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瘦字的拼音的一些知识点,和瘦是多音字 *** 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人比黄花瘦全诗拼音人比黄花瘦全诗
关于人比黄花瘦全诗拼音,人比黄花瘦全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醉花阴【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2、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4、莫道不 ***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简析】这首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
7、首二句就白昼来写:“薄雾浓云愁永昼。
8、”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
9、“瑞脑消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
10、次三句从夜间着笔,先点明节令:“佳节又重阳”。
11、随之,又从“玉枕纱厨”这样一些具有特征 *** 的事物与词人特殊的感受中写出了透人肌肤的秋寒,暗示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境。
12、而贯穿“永昼”与“ *** ”的则是“愁”、“凉”二字。
13、深秋的节候、物态、人情,已宛然在目。
14、这是构成下片“人比黄花瘦”的原因。
17、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
18、唐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就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之句。
20、所以重九这天,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
21、这两句写的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情状却有所不同了:“莫道不 *** ,帝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2、上下对比,大有物是人非,今昔异趣之感。
23、就上下片之间的关系来说,这下片写的是结果。
24、早年,李清照过的是美满的爱情生活与家庭生活。
25、作为闺阁中的妇女,由于遭受封建社会的种种束缚,她们的活动范围有限,生活阅历也受到重重约束,即使象李清照这样上层知识妇女,也毫无例外。
26、因此,相对说来,他们对爱情的要求就比一般男子要求更高些,体验也更细腻一些。
27、所以,当作者与丈夫分别之后,面对.单调的生活,便禁不住要借惜春悲秋来抒写自己的离愁别恨了。
28、这首词,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
29、从字面上看,作者并未直接抒写独居的痛苦与相思之情,但这种感情在词里却无往而不在。
31、比喻的巧妙也是这首词广泛传诵的重要原因之一。
32、古诗词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屡见不鲜。
33、如“人与绿杨俱瘦”(宋无名氏《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程垓《摊破江城子》),“天还知道,和天也瘦。
34、”(秦观《水龙吟》)等等。
35、但比较起来却均未及李清照本篇写得这样成功。
36、原因是,这首词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读之亲切。
37、词中还适当地运用了烘云托月的手法,有藏而不露的韵味。
38、例如,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
40、“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实际是藏头。
41、又如,“把酒”二字也是如此,“酒”字之前,本来有“菊花”二字,因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习,这里也省略了“菊花”二字。
42、再如“暗香”,这里的“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 *** 的香气。
43、“黄花”,也就是“菊花”。
44、由上可见,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
45、词中多此一层转折,吟味时多一层思考,诗的韵味也因之增厚一层。
46、设问手法也是词中值得注意的艺术特点之一。
47、明茅映在《词的》中说:人们“但知传诵结语(指“人比黄花瘦”句),不知妙处全在‘莫道不 *** ’。
49、“莫道”一句,实际上可以与贺铸《青玉案》中“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句相媲美。
50、所不同的是“莫道”句带有反诘与激问的成分。
51、元伊士珍《琅环记》有如下一段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明》词函致赵明诚。
52、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
53、一切谢客,忌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
54、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
56、答曰:‘莫道不 ***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8、”不论这一故事的可信程度如何,单从这故事的流传就足以说明李清照的生 *** 验不是一般文人所能体验得了的;他的艺术风格与艺术技巧,也不是一般词人所能模仿得了的。
59、词里出现的那种多愁善感、弱不禁风的闺阁美人形象,也正是这样创造出来的。
60、因为这一形象是封建社会特定历史时期与特定阶层的产物。
二、shou拼音的字
1、收:这个字的基本含义是获得或收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收来表示接收或收集某种物品或信息。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收听广播、收看新闻、收集邮票等方式来获取信息或物品。收还可以表示收获或结果,例如收获果实、得到成果等。
2、受:这个字的基本含义是接受或遭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受来表示接受某种行为或状态。例如,我们可以说受到了别人的帮助、受到了表扬等。受还可以表示遭受某种不幸或痛苦,例如受到批评、受到惩罚等。
3、瘦:这个字的基本含义是瘦弱或体重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瘦来表示人的体型或体重轻。例如,我们可以说某个人的身材很瘦、瘦弱等。瘦还可以表示土地贫瘠、缺乏养分等含义,例如瘦田、瘦瘠等。
1、声调准确:拼音的声调是拼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示了汉字的读音。在写拼音时,一定要根据汉字的正确读音来标注声调。一般来说,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在标注声调时,不要标注错误,否则会影响汉字的正确读音。
2、字母规范:拼音的字母分为声母和韵母,写拼音时需要注重字母的规范书写。声母是拼音开头的字母,而韵母则是除了声母之外的字母。在写声母时需要注意它的发音特点,例如唇形、舌位等;在写韵母时需要注意它的结构特点,例如韵头、韵腹、韵尾等。
3、音节完整:拼音的音节是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的,在写拼音时需要注重音节的完整 *** 。如果一个汉字的拼音只有一个字母,那么需要在字母后面加上隔音符号,例如a需要写成a。如果一个汉字的拼音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母,那么需要将它们连写在一起,例如ping需要写成píng。
三、瘦骨如柴的拼音怎么写
骨瘦如柴的拼音写法:Gǔ shòu rú chái。
【出处】宋·陆佃《埤雅·释兽》:“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瘦,故谓之豺。”
【示例】刘姥姥看着凤姐瘦骨如柴,神情恍惚,心里也就悲惨起来。清·曹雪芹《红楼梦》之一一三回
【近义词】瘦小枯干、骨瘦如豺。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极其消瘦。
瘦(读音shòu)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说文》的小篆文字中。《说文》中说“瘦,臞也。”可见此字的本义是指肌体的肉少、脂肪少。后又引申有细小、瘠薄、贫穷、稀薄、减损之义。
“瘦”字始见于《说文》中的小篆文字中。“瘦”字是形声字。《说文》中说“瘦,臞也。从疒,叟声。”“瘦”的声符本作“叜”,从宀、从火、从又,后来为了书写方便逐渐变形为“叟”。“瘦”字是半包围结构。由“疒”和“叟”字组成。
“疒”表义,古文字形像病床的形状,表示生病会使人变瘦。“叟”读sǒu,表声。“叟”指老人,老 *** 多消瘦。所以整个字的意思是像枯瘦老人那样的病态身体。由此产生了与胖相反的含义。
“瘦”字的本义指肌体的肉少,脂肪少。《史记·滑稽列传》:“谚曰: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这里引申为细小、瘠薄、贫穷、稀薄、减损之义。
1、骨瘦如柴的人允许30分钟的用餐时间,因为他们需要吃更多西,这样他们才看上去健康一些。
2、可能首先是狗,跟着是猫,无数的鸟群,一群群骨瘦如柴的母羊,一群群马鹿和牛。
3、这场扼病把老王折磨得骨瘦如柴,令人心痛。
关于瘦字的拼音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