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十年内战起止时间和1 *** 7到1937年十年内战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 *** 提出停止内战的意义是什么
*** 提出停止内战的意义是什么?求学网历史网为各位考生整理了2014中考历史复习考点遵义会议,希望可以帮考生一臂之力。
1、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时间:1935年;内容:遵义会议批评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 *** 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改组了 *** 机构,增选 *** 为 *** 。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 *** *** 的 *** ,确立了以 *** 为 *** 的 *** 的正确领导,成为 *** 和中国 *** 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红军长征起止时间?长征胜利有何意义?起止时间:1934-1936年。意义:红军长征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 *** 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 *** 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 *** 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3、什么是西安事变?它是怎样解决的?这种解决办法有何意义?张学良、杨虎城在劝 *** 联共 *** ,遭到训斥后,为逼蒋 *** ,于1936年12月12日扣押了 *** ,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这就是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形势复杂。中国 *** 以民族利益为重,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应邀派 *** 等到西安参加谈判。经多方努力, *** *** 答应停止剿共,联共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 *** 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中国 *** 七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内容:1945年召开的 *** 七大制定了 *** 的 *** 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中民力量,在中国 *** 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 *** 主义的中国。通过的新 *** 明确规定 *** 思想为 *** 的指导思想。 *** 产生了以 *** 为首的 *** 会。意义:指明了 *** 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形成了全 *** 高度的 *** 团结和思想统一,为争取 *** 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 *** 主义 *** 的胜利奠了基础。
5、(1945年) *** 战争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 战争是 *** 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之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雪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的 *** 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 *** 具有决定 *** 的作用,为世界反 *** 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总结】求学网历史网精心整理了2014中考历史复习考点遵义会议,可登录中考历史考点学习更多知识。
二、历史年代记忆 ***
记忆历史年代,是学好历史的重点。可是 *** 往往面对历史年代枯燥无味,难学难记,望而生畏。下面由我给你带来关于历史年代记忆 *** ,希望对你有帮助!
用中外照或古今对照的方式来记忆历史年代。
4)古今对照法。也称远近对照法。公元零年为对称轴,进行前后对照。如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公元后221年蜀国建立。再如公元前467年我国奴隶制结束,公元后476年西欧奴隶制结束。公元前841年是西周 *** 元年,公元后841年则是唐武宗会昌年。
5)中外对照法。把世界史和中国史和年代对照记忆。如我国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是在公元前594年,在世界史上雅典梭伦 *** 也是公元前594年。再如中日甲牛战争是 *** 4年开始, *** 甲午农民战争也是 *** 4年。
再如公元前221年是秦统一了中国,公元221年则是蜀国的建立;又如公元476年,是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 *** 的崩溃,而我国公元前476年则是春秋时期的结束,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的终结。
3、比较式。用互相比较的方式来记忆历史年代。知道一个历史年代比较另一个历史年代,早几年或晚几年,便可由一个年代比较出另一个年代来。
