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调漂技巧图解,钓鱼调漂技巧图解法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30
钓鱼调漂,不管采用哪种 *** ,想要做到精准,都要满足这5个要点

如果鱼的吃口好,鱼的密度也不小,不管是选漂还是调漂,大差不大就行,毕竟对于钓鱼来说,资源为王。如果鱼的吃口不好,鱼的密度也小,这就需要提升一下中鱼率,确保每一口都能上鱼,那调漂就需要尽量精准一些。不错,只能尽量精准,因为野钓环境比较复杂,比如水底不平、抛竿不准、走水刮风等等都会对调漂造成影响。

一、一定要先找底

是不是钓浮就不用找底呢?其实也不是,调漂先找底,不管是钓底还是钓浮都不能省略了这一步,因为这样可以大致了解一下水深,以及钓点周围的深浅变化,如果抛竿到某些位置出现目数变化的情况,也能做到心里有数。更何况,在钓底时,如果发现水下有平台或者沟坑,这都是饵料非常不错的落点,因为这种水底起起伏伏的地方,非常容易藏鱼。

二、半水深度要尽量接近实际水深

找底的第二个原因是在于确定调漂的深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半水深度,这对于钓底来说极为重要。简单来说,3米深度的钓点,你调漂不可能在1米的深度调,那样调漂一定不准。原因就在于鱼线虽然很细,但是是有重量的,漂尾能够产生的浮力很小,水线长度的变化一定会对浮漂目数造成影响。比如3米的水深,在1米的深度调4目,不用挂饵,在2米深度时浮漂可能就变成了2目,因为水线长度增加了,导致浮漂受到的拉力变大。最终结果就是你以为是在调四钓二,其实可能是调二钓二,你以为是一饵触底,可能是双饵触底,因为目数的不同,本质上是双饵在水底的状态效果不同。

三、饵料重量

饵料的重量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调漂 *** 。比如饵料太轻,找底会存在困难,因为在半水状态下压下的目数很低,根据调漂公式无法准确推断出钓目和状态的状态。所以比较常用的 *** 就是钓低目钓高目,因为只要钓目比调目高,那饵料一定是到底的。如果饵料太重,半水状态下挂双饵浮漂没目数,钓任意目双饵都是到底的。想要调漂比较精准,就需要考虑饵料的重量。调整了调目之后,挂双饵看剩下的目数。这样你就可以根据钓目的不同,推断出双饵此时在水底的状态效果。比如调4目,挂双饵之后还剩下2目,那钓2目多一点时下饵触底,钓3目多一点时上饵触底。

四、调低钓高,要注意鱼钩的重量

鱼钩的重量,在常规的调漂 *** 中是不怎么需要注意的,比如各种调高钓低的 *** 。但是要注意,如果更换子线时,鱼钩的大小不同,注意调整到半水状态看目数,因为调目会发生变化。在钓低目钓高目时,如何知道铅坠有没有到底呢?这个看的就是鱼钩的重量了。简单来说,当钓目=调目+双钩重量时,双钩完全躺底,双子线松弛弯曲,当钓目大于这个目数,那铅坠就开始触底的。比如不挂子线调2目,挂子线钓2目,那刚好是这种鱼钩完全躺底的状态,如果钓3目,铅坠就触底了。所以钓多钝,只是什么状态,要注意鱼钩的重量。

五、注意微调

微调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在垂钓时总有很多因素导致调漂变得不准。比如说鱼线、浮漂吃水,相当于钓组变重,浮漂受到的拉力变大了,那就相当于此时的真正调目已经低于最初的调目。简单来说调四钓二,变成了调二钓二,这一定会影响双钩在水底的状态效果,后者明显变钝了。如果开始上鱼率不错,后面很可能因为状态的变化导致中鱼率下降。解决 *** 就是半水微调铅皮到最初的调目,这样浮漂就正常了。还有钓目增加的情况,这在高温季节比较常见,尤其是纳米、芦苇浮漂,晒的时间久了会膨胀,相当于浮漂浮力变大。这就导致了调四钓二,可能变成了调五钓二,变灵了一丢丢,自然也可能会对中鱼率造成影响。

微调,一般是垂钓个把小时之后需要验证的,就算钓目没有发生变化,在垂钓一会只有下拉浮漂座,在半水看看调目还是不是最初的调目,微调过后后面就不需要微调了。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钓鱼两三年还没把调漂玩明白?越学调漂越钓不着鱼!

