良,没有人为及工业污染,是理想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源。
(4)气候情况:灌阳县属中 *** 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冬短夏长,干湿季节明显。全年基本上无明显高温、严寒。年平均气温17.9℃,其中常年年平均更低温为-1.6℃,年平均极端高温39℃,极端低温-5.8℃,≥10℃的积温5384.5℃,年有效积温3031℃,无霜期平均286天。年平均降雨量1538.4毫米;年平均日照1416.3小时,日照百分率为31%;年平均相对湿度78%,属湿润或半湿润地区。常年3月~6月相对湿度较高,一般在84%以上,10月相对湿度较低,月平均最小相对湿度为76%。雪梨生长与光温同期,对产量、品质的形成极为有利。优越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灌阳雪梨的生长。
(5)人文历史情况:灌阳县地处广西东北部,属农业、商贸、旅游区。莽莽森林,山清水秀,洞奇石美,风景名胜甚多,有乌龙披雪、龙岗拥秀、柏亭别意、王楼晚渡、灵岩秋月、三峰烟雨、紫竹扫台等旅游胜地,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灌阳雪梨是灌阳县传统果品之一,据载在灌阳民间已有三百多年栽培历史。关于灌阳雪梨最早记载,是在旧《灌阳县志》(康熙四十七年版)物产栏中,称“梨有雪梨清水梨青皮梨早禾梨数种以雪梨为最上”,可见在康熙年间,灌阳已有雪梨栽培。《灌阳县志》(道光二十四年版)兴地风俗类摘出,物产栏果之属有雪梨记载,称“梨熟也可食”,至光绪丁未年灌阳县志也有类似的记载。 *** 时期《广西年监》(第二回)称“灌阳雪梨质清脆,可与天津雪梨比美”。虽然早有雪梨的历史记载,直到清宣统二年(1910年)才之一次出现雪梨产量的数据,全县产雪梨1200石(72吨),为当时桂林府属11个县唯一的雪梨出产县。 *** 22年产雪梨574吨,产值达84100元。由于品质优良,灌阳雪梨在 *** 初就畅销 *** 、 *** 及东南亚一带。《广西壮族自治区果树品种志》(1959年版)将其列为全区同类果树之首。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出版的《中国果树栽培学》第二卷、第二章介绍砂梨品种,称“广西灌阳雪梨是我国有名的砂梨 *** 的优良品种”。在由华南农业大学主编的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果树栽培学各论》梨主要种类和品种一节中,介绍了灌阳雪梨,“原产广西灌阳,为广西优良品种,其中有小把子雪梨,大把子雪梨和假雪梨三个品种,原产地八月中旬成熟,可贮至次年二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有关专家鉴定为全国更优质的砂梨之一,堪称“梨中之王”。1988年至19 *** 年,进行雪梨优良单株选育,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通过实施优果工程,大力推广拉枝促花、疏果套袋、频振式杀虫灯诱虫等一系列新技术后,雪梨的产量和品质大大提高。由于雪梨的适应 *** 强,丰产稳产,鲜果销售期长(每年的8月到10月),果品质量好,有独特的保健作用,深受消费者喜爱,产品远销湖南、湖北、广东等大中城市及加拿大、港澳、东南亚一带。2005年获“广西名牌产品”称号,2005年通过无公害水果产地认定,2006年通过无公害水果产品认证。到2007年止,栽培面积达2000公顷,年产量达3.51万吨,是灌阳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灌阳雪梨更先在红旗乡(现在的灌阳镇)长坪村种植,而后,逐步推广到附近的大仁村、秀凤村和文市镇的达溪村、新街乡的江口村。现以大仁村的米珠山屯、朱安冲屯种植最多,果质更佳。在灌阳镇大仁村朱安冲屯的凤凰山,长坪村的易家屯,还保留有成活的约为120多年树龄的老雪梨树。由此可见,灌阳县栽培雪梨的历史是比较悠久的。
秋天到了,要常吃此果,煮汤喝味道甘甜滋补,牛奶豆浆都要靠边站
江西赣北山区里,地方很小,但是很适宜种果,尤其是秋天成熟的果,长的异常的好,比如说桃子、葡萄、橘子还有无花果。这些当下吃的水果,在这个小山区中都可以种,因为交通不是特别的便利,倒是成不了大规模种植,但自己吃却是足够了。小时候有一种果不喜欢吃,长大以后反而是爱得不行,它就是无花果。
秋天一到,无花果就开始炸开来,露出里面白里透红的果肉,轻轻的把它的皮撕掉,放进嘴里一股清甜软糯,这大概就是秋天的味道,是勤劳的人民收获的味道。秋天到了,要常吃此果,煮汤喝味道甘甜滋补,牛奶豆浆都要靠边站。无花果不仅适合自己吃,它可以晒干也可以煮汤,因其含有丰富的苹果酸、柠檬酸以及水解酶等成分,还具有很好的健脾开胃的作用。
