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期货行情走势图2021,生猪期货行情走势图2022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20
【财经分析】供应压力拖累生猪期货,后续产能去化等待验证,机构普遍看好养猪股

新华财经北京4月14日电(张瑶)3月以来,生猪期货持续单边下行,主力合约换月后丝毫未改弱势。截至14日下午收盘,新晋主力07合约报收15710元/吨,下跌1.10%,盘中更低下探至15580元/吨,创下2022年4月22日以来新低。

近期,生猪期货一路增仓下行,14日,生猪加权合约持仓达到逾10万手。同期,现货 *** 同样偏弱运行,据国家 *** 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4月上旬与3月下旬相比,生猪(外三元) *** 为14.5元/千克,比上期跌0.5元,跌幅3.3%。

回顾2023年一季度,国内生猪 *** 整体处于底部震荡格局:1月,前期压栏大猪在春节前集 *** 栏,导致猪价延续上一年跌势;2月,市场情绪有所好转,在二次育肥进场,叠加政策收储等利好因素支撑下,猪价触底反弹;3月,由于一季度整体供应宽松格局未有实质 *** 改变,二育进场后仍是一地鸡毛,猪价在短暂反弹后再次进入下行通道。

后续来看,短期猪肉 *** 基本偏弱震荡已是相对确定的事件,中期 *** 走势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库存压力释放的程度。不过近期能繁母猪淘汰量的增加,也可能带来行业产能调减的信号。

供应压力持续积累

猪肉实际供应能力目前仍处于偏强态势,4月份生猪出栏量明显增加。据卓创资讯调研数据显示,4月份样本规模养殖企业生猪出栏量环比增加3.65%。且由于3月份部分地区出栏计划并未全部完成,或推迟至4月份出栏,市场供应量预计进一步增加,该机构综合评估4月份生猪出栏量环比增幅近5%-8%。此外,目前生猪出栏体重绝对值也偏高,Mysteel农产品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220个大中小样本养殖企业商品猪出栏均重为123.22公斤/头,环比增加1%,同比增加2.77%。

“生猪出栏体重同比仅低于2020年和2021年,显示因体重引致的猪肉增量居于高位。”中泰期货在研报中指出,更重要的是,虽然市场普遍意识到了高体重导致的潜在风险,但近几周生猪出栏体重仍在增长,这意味着现阶段大体重毛猪消化的速度可能低于标猪增膘的速度(市场仍有压栏迹象的同时,标猪也在快速转为肥猪),导致库存去化陷入了“越去越多”的怪圈。

据中粮期货农产品高级研究员关壹麟分析,3月中下旬开始,随着散户市场认价情绪逐渐提升,前期压栏和二育大猪开始出栏,不断冲击市场。在出栏压力逐步释放的过程中,冻品库存也处于被动抬升的状态,市场情绪一片低迷,几乎难有乐观状态。从当前来看,生猪出栏均重连续6周上行,标肥价差持续走弱,印证抛压逻辑。近日,大型集团场整体下调了出栏体重,进一步增大了短期的抛压,并且也反映出对后市的悲观预期。“短期的供应压力暂时没有看到好转迹象,当前的低迷可能仍会持续一段时间,不排除再度陷入恐慌的可能 *** 。”

四月猪价弱势已成定局

供应端风险并未完全释放的同时,需求端仍无明显利多提振,使得四月份猪肉 *** 基本偏弱震荡已成定局。

通常来讲,春节后至五一假期前属于消费淡季,尽管目前餐饮消费有所恢复,但整体经济活力恢复仍需时日,且在高屠宰及冻肉供应市场的压力之下,猪价延续弱势表现。据卓创资讯样本监测,截至2023年4月7日,全国生猪日度宰量为19.49万头,环比增幅8.39%,同比增幅14.72%。当前生猪日均屠宰量处于近4年同期高位,增量主要体现在冻品入库。

据中泰期货分析,目前冻品库容率已处于偏高的水平,且伴随近期日度屠宰量持续提升,屠宰企业鲜销率却在下滑,这将驱动冻品库存继续增加。同时,目前冻鲜价差偏低,甚至出现倒挂的现象,在毛猪供应充足的的前提下,冻品走货的优势并不明显。兴业证券也认为四月份猪价不易抬头,当前鲜销率未见提升趋势,同时在前期屠宰场普遍已经启动过一轮冻品分割入库的背景下,当期低猪价推动的新一轮冻品分割入库动能相较于前期走弱。

在卓创资讯分析师邵瞧瞧看来,随着市场人员流动增加, *** 终端消费,市场需求较同期好转。同时,受上游影响猪肉 *** 下滑, *** 拉动部分消费,支撑宰量上涨。目前猪肉 *** 跌至低位,部分屠宰企业分割入库仍在进行中,冻品库存仍在增加,但部分库存水平已经升至高位,入库情绪或逐步降温。总之,猪肉供应较为充足,终端需求量虽有提升,但对猪肉行情支撑力度有限。叠加消费淡季,白条销售压力犹存,走货能力欠佳,整体利空猪肉 *** 。

不过,考虑到4月下旬有节日提振因素,猪价月底或有小幅支撑。光大期货表示,季节 *** 规律显示,4月初受清明节前备货影响,猪价有所上涨。临近五一,市场预期随着节日活动增加,猪价五一或有预期回升。但因猪源供应稳定,需求修复缓慢,预计短期猪价延续底部特征,等待中期反弹机会出现。

后续走势等待市场验证

就生猪的生长繁殖规律而言,能繁母猪数量影响的是10个月以后生猪的供应量。从产能来看,2022年4-12月为产能增长周期,2023年1-2月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下降, *** 着生猪养殖进入去产能周期。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3年2月末能繁母猪存栏4343万头,环比下降0.6%,同比增长1.7%,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5.9%,产能正常,处于黄 *** 域。

后续来看,市场对于猪病、二次育肥、冻品以及出栏量的预期有所分歧。中信建投期货指出,以上市场现状在多空双方眼中其实并没有太大不同,但在具体解读上多空的立足点已经出现了分化。多方以亏损状态为立足点,强调产能进入去化过程,叠加消费预期看好未来;空方则以供给预期,尤其是基于去年产能增长带来的产量兑现为依据,强调供给侧压力持续, *** 未来市场空间。“两方本身在时间上存在错位。”

