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肉蘑菇 *** ,野生肉蘑菇可以和种植羊肚一起吃吗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63
吃了躺板板!野生的蘑菇你别采

近期,随着天气变暖,降雨量的增加,野外长了许多蘑菇,但在这些野生蘑菇里面,大部分都是我们不熟悉的毒蘑菇。而关于毒蘑菇,大家知道多少呢?

毒蘑菇又称毒蕈、毒菌等,是指食用后能造 *** 毒 *** 反应的大型真菌的子实体,其中大部分属于担子菌,少数属于子囊菌。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已知的具较明显毒 *** 的毒蘑菇种类约有400种,我省就有100余种。所含 *** 较复杂,或因地区、季节、品种和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各异。我省较为常见且毒 *** 强的有:白毒伞(致命鹅膏)、灰花纹鹅膏、黄盖鹅膏白色变种、粘盖包脚菇等。

毒蘑菇中毒的危害

毒蘑菇中毒可以产生急 *** 肝损害、急 *** 肾衰竭、横纹肌溶解、胃肠炎、神经精神症状、溶血和光敏 *** 皮炎等后果,中毒救治非常困难,发病急,严重可以导致死亡。

如何预防毒蘑菇中毒

目前,没有简单易行、快速有效的识别蘑菇是否有毒的 *** 。预防和控 *** 蘑菇中毒,关键记住:不盲目采食野生蘑菇。

1、不自行采摘野生蘑菇:由于肉眼难以鉴别毒蘑菇,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

2、不购买来源不明的蘑菇:建议购买正规厂家 *** 的预包装产品。

3、不食用:不要随意食用野生蘑菇,以防中毒

中毒了怎么办

1、立即呼叫救护车:万一误食毒蘑菇,立即呼叫救护车。等待救护车时,有条件的可加盖毛毯保暖。

2、催吐: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如饮用大量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可用手指抠咽部或用勺子等器具进行 *** 喉部引起呕吐,可反复多次,尽可能排出体内未被吸收的残菌,减少有毒物质的吸收)

3、就医: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解毒 *** ,因此,出现中毒后应立刻到正规医院救治。

4、保留毒蘑菇样品:更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鉴定蘑菇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

5、需要注意的是,急 *** 肝损害型中毒继急 *** 肠胃炎症状之后,会进入“假愈期”,假愈期就是在食用毒蘑菇后出现的一些症状看似减轻或消失了,在经对症治疗消化道症状 一般在24-36h之间明显改善,但其实 *** 正在被肠道吸收,1-2天后病情突然加重,严重者病情可迅速恶化,出现休克、 *** 、抽搐、全身广泛出血及呼吸衰竭,最终在短时间内死亡。同时注意:一起食用过同样蘑菇的人,无论是否发病,同样需要立即到医院检查。

申明:以上部分图文来源其他公众号或 *** ,仅供交流学习使用,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平台,随即删除,谢谢支持。


来源:云浮疾控动态微信公众号

编辑:彭玉静 区云波

校对:吴秋倩


野生蘑菇傻傻分不清 专家教你正确“食菌”

近日,云南一名女子吃完一种牛肝菌“见手青”(因菌肉压伤或手碰伤后呈靛蓝色得名,有毒 *** )后发生中毒事件,并称自己看到很多小精灵手舞足蹈。事实上,每年7、8月份,雨量增多,气温上升,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盛期,蘑菇旺季随即到来。

然而,在食菌季,误食野生毒蘑菇的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云南、四川、贵州、广东等地。究其原因,除了误采,还有错误的烹饪 *** 所致。羊城晚报记者联系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专家,和大家一起学习如何区分毒蘑菇,以及如何学做安全有营养的广式蘑菇菜。

90%死亡事件由这种蘑菇造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2004年-2018年,全 *** 上报毒蘑菇事件836起,造成5205人中毒,死亡1054人;病死率达20.25%。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首席专家李泰辉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云贵川和华南等生物多样 *** 地区,野生蘑菇的生长十分旺盛,种类繁多。除了在森林里,家居木头、公园草地、湿润的田地都会长出蘑菇。”

在云南地区,由于独特的地形和潮湿的气候,蘑菇种类和数量都非常庞大,许多著名的野生食用菌被认为是当地的山珍;与此同时,云南的毒蘑菇种类也很多,蘑菇中毒事件频频发生。

李泰辉分析,“见手青”有致幻 *** , *** 进入大脑神经导致出现幻觉。而中毒的原因往往是因为没有煮熟透,完全煮熟后的“见手青”是不会引起中毒的。

李泰辉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在广东,最常见的毒蘑菇是铅绿褶菇(也称青褶伞),而致死事件最多的毒蘑菇是致命鹅膏(白毒伞)。世界上90%以上的毒蘑菇中毒死亡事件都是由鹅膏菌造成的,该菌种的柄底有类似包状的菌托、菌柄上常有菌环。