在《本草纲目》中,无花果也是赫然在列,最直接的描述:“治五痔,咽喉痛”;《泉州本草》中也对它的临床应用有所记载:“治咽喉刺痛:无花果鲜果晒干,研末,吹候。”。这些资料足以证明,无花果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水果,它还有比较的好的 *** 用价值。入秋了,这果遇见别手软,拿来煮汤很滋补,12块钱一斤,健脾开胃。喜欢吃无花果的话,今天教大家煮一道汤,无花果梨子汤,甘甜滋补,比牛奶和豆浆营养高多了。
【无花果梨子汤】
食材:梨子1个、无花果4个、枸杞6颗、少许的白糖
烹饪 *** :
1、新鲜的梨子,洗干净以后削去皮,选择梨子的时候,可以选择这种青皮梨,它果肉稍微有些硬,非常适合煮着吃。
2、无花果,撕去外皮,切成小块,我采用的是红皮的无花果,当然如果你只有青皮的也是可以的。
3、找一个比较大的碗,放入准备好的纯净水,把无花果还有准备好的梨子放进去,梨子可以起到降火的作用。
4、开始放入大火中蒸,15分钟左右,梨子和无花果就蒸好了,判断是否蒸好看看它的颜色就可以了,一般来讲熟透以后梨子的颜色会比较的深。
5、加入少许的白糖,搅拌均匀,再把洗干净泡发的枸杞放进去,点缀一下,一道美味的无花果梨子汤就可以喝了。
6、无花果梨子汤做的时候,需要注意,甜味的把控,一般来讲这两者本身是甜的无需再加其它的,如果太甜的话反而失去了原有的鲜甜爽口的味道。
食刻tip:
无花果一般有两种,青皮和红皮的,不过我建议在煮这道无花果梨子汤的时候,可以把它的表皮给撕掉,这样做出来的口感会更好,软面鲜甜,而且带着奇异的香味,光是闻闻就能让人食欲大增,好喝不上火,关键是滋补。
羊城晚报讯 记者陈锴跃、张晓宜,实习生黄晨发摄影报道:梨花十里如香云,洁白淡雅沁心脾。3月14日,羊城晚报记者驾车来到广东省揭阳市地都镇仙埔村,只见一路梨花簇簇绽放,傲立枝头,游人如织。
仙埔村梨农陈杭敏早早来到梨园里,敞开大门,欢迎各地赏花游客。漫步在他的梨园,随处可见百年梨树。梨树树干中空,枝头梨花舒展,花果同枝,美不胜收。
“蜜蜂在花丛中采蜜,梨花枝慢慢随风飘动,这种场景简直太美好!”来自汕头的陈女士和朋友一起专程赶过来赏梨花,她们在树下支起小桌子,围炉煮梨脯,享受梨园的春日时光。
“观赏梨花的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解邹堂梨,将我们的品牌推广出去。”据陈杭敏介绍,梨花一般在清明节前后盛开,花期为一周左右。花期过后,园内的一百多棵梨树将结满万粒硕果,他将逐一套上袋子,迎接新一季的梨脯 *** 。
据地都镇 *** 建办郑桂田介绍,“邹堂青皮梨”的种植历史由来已久,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全镇邹堂梨种植面积约3000亩,分布在南陇、仙埔、枫美、乌美诸村,即古称之“邹堂龙”。邹堂梨年产量约6000吨,年总产值达2.5亿元。经精细加工 *** 而成的“邹堂梨脯”,因具有润肺化痰、清热降火等功效,被称为“潮汕土羚羊”。
郑桂田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当前地都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正大力推进美丽圩镇建设,进一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特色资源优势,通过邀请专家培训指导、提高栽培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推行惠农政策等举措,做精做优“邹堂梨”等省级“一村一品”项目。
与此同时,地都镇将依托“乡愁梨园”“海养基地”“周鲁烈士旧居”“红军洞”等文旅亮点,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人文底蕴,探索共建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 产业,努力擦亮本土品牌,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切实提升镇域经济发展水平。
编辑:邬嘉宏
来源:金羊网
纵跨大江南北的梨子“蜜史”高秋少雨,又到了一年中相对干燥的节令。恰在此时,生津润燥的梨子,也陆续登上了天南地北的集市果铺。
回望百年前,梨树已遍布华北江南、关外川滇。1937年,胡昌炽在《中国栽培梨之品种与分布》里概述道:“中国栽培梨之分布区域,以黄河流域为最盛。如河北、山东、山西,及江苏、河南之北部,主栽培白梨 *** ,品种以鸭梨为最普遍。其次,长江流域栽培梨不如北部之多,仅浙江、安徽、四川产少数之梨。品种以沙梨 *** 为主,以雪梨为最普通,间有白梨 *** 之品种,俗称‘青皮梨’,产量甚少。南部珠江流域有一部分之栽培梨,多数属沙梨 *** ,品种以淡水梨为著名。云南产梨亦多,主要品种为‘买珠梨’,分布于大理、牟定、昆明、澄江等处”。
一颗鹅黄的梨,缘何跨过南北饮食鸿沟?
