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赤壁之战的时间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赤壁之战的时间以及火烧赤壁地点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赤壁之战的具体时间
战争日期 208年七月- 208年十一月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公元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 *** 率领水陆大军,号称百万,发起荆州战役,然后 *** 孙权。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由周瑜指挥,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一带大破曹军,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赤壁之战是之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也是孙、曹、刘各家都派出主力参加的唯一的战事。
曹 *** 经200年官渡之战、207年北征乌桓,完成了统一北方的战争。建安十三年正月回到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后,立即开始了向南用兵的军事上和 *** 上的准备。其一,在邺凿玄武池以练 *** ;其二,派遣张辽、于禁、乐进驻兵许都附近,以备不测;其三,令马腾及其家属迁至邺,做了实际上的 *** ,以减轻西北方向的威胁;其四,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进一步巩固了他的 *** 地位;其五,铲除了数次戏侮及反对自己的孔融,以维护自己的权威。
七月秋,曹 *** 亲领大军十余万南下荆州,用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的话来说是“乘破袁绍之势以下荆、吴”。企图一举消灭刘表和江东的孙权,统一天下。正当曹 *** 疾趋宛、叶之时,八月间刘表病逝。九月,其次子刘琮在新野(今属河南省)不战而降于曹军。荆州 *** 数以千计的蒙冲、斗舰,悉归曹 *** 所有,至此曹军水战实力大增。依附刘表屯兵樊城(今湖北襄樊)的刘备,闻讯后率部南撤。
当时江陵(今湖北江陵)贮有刘表的大量粮草、兵器等,因此刘备一方面由樊城向江陵撤退,另一方面命关羽带领 *** 经汉水到江陵会合。九月,曹军亲率精骑五千,包括亲兵虎豹骑,追击刘备,在当阳长坂坡(今湖北当阳东北)击溃刘备军后占领江陵。
曹 *** 至江陵后,立即采取安顿州吏民的措施,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
贾诩劝说曹 *** 先利用荆州的资源、休养军民、稳定新占地,可是曹 *** 并没有理会他的建议。曹军的作战部署大体是:以赵俨为章陵(郡治在今湖北枣阳东南)太守兼都监护军,于禁、张郃、朱灵、李典、张辽、冯楷等七军,统一指挥他们在汉水、淮水之间的行动。荆州方面,曹 *** 以曹仁和夏侯渊驻守江陵,以曹洪驻守襄阳,另以一部水陆军由襄阳沿汉水南向夏口。曹 *** 亲率一部连同新附荆州之众顺江而下,攻打东吴。
当曹 *** 南下时,孙权派鲁肃出使荆州,吊刘表丧,兼说刘备同心御曹。鲁肃与刘备相遇于当阳,后刘备用其计折向东南汉水方向撤退,和自汉水东下的关羽 *** 会合,并与刘表长子江夏太守刘琦所部一万余人联军退至夏口(今湖北武汉汉口),图谋联合孙权抗击曹 *** 。刘备遣诸葛亮随肃往东吴共谋抗曹之计。
诸葛亮到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孙权已接到曹 *** 威胁的书信,信上说:“今治 *** 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孙权不愿以“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曹 *** ,又顾虑孙刘联军不能与曹 *** 相匹敌。孙权部下以鲁肃为 *** 的主战派和张昭为首的主和派也展开了激烈争辩。诸葛亮为孙权分析敌我双方的利弊:“豫州(刘备)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 *** 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他指出(一)曹 *** 劳师远征,士卒疲惫;(二)北人“不习水战”;(三)荆州之民尚未心服曹 *** 。诸葛亮的结论是如果孙刘联合,定可取胜。
鲁肃又用激将法进言,说服了孙权,同时劝孙权立即把周瑜从鄱阳(今江西波阳东北)召回。周瑜支持诸葛亮和鲁肃的意见,先后分析曹军的弱点,指出:之一,曹军疲惫不堪;第二,“又今盛寒,马无藁草”第三,加之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曹 *** 的后患。既而进步分析了曹军的实际力量,指出来自中原的曹军不过十五六万,而且所得刘表新降的七八万人,人心并不向曹。
