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甲类乙类传染病上报时间规定和传染病上报时间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甲乙丙三类传染病上报时间
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为2小时,乙类传染病报告时限为24小时,丙类传染病也需在24小时内进行 *** 报告。
1.甲类传染病发现后,医疗机构需在2小时内通过 *** 完成报告信息的 *** 确认审核;
2.乙类传染病和丙类传染病,医疗机构应在24小时内进行 *** 报告;
3.若医疗机构不具备 *** 直报条件,应及时向属地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在24小时内寄送传染病报告卡至代报单位;
4.对于肺炭疽、传染 *** *** 型肺炎等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以及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应立即调查核实,并在2小时内完成报告信息的 *** 确认审核。
1、甲类传染病的定义:甲类传染病是指国家规定的必须采取最严格防控措施的传染病,如鼠疫和霍乱;
2、乙类传染病的特点:乙类传染病包括的种类较多,如 *** 病、肺结核等,对这些疾病的防控也相对严格;
3、丙类传染病的管理:丙类传染病通常是指流行程度较低、危害相对较小的传染病,如流行 *** 冒、 *** 等;
4、传染病报告 *** 的意义:及时报告传染病对于疾病的控制和预防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卫生健康部门迅速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
综上所述,甲类传染病需在2小时内完成 *** 报告的 *** 确认审核,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则须在24小时内进行 *** 报告;若无 *** 直报条件,应向相关卫生机构报告并寄送报告卡;特定乙类传染病如肺炭疽和传染 *** *** 型肺炎等,以及不明原因疾病暴发,也应在2小时内完成报告程序。
《中华人民 *** 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
责任疫 *** 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 *** 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责任疫 *** 告人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责任疫 *** 告人在丙类传染病监测区内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 *** 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 *** *** 型肺炎等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 *** 过 *** 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 *** 报告。不具备 *** 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及时向属地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至代报单位。
二、甲类乙类丙类传染病上报时限是多少个小时
1、法律分析:甲类和乙类中的肺炭疽、传染 *** *** 型肺炎等应在2小时内上报;其他乙、丙类传染病应于24小时内进行上报。
2、法律依据:《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七)报告时限。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 *** 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 *** *** 型肺炎等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 *** 过 *** 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 *** 报告。不具备 *** 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及时向属地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至代报单位。
3、《中华人民 *** 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八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履行下列职责:
4、(一)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计划和方案;
5、(二)收集、分析和报告传染病监测信息,预测传染病的发生、流行趋势;
6、(三)开展对传染病 *** 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理及其效果评价;
7、(四)开展传染病实验室检测、诊断、病原学鉴定;
8、(五)实施免疫规划,负责预防 *** 生物制品的使用管理;
9、(六)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
10、(七)指导、培训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
11、(八)开展传染病防治应用 *** 研究和卫生评价,提供技术咨询。
12、国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传染病发生、流行以及分布进行监测,对重大传染病流行趋势进行预测,提出预防控制对策,参与并指导对暴发的 *** 进行调查处理,开展传染病病原学鉴定,建立检测质量控制体系,开展应用 *** 研究和卫生评价。设区的市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方案的落实,组织实施免疫、消毒、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负责本地区 *** 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常见病原微生物检测。
三、乙,丙类传染病要求几小时上报
乙类传染病和丙类传染病统一的上报时间是在24小时以内,需要实行 *** 直报。
不具备 *** 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及时向属地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至代报单位。
传染病主要包括三类,甲类,乙类,丙类:
1、甲类包括鼠疫跟霍乱这两种,一般要求在发现之后2小时进行上报。
2、乙类传染病包括 *** 病,肺结核,传染病, *** *** 肝炎,流行 *** 出血热,流行 *** 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阿米巴痢疾,伤寒,副伤寒等等。一般是要在12个小时内进行上报。
3、丙类传染病他包括流行 *** 冒,流行 *** 腮腺炎,风疹,丝虫病,黑热病,麻风病等等,一般是要求在发现之后20小时之内进行上报。
《中华人民 *** 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三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第三十二条港口、机场、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向国境口岸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 *** 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互相通报。
四、 *** 规定报告传染病 *** 的时限是
1、法律分析:甲乙丙三类传染病上报时间
2、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 *** 过 *** 报告。
3、乙类、丙类传染病报告时限:于24小时内进行 *** 报告。
4、不具备 *** 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及时向属地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至代报单位。
5、接到上报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 ***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一级一级往上报告,需向本行政区域内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通报传染病 *** 以及监测、预警的相关信息。一旦确定为传染病!
6、之一步:立即宣布疫区及疫区 *** 。
7、第二步:医疗机构对病人、病原携带者进行隔离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8、第三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对传染病 *** 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提出 *** 控制方案。
9、第四步: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 *** 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 *** 决定,可以采取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
10、第五步:为了防止该传染病通过交通工具及其乘运的人员、物资传播,可以实施交通卫生检疫。
11、第六步:根据传染病 *** 控制的需要,可全国范围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紧急调集人员或者调用储备物资,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
12、第七步:对 *** 就近火化,或者深埋。
关于甲类乙类传染病上报时间规定和传染病上报时间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