中泰期货也表示,短期猪价难以明显反弹是相对确定的事件,但中期 *** 走势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近期库存压力释放的程度。可以通过样本日度屠宰量和生猪出栏均重两个指标观察库存压力的释放过程,如果在不远的将来能发现日度屠宰量和出栏均重出现显著的下滑,那现货的底部可能已经出现,市场将给中期 *** 以更高的期待。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市场对猪价后市观点不一,但对上市猪企,机构普遍看好。多家机构均认为,待猪价下行风险逐步释放,养猪股将迎来重点布局窗口。其中,华泰证券研报指出,目前生猪养殖上市公司头均市值处于2014年以来历史低位,建议关注出栏量成长 *** 高、具有成本优势的龙头企业。

编辑:郭洲洋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SC原油继续下行周跌7.36%,关注俄石油 *** 上限;猪期现“旺季不旺”,猪价12月有望止跌

金融界11月25日消息 本周(11月21日―11月25日),商品期货涨跌参半,淀粉以5.82%的周涨幅位居涨幅榜首,其次为棕榈油和豆粕,周涨幅分别为5.12%和4.72%,玻璃、PVC等品种紧随其后。跌幅方面,原油以7.36%的周跌幅位居榜首,其次则为菜油和燃料油,当周跌幅分别为5.51%和5.36%。

SC原油继续下行,关注俄石油 *** 上限

本周内,美联储多位官员继续发表 *** 言论,全球货币政策紧缩浪潮延续,叠加原油供需基本面疲弱之下,原油系品种大幅回落。SC原油以7.36%的周跌幅位居榜首,主力合约SC2301收于572.6元/桶。

业内消息人士表示,G7集团提议的65―70美元/桶 *** 石油 *** 上限不会对 *** 的收入产生直接影响,与 *** 买家已经支付的 *** 基本一致。根据 *** *** 的数据,今年石油和天然气出口预计将占 *** 收入的42%,达到11.7万亿卢布(1960亿美元),高于2021年的36%,即9.1万亿卢布(1520亿美元)。

两名消息人士称,一些印度炼油厂为购买 *** 乌拉尔原油,支付的 *** 相当于较国际基准布伦特原油折让约25―35美元/桶。这意味着乌拉尔原油 *** 将为50至60美元/桶,低于上限,也意味着对 *** 实施制裁的国家的西方航运公司和保险公司将能够为运输俄油提供服务,而不必担心受到制裁, *** 也不需要兑现其停止向遵守 *** 上限的买家供货的警告。

据联合声明, *** 和沙特两国石油部长回顾了全球石油市场的动态,强调了继续在OPEC+协议框架内采取集体行动的重要 *** ,以及两国都遵守OPEC+最近所做一直延续到2023年底的决定。声明称,如有必要,该集团还能够采取进一步措施,以实现市场的平衡和稳定。

中信期货原油研究负责人桂晨曦在研报中提到油价展望,近期OPEC大幅减少出口的供应端支撑,难抵 *** 陡然严峻导致的需求端压力;油价短期破位下行,再度进入85-90美元/桶区间。

从综合影响来看,目前暂未形成趋势下行的共振作用:商品属 *** 角度,冬季原油可能进入季节去库阶段;金融属 *** 角度,美国通胀和加息节奏放缓预期,近期美股回升和美油回归,使金融压力有所缓和;地缘属 *** 角度,存在不确定 *** 。如果OPEC和 *** 维持减产调节油价政策,将成为油价下方重要支撑;反之若二者放弃减产,则油价下方空间可能打开。关注地缘变量支撑的有效程度。

猪期现“旺季不旺”,猪价12月有望止跌

自11月17日以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累计跌幅达6.39%,期间 *** 更低触及20055元/吨,创逾五个月以来的新低。截至今日收盘,生猪期货主力合约收报20305元/吨,盘中一度逼近20000元关口,较此前高点回落约21.17%。

冬季已至,理应是猪肉的消费旺季,但生猪期现 *** “旺季不旺”。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截至今日14:00时,全国农产品 *** 市场猪肉平均 *** 为33.23元/公斤,比昨天下降0.7%。

华融融达期货农产品研究中心分析表示,虽然本轮猪价上行的高点或已出现,明年猪价面临趋势 *** 回落的可能。据了解集团场已逐渐开始降体重出栏,散户出栏体重重心也略有下移,预计下周或12月份生猪出栏体重有望止增转跌。伴随生猪出栏体重的下降,说明前期压栏压力逐渐得到释放,肥标价差本周再度走强,如果终端需求后续增幅可观,猪价12月份有望止跌,甚至小幅反弹。12月份还需关注提前出栏年后的猪对当期猪价的压力,如果提前出栏比例过大,则利空12月的猪价,利好1月猪价。

春节后,传统需求淡季到来,猪价或延续弱势。对于明年3月而言,从能繁母猪存栏量和健仔数来看,生猪可出栏量大概率保持增加,但3月属于传统的季节 *** 消费淡季,猪价恐再度下跌。

本文源自金融界

再度下探!猪价磨底何时结束?

5月以来,国内生猪 *** 弱势难改,市场继续磨底。昨日,生猪期货盘中再次下行,接近前期低点,截至下午收盘,主力合约2307报收15600元/吨,下跌幅度达2.07%。

“昨日生猪期价下跌主要是对盘面估值的修正。”国信期货农产品分析师覃多贵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由于市场担忧去年高温配种减少及冬季猪病增加可能导致今年6、7月出现阶段 *** 的供应收缩,因此盘面对现货一直给出较高升水状态,但随着交割月的临近,现货表现持续偏弱,部分资金开始考虑期货高升水的合理 *** ,做空期货以押注期货最终会向现货收敛。

从现货市场来看,五一节后,在供需双方僵持下,生猪现货 *** 表现平淡,处于涨跌两难状态。上甲数据显示,5月5日—5月17日,生猪现货 *** 在14.24—14.46元/公斤区间窄幅振荡。

进入5月后,国内整体猪价则仍呈小幅回落走势。据农业农村部监测,5月8—14日,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 *** 为15.40元/公斤,较前一周下降0.8%,较去年同期下降3.3%;白条肉平均出厂 *** 为20.27元/公斤,较前一周下降0.8%,较去年同期下降3.5%。

