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盟字拼音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盟字拼音的知识,包括盟字做名字用好 *** 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盟”字是什么意思
基本信息部首:皿部外笔画:8总笔画:13
五笔86:JELF五笔98:JELF仓颉:AB ***
笔顺编号:2511351125221四角号码:67102Unicode:CJK统一汉字 U+76DF
1.旧时指宣誓缔约,现指阶级的联合,国与国的联合:~军。~友。同~国。~约。山~海誓。
3.设在自治区与自治县之间,作为上级国家机关的派出机构而存在,其行政地位与地区行政公署相同,如中国 *** 自治区的行政单位。
1.(根据隶定字形解释。形声。字从皿,从明,明亦声。“明”本指日月,引申义一指天地,二指未来(日月相推为明)。“皿”指水盆。“皿”与“明”联合起来表示“白天对着太阳舀半盆水,月夜对着明月舀半盆水”。本义:在日月作证(天地作证)之下,与会者在“明水”盆前起誓结义。说明:“盟”字中的“皿”中之水古文献称之为“明水”)
割牛耳盛朱盘,取其血歃于玉敦。——东汉·许慎《说文》
掌盟载之法。凡邦国有疑会同,则掌其盟约之载,及其礼仪,北面谓明神。——《周礼·司盟》
掌盟诅。——《周礼·诅祝》。注:“盟诅,主于要誓,大事曰盟,小事曰诅。”
约信曰誓,涖牲曰盟。——《礼记·曲礼》
再会而盟。——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三年》
君子屡盟。——《诗·小雅·巧言》
为坛而盟。——《史记·陈涉世家》
秦伯说,与郑人盟。——《左传·僖公三十年》
屈完及诸侯盟。——《左传·僖公四年》
3.又如:盟主(古代诸侯盟会中的领袖或主持者;泛指同盟首领或倡导者。喻主要的事物;主宰);盟坛(古代缔结盟约时所设的坛场);盟会(犹会盟。古代诸侯间的 *** 结盟)
4.个人向天发誓,永不变心 [vow]
终待说山盟海誓,这恩情到此非容易。——赵长卿《贺新郎》
5.又如:盟文(盟誓的文辞);盟契(盟约。又称盟要,盟信);盟心(盟誓在心);海誓山盟(对着山海盟誓。极言男女相爱,坚贞不渝)
与结盟好。——《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要盟也,神不听。——《史记·孔子世家》
3. *** 自治区的行政单位,下辖旗、县、市 [Meng league]。如: *** 自治区的伊克昭盟、呼伦贝尔盟及吉林省哲里木盟等
[ally;allied country]通过缔结条约结成同盟的国家
[allied forces]有共同战斗目标的同盟 *** ;盟国的 ***
[oath of alliance]结盟立约;指盟约
[sworn brother]把兄弟;结拜兄弟
[oath(treaty) of alliance;convention]结盟时所订的誓约或条款、协议
◎客家话:[海陆丰腔] men2 [客英字典] men2 [陆丰腔] men3 [东莞腔] men2 [ *** 四县腔] men2 [宝安腔] men2 [梅县腔] men2 [客语拼音字汇] men2[1]
“盟”是 *** 特殊的一种行政建制,“盟”作为自治区人民 *** 的派出机构,履行自治区赋予的各项职责,虽不具备 *** 资格,但享有施行大部分 *** 职能的权力。由自治区派出行政公署行驶管理职权。
“盟”这个级别实际上等同于“地区”、“专区”,只不过 *** 自清朝延续下来的这一 *** 体系,与现行体系的两个层级发生了基本重合的现象,所以得以将特殊的名称保留下来。这里所说的两个层级,即盟(地区、专区)、旗(县)两级。
“盟”在最初出现的时候 *** 普遍要比今天多,各旗王公才握有实权,盟长往往只在各旗的经济、社会、军事往来中扮演斡旋角色,而且历史上往往是旗主或大贵族才有可能被推选为盟长,所以盟的一套机构为封建王旗上层人士“代言”是顺其自然的。这种情形在 *** 时期并没有显著改变。直到新中国成立,旧生产关系和观念开始被清理,作为管辖 *** 巨大土地面积的现成有效手段,“盟”被空前重视起来, *** 在内地推行“专区”的同时,通过整顿、规范各盟的建制来达到巩固 *** 的目的。
一些在早期变化较频的盟旗或被撤消或被合并,东部和西部盟旗的疆域形状在像今天的形态靠近。在之后的三十年中, *** 的版图反复变化,到1974年时达到最小,只辖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达市、海勃湾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等四盟四市。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的六个盟已经撤掉了“盟”的建制,改为市。 *** 2300万人,这六个地级市就占了其中近1600万人; *** 总面积118万平方公里,这六市的总面积占去了一半。 *** 当今的一些重要经济产业带、点有很多都分布在这一区域内,几个新兴的快速增长地区还相应带动着全区东西部的发展。这样六个经济、社会相对发展的地区撤盟建市,从根本上改变了 *** 的传统区划面貌。这些变动过后,再除去早已存在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全区只剩下三个盟—— *** 善盟、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盟。
