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六已经过去了,与端午相关的种种仪式与标志,大体完成了使命。“六月六,百索子撂上屋”。百索子,用五彩丝线编织的彩带,端午节绑在小朋友手腕脚、腕处。据说能驱邪,与端午节放在大门口的一把艾草一样功能。
百索子戴满一个月,扔到房顶。这是过去的风俗。现在高楼大厦的,扔不上去,应该怎么处理?同样,艾草到了六月六,只有扔掉?我看到楼栋里的邻居们,与我一样,还放在门口。菖蒲草早已经没了锋芒,蔫蔫地没有精神。艾草倒是坚强,每一瓣叶子,与枝干紧密联系着,没有离开的意思。
端午前一天
其实,艾叶早已经干了。没了刚刚搁置时青绿的生命力,变得灰蒙蒙的。可是,艾叶很有趣,干而不枯,不像其它植物干枯后的脆生生,一碰就碎。反而韧韧地,存心去捏都捏不碎。
忽然动了心思,既然每个叶片都完好地存在,何不将它们采撷下来,放到阳光下暴晒,然后收起来,给生活多一点意外之喜?
说干就干。将端午的两把艾草所有的叶子摘下,再将枝干剪碎,和到一起晒了两天。在三十好几度阳光的殷勤下,它们的体量,再次缩了又缩。然后将它们装进一个不大的瓶子里。这点艾草,有什么用?
这些年艾灸盛行,以至于成了从老年人口袋里掏银子的一种手法。从体验到购买,“豆芽菜炒虾子,弯弯子套环环子”。更便宜不过的艾草,被宣传出神乎其乎的功能和作用。要说呢?确实也是。艾草属于菊科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它可用部分为全草、艾叶及艾根。
端午一个月后
冬天泡足,舒筋活血;夏天艾灸,冬病夏治。一年四季,什么时候想用,都可以。用的形式也是,煮水洗、煎 *** 喝,炒了煎、直接煎等等,怎么弄都可以。关键还真的有包治百病的能力。
收下来的这一点点艾草,显然当不了大用。放在手边,取用很方便的位置。干什么用?放在香薰里,假模假样地净化空气。这么多炎热不回头的天气,完全打破了老话所说的“冷不过三,热不过四”,一骑绝尘地勇往直前了。
空调离不开。傍晚换换气而已。晚上,放几根艾草进香薰,袅袅的香气,升腾、飘散,自我感觉比檀香好闻。天生的土人一枚,玩不来精细和高大上,反而与乡土结合得很牢靠。另外兼有一点点葛朗台的气质,不舍得浪费东西。
将艾草当做香薰所用的精油,源于少年的记忆。以前有个邻居,我们称呼他大大。他早早掉了很多牙齿,看上去很显老。这是个特别手巧的人。每年冬天扎灯挣一笔。每年夏天卖冰棒,又挣一笔。冬夏之外的日子,为毛刷厂整理 *** 。
今晚荷花池的荷
一袋袋乱糟糟的 *** ,倒到他的工作台上,像施了魔法似的,被梳理得头是头,尾是尾,用细细的棉线绑成一扎一扎,像黑色的花 *** 在台子上。经常忍不住好奇地看 *** 活,也学着他将 *** 翻来覆去的整理。但是,倒腾半天,依然没有一点头绪,除了沾了一身毛。
快夏天时,他不知从什么地方拎一桶烂泥巴回来,在院子里搅拌、调和、摔打,然后捏吧捏吧,做出个小狗的样子。关键是,小狗是空心,像炉膛般可以放进东西。印象中放的就是艾草。点燃后,五官七个洞,统统往外喷出淡淡的烟雾。
简陋的生活,因为这个素颜小摆件,生动起来了。那是开心的时刻。没有玩具的我们,跟在他身后,要求摸一下,用手指堵堵冒烟的嘴巴、鼻子、眼睛。小小的公用空间,这个小狗赶走了蚊子,换来大人们聊天、孩子们静听的美好时光。
每年端午过后,面对枯萎的艾草,都会不由自主想起那会冒烟的小狗。算来距离今天,有五十年左右了吧。那个伯伯,后来再没有见过。去年找到那里去过,拆&&迁了。那个小院子,两间小房间,变成了一座楼的部分。没看到一个熟人。
便宜小香薰
那天在网上看到一个工艺的金属小香薰,貌似想做出博山炉的造型,无奈差了太多。但是便宜啊。前年在景德镇倒是买了个高档掐丝珐琅香薰,女儿结婚时添箱了。对我来说,适用即好。下单买回,试着将艾草填进去点着,虽没有几十年前“小狗”的生动,端午节的艾草却不会浪费了。
这不是我买回小香薰的初衷吗?
那天回我母亲处,看到走道里家家门前的艾草,恨不能一一收入囊中。当然,想想而已。一棵艾草,春天是清明粿的食材,端午是驱邪避 *** 的正义之身。过了六月六,进入炎炎夏日,化身为驱蚊的好材料,也是让日子变成生活的重要组成。
艾、爱!