#头条创作挑战赛#

新手钓鱼逃不过三件事,调漂、开饵、买装备,但是很多人明明新手期已经过去了,也钓了两三年鱼了,但还是没把调漂整明白,还在问调几钓几、怎么调才灵敏。

当然了,这个事不一定是钓鱼人的问题,那些个 *** *** 们多少也得负点责任,天天教人学调漂、各种调。教就教呗,关键还把标题取的特别玄乎,说你以前的调法全是错的,得按他那 *** 调才灵敏、才能上鱼。

这下好了,给人越说越懵圈,直接把一些本就不太会钓鱼的钓友直接拉回坑里,爬都爬不出来。就比如今天,我的一个粉丝就发私信问我,说:冬天鱼口真轻啊,鱼真难钓,浮漂怎么都不出口,到底该怎么调好呢?

他说一大堆,说实话我都没咋听,就问了一句话:您光考虑调漂了,有没有想过窝子里压根没鱼呢?没有鱼,漂如何出动作?

一定要明白线组在水里的状态,别总纠结“调几钓几”

这是很多钓友的一个误区,总是纠结调几目钓几目,纠结调目比钓目高好还是钓目比调目高好,这其实不是重点,重点在于线组在水里的状态。

不管你怎么调,其实都是在调线组的状态,粗略的分,线组在水里总共就三种状态。

之一种是铅的重力比浮漂的牵引力大,那么线组的状态就是铅坠到底,子线整个躺平。我们以前不会调漂基本就是这样钓的,可以叫大跑铅,也可以叫“大笨钓”,总之算是最钝的一种调法。

第二种则是和上一种相反,即铅坠的重力远小于浮漂的牵引力,那么线组的状态是双钩悬浮。如果此时你的饵料特别重,那就能把钩子压到底,如果饵料很轻,那还是悬浮。咱们钓鲢鳙这类中上层鱼时,线组就是这样的状态,钩饵是离底悬浮的。

第三种就是铅坠的重力和浮漂的牵引力基本相等,这种情况下你挂两颗饵料,基本都可以把钩子压到底。区别无非就是双钩到底还是一钩到底一钩悬浮,这取决于你的调目以及饵料的重量。

我们常规钓底,一般第三种用的最多,也是大家最纠结的。

如何明白线组在水底的状态

其实只要一个调漂桶就可以了,有了调漂桶,你就可以自己随便调,调个几次就能明白了。调漂桶也不贵,买个小一点的,几十块就能搞定。

当然了,总有人吐槽说调漂桶和实际野钓不一样,野钓要复杂的多。此话是不假,但关键问题有些人连简单的都搞不懂,那更难的岂不是更难搞懂么?

调漂桶只是帮助你明白调漂和线组状态之间的联系而已,当然了如果你不想花这个钱也没事,那就去渔具店,很多渔具店都有调漂桶摆着,你去那调几次就可以。

这也不行的话,就去网上搜搜相关 *** ,也能看明白。

还有就是,要么干脆别学了,直接跑铅钓也能钓着鱼,还简单方便,如果要学就得学全,学调漂是一定要考虑到钩重饵重的!很多人,想学调漂,很纠结调几钓几、灵敏度,但说到钩重饵重,他们又觉得麻烦,懒得学就开始找借口,说这是在故弄玄虚、误导别人,这就有点扯淡了~

