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时间?淝水之战的背景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25

其实淝水之战时间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淝水之战的背景,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淝水之战时间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淝水之战发生在哪一年
  2. 淝水之战简介,淝水之战的时间
  3. 淝水之战发生于哪个地方,什么时间
  4. 淝水之战的爆发时间是

一、淝水之战发生在哪一年

1、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 *** 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 *** 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淝水之战时间?淝水之战的背景-第1张图片-

2、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 *** , *** 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 *** 。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二、淝水之战简介,淝水之战的时间

1、中国古代战役淝水之战简介,淝水之战的时间

2、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 *** 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 *** 战役,结果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 *** 先后建立了十余个小国。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3、参战方兵力:东晋北府兵8万人,前秦嫡系兵30万,其他兵力50万

4、伤亡情况:东晋五千人,前秦嫡系部队全灭,其他兵力叛亡

5、主要指挥官:东晋: *** ,前秦:苻坚

6、淝水之战,又称肥水之战,发生於东晋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前秦出兵伐晋,於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馀万前秦军。淝水之战发生在淝水之上,八公山之下,安徽寿县古城。淝水又作肥水,源出肥西、寿县之间的将军岭。

7、东晋时,谢石、谢玄败苻坚于淝水。前秦和东晋的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留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等成语。

8、原文选自《资治通鉴》之一百零五卷秦兵逼肥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

9、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

10、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11、前秦的 *** 紧逼淝水而布阵,东晋的 *** 无法渡过。谢玄派使者对阳平公苻融说:“您孤军深入,然而却紧逼淝水部署军阵,这是长久相持的策略,不是想迅速交战的办法。如果能移动兵阵稍微后撤,让晋朝的 *** 得以渡河,以决胜负,不也是很好的事情吗!”前秦众将领都说:“我众敌寡,不如遏制他们,使他们不能上岸,这样可以万无一失。”

12、苻坚说:“只带领兵众稍微后撤一点,让他们渡河渡到一半,我们再出动铁甲骑兵奋起攻杀,没有不胜的道理!”苻融也认为可以,于是就挥舞战旗,指挥兵众后退。前秦的 *** 一退就不可收拾。

13、谢玄、谢琰、桓伊等率领 *** 渡过河攻击他们,苻融驰马巡视军阵,想来率领退逃的兵众,结果战马倒地,苻融被东晋的士兵杀掉,前秦的 *** 于是就崩溃了。谢玄等乘胜追击,一直追到青冈,前秦的 *** 大败,自相践踏而死的人,遮蔽山野堵塞山川。

14、逃跑的人听到刮风的声音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是东晋的 *** 将要来到,昼夜不敢停歇,慌不择路,风餐露宿,冻饿交加,死亡的人十有七八。

15、当初,前秦的 *** 稍微后撤时,朱序在军阵后面高声呼喊:“秦军失败了!”兵众们听到后就狂奔乱逃。朱序乘机与张天锡、徐元喜都来投奔东晋。缴获了前秦王苻坚所乘坐的装饰着云母的车乘,又攻取了寿阳,抓获了前秦的淮南太守郭褒。

三、淝水之战发生于哪个地方,什么时间

1、淝水之战简介淝水之战发生于哪个地方,什么时间?

2、淝水之战是东晋时期前秦的皇帝苻坚为了统一全国想南方的 *** 者东晋发起的一次作战,可惜,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据记载,前秦的皇帝苻坚摔了八十多万大军南下,结果却败给了东晋的八万大军,而此战之后还延伸除了草木皆兵的成语。那么,淝水之战是发生在哪一年的呢?

3、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 *** 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 *** 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4、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 *** , *** 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 *** 。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5、由上述我们可知淝水之战是发生于公寓383年,当时作为前秦的皇帝苻坚志存高远挥军南下以为可以一举拿下东晋,结束东晋朝廷的 *** 时代。

6、可是苻坚不懂用兵,在大臣们都反对的情况下毅然出兵,结果就犹如历史记载的那样,苻坚兵败如山倒,甚至还因此丢了 *** 命。

7、据悉,当时这个时候其实并不适合他出兵,毕竟已经是将近秋季,大军距离 *** 又太远,这么多的 *** ,后勤的压力非常的大,估计这百万大军之中大半都是运送粮草的后勤兵,否则怎么都不该这么大败。

8、而当时东晋则是以逸待劳,趁着他们主力未至,前锋未稳的情况,果断出兵突袭前锋部队,秦兵一触即溃,东晋 *** 大胜,气势正高。

9、之后苻坚在淝水之上一战败北,前秦士兵溃逃,苻融被杀,苻坚自己也被射伤,狼狈逃窜,而东晋趁此机会稳固了自己的 *** , *** 了南方各地,收复 *** 失去的领地。

10、淝水之役的战火早已消失在了历史之中,当年的古 *** 上现在也不可能再见到千军万马,所有的鲜血杀戮也早已远离了我们,淝水河畔,杨柳纷飞,“牧童拾得旧刀枪”,也再难重现当年的情景。

11、然而古老的回忆和战争之中的故事却流传了下来,成为了现在人们津津乐道的事情,“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故事也流传下来,成为了人们经常用的典故成语。

12、寿县地处南北冲要,有“中原屏障,江南咽喉”之称,自古为兵家必争。

13、历史上这里战争频仍,公元383年的 *** 淝水之战就发生在八公山麓,寿阳城下。这场战争不仅再次创造了我 *** 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些有意义的历史掌故和可为凭吊的历史遗迹。

14、“淝水百丈水汤汤,千古南朝诧 *** ”。漫步寿阳城下,淝水岸边,故垒寻访,时见“牧童拾得旧刀枪”, *** 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15、1600年前的这场战争风云早已散去,而“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却成为脍炙人口的著名掌故,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四、淝水之战的爆发时间是

1、淝水之战,是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之间发生在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的一场战争。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实则仅二十多万)的前秦军。

2、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 *** , *** 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 *** 。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南部。

3、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 *** 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

4、前秦(351年~394年)是氐族建立五胡十六国时期的 *** 之一,也是十六国中最强大的国家。350年10月,苻健占据关中,次年登基,设置百官,定都长安,前秦历五世共六帝(不含追封),享国四十四年,从349年苻洪自立算起是四十六年。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淝水 背景 时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