六月十三的月
我越来越想念昔日的草们。
行走在钢筋水泥的人行道上,内心总有荒芜之感、苍凉之感和迷惘之感。失重、慌乱与困顿,成为核心的词语。而靠近大地,靠近大地上生长的草们,寻觅、倾听甚至膜拜这些卑微的草,会使我获得难得的安静与沉稳。在大地之上,在尘嚣之外,艾,正升腾着一股股隐秘的艾草白烟。
艾草,这根植于大地的草族,是那么普通与深邃,那么肤浅与凝重。说她普通,是因为在大多数光阴里,艾草活在人们的视线之外,饮食之外。红绿的人生、多味的生窗或者残阳枯坐的境遇里,开始回味从一棵草生长为一个人的命运故事。艾草,就长在我们生命必经的路旁。怀念与回忆,证明我们至少还保留着一丝昨日艾草的气息。在炎凉之外,多了一丝别样的暖意。
农历五月,再忙,母亲也总要从菜园里刈割些艾草、菖蒲,采些杂草的嫩叶,置于铁锅中,浇上井水,在柴火的燃烧里,逼出绿色或者褐色的汁液。然后,母亲挨个给我姐姐们和我洗澡,褐色裹挟着绿意从头浇下,流过脊背、腿,一直到脚跟,河流般缠绕全身,那温润夹杂着青草的气息浸润着我。近距离地与这些植物聚在一起,我感受到了零距离的清凉,似乎浑身的汗毛都张开了呼吸的空隙,洗吧,吸吧,洗净我们身上的尘埃、荒芜与污垢,洗净我们身体内的杂质、喧嚣与肮脏,洗出一个青枝绿叶的我吧。
我感佩母亲的举动。我问母亲:“这是什么啊?”母亲很抒情地答道:“是艾(爱)啊!”那悠长的声音里,包 *** 万千疼爱。五月洗澡,这是别有意味的仪式,充满着母亲的祝愿与祈祷。据说,在这期间,凡间万千病虫祸害齐聚乡间,诸如蜈蚣、蚊蚋、园蛾、毒气、瘟疫等等,农人对抗它们的古老的方式,就是用艾草。农人生于尘土,尘土的事情他们只能依靠尘土来应付。这些大地上生长的艾草,则是他们生活或者内心的依靠。除此以外,他们还能依靠什么呢?露水?空气?还是变幻莫测的天气?靠老天吃饭的农人们,与这些靠天气生长的草同病相怜,生死相依。
在乡间,走上神坛的植物不多。我见过一些原先朴素的植物,在日子的洼地里,上升到充满神 *** 与神秘 *** 的高度。如柳树枝,一旦在某个特定的日子扦 *** 于坟墓之侧,敬畏就油然而生,载着魂魄与沉重的怀念,那柳枝瞬间在人类面前高大起来。轻触一下,都唯恐惊动那沉睡的灵魂。还有那枯萎的艾草,平日里就是农家土灶台里的柴火。一旦与清明对接起来,那枯黄的禾草则立马成为逝者世界的金条。真不知道地下世界的人们如何识别黄金玉器。
艾草,同样充满神秘的隐语。那碧绿的枝叶,散发着香气,趁着农历端午的日子,一举从匍匐的旷野跃升至乡间的门楣,而且雷打不动。不只母亲这么做,其他农人亦然。端午 *** 艾,已经成为千百年来不变的符号与象征。人们把 *** 艾和菖蒲作为端午节的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 *** 于门楣,悬于堂中。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 *** 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起先我以为这是农人对屈原的怀念。“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当年,艾草和屈原一起被流放。“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诗人与艾草惺惺相惜。“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诗人与艾草一样,在浑浊的世道中保持着高洁的情 *** ,非凡脱俗。然而一生在泥土中摔打的农人,与庄稼、牲畜还有天气纠缠的农人,他们每天琢磨的不是诗句,而是手中的碗与身上的命。就是农人,这些匍匐于大地的农人,把艾草捧得高高的。是艾草的香气给了他们日子的芬芳,还是艾灸熏热着他们病痛的神经?是艾草的纯洁洗净身上的泥土,还是艾草的碧绿带来生命的图腾—抵挡民间五毒,祈祷吉祥降临?我不知道,生命之火岂是一支艾草所能承载的沉重?全家不分昼夜在野湖中煎熬,直到瘟疫退去。
我也见过乡间的农人在天灾 *** 面前痛哭无言的样子,还有面对疾病与死亡时候无法言说的创伤。他们最多的言语只有那句经典的台词:老天啊,救救我们吧!漫天风雨,天还是那个天,或阳光普照或大雨滂沱,恣意 *** ,沧海桑田。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明明知道艾草连稻草也比不上,他们依旧要伸出无助的手臂。乡间苍茫的大地上,他们又能抓住什么呢?至少,他们找到了托付生命的方舟,找到了活下去的信心与理由。
看着执着的母亲,以及门楣上的艾草,由绿转黄到落满尘埃,叶子凋落了,枝干仍牢牢地坚持着,谁又能说些什么呢?谁的心里不空余着一个位子,栖息幻想与拯救?