懒人学调漂,这几种调法你得记住,之一种带钩调平水钓二三目

很多钓友都说过这样的话:我不想买调漂桶、不想深入研究,你就告诉我该怎么调、调几钓几就可以了。行,那我告诉你,这几种调法你记好了,其实之前也说过的。

之一种是调平水钓二三目,这个主要是钓鲫鱼时用的,而且是使用一些比较轻的饵料时用的,比如蚯蚓、红虫、麦子、颗粒等等。

第二种是无钩调平水钓二三目

这种调法和上面那种的区别就在于带不带钩,两种调法调出来的线组状态分别是,之一种钩到底,八字环和铅坠还是悬浮的,而第二种是八字环到底,子线整个横躺。

也就是说第二种一般要比之一种钝一些,但好处是可以应对轻微的杂鱼闹窝、轻微的走水,另外可以过滤一些杂乱信号,提供更真实的信号。

而且,这种调法也适合钓大一点的鱼,比如狡猾的鲤鱼就很合适。

如果你想提升灵敏度也很简单,只要把子线缩短即可,子线越短越灵敏,钓鲫鱼可以缩短至3~5公分。

第三种是大跑铅

对了,上面说的第二种调法还有一种叫法,那就是“小跑铅”,小跑铅是八字环到底,而现在说的大跑铅则是铅坠到底,更钝。

钓鱼调漂技巧图解,钓鱼调漂技巧图解法-第1张图片-

这种是针对大走水、小鱼闹窝很严重的情况,同时也可以过滤虚假信号,不过缺点是由于它太钝了,所以容易把真实信号也给过滤了。

所以一般情况下不用,只有在没办法的时候用,比如大走水时,小跑铅是没有办法顶住的,杂鱼闹的特别凶时,也只有大跑铅能够快速穿过中上层到底底部。

大跑铅和小跑铅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子线越短越灵敏。

第四种和第五种放一起说

上面说的都是有针对 *** 的情况下,那肯定有钓友问,我平常用拉饵钓鲫鱼,用搓饵钓鲤鱼草鱼时,调几目好呢?

我教大家一个比较通用的 *** ,钓小个体的鱼,你基本上只要调浮漂漂尾的一半以下即可,比如一只浮漂15目,那就调七八目以下,天气很冷的话调的越低,调个二三目就行。

钓目的话咱直接统一点,钓二三目就可以了,也就是说钓小鱼,不管你调几目都钓二三目。天热时调五六目钓二三目,天冷时钓二三目钓二三目。

再说钓大鱼,大鱼力气大、另外钓大鱼的饵料比重也大,所以咱们就调浮漂漂尾的一半以上,还是以15目的漂为例,咱们可以调七八目以上,十目、十一目、十二目都行。钓目的话咱要高一点,因为大鱼比较谨慎,可以会试探,咱们要多放口不能轻易起竿,所以钓个3~5目甚至更高都行。

钓大鱼就不分天冷天热了,反正天气特别冷的时候比如当下,咱们也不怎么钓大鱼,至少都是春季以后的事,所以你调高就行。

如果用的是颗粒、玉米、小麦这些比重比较轻的,那么直接小跑铅就行了,省事。

结语

我已经尽量把调漂的事说简单了,把几种常用的调法也告诉大家了,至于信不信、用不用那就是大家的事情了。

其实调漂真的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复杂、那么重要,我以前看钓鱼某个节目,节目名称忘了,但里面化老师讲过一句话我到现在都印象深刻,他是这样说的:玩野钓没有那么多讲究,浮漂多调个一目少调个一目没啥关系。

这话讲的多通透,野钓不是玩竞技,不需要这样讲究的,倒不是说野钓不重要,而且鱼情不同。一是野生鱼不像竞技池那种钓放多次的鱼那么狡猾,二是野钓情况复杂,有走水、有杂鱼闹窝、也不知道下一杆咬钩的是什么鱼、多大的鱼,所以没必要纠结那一目半目。

我敢说这样一句话:你钓不着鱼、钓不好鱼时,绝不是因为自己多调了一目或少调了一目!你努力研究调漂,还不如去研究钓位、研究天气,或者多跑跑,找找哪里鱼多,这些更靠谱。

文章就写到这里了,希望关注我的粉丝朋友们以后能客观看待调漂,你们不会调倒是可以来问我,反正我有调漂桶,你实在不懂我可以直接给你拍 *** 教学。但如果纠结哪种调法灵敏、哪种能上鱼,那我真的爱莫能助了。

野钓调漂,重铅找底不合理,“一目找底法”才是最正确?

调漂,作为钓鱼过程中,垂钓时必做的一环。同时,对于调漂的认识,也是各个 *** ,野钓博主,以及许多钓鱼人都备受关注的存在。

早在去年,野钓界的开山鼻祖人物——程宁 *** ,就对野钓调漂问题,做出了一系列的 *** 教学。同时,因为调法教学 *** ,也一度在 *** 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有人怼的,有人赞同的!

无独有偶,在浮漂调钓上,化绍新老师也曾出过许多不同的教学 *** 。可是,即便有这些个知名 *** 的教学指导下,还是有许多的入门钓鱼人,仍然是听的云里雾里,一知半解,甚至是已经彻底的迷糊了!