徽商期货生猪分析师尉秀告诉记者,五一假期后,生猪供应恢复,但需求明显回落,进而制约猪价持续走弱。分区域来看,近期北方区域猪价有稳有弱,东北市场供需维持稳定,无明显波动因素;华北及山东市场养殖端出栏积极 *** 尚可,整体供应量充足,但需求量进一步缩水,且伴随天气转热,大肥被动降价销售,标肥价差逐步扩大;南方区域猪价以稳为主,供给充沛,虽部分区域养殖端存抗价心理,但消费端支撑力度不足。

马上进入5月下旬,卓创资讯分析师王亚男认为,整个5月,生猪需求无明显趋势 *** 变动迹象,供应端的变动将对行情有较大的影响。根据卓创资讯调研的21个重点省份,5月份生猪出栏计划环比下滑1.94%。而从具体出栏节奏来看,当前散户出栏积极 *** 仍然较高,养殖场亦无明显缩量迹象,而随着上半月陆续出栏,下半月及下旬生猪出栏节奏或放缓,5月生猪出栏量或先多后少。因此预计猪价在5月下旬或迎来改变, *** 有望出现小幅上涨。

不过,总的来看,尉秀表示,短期内生猪市场僵持态势较难出现明显转变,虽然当下猪价磨底让二育进场积极 *** 逐步回升,但尚没有大面积集中启动,预计猪价将仍维持振荡走势,后续上行仍需较大利好支撑。

“后续猪价能否有起色需观察三个方面:一是端午备货需求是否有所提振;二是目前宰后均重仍处于偏高水平,表明大猪仍偏多,后期随着气温升高,关注是否有集 *** 栏行为;三是关注目前仍较高的屠宰企业冻品库存后期将在什么条件下出库。”覃多贵说。

值得注意的是,因今年来猪价持续低位运行,国内生猪养殖行业也已连续4个月处于亏损状态。

据此前多家上市猪企披露的一季度财报和4月生猪销售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猪企普遍亏损,其中牧原股份、新希望、温氏股份、天邦股份、正邦科技5家上市猪企一季度亏损总额达149.3亿元;4月份,主要上市猪企销售“量增价减”,销售均价整体环比走低。

“从上市猪企披露的数据可以看出,行业个别大型生猪养殖机构的养猪成本控制在15.5元/公斤附近,而多数上市公司的养殖成本在16—18元/公斤。而今年春节过后,多数时间猪价都低于15元/公斤,这意味春节后至今,卖猪在多数时间都是亏损的。”尉秀说。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5月12日,自繁自养和仔猪育肥养殖均处于亏损状态,其中自繁自养养殖头均亏损约320元,外购仔猪养殖头均亏损约270元。

展望后市,猪价能否重回成本线上方?年内养殖行业又能否扭转亏损?对此,尉秀告诉记者,根据样本基础母猪测算,今年6月及7月生猪出栏供应环比开始下降,利于猪价反弹,但若无叠加其他明显利好,反弹高度或受限。不过,从历年猪价的走势来看,进入三、四季度后,猪肉也将迎来消费旺季,猪价大概率会根据季节 *** 规律,逐步恢复至行业成本线以上。

覃多贵也表示,根据生猪繁殖生长周期,今年下半年出栏肉猪数量由2022年9月—2023年2月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决定。根据农业农村部的统计,2022年9月后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速逐月下降,而需求在下半年整体上存在环比增加的季节 *** 特征,因此,预计猪价在下半年有一定上行契机,届时生猪养殖业利润会得到一定的修复。

“但鉴于2022年9月—2023年2月期间能繁母猪存栏均值在4370万头附近的较高水平,供应不会短缺,猪价难有太高的涨幅。”覃多贵说,因此,对于养殖企业来说,若期货给出较好的利润,仍建议把握时机积极参与套保。

尉秀也表示,今年年内生猪供给充足的基本面没有变,根据数据测算,今年8月生猪出栏开始逐步提升,随后9月和10月出栏量将超过2021年及2022年同期,因此推算今年下半年猪价不会像2022年二、三季度一样一路高歌猛进,更不会像2021年四季度一样短时间内快速反弹。

“中期来看,我们认为本轮猪周期的上行阶段可能并未走完,产业累计盈利的时间仍然较短,在阶段 *** 供给压力逐步释放后,预计今年二季度产业可能逐步转向盈利状态,只不过由于生猪产能处在上升期,盈利水平可能不会太高、时间不会太久。”方正中期期货饲料养殖研究中心分析师宋从志说。

本文源自期货日报

连续三个月走低,猪价见底了吗?

近期,生猪期现货 *** 加速下跌,昨日主力2303合约开盘后跳水,盘中触及14035元/吨的低点,创下近十个月的新低。

“生猪盘面持续下跌主要是节后现货反弹的预期落空导致的补跌,而现货的快速下跌,也令盘面尤其是近月合约产生了较大的交割利润,因而跟随走跌。”五矿期货农产品分析师王俊说。

事实上,春节后是生猪的传统消费淡季,一般情况下,春节前后猪价会明显走低。

“从基本面来看,供强需弱,因此猪价较节前有明显下滑。”广发期货农产品分析师朱迪介绍说,供应方面,养殖企业陆续复工,叠加2月出栏计划环比增加,供应压力加大,当前市场仍有部分大肥压栏,供应预期宽松。需求方面,居民面还在消化冰箱库存,白条亏损,走货困难,市场供需承压。短期利空因素持续存在,尽管周中存在短期惜售提价,但难改猪价疲态。

据一德期货生鲜品事业部分析师侯晓瑞介绍,当前期货各合约逐月升水,2303合约相对于目前更低仓单成本仍有2000元/吨左右的升水,其他各合约升水幅度更高,主要逻辑为现货低价导致市场不断去产能,进而给出现货上涨预期,但目前时间及幅度均不确定。

侯晓瑞认为,短期来看,在现货表现不及预期影响下,近月合约有继续向现货收敛可能,盘面各合约预计继续维持逐月升水结构。

期货日报记者注意到,猪价自2022年10月中旬持续回落,生猪(外三元) *** 从26元/千克跌至14元/千克左右,跌幅已近50%。生猪市场基本面为何会如此疲弱呢?