北方梨
北方佳梨出何方?1936年《津浦铁路日刊》径直点出了一条准“公理”:“我国产梨之佳,首推山东,次为天津”。
齐鲁大地是不争的“梨子天堂”,而几成北方梨代号的“莱阳梨”,更是美中绝佳。1936年,《阳春小报》精炼描述了莱阳梨的来路与地位:“现市上所售之梨,名曰‘莱阳梨’,出产于山东东部半岛上之莱阳县,品质甚佳,久已驰名”。莱阳当地农民多利用优良沙土条件种梨,这在当地堪称一大支柱产业。1935年9月,《新闻报》介绍称,“莱阳农人多植梨为业,以博厚利。莱邑四乡,梨树成林。城南二十里一带,沙土地方,所产尤佳”。
除土壤适宜,莱阳当地特色的农技“掐须”也对提振梨子品质多有裨益。1946年,《茶话》月刊披露道:“莱阳梨所以驰名,不但由于面沙肥沃,据说与‘掐须’也有关系。每当暮春三月,旋水河西岸梨花如雪,粉雕玉琢,蓓蕾满枝。因而引得游人如云,都来看花,这就是梨花节。梨花节过后不久,落英缤纷。家有梨树的 *** 长女,都要为梨‘掐须’。她们三五成群,手搬四脚活梯,将所有梨顶花瓣附着的部分,用指掐落。这样就可以使梨果肥大,多肉而无核。”
1937年《金陵学报》上的山东莱阳梨果园景象
莱阳地处胶东半岛,冬季相对寒冷干燥。因而采集后暂存的莱阳梨需格外小心保护。1 *** 3年,《山东实业学会会志》记录了当地果农存梨“妙法”:“节届寒露,梨果成熟,即于梨园中掘一浅窖,深三四尺,其大小视梨果多寡以为衡。上架以木,而以苫覆之。将摘下之梨藏于其中,每十数日检阅一次,遇有败坏者去之。待天气将寒,则出诸窖而入诸室,防其冻也。严寒之后,虽室中亦不能不冻,则入之瓮中,外以壳糠或它暖物覆之。阳春既转,气候温和,则将覆物撤去,再暖则移清凉之地,不可令其伤熟。”
莱阳梨虽一枝独秀,但也不能掩过其它山东梨的群芳争艳。1936年,《津浦铁路日刊》谈论了两款优品“鲁”字号梨:首先是菜子梨,“皮作菜绿色,有小黄点,不甚光润而味甘多汁,为诸梨冠,仅藤县产之。惟产量少,知者甚鲜,近年始渐销及京沪平津等地”其次是香水梨,“以沂水、蓬莱、黄县一带为最多,果实形扁圆,八月间成熟,气味甚香,且多汁水。惟产量不丰”。
同样优秀的还有山东半岛西北部出产的“昌邑大梨”。1936年,塘沽《海王》旬刊评之“堪称硕果,大者径半尺,重斤半有奇,小者亦重十余两。皮色娇黄,满缀黑斑,形如鸭梨而稍圆,皮薄质脆,味甜浆多”。
由于产梨丰盛,百年前的山东形成了发达售梨 *** 。1934年,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修的《中国实业志·山东省》谈及了山东梨“走出去”的大致情形:“售梨之集中地点有四,即济南、青岛、烟台、龙口。邻近四埠之县,农民于梨熟时,或用驴驮,或用车载,运至该埠之水果行。经挑剔选择,装载运出省外。省外之更大市场为上海,次为 *** 、天津、营口、大连、南京、苏州、蚌埠、徐州等处”。
1935年《北晨画刊》所刊河北定县车站的售梨场面
由齐鲁大地北上,华北的京津地区亦有诸多名品甜梨。且以京城附近的梨产为例,略现其精彩。1937年,《现象》月刊介绍了北平的几种土产梨子。
好吃者如“波梨”:“形如鸭梨而小,色淡黄,周身有拉状黄包花纹,味纯甜,有似蜂蜜。产子平市附近山中,佳者产量极少,每年上市期在 *** 月间数十日而已”。
味道极品者似“佛见喜”:“‘波梨’中之最珍贵者,产于平东马兰岭之‘东陵内’,年产不过数百枚,非预订者不能一享异味”。
此外,还有一类专用于室内装饰的“沙果梨”,求的是喜庆好看:“小酸梨之一种,产于北平十三陵。味亦酸,形似苹果及沙果。中上人家多购为装饰之用,客厅书室,明窗净几之间,摆置若干,红珠粒粒,幽香扑鼻,助人雅兴不少。”
1937年《农村合作月报》上的天津鸭梨外销包装
南方梨
梨产虽以北方更盛,但南方梨绝不逊于品质。
烟雨徽州出佳梨。1934年10月,《新闻报》杂记《记皖梨》细论了此间优品:有“回溪梨”其“大似柚,皮色黄,削而啖之,其味津津,甘留舌本。而肉厚核小,啖一枚能令人饱”。“回溪梨”主产地在休宁,对品相要求极严,故而“梨初结实,果主即逐枚以纸封裹之,恐纸之不经雨露也。乃髹以柿漆,而虫蛀鸟啄,均可得免。梨之纯乎无斑疵者,果主护惜之力居多也”。