我们渴求这植物般的生活,如艾草一样碧绿地簇拥着,鲜嫩着,坚守生长,远离烟火、喧哗还有那功利浮华,以最本真的姿态恣意舒展,在阡陌之间,自在洒脱。可惜艾草非人,她哪里知晓人之艰难?艾草可以简朴可以的。但我们必须保持艾草的苦味,如此才会测出日子的深浅与轻重,才会用拙朴与清淡去除浮世绚烂的虚华,让心灵回归简淡素净。
由艾草,我想起 *** 女诗人茨维塔耶娃,她在选择自尽前的文字中写道,别人都以为我很勇敢,其实我知道,没有谁比我更胆怯。我什么都怕,怕异样的眼,怕黑暗,怕脚步声,而最怕的,还是自己孤独的灵魂。在苦涩与孤独的灵魂之间,孰轻孰重?我想如果我们的苦能挡住寒冬,挡住那有形或者无形的疼痛与凄凉,至少我们在生命落幕时,会感悟到来自心灵深处的芬芳。
这苦涩,注定要咀嚼到最后。
今年的端午节是6月14日,端午是上古先民为了祭拜“龙祖”祈福的日子,和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传统四大节日,每逢端午节,全国各地都会举办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打午时水、放纸龙、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活动,因为端午节有“端午避五毒”“端午 *** 艾”等说法,所以 *** 艾草就成为了端午节特有的一个习俗,而端午节 *** 艾草是有很多说法讲究的。下面咱们就来了解下,为何端午节要 *** 艾草, *** 艾草的“1不挂,2不采,4注意”又是什么意思?
端午节是一年中阳气旺盛的时节,在这期间,万物朝阳,所有的自然生物都会迎来崭新和旺盛的生长,而艾草作为端午独有的一个植物,在端午期间的生长是一年中最旺盛的时候,古时候人们的生活条件有限,蛇鼠虫蚁经常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而其中不乏有一些带有毒 *** 的生物存在,其中最为普遍的就是我们农村人常说得“五毒”,蜈蚣、蛇、蟾蜍、壁虎和蝎子,这些有毒的生物每当端午节就会因为气温上升,气压增大,所以会选择一些通风条件好的地方生存,而人类的居住地是首选。
就这样,人们在端午节前后就会想办法来驱赶“五毒”,经过人们多年的经验总结,发现端午节的艾草具有驱赶“五毒”的作用,一些蛇鼠虫蚁闻见艾草的香气之后都会远离。后来经过研究发现,五月的艾草含油量是更大的,所以这时候将艾草晒干、敲碎做成香薰料来驱赶蚊虫是更好的,所以后来就有了“端午挂艾驱五毒”的说法。
而最开始人们挂艾草除了是驱“五毒”之外,在民间还有“手执艾旗招百福”,每当端午节当天,人们就会早早地把采摘回来的艾草挂在门框上边,做成一个像旗子的样子,用来趋利避害,而艾草的外形犹如一把宝剑,挂在门上还可以用来“驱坏人”,用来保平安,所以端午节挂艾草是端午节特有的一个习俗。
那么端午节 *** 艾草的“1不挂,2不采,4注意”又是什么意思?
1不挂,家里有婴儿和老人的门不能挂艾草,艾草本身具有独特的香气,在燃烧时会有一股 *** *** 的味道散发出来,很多身体弱的人,像婴儿和老人,如果在屋内悬挂艾草或者燃烧艾草都会对身体产生影响,婴儿会对呼吸道有影响,而对老人的神经也会有 *** ,所以在端午节,这种情况不要挂。
2不采,晒过太阳的艾草不采,艾草经过 *** 的生长,通过露水的滋润,精华已经凝聚到了艾叶上,如果这时候太阳出来,把艾草晾晒,那么艾草就失去了净化,这样的艾草和平时的艾草就没有区别,所以晒过太阳的艾草不采。
长势弱的艾草不采,端午节的艾草虽然是一年中生长最旺盛的时节,但因为很多艾草因地制宜,环境 *** ,植株生长缓慢,这样瘦小的艾草基本没有任何防虫驱蚊的作用,而且这么瘦小的艾草挂在门上,也没有趋利避害的作用,所以这样的艾草宁可不要也不去采摘。
4注意,艾草倒挂招福,记得小时候,奶奶总是在端午节挨家挨户地提醒我们,艾草一定要倒着挂,因为艾草和春节的福都是一样的,都有“招财纳福”的寓意,这样的艾草如果正着挂,福气就会随着端午的风吹走了,所以我们倒着挂,端午节的福气才会留下来,因此就有了端午倒挂艾草的说法。
艾草要带露水的,端午的露水因为温度和湿度,凝聚下来的都是精华,很多人会在端午节前后每天早晨去山里采集这个露水用来饮用或者煮 *** ,而我们挂艾草的时候也会有这个讲究,在挂艾草的时候,都会挂上带有露水的,这样一天下来,艾草不会晒干也不会发黄,寓意着我们的福气能够常在。
艾草不挂短小或者破的,艾草如果出现短小的,那就证明没有长成或者营养 *** ,这样的艾草又不能驱虫,又不美观,所以在端午这种短小的不挂。而破的艾草足可以证明是被害虫啃食过的,在端午,如果出现破损的艾草,人们认为这样会 *** 端午的福运,所以这样的艾草是不允许挂在门上的。
艾草要用红绳挂,端午节有挂香囊,挂荷包的说法,这些挂件都是用红绳系上的,在古时候人们认为红绳可以辟邪,而且红色 *** 着红红火火,日子有朝气,所以在挂艾草的时候一定要用红绳来挂,切记不能用白色和黑色的绳子。
端午节马上来临了,除了 *** 艾这个习俗外,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等习俗,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在这两天做好准备,让我们迎接一个不一样的端午,最后,小农人在这里祝大家,端午节快乐哦!