孙权增强联刘抗曹取胜的信心,命周瑜和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周瑜率精锐部队三万人,沿江而上至夏口,与刘备统军两万多人会合,共同抗曹。
周瑜率领的 *** 在樊口与刘备回合。然后逆水而上,行至赤壁,与曹军相遇。曹军新编及新附荆州 *** ,战斗力较弱,又遭瘟疫流行,以致初战不利。曹 *** 不得不把 *** “引次江北”,把战船靠到北岸乌林一侧。周瑜则把战船停靠南岸赤壁一侧,双相对峙。
北兵不惯船上生活,曹 *** 下令用铁索将战船连锁在一起,以减轻风浪颠簸。周瑜部将黄盖建议采用火攻战术以败曹军:“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 *** 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周瑜采纳了黄盖的建议,并即决定让黄盖用诈降接近曹 *** 战船。黄准备了十艘蒙冲斗舰,满载薪草膏油,外用帷幕伪装,上 *** 与曹 *** 约定的旗号。
时值隆冬,多刮北风,但按气象规律,几天严寒日过后,以常见有少暖之日,风向亦或变为东风,南风。据说,十一月十二日甲子日(合公元208年12月7日)这一天,晴空风暖,傍晚南风起,及至午夜风急,黄盖以准备的船舰出发,顺风驶向曹船。到了江的中心,黄盖手锯火把,使众兵齐声大叫:“降焉!”曹军官兵毫无戒备,“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离曹军二里许,黄盖遂令点燃柴草,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各营。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在南岸的孙军主力船队乘机擂鼓前进;同时刘备也自蜀山向乌林进发。盟军横渡长江,大败曹军。曹 *** 见败局已无法挽救,当即 *** 余船,引军退走。周瑜、刘备 *** 水陆并进,曹 *** 沿华容小道(今湖北监利北),向江陵方向退却,加以瘟疫、饥饿,曹军损失大半。幸得张辽,许诸等接应,才得脱险。至江陵城下,曹 *** 恐后方不稳,自还北方,留曹仁、徐晃守江陵,满宠驻当阳。
赤壁战前曹 *** 的优势是非常大的:之一,曹 *** “挟天子令诸侯”,诸侯自然在道义上难以争锋;第二,曹 *** 以新胜之军南下,其气自盛,第三,曹 *** 兵力数倍于孙、刘两家。既然曹 *** 具有如此的优势,孙刘联军的战绩更以辉煌。此战,孙 *** 扬水战之长,巧施火攻,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果断、以少胜多的的著名战例。赤壁战后,曹 *** 退回北方,再未有机会如此大规模南下荆州。曹 *** 集团也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 *** 。
周瑜等与曹仁隔江对峙,遣甘宁袭取夷陵(今湖北宜昌),曹仁率部进围甘宁,周瑜率军 *** ,大破曹仁军。刘备回师夏口,欲溯汉江迂回曹仁后方。次年,曹仁 *** 撤退。孙权继续与刘备联盟,以抗拒曹 *** 。刘备乘势取得荆州大部,包括武陵(郡治在今湖南常德)、长沙、桂阳(郡治在今湖南郴县)、零陵(均在今湖南境)等四郡。稍后又夺得刘璋的益州。孙权据有江东,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割据局面。
在评论曹 *** 兵败赤壁,传统的史学家强调其思想轻敌骄傲。如张作耀《曹 *** 传》说:「曹 *** 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则不以为然,他认为:「曹 *** 当时既新平江汉,威慑扬越;资刘表水战之具,藉荆楚楫棹之利,实震荡之良会,廓定之大机;不乘此取吴,将安俟哉?」
传统的评论一般忽略的一面是疫病流行因素。曹 *** 把失败原因归於疾病,他写信给孙权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裴松之评论赤壁之战是说:「至於赤壁之败,盖有运数。实由疾役大兴,以损凌厉之峰,凯风自南,用成焚如之势。天实为之,岂人事哉?」李友松的《曹 *** 兵败赤壁与血吸虫病关系之探讨》一文,指出曹 *** 赤壁之战兵败的原因是「疾病」—急 *** 血吸虫病。赤壁之战的 *** 恰恰是当时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的地区,而且时间又是血吸虫病的感染季节。赤壁之战是在冬天开始的,但曹军在转徙、训练时间是在秋天。曹 *** *** 在赤壁之战战前染上血吸虫病,经过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就发病了,致使大战时疲病交加,不堪一击。而刘、孙 *** 长期在血吸虫流行的疫区中从事生产、生活,士兵体内或多或少已产生一定的免疫力。
