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武则天执政时间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武则天执政时间多少年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武则天执政时间和武则天执政时间多少年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武则天 *** 的时期是公元多少到多少年
从上元元年(674年),则天以“天后”之尊开始执政,至天授元年(690年)正式称帝的16年中,武氏为当皇帝做了大量的长时间的准备,采取了多种有力有效的措施.首先,在王位的继承上,高宗想禅位于长子李弘.武后则不念 *** 之情,将李弘毒死,立次子李贤为太子.李贤被高宗委以临国之任,处理政务颇为精干,武后则废李贤为庶人,立三子李显为太子.弘道天年(683年),高宗卒,中宗李显刚刚继位,武后则以皇太后名义临朝称制.一年后便废掉中宗,改封庐陵王,立四子李旦为帝,是睿宗.李显、李旦都是昏庸 *** 之辈,在皇帝位上也是傀儡,处处受制于武后.
二、武则天实际称帝执政多少年
1、从公元690年到公元705年,武则天称帝16年,即亲自执政16年。而许多资料都说武则天执政达半个世纪之久。
2、就连唐中宗在即位不久的一份《答敬晖请削武氏王爵表敕》中也说:"则天大圣皇帝,内辅外临,将五十载,在朕躬则为慈母,于士庶即是明君。""内辅"是指武则天佐高宗治理朝政;"外临"是说武则天称帝这16年。对唐史有涉猎的朋友自然非常清楚,唐中宗用"内辅外临,将五十载"八个字来概括武则天的执政时间是比较中肯准确的。武则天参与朝政是从立为皇后开始的,当时逼杀、罢黜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顾命老臣,虽然是高宗下的诏书,但实际上是工于心计的皇后武则天 *** 纵的。
3、这一事件,也是武则天在 *** 舞台上的小试锋芒。从此之后,武则天虽未能象唐代以前的一些皇后那样怀抱幼主
4、于帘内执掌朝政,却己经假手 *** 格懦弱、体弱多病的高宗皇帝,开始在枕上左右政局了,以至终于造成了"政归中宫"的局面。
5、到公元6 *** 年(高宗麟德元年),唐高宗对武则天的大权独揽有所不满,宰相上官仪乘机拟就了一份《废武后诏》,善于应变的武则天却经而易举地使自己从这场危机中解脱出来,高宗不仅未能废掉武则天,反而让武则天抓住了把柄,牢牢握住权力不放,以至每当高宗上朝时,武则天便垂帘于后,大小政事,都须让她知道。所以皇宫内外以"二圣"相称,这就明确表示当时的朝政由大帝高宗和天后武则天共同执掌。
6、上元二年(公元675年)三月,高宗头晕目眩,到了目不能视的程度,不得不于宫中静养休息,这期间武则天自然成了高宗皇帝的全权 *** ,所有军国大事,均由武则天以高宗的名义代为处理。曾经一度高宗还想下诏书公开令天后摄政,但经人劝阻,终没有这样。而临闭眼时,仍不忘叮咛太子及诸位顾命大臣,"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而实际上即是当时高宗不强调,他死后将由武则天执政的局势业己形成,并难以改变了。更何况武则天耳闻目睹皇宫里的明争暗斗,己经萌发了当女皇的念头并有意识地开始实施各项执政方案,所以如此算来,尽管武则天是从690年开始当皇帝的,但她实际执政却应从"政归中宫"的659年算起。这就是一般资料都说武则天执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缘由。
7、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 期间经济发展,国力增长,后人称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8、武则天重视、爱惜人才,勇于反躬自省。创立武举 *** ,完备法律法规,为唐王朝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9、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10、也是我国古代杰出的 *** 家.她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11、实行开明的 *** 政策.在她 *** 时期
12、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但她也是一个有负面影响的人物,如她任用酷吏,滥杀无辜,大肆修建寺庙,晚年奢侈腐化等,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但她功大于过。
13、中国古代的“汉唐盛世”一直被史学界和国人所津津乐道,也被国际学者所认可。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就说:“(那时)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富裕和先进的国家。”实际上,唐朝的清明、繁盛主要是指唐太宗至唐玄宗 *** 的这一百三十年。
14、史家曾以“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称颂这一时期。分析说来,这一局面的造就,唐太宗有开创之功,唐玄宗使其达到了顶峰,武则天作为继往开来的重要一环,她的才能、努力和气度,则加速了这一盛世局面的到来。
三、武则天执政时期是什么时候
1、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在位前后,“明察善断”,多权略,知人善任,重视选拔人才,开创殿试、武举及试官 *** 。