李泰辉表示,鹅膏菌有一部分种类是无毒的,但由于野生蘑菇种类较多,一些可食和有毒种类外形相似,人们是很难分清有毒和无毒的,所以,误食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另外,在我国,除了致命鹅膏,亚稀褶红菇也造成较多的中毒死亡事件。

民间区分毒蘑菇存在很多谬误

“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无毒。”这一说法曾在民间一度盛行,李泰辉向羊城晚报记者否定了这一说法。他表示,这一谬论正是误导群众误食毒蘑菇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不能根据颜色来区分蘑菇的毒 *** ,比如,颜色鲜艳的红黄鹅膏和鸡油菌等都是可食用的,而颜色普通的裂皮鹅膏和亚稀褶红菇是 *** 的。

此外,蘑菇不会与银器、生姜、大米、蒜头等产生颜色反应,民间“蘑菇与银器、生姜、大米、蒜头等一起煮,颜色变黑就有毒”的说法是错误的;而其他谬误还包括“长虫、长蛆的蘑菇无毒”。

李泰辉表示,有些蘑菇 *** 对其他生物无效,但对人却是 *** 的,比如鹅膏 *** 甚至不能用小白鼠来做喂食实验,因为小白鼠的胃肠黏膜可以屏障鹅膏 *** ,但如果把 *** 注射到小鼠血液中是会引起中毒的。

部分毒蘑菇和可食用蘑菇外观相似,其鉴定需要有专业的生物分类学知识。李泰辉提醒,广东人要牢记毒蘑菇包括铅绿褶菇和致命鹅膏,其他的野生蘑菇也不要去采摘:“很多人都想找到区分毒蘑菇的捷径,但目前来说是没有这条捷径的,非专业人士千万不要自行采摘野生蘑菇。”

值得注意的是,蘑菇中毒的类型包括:急 *** 肝损害型、急 *** 肾衰竭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横纹肌溶解型等。若不慎中毒,应保留样本、及时就医。李泰辉表示:“中毒后应及时催吐、洗胃、导泻;及时将中毒样本送至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等研究毒蘑菇的专业机构,分析中毒类型以便对症治疗。”

李泰辉指出,肝脏损害型毒蘑菇中毒者常存在假愈期,在治疗过程中,胃肠炎症状好转后还应继续检测肝、肾等指标,以防病情加剧。

广州街坊买蘑菇不看产地、至爱煲汤

为了解广州街坊吃菇的情况,羊城晚报记者走访位于高德置地冬广场的永旺超市,并采访了十余名前来选购蘑菇的顾客,一半以上顾客表示“买蘑菇主要是想煲汤”,也有不少顾客会用来涮火锅,又或者用白蘑菇来做意大利面,松茸用来煎。

一名做餐饮生意的顾客说:“社区市场不会有这么多品种,如果想做特别的菜式,我们通常会来超市选购。”记者发现,这里的蘑菇产地主要有云南、福建、广东和河南,一名来自湖南的顾客表示:“平时我不太敢吃云南产的蘑菇。”一名广州街坊则说:“我去过很多次云南,吃过很多次‘见手青’都没有中毒,倒是丈夫吃了另一种牛肝菌就出现呕吐的症状。”也有顾客坦言,自己买蘑菇从来不看产地,只看品种、价钱和新鲜程度,在正规超市买蘑菇会比较放心。

广州港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睦明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蘑菇是当季食物,松茸、牛肝菌、鸡枞菌顾客都比较喜欢点。”他说,广东人爱喝汤,松茸煲鸡、鸡枞菌滚瘦肉汤都比较热销。此外,松茸的做法较多:刺身、煎、烤、煲汤……都可以;而烤黑松露则是广受顾客欢迎的高端菜式。

广东人吃菜向来很讲究,李睦明说,菌类除了与肉类搭配以外,还会配合食疗的做法,比如搭配白胡椒,不仅去除寒 *** ,还能达到提鲜的作用;烤松茸撒上海盐,去掉水分,去除湿气,同时保证营养和口感;另外,生姜和老蒜也是菌类煲汤的常用配料。宋昀潇 徐炜伦

厦门:公园附近惊现野生大蘑菇!市民:味道真不错!专家:不要乱吃

来源 特区新闻广场

野生肉蘑菇图片,野生肉蘑菇可以和种植羊肚一起吃吗-第1张图片-

市民周先生

发现了一株野生大蘑菇

周先生说,这株蘑菇又大又好吃

尝过一次后,味道令人难以忘怀





大蘑菇( *** 由周先生提供)


尝完美味的蘑菇后

周先生这才想起安全问题

这种野生蘑菇真的能吃吗?

记者帮忙寻找 ***



路边采的野生蘑菇能吃吗?

忠仑公园附近苗圃



在周先生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忠仑公园附近的这片苗圃地,这里种植着几十株不同品种的树。在一株树下,我们看到了这株大蘑菇,它由二三十朵小蘑菇组成。




一个月前

周先生在同样的位置

发现了这些蘑菇

他把那株大蘑菇采回去

和朋友们一起吃了



市民 周先生


当时我们拿回去有称过,有大概10多斤,吃了没问题了。我们就慢慢地,一次吃一点,一次吃一点,整个都吃掉了,味道特别好吃。


这到底是什么蘑菇呢?