客家 *** 艾灸-----艾草客家 *** 艾灸之一---艾草
艾草,这种植物野生于田间地头,全国都有。从生长环境上,艾草一般生长在排水很好,眼光充足的地方。
扁鹊墓 *** 边上的北艾,为四大名艾之一
艾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 *** 现的概率极高,嫩的时候时候可以做菜,可以 *** 美食,可以制茶,还可以入 *** 。它是女人的宝贝,贯穿女人的一生,少女的时候,用于通畅月事,生产的时候,用于暖宫排瘀,中年的时候,用于润泽肌肤,老年的时候,用于温经散寒止痛。
艾草这么好,它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从作为中 *** 的四气五味开始来认识他。
艾作草,芳香, *** 温,味苦,微甘,辛,通行十二经脉,自寻阴处。
艾草有芳香,香味的东西都有走串之效,能行气通经脉,也能醒脾,让人有食欲。
*** 温,有温阳之效。寒热温凉四气,人居于温,艾草 *** 温正适合 *** 。温可以祛寒,也可以温阳化气。味苦,苦曰泻下,苦味的可以往里面走,往下走。甘入脾,甘可以守,有补益之效。辛曰发散,辛味就是辣味,我们吃辣椒是不是头面发热,出汗,辛味可以向外走,向上走。所以,艾草能温阳化气,又有走串之 *** ,能往上走往下走往里外走,所以可以通行十二经脉,无所不达。
自寻阴处怎么理解呢,这里有一个事迹,古代行军打仗,都需要安营扎寨,在一些没有河流的场地,只能穿井取水,这里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地下水的位置,古人很智慧,知道艾草的特点,就在地上燃艾,艾烟会有一部分入地,然后等附近地面上冒烟,在冒烟的位置挖下去,就有水源。水属于阴,艾草纯阳 *** 温,这就是自寻阴处。
利用艾草这个特点,我们燃艾作灸,在皮肤上,艾的 *** *** 可以自寻阴处,智能驱邪。
湖北蕲春李时珍家乡蕲艾
目前我们 *** 用的艾草很多种,古代典籍把其中有特点的艾草称之为四大名艾,浙江宁波的海艾,河北的祁艾,河南汤阴县扁鹊墓 *** 边上的北艾,还有湖北蕲春李时珍家乡的蕲艾。这四种都有出绒率高,艾叶精油含量高的特点,其中以蕲艾,植株可达两米, *** 效最为医家推崇。
四大名艾之外,还有广东云浮的红脚艾较为出名,原为葛洪妻子鲍姑专门治妇科所用。
在农村野地里几乎能看到很多的野花野草一些野生植物,有的价值也很大,但是有的却是没什么作用,甚至还带有毒 *** 。这种带有毒 *** 的植物,我们更好不要去触碰。除了有毒 *** 的植物外,还有一些是具有 *** *** 的。比如说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一种植物就是如此,这种植物,在农村地区也是比较多见的,而且一直深受大家的喜欢,它就是艾叶。
艾叶的作用很多,在我们南方农村,一般在端午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家的房门上或者是窗户边挂上艾叶,这是一种习俗为了驱灾避害,也是为了能够防止蛇虫的“光临”。艾叶这种植物已经有了上 *** 的历史了,它之所以到现在还如此受大家的欢迎,我想也是与它的价值离不开关系的吧。
艾叶也有分类之说,有的可以用来食用,一般人们就会用艾叶来做“粑粑”或者是青团吃。还有的则是拿艾叶来入 *** 。我们这还有农村老人用艾叶来洗澡的,据说用艾叶洗完澡之后,整个人都会非常的舒服。
在南方每到端午前的时候,也就是艾叶大卖的时候,人们买艾叶不仅仅只是为了用这么简单,有时候看到艾叶就能想到以前在农村的时光,那个时候是比较开心的。
现在已经是农历的三月份了,再过2个月的样子就迎来端午了,如果你们喜欢艾草的话,就可以去街上或者是农村,弄点回来试试哦,不管是做团子吃,还是用来泡脚都是可以的。但是在购买的时候,就要分清种类了,不要把吃的当泡脚用,用的当做团子的材料吃了
艾草被誉为“医草”,艾除百病,善通经脉,养鸡人都在用!农村 养鸡 蛋鸡 艾草
艾草能通经活络除百病,被誉为“医草”,乃医家最常用之 *** 。记得小时候风寒受凉、肚子疼的时候,奶奶会煮一碗艾叶汤来驱寒止痛。
古 *** 载,艾叶 *** 温,善通经脉,有祛除阴寒,消肿散结,理气血,逐湿寒的功效。
其实,艾草对在养鸡中也有很好的 *** 用价值,特别 *** 群受到风寒、气喘、流鼻液时,给病鸡用艾草有以下功效。
(1)止血作用
鸡的体表有螨虫、虱子、伤口,或肠道有球虫、绦虫、线虫时,都会造成病鸡严重的出血。
因为艾草 *** 温,有很好的止血作用,此时给病鸡喂艾叶起到有很好的止血效果。
(2)化痰平喘
时逢大暑,气温高,很多鸡舍已经全天开启水帘,稍不注意,鸡群容易受凉感冒,出现张口喘气,有呼噜音或甩鼻,主要是呼吸道内有大量的分泌物导致鸡出现呼吸困难的病症。
因为艾叶中含有挥发油,有平喘、化痰、镇咳的作用,养鸡人给鸡群喂艾草,可以缓解鸡群由于受凉出现的张口呼吸、甩鼻等呼吸道症状。
