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陶字的拼音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陶字的拼音以及陶的拼音和意思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陶的多音字
1.用黏土烧制的材料,质地比瓷质松软,有吸水 *** :~器。~俑。彩~。
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好的):在父母的~下,他从小喜爱音乐。
由高岭石等多种成分组成的黏土。具有吸水、可塑、耐火及烧结等特 *** 。广泛应用于陶瓷工业方面。
陶质的器皿,现代用的陶器大多涂上粗釉。
*** 的一种陶器,上面绘有彩色花纹,普遍见于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及其他史前文化中。
一般由黏土、长石、石英或其他原料经粉碎、混合、成型、干燥、烧制而成的制品。质地较粗、不透明的叫陶器。质地密实、表面光洁、较薄者呈半透明状的叫瓷器。广泛用于日用器皿、化学工业、电气工程及建筑等方面。
*** 的一种陶器,表面漆黑光亮。
用黏 *** 成的管子,内外涂釉,烧制而成,主要用作排污水的管道。通称缸管。
状态词。形容很快乐的样子:船家生活~,赶潮撒网月儿高。
陶醉:沉醉于某种事物或境界里,以求得内心的安慰。指盲目地自我欣赏。
二、陶字怎么读
1、陶,拼音táo或yáo,多音汉字,名词时多念táo,做动词时多念yáo。有多种释义。
2、起先陶字写成没有“阝”的“陶”,后来在其左增加“阝”部,形成陶字,其义为表示制陶时从高坡上取黏土之义,所以说陶字也可以说是形声兼会意,后世便以这个字代替“陶”。
3、陶 yáo〈名〉通“窑”。窑灶《集训》:“陶,烧瓦器土室也。”——《一切经音义》
4、平遥,史称古陶,相传为帝尧的封地。春秋时为晋国属地,战国时属赵国。秦置平陶县,西汉置京陵、中都县。北魏始光元年( 424),改平陶为平遥。
三、陶的拼音和词语
熏陶、陶瓷、彩陶、黑陶、自我陶醉、陶管、陶器、陶土、白陶、乐陶陶、轻质陶粒、兀兀陶陶、陶相、戴季陶、陶谢、温陶、丁陶鼍鼓、陶缊、陶駼、陶遨、陶埙、陶緼、陶朱之道、一陶、陶侃之意、陶情适 *** 、薛陶牋、钧陶、陶欣、陶瓷花纸、陶宛、陶猗之家、陶淑、陶砚、陶诞、陶泥、蒲陶、陶母拒、陶洽、陶粒、复陶、皋陶、陶融、镕陶、陶莹、陶畅、熏陶渐染、陶体、乐乐陶陶、陶瓷全镂、陶陶兀兀、陶熔鼓铸、陶炼、陶 *** 、釉陶、陶镕、醉陶、陶情、陶板、陶器厂、陶开、陶版、陶猗、陶篱、陶唐氏、富埒陶白、陶长、陶师、陶令宅、陶春、陶缸、陶隐、陶渔、馆陶园、陶学士、陶唐、陶瓠、陶艺、陶巾、陶白
四、雒的同音字
“雒”这个字属于左右结构的形声字,作名词指鸟名,也指白鬃的黑马,还是古地名,作动词时,有着印烙的意思,另外“雒”这个字常被用做“络”字的通假字,“雒”还是我国的一种姓氏。
【释义】:意思是古代交趾人在滨海潮水涨落处开垦的田。
【释义】:“雒”这个字在这里表又之意,这个词的意思是指反复的诵读。
雒字为姓,早于汉代。可溯之人,首推雒陶。“雒陶”最早见于先秦名相商鞅之师著作《 *** 子》:“舜事亲养老,为天下法。其游也,得六人,曰雒陶、方回、续身、伯阳、东不识、秦不空,皆 *** 之贤者也,“班固《前汉书》亦有记载。
明顾从德撰书,收有汉代雒功、雒林的名章。南北朝何承天著《姓苑》,雒、骆、络并列其中。明朝杨慎著《稀姓录》中记载:雒,秦中有此姓。湖北陈士元撰写关于姓氏的书,其中也提到雒姓。
五、皋陶怎么读拼音
1、皋陶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著名的 *** 家、农学家和文化英雄,被尊奉为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夏朝的开国君主夏禹的重要辅臣,也是夏朝的之一任农业官,被封为"稷帝"。
2、皋陶以其卓越的 *** 才能和治理水利的智慧,对夏朝的建设和治理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提出了"为民易政"的治国理念,积极开发农田水利,推行耕作 *** ,改良农业生产技术,推动夏朝经济繁荣。