我们找到了苗圃的看守——老高

老高这几年也见到过这样的蘑菇

蘑菇味道还不错


苗圃地工人 老高


每一年都有,差不多这个季节会出现。我们有采来吃过。

记者那有没有事啊?

苗圃地工人 老高


要是有事早就不在这里啦,哈哈哈哈~


为了弄清楚蘑菇到底是什么品种

到底有没有毒、能不能吃

记者采摘了一些样品

准备拿去请教专家


春夏野生蘑菇生长旺盛 不建议采摘食用



记者带着这些样品

驱车前往同安

请教一位蘑菇种植专家


蘑菇种植业者 阮以恒

这是平菇,又称为凤尾菇,这种蘑菇没有毒。大概是前一段时间,那个地方雨水充足,含水量比较大,加上温差大,所以菇长得比较好。



↑公园附近的野生蘑菇似乎比人工栽培的蘑菇大↑


阮先生介绍,公园里、绿化带,以及一些种植基地使用的有机肥,有很多是种植食用蘑菇的生长培养包被废弃后,再发酵加工的,因此,一些公园草地里出现蘑菇也不足为奇。


不过,虽然这株平菇没有毒

但是阮先生认为

周先生的做法还是比较冒险的

蘑菇种植业者 阮以恒


种植的蘑菇我们有通过高温消毒,经过好几道安全工序才能让它安全地生长,你这野外的这些东西它没有安全保障。本身吸收的一些东西。比如说重金属、水污染,还有长在路边 粉尘也大。



阮先生还提醒,春夏雨水充足、温度适宜,是野外蘑菇生长的时节,市民朋友们若是发现了,更好不要采摘,更不要冒险食用。


一般人难以分辨野生蘑菇是否有毒

不一定是漂亮的蘑菇才有毒

安全起见

路边的野蘑菇不要采哦~

最后一次发图集,拍的全是老家山上的野蘑菇,你认识它叫啥名字?

每到秋天,老家山上的树林里就会长出很多野蘑菇,各种形状各种颜色,少说也有几十种,大多都叫不上来名字。

这些蘑菇很好吃,捡回来清洗干净用大油炒一下,比肉还好吃;记得小时候上山放牛捎带捡了一篓回家炒炒当菜吃,一家人都中毒了,差点闹出人命,后来再也不敢贸然吃了。

很早就听老年人说,颜色越鲜艳的越有毒;后来请教食用菌专家,专家说不一定,大部分野生菌类是无毒的。

因为小时候有过吃野蘑菇中毒的教训,尽管很喜欢这东西,但再也没敢吃过,生怕再误食有毒的野蘑菇。

这十几年,到了季节就有人收购野蘑菇,这阵子正好是农闲的时候,老乡们就上山捡蘑菇卖,一天挣一二百块是很平常的,有时候还能挣三四百的。

老家山上树林生长的野蘑菇。

老家山上树林生长的野蘑菇。

老家山上树林生长的野蘑菇。

老家山上树林生长的野蘑菇。

老家山上树林生长的野蘑菇。

老家山上树林生长的野蘑菇。

老家山上树林生长的野蘑菇。

老家山上树林生长的野蘑菇。

老家山上树林生长的野蘑菇。

老家山上树林生长的野蘑菇。

老家山上树林生长的野蘑菇。

老家山上树林生长的野蘑菇。

老家山上树林生长的野蘑菇。

老家山上树林生长的野蘑菇。

老家山上树林生长的野蘑菇。

老家山上树林生长的野蘑菇。

老家山上树林生长的野蘑菇。

老家山上树林生长的野蘑菇。

老家山上树林生长的野蘑菇。

老家山上树林生长的野蘑菇。

老家山上树林生长的野蘑菇。

老家山上树林生长的野蘑菇。

老家山上树林生长的野蘑菇。

老家山上树林生长的野蘑菇。

老家山上树林生长的野蘑菇。

老家山上树林生长的野蘑菇。

老家山上树林生长的野蘑菇。

【健康提示】如何识别野生毒蘑菇?万一中毒了怎么办?



来源:于都卫生健康、文化青云谱

<

近期多雨,昌图北山公园长出大量野生蘑菇,注意误采误食

随着降雨逐渐增多,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盛期,在昌图北山公园树林中长出了长出不少野生蘑菇。这些蘑菇虽然看着 *** ,但如果分辨不好很容易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蘑菇并导致中毒。

里友“蓝天”在散步时经常能看到这些随着雨水冒出头来的小蘑菇,但是由于不会区分与辨别,并没敢随意采摘。

二三里资讯在此提醒广大群众:为了生命安全,千万不要采摘、食用野生蘑菇,不买、不卖不明品种、不明来源野生蘑菇,确保不发生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故。