在侯晓瑞看来,供应增量大于需求增长是导致生猪现货下跌的主要原因。“2022年前期现货一路上行导致市场投机情绪激增,推动现货 *** 超预期上涨,在 *** 涨至28元/千克的高位后,猪价缺乏继续上行动力,供过于求的事实开始显现,现货 *** 高位回落,2022年12月前后猪肉需求受外界因素影响出现短暂下滑,猪价整体呈现加速下滑趋势,且维持弱势至今,市场投机情绪的弥漫导致前期产能后置是导致本轮猪价大幅下行的主要原因。”她说。

此外,朱迪认为,猪价持续下跌也有市场情绪、预期不符、育肥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她进一步解释说,首先,市场对年底行情有较好预期,导致养殖端普遍压栏,供应后置;其次,二次育肥愈发专业化,2022年年中以来大量二育进场,不断推升猪价的同时,导致出栏均重上升,年底猪肉供应量增加;再次,年底受 *** 影响,猪肉消费低迷,生猪旺季不旺;最后,伴随母猪 *** 能的不断提升,生猪出栏量也有边际提高,供应增加。节前供强需弱,偏离市场先前预判,终端承接能力有限,猪价疲弱。

“前期情绪 *** 上涨导致 *** 基数较高且需求受抑制;猪价反弹以及生产效率提升后常规供应恢复,三、四季度压栏和二育导致的产能后置以及一部分节后产能提前出来,以上所有的产能均在春节前后堆积,供应端积重难返,而需求端受 *** 影响较弱。以上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猪价在节前跌跌不休,节前供应压力仍未完全出清。”王俊说。

不过,随着国内 *** 政策的优化,终端消费持续复苏,猪价存在止跌企稳的预期。

朱迪表示,这一点在当前盘面价差结构上也有充分体现。整体来看,上半年供应量仍然不低,供强需弱的现实下,2、3月猪价难言乐观,期价磨底为主。但后续存在收储预期,及二次育肥和冻品入场抄底预期,若需求端发力,或带来行情提前止跌回暖。另外,近期非瘟 *** 有所发酵,但据市场反馈并不严重,对行情影响有限。

“2022年年底国内 *** 政策的转变导致短期需求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在 *** 告一段落后,市场需求已经好转,整体消费量高于2020年及2021年同期,造成猪价整体表现弱势的主要原因取决于供应强弱。目前猪价在14元/千克左右,继续下行面临屠企分割入库及二次育肥的拖底,但上行缺乏明显的上行动力,短期现货预期仍维持横盘振荡为主,关注长期成本线下去产能后对后期行情的推动。”侯晓瑞说。

在王俊看来,当前 *** 下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 *** 消费,当前仍处消费淡季,但消费大概率会逐步恢复,未来包括收储政策、冻肉入库、二次育肥等非常规的需求行为均会有助于积压产能的逐步出清,但不确定的是这个过程的持续时间,以及在此之前 *** 下行的底线。

“我们对当前行情仍偏悲观,但预计今年见底的时间将早于去年,而更低 *** 也将高于去年同期,对见底后 *** 持谨慎乐观态度,预计年内高点和波动 *** 将小于去年。”王俊说。

本文源自期货日报

猪价突然大涨,局部日涨5毛,官方预判会否再度失手?

2023年7月24日,全国主要地区生猪出栏均价达到14.42元/公斤,较上一日上涨0.18元/公斤,涨幅较前一日进一步扩大,东北、西南多地涨幅超0.2元/公斤,和6月30日的前低13. *** 元/公斤相比,猪价累计上涨已接近0.8元/公斤,累计涨幅达到5.7%。7月25日,集团猪场报价继续大幅上调,南方部分地区日均涨幅达到0.4-0.5元/公斤,广东报价重返16元/公斤。从近几日走势看,这至少是近3个月来猪价最强势的一次反弹了,如果涨势延续,猪价短期内有望突破15元/公斤,月内突破16元/公斤的可能 *** 也不小。

7月24日,生猪期货迎久违大涨。截至收盘,主力合约Lstrong309大幅上涨,盘中更高触及16000元/吨整数关口,刷新月内新高,收盘价15850元/吨,涨幅达到4.04%,收盘价创一个月新高,同日,Lstrong311合约收16720元/吨,涨幅2.36%。7月25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Lstrong309开盘继续大涨。

*** 来源:经济日报


农业农村部:短期猪价无大涨基础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 陈光华21日表示,今年上半年生猪价15.1元/公斤,略高于去年同期。生猪 *** 低位运行时间超过预期,主要原因还是阶段 *** 供大于求。而农业农村部近期也组织了专家、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会商,综合研判,目前生猪生产仍在惯 *** 增长,消费增长乏力,短期猪价缺乏大幅回升的基础。但随着秋冬季节消费旺季的到来,猪价有望逐步回升。

而今年4月中,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 *** 回落加上五一、端午节日拉动需求,综合判断,生猪养殖有望在二季度末实现扭亏为盈,上半年养殖亏损程度整体将轻于上年同期。然而此后玉米、豆粕 *** 未能进一步回落,反出现较强势反弹,而猪价则依然弱势不改,重心仍有下移,二季度生猪养殖亏损情况较一季度进一步扩大。至6月底,猪价破7、猪粮比破5,自繁自养、外购仔猪头均亏损均在350元左右。而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截至7月第2周,全国生猪 *** 14.2元/公斤,头均亏损仍达到200元。而去年同期,猪价已经拉涨至22元/公斤以上,头均盈利已经突破600元。


*** :预计短期猪价或小幅震荡波动

据 *** 监测,截至7月19日,全国生猪出场 *** 为14.12元/公斤,比7月12日上涨0.07%;主要 *** 市场玉米 *** 为2.88元/公斤,比7月12日持平;猪粮比价为4.90,比7月12日持平。截至目前,猪粮比价在5:1之下已持续4周。本周国内猪价偏强运行。目前市场有一定看涨情绪,但终端消费对行情支撑力度或有限,预计短期猪价或小幅震荡波动。

产能下不来,猪价真能大涨吗?