而徽州各梨中“最贵之种为‘蜜汁梨’,产于休宁、歙县交界处之榆村。是梨仅大如枇杷,初离树,坚硬不可食。必贮置瓮中,而密封不使泄气。若干时日后取出,则软烂似糜,几不能握。吮之则浆肉悉入于口,甘美无伦,所剩者只外皮耳”。今日名声赫赫的砀山梨,在百年前还藉藉无名。1935年9月,《苏州明报》赞美安徽砀山梨“大如饭碗,味甘而脆”,且“出产甚多,每斤仅售七八十文。如往产梨之果园中间游,可恣意啖食,不取分文”。然而由于“运送不便,未能与莱阳梨一争短长”。
四川多地亦结有好梨。翻阅1940年版农书《四川简阳苍溪与西康汉源之梨》,可见当时川梨运销的热闹场面。通过船运发出的简阳梨会“用木船装载,无包装设备,仅船上稍铺稻草。梨果则拣入船舱中,上用芦席遮盖”。如此大大咧咧装船的梨子“运到目的地时,常因堆积发熟。经时稍久,果实不免有腐烂之迹象”。与之形成对照的,是苍溪梨细致到位的包装:“通常以竹类制成粗硬之稀格子扁圆小篓。采果时轻轻自树上用手摘下,换去原有棕包,用上等纸包好,纳入篓中,每篓可容 *** 个”。如此精品梨,自然也在售价上胜过其他川梨。
福建梨产虽规模不大,但不乏精细管理智慧。1940年,《福建农业》载罗培春报告称福建连城的“香水梨”因“一交立秋,常见北风,摇撼树木,果易跌落”,因而必须“于立秋前三日即宜采下”。
采收梨子的钩竿也特别讲求稳妥,力保无伤果实:“为麻布缝成之小袋,上宽下小,深约三十公分,口径二十公分。袋口张以粗铅丝或竹片,而将此袋缠扎于木柄或竹柄,柄长短不一,普通多为二至三公尺。”
百年前的采梨“钩竿”
百年前的闽北种梨者,还曾参与串起了一条高度商业化的梨产合作链。1941年,《福建农业》登载的农村调查讲述了该种模式:“果农因劳力之不充裕,贩卖之困难,及因一家经济而不能候至成熟者,往往先行估价卖与果商看守贩卖。此谓之‘判’,有‘判花’、‘判果’者,其 *** 远小于成熟时之市价。梨果成熟时,果商一一采摘入篮,雇工肩挑入城,转售与梨行。梨行则另装筐,由船运至建瓯、南平等地 *** 。”
1935年《西北问题》所见青海贵德农民搭“木梯”上树摘梨
近代浙中、浙南,也有许多名声在外的梨产地。
云和县产有其貌不扬却口感惊艳的好梨。1943年4月,《东南日报》评价称“云和梨,从外表看来,皮黄粗糙,形式并不美观。但实质 *** 且多水分,滋味甜鲜,是中吃不中看的土货。本地人称为‘消梨’,外人却称‘雪梨’。中以一种‘六月消’为上品”。
浙中更是百年前长三角一处重要的“梨篮”。1933年,《浙江省建设月刊》所载论著《诸暨与义乌之梨》,总结表示浙江梨产“以诸暨、义乌、嵊县三处尤盛”。
诸暨、义乌地区的地梨,既有“采收后即可直接供食用”的高端“水果类”(譬如“ *** ”、“白樟”“早雪花”等名种梨),也有相对次之却不乏市场的“霉果类”:“须经相当时间行软化作用,俗称曰‘霉’”后才可供食。浙中果农执行“霉化”步骤时,“普通以箩围垫稻草,将果实闷闭于内。如短柄菊花,五日即熟,霉水梨则须十日。其他各种约六七日可熟”。
浙东海岛孕育的金塘梨亦滋味颇好。海岛种梨,防风加固是尤为重要的一环。1935年,发表于《浙江省建设月刊》的农 *** 告《定海之金塘梨》分析金塘梨“须栽于避风之处,普通均产于山岙内”,若遇“秋季之大风,影响甚大,往往结实累累,一遇风雨之打击,而全无成熟者”。为守护果实,当地梨农会“以竹 *** 围梨树四周,高约一丈八尺。每竹之直径约六分,两竹间距离约七分,中以篾编成八分阔之带两条。如此装置,大风不能经过”。
一颗梨的北去南来,述说着甜蜜的风土骄傲,演示着因地制宜的农人智慧,愉悦了城市乡郊的无数味蕾。
梨园花飘香,韵色好 *** | 揭阳梨花开正盛梨园花飘香,韵色好 *** | 揭阳梨花开正盛,时长共49秒
春有约,花不误
揭阳市榕城区地都镇梨花迎来盛花期
满树花开,洁白胜雪
在春意中绽放独一无二的光彩
潮汕周边地区的市民纷纷前来打卡
共赏这一春日胜景
十里春风暖,梨花又绽放
阅过万家 *** ,不及梨花一瞥
喜欢梨花的皎洁与清雅
在赏花中品味春天气息
漫步在梨花树下
置身香雪花海中
一阵清香扑鼻而来
梨花竞相放
蜜蜂采蜜忙
花色洁净如雪
花瓣细腻娇柔
在微风中轻轻舞动
在蓝天映衬下
显得愈发通透、明净
繁花胜雪
玉骨冰肌
暗香漫卷
秀而不媚
香而不郁
美而不俗
据了解,地都镇种植的梨树品种主要有青皮梨和鸟梨两种,分布在地都镇南陇、仙埔、枫美、乌美诸村。其中,邹堂青皮梨皮薄肉厚,核小汁多,酸甜爽口,晒干成梨脯,入 *** 内服可助消化,清热除烦解渴,润肺生津化痰咳。
心已入画,三月成诗
梨花盛放时,人间一温柔
花期较短,快约上亲朋好友一起赏花吧!