Rafe de Crespi *** y认为乌林之战实是一场小规模的遭遇战。
后代的文学家在以此次战争为题材而创作诗、文、小说时,又往往有意地渗入了夸张、附会的成分。
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是全书最重要、规模更大、人才最集中的战事。从第四十二回刘豫州败走汉津口,鲁肃来夏口吊刘表之丧开始,接下去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第四十五回“群英会蒋干中计”、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第四十七回“庞统巧授连环计”、第四十八回“锁战船北 *** 武”、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到第五十回“关云长义释曹 *** ”都是描述赤壁的战事。
《三国演义》则绘影绘声地描写了周瑜的营帐驻在今鄂州市之西山,孙、曹鏖兵之处在三江口。
传说、演义,和历史有较大的区别。
主要的之一手史料是陈寿著《三国志》。
《三国志》之《魏书》、《蜀书》和《吴书》中有许多矛盾。
最近30年,考古发现开始补充正史记载。1973年出土了东汉晚期的铜马镫一件,印有东汉献帝「建安八年」(公元203年)的瓦砚一台,并有东汉铜镜、陶瓷器和箭镞等。1976年,在赤壁山下一米多深的土层中发现沉船上的铁环、铁钉、东汉铜镜等物。同年,又在赤壁山上发现铜、铁、玉带钩各一件。
多年来,学术界对於「赤壁」地望问题讨论,诸说并起被近代传媒称为「新赤壁大战」。一般统计,至少有七种「赤壁说」:蒲圻说、黄州说、钟祥说、武昌说、汉阳说、汉川说、嘉鱼说。从目前讨论的情况看,争论的焦点是蒲圻说、嘉鱼说与黄州说何者为是,其余四说难以成立。
1.蒲圻说:阴法鲁主编的《古文观止译注》中写道:「那个赤壁,在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长江南岸。」《元和郡县图志》亦称:「赤壁山在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即周瑜用黄盖策,焚曹公舟船败走处。」胡三省注的《资治通鉴》和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也主是说。三种说法,蒲圻说较为可信,因为近年蒲圻的赤壁陆续有大批的器物被发掘。1991年湖北大学人文学院出版了《古 *** 蒲圻赤壁 *** 集》赞同上述观点。
2.嘉鱼说: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都持赤壁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的观点。如上溯此说之源,有《大清一统志》引据《水经注》为证。《水经注》曰:「赤壁山在百人山南,应在嘉鱼县东北,与江夏接界处,上去乌林二百里。」此说后来为清末著名地理学家杨守敬所首肯。
3.黄州说:还有一说认为赤壁在今武汉以东地带。唐朝杜牧和北宋苏轼都把黄冈(古黄州)西北的赤鼻矶(今「东坡赤壁」)视为赤壁,因为此地岩壁垂直,一片红色,宛若烈火烧过一样。苏轼《前赤壁赋》称:「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
*蒋永星.「周郎赤壁何处」,《历史教学》,1980.12,50
* *** 中 *** 事史编写组,《中 *** 事史》(第二卷), *** 出版社,1986
*李友松.「曹 *** 兵败赤壁与血吸虫病关系之探讨」,《中华医史 *** 》, 1981年第11卷第2期
*张作耀.《曹 *** 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二、赤壁之战时间是哪一年
1、历史上的今天,208年7月12日三国赤壁之战爆发。
2、赤壁之战,三方到底有多少兵力呢?三国演义中说曹军有80万,号称100万。
3、当时全国人口只有六七百万,这个数字当然是不可能的。
4、东汉鼎盛时期,人口曾高达5000万。由于黄巾“ *** ”的出现,中国人口锐减了百分之七八十。
5、在黄巾时代,全国陷入战乱中。战争中的人民大部分不是死于刀枪,而是死于饥饿。
6、由于战争原因,农民 *** 逃离自己的土地躲避保命。
7、而那个年代,农业产量低下,农民每年收获的粮食也就勉强维持自己的温饱,很少有什么存粮。
8、只要一二年没有收获,农民立即就会大量饿死。
9、黄巾的张角之流在1年内就被斩杀,余部却还闹了很久,持续了20年。
10、人口有如此锐减,也就不稀奇了。
11、当然,也有观点认为地方豪强之流,隐匿了很多人口。实际上,三国初期人口还有2000多万,也就是减少了一半。
12、即便是减少一半,也是很惊人了。
13、实际上,三国很多兵力都是三国演义的浮夸。
14、我们认为的官渡大战,曹 *** 只出动了三四万人,袁绍也不过10万大军。
15、这倒不完全是双方只有这么多兵力,主要是军粮匮乏,难以支持更多的部队长期作战。
16、再说夷陵之战,说刘备率领70万大军南下。
17、蜀汉一共只有90多万人口,难不成全国都南下打仗了!