近两年,能繁母猪存栏量出现多次阶段 *** 的调整,但波动幅度均相对平缓,存栏绝对值均高于正常保有量,意味着产能一直处于合理偏高为主(绿色表示产能正常波动, *** 表示产能大幅波动,红色表示产能过度波动),对应生猪供应充足。虽然近期农业农村部首度提出生猪养殖要适度合理去产能,但后期农业农村部三大重点工作之首依然是继续加强生产监测预警,紧盯能繁母猪存栏量等关键指标,确保生猪产能保持在合理区间。从保供这一角度看,再无重大 *** 干扰等情况下,后续能繁母猪跌破4100万头的可能 *** 为0,除非官方调整正常保有线。

理论上当期能繁母猪存栏量决定10个月后的生猪出栏量。2022年4月,在环比连续下降10个月之后,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降至4177万头,为近两年的低点,但依然高于4100万头的正常保有量。5月份起,能繁存栏回升,此后连增8个月,至2022年12月底,能繁存栏4390万头,2023年1月-5月,能繁存栏再度持续下降,但6月份环比再度回升。理论上,今年生猪出栏量低开高走再降的走势,1季度出栏低点,2、3季度逐渐回升,4季度再度回落。但实际上,生猪出栏量还受到配种率、产仔数、成活率等多因素影响。

2022年3季度猪价大幅上涨,其对应的能繁存栏是2021年9-11月份,黄 *** 域,而今年3季度出栏生猪对应的能繁是2022年9-11月份,依然是黄 *** 域,同比变化不大。

那么,今年3季度,猪价能 *** 去年的走势吗?近几日,猪价的强势大涨是否依然只是昙花一现呢?

创18个月新高!生猪期货主力合约站上24000元/吨,节后现货 *** 涨势放缓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来源:e公司


节后猪价涨势放缓

成本高企养殖盈利仍攀升

二次育肥或带来 *** 压力




<

*** 缺猪?情绪拉满,猪价开启 *** 跳,7月破8,8月破9奔10?

没有只跌不涨的行情,对于生猪市场而言,同样如此,上涨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在连跌近9个月后,7月底,猪价终于迎来上涨。

生猪期货行情走势图2021,生猪期货行情走势图2022-第1张图片-

截至7月31日,全国生猪出栏均价已达到16.46元/公斤,全国猪价重返16-18元/公斤区间,部分成本优秀的猪场开始扭亏。

又见淡季不淡,涨价潮能否持续

整个7月,猪价从13. *** 元/公斤涨至16.46元/公斤,涨幅20.67%。但上旬和中旬,猪价累计上涨不到0.5元/公斤,真正的上涨,主要在下旬,猪价直接从14.04元/公斤涨至16.46元/公斤,涨幅17.24%,其中,有4天单日涨幅接近0.5元/公斤。

这一幕,和去年6月底的上涨极为相似,只是,时间上晚了一个月。去年猪价从6月一路上涨至10月底,猪价更高突破28元/公斤。

而目前市场最为关注的当然是,这一轮上涨,能持续多久?高度会有多少,会有去年下半年的惊 *** 情吗?

事实上,不只是去年和今年,猪价在年中消费淡季出现上涨态势,在更早的2019年、2020年甚至是全年大趋势下行的2021年,猪价在6、7月份都出现了明年的反弹,但更多地也只是阶段 *** 的反弹。

猪价上涨主因:供应

从供应层面上,能繁母猪是生猪生产的基础和市场供应的“总开关”,只要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动保持在合理区间,生猪市场供应就能保持相对稳定。但并不能直接通过10个月前的能繁母猪存栏量来简单推断当前的生猪出栏量,因为期间也会受到行情、 *** 等影响,配种率、成活率、提前出栏、压栏等都会影响的生猪的供应。

比如2022年三季度猪价的暴涨,从能繁母猪存栏的角度看,对应2022年3季度出栏的是2021年9-11月的能繁存栏,分别为4459万头、4348万头、4296万头,均值4368万头,对应2022年4季度出栏的是2021年12月-2022年2月的能繁,分别为4329万头、4290万头、4268万头,均值4296万头。理论上3季度的出栏应高于4季度,但实际上3季度出栏1.54亿头,比4季度少0.25亿头,比2季度也少了0.16亿头。再结合2021年9-11月猪价行情极度低迷,猪价更低跌破11元/公斤,仔猪 *** 更低破百元,猪场配种率自然受到影响的情况,就比较清楚了。而2021年年底,猪价再度出现反弹,能繁止跌回升,猪场配种增加,也使得2022年4季度出栏快速回升,猪价承压回落,也不仅仅只是需求旺季不旺的影响。

再回到现在,决定今年三季度的出栏生猪的是2022年9-11月的能繁存栏,分别为4298万、4324万、4362万头,均值4376万头,略高于2021年9-11月4368万头的能繁存栏均值,但去年9-11月正是猪价高位,市场看涨信心爆棚的时候,规模猪场15公斤仔猪 *** 在700-800元高价区间,猪场配种率自然也是提升明显。再结合今年2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量4.35亿头,同比增长1.1%。农业农村部监测今年上半年全国新生仔猪同比增长9.1%的数据,推算今年下半年生猪出栏量将远高于去年同期,尤其是三季度。

在供应同比大幅增长的背景下,今年三季度猪价不太可能 *** 去年的涨势。当前猪价的上涨,更多只是阶段 *** 的断档期叠加情绪推动。

猪价上涨次因:情绪

从近几年猪价的涨跌情况来看,市场情绪对于猪价的影响似乎越来越明显。在看涨情绪的推动下,压栏、二次育肥情况普遍,加大短期供应紧张局面,进一步推动猪价上涨,但也为后期猪价的回落增添风险。

去年下半年, *** 曾约谈过一些故意渲染生猪涨价氛围的自媒体,也提醒告诫部分夸大其辞的市场机构,同时,加强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防范资本过度投机炒作,此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稳定市场预期。这些举措,也说明,市场情绪对猪价走势的影响。

对于此,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 *** 表示,由于产能信息更加更加透明,市场容易形成一致 *** 预期,“同频共振”放大短期波动,导致短期急涨急跌频现,养殖盈亏转换更加频繁。新一轮的“猪周期”中, *** 波动幅度在减小,波动的频率在加快。

猪价越亢奋,越要保持冷静

8月1日,猪价继续迎来 *** ,部分集团猪场报价上调幅度超过1元/公斤,南方部分地区猪价开始突破18元/公斤,全国生猪出栏均价也快速突破17元/公斤,创年内新高。而生猪期货依然也在继续大涨创新高,Lstrong309、Lstrong311、Lstrong401均已站上17000元/吨之上,也说明市场对未来半年的行情保持较乐观态势。

