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身不遂拼音?半身不遂怎么治疗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12

大家好,半身不遂拼音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半身不遂怎么治疗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半身不遂拼音和半身不遂怎么治疗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瘫痪的拼音怎么写一定要正确
  2. 半身不遂的意思和造句
  3. 半身不遂简介
  4. 半身不遂是什么意思半身不遂的解释

一、瘫痪的拼音怎么写一定要正确

1、身体任何部位运动的感觉或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可见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以及神经 *** 其他一些疾病,比喻机构涣散、混乱,不能正常工作。

半身不遂拼音?半身不遂怎么治疗-第1张图片-

2、①又称“ *** ”。 *** 某一部分随意运动的减弱或丧失。因严重程度不同,可分为完全瘫痪和不完全瘫痪。其中,一侧上肢或下肢运动功能丧失,称“单瘫”;一侧上下肢运动功能丧失,称“偏瘫”;两下肢运动功能丧失,称“截瘫”;两侧上下肢运动功能丧失,称“四肢瘫”。

3、②比喻组织机构失去作用,不能正常工作:铁路全线瘫痪。

4、瘫:瘫(瘫) tān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肢体不能活动:瘫痪。截瘫。偏瘫。 *** 。四肢瘫。

5、⒈身体或其某一部分完全丧失运动功能。《元典章新集·吏部·职官》:“年迈之人精神衰惫,手足瘫痪。”《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中风总括》:“体中风邪,轻则顽麻不仁,重则瘫痪不用。”清和邦额《夜谭随录·维扬生》:“右股亦病瘫痪,终身不瘥。”郭沫若《苏联纪行·八月一日》:“后来又患肠伤寒,剧烈的神经痛,卒致四肢瘫痪,双目失明。”

6、⒉比喻不能正常活动或工作。郭沫若《洪波曲》之一章一:“各报都改变了论调,各种救亡刊物和活动都先后停止了。以贩卖 *** 书报盛极一时的各处街头巷口的小书摊也完全改变模样。上海是瘫痪了。”魏巍《东方》第五部第十五章:“中 *** 队大炮炮火的猛烈集中已开始在整个 *** 中占优势,已经一再使联军的步兵瘫痪。”

二、半身不遂的意思和造句

1、【半身不遂的拼音】: bn shēn b&ugr *** e; suí

2、【半身不遂的反义词】:身强体壮、八面玲珑

3、【半身不遂的意思】:遂:顺;如意;指能活动。半边身体不能活动自如。

4、【半身不遂出处】: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中风历节》: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侠然。

5、•(1)他因脑溢血半身不遂,只能坐轮椅了。(2)我爷爷因病半身不遂了,只能让人照顾,不能自理。

6、•他因患中风而致半身不遂。

7、•辨病可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CT检查符合缺血*中风改变;

8、•病情分析:您好,银杏叶片的功能主治是活血化瘀通络,用于瘀血阻络引起的胸痹心痛、中风、半身不遂,舌强语謇;

三、半身不遂简介

目录 1拼音 2英文参考 3概述 4半身不遂的病因病机 5半身不遂的症状 6半身不遂的治疗 6.1气虚血滞,脉络瘀阻 6.2肝阳上亢,脉络瘀阻 7关于中风 8参考资料附: 1治疗半身不遂的穴位 2治疗半身不遂的方剂 3治疗半身不遂的中成 *** 4半身不遂相关 *** 物 5古籍中的半身不遂 1拼音

bàn shēn bù suí

hemiplegia [中医 *** 学名词审定 *** 会.中医 *** 学名词(2004)]

hemiplegia [中医 *** 学名词审定 *** 会.中医 *** 学名词(2010)]

hemiplegia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semiplegia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semisideration [朗道汉英字典]

半身不遂(hemiplegia[1][2])为症状名[3]。中风病常见症之一[3]。一作半身不随,又名偏枯、偏风[3]。

《中医 *** 学名词》(2004):半身不遂是指左侧或右侧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的表现[1]。

《中医 *** 学名词》(2010):半身不遂又称偏枯,偏风,是指中脏腑之后出现以一侧肢体不能自主活动,或偏身瘫软不用,或肢体强痉而屈伸不利,或肢体麻木,甚则感觉完全丧失,口眼斜为主要表现的中风后遗症[2]。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