6)比早法。如世界近代史比中国近代史早200年,中国近代史是1840年,世界近代史便是1 *** 0。再如世界现代史比中国现代史早两年,中国现代史是1919年,世界现代史便是1917年。
7)比晚法。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比之一次世界大战晚25年,之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便是1939年。再如第二次 *** 战争比之一次 *** 战争晚16年,之一次 *** 战争是1840年,第二次 *** 战争便是1856年。
根据记住的历史年代,经过推导而记住另一个或几个历史年代。这只要有一个基点数,然后通过人物,事件之间的历史关系,就可推出历史年代来。可从基点数向前推,向后推,同时向前后推。也可互相推。
8)前推法。从基点数向前后推导。例如知道郭沫若写《甲申三百年祭》是1944年,往前推三百年,即1 *** 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 *** ,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清军入关,均在这一年。
9)后推法。从基点数向后推导。如知道1818年 *** 诞生, *** 比 *** 小两岁,即1820年诞生; *** 又比 *** 小50岁,即是1870年诞生。
10)双推法。从基点数向前推导。如记住了 *** 战争开始于1937年,往前推,十年内战开始于1 *** 7年;往后推,八年 *** 结束于1945年。
11)互推法。几个密切相关的年代可以互相推导。如三国的建立年代,依次相差一年。220年魏国建立,221年蜀国建立,222年吴国建立。只要记住其中一个,就可推导出另外两个。实践证明,采取这种教学 *** 能引起 *** 学习历史的兴趣,使 *** 学得活,记得牢。
12)干支推导法。也称甲子法。用天干地支纪年推算出公元年代。我国古代人一般使用甲子纪年法。近代史上也经常使用甲子法表示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 *** ,辛玄 *** 等等。学会这种 *** ,只要记住一个历史事件是公元某某年,就可推算出另一个历史事件的公元年代。如辛亥 *** 是1911年,辛丑条约是倒转去了十个天干地支,应是1901年,庚子赔款接着倒转去了一个天干地支,应是1900年。
用联想的方式来记忆历史年代。有相关联想、相似联想、相对联想等等。
13)相关联想法。通过相关事物的联想来记住有关历史年代的 *** 。如记住1 *** 7年我国之一次国内 *** 战争的失败,而由此联想为武装反抗 *** 的 *** ,同年 *** 、 *** 等 *** 领导了“八一”南昌 *** 。 *** *** 于九月八日领导了秋收 *** ,张太雷、叶挺、 *** 等 *** 领导了十二月广州 *** 。再如现代史的三个重要事件的年代,1917年 *** 十月社会主义 *** 成功,1919年我国发生五四运动,1 *** 1年中国 *** 成立。这三件事密切相联,每隔两年发生一件,只要记住一件事发生的年代,其它两件事发生的年代也就联想起来了。
14)相似联想法。通过相似事物的联想来记住历史年代的 *** 。如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119”这个三位数字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火警的 *** 号码,由公元前119年,联想到“119”火警的 *** 号码便好记了。
15)相对联想法。通过相对事物的联想记住年代的 *** 。例如之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经过四年,由爆发年代(1914年)可以联想到结束年代(1918年);反之,由结束年代也能联想到爆发年代。
16)分组联想法。请看下列一组历史年代:
1561年-1561年,戚断光抗 *** ,九次大捷。100年后……1661年郑成功出兵 *** 。
100年后……1796年:反清斗争( *** 大 *** )
这11个年代,只要记住一个,便可顺势想出其余10个。这个年代可定为1661年,因为这是个特殊年代(中间两个“6”一边一个“1”),很好记。它与以下三个年代合成一组,都是有关 *** 的。(这当中,只需留意郑成功 *** 与康熙出兵 *** 差21年。)然后,康熙就解决东北边疆问题,上一组四个年代关系是“第二年——所谓”马不停蹄”。接着,又引出下一组年代,唐熙帝解决西北边疆问题。它与上一组年代的关系也是“第二年”,联系十分紧密。这三组年代紧紧相连,概括了康熙政绩的一个侧面。三组九个年代,开头一个(1661年)减100年,即一百年前,是另一位民族英雄戚继光。结尾一个(1696年)加100,即一百年后,爆发了 *** *** 。这样以“1661年”为“龙头”,“吃葡萄吐葡萄皮儿”,连锁反应,演绎出十个年代。它的好处,不单以少及多,而且由点而线,由线而面,囊括了一大堆史实。
17)中介联法。要 *** 无一遗漏地记忆中
外历史的全部年代,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的。但首先记住一些划时代年代和最重要的事件的年代,不但是办得到的,也是必需的。比方 *** 战争、“五四”运动、巴黎公社、十月 *** 等事件发生的时间,应能脱口而出,不假思索,叫做“不记忆年代”。如果连这些最基本的年代也在苦思冥想,那就无从再记其它了。正如上述11个年代,“1661年”,也不能记住,那么“分组式联想”也就成了泡影。牢记一些基本历史年代的好处,还在于它们可用为“参照物”,去联想与之有关联的其它年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相接近的事物容易联想;在物质形态上相似的事物也容易联想。由原因想到结果,或由结果推及原因,这当中的关键,是寻找“中介 *** 线索”。比如,17 *** 7月14日,法国大 *** 爆发,在世界近代史上,它是个极其重要的年代,必须牢记,属“不记忆年代”。在此一百年后,即18 *** 7月14日,国际社会主义者 *** 在巴黎开幕,于是出现了“第二国际”。这不是偶然,是为了纪念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一百周年。会上,根据法 *** 团提议,通过了关于“五一”节——“国际 *** 洲 *** 日”的决议,而这个日子的确定,是为了纪念三年前,即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的 *** 。这样, 17 *** —18 *** —1886三个重要事件,通过17 *** 这个“中介 *** 线索”进行联想记忆,可谓水到渠成,势如破竹。又如,讲到宋元时期少数民族的兴亡,可以1127年金灭北宋为核心,它前二年,1125年,是金灭辽;灭辽100年前,1115年,女真建立金 *** 。这就是说,金建立100年后灭辽;102年后灭北宋。另外,1127年的100年后,即1227年,蒙古灭西夏;1234年(这个年代是“自然数列”,极好记)蒙古灭金。“1271”忽必烈改国号为元。而“1127”与“1721”是相同的四个数字,只不过千位的“1”,移到了个位上而已。这样,以“1127”为参照物,一气呵成,便可记住其它几个年代。