【统筹】唐楚生
【文字/ *** / *** 】陈憧炜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秋天的之一锅糖炒栗子什么时候上?炒货店老板:天实在太热了本周降温!
是不是想说,“终于等到了”?
那么,
秋天的水果和秋天的之一锅板栗
是不是也可以安排上了?
说起秋天,可以联想到的食物有很多。但最令人想念的,当属一锅香甜的糖炒栗子。
立秋已经过去了两个星期,马上就到处暑,超长待机的三伏天终于要落下帷幕。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后台接到读者留言:真正的秋天快要来了吧,今年这么热,又热这么久,会不会影响板栗,秋天的之一锅板栗什么时候上线?
8月22日,小时新闻记者就到现场帮大家看看,甜甜的栗子有没有如约而至,秋天的水果又上新了什么。
北方的、本地的板栗已经上市
*** 略高但都很新鲜
上午九点过,记者先来到了杨家门农副产品综合市场。
在一楼的蔬菜摊前逛上一圈儿,记者发现十家店里,有五六家的摊位摆上了新鲜板栗。
板栗有剥开的和带壳的这两种, *** 也不一样。
带壳的15元一斤,剥好的20元一斤。
“我们家的板栗是从北方运过来的,都是新鲜的。”王老板正忙着招呼顾客,她扯下一个袋子递过来,“自己挑啊,这个拿回去煲汤、糖炒都好吃的。”
另一家大伯摊上的板栗个头也很大,圆圆的、果形非常饱满。“这是从临安来的,很新鲜的嘞,我才卖了4天。”
大伯说板栗才上市,量还不多,他自己也只进了十斤的样子。
“现在吃吃是会贵一些,天再冷点买便宜一点。”罗阿姨挑了两个番茄,她准备过段时间再来买板栗吃。
炒货店说“天气太热,
炒板栗估计还要等半个月”
记者连续走访了两家炒货店,发现店铺都没营业。
于是,记者线上联系了老王家糖炒栗子的老板。他告诉记者,现在卖的只有冰板栗,想吃糖炒板栗应该还要等十天左右。
“板栗摘下来都要放一段时间,这样会更甜一点。”老板介绍,“现在天气太热了,炒板栗, *** 吃不消。”
记者又咨询了另一家光芒甘栗店的店主,他告诉记者:“我们用的是河南那边的板栗,现在都还没开始摘。”
店主还说,今年气温较高,对板栗大量上市有一定的影响。“凉快一点嘛,长的好一点。想吃糖炒板栗,最起码还要等半个月。”
记者找到武林路上两家开门的炒货店,炒板栗机都还没开工。
听到记者要买新鲜板栗,两家店的老板都笑着说:“现在哪有板栗炒,都还在树上没摘下来呢。”
一家店主还说,这两天上市的板栗,味道多多少少会差一些,“你九月十几号再来,我给你多装一点!”
所以,现在馋秋天之一口糖炒板栗的朋友,请再耐心等等。如果实在忍不住,先买点板栗饼来解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石榴、梨、嘎啦果、云南早橘也来啦
*** 石榴,光买一个花了22
水果方面,秋天的水果也已上新。
上午9点,记者来到位于建国北路上的舒婷果业。
除了西瓜、芒果等夏季水果,嘎啦果、云南早桔、秋月梨等秋季水果都出现在了水果展示柜。
形似小苹果的嘎啦果6.8元一斤,有些酸溜溜的云南早桔12.8元一斤, *** 石榴29.8元一斤。店员介绍,秋季水果刚上市, *** 有些小贵。
一位女士走进水果店,决定买一个石榴尝尝,选择了29.8元一斤的 *** 石榴,光买一个就花了22元,“这个石榴是软籽的,理论上籽也是可以吃的,比硬籽石榴好吃,也更贵一些。”
另外,秋季养生也比较适合吃梨,所以梨的品种也比较多,像青皮梨、翠冠梨、丰水梨等。
店员说脆柿最近几天也会有。
“我们这一批脆柿大多从广西过来,去年一袋15元,里面4个脆柿,今年可能会稍微贵一些。”店员用手势比了一下脆柿的大小。
现在店里只有火柿,是口感软一些的柿子, *** 9.8元一斤。
不过,由于最近天气还是比较热,西瓜的销路依然不错。“看天气预报这周后面几天要降温了,此前一直站稳C位的西瓜后面也会被其他水果取代。”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边程壹 实习生 曾逸澜)
(来源:钱江晚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 *** 。
散文|秋月梨秋月梨
作者 村上达夫XCS 字数 666