同样的还有仔猪 *** 的止跌反弹,5月底,仔猪 *** 意外大跌,市场情绪极度低迷, *** 环节也开始不赚钱,行业产能有望加速去化。然而,上周,规模猪场15公斤仔猪 *** 小幅回升至458元,周度上涨1.55%,说明市场补栏情绪有明显的转变。

短期来看,市场看涨情绪一致,在出栏均重明显下降,市场大猪短缺的情况下,压栏情况必然增加,同时,二育也在持续入场,短期供应偏紧的情况将持续。而行业已连亏7个月,上半年集团猪场无一例外的巨亏,挺价意愿也较强。同时,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猪价的起伏。

综合来看,猪价仍有望继续上涨,7月猪价快速破8,8月破9甚至破10的可能 *** 已然不小。

但是,从中长期供应形势来看,市场不缺猪的情况并未改变。能繁母猪存栏持续保持在4100万头的正常保有量之上,尤其是6月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回升至4296万头,产能去化节奏暂缓,随着这一波猪价的上涨,产能继续去化难度加大。而从近几年规模化比例快速提升,养殖效率不断提高的情况来看,未来供应压力或进一步加大。产能过剩仍是当前生猪市场的主要矛盾,这轮猪价上涨也注定难以持久。

所以,对于养猪人来说,当前行情越亢奋,越需要保持冷静之心。理 *** 看待行情,合理安排出栏节奏,不宜过度压栏,至少应该分批次出栏,降低后续风险。

生猪期货渐成经营风向标 “保险+期货”赋能生猪产业

本报记者 王宁

8月份的中原大地异常炙热,一位名叫詹国志的生猪养殖户却蹲坐在一堵墙角,饶有兴致地 *** *** ,当《证券日报》记者走近时注意到,詹国志正在关注生猪期货行 *** 价。

近日,记者对南阳市、漯河市、北京市等地调研了解到,无论是大中型生猪养殖企业或养殖小作坊,在勤勤恳恳经营生猪养殖的同时,他们都已逐步采用生猪期货 *** 作为日常经营的参考,甚至借助衍生品工具化解周期经营风险。

平抑“猪周期”风险

中国生猪养殖业较为庞大,却呈现出集中度低、供给端分散的局面,长期以来,“周期”难题一直困扰着生猪产业链各环节稳定发展。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赚一年、亏一年”几乎成为了此前养殖业发展的常态,大中型养殖户也难逃此咒,究其原因在于市场缺乏有效的 *** 指引和应对 *** 波动的工具。

詹国志是漯河爱猪人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多年的生猪养殖经历让他对这个产业是又爱又恨,一方面,适逢生猪 *** 走高,又恰巧临近出栏,养殖利润能够提高;另一方面,面临生猪 *** 下跌时,由于二次育肥和存栏成本较高,不得不亏本出栏。不过,这种局面在生猪期货上市后得到了有效改观。

詹国志介绍说, *** 波动是困扰生猪养殖户的更大风险。“截至目前,养殖场的母猪存栏量规划是年出栏量4000头,能够较建厂初期的年出栏量1300头实现较大扩容,主要归功于生猪期货。”

生猪养殖企业在面对日常经营风险时难以有效管控。生猪养殖业链条长,信息传递周期久,往往对经营风险的预测比较难以把控,尤其是面对 *** 波动剧烈时,更是难以完全掌握。

“生猪产业相对复杂,对于供给需求往往靠‘猜’来预判 *** ,但随着生猪期货上市,产业格局有所改观,尤其是 *** 预测风险降低,产业变得更加有序。”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牧原股份”)董事会秘书秦军表示,生猪养殖和屠宰两个端口的短期信息调研和收集,是对供需预测的核心信息,两个端口的信息往往直接反映市场真实情况。因此,每当存在一定消息误差时,生猪期货 *** 就成为了更佳风向标。

中粮家佳康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江国金向《证券日报》介绍,在生猪期货上市前,生猪企业只能对原料期货品种进行风险管理,例如参与豆粕、玉米的套期保值,以及相关品种的基差交易等,但这仅对饲料端的经营风险可控。直到生猪期货上市后,内外盘市场衍生品工具体系有所完善,生产经营风险才有明显下降。

“公司在生猪期货上市之一天就积极参与,非常坚定。2021年生猪 *** 下行,我们通过生猪套保实现了非常好的风险管理效果。”中粮家佳康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芳芳表示。

“保险+期货”分散风险

*** 发现是期货功能之一,近些年,随着实体企业对衍生品的需求多样化,期货业也因地制宜地创新推出更多赋能举措。

江国金认为,期货本身只是一个工具,实际上是让各类参与者来发现 *** 。比如后期 *** 高,它将引导产业客户增加一些供给去迎合下一步的市场。但是产业客户肯定不能完全依赖期货市场,还必须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经营。

与此同时,作为一种创新型风险管理工具,“保险+期货”是农产品 *** 风险分散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保障农民收入具有积极意义。

据了解,生猪中小养殖户通过“保险+期货”来锁定饲料成本及生猪出栏 *** ,特别是在2021年猪价大跌中,有效弥补了亏损。一方面,养殖户向保险公司购买生猪目标 *** 保险,由保险公司对生猪 *** 进行保障,“兜底”生猪养殖 *** ;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向期货公司买入生猪场外期权进行再保险,最终形成风险分散、各方受益的闭环,帮助中小养殖户间接参与生猪期货,实现小农户和期货大市场的对接。

漯河市 *** *** 组 *** 、局长时恒才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漯河市推广落地的“保险+期货”试点,是在基础模式上不断进行探索创新,才实现了目前健康稳定发展态势。在漯河市 *** 、金融局的大力支持下,截至目前,漯河市已开展“保险+期货”项目共计7个,服务养殖户约200户次,承保育肥猪近18万头,总保费近2000万元,保险保障金额约2.75亿元,有效助力漯河市生猪产业稳定有序发展,助推漯河经济发展提质升级。

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相关人士表示,下一步将坚持“一品一策”工作思路,聚焦生猪产业的风险管理需求和现货市场变化,持续调整优化合约规则,稳步提升持仓规模,进一步为各类养殖主体通过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提供便利,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进一步增加可供交割资源,完善交割库布局,扩大集团化交割范围。二是提高交割效率,持续探索研究引入交割速度更快、降低交割成本的交割方式。三是帮助更多中小养殖户通过“保险+期货”管理 *** 波动风险、安心养殖。