(3)抑菌杀菌
鸡如果感染了沙门氏菌,会出现白痢、伤寒、副伤寒。
鸡白痢引起的“糊 *** ”对雏鸡的危害大,雏鸡在3-7日龄开始发病,怕冷扎堆,排出石灰样稀粪,堵塞 *** ,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可到20%-30%。
因为艾叶含有挥发油,具有很好的杀菌作用,可以 *** 沙门氏菌,所以治疗鸡沙门氏菌病时,可将艾叶配合其它的 *** 物一起使用,不仅起到杀菌作用,还可以温补脾胃,对鸡有好的治疗效果。
使用 *** :艾草开花前采摘,晒干,生用, 粉碎,治疗时,按照1%比例拌料,或每只鸡1-1.5克。
写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农村养鸡朋友,其实我们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经济实用的 *** 材,可以帮我们省钱、治病。
也想请大家聊聊,您养鸡有什么好偏方,可以留言分享一下。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片爱,养鸡人就会有美好的明天。
关注蛋哥养鸡,每天5分钟,了解鸡、蛋天下事!
养好鸡,卖好蛋,就看蛋哥养鸡!
点击下面蓝色的“了解更多”看蛋哥的历史技术好文章
别名蒿(《诗经》),荍(《毛诗传》),草蒿、方渍(《本经》),三庚草(《履巉岩本草》),野兰蒿(《现代实用中 *** 》),黑蒿(《山东中 *** 》),白染艮(《闽东本草》)。
出处《本经》
来源为菊科植物青蒿或黄花蒿的全草。夏季开花前,选茎叶色青者,割取地上部分,阴干。
原形态①青蒿,又名:香蒿(《说文》)。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150厘米,全体平滑 *** 。茎圆柱形,幼时青绿色,表面有细纵槽,下部稍木质化,上部叶腋间有分枝。叶互生;2回羽状全裂,第1回裂片椭圆形,第2回裂片线形,全缘,或每边1~3羽状浅裂,先端尖,质柔,两面平滑 *** ,青绿色。头状花序排列成总状圆锥花序,每一头状花序侧生,稍下垂,直径约6毫米;总苞半球形,苞片3~4层,外层的苞片狭长,内层的卵圆形,边缘膜质;花托 *** 着生管状雌花,内仅雌蕊1枚,柱头2裂;内部多为两 *** 花,绿 *** ,花冠管状,雄蕊5枚,花丝细短,雌蕊1枚,花柱丝状,柱头2裂,呈叉状。瘦果矩圆形至椭圆形,微小,褐色。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生长于河岸、砂地及海边。分布辽宁、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浙江、福建、广东等地。
②黄花蒿,详"黄花蒿"条。
以上植物的根(青蒿根)、果实(青蒿子)亦供 *** 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 状①青蒿的干燥全草,长约60~90厘米。茎圆柱形,表面黄绿色或绿褐色,有纵向的沟纹及棱线,全体 *** ,质轻,易折断,断面呈纤维状,黄白色, *** 有白色疏松的髓。叶片部分脱落,残存的叶皱缩卷曲,绿褐色,质脆易碎。气香,味微苦。以质嫩、色绿、气清香者为佳。
②黄花蒿的干燥全草详"黄花蒿"条。
化学成分青蒿含有苦味质、挥发油和青蒿碱、维生素A。
*** 理作用青蒿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某些皮肤真菌有些抑 *** 用。其乙醇提取物在试管内对钩端螺旋体的抗菌浓度为7.8毫克/毫升,效力与连翘、黄柏、蚤休相似,而弱于黄连、荔枝草、黄芩与金银花。
炮制青蒿:拣去杂质,除去残根,水淋使润,切段,晒干。鳖血青蒿:取青蒿段,置大盆内,淋入用温水少许稀释的鳖血,拌匀,稍闷,待鳖血吸收后,入锅内文火微炒,取出,晾干。(每青蒿段100斤,用活鳖200个取血)
*** 味苦微辛,寒。
①《本经》:"味苦,寒。"
②《本草正》:"味苦微辛, *** 寒。"
③《本草求寡》:"味甘微辛,气寒,无毒。"
归经入肝、胆经。
①《 *** 本草》:"入脾、胃。"
②《纲目》:"少阳、厥阴血分。"
③《本草新编》:"入胄、肝、心、肾四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除蒸。治温病,暑热,骨蒸劳热,疟疾,痢疾,黄疸,疥疮,瘙痒。
①《本经》:"主疥瘙痂痒,恶疮,杀虱,留热在骨节间,明目。"
②《唐本草》:"生按敷金疮,大止血,生肉,止疼痛。"
③《食疗本草》:"益气,长发,补中,明目,煞风毒。治骨蒸。烧灰淋汁,和石灰煎,治恶疮瘢靥。"
④《本草拾遗》:"主妇人血气,腹内满,及冷热久痢。秋冬用子,春夏用苗,并捣绞汁朋。亦 *** 为末, *** 冲服。如觉冷,用酒煮。"