2、又奖励农桑, *** 吏治。同时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兴起“酷吏 *** ”。军事上收复并稳定安西四镇,一度使后突厥归降。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
3、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 *** ”,拥立唐中宗 *** ,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复唐朝后,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
4、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其后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四、武则天执政多少年
1、武则天在公元690年到705年在位,一共在位时间十五年,她也是即位年龄更大的皇帝,67岁才继承了皇帝位、同时也是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武则天死时已经82岁。她和汉朝时期的吕后一起被称为吕武。
2、武则天624年出生在唐朝时期的并州文水,本名叫做武珝,后来武则天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武曌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史书承认的正统皇帝。
3、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逐出朝廷。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但这些关陇集团和他们的依附者,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
4、把他们赶出 *** 舞台,标志着关陇集团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 *** 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5、武则天承袭贞观年间整顿吏治、严惩 *** 的政策,“尝与宰相议及刺史、县令”,并派遣“使者以六条察州县”,考核州县官吏是否清正称职。
6、对于贪赃枉法的官吏,不论官位高低,一律严惩不贷。反之,对于贤才则破格拔擢。武则天对于为官清正、正直不阿的臣僚非常器重,对于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士非常赏识,并能对其一一加以重用。
7、由于武则天能够注意整顿吏治,赏罚严明,赏其当赏,罚所当罚,明察善断,有知人之明,因而能从广泛搜罗人才中拔擢贤才以为己用。
8、武则天对纳谏的重要 *** 有深刻的理解,在建言十二事中,“广言路”、“杜谗口”,也占了重要地位。垂拱二年(686年)三月,她还设铜匦于朝堂,鼓励群臣上书言事。
9、武则天虽然政令严明,刑罚严峻,“当其忍断,虽甚爱,不少隐也”。但是她对于直言敢谏的臣民却十分敬重,尽量采纳他们的建议,即使言语有所冒犯,也能加以宽容,免予追究。
10、在她 *** 时期,很少有人因为直谏获罪的,因之直言敢谏在朝中蔚然成风,使下情得以上达,这对于 *** 弊政、促进 *** 清明起了很大的作用。
11、武则天称“天后”时,就在建言十二事中建议“劝农桑,薄赋役”。为贯彻诏命,朝廷规定对地方官吏的考核,以农业生产是否发展作为重要标准,如果州县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开辟,家有余粮”者则予以奖赏;反之,如“为政苛滥,户口流移”者则加以惩罚。
五、武则天执政多少年多大去世
1、武则天正式称帝只有15年,而前后执政30年,82岁时去世。
2、武则天14岁时,唐太宗李世民召入宫为才人,太宗死后,则天入感业寺为尼,唐高宗即位,复召入宫,拜昭仪,进号宸妃,永徽六年(655)高宗立武氏为皇后。
3、上元元年(674),高宗称“ *** ”,武后称“天后”,宫中称为“二圣”,武则天乘高宗体弱多病之机,遂专国柄,威势日重,弘道元年(683)高宗去世,中宗李显即位,则天临朝称制。
4、嗣圣元年(684)二月,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立睿宗李旦,继续临朝称制,武则天于天授元年(690)称帝,国号周,废睿宗为皇嗣,改东都洛阳为神都。
5、神龙元年(705)正月,张柬之、桓彦范、崔玄、敬晖等人联合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发动 *** ,诛杀二张,逼武则天退位,武则天十五年的皇位生涯结束。
6、中宗恢复唐朝后,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
7、武则天称“天后”时,就在建言十二事中建议“劝农桑,薄赋役”。为贯彻诏命,朝廷规定对地方官吏的考核,以农业生产是否发展作为重要标准,如果州县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开辟,家有余粮”者则予以奖赏;反之,如“为政苛滥,户口流移”者则加以惩罚。
8、武则天掌权以后,为了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又延揽农学家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此时均田制开始瓦解,民户逃亡现象开始普遍。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
关于本次武则天执政时间和武则天执政时间多少年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