再比如世界史年“开辟新航路”。四位航海家,涉及四个年代,关键在抓住 *** 航海时间。他是14 *** 年出海。五年前,1487年,迪亚士出海;五年后,1497年,达加马出海。迪亚士与达加马刚好差10年。至于麦哲伦,记个“1519”就行了。于是以 *** 为桥梁,可记住这个系列年代(1487→14 *** →1497→1519),同样的 *** 记忆“三国鼎立”的年代,可以公元221年刘备建蜀为中心。一年前,220年,曹丕建魏;一年后,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吴大帝) 220←221→222,记起来也非常便当。
18)巧合联想法。有些历史年代,存在某种偶然的巧合。如果能有意识地将它们联系起来,记忆效果极佳。关键是“有意识”,正所谓“窍门遍地跑”看你找不找”。举例说,公元前476年,春秋末、战国初,中国奴隶制开始瓦解。而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解体。多么巧!同是一个历史分期,又是完全相同的年代数字,只是公元前后不同(数轴上两个对称点)——中国比西欧早进入高级社会阶段近一 *** 。还有英国资产阶级 *** ,1 *** 0年,它揭开了世界近代史的序幕;而 *** 战争爆发,1840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后来居上”,进入近代,西欧比中国,反而提前了200年。前476—公元476年;公元1840—公元1 *** 0,联系起来记,又清楚又深刻。又如,中国的戊戌变法,发生在 *** 8年,失败了,30年前,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这两件大事,同属社会变革,刚好相差30年。又如1861年, *** 领导反对黑奴主判乱的斗争,摧毁了南方黑奴 *** 。同年,沙皇亚力山大二世实行了废除农奴制 *** 。黑奴制、农奴制,广义上都属奴隶制。同是指向奴隶制,又是同一年,这种巧合,也为记忆提供了方便。历史事件往往是偶然中有必然。公元7世纪,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朝。其先进的 *** 、经济、文化,在国际上有相当影响,特别是对日本、 *** 等“一衣带水”的邻国。公元676年,新罗统一 *** 半岛,进入封建社会, *** 6年,大化改新,使日本进入封建社会。 *** 另一个大国: *** ,公元622年出现 *** 教,促进了各部落统一,向封建社会过渡,也是在七世纪。即是偶然,也是必然。
19)反思联想法。有些历史年代,相互本无联系,分别属中国史和世界史。但我们可以把同一年代发生的事件,通过“再思”加工,进行联想。如公元16 *** ,英国资产阶级颁布了《权利法案》;同年《 *** 尼布楚条约》签订,二者全然无关,但作为“复习”、“反思”,联想一番,对记忆是有益的。公元962年,教皇在罗马为德意志国王奥托举行加冕,神对罗马帝国建立。与此几乎同时,中国发生了什么事?公元960年(只差两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北宋王朝建立。两个皇帝,中外对照,时间大体相当。
公元前73年, *** 克 *** ,而公元73年,东汉 *** 班超出使西域成功。记位一个“73”联想出两件史实。又如当学习公元221年刘备建蜀时,不妨联想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刘备与秦始皇,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二者相差四百多年。(公元前73年—公元73年,公元前221—公元221年,一字之差,不可忽视。)15 *** 年,是 *** 反击日本侵略的壬辰卫国战争;13 *** 年,是 *** 大将军李成桂建立李朝,改国号为 *** ,11 *** 年,日本进入历时六百多年的幕府 *** 时代。当学到15 *** 年时,可依次联想学过的另两个“ *** ”年,这三个“ *** ”年又都是日本和 *** 的历史。(当然还有个14 *** 年,那是 *** 横渡大西洋)。
为记忆某些历史年代,还可进行多方位联想。比如公元前119年,是西汉 *** 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成功,也是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骑兵主力。这个年代很重要。怎么记?“119”,火警。反击匈奴,十万火急,不算太牵强。公元前359年,是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这是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359”怎么记?《 *** 史》里有个“大生产运动”、 *** 359旅开进南泥湾。其实,商鞅与“359”旅风马牛不相及,实在牵强,但实际证明,它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记忆效果。
这种现象,在教材中还有一些,只要留心是不难寻觅的。如:三大 *** 创始的时间: *** 是公元前6世纪, *** 教是公元1世纪, *** 教是公元7世纪→6+1=7。又如公元1452年,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又是东罗马帝国被土耳其灭亡。公元17 *** ,法国大 *** 爆发,又是华盛顿就任美国之一届大总统……利用这种联想,也可减轻记忆负担。
