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功拼音 勒 读音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30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勒功拼音,以及勒 读音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勒 这个字念什么 拼音怎么拼
  2. 燕然勒功的勒什么意思
  3. 勒功怎么读
  4. 勒的多音字组词和拼音
  5. 燕然勒功拼音
  6. 燕然勒功的意思
  7. 勒功的拼音

一、勒 这个字念什么 拼音怎么拼

1、勒田字格中的“勒”字,拼音:lè lēi注音:ㄌㄜˋㄌㄟ

2、部首:革,部外笔画:2,总笔画:11结构:左右

3、(1)(形声。从革,力声。从“革”,表示与皮革有关。本义:套在马头上带嚼子的笼头)。

4、案勒一具。——《汉书·匈奴传》。注:“马辔也。”

5、弓矢鞍勒。——《后汉书·乌桓鲜卑传》

6、缨辔贝勒。——《仪礼·既夕礼》

7、(3)又如: *** ;勒面(古代马面饰)。

8、(4)对数能量损失,中子能量损失的一种量度,等于中子初始能量与在慢化过程中任一点上能量之 *** 自然对数值 [lethar *** ]。

9、(5)勒克司的简称(照度单位) [Lux]。

10、(1)约束;收紧缰绳以止住马骡等或使马转身 [restrain;rein in]。

11、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 *** 之。——《楚辞·九章·思美人》

12、扬桴上陇坂,勒骑下平原。——虞世南《出塞》

13、(2)又如:勒马;勒帛(系帛作腰带);勒限(给一定的期限);勒口(套上带嚼口的笼头);勒子(妇女用的,由形如两片叶子连接起来的帽圈)。勒(3)雕刻 [carve]。如:勒功(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勒石(刻字于石);勒铭(勒碑,勒石。镌刻铭文);勒巧(把记巧文字刻在石上);勒碑。

14、勒兵,下令军中。——《史记·魏公子列传》

15、(5)又如:勒兵(治军, *** 练或指挥 *** ,陈兵。检阅 *** );勒卒(部署、 *** 练士卒);亲勒六军

16、(6)强迫;强制 [compel;force]。如:勒取(强行索取);勒迫(强迫);勒停(强制停止;勒令停职)。明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寻,推公(袁可立)南户部尚书,因勒俾致仕。”

17、宋江按住那婆娘,右手却早刀落,去那婆惜嗓子上只一勒,鲜血飞出。——《 *** 传》

18、(8)勒索 [extort;black *** il]。如:勒掯(掯勒、累掯。勒索,克扣)。

19、(9)挑动, *** [provoke;tantalize]。如:勒战(挑战)。

二、燕然勒功的勒什么意思

又称为“燕然勒石”,古词有云“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意即未平定边疆的战乱,“燕然”,山名,即今蒙古杭爱山。勒:雕刻。勒功: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即刻石记功。永元元年(公元 *** )六月,窦宪被任命为车骑将军,与副将征西将军耿秉率八千汉家骑兵、归附汉廷的八千羌胡骑兵出征。再加上南匈奴的二万骑兵,三路分袭,当年围歼北匈奴主力于稽落山(今蒙古境内)。次年,窦宪又率军夺取伊吾城(今新疆哈密以西),北匈奴至此崩溃,单于远逃,汉军直追击至私渠比鞮海(乌布苏诺尔湖),此役共斩杀名王以下匈奴军一万三千多人,获牲畜百余万头,周围部落归降汉室共八十一部计二十余万人。此时汉军已然出塞三千余里,国土更广,遂命班固作颂,刻铭燕然山(蒙古杭爱山),纪汉威德,是为燕然勒功。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东汉有位将军追击北匈奴直到燕然山,勒石记功.现指功业未成燕然勒功;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勒功,刻石记功。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比喻功劳大

三、勒功怎么读

燕然勒功,成语,典故名,典出《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窦宪〉。东汉窦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后以“燕然勒功”指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勒,雕刻;勒功,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即刻石记功。亦指建立或成就功勋。亦称为“燕然勒石”。

《封燕然山铭》碑文上记载“上以摅高、文之宿愤, *** 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燕然勒功”、“勒石燕然”作为重要的典故,成为了后世功臣名将向往的功业巅峰。

勒,雕刻;勒功,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即刻石记功。燕然勒功指建立或成就功勋。

5、勒功异域鄙班超,归佐熙朝作申甫。

6、放意不妨娱绿野,勒功何必同燕然。

3、早年史册书名节,晚岁燕然妙勒功。

1、试问勒功依日月,何如占象动星辰。

2、海国未疆崖石老,待谁来此勒功名。

四、勒的多音字组词和拼音

勒,读音:[lè],组词(勒索、勒令、勾勒、贝勒、弥勒)。

勒,读音:[lēi],组词(勒紧、勒死、勒掯)。

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 *** 也往往不同。读音有区别词 *** 和词义的作用;根据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