一、如何识别毒蘑菇毒蘑菇又叫毒蕈,是一类毒 *** 极强的天然毒 *** 植物,在我国约有100多种,能引起严重中毒的有10多种,毒蘑菇中的 *** 十分复杂,一种毒蘑菇可以含有几种 *** ,而一种 *** 又可存在于数种毒蘑菇中。毒蘑菇中的 *** 难以去除和 *** ,预防毒蘑菇中毒更好的 *** 是不要采食野生蘑菇。

鉴别蘑菇是否有毒,民间的 *** 如依据颜色是否鲜艳、生蛆、长虫、有没有酸臭味,煮后是否使大蒜和银器变黑等,来判断有没有毒,这是不科学、不可靠的。蘑菇鉴别很困难,需要专业人员鉴定。

二、毒蘑菇中毒后的症状

毒蘑菇中毒潜伏期为2-24小时,有的仅10分钟,不同的毒蘑菇引起的中毒症状不同,大多数毒蘑菇中毒早期都会出现胃肠道症状,单纯胃肠炎型毒蕈中毒预后较好。有的病例表现为神经精神型,即除胃肠炎症状外,可在1-6小时后出现出汗、流泪、心动过缓等症状。有些病人可出现类似精神 *** 症表现。还有一种除胃肠炎表现外,可出现溶血、肝脾肿大等。而肝损害型最为凶险,典型表现为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部分患者可伴有精神症状。少数呈爆发 *** 经过,最终导致死亡。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治愈 *** ,故病死率较高。

三、毒蘑菇中毒后的应急处置

消费者在家食用或在外就餐误食野生蘑菇后出现疑似中毒或中毒症状,要尽早采用催吐、洗胃、导泻、 *** 等 *** ,迅速排除 *** ,同时应尽快到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同时还应保留病历和化验报告等相关资料;餐饮单位一旦发生毒蘑菇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应立即配合救治患者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四、消费者注意事项

1、更好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也不要在流动商贩处购买新鲜或干的野蘑菇,尤其是自己没吃过、不认识或对是否有毒把握不大的野蘑菇,不要贸然采摘食用。

2、对颜色鲜艳或已霉烂的野蘑菇,不宜采食。

3、烹调加工野蘑菇经洗净后,宜先在沸水中煮3-5分钟,弃汤后再炒熟煮透。

4、有的毒蘑菇中的 *** 与乙醇反应会加重中毒,故进食蘑菇时更好不要饮酒。

5、特别提醒广大群众和餐饮经营单位不要采购野生蘑菇,应在干燥、通风场所贮存蘑菇,同时避免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挥发、易腐蚀的物品同处贮存,对购买量较大的或长期在某个种植基地购进的食用菌,应注意索取证明蘑菇食用安全的相关文件。

(华商报记者 刘媛媛、编辑 项雪)

野生菌别乱吃,不只会出现“小飞人”,昆明一女子吃后现诡异景象

很多人爱吃野生蘑菇,因为的确很美味,然而有的却很危险。

很多朋友都听说过食用野生蘑菇后能看到“小飞人”,这正是因为食用毒蘑菇后出现了幻听或幻视等幻觉,这样的事情基本上每年都有很多次发生。

其实出现的“小飞人”还是相对比较”好玩”的景象,幻视 *** 现恐怖诡异的景象也并不罕见,据《春城晚报》7月18日报道,云南昆明就有一位女士在食用野生菌后看到“家里墙上全是小虫子在爬,还有7个陌生人不断出现”。

?当时正是深夜,这位女士当时感觉十分诡异和可怕,所以还报了警,好在 *** 见多识广,猜到这位女士很可能是吃了某种野生菌出现了幻觉,出警后就请求了120到现场支援。

?到达现场后,只听到女子在室内大叫,不停呼救却不肯开门,好像在室内与人战斗一样,没办法只好请求消防员到场破门而入,进去才发现室内只有女子一人,正不断地对着空气撕打,说墙上满是虫子在爬,还有人要把他抓走。

但是她说的情况根本不存在,来看热闹的邻居也说这女子平时精神正常,不清楚怎么突然变成那个样子,但 *** 细心检查后发现厨房地上的呕吐物中有野生菌,120医生对女子检查后认为很可能是毒蘑菇惹的祸,其亲属到场后陪同其往医院治疗…

?那么吃什么蘑菇才会出现如上的情况呢?在云南当地,最常见的吃了出现幻觉的蘑菇叫“见手青”,这种蘑菇看上去很肥壮,就像牛肝菌一样,实际上它也叫“小美牛肝菌(或粉盖牛肝菌)”,但如果用手触碰或者掰断其菌体,上面就会出现青绿色的痕迹,所以人们叫它“见手青”,之所以会发生颜色变化,是因为蘑菇中的一些易氧化物发生氧化后的直观反应。

?不过这种蘑菇比较奇葩的是有些地方吃了没事,所以南方不少市场上还有售卖这种蘑菇的,但有的地方的这种蘑菇却可能会出现致幻反应,检测发现其中所含的 *** 类似于 *** 乙二胺( *** ),这是一种公认的致幻 *** 物,效果比较某些D品还强,曾经是美国嬉皮士的更爱,但若大量服用则可能出现精神 *** 甚至有生命危险,所以是一种受管制的 *** 。