三季度生猪 *** 涨后回跌,“双节”提振行情难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陈洁 广州报道 8、9月迎来开学季,也进入生猪市场的备货季。

一方面,在8月底学校需要为开学备货;另一方面,即将到来的 *** 、中秋双节,也可能迎来另一波猪肉消费的高峰。

但中国养猪网的数据显示,9月生猪 *** 不涨反跌:8月31日生猪 *** (外三元,下同)为17.39元/公斤,到9月12日则下跌到16.62元/公斤。

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王亚男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常规来讲,开学备货的开始时间出现在8月20日左右,持续时间较短。9月属于淡旺季过渡阶段,前半月仍然处于低迷态势,后期受天气转凉、中秋等因素影响,需求或小幅度提升。

不过,生猪市场真正进入旺季尚需时日。光大期货研究员孔海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生猪真正的旺季是冬季之后,但9月份确实也是开学季,目前来看今年开学季的生猪备货需求并不太好。“从 *** 上来看,生猪 *** 从7月份到8月份已经走出一波反弹,某种程度已经 *** 了市场上的利好因素,这也是目前生猪 *** 回调的原因。”

即将到来的中秋、 *** 有望提振猪价吗?目前,市场对此的看法不一,但普遍认为目前利空因素偏多,即使提振也相对短期,不太可能出现明显的大涨。

淡旺季转换

从7月中下旬开始,猪价走出一波上涨行情,中国养猪网的数据显示,生猪 *** 从不足14元/公斤,一路上涨到更高超过17.5元/公斤。

这一轮上涨意味着猪价进入了下半年的节奏:生猪市场将逐步走向旺季。

不过,连续的上涨并没能持续。步入9月份,猪价开始出现震荡下行。是什么导致这一轮下跌?

中信建投期货农产品事业部研究员魏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猪价很难旺起来,因为仍然处于一个供给偏多的局面,9月份养殖户整体出栏计划会稍微提升,未来一段时间供给应该是稳定为主,并呈现逐步增长的状态。

浙商期货研究中心农产品研究员万晓泉也认同这一看法,她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生猪供给仍处在产能增长的兑现期,养殖端出栏积极,前期入场二次育肥逐步出栏,供给端压力持续施压 *** 。近期屠宰有所好转,但开学之后消费无明显利好提振,加上预制菜对于生鲜市场的冲击,需求支撑略显不足,生猪 *** 偏弱运行。

从全国看,目前猪价仍然处于二级预警区间,但是一些积极的因素已经显现。

据国家 *** 数据,截至9月6日,全国生猪出场 *** 为17.04元/公斤,较8月30日下跌1.33%;主要 *** 市场玉米 *** 为2.94元/公斤,较8月30日持平;猪粮比价为5.80,较8月30日下跌1.19%。

而一些省份比如广东省在8月底发布消息称,根据广东省 *** 监测中心监测,2023年第34周全省平均猪粮比价为6.22∶1,连续三周以上处于6:1以上。按照广东省发展 *** 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广东省完善 *** 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规定,退出猪粮比价过度下跌预警区间。

下半年的猪价利好已经兑现一部分,但市场仍然对于中秋、 *** 双节有所期待。

万晓泉指出,双节前产业集中备货需求有望提振猪价短期回升,但是就目前来看生猪供给仍旧充足,供给端压力仍将 *** 猪价上行空间,需要关注养殖端出栏情况与二次育肥节奏,是否会带来阶段 *** 供需偏紧的情况,并加大行情波动。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进入9月份生猪供给有所增加。

根据方正中期期货发布的最新生猪期货日报,截止到9月10日第34周,生猪出栏体重122.15千克,周环比增0.22千克,同比低0.44千克,猪肉库容率30.88%,环上周降0.09%,同比增9.08%。生猪出栏体重延续反弹,上周屠宰量高开低走,周环比稳中略有回落,绝对量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上周样本企业屠宰量82.47万头,周环比降0.84%,同比高12.12%。

万晓泉指出,9月养殖端出栏情绪较好,前期入场二次育肥大猪近期有陆续出栏,整体出栏均重继续上升,但近期 *** 持续调整之后,散户惜售情绪上升。

从目前的走势来看,生猪市场多空博弈明显,但整体来说市场偏弱,此前认为中秋、 *** 会迎来一波明显提振行情的期待或将难现。

东吴期货在最新的研报中指出,目前 *** 开学中秋旺季需求表现不及预期,若有涨幅也比较有限,叠加七八月压栏二育的部分迎来集中释放,利空因素主导,集团9月份计划月均出栏环比增加5%,没有上半年预期那么高,目前日均进度赶不上计划,后面会加大出栏量。

王亚男表示,双节对于生猪需求有提升空间,但从历史周期来看,逢节日降价的情况也较为普遍。“出现这个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养殖户看好节日需求,因此会在节前集 *** 栏,造成生猪供应短时增多的情况, *** 有下降可能。需求旺季或出现在12月及春节前。”

孔海兰则表示,从生猪 *** 来看,9月份回调的幅度不会太大,如果有反弹幅度也不会大,应该是以震荡为主。

去产能进入焦灼期

今年上半年,生猪 *** 普遍处于成本区间之下,生猪养殖上市公司也出现普遍亏损。生猪出栏规模前三的猪企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和新希望,在2023年上半年的亏损额均超过20亿元。

不过,随着7-8月份生猪 *** 的上涨,对于很多养殖户来说,亏损已经扭转。

牧原股份8月2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2023年7月份生猪养殖完全成本约为14.3元/公斤。

同在8月22日,新希望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7月养殖成本已降至16.3元/公斤,年底达到16元/公斤的目标还是有较大可能 *** 的。

温氏股份则在9月1日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二季度公司肉猪养殖综合成本约8.5元/斤,7月份降至8.2元/斤左右。

近一段时间,豆粕、玉米等饲料等上涨,抬升部分养殖成本。但整体来看,从大型养殖企业来说,14-18元/公斤是较为普遍的生猪养殖成本区间,中小型养殖户的养殖成本波动更大,不排除超过20元/公斤,但也可以不足15元/公斤。