《类证治裁·中风》:“半身不遂,因气血不至,故痛痒不知。经曰:营虚则不仁,卫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

亦有先觉手足麻木,逐渐形成者,多由营卫先衰,络脉空虚,邪气乘虚而入,或因气虚血虚,或肾虚精气不足等所致[3]。

主症为一侧肢体不能随意运动,可伴见口眼㖞斜,语言謇涩等症[3]。

半身不遂治宜养血祛风、温经通络、益气活血、补肾益精等法[3]。选用大秦艽汤、大活络丹、小活络丹、补阳还五汤、八珍汤、地黄饮子等方[3]。并可配合针灸治疗[3]。本症常见于脑出血后遗症[3]。

由于气虚不能运血,气不能行,血不能荣,气血瘀滞,脉络痹阻,而致肢体废不能用。在症状上除半身不遂,肢软无力外,并伴有患侧手足浮肿,语言蹇涩,口眼㖞斜,面色萎黄,或暗淡无华,苔薄白,舌淡紫,或舌体不正,脉细涩无力等。治宜补气活血,通经活络。方用补阳还五汤[备注]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当归尾、川芎、黄芪、桃仁、地龙、赤芍、红花加味。该方重用黄芪补气,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地龙养血活血化瘀。加全蝎、乌梢蛇、川牛膝、桑枝、地鳖虫、川断等以增强通经活络之力。如 *** *** 者,可加桑螵蛸、山萸肉、肉桂、益智仁、五味子等补肾收涩之品。如下肢瘫软无力甚者,加桑寄生、鹿筋等补肾壮筋之品。如上肢偏废者,加桂枝以通络。如患侧手足肿甚者,可加茯苓、泽泻、苡仁、防己等淡渗利湿。如兼见语言不利者,加郁金、菖蒲、远志以祛痰利窍;兼口眼㖞斜者,加白附子、全蝎、僵蚕等以祛风通络;如肢体麻木者,加陈皮、半夏、茯苓、胆南星以理气燥湿而祛风痰; *** 秘结者,加 *** 仁、郁李仁、肉苁蓉等润汤通便。[4]

肝阳上亢,火升风动,气血并逆于上,络破血溢,经脉阻塞,而致半身不遂。患侧僵硬拘挛,兼见头痛头晕,面赤耳鸣,舌红绛,苔薄黄,脉弦硬有力,治宜平肝潜阳,熄风通络。方用镇肝熄风汤[备注]鳖甲煎丸(《金匮要略方论》):鳖甲、乌扇、黄芩、柴胡、鼠妇、干姜、大黄、芍 *** 、桂枝、葶苈子、石苇、厚朴、丹皮、瞿麦、紫葳、半夏、人参、鹰虫、阿胶、蜂房、赤硝、蜣螂、桃仁或天麻钩藤饮[备注]天麻钩藤饮(《杂病诊治新义》):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川牛膝、桑寄生、杜仲、山栀、黄芩、益母草、朱茯神、夜交藤加减。[4]

中风(zhòng众)(apoplexy[2][5])为病名[6]。又称卒中[6][7]。出《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是指以突然昏扑,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失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的疾病[2][5]。因本病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 *** 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4]。

中风由于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8]。患者表现为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㖞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㖞僻不遂为主症[4]。中风患者多在中年以上[8]。发病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先兆症状[8]。

中风属于脑血管病范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暂 *** 脑缺血发作等病[8]。

针灸对中风疗效满意,近年研究证实针灸不仅擅治中风后遗症,且在急 *** 期也有卓效。中风急 *** 期,出现高热、神昏、心肺衰竭及消化道大出血者,应进行综合治疗,及时抢救。[8]

四、半身不遂是什么意思半身不遂的解释

1、半身不遂拼音 [ bàn shēn bù suí ]

2、遂:通“随”,顺从。原为医学病症名,指半边身体不能随意转动。有时比喻诗文部分好,部分不好,不够匀称。

3、成语基本释义: [成语形式 ] ABCD式的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感 *** 彩 ]中 *** 成语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患病,半身瘫痪半身不遂近义词

4、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中风历节》:“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侠然。”

5、(1)他因脑溢血半身不遂,只能坐轮椅了。(2)我爷爷因病半身不遂了,只能让人照顾,不能自理。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半身不遂 拼音 治疗 怎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