⑤《日华子本草》:"长毛发,发黑不老,兼去蒜发,心痛热黄,生捣汁服并敷之。泻痢,饭饮调末五钱匕。"
⑥《 *** 本草》:"去湿热,消痰。治痰火嘈杂眩晕。利 *** ,凉血,止大肠风热下血,退五种劳热,发烧怕冷。"
⑦《纲目》:"治疟疾寒热。"
⑧《本草新编》:"退暑热。"
⑨《生草 *** *** 备要》:"治小儿食积,洗疥癞。"
⑩《医林纂要》:"清血中湿热,治黄疸及郁火不舒之证。"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注意①《本草经疏》:"产后血虚,内寒作泻,及饮食停滞泄泻者,勿用。凡产后脾胃薄弱,忌与当归、地黄同用。"
②《本草通玄》:"胃虚者,不敢投也。"
复方①治温病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青蒿二钱,鳖甲五钱,细生地四钱,知母二钱,丹皮三钱。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温病条辨》青蒿鳖甲汤)
②治少阳三焦湿遏热郁,气机不畅,胸痞作呕,寒热如疟者:青蒿脑钱半至二钱,淡竹茹三钱,仙半夏钱半,赤茯苓三钱,青子芩钱半至三钱,生枳壳钱半,陈广皮钱半,碧玉散(包)三钱。水煎服。(《通俗伤寒论》蒿芩清胆汤)
③治骨蒸劳,体瘦、发渴、寒热:青蒿一斤(取叶曝干,捣罗为末),桃仁一斤(酒浸,去皮尖,麸炒令黄.研烂),甘草半(五)两(生捣罗为末)。另以童子 *** 三斗,于瓷瓮中盛,于糠火上煎令如稀饧,却倾于铜器中,下诸 *** ,又于糠火上煎,以柳木篦搅之,看稀稠得所,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以粗疏布袋盛。每日空心温童子 *** 下三十丸,日晚再服。(《圣惠方》青蒿圆)
④治劳瘦:青蒿(细锉)嫩者一升,以水三升,童子 *** 五升,同煎成膏,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温酒下,不以时。(《鸡峰普济方》青蒿煎)
⑤治虚劳,盗汗、烦热、口干:青蒿一斤,取汁熬膏,入人参末、麦冬末各一两,熬至可丸,丸如梧桐子大。每食后米饮下二十丸。(《圣济总录》青蒿丸)
⑥治疟疾寒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补缺肘后方》)
⑦治虚劳久疟:青蒿捣汁,煎过,如常酿酒饮。(《纲目》青蒿酒)
⑧治温疟痰甚,但热不寒:青蒿二两(童子 *** 浸焙),黄丹半两。为末。每服二钱,白汤调下。(《仁存堂经验方》)
⑨治少阳疟疾,暮热早凉,汗解渴饮,脉左弦,偏于热重者:青蒿三钱,知母二钱,桑叶二钱,鳖甲五钱,丹皮二钱,花粉二钱。水五杯,煮取二杯。疟来前,分二次温服。(《温病条辨》青蒿鳖甲汤)
⑩治赤白痢下:青蒿、艾叶等分。同豆豉捣作饼,日干。每用一饼,以水一盏半煎服。(《圣济总录》蒿豉丹)
⑾治暑毒热痢:青蒿叶一两,甘草一钱。水煎服。(《圣济总录》)
⑿治阑尾炎、胃痛:青蒿、毕拨等量。先将青蒿焙黄,共捣成细末。早、午、晚饭前白开水冲服,每次二克。( *** 《中草 *** 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⒀治酒痔便血:青蒿(用叶不用茎,用茎不用叶)为末,粪前(便血用)冷水、粪后(便血用)水酒调服。(《永类钤方》)
⒁治鼻中衄血:青蒿捣汁服之,并塞鼻中。(《卫生易简方》)
⒂治聤耳脓血出不止:青蒿捣末,绵裹纳耳中。(《圣惠方》)
⒃治牙齿肿痛:青蒿一握,煎水漱之。(《济急仙方》)
⒄治蜂螯人:青蒿捣敷之。(《补缺肘后方》)
⒅治金疮扑损: *** 青蒿捣封之。 *** 青蒿、麻叶、石灰等分。捣和晒干,临时为末搽之。(《肘后方》)
各家论述①《本草新编》:"青蒿,专解骨蒸劳热,尤能泄暑热之火,泄火热而不耗气血,用之以佐气血之 *** ,大建奇功,可君可臣,而又可佐可使,无不宜也。但必须多用,因其体既轻,而 *** 兼补阴,少用转不得力。又青蒿之退阴火,退骨中之火也,然不独退骨中之火,即肌肤之火,未尝不共泻之也,故阴虚而又感邪者,最宜用耳。又青蒿最宜沙参、地骨皮共享,则泻阴火更捷,青蒿能引骨中之火,行于肌表,而沙参、地骨皮只能凉骨中之火,而不能外泄也。"
②《本经逢原》:"青蒿亦有两种,一种发于早春,叶青如绵茵陈,专泻丙丁之火,能利水道,与绵茵陈之 *** 不甚相远;一种盛于夏秋,微黄似地肤子,为少阳、厥阴血分之 *** ,茎紫者为良。"
③《重庆堂随笔》:"青蒿,专解湿热,而气芳香,故为湿温疫疠要 *** 。又清肝、胆血分之伏热,故为女子淋带、小儿痉痢疳匿神剂,《本草》未言,特为发之。"
备注此外,部分地区习惯作青蒿使用的,尚有下列几种:
①茵陈蒿及滨蒿的老枝,前者使用于河北、山东、江苏、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等地;后者使用于东北地区。参见"茵陈蒿"条.
