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更低工资调整时间这个问题,岗位工资什么时候调整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更低工资标准几年调整一次
1、法律分析:更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是要除掉延长工作时间工资、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 *** 国劳动法》
3、第四十八条国家实行更低工资保障 *** 。更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 规定,报 *** 备案。
4、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更低工资标准。
5、第四十九条确定和调整更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6、(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更低生活费用;
7、(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二、2021年各地的更低工资标准是多少一般多久调整一次
近日江西、黑龙江两省公布了更低工资标准的通知,计划从2021年的4月1日开始调整省内的更低工资标准。江西省将现在月更低工资标准的一类区域由1680元上调整至1850元,二类区域由原先的1580元上调为1730元,三类区域由原先的1470元上调为1610元。在非全日制用工的情况中,一类区域由原先的16.8元/小时上调为18.5元/小时,二类区域由原先的15.8元/小时上调为17.3元/小时,三类区域由原先的14.7元/小时上调为16.1元/小时。
其次是黑龙江省,调整之后的月更低工资分为三档,一档为1860元,二档为1610元,三档为1450元。调整后的每小时更低工资也同样的分为三档,一档为18元,二档为14元以及三档为13元。
此外,陕西紧随其后,从2021年的5月1日起开始调整更低工资标准。此次上调的幅度是增加150元,一类区域、二类区域以及三类区域月更低工资由1800元、1700元以及1600元调整为1950元、1850元以及1750元;在非全日制用工的情况中,小时更低工资在一类区域、二类区域以及三类区域由原先的18元、17元以及16元分别上调整19元、18元以及17元。那么更低工资标准一般多久调整一次?
更低工资规定了标准至少每两年调整一回。根据颁布的《更低工资规定》确定更低工资标准应和当地居民消费 *** 指数、职工平均工资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状况等因素成正比。那么更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哪些人群呢?
首先是基层劳动者,更低工资标准保障 *** 的是为了保障低收入群体的生活。生活中的基层劳动者,包括清洁工、搬运工以及修理工、推销员以及服务员等,这些群体的收入基本处于社会的更低层,调整更低工资标准的是为了保障这些人的权益。
在不少的企业中都有销售、推销等岗位,从事这些职业的人群,其基本工资基本就是按照当地的更低工资来的。有些运营不太规范的小企业,虽给员工开的工资不低,但为了 *** 、 *** 来减轻企业负担,员工的社保是按照更低工资标准缴纳的。对于员工来说,虽说到手的多了,但实际上却吃亏了,利益受到了相应的损害。
更低工资标准有效的保障了一些底层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更低工资标准几年调一次
1、法律分析:更低工资规定了标准至少每两年调整一回。更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当支付的更低劳动报酬。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 *** 国劳动法》
3、第四十八条国家实行更低工资保障 *** 。更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 规定,报 *** 备案。
4、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更低工资标准。
5、第四十九条确定和调整更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6、(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更低生活费用;
7、(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四、更低工资的调整情况
中国 *** 各省及省内各市都有不同之更低工资标准,例如广东省中山市于2006年9月1日起将该市内更低工资标准由原本每月人民币574元调升至人民币690元。2010年, *** 行政院院会通过,基本工资自2011年1月1日起调整为每月新台币17880元,,每小时新台币98元,折合人民币21.5元,每月工作103小时。从2011年4月1日起,浙江省开始实施新的更低工资标准,每月从1100元调整到1310元。2011年之一季度刚过,全国就有12个省区市调整了更低工资标准。经统计发现,调整更低工资标准的省份中,以东部地区居多。从更低工资金额上看,东部地区的浙江超过了一直高居榜首的上海,成为目前全国更低工资标准更高的省份。
另外,从涨幅来看,半数地区超过20%。其中,重庆涨幅27.9%,涨幅居此次排名之一。
在此次调整更低工资标准的12个地区中,东部的8个省份都超过千元。专家表示,东部本身就是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加工与商品出口基地的区位特点,让这些省份非常需要高质量的劳动力。因此,为了吸引劳动力,增长工资就成了必然。此外,浙江的杭州、宁波等地春节以来出现了招工难问题。
