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统字拼音和统读字的字音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统字拼音以及统读字的字音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统的拼音是什么
1、统,是一个汉字,其基本含义为总括、总揽。在拼音中,它读作tǒng,属于常用汉字之一。在汉语中,统字多用于表示整体 *** 的事物或者动作,比如统一、统计等。同时,统还可以用于构成词语,如纲统、体统等。此外,在不同的语境下,统也有其特定的含义和用法。
2、在姓名学中,统字寓意着团结一致、协调有序。因此,有些人会选择将统字用作名字的一部分,以表达其希望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愿景。同时,统字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3、在汉语词典中,统的详细解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首先是“总揽”的含义,如 *** 、统帅等;其次是“按类别分”的含义,如分类统计等;再次是“继承并继承统一的事物”的意思;还有引申出的动词用法,表示统一或合并的动作等。在不同的语境下,统的含义也会有所不同。例如,“统一”可以表示团结一致,“传统”则强调一种历史传承下来的东西。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语境来理解其确切含义。总之,统是一个具有丰富含义和广泛应用的汉字。
二、统的拼音
1、统字衍义:引申指“事物的连续关系”;也用作姓。
2、统总统纪统属统通统称统一统货统共 *** 统承统绪统调统购统建统嗣统贯统统统配统计统销 *** 统内统制统舱
3、统体统壹统驭统会统领统摄统口统军统括统押
4、统筹兼顾统筹统支统而言之统购统销统一口径统一战线一统天下笼而统之不成体统成何体统创业垂统
5、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出自唐·李益《统汉烽下》
6、统心黄倒晕,侧茎紫重棱。——出自唐·王建《同于汝锡赏白牡丹》
7、握持尊皇节,统卫吏兵军。——出自唐·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送刘道士游天台》
8、昔时张叔夜,统兵赴勤王。——出自南宋·文天祥《白沟河》
9、统汉峰西降户营,黄河战骨拥长城。——出自唐·李益《统汉峰下》
10、统总村何有,甘酣分有馀。——出自宋·蔡交《洋州》
11、宝图继统千龄会,金铉调元一相贤。——出自宋·徐叔至《鹧鸪天》
12、姬周史统太销沈,况复炎刘古学喑。——出自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57》
13、汉家旄节付雄才,百 *** 溟统外台。——出自唐·刘禹锡《南海马大夫远示著述兼酬拙诗…时蔡戎未弭故见于篇末》
三、统的拼音多音字
统是一个单音字,拼音是【tǒng】,没有多音字。详细内容如下:
1、帅。~购~销。一律:~一规定。举世~法。相貌~一。为首的:~下。~印。总~。生物体依靠所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新陈代谢,取得能量的机能:生~。分~。呼~。克~。旧时称亲族:父~。母~。外~。量词,用于事物的多数:一~书。几~笔。
2、这个字是一个单音字,只有一个读音。同时,它也是一个常用的汉字,具有多种含义和用法。在上述的解释中,之一条解释是关于“统”作为名词的用法,表示主要的、重要的概念。第二条解释是关于“统”作为动词的用法,表示一致、统一的行为或做法。
3、第三条解释是关于“统”作为形容词的用法,表示为首的、领导的 *** 质。第四条解释是关于“统”作为名词的用法,表示生物体通过吸收营养物质并经过新陈代谢获得能量的机能。第五条解释是关于“统”作为名词的用法,表示亲族或亲属关系。
4、第六条解释是关于“统”作为量词的用法,用于表示事物的多数。因此,“统”是一个多义词,根据不同的语境和用法,具有不同的含义和读音。
1、作为名词时,统可以表示总起来、总括的意思,如统称;也可以表示事物的连续关系,如 *** 、传统;还可以表示统领、管辖的意思,如统兵。作为形容词时,统可以表示为首的、领导的 *** 质。
2、此外,统还可以表示呈筒状的衣物,如长统靴、皮统子;也可以表示地层 *** 分类的第四级,对应于地质年代中的“世”。统是一个多义词,根据不同的语境和用法,具有不同的含义。
3、整齐、有序:统一、统货等词中,“统”可以表示整齐、有序的意思,强调事物的整体 *** 和一致 *** 。全部、全体:在统共、统购等词中,“统”可以表示全部、全体的意思,强调事物的整体 *** 和全面 *** 。
4、 *** 、管理:在 *** 、统辖等词中,“统”可以表示 *** 、管理的意思,强调对事物的控制和支配。量词,用于事物的多数:一统天下、统共一百人等词中,“统”可以作为量词,用于表示事物的多数。
四、统的拼音和组词语
统筹传统统一统率血统统计学 *** 统计军统中统宣统总统
统考统招统计员统方宣统帝一统统帅
(1)总起来;总括。【组词】:统称。
(2)事物的连续关系。【组词】: *** 。传统。
(3)统领;管辖。【组词】:统兵。对下属部门不要统得过死。
(4)呈筒状的衣物。【组词】:长统靴。皮统子。
(5)地层 *** 分类的第四级。对应于地质年代中的“世”。
一统天下不成体统成何体统统一战线创业垂统直不笼统直不隆统
笼而统之统而言之统一口径统筹统支
五、统的读音
“统”的拼音是tǒng。“统”是一个多义词,常见的几个意思有:
1.统一。例如,“统一祖国”、“统一中国 *** 和 *** ”。
2.统计。例如,“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统筹。例如,“统筹全局,科学安排”。
4. *** 。例如,“他 *** 这个国家已经十年”。
5.统领。例如,“他是 *** 的统领,指挥全局”。
6.统管。例如,“这个城市交通事务由交通局统管”。
7.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目的是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和知识。
“统”字的构成是由“纟”和“充”组成。其中,“纟” *** 着线,表示整合在一起的意思;“充”则表示满足、充分,表示达到某种目的。因此,“统”字的基本意思是将不同的事物整合在一起,达到某种目的。
在历史上,“统”字曾经是争议较大的一个字。在中国历史上,统 *** 家一直是各个朝代的重要 *** 任务之一。然而,统一的 *** 和手段却有很多不同的意见。有些人认为只有通过 *** *** 来实现统一,而有些人则认为只有通过和平手段来实现统一才是最为可取的 *** 。在实际 *** 作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采取不同的 *** 。现代社会也是如此,统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各种因素考虑。
“统”字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周易》中,有“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其中,“统天”就是指统一天下,使得天下一片和平。此外,“统一思想”、“统一战线”等概念也在中国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统”字在语言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丰富的含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赞叹。
六、统的拼音怎么写
1、拼音,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介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汉语拼音(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s,Chinese Pinyin),是中华人民 *** 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
2、于1955年—1957年文字 *** 时被原中国文字 *** *** 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 *** 会)汉语拼音方案 *** 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中华人民 *** 国之一届 *** 第五次会议批准公布该方案。
3、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 *** 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2008年9月,中国 *** 地区确定中文译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为采用汉语拼音,涉及中文英译的部分,都将要求采用汉语拼音,自2009年开始执行。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
4、根据《中华人民 *** 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5、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汉语普通话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 *** 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 *** 国 *** (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转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