二、盟怎么读盟字简单介绍
1、盟,拼音:mé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1)宣誓缔约:会盟。海誓山盟。
(3)旧时结拜的(兄弟):盟兄。盟弟。
(4)团体与团体、阶级与阶级、国与国之间的联合体:工农联盟。军事同盟。
(5)中国 *** 自治区建立的相当于自治州一级的行政区划单位。
3、相关组词:盟约、加盟、盟主、盟友、盟军、联盟、结盟、同盟、盟邦、盟国、拜盟、缔盟、盟誓、争盟。
三、盟怎么读 盟字简单介绍
1、盟,拼音:mé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1)宣誓缔约:会盟。海誓山盟。
(3)旧时结拜的(兄弟):盟兄。盟弟。
(4)团体与团体、阶级与阶级、国与国之间的联合体:工农联盟。军事同盟。
(5)中国 *** 自治区建立的相当于自治州一级的行政区划单位。
3、相关组词:盟约、加盟、盟主、盟友、盟军、联盟、结盟、同盟、盟邦、盟国、拜盟、缔盟、盟誓、争盟。
四、盟怎么读
1、盟,拼音为 méng,是一个汉字,由皿和口两个部分组成,口在上方,皿在下方。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部落间的联盟 *** ,表示各部落之间缔结的协议和誓言,是一种约束力较强的承诺和协议。
2、在现代汉语中,盟有多种用法。作为名词,它可以表示 *** 、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联合或协会。例如,军事盟约、联合 *** 、工会联盟等。作为动词,盟可以表示联合、结盟、组织等意思。例如,结盟联手、组织盟友等。
3、此外,盟在汉语中还有一些成语和词语,如国泰民安, *** ,同心协力,团结一致等,都是在表达联合、合作和共同奋斗等意义方面使用盟这个字。
4、总之,盟这个字体现了合作、联合、共同奋斗等意义,它在中国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在现代汉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五、盟的拼音
盟的拼音:méng。盟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盟的本义指在神明面前立誓缔约,引申泛指缔约联合,又引申为说出表示和平的誓言。另外,盟也指中国 *** 自治区的行政单位。设在自治区和县之间,其行政地位与地区行政公署相同。
割臂之盟,汉语成语,拼音是gē bì zhī méng,意思是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出自《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衣裳盟会,读音yī shang méng huì,是一个汉语成语,解释为穿着礼服聚会。与“兵车之会”相对而言,指春秋时代诸国之间和好的会议。出自《萧让太傅相国齐公十郡九锡表》。
六、盟的意思
1、盟的意思:古代指诸侯在神前立誓缔约;后泛指国家、集团之间的联合。个人对天地神灵发誓。结拜的。根据一定的信约结成的联合体。 *** 自治区的行政区域。下辖若干旗、县、市。
2、盟(拼音:mé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盟的本义指在神明面前立誓缔约,引申泛指缔约联合,又引申为说出表示和平的誓言。另外,盟也指中国 *** 自治区的行政单位。设在自治区和县之间,其行政地位与地区行政公署相同。
3、《诗经‧小雅·巧言》:“君子屡盟,乱是用长。”《春秋‧隐公元年》: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起)与其母诀,齧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从天津进京,他两个一路上怎生的盟天誓地。”
4、“盟”始见于甲骨文,金文保持了甲骨文的形体结构,但后期金文在形体上变得更加复杂,上部从“朙”或“明”,有的字形在“皿”上加一横。
5、小篆在甲骨文、金文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将金文的形体进行了改造,上面写作“囧”,下面写作“血”。小篆也有上面写作“朙”或“明”的。隶书依据小篆,上面写作“明”或“朙”,下面写作“皿”。楷书作盟。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盟字拼音和盟字做名字用好吗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