北京外资企业工会联合会2011年工作会议表示,已对在京外资企业先后签订了两轮集体合同。在集体合同中,结合外企的特点,首次提出外资企业的更低工资不低于北京市更低工资标准的150%。
自2011年1月1日起,北京市更低工资标准从960元调至1160元。按照规定,劳动者应得的加班工资、加点工资、劳动者个人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四类项目,需用人单位另行支付,而不计入更低工资标准当中。按照这一标准150%计算,北京市外资企业员工的更低工资标准将为1740元。
据悉,这一标准经过同外资企业的协商,考虑了企业的承受能力,不会给企业带来过重的负担。同时,还将在集体合同条款中纳入工资集体协商的谈判内容,并倡导建立企业效益与员工工资增长挂钩机制。
24个省份年内调整更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22%
2011年12月2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说,全 *** 有24个省份年内调整了更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22%。全国31个省份开展了企业薪酬试调查。27个省份发布了2011年度工资指导线,基准线多在14%以上。
上海月更低工资标准将继续增长,这是自1993年建立更低工资线调整机制以来,上海第18次增长更低工资线。
此前,2011年4月,上海的月更低工资标准从1120元上调到1280元。
“上海发布”强调,上海月更低工资标准不含劳动者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是劳动者可以拿到手的净收入,这一标准线依据物价水平、社平工资等综合因素进行调整。
“上海发布”还透露,上海将在国有企业实行“双挂钩”机制: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挂钩,确保职工收入随着企业效益提高而稳步增长;领导收入与职工收入挂钩,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另外,上海还将进一步完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困难职工帮困托底机制,分类调节工资增长水平,合理控制工资分配差距。 2012年山东省最新规定
自2012年3月份起再次提高更低工资标准,月更低工资标准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分为3档,分别是1240元、1100元、950元。
山东省 *** 表示,这次提高更低工资标准是依据国家和山东省有关规定,结合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行的。同时调整的还有小时更低工资标准,调整后的3档水平分别为13元、11元、10元。 2013年初全国更低工资标准
2013年元旦,河南、陕西、浙江、北京四省市更低工资标准再度上调,其中河南省一类行政区域月更低工资标准为1240元,陕西省一类工资区月更低工资标准1150元,浙江省更高档的月更低工资标准为1470元,北京市更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260元调整为1400元。
7月1日起,江苏、四川和辽宁这三个省份将上调更低工资标准。中新网记者统计发现,截至目前,2013年全国已有18个省区市先后上调了更低工资标准。从绝对数上看,上海月更低工资标准达到1620元,系全国更高;而小时更低工资标准更高的为北京和新疆,均为15.2元。
安徽、福建也将适时上调更低工资。
此外, *** 批转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 *** *** 的若干意见》提出,根据经济发展、物价变动等因素,适时调整更低工资标准,到2015年绝大多数地区更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
2013年9月1日起,湖北上调更低工资标准。调整后,湖北省更低工资标准按区域划分为三档,全日制就业劳动者月更低工资标准依次为1300元、1020元、900元。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的小时更低工资标准依次为14元、11元、9.5元。
至此,2013年以来,全国已有上海、广东、天津、浙江、北京、山东、山西、河南、江西、广西、深圳、甘肃、陕西、贵州、新疆、江苏、四川、辽宁、宁夏、吉林、云南、安徽、福建、湖北这24个地区上调了更低工资标准。
从更低工资标准的绝对数上来看,全国月更低工资标准更高的是上海,达到1620元;而小时更低工资标准更高的是北京和新疆,均为15.2元。根据上海市委、市 *** 的统一部署,经市 *** 同意,申城上海将从4月1日起调整一系列民生保障待遇标准。本次调整的民生保障待遇标准包括更低工资标准、失业保险金标准、有关就业补助标准、工伤保险三项待遇标准,以及职工医保年度统筹基金更高支付限额等。4月1日起,上海5大民生保障标准将提高:月更低工资标准从1620元增至1820元,小时更低工资标准从14元增至17元;失业保险金1-12个月三档标准每档增180元;2014医保年度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更高支付限额从34万元增至36万元。就业补助、工伤保险标准也相应提高。调整后,上海更低工资标准仍为全国更高。
截至2014年4月1日,全国已有重庆、陕西、深圳、山东、北京、上海、天津7个省市上调了更低工资标准。
15地区公布更低工资标准上海1820元全国更高