②牡蒿的全草,在江苏、上海、四川等地使用。参见"牡蒿"条。
摘录《中 *** 大辞典》
转载请注明作者与来源: *** 店人官方(1 *** 03586 *** 331203)
被誉为山中宰相的著名医 *** 家陶弘景曾言:"捣叶以灸百病,亦止伤血。汁又杀蛔虫。苦酒煎叶疗癣"。这其中所说的“叶”指的便是艾叶了。
艾叶你知多少?
*** 来源:头条号官方正版图库
艾叶,又称为艾、艾蒿、大艾叶等,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艾叶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油,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桉叶精、 *** 、藏茴香酮、松油醇等。
艾叶的主要功效是调理气血、逐寒湿。同时,艾叶也有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久痢、 *** 不调等功效。在 *** 理研究方面还发现,艾叶有抗菌、抗 *** 、抗过敏、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艾叶的常见用法
*** 来源:头条号官方正版图库
内服:煎汤,3~9g;入丸、散或捣汁。
外用:捣绒作炷或制成艾条熏灸、捣敷、煎水熏洗或炒热温熨。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1.5-3厘米,进行熏烤。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食疗:
① 艾叶红糖水。
做法:生姜5片,大枣5枚,艾叶15g,红糖适量,水煎服。此法用于妇女 *** 。
②姜艾鸡蛋。
做法:生姜15g,艾叶10g,鸡蛋2个,加水适量煮熟后,蛋去壳放入再煮,饮汁吃蛋。此法用于女子 *** 过多。
泡脚:取艾叶一小把煮水后泡脚。用艾叶做成或用纯的清艾条取四分之一,撕碎后放入泡脚捅里,用滚开的水冲泡一会儿,等艾叶泡开后再兑温水泡脚。泡至全身微微出汗,再多喝些温水并充分休息。
含艾叶的常用中成 ***
艾附暖宫丸:功能主治是理气补血,暖宫调经。用于 *** 虚寒, *** 量少、后错,经期腹痛、腰酸带下。
温馨提示
1.宫寒经痛的读者朋友注意了,此 *** 若再配合艾灸相关穴位,内外同补,效果更佳。
2.阴虚血热者应慎用艾叶。
藜蒿:农村不受待见,城里却被当成了“宝”,你爱吃吗?
眼下正是吃野菜的季节,在菜市场走一圈就会发现不少野菜。
好些还是当年在农村不怎么受人待见的野菜,甚至有些是“喂猪草”,可是如今在城里却摇身一变,成为了稀罕菜, *** 卖得比肉都要贵。
其中藜蒿就是这样一种野菜,在城里被不少人当成了“宝”。
如今允许摆地摊了,在我家楼下的门口,每天早上就能见到不少老人来摆摊卖菜,其中就有一些老人卖野菜,毕竟现在野菜大量上市。
由于我就是农村来的,想吃野菜直接回家去采摘就行,所以每次见到了都是直接走过去了。但是有一次见到有个老人在卖藜蒿,引来了不少邻居的围观,并且大家都是一捆一捆地带回家。
我抱着好奇过去看了一下,难道这藜蒿不要钱了?这么多人买?可是当我问了一下 *** ,吓了我一跳,足足要25元一斤。
老板可能也是看出了我嫌他的 *** 贵,她告诉我说现在的已经便宜了,在春节前后都卖到了40元一斤。如果我感觉贵,可以购买这没有摘叶子的,只要13元一斤,便宜了一半。
听到她的这番话,我只能是感慨现在连野菜都吃不起了。
想当初,在我小的时候这可是经常割来喂猪的野草,而如今却被人高价抢着买,真的是生活水平提高了,爱吃野菜的 *** 多了。
其实这真不是我吹牛,在我的家乡那边以前藜蒿真的是一种割来喂猪的野草。它和艾草长得很像,喜欢生长在水边,像水塘、河边,或者是沼泽地里,一长就是一 *** 。
在春天的时候又非常的脆嫩,去打猪草的时候,戴上一把镰刀,一会就能割一篮子。而且这种草的生命力强,生长速度快,割了没多久又会从隔断的地方再长出来。
在当时村里很少有人会想着采挖藜蒿来吃,也就是从最近几年开始,受到城里人的影响,村里 *** 陆续爱上了采挖藜蒿来吃。
其中吃法还很多样,有人用它炒腊肉吃,有人用它凉拌着吃,还有人会把它做成藜蒿粑粑吃。
不过我是不太习惯吃藜蒿,总是感觉它的味道有点难以接受。而我的一个朋友就特别爱吃藜蒿,他每次回村里了,都会割上好几篮子的藜蒿带回去。