?不过能引起致幻作用的蘑菇可不只是“见手青”,很多种蘑菇食用后都有可能让人出现这种情况,鹅膏菌也是一种常见的能致幻的毒蘑菇,而且其致死率很高,有些不会致幻但毒 *** 很大,有调查结果认为仅在我国就有480种毒蘑菇,分属鹅膏菌属、环柄菇属、牛肝菌科、红菇属、青褶伞属、 *** 属等,几乎每个蘑菇类别中都有不少毒蘑菇。

?云南是我国生物物种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每年中气温差别较小,夏季到来后雨水增多,各种蘑菇都会涌现出来,而我国其他地方虽然没有云南的蘑菇种类多,但野外也不乏毒蘑菇,如今正是各种蘑菇疯长的季节,虽然有些野蘑菇可能味道不错,但还是应该管住嘴,不要去冒险尝试野生菌类。

参考资料:

《春城晚报》7月18日文章《“家里有7个人,墙上全是小虫子”女子深夜呼救,结果 *** 一查…》

野生菌类进入生长旺盛期 谨防误食野生毒蘑菇引起中毒

近期,广东省天气多变,各种野生菌类及植物进入生长旺盛期,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蘑菇、断肠草等有毒植物引起食物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为此,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此提醒:为预防误食野生毒蘑菇、断肠草等中毒事故的发生,请广大群众以及餐饮单位不要自行采摘、食用、制售野生蘑菇、断肠草等野生植物。

一、充分认识毒蘑菇、断肠草的危害

(一)野生毒蘑菇

一些野生的毒蘑菇与食用菇类外形相似,鉴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

在野外,无毒的蘑菇往往与有毒的蘑菇混生,无毒蘑菇很容易受到毒蘑菇菌丝的沾染。甚至部分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无毒蘑菇种类也可能沾染毒 *** 。所以即便食用的是无 *** 种的野生蘑菇,仍然会有中毒的危险。

毒蘑菇所含 *** 较复杂,或因地区、季节、品种和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各异,中毒潜伏期为2小时至24小时,有的仅为10分钟左右。误食毒蘑菇引发肝损害型中毒最为凶险,表现为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精神症状。目前对有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

(二)断肠草

断肠草不属于任何一种植物的正式名称,而是各地民间用来称呼某些有毒植物的俗名,其中最“声名显赫”的是钩吻,又名大茶 *** ,全株有 *** ,主要的毒 *** 物质是钩吻生物碱,误食者轻则呼吸困难,重则致命。钩吻中毒的临床表现以神经症状为主,主要包括呼吸 *** 、眩晕、言语含糊、肌肉弛缓无力、复视、视力减退、咽喉灼痛、吞咽困难、腹泻腹痛、口吐白沫、恶心呕吐等。

钩吻常见于村旁、路边、山坡草丛或灌木丛中,呈藤状爬行生长,且埋于泥土的根系发达,常与周边其他植物系缠绕共生,其花、根茎的形状与一些常用 *** 材如“五指毛桃”“金银花”“金锁匙”等十分相似,对素来有采用中 *** 材泡酒或煲汤饮用习惯的广东群众来说,可能因误挖钩吻根系或混入钩吻根系的树根,用于浸泡 *** 酒或煲汤饮用而引起中毒,类似中毒案例时有发生。

二、切勿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野生植物

(一)不采摘。踏春郊游期间,广大群众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野生植物等,由于鉴别毒蘑菇并不容易,广大群众不要轻易采摘。

(二)不购买。勿在路边摊贩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中 *** 材。

(三)不食用。为避免食物中毒,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确保饮食消费安全。在自制 *** 酒和利用中 *** 材煲汤前,一定要详细了解有关 *** 材的知识,并从正规渠道购买 *** 材,以确保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食品经营者要落实对食品进货查验

各类餐饮单位、食堂等食品经营者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自我管理,严格把好原料进货关,进货渠道要正规,并做好原料进货登记台账。各类单位食堂,尤其是学校食堂严禁采摘、采购野生蘑菇、五指毛桃(易与钩吻根茎混生),严禁使用野生蘑菇、五指毛桃作为食品原料;对可食用的蘑菇、 *** 食同源食材要严格挑选,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混入其中。

四、做好食物中毒应急处置

目前,对毒蘑菇、断肠草等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一旦误食野生蘑菇、野生钩吻等野生植物后出现疑似中毒症状,应尽早采用催吐等 *** 迅速排除 *** 。同时,催吐后应尽快到医院接受治疗,并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就诊时更好携带剩余蘑菇或野生植物样品,以备进一步明确诊断。

同时,要警惕中毒“假愈期”。部分病人经治疗后,急 *** 胃肠炎症状逐步缓解甚至消失,给人以病愈的感觉,其实此时 *** 正在通过血液进入肝脏等内脏 *** ,侵害了实质脏器,会在1~2天后病情迅速恶化,累及肝、肾、心、脑等脏器,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所以,在中毒初期症状缓解时,仍应留在医院积极接受治疗,观察一段时间,确保病情稳定好转再出院。