18、此战刘备确实率领大量主力南下,也不过五六万人而已。
19、东吴的兵力也不过五六万,双方旗鼓相当。
20、双方兵力都不太多,夷陵之战大败后,蜀汉没有伤筋动骨,仍然可以维持国家,甚至可以北伐作战。
21、如果真的是倾巢而出,那么蜀汉恐怕一战就 *** 灭种了。
22、这是可是三国时期,使用兵力最多的大决战。
23、曹 *** 能够用于赤壁的北方 *** 有10万,还有收编刘表旧部五六万,总兵力大约十五六万。那么,刘备和孙权有多少兵力?
24、刘备自己有1万残兵,刘琦还有1万人。
25、很多人认为刘备没实力,在当年来说,2万的兵力也不算少了。十 *** 诸侯 *** 董卓时,很多诸侯包括曹 *** 在内,只有几千兵力。
26、如果刘备没什么实力,孙权根本就不可能同他结盟。
27、至于孙权可以用在赤壁约5万多人,之一波交给周瑜的是3万多人。东吴的总兵力大约有10万左右,需要分兵驻守其他地区。同时东吴境内的豪强力量很多,一些武装是他们控制,并不可靠。
28、即便如此,孙刘对曹 *** 就是7万多对16万,差距没这么大。
29、自然,如果是在平原陆战,孙刘这7万多人就死定了,怕是还不够曹 *** 大军吃的。
30、这是在长江流域,曹 *** 精锐的步兵、骑兵根本用不上,只能先用 *** 。
31、而 *** 恰恰是曹军的弱点,根本无法和东吴对抗。
32、曹 *** 的士兵不要说改为 *** 作战,就算上了船都站不稳。
33、曹 *** 能够争夺制江权的部队,只有刘表的几万 *** 。而刘表 *** 不是东吴对手,不然江夏也不会被东吴攻破,连黄祖都被杀了。
34、 *** 实力太弱,陆军再强也是干瞪眼没办法,此战没打曹 *** 就输了三成。
35、更倒霉的是,曹 *** 步兵因传染病(一说是血吸虫病)死伤狼藉,士气大减,更不是东吴精兵的对手。
36、所谓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
37、这个道理,才是千古不变的名言。
三、赤壁之战是什么时期发生的
1、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 *** 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之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
2、公元208年,曹 *** 带着20万大军向南进军,刘备回到湖北武昌,但军差区区两万多人,根本无法与曹军对抗,经过谋算后,他打算与孙权一同联手抵抗曹 *** 。
3、战争伊始,曹 *** 的 *** 首先从江陵顺流东下,在赤壁与孙刘联军相遇。初次交战,曹军失利,只好退到长江北岸,周瑜率领的联军则驻守南岸。
4、这时已是寒冬,北风劲吹,曹 *** 的部队发生了疫病,军士们原本就不善水战,生病之后更难适应江面颠簸,哀声遍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曹 *** 不知是自己想的,还是听取了别人的建议,下令将所有的大小舰船都连锁在一起,企图打造成一个江上 *** 。
5、周瑜部将黄盖见有机可乘,便献计主张火攻。周瑜然其计,于是黄盖假称向曹 *** 投降,率领10艘舰船,趁着强劲的东南风,驶向曹营。在距离曹营不到二里的时候,黄盖等人突然将船上的柴草点燃,冲入曹 *** 舰阵。
6、一时间,曹 *** 大营火光冲天,曹 *** 战舰因连接在一起,来不及四散逃走,就在这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接着,周瑜趁机引兵攻入曹营,曹军有的被烧死,有的被淹死,有的被 *** ,全线崩溃。曹 *** *** 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关于本次赤壁之战的时间和火烧赤壁地点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