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一兜的拼音,以及兜怎么读音发音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ling的汉字有哪些
(拼音:lìng、 lǐng、líng)
意思是发号令使有所为。由于命令是由上级发布的,所以“令”字引申为必须执行的法令、指令、军令。此外,“令”字还有“使”的意思。以上义读lìng。令狐是古地名,也用作姓氏,此处令读líng。令读lǐng时,作量词,五百张原张的纸为一令。
读作lìng,最早见于甲骨文,即《五音集韵》:“郞定切,音令。分居也,割开也。”自力分开之口是另之范式。本义为分居,分开居住而各自谋生。引申为“别的,以外”、又用作姓。
(拼音:líng)“零”的古字作“霝”,始见于商代甲骨文。“霝”的甲骨文是雨字头下有三个方块, *** 雨点。零的本义是零星的雨,由本义引申为雨、霜、露等降落。又由降落引申为落涕、泪,如:感激涕零。又由雨、霜、露等降落引申为凋落、凋零等。
(拼音:líng)最早字形见于春秋金文。灵本是楚方言中对跳舞降神的巫的专称,引申又可指神灵。古人认为人死后会化为精灵,所以灵又指与死人有关的,如:灵堂。又可指善,引申之又可指聪明、通晓事理。还有灵活、灵巧,如灵敏、机灵、心灵手巧等意思。
古代铜制乐器。形体似钟而小,腔内有铜舌,摇之发声,声音清凉。从古到今,铃的种类逐渐繁多,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场合都能看到形态各异的铃听到不同声音的铃,铃已经从一个简单的乐器演变成了 *** 的法器、儿童玩具和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二、一兜到底是什么意思
1、一兜到底意思是把底细全部揭露出来(多指隐讳的事)。
2、兜底。是一个汉语字词,拼音是dōu dǐ,意思是指到底;揭示出全部底细,意即全盘托出。
3、这活儿你们先干着,剩下的我兜底。
4、《天雨花》第九回:"秀鸾认出亲妹子,我等虚词兜底明。"
5、罗达成《你好,李谷一》:"李谷一索 *** 来了个兜底翻。"
三、一兜的兜怎么写
一兜的兜怎么写:撇、竖、横折、横、横、撇、竖提、横折、横、撇、竖弯钩。
兜拼音:dōu。释义:古代作战时戴的盔;口袋;做成兜形把东西拢住。兜是一个汉字,读作dōu,本意是指古代作战时戴的盔,引申义是做成兜形把东西拢住。该文字在《史记·年表》和《汉书·古今人表》等文献均有记载。
五笔86:QRNQ。五笔98:RQNQ。仓颉:HVHU。郑码:RHXR。电码:0351。笔顺编号:32511,35,51,35。四角号码:77212。UNICODE:515C。
1、当所有人都在自己的圈子里努力和崭露头角的时候,我总是兜圈子兜的很迷茫。
2、不逛名品店,喜欢兜的是当地的跳蚤市场,越老的物件,越是心头好。
3、九十年代带着漏兜的三轮摩托风靡一时,鸡头开着太子闯红灯的时候,两个 *** 眼睁睁看他加足马力从容跑掉,只能在后面闻闻烟味发发感慨。
4、王女士回忆,孙红雷拿的是一条贴兜的蓝色休闲裤,还不时地回头征求巩俐的意见。
兜组词有:衣兜、兜风、网兜、兜售、兜鍪、裤兜、兜子、兜揽、兜肚、兜翻等。
1、提起衣服前襟以盛物。亦指提起衣服前襟后所形成的兜子。
*** 等《在风雨中长大》九:“起先,他把它放在报袋里,觉得不放心,后来又放在贴身的衣兜里,他还是不放心,最后把它放在胸口,放在贴肉的背心里才觉得合适。”
2、坐车、骑马或乘游艇兜圈子乘凉或游逛。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五:“(舅舅)坐汽车出去兜风,花钱象是流水似的。”
四、哏都怎么读拼音是什么字哏都怎么读
关于哏都怎么读拼音是什么字,哏都怎么读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赤峰方言哏:读gén(三声),赤峰方言读gèn,此哏不同于相声里所说的“捧哏、逗哏”,赤峰方言里这字较难解释,类似词语是“土气”有不入流,看着别扭的意思,此字用来形容仪表,给我感觉是这样:脚穿黄胶鞋,绿军裤,高领衫,外穿一袖口商标未去掉的西服,完后在在光光的脖子上打一领带,就这感觉,叫哏。