前两日休息去那家大卖场买东西,习惯的到水果区看看。挑了三个青皮的梨,称称后,又发现有看上去更好的梨。
这梨个很大,一个就占满了手掌,拿在手上沉甸甸的。扁圆形,皮 *** ,有点点的白斑。这梨的样子,给人憨厚的感觉。挑了四个,一称,二十多块,一个划五块多,不便宜。个大,扁圆扁圆的, *** ,确像是一轮秋月。名“秋月梨”。我是之一次认识这种梨。
秋月梨
夜班带了来吃,已吃了两个。感觉皮有粘 *** ,果肉也软,不够脆。汁水较多,核相应的大。因我吃东西偏喜欢硬,所以感觉并没有想象的好。如果说它的好处,就是外形犹如秋月。
快逢中秋了,秋月梨恰这个时候上市,它的形状倒与中秋节意相符。有人当礼品送,也不算便宜。只是,梨这个字音与中秋节日不大匹合,似乎有点尴尬。
据了解,秋月梨原产于日本,2002年引入中国。
“果个大,平均单果重450克,更大可达1000克。果形端正,为扁圆形。果皮黄红褐色,果色纯正;果肉白色,肉质酥脆,口感清香。果核小,可食率95%以上,品质上等”。实感有相符的,也有言过其实的。或许,我买的不是最正宗的秋月梨。
国内秋月梨的种植区域有安徽、山东、河南、辽宁等地,优生区只有胶东半岛,其中数莱阳和莱西的秋月梨品质最为优异。
以胶东地区为例,秋月梨3月下旬花芽萌动,4月15日初花期,花期10天左右。果实于9月中下旬成熟。
不知道我买的秋月梨是不是来自胶东?
看来,秋月梨富于盛名,但我个人吃过后,想想是不会再去买。要说原因,一个是偏贵,二是口感不是很合。三是个偏大,平常情况下,没有运动,一下吃一个量有点过。如此一说,让我想到有些篮球运动员,光有个大,但球技却很一般,不免美中不足。
农科视窗(3)|除了“瓜奶奶”吴明珠院士选育的瓜,你还吃过哪些瓜你不认识她,但你吃过她培育的瓜。
她是谁?她就是从5月底开始,在 *** 上“火”了的吴明珠,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研究员。
她与“杂交水稻之父” *** 院士是大学同学。她扎根新疆基层,60余年如一日痴迷甜瓜、西瓜育种,培育了30多个新品种,其中包括不少哈密瓜。
说的没错吧?你不认识吴明珠,但你吃过她培育的哈密瓜。
下面,专门说说甜瓜,包括属于厚皮甜瓜的哈密瓜。
新疆哈密瓜。
01
4000多年前就种甜瓜
我们的祖先有口福
中国栽培甜瓜历史悠久。
成书于3000多年以前的我国之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有多处“瓜”的记载,如:《诗经·豳风·七月》中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诗经·小雅·信南山》中有“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据考证,这里的“瓜”特指“甜瓜”。“甜瓜”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宋朝的《物类相感志》中。从此,甜瓜成了专用名词,而“瓜”则泛指瓜类作物。
《诗经》中有关“瓜”的部分记载。
近些年来,考古学家在 *** 遗址,如浙江吴兴钱山漾、江苏吴江龙南等地,发掘出土文物时,找到一些薄皮甜瓜的 *** 。这些发现,把我国劳动人民栽培和食用甜瓜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余年。也就是说,甜瓜在中国的栽培历史,已有4000多年,我们的祖先4000多年前就有口福,吃过甜瓜。
纵观世界,人类栽培的甜瓜,来源于野生甜瓜。它来自哪个地区?起源于何处?学术界观点不一。
1982年,瑞士学者德康道尔记载,在非洲的加纳采集到的野生甜瓜标本,有两类:一类是可食甜瓜,野生,分布在尼日尔河畔;另一类是卵形野甜瓜,果实像李子,有香味,生长在沙地上。
1993年,美国 *** 专家小科克布莱德出版了著作《葫芦科黄瓜属的生物 *** 专论》,书中描述了甜瓜亚属的25个种。这些甜瓜及其野生近缘种,几乎都产自非洲,如肯尼亚、莫桑比克等非洲国家。
因此,他们得出结论:非洲是甜瓜的初生起源中心。
在印度,至今仍有大量野生和半栽培甜瓜植物生长茂盛。据此,1977年, *** 学者玛里尼娜提出,印度是甜瓜的起源地。