调漂问题,可以说真的是钓鱼界里,唯一一个不管是哪位 *** ,都不好说我自己说的就是教科书般的存在,也是众位 *** ,知名博主,一直无法攻克的唯一难关!

而对于调漂环节中,最另钓友迷糊的就是“找底”问题,那么野钓调漂,到底该听谁的?正确的方向是哪一个?

?“一目找底法”最科学?和重铅找底又有何区别?

重铅找底,调四钓二。这种野钓选手最常用,也是最普及的一种调法。真正可以说,这种调法已经深入了钓鱼人的骨髓之中。

不管东西南北任何一个水域,只要关乎野钓的,那么调四钓二这种基础调法,就永远存在,这一点绝对可以说不接受任何反驳。

话回主题,近期,钓鱼界一位知名“ *** ”又 *** 了一个新贵调法,说的那个有理有据,独门绝技啊——一目找底法!

在 *** 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位 *** 的教学可谓是尽心尽力,又是电脑模拟,又是模版解析。在听完以后,我不禁对这种调法竖起大拇指,为何?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这一目找底法,到底“牛”在哪?

所谓的一目找底法,它的核心关键就是,首先你得去调好漂, *** 中举例的是调五钓三。然后,单钩挂饵,抛竿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目。再依据这一目去不断的抛竿定型,以此来判 *** 底结构,同时还能做窝(这里的前提是抛投至少30杆左右)。

而 *** 中表示,此调法可以是绝对最为准确的。还有最后, *** 表示,重铅找底是一种极不科学的调法。

在看完以后,我不禁有些迷茫了。这种调法真的牛到是最准确的地步了吗?

好吧,接下来,我也分析分析自己的理解! *** 的所谓一目找底法,争议问题有几个?

争议一:饵挂的重量能否吃掉浮漂四目?

争议二:所谓的一目找底法,真的是抛满杆和不抛满杆,都能钓一目?

争议三:二三十杆中,一旦出现目数不一怎么办?

争议四:重铅找底为何就不科学了?

1.

针对这些问题,我还是给出了不同的看法。一目找底的关键是单钩挂饵,那么,在抛杆以后,我们有没有必要考虑饵入水后的雾化留存问题。

其实,这一步也是很多钓鱼人都不会去做的,一般的野钓人,几乎都是半水调漂,确定好调目,然后就是直接找底挂饵垂钓,也是这个原因,时常能出现很多钓鱼人在钓的过程中,总是出现钓目不一的问题。

所以,个人建议,半水调目,半水挂饵测饵比重,最后依据饵的吃重目数拉浮漂钓底,找到自己想要的钓目即可!

2.3.同解!

一目找底法,通过单饵频率抛竿,测试水底结构。那么,根据问题,我们是不是要考虑,频率中的几十杆里,能保证满杆和不满杆都是一个目数?那么出现不同目数,是拉浮漂呢,还是不拉浮漂重新再抛?

*** 中, *** 提到的是,在挂饵后的不断抛杆,几乎都能保证漂、饵是基本都在同一直线的。可是,我们是不是考虑下,挂饵后,抛满杆,饵在飘落过程中是不是有一个时间。

而这个时间几乎已经可以保证浮漂早已经站稳,但是,浮漂底下到饵的这段线,是不是绷直状态的,这时线是以漂为轴心,饵为边,以画圆方式下落的。那么,这时的饵是不是依然无法90度角直下,同时,这一目就会出现无数种可能了,底下平不平也还是找到一头雾水。

3.

重铅找底对比一目找底。重铅找底,可以说是钓鱼界里,近乎一半的钓鱼人,都在使用的办法。其实,它对比所谓的一目找底,几乎是殊途同归的。

但是,在不计抛满杆的情况下,我还是认同重铅找底。之一,重铅找底可以依据铅的大重量,能做到快速入底。第二,重铅找底能更好的判断出水底是否有腐底、浆层。

即便是抛满杆,重铅之下,我们也可以根据拖杆的方式,去一点点的探清水底结构。而一目找底,在抛满杆的情况下,在拖杆过程中,饵极容易雾化,甚至被水底结构拖落。所以,这种办法依然不惧最准确 *** 。

?总结

重铅找底不科学?只是用法对和不对的问题,而所谓的一目找底法,在我看来也只是脱裤子 *** ,多此一举而已。可实用 *** ,着实很差。

同时,奉劝钓友们,调漂调四钓二也好,调五钓二也好。调钓永远不存在固定 *** ,很多时候,调钓不仅要根据鱼情判断,同时,在浮漂的使用上,也要学会去吃透一支漂浮,因为,每支浮漂都有属于它自己的平衡点,找对了,才能用的更顺心。

再者,如果资源好,一切调钓都是浮云,资源不好,耍的天花乱坠都没屁用!