2、哏的同意词有老哏,山老哏,山炮,山,但形容方面不一样。
3、天津话咋就那么哏“哏”的解析哏是什么意思?为此,我特意去拜访以天津地域文化为研究课题的老作家林希。
4、林先生说,哏简单解释是“好笑”,往深了说它体现了天津人的一种化解意识,不和自己过不去,是把人生的严肃课题游戏化了。
5、这话怎么理解?天津地处九河下梢,码头遗风,生存竞争激烈。
6、想在天津养家活命,不是桩容易的事。
7、要想化解生活的压力,只能自己找乐儿。
8、走路跌倒了天津人不往别扭上想,哈哈一笑,哪儿跌倒的,哪儿爬起来,赶路是正事。
9、世代相传,天津人磨合了一种活法,高高兴兴,乐乐呵呵,不说不笑不热闹,说说笑笑度时光。
10、每个城市都能列举几个自己的大腕,天津更大的腕不是某个歌星、演员、艺术家,而是一个相声演员--马三立,这在全国绝无仅有。
11、天津人喜爱相声,天津是培养相声名家的摇篮。
12、建国前,天津的著名相声演员有李德锡、张寿臣、马三立、侯宝林等。
13、建国后活跃在天津舞台上的相声演员还有郭荣起、常宝霆、苏文茂、刘文享、高英培、马志明、李伯祥、魏文亮等。
15、天津相声界能人辈出与天津的地域文化,特别是天津方言的滋润分不开。
16、天津人爱说“嘛”,“这是什么”在天津人嘴里成了“介寺骂”,和“倍儿哏儿”一样,是天津话里最典型的 *** 。
17、天津人说话爱吃字,四个字的词吃成三个字,三个字的词吃成两个字,说起来简短,嘎嘣脆,比如天津人说“百货公司”是“百公司”,“劝业场”是“劝场”。
18、天津方言里没有卷舌音,说缩不分、知至不分、识四不分、车册不分,外人听起来有种天生的幽默效果。
19、北京的“哏兄弟”天津话就与北京话有许多共同使用的词汇。
20、例如天津话里有很多土掉渣的词,像: a音部:爱人儿、爱 *** 、爱小、矮半截、安心丸、熬泛(发炎溃烂)、熬鹰、袄袖子,这些天津土语词,说的时候,只是把“a”前加“n”。
21、 b音部:巴(如把衣裳“裹巴裹巴”,是把动词后缀加“巴”,成了双音节)、巴答嘴、疤喇眼儿、八辈五、八竿子、八下里、 *** 不离十、扒拉、扒皮、拔(“用凉水拔一下”)、拔创、拔毒、把干、把滑、把家虎儿、把角儿、白费蜡、白毛儿汗、白玩儿、半大小子、半截子、拌蒜、绊子、傍黑儿、棒硬、包锅、包管(一兜到底)、包圆儿、抱身儿、抱团儿、背字儿、蹦跶、子儿、不大点儿、不大离儿、不得烟儿抽、不地道、不分流儿、不含糊、不合窑 *** 。
22、这是河东水西老天津卫张嘴就来的天津话词语。
23、但是,且慢,我这不是天津话里挑出来的?而是从曾担任我国文字 *** *** 会“审音 *** 会”副主任的徐世荣所编《北京土语词典》里钩稽出来的。
24、徐先生是研究北京话的权威人士,他举出的这些词条,竟同天津土话一模一样。
25、明代宛平知县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说北京话里“提曰滴拎着”,天津土话至今不是仍把提说成“滴(读如笛)拎着”吗?“哏”之雅俗辩天津是 *** 城市。
26、相传 *** 者大多是明代朱洪武的江淮兵,加之天津在清代又是淮军的大本营,所以天津话的发音及词汇,受苏北江淮一带的方言影响较大。
27、许多人说天津话小市民味特重。
28、可是哪种方言又没有小市民味呢?语言本身就是大众的。
29、过去天津卫的老腔调是有些粗俗,包括许多天津特有的“津腔”--“你介寺敢骂”(你这是干什么);“油泥嘛丝儿,你管凿吗”(有你什么事,你管得着吗)等等。
30、成了外地人挖苦天津人的笑料。
31、现如今这种纯正的“津腔”,在四十岁以下的人群中,已经很难听到了。
32、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上说一口稍有津味的普通话。
34、其实不然,如果天津经济发达更高,那么不但没有人拿天津话当笑料,反过来就该流行天津方言了。
35、大小猩猩一张嘴不会总是“酱紫”(“这样子”之明星术语),应该说“介亚儿”;那些真真假假的北京痞子,也就不会张口闭口“丫丫”的,顺应潮流地说“揍儿 *** ”……方言只是地方语言体系,不应该附加进雅欲概念,更遑论尊卑。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一兜的拼音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