因此,下半年很多生猪养殖户已经进入了盈亏平衡的区间。这一方面提振了相关企业的养殖信心,另一方面则可能导致生猪去产能更为焦灼。

孔海兰指出,前一轮生猪 *** 上涨,直接影响了产能淘汰的速度。

“因为目前生猪养殖回到了盈亏平衡线附近,但在此之前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亏损。从过往来看,一般长期亏损之后,养殖户会进行产能淘汰,但目前生猪的 *** 回弹之后,可能会使养殖户的淘汰进程变慢,去产能的时间拉长。目前,产能淘汰效果也还没看出来,能繁母猪的数量保持在高位,因此生猪养殖产能过剩的问题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孔海兰说。

根据国家 *** 2023年7月份生猪产品数据,2023年7月末能繁母猪存栏4271万头,环比下降0.6%,同比下降0.6%。而根据2021年农业农村部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设定能繁母猪存栏量调控目标,即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4100万头左右,更低保有量不低于3700万头。

换句话说,目前能繁母猪的存栏量仍然在正常保有量之上,这也解释了为何生猪 *** 难以持续上涨。

魏鑫指出,从存栏母猪的数量来看,目前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去产能,只能算出现一定产能的调节。“加上母猪生产的效率在增长,其实对于生猪总体产能不会有明显影响,供应仍然维持在高位。从供需层面来说,目前需求仍然是较为明显弱于供给的, *** 也就只能在低位运行。”

确实如此。万晓泉指出,目前产业主动产能去化意愿仍旧不明显,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产能仍将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叠加生产效率的提升,生猪供给宽松可能在很大一段时间内维持,将持续 *** 生猪 *** ,需要关注养殖企业资金问题后续是否加速产能退出。

王亚男则表示,此前散户去产能较为明显,但规模集团产能有恢复动作,因此未来一段时间仍难出现供应持续短缺、 *** 持续上涨的现象。需求则常年处于较为规律的变动态势,当前需求偏弱,四季度有上涨空间。

“当前仍然处于可盈利的阶段,但若猪价持续下降,则盈利空间收窄,有继续去产能的可能,但规模集团产能则相对平稳。”王亚男表示。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本轮“猪周期”波动减小,原因何在?

来源:经济日报

生猪 *** 近期继续低位运行。国家发展 *** 委表示,将会同有关方面启动年内第二批 *** 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并指导各地同步收储。这是推动生猪 *** 回归合理区间的重要举措。

年初以来,猪价整体呈震荡探底走势。国家 *** 数据显示,6月下旬生猪 *** 环比下降3.5%。据国家发展 *** 委监测,6月26日至30日,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低于5∶1,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按目前 *** 及成本推算,未来生猪养殖头均亏损为179. *** 元。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截至7月4日,全国农产品 *** 市场猪肉平均 *** 为18. *** 元/公斤,与去年年底相比,跌幅达27%。国家发展 *** 委 *** 监测中心近日称,目前终端市场走货缓慢,并且屠宰企业冻品入库量有限,对猪价几无利好拉动。

在上半年生猪养殖普遍亏损的情况下,收储有利于对冲猪价下探压力,释放积极政策信号,引导养殖场户预期,防止猪价出现过快过度下跌。但是,影响 *** 的关键因素依然是供需关系。单批的收储量与市场的供给量相比是很小的,不会改变整体供需结构。当前,生猪供给仍处于高位,加之七八月份是猪肉消费淡季,短期内猪价低迷状态或难逆转。同时,部分养殖场户看好年内 *** 走势,觉得随着三季度末消费旺季来临,猪价有望逐渐回升,不愿意大幅减产。可参考的例子是,去年上半年猪价也跌了不少,但10月份后重回上涨通道。

“肉贵则伤民,猪贱则伤农”,猪肉 *** 备受关注。本轮“猪周期”从2022年4月份开始,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特征,波动的剧烈程度明显小于上轮。回顾2022年,自3月份起开展了16次 *** 储备冻猪肉收储,在9月份猪价出现快速上涨后又进行了7批 *** 储备冻猪肉投放。一年之内既收储又投放,风险预警和储备调节的前瞻 *** 和灵活 *** 使得年度总体行情能同时被消费者和养殖场户接受。让 *** “静如止水”既做不到也没必要,但防止短期内的大起大落是共同诉求。业内人士感觉“周期 *** 规律不明显”,恰恰是市场运行良好的表现。

原因之一是政策调控更科学。过去,对猪肉的调控主要是市场端的调控,而生猪产业像一辆卡车,其载重大、惯 *** 大,想快速启动或马上刹车,根本做不到。能繁母猪存栏量则是卡车的发动机,是最重要的先行指标。如果其保持在合理区间,生猪供应就有保障,猪肉 *** 就能相对稳定。2021年9月,《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印发,填补了生产端逆周期调控的政策空白,生猪成为主要农产品中之一个实施产能调控的品种。今后,各地还要稳定生猪养殖的长效 *** 支持政策,保持用地、环评、金融等基础政策稳定。养殖场户对政策没有后顾之忧,才能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决策。

原因之二是经营主体更理 *** 。“没有只赚不赔的生意”,有经验的养殖场户常以三五年为周期做谋划,在市场波动中寻找机遇,避免投机 *** 压栏和恐慌 *** 出栏。如今,规模养殖场户出栏占比逐年提高,其融资能力和资金实力强,更能经受市场考验,更有耐力在 *** 底部对抗周期。生猪期货上市后, *** 发现功能逐步显现,越来越多的养殖场户利用期货规划养殖规模,对冲 *** 波动。事实上,生猪期货的存在使得去年猪价未出现恐慌 *** 下跌。可以预期,能熟练运用生猪期货等风险管理工具的经营主体,将在未来的行业变革中占据主动。

目前,面对猪价低位运行,降低生产成本、推动高质量发展仍是生猪产业发展的核心。要加快淘汰低效母猪,适当降低出栏目标,优化饲料配方结构,健全疫病防控措施,多在节本增效上下功夫。此外,近年来,养猪业向上游的饲料、 *** 繁育和下游的屠宰、食品加工行业进军,这是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当经营主体的成本竞争力达到一定水平后,不妨适当开展全产业链布局。

来源/经济日报(作者乔金亮),原标题《推动生猪 *** 回归合理区间》

标签: 走势图 生猪 期货 行情 2021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