我是啊峰,喜欢的点赞,关注,谢谢大家的阅读!!!

钓鱼技巧:调漂 *** 有不少,“万能” *** 只有一种,通杀大小水面

调漂对于钓鱼人来说是基本功,但是台钓中的调漂 *** 较多,让初学者“眼前一黑”,十分迷糊。调漂的 *** 虽然多,但是理论基础都是一样的,无非重力、浮力和水底支撑力的平衡而已。当你精通了一种调漂 *** 时,其他的 *** 也就无师自通了,所以不管哪种 *** ,先精通一种就行了。有一种调漂 *** 公认比较万能,那就是无钩调漂,适合各种鱼情,通杀大小水面。

一、常见的调漂 ***

调漂主要有空钩、带单饵、带双饵、无钩、无子线这五种 *** ,其实大致可以这么理解。调漂有灵钝之分,假设灵钝之间有5个档次,那不同的调漂 *** 初始的档位不同而已。空钩调漂最为简单而且常见,可以调整出任何的状态来;单饵调漂,追求的是不灵不钝,状态是下饵躺底上饵触底,比较多用于钓鲫鱼,好处还在于灵钝比较好切换,方便找口;带双饵调漂,这是充分考虑饵重的一种调漂 *** ,当你清楚知道了饵重和钩重时,不管钓几目,都会清楚知道钩饵在水下的对应状态,讲究的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无钩调漂,追求的是双钩完全躺底,这是一种钓钝的调漂 *** ,好处还在于饵料的轻重不同,钓目、灵钝不会发生变化,用什么饵料都是到底的;至于无子线调漂,追求的是铅坠触底或者躺底的状态,这种 *** 经常用于刮风活水走漂,以及杂鱼数量较多时守钓大鱼。也就是说不同的调漂 *** ,其实的灵钝不同而已。其中最科学的一种是带双饵调漂,因为可以调整出任何一种状态,前提是饵料轻重要适宜,不能过重也不能太轻。

二、精准调漂3要素

调漂 *** 可以不同,但是想要做到精准,基本的要求还是完全一样的。之一是半水深度,调漂都影响先粗找底,大致确定垂钓水深,在接近实际水深的深度进行半水调漂,这样才会比较精准。原因是鱼线是有重量的,在浅水层调漂,钓深水时,就算不挂饵,目数也会变少。第二是注意饵料重量,找底时要用饵料找底,否则找到底未必是真的底。比如说调四钓二,挂搓饵垂钓,更换成蚯蚓之后不重新调漂饵料是不到底的。如果使用重物找底,用饵料垂钓,也会造成差不多的情况。

第三是注意微调,因为鱼线、浮漂多少会有吸水的特点,导致浮漂受到拉力变大,就会出现钓目越钓越低的情况。还有芦苇浮漂热胀冷缩现象比较严重,甚至会出现钓目越钓越高的情况。所以注意,钓个把小时之后只需微调一次,可以保持调漂一直精准。

三、万能调漂

为何说无钩调漂 *** 比较万能呢?首先来说,这种 *** 追求的是双钩始终躺底的状态,子线的状态是两个子线都松弛弯曲。对于底层鱼类来说,就饵会比较轻松。同时就算是鲤鱼、鲮鱼等口下位的鱼类进食时,也不会出现上嘴唇先碰到子线的情况,所以这种 *** 比较适合用来守钓各种大鱼;双钩始终躺底,饵料的轻重变化对调漂没有任何影响,在垂钓时更换饵料,甚至一大一小,或者一荤一素等各种搭配都可以使用,完全不用重新调漂,也不用担心饵料出现不到底的情况,这对于钓鲫鱼来说明显也非常合适。无钩调漂 *** 也比较简单,不挂子线半水调N目,挂子线找底钓N目,这样就实现了双钩对浮漂没拉力的效果,也就是双钩始终躺底的状态。