*** 粮农组织专家埃斯基纳斯—阿尔卡萨持同样的观点。1983年,他在《葫芦科的遗传资源》报告中指出:“栽培甜瓜, *** 发生在东南亚、印度和 *** 。”
上面是关于甜瓜初生起源中心的不同观点。
在 *** *** ,栽培甜瓜又有3个派生的次生起源中心: *** 、西亚和中亚。 *** 薄皮甜瓜的次生起源中心,包括中国、 *** 和日本;西亚厚皮甜瓜的次生起源中心,包括土耳其、叙利亚、巴勒斯坦;中亚厚皮甜瓜次生起源中心,包括现今 *** 、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以及中国新疆。
按照这一结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薄皮甜瓜的起源地之一,中国新疆是厚皮甜瓜的起源地之一。
02
“瓜奶奶”吴明珠院士
育种贡献有多大
“瓜奶奶”吴明珠的研究基地就在中国新疆。
吴明珠生于1930年。20世纪50年代,她在西南大学园艺系果蔬专业读书。上大学时,她听说新疆需要园艺专业人才,便立志:将来到新疆去。1953年大学毕业时,新疆没有分配名额,学校分配她到西南农林局,后来调到 *** 农村工作部。1955年,新疆到 *** 要干部,吴明珠获悉消息,立即向领导表 *** 中埋藏已久的心愿。组织上满足了她的要求。到新疆后,她先被分配到 *** 地委农村工作部。对她来说,这里不算基层。在她再三恳求下,1956年她终于调到了鄯善县农技站工作。
火焰山下的鄯善县是著名的瓜果之乡,这里有她施展本领的广阔舞台。从此,她在这里扎下了根。
种质资源,是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的重要物质基础。可是,以前新疆甜瓜处于自然生长状态,逐渐退化,无人理会。
吴明珠是最早从事新疆地方甜瓜品种资源收集和整理的科研人员。为了收集一个个地方甜瓜品种,从1958年开始,她装着一块馕、背着一壶水,顶着风沙烈日,长年奔波在人迹罕至的 *** 沙漠。她四处打听,只要一听说哪里有好的品种,即使穿越火焰山和大 *** ,也要赶过去看个明白,自掏腰包买回来。
1960年的一天,她听说鄯善县迪坎乡有一种哈密瓜特别甜,就和农技站的一名同事结伴去找。他们从鄯善县城出发,走路穿过火焰山,再经大 *** ,整整奔波两天才到迪坎乡,最后找到这种瓜,取回 *** 。这种瓜,后来经过提纯,就是市场上特别受欢迎的一种哈密瓜红心脆。
就这样,历经3载春秋,跨越道道险阻,吴明珠和同事走遍了吐鲁番地区所属3个县300多个生产队,到1962年底,总共收集了44个品种,建成了之一个新疆甜瓜种质资源档案,为新疆甜瓜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吴明珠院士和她的甜瓜。
吴明珠带领团队科研人员再接再厉,以收集的种质资源为基础, *** 选育提纯了红心脆、香梨黄、小青皮、 *** 克扎尔德等品种。特别是其中的红心脆,果瓤呈红色,吃起来感觉甜甜的,有股奶油味,远销 *** 30年不衰。
为了加快育种进程,她利用生态差异,像候鸟一样,秋冬飞到海南岛南繁,春夏返回新疆育种,一季季一年年坚持不辍。
在吴明珠主持下,选育的甜瓜及西瓜品种,经过省级审定或认定的达30个。甜瓜早、中、晚熟系列品种以及同行用其亲本所育品种,推广覆盖新疆北疆及吐哈盆地主要商品瓜区的80%,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数十亿元。
吴明珠带领团队不断创新,在国内率先采用远生态、远地域、多亲复合杂交、回交及辐射育种等技术相结合,选育出优质高产抗病的甜西瓜新品种,创造了一批新的种质资源。
在认真研究甜瓜单 *** 花遗传规律的基础上,她在世界上首先转育成功单 *** 花率100%的脆肉型优质自交系。
她还建起脆肉型无土栽培体系,将 *** *** 气候特产哈密瓜成功南移东进,种植区域由新疆拓展到海南、江苏、浙江、上海等沿海地区。
被誉为新疆甜瓜品种改良的创始人和奠基者的吴明珠,这位91岁的老人,罹患阿尔茨海默症10年,如今已辨不清亲朋好友,但有时还跟儿子嘟囔着:“甜瓜该授粉了,带我去试验田,看看我的瓜!”
03
甜瓜琳琅满目
你吃的是哪种瓜?