3、皋陶还是古代中国的农学家和农业发明家,他创造了多种农业生产工具和农具,如耒耜、耨、犁等,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4、皋陶还是古代中国文化的 *** 人物之一,他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著作和文化遗产。他创作了《皋陶上卿赋》等文学作品,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5、皋陶被后世尊奉为农业神和水利神,被封为"皋陶稷帝"。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国传统的"皋陶诞辰",人们会举行各种祭祀活动,表达对皋陶的崇敬和感恩之情。
6、皋陶是中国古代的 *** 家、农学家和文化英雄,对夏朝的建设和治理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提出了"为民易政"的治国理念,开发农田水利,改良农业技术,推动经济繁荣。他还创造了多种农业工具,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对中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7、他也是古代文化的 *** 人物之一,留下了许多著作和文化遗产。他被后世尊奉为农业神和水利神,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是他的诞辰,人们会举行祭祀活动,表达对他的崇敬和感恩之情。
六、陶的拼音
1、陶,汉语一级字,读作陶(táo或yáo),多音汉字,名词时多念táo,做动词时多念yáo。有多种释义。
2、起先陶字写成没有“阝”的“陶”,后来在其左增加“阝”部,形成陶字,其义为表示制陶时从高坡上取黏土之义,所以说陶字也可以说是形声兼会意,后世便以这个字代替“陶”。
3、熏陶、白陶、黑陶、陶器、陶土、陶管、陶瓷、自我陶醉、乐陶陶、彩陶、陶然亭、陶熔、陶欣、陶艺、界首彩陶、陶沐、陶坯、轻质陶粒、陶侃之僻、陶泓、陶巾、陶侃之意。
4、陶陈、功能陶瓷、陶淬、陶缶、金属陶瓷、陶粒、陶罐、薛陶笺、陶陶自得、陶猗之家、陶情养 *** 、陶琴、陶塑、宣陶、陶学士、陶唐氏、陶染、陶唐等。
七、陶的拼音组词
1、陶的读音有两个,一个为:táo一个为:yáo。陶字组词:匏陶、坯陶、融陶、蒲陶、皋陶、解陶、咎陶、洪陶、陶俑。
2、拼音,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介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
3、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 *** 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 *** 时被原中国文字 *** *** 会汉语拼音方案 *** 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
4、1958年2月11日的中华人民 *** 国之一届 *** 第五次会议批准公布该方案。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
5、2008年9月,中国 *** 地区确定中文译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为采用"汉语拼音",涉及中文英译的部分,都要求采用汉语拼音,自2009年开始执行。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
6、汉语拼音共有63个。其中声母23,韵母24个:单韵母6个,复韵母9个,前鼻韵母5个,后鼻韵母4个,整体认读16个。
7、20世纪初期中文主要的音译 *** 是由19世纪中叶时英国人威妥玛创建的威妥玛拼音 *** ,该 *** 是一应用于拼写中文普通话的罗马拼音 *** 。
8、中 *** 族知识分子采用拉丁字母设计汉语的注音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朱文熊的《江苏新字母》和1908年刘孟扬的《中国音标字书》,还有1 *** 6年的国语罗马字和1931年的拉丁化新文字。所有这些汉字拉丁化方案都为汉语拼音的制定提供了基础。
9、1936年埃德加· *** 访问陕北时,发现徐特立正在苏区进行汉语拉丁化拼音方案的试验,并称这套方案基本能满足汉语拼音化的 *** 。此事被记入《西行漫记》一书,这套拼音方案也成为1949年建国后 *** 文字 *** 的基石之一。
关于陶字的拼音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