*** 简单,适合新手;对饵料轻重没要求,不必担心饵料太轻会不到底,也不用担心饵料太重会影响灵钝。挂红虫,挂麻团钓,都可以用这种 *** 。缺点也有,那就是只能钓底。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新手调漂过程全图解,让你一次 *** 会调漂


初学钓鱼,首先要掌握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调漂,浮漂被称为钓鱼人的眼睛,鱼儿在水 下的吃食动作都会反应在浮漂上面,要想钓好鱼,一定要学会如何调漂。看似简单的一支浮 漂却有千变万化,每次变化都可能影响到您的渔获。新手学钓鱼在浮漂的选择上往往不知道 如何下手,有时随便拿来一支浮漂 *** 在漂座上面就开始垂钓,一天下来钓不几条鱼,不是水 下没有鱼而是浮漂调整失误。下面通过图解的方式为广大钓友详解一下浮漂的调整 *** 。


一、漂型分析: 在浮漂的使用上,一般遵循钓小鱼用小漂,钓大鱼用大漂,钓浅水用小漂,钓深水用大 漂的原则。由于浮漂的漂型种类很多,每种漂型适应的鱼情又有所不同。
1、软尾漂:只有两种情况下用,①冬天鱼口轻时;②鱼口滑时。
2、细长身、短脚、硬尾11~13 *** :钓小鲫鱼、钓底浮。

3、细长身、长脚、长硬尾漂:钓大鲫鱼。
4、漂身胖些的漂:钓鲤鱼。
5、目前流行的一种漂型就是枣核型的浮漂,枣核型的漂型,长脚长尾漂身短,翻身较 快,下沉缓慢稳定,接口底钓皆可。
有鱼吃口时,不管下顿上顶,出现的动作比较明显。抗 风浪 *** 能好,在流水中使用时稳定 *** 高于一般长身浮标,短尾短目的小枣核漂,翻身快、盲 点少,钓浮打水皮更佳选择。长尾长目的枣核漂在使用上更突出综合 *** ,进攻时,目数调得 稍微高一点,配合好饵重利用其下沉稳定的特点从入水翻身之后一直到饵料到位全过程可逐 层搜索鱼层。然后在定层施钓或者控鱼上升或下降觅食。相比一般标型枣核型浮漂具有不可 比拟的优势。使用枣核型浮漂垂钓生口鱼和鱼的密度比较大时采用进攻,防守时只需调的目 数尽量低一些,就可以做到快速到位直达底部,一般糗鱼或者滑口鱼的时候配合饵料的状态 和适当的延长子线的长度则是最有效的防守型,再或者配合提铅钓 *** 有更佳的表现。初学 钓鱼不妨选择一款合适的枣核型浮漂进行垂钓。

二、调漂图解:


调四钓二图解:


调四钓二的变化,随着浮漂上移,改成调四钓三、钓四钓四、调四钓五等情况时,饵料 在水中的状态变化



三、浮漂调钓过程详解:


1、粗找底 不挂子线,铅皮座挂重铅,铅皮的重量大于浮漂的浮力,浮漂全部没入水中,逐渐上拉 浮漂至露出一目,最上面的太空豆位置紧挨着第二颗太空豆,完成 *** ,记住最上面的太空 豆至本次垂钓结束前不要再去动它了。

2、调整调目
浮漂下拉抛入水中,直至浮漂全部没入水中,逐渐剪铅皮至露出需要的目数,即为调 目。

3、调目及钓目的设定基本原则

7目软尾漂搓饵:调4-5钓2

7目软尾漂拉饵:调3-4钓2

硬细尾搓饵:调7-9目,钓2-3目

硬细尾拉饵:调5-7目,钓2-3目

钓目高,钓钝;钓目低,钓灵。

根据天气、季节、钩重、饵料比重及饵团大小针对上述调目再予以微调。


4、精确找底 挂上子线,移动浮漂,调整浮漂座位置与已 *** 的上太空豆的位置的距离与子线的长度 大致对等,下钩搓饵挂大饵团来找底(同时也是打窝),使浮漂露出水面 2目,继续上拉浮漂 2公分,如果浮漂显示3目以上,则 *** 已经过底,浮漂往下拉回2公分,此动作称为反向找 底,再挂正常施钓大小的饵团抛竿入水,微调浮漂至钓目在2目左右进行试钓。