温馨TIPS:

1、毒蘑菇的识别误区

根据传统的个别简单 *** 和特定经验来识别不同地方复杂多样的毒菌和食用菌是造成误食中毒的原因之一。不要尝试用听来的所谓的“民间偏方”去分辨毒蘑菇,因为很多 *** 都是讹传,没有科学依据。即使是专家,在分辨的时候可能也需要用到专业的仪器才能将外形相似的品种分辨开来。关于毒蘑菇的N种错误说法:

错误说法1:颜色鲜艳的,或外观好看的蘑菇有毒。

这“鲜艳”和“好看”本身就没有具体绝对的标准。事实上色彩不艳、长相并不好的肉褐麟小伞、秋盔孢伞等却极毒。广东地区毒蘑菇中毒的之一 *** ——白毒伞却是纯白色的,朴实无华。 *** 很漂亮,鲜红色菌盖点缀着白色鳞片的形象构成了“我有毒,别吃我”的警戒色,不少蘑菇艺术品都是以它为原型创作的,它的确有毒。但也有一些可食蘑菇种类是美貌与安全并重的,同样来自鹅膏属的橙盖鹅膏,具有鲜橙 *** 的菌盖和菌柄,未完全张开时包裹在白色的菌托里,有“鸡蛋菌”的别称,是夏 *** 历川藏地区不可不尝的美味。

错误说法2:毒蘑菇虫蚁不食,有虫子取食痕迹的蘑菇是无毒的。

事实上,很多对人有毒的蘑菇是其他动物的美食,比如豹斑鹅膏经常被蛞蝓取食。白毒伞也有被虫啮食的记录。

错误说法3:毒蘑菇与银器、大蒜、大米或灯芯草同煮可致后者变色;毒蘑菇经高温烹煮或与大蒜同煮后可去毒。

银针验毒是个流传 *** 的古老传说,原理是银与硫或硫化物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古法提炼的 *** 纯度不高,常伴有少量硫和硫化物,用银器有可能验出;但所有毒蘑菇都不含硫或硫化物,不会令银器变黑。至于毒蘑菇致大米、大蒜或灯芯草变色的说法则完全出自臆想,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种现象确实存在。有实验人员曾经用致命白毒伞和大蒜同煮,结果汤色清亮,大蒜颗颗雪白,兼之鲜香四溢,令人食欲大振。

高温烹煮或与大蒜同煮可以解毒的说法危害更甚,人们可能对解毒效果抱有信心而吃下自己无法判断的蘑菇,从而增加了中毒风险。不同种类的毒蘑菇所含的 *** 具有不同的热稳定 *** 。以白毒伞为例,其毒 *** 成分毒伞肽,包括至少8种结构类似、骨架为8个氨基酸构成的环状肽。毒伞肽的稳定 *** 很强,煮沸、晒干都不能 *** 这类 *** , *** 也不能将其降解。其中毒 *** 最强的α-毒伞肽口服半致死剂量(LD50)是每千克体重0.1毫克,意味着吃下一两朵白毒伞就足以夺去一个成年人的生命,而且一旦入口就没有任何解 *** 。大蒜里的活 *** 物质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对毒蘑菇完全 *** 为力。

错误说法4: *** 变色、流汁液者有毒。

其实这并不绝对,像松乳菇、红汁乳菇 *** 处及乳汁均变蓝绿色,却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

错误说法5:毒蘑菇往往有鳞片、黏液,菌杆上有菌托和菌环。

提及鳞片、黏液、菌托和菌环等形态特征术语,是毒蘑菇错误说法“与时俱进”的表现,错误说法甚至因此具备了一点可靠 *** 。同时生有菌托和菌环、菌盖上往往有鳞片,是鹅膏属的识别特征,而鹅膏属是伞菌中有毒种类最为集中的类群。也就是说,按照“有菌托、菌环和鳞片的蘑菇有毒”的鉴别标准,可以避开包括白毒伞和毒蝇鹅膏在内的一 *** 毒蘑菇。但是,这条标准的适用范围非常狭窄,不能外推到形态高度多样化的整个蘑菇世界,更不能引申为“没有这些特征的蘑菇就是无毒的”。很多毒蘑菇并没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如亚稀褶黑菇,没有菌托、菌环和鳞片,颜色也很朴素,误食会导致溶血症状,严重时可能因 *** 衰竭致死。另一方面,这条标准让很多可食蘑菇躺着也中枪。例如,常见食用菌中大球盖菇有菌环、草菇有菌托、香菇有毛和鳞片。