20)同月联想法。对另一些历史年代,可抓住相同的月份记忆。请看下列几组年代:
这些“合二而一”的记忆,都是因为月份相同。这不仅可以减轻记忆负担,而且容易形成某种史实联想,便于理解教材。
另外,中国近代史的开篇,连续有四件事发生在六月份,它们是:
1)1839年6月—— *** 销烟;
2)1840年6月—— *** 战争正式爆发;
3)1841年5月末6月初——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4)1842年6月——陈化成在吴淞阵亡。
(两个月后,1842年8月, *** 战争结束,《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将这些同月份的年代组合在一起,便于记忆重 *** 实的全过程。
21)年内联想法。有些重要的历史事件,集中发生在一年内,人们常说:“难忘的××年”就是这种情况。比方中国史的1 *** 7年、世界史的1917年就是。
1 *** 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 *** ;
4月—— *** 妇动“四·一二” *** *** ;
5月——许克祥挑起“马日事变”;
7月——汪清卫发动“七·一五” *** ;
8月——南昌 *** 和“八七会议”;
12月——广州 *** (广州 *** 两周年,1 *** 9年12月, *** 领导广西左右江 *** )。
1917年3月——二月 *** , *** 沙皇;
4月—— *** 《四月提纲》发表;
7月——资产阶级临时 *** *** 人民的“七月流血”事件。
11月——彼得堡 *** ,十月 *** 爆发。一年内的大事件集中记忆,突出了历史转折关头,与“同月式联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八年 *** 十年内战的起止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
1、八年 ***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共历时八年。
2、十年内战:1 *** 7年8月—1937年。1 *** 7年8月1日,以 *** 为 *** 的 *** 前敌 *** 会和 *** 、叶挺、 *** 、 *** 领导由 *** 掌握和影响的 *** *** 军(北伐军)2万多人在南昌举行 *** ,打响了武装反抗 *** *** 派的之一Q。
3、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全国 *** 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两 *** 开始第二次 *** 合作,进行反 *** 本侵略的 *** 战争。十年内战结束。
4、严格来说, *** 战争时间应该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 *** 。
5、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 *** 国东北,并成立伪 *** ,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 *** 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
6、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四、新 *** 主义 *** 四个时期及起止时间
1、之一阶段:1919年到1 *** 7年,被称为“大 *** ”时期。
2、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新 *** 主义 *** 的开端,并直接促成1 *** 1年7月23日中国 *** 的成立,新 *** 主义 *** 拥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3、第二阶段:1 *** 7年到1937年,被称为“土地 *** ”时期。
4、由1 *** 7年8月1日南昌 *** 开始,中国 *** *** 人民群众打响了武装反抗 *** *** *** 的之一枪。秋收 *** 后,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 *** ”的 *** 道路,开辟了以井冈山为 *** 的无数农村 *** 根据地。
5、第三阶段:1937年到1945年,被称为“ *** 战争”时期。
6、1931年9月18日,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中国人 *** 入了艰苦卓绝的十四年 *** 时期。1945年日本投降, *** 战争结束。
7、第四阶段:1945年到1949年,被称为“解放战争”时期。
8、1945年 *** 胜利后, *** 进行重庆谈判,签订关于和平建国问题的协定,即《 *** 协定》。1946年, *** 撕毁《 *** 协定》,发动内战。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 *** 国、 *** 人民 *** 成立,标志着新 *** 主义 *** 的基本胜利。
9、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 *** 封建 *** 主义 *** ,确立资产阶级 *** 的旧 *** 主义 *** 。
10、总的来说所谓“新”主要含义指:新的指导思想( *** 主义),新的 *** 政 *** (中国 *** ),新的领导阶级( *** ),新的 *** 理想(社会主义)。
11、中国的新 *** 主义 *** 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 *** *** 为中国的旧 *** 主义 *** 。
12、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 *** 主义 *** 的基本胜利。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