2.收住缰绳不让骡马等前进:悬崖~马。

7.勒克斯的简称。1流(流明)的 *** 量均匀地照在1平方米面积上时的光照度是1勒。

用绳子等捆住或套住,再用力拉紧;系紧:行李没有捆紧,再~一~|中间再~根绳子就不会散了|袜带儿太紧,~得腿肚子不舒服。

[释义]用威胁手段向别人要财物:敲诈~|~钱财。

勒功拼音 勒 读音-第1张图片-

五、燕然勒功拼音

1、燕然勒功拼音是yān rán lè gōng。

2、亦称为“燕然勒石”,成语,典故名,典出《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窦宪》。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后以“燕然勒功”指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

3、燕然,山名,即今 *** 境内之杭爱山;勒,雕刻;勒功,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即刻石记功。亦指建立或成就功勋。

4、唐·薛存诚《东都父老望幸》诗:众愿其难阻,明君早勒功。

5、唐·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6、明·徐熥《送李太守擢宪 *** 》诗:他日勒功留片碣,点苍如黛石嵯峨。

7、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是:浊酒一杯家 *** ,燕然未勒归无计。

六、燕然勒功的意思

燕然勒功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即刻石记功,亦指建立或成就。

功勋,拼音yān rán lè gōng,亦称为“燕然勒石”,成语,典故名,典出《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窦宪》。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后以“燕然勒功”指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燕然,山名,即今 *** 境内之杭爱山,勒,雕刻,勒功。

2017年7月27日至8月1日,中国 *** 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与 *** 成吉思汗大学合作实地踏察,发现东汉永元元年,窦宪率大军大破北匈奴后所立摩崖石刻。经过认真辩识,初步确认此刻石即著名的班固所书《封燕然山铭》。

1、日 *** 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 *** 弦。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2、燕然的心情总是随他而发生变化的,因为太在乎的所以反而更无法忍受那种孤独,总是长久见不到他时,就恨起来恼起来。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4、钱渡之从道士吴燕然那里体会到建筑物的非恒 *** ,这种体会不只是融佛道即生即灭之理于道家绝圣弃智、忘机取巧的思考传统,更牵涉到一种极其复杂的匠作技艺。及时摧毁创作者精心设计,甚至亲手施工的建筑物则确实考验也 *** 了其人对物、对成品、对艺术成就的心理投射。

5、原居于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东南部,八世纪时,西迁到今 *** 的鄂嫩河和克鲁伦河流域,属唐朝设立的燕然都护府管辖,后又先后臣服于辽和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燕然勒功

七、勒功的拼音

1、勒功,拼音是lè gōng,汉语词语,意思是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亦指建立功勋。汉司马相如《封禅文》:“勒功中岳,以章至尊。”唐薛存诚《东都父老望幸》诗:“众愿其难阻,明君早勒功。”明徐熥《送李太守擢宪 *** 》诗:“他日勒功留片碣,点苍如黛石嵯峨。”

2、《张璠后汉纪·和帝纪·永元二年》~6 *** ~

3、窦宪字伯度,拜车骑将军,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宪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以纪汉功,纪威德也。

4、《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窦宪〉~84~

5、宪惧诛,自求击匈奴以赎死。会南单于请兵北伐,乃拜宪车骑将军,金印紫绶,官属依司空,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发北军五校、黎阳、雍营、缘边十二郡 *** ,及羌胡兵出塞。明年,宪与秉各将四千骑及南匈奴左谷蠡王师子万骑出朔方鸡鹿塞,南单于屯屠河,将万余骑出满夷谷,度辽将军邓鸿及缘边义从羌胡八千骑,与左贤王安国万骑出阳塞,皆会涿邪山。

6、宪分遣副校尉阎盘、司马耿夔、耿谭将左谷蠡王师子、右呼衍王须訾等,精骑万余,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虏众崩溃,单于遁走,追击诸部,遂临私渠比鞮海。斩名王已下万三千级,获生口马 *** 橐驼百余万头。于是温犊须、日逐、温吾、夫渠王柳鞮等八十一部率众降者,前后二十余万人。

7、宪、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曰:……

8、汉·司马相如《封禅文》:“勒功中岳,以章至尊。”

9、唐·薛存诚《东都父老望幸》诗:“众愿其难阻,明君早勒功。”

10、明·徐熥《送李太守擢宪 *** 》诗:“他日勒功留片碣,点苍如黛石嵯峨。”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勒功拼音和勒 读音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标签: 读音 拼音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