2、广东省常见的野生毒蘑菇类型

广东常见 *** 蘑菇种类有白毒伞(致命鹅膏)、灰花纹鹅膏、黄盖鹅膏白色变种、粘盖包脚菇、簇生沿丝伞(簇生黄韧伞)。

白毒伞:在广东地区,导致中毒人数最多的两种蘑菇分别是白毒伞(致命鹅膏)和铅绿褶菇,其中白毒伞又是毒 *** 最强的。白毒伞的白色菌体幼时卵形,后菌盖展开成伞状。常在黧蒴树树荫下群生或散生,分布在广州、清远、肇庆等地,大量生长于春季温暖多雨的3~4月,5~7月也少量出现。

(总台记者 魏星 王司琦)

来源: 央视新闻

菜市场碰上这蘑菇别放过,买点和五花肉一起炒,味道太香了

说起吃蘑菇,大概没有什么地方能比得过云南了。云南,食鲜者的梦乡,已知的可食用菌类多达2700多种,且大多数都是野生的,吸收天地精华,长在深山丛林中。如香味独特的羊肚菌,稀有名贵的松茸、松露,味道鲜甜的鸡枞菌,肥厚味美的牛肝菌,这些野生菌滋味都极其鲜美,还有一个共同点:贵。一斤野生的菌子数千元,在云南的食用菌市场中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也有一些相对物美价廉的菌子,如今天要说的红菇。

红菇通体呈现红色,现在无法人工种植,喜欢生长在缓坡的山林地带,但生长的时候容易成片,产量相对还是比较大的,红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尤其是吸收油脂后香味散发更加充分,一斤干红菇的 *** 大约在四五百元之间,还是相对廉价的一种蘑菇,买上半斤够吃好几次,分享一种红菇的做法,和五花肉简单炒一锅,滋味鲜美,吃起来很解馋。

红菇炒五花肉

所用食材:干红菇一把,五花肉适量,葱、姜、生抽、胡椒粉、盐、糖适量。

1、干红菇提前泡发,多清洗几次,红菇野生环境会有很多尘土,吃起来有沙子,完全冲洗干净后浸泡 *** 。五花肉煮熟后切片备用。

2、锅中少许油,将五花肉片放入翻炒出油脂,加入葱丝、姜片继续翻炒出香。

3、泡发的红菇捏干水分,大火翻炒,将油脂全都吸收到红菇中。

4、加入2勺生抽,适量的胡椒粉、盐,少量的糖提鲜,翻炒均匀后即可出锅装盘。

——老井说——

干的菌类鲜味并不会损失多少,但口感会差一些,没有那么光滑厚实,泡发的时候多泡一会可以让菌类涨发得更饱满,炒之前需要捏干水分才能更好的入味、吸收油脂,炒菌类的油可以稍微多一些,菌类吃了油才会更香更好吃。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谱和市井生活,关注我,享受舒适生活不迷路。

盘点东北的野生蘑菇!可别随便采,弄不好全村给你开席了…

东北,白山黑水,沃野千里,物产极其丰富……

之前我们盘点过东北的野生水果与山野菜,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今天我们盘点东北的野生蘑菇。

东北林间溪流

东北有广袤的原始森林,春夏秋之际是蘑菇盛产的时节

野生蘑菇多生长于朽烂的树木上,因东北林区封山育林多年,严禁商业采伐,朽烂树木较少,野生蘑菇产品较低,

注意:野生蘑菇种类繁多,相似者较多,很多含有毒 *** ,请不要随意采摘食用,以免危及生命。


松茸,东北野生蘑菇的王者

东北长白山松茸

松茸,为人所熟知的产地四川、云南、 *** 等地,其实吉林长白山地区也有优质的松茸产区。

松茸味道独特,有一股子奇异的松香,营养丰富,是一种名贵的食材。

采松茸也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而且哪片山里长松茸那都是秘密。

小时候,我们林场里也有人家会采松茸,人家都是半夜偷偷上山,生怕后面有人 *** ,暴露自己采松茸的窝子……

我们林区人采了松茸也舍不得吃好的,也就是吃点开伞盖的松茸,吃法也简单,直接炖汤、清炒。


猴头菇,养胃的蘑菇,有股子苦味……

干制的猴头菇

猴头菇,中国传统名贵菜肴,是四大名品(鱼翅、燕窝、熊掌、猴头)之一,有“海中鱼翅、山珍猴头”之称。

猴头菇,养胃健脾的功效,对于消化 *** 、消化道溃疡及肿瘤等症有特效。

但是猴头好吃,难收拾!猴头有一股子苦味,需要用鸡汤来隔水蒸制数小时,反复投洗才可去除苦味。


榛蘑,小鸡炖蘑菇的主角,东北人爱喜欢的蘑菇,没有之一

东北榛蘑

榛蘑,东北人爱稀罕的蘑菇,没有之一。

现杀的小鸡,斩块不要焯水,直接下锅炒香,配上发好的东北榛蘑,再来上一把泡好的粉条,小火咕嘟着……不一会儿满屋飘香!太好吃了!