从植物分类学上看,甜瓜作为一个物种,隶属葫芦科黄瓜属。
经历漫长进化岁月的甜瓜,如今分布遍及全球,欧亚 *** 、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都有其商品生产。其中,最适宜甜瓜生长的地区都是炎热、干旱少雨的暖温带荒漠地区。例如,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 *** 、土耳其、西班牙,中国新疆以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甜瓜种类、类别繁多,琳琅满目。甜瓜有厚皮甜瓜和薄皮甜瓜之别。厚皮甜瓜,又称哈密瓜、白兰瓜、洋香瓜,薄皮甜瓜又称香瓜、梨瓜、东方甜瓜。
在中国,统计种植面积,厚皮甜瓜和薄皮甜瓜各占一半。
简而言之,从区域分布来看,如果划一条线,东北起自黑龙江省黑河地区,西南止于云南省的腾冲县,斜线以西主产厚皮甜瓜,以东主产薄皮甜瓜。这是古代的种植情况。近代以来,由于栽培设施技术的发展,山东、河北等地也陆续引进种植厚皮甜瓜。
如果细分,可以根据气候和生态条件的不同,把中国甜瓜分布区分为三大区域。
——西北干旱厚皮甜瓜区。包括新疆全区,甘肃河西走廊以及兰州周围、青海湟水流域、宁夏银川平原、 *** 西部的巴彦淖尔盟等地。这里是典型的 *** *** 气候区,太阳辐射量大,热量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降水稀少,空气干燥。“早穿皮袄午穿纱,晚上抱着火炉吃西瓜”就是当地生活的真实写照。该区著名特产甜瓜品种有:新疆鄯善和吐鲁番的红心脆、伽师的卡拉克赛、昌吉的黄旦子、甘肃兰州的白兰瓜、 *** 磴口的河套蜜。
——北方干燥薄皮甜瓜区。包括淮河以北的华北、东北和 *** 东部地区。这里每年4-6月光照充足,降水较少,空气干燥,昼夜温差较大。该区适宜种植薄皮甜瓜以及厚皮、薄皮杂交种。著名特产甜瓜品种有:山东青州的银瓜、陕西关中的白兔娃、河南的王海和日本 *** 一代厚皮甜瓜伊丽莎白。
——南方潮湿薄皮甜瓜区。包括淮河秦岭以南的各省(市、区)。这里日照较少,降水量大,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较小。多栽培耐湿、抗病 *** 强的薄皮甜瓜品种。著名特产甜瓜品种有:广州的广州蜜瓜,江浙一带的黄金瓜,江西的南昌雪梨。
04
山东人不仅吃甜瓜多了
吃到的高档甜瓜占比也高了
在山东省,从前种植的甜瓜主要是薄皮甜瓜。由于运输不便,老百姓吃的,也主要是当地出产的薄皮甜瓜。
“弥河清、弥河长,弥河滩的银瓜称 *** 。个儿大、甜又香,脆梨苹果赶不上。” 在鲁中青州,流传的这首歌谣说的就是,生长在当地弥河两岸沙滩上的一种薄皮甜瓜——青州银瓜。这种银瓜,自清朝初年引入青州,至今已有数百年栽培历史。
青州银瓜。(来源:新华网)
1994年,位于鲁西平原的莘县开始引进一种厚皮甜瓜——洋香瓜,后来逐步发展,如今洋香瓜产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以该县燕店镇为例,现有洋香瓜大棚3万余个,种植洋香瓜4.5万亩左右,年总产量50000万余斤。这里种植的洋香瓜有4大类30多个品种,果型好、甜度高、香味浓。
莘县香瓜是山东省聊城市莘县的特产。莘县香瓜又名硬脆甜瓜,原产非洲和 *** 热带地区,因此又名洋香瓜。(来源:微信公号“聊胜一筹”)
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山东省,厚皮甜瓜处于试种阶段,没有适合保护地栽培的品种。后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等单位大量引进试种和筛选国内外厚皮甜瓜品种,并开展栽培技术研究,筛选出适合山东省栽培的状元、伊丽莎白、蜜世界等厚皮甜瓜品种,成为在一段时间以内山东厚皮甜瓜的主栽品种。
从1995年开始,该所立项开展保护地厚皮甜瓜新品种选育工作。焦自高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团队,经过数年攻关,选育成一种品质优、口感好的网纹厚皮甜瓜——鲁厚甜1号,在山东各地推广。由此改写了山东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保护地栽培的厚皮甜瓜的历史,同时满足市场供应,丰富了城乡广大居民的瓜盘子。
如今,山东省甜瓜种植的主要县(市、区)有青州、莘县、济南市章丘区、寿光、菏泽市牡丹区、莱西、金乡、潍坊市寒亭区、济宁市中区等。
山东省农业设施栽培技术发达。与此相伴,在山东,需要设施栽培的厚皮甜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据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山东潍坊综合试验站统计,2020年,山东省甜瓜播种面积74.48万亩,其中露地栽培面积11.56万亩、设施栽培面积62. *** 万亩,总产量228.93万吨。
加上从外地运输来的甜瓜,有口福的山东人,不仅吃甜瓜比以前方便了、多了,而且吃的高档甜瓜——厚皮甜瓜占比大大上升。
位于鲁西平原的莘县,1994年引进香瓜,逐步发展,如今香瓜产业已经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以该县燕店镇为例,现有香瓜大棚3万余个,种植香瓜4.5万亩左右,年总产量50000万余斤。这里种植的香瓜有4大类30多个品种,果型好、甜度高、香味浓。
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山东省,厚皮甜瓜处于试种阶段,没有适合保护地栽培的品种。后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等单位大量引进试种和筛选国内外厚皮甜瓜品种,并开展栽培技术研究,筛选出适合山东省栽培的状元、伊丽莎白、蜜世界等厚皮甜瓜品种,成为在一段时间以内山东厚皮甜瓜的主栽品种。
网纹厚皮甜瓜鲁厚甜1号。
从1995年开始,该所立项开展保护地厚皮甜瓜新品种选育工作。焦自高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团队,经过数年攻关,选育成一种品质优、口感好的网纹厚皮甜瓜——鲁厚甜1号,在山东各地推广。由此改写了山东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保护地栽培的厚皮甜瓜的历史,同时满足市场供应,丰富了城乡广大居民的瓜盘子。
(本文学术顾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焦自高研究员)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陈建志
策划:段书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