我问他,这么多吃得完吗?他告诉我说,现在藜蒿可是稀罕的蔬菜,在城里能卖高价,而他主要是送给同事和邻居。
后来我了解了一下,之所以在农村藜蒿不怎么受重视,是因为它太常见了,根本就没人把它当回事,想吃了就可以去河边、路边割一点。
可是在城里则不一样了,他们想吃这个就要花钱。而且有时候,花钱也未必买得到。
原因是在农村很多人虽然知道它能卖钱,但却不愿意去割来卖钱,就是因为他们缺乏销售渠道。在农村的集市上这东西没人买,而在城里去卖,他们又不知道到哪里去卖。
虽然它的 *** 贵,可是割它要时间,还要清洗、去叶子,实在是麻烦,一来一去至少要两天的时间,但是还未必卖得出去。仔细算一下账,还不如干点其他的事情更实际一点。
所以藜蒿在农村,也就不值钱了。现在这个季节,藜蒿是最为鲜嫩的。已经卖到20多元在我看来还是有点贵啊。而且听说在城里好些超市的藜蒿,可不是纯野生的,是人工在大棚种植出来的。
各位网友们,你们爱吃藜蒿这种野菜吗?
吃不完的艾草这样保存,能放半年多,不霉变不长毛,就像新的一样4月4号清明节,在这个春意盎然的节日里,人们祭拜完毕,会带着小朋友,进行一些扩展活动,踏青、 *** 柳、采挖野菜等,说到挖野菜,就不得不提一种植物,它就是艾草(艾叶),清明前后的艾草,新鲜又旺盛,尤其在一场小雨过后,变得更加朝气蓬勃,北方朋友有点陌生,南方朋友一定熟知,艾草是一种 *** 用型野菜,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的功能,女 *** 朋友可以多吃一点,古时流传一句话:“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艾全草入 *** ,对老年 *** 有一定的好处。
在清明节前后,江南一带流行吃清明果,清明果也叫青团、艾糍,通体绿色,是一种特别抗饿的食品,可以当做春游小吃, *** 青团的时候,摘新嫩的艾叶,越鲜越好,清洗干净,放入锅中进行焯水,加一勺盐防变黄,大约煮2分钟捞出,浸泡在凉水中,用料理机,打成糊糊状,把艾草混入米粉中,一半是糯米粉,一半是粘米粉,比例为2:1,一直搅出面絮的样子,把面团整理成扁形,包入喜欢的馅料,水开上锅,大火蒸10分钟,即可出锅。
艾草除了能制成青团,还能摊成鸡蛋饼,南方人吃青团的历史,由来已久,对艾草也很熟悉,北方人对艾草的印象,多停留在驱蚊虫上,据老年人说,六七月份的蚊虫,害怕艾草的味道,将艾草齐根剪断,挂在门口窗前,蚊虫便不敢闯入,按效果来说,应该是管用,只不过效果一般,达不到完全驱虫的效果。
近几年,随着 *** 小 *** 的火爆,更多人通过 *** 认识了艾草,原来艾草能制成这么多美食,就拿我周边的来说,也开始逐渐尝试艾草,按照 *** 的步骤,开始 *** 出青团,发现味道确实不错,还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艾草属于野菜的一种,外形有点像芹菜叶,它像其他野菜一样,也是有生命周期的,清明前后吃正合适,过了这段时间,味道就大不如从前了,趁着清明节假期,大家可以多采摘一些,吃不完的艾草,我教你一个收藏 *** ,可以保存一年之久,想吃随时都可以,冬天也可以做。
保存艾草
1、趁着天气晴朗的日子,可以多采摘一些,尽量选择嫩嫩的茎叶,把老叶和黄叶丢掉,记住一点,越嫩越好,味道也足。
2、准备一个容器,将所有的艾草,全部倒入,将艾草用清水冲洗两遍,再用盐水浸泡15分钟,重新捞出,控干水分,前期有点费水,多洗两遍没坏处,防止有脏东西。
3、起锅烧水,水中放入一小勺小苏打,它能保持艾草翠绿不变色,但不要放太多就好,多了会苦,水 *** 入艾草,用筷子搅动,保持叶片受热均匀,沸腾2分钟即可捞出,时间不宜过久。
4、出锅后的艾草,迅速放入凉水中,水一定要冰凉,提前冷冻一会更好,再次浸泡一会儿,这样可以让叶片更绿,等10分钟以后,将艾草捞出,用手攥干水分,团成圆形。
5、再准备食品保鲜袋,把艾草团包裹好,放入冰箱中冷冻,想吃的时候,拿出来化冻,按需所取,放入料理机搅碎,就能 *** 青团了,这种做是不是很方便呢?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上艾草做的美食啦。
我是食味菜谱,热爱美食,每日更新家常菜和面食的做法,关注每天学习做菜,总会给你小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