注意:在东北有一种蘑菇长得和榛蘑很像,俗称蹬腿蘑,也叫狗尿苔,有 *** !所以采摘榛蘑一定要小心注意,吃错了就得蹬腿了……

狗尿苔,蹬腿蘑,有 ***

上图的蹬腿蘑,请不要采摘,误食后很可能全村开席,唢呐走起……


元蘑,口感滑溜溜,无需晒制,鲜食最美……

元蘑

元蘑,也叫冻蘑,正在桦木、杨树等倒伏的阔叶树上,到了秋天下霜的时候才能采到。

元蘑产量很高,秋季下霜时一场秋雨,元蘑就都出来了。记得有一年,我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父母上山采元蘑,一场秋雨后元蘑爆长,父母二人采了一天,天都黑了才回来。我自己在家哭得稀里哗啦,邻居大娘还给我蒸了鸡蛋糕…

元蘑肉质厚实,口感爽滑Q弹, *** 族大酱汤里要是加上元蘑,那味道别提多美了!


榆黄蘑,模样俊俏,味道鲜美……

榆黄蘑

榆黄蘑,菌盖鲜黄油亮,模样长得招人稀罕。

榆黄蘑味道十分鲜美,做饺子馅那是一绝,炖汤更是鲜掉眉毛!

榆黄蘑也可清炒,无需配肉,与黄瓜片一同清炒,榆黄蘑的鲜香与黄瓜的清香,沁人心脾……


羊肚蘑,名贵的野生食用菌

羊肚蘑

羊肚蘑,因菌冠貌似羊肚而得名,是一种名贵的野生食用菌。

羊肚菌,有补肾 *** 、提神补脑的功效,深受市场的追捧。

这里不得不说起东北人的率直,东北羊肚蘑产量并不高,采回来炒一盘也不值当,直接剁碎了炸鸡蛋酱,那鲜得吃一回就忘不掉了……


鸡冠蘑,又红又黄,一般人真不敢吃!

鸡冠蘑

鸡冠蘑,多长在桦木、柞木上,形如公鸡的鸡冠,颜色鲜艳,不懂的人真不敢吃。

林区人一般都是拿鸡冠蘑炒青椒吃,嫩的好吃比较爽脆,老的鸡冠蘑比较柴,吃起来艮啾啾的……


猪嘴蘑,吃起来Q弹,容易过敏,嘴唇会肿得像猪嘴……

猪嘴蘑

猪嘴蘑,学名胶陀螺,口感类似木耳,但肉质很厚,吃起来柔软Q弹,有吃猪鼻子的感觉……

想吃一盘猪嘴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猪嘴蘑直接吃,会引发过敏,嘴唇会肿得像猪嘴一般,太阳一晒更是痛痒难忍,折磨你几天几夜才肯罢休。

收拾猪嘴蘑是 *** 的,从农家灶坑里扒出一些草木灰,与猪嘴蘑拌在一起,再倒上清水泡上十几个小时,然后再用盐反复搓洗,洗至水清为止。此时猪嘴蘑会从黑色洗到红褐色,再吃就不会过敏了。


*** 蘑,学名牛肝菌,论个头在东北蘑菇界是大哥……

*** 蘑

众所周知, *** 蘑(牛肝菌)主要出产于云南。其实东北也有 *** 蘑。

在东北, *** 蘑都是晒干后再吃的。晒 *** 蘑时,味道十分香,放在窗台上,满屋都是香味。

注意:在东北,有一种有毒的 *** 蘑,是不能食用的。如下图:

有毒的 *** 蘑,不可食用!

毒 *** 蘑,菌杆没有网纹,呈光滑状,菌盖底部发白,而且不招虫子啃食……


粘团子蘑,又叫黄蘑团子,长在松林下……

粘团子

粘团子,是一种松蘑,菌盖分泌黏液,采摘容易沾上很多松枝烂叶,晒干时天气不好容易腐烂。

干制的粘团子炖肉吃,味道鲜美,但粘团子蘑不可鲜食。未经晒制的粘团子很容易引起腹泻,肠胃不好的老人和小孩要慎食。


马粪包!好吧…这玩意儿确实能吃……

马粪包之年轻态

马粪包,学名马勃,长得嫩的时候确实可以吃,清炒时需要多炒一会儿,别没事儿就尝尝咸淡,一下子给你 *** 翻在地……嘎嘎!

马粪包之老年态

已经长老的马粪包,就真的变成了马粪包的模样(看上图),薄薄的表皮里面全是粉末,小时候看见马粪包,上去一脚跺住,蹦得一声,飞起一阵烟雾……

其实粉末是马粪包的孢子粉,皮肤划破流血,涂抹马粪包的孢子粉可以止血。


我还知道东北有趟子蘑、扫帚蘑、雷子窝蘑……

但我自己没有吃过,也不懂得其 *** 状及忌讳,就没有写上去!

如果你知道东北还有哪些野生蘑菇,请在评论区里告诉大家……

十分感谢!

郑重提醒:慎重采摘与食用野生蘑菇,请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吃错了就吹唢呐开席了……

#东北##东北蘑菇##野生蘑菇##东北美食##东北特产#

标签: 生肉 蘑菇 羊肚 种植 一起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