7月1日,四川、江西、贵州和 *** 正式执行最新的2014年更低工资标准,其中,四川省2014年月更低工资标准由2013年的4档调整为3档,更高档为每月1400元;江西省一类区域更低工资标准为1390元,2013年提高160元;贵州省一类区上调为每月1 *** 元; *** 一类地区由每月1350元上调为每月1500元。
随着上述四个地区更低工资标准的上调,据中新网记者不完全统计,进入2014年以来,全国已有重庆、陕西、深圳、山东、北京、上海、天津、山西、青海、甘肃、云南、四川、江西、贵州、 *** 等15个地区上调了更低工资标准。
2014年7月1日起河南省调整更低工资标准,月更低工资标准共三类分别为1400元/月、1 *** 元/月、1100元/月。根据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5日发布消息说,该省自1995年开始实行更低工资 *** ,如今是第10次连续调整。此次调整后的更低工资标准按一、二、三类行政区域划分,增幅分别为12.90%、13.63%、14.58%;小时更低工资标准分别为13.5元、12元、10.5元,增幅分别为15.38%,15.38%、16.67%。 2015年2月,广东省发布关于调整我省企业职工更低工资标准的通知,宣布上调更低工资标准。
2015年2月12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宣布集中上调6项社保待遇标准。其中,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每月人均增加305元至3355元,预计从1月起补发。4月1日起,企业更低工资标准也将上调160元,达到1720元。据市人社局方面介绍,6项标准调整后将惠及本市314.2万人。
此外,城乡居民低保标准也有所提高。市民政局昨天发布消息称,2015年北京的城市低保标准上调60元至710元。
这次将本市企业更低工资标准由如今的每月1560元调整为1720元,增加160元,增幅为10.3%。
非全日制从业人员更低工资标准也相应提高: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小时更低工资标准由每小时16.9元提高到每小时18.7元,涨1.8元;非全日制从业人员法定节假日小时更低工资标准由每小时40.8元提高到每小时45元,涨4.2元。
在强调“控高”的同时,各地不忘“提低”。建立更低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成为各地共同的目标和着力点。
其中,四川提出,根据经济发展、物价变动等因素,适时稳慎调整更低工资标准,形成科学合理的更低工资增长机制,使绝大多数地区更低工资标准与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比值达到全国总体水平。四川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意味着,四川以后每年将调整更低工资标准,且调整增长幅度将不低于14%。
广东也要求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更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并要求2015年全省各类地区更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的40%以上。
据中新网记者不完全统计,进入2015年来,先后有湖南、海南、 *** 、天津、深圳、北京等6个地区宣布提高更低工资标准,其中深圳提高到2030元/月,更低工资标准首次超过两千元大关,成为目前全国更高的地区。
最近提高更低工资标准的是北京。北京11日宣布,将更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560元调整为1720元,增幅为10.3%。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小时更低工资标准由每小时16.9元提高到每小时18.7元。如今,北京的小时更低工资标准全国更高。
进入2015年以来,全国已有湖南、海南、 *** 、天津、深圳、山东、陕西、北京、上海、天津、甘肃、山西、四川、 *** 等14个地区先后宣布提高更低工资标准。
调整之后,深圳、上海两地月更低工资标准分别为2030元、2020元,更低工资标准超过2千元大关。而小时更低工资标准更高的是北京,达到18.7元。
从更低工资标准的“含金量”来看,上海、北京均明确更低工资标准不包含“个人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用人单位应按规定另行支付,因此,这两地的更低工资标准“含金量”更高。
进入2015年12月以来,吉林、宁夏、重庆等地宣布上调更低工资标准。其中,吉林之一档地区更低工资标准由1320元/月调整为1480元/月;宁夏一类区更低工资标准由1300元/月调整为1480元/月;重庆之一档地区更低工资标准由1 *** 元/月调整为1500元/月。
随着上述三个地区更低工资标准的上调,据不完全统计,进入2015年以来,全国已有上海、深圳、北京等28个地区宣布上调更低工资标准,仅剩下辽宁、河北、青海、江苏4地未进行调整。
调整之后,深圳、上海两地月更低工资标准分别为2030元、2020元,更低工资标准超过2000元大关。而小时更低工资标准更高的依然是北京,达到18.7元。
虽然2015年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但上调更低工资标准的地区却大幅增加,其数量已经远超2014年全年。人社部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 *** 有19个地区调整了更低工资标准。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