5、试钓调整过程 (1)有口无鱼:钓太灵,上拉浮漂2CM(可以连续上拉5次以内),以上唇连续中鱼2次以上 为找到正口。

(2)中鱼为嘴边上或下颚,此为钓太钝,每次上拉浮漂1公分,至上唇中鱼两次以上为找 到正口。

(3)钓底无口:每次下拉浮漂15公分,找到鱼所在的水层,此已属钓离底--钓浮--钓一 标深的范畴,另述之。

四、跑铅钓法:

1、适用范围:流水浜或者小杂鱼闹钩时采用,钓法上近似于传统钓。

2、跑铅调漂步骤

(1)无钩状态下,重铅到底来找底。

(2)浮漂下拉20CM,剪铅皮至平水。

(3)铅皮座的上太空豆打开3-5公分。

(4)挂钩,上拉浮漂至露出漂目2-6目均可施钓,水流急漂目露出多

3、跑铅钓法注意事项

(1)流水环境中,浮漂尽量选用大号的, *** 能力强.

(2)子线尽量短控制在10公分以内,因跑铅钓属极钝,短子线可放大信号。

(3)上顶及下顿的动作均要抓,均可中鱼。

(4)饵料可以适当打粘些。


五、找口详细步骤:

1、漂相仅有缓缓上升但无下顿口,或升后仅有缓缓 *** 漂相,均可下拉漂进行调整.直 至出现缓升再有干脆的微微一顿。

2、漂相仅有缓缓上升但无下顿口,下拉漂调整钓目无效,多与饵态、大小有关,可及 时调整饵态和施饵手法再去问口、探寻。

3、漂相仅有缓缓上升但无下顿口下拉漂调整钓目及调整饵态和施饵手法也均无效,则 可减铅再去重新找口,直至出现有干脆的微顿之口,并中鱼。

4、漂不能下降至设定钓目,或高顶久久不落,在排除抛竿不准、失饵等因素后多系鱼 接口所至,也可下拉漂进行调整或减铅去找口。

5、窝中鱼星四起,但调整钓目仍均无口,应检查饵的附钩率及雾化率。同时应检查调 钓是否过钝,漂及调钓,饵是否落于鱼口不认的虚底泥浆层位中。

6、钓目灵钝调整均属无口,调整饵态和施饵手法也无效,可减铅加大调目提高漂的载 饵能力,并加大钓目调整寻问的范围,使饵在虚底层位有更多选择的层位面,再去重新找 口,直至出现有干脆的微顿之口并中鱼。
7、漂缓升后即顿,属于清晰正口标相但却总是不中鱼,是与饵状态有关,以饵偏硬偏 大最为多见,应及时调整饵态和施饵手法,再去找口探问。
8、漂相有直接一顿之口,提竽却多不中鱼,可上拉漂进行调整.多可以找问到标准正口 并中鱼。

六、不同季节以及垂钓不同鱼类等调漂 *** :
无钩调平水钓1目、2目或者3目时,适合挂蚯蚓或者红虫时使用亦或是小杂鱼闹钩时,可上拉漂进行调整.多可以找问到标准正口 并中鱼。



调四目钓四目,适合垂钓鲤鱼时使用,钓的比较迟钝一些,此时两饵属于 *** 的状态


#钓鱼调漂#?#野外钓鱼如何精准调漂#?#新手调漂#?#钓鱼教学#?#钓鱼头条#?

钓鱼技巧:“另类”的调漂思路,鱼嘴的朝向,决定了调漂的 ***

不同种类的鱼,觅食特点不同,所以调漂时会有一定的差异。调漂有几个讲究,首先是要能够微调灵钝,这样方便找口,其次是要大致了解钩饵在水底的状态效果,做到心里有数,也就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调漂的本质,其实并非简单的调几钓几,而是调整出钩饵在水下的不同状态效果,来适应当前的鱼情。如果说比较另类的调漂思路,可以从鱼嘴的朝向不同上来选择。

一、口下位

所谓口下位,就是指鱼的嘴巴朝下长,上嘴唇比下嘴唇长。口下位的鱼类一定是底层进食的鱼类,并且有贴地进食的习惯,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腹部一定比较平坦。比较有 *** *** 的就是鲤鱼、青鱼、鲮鱼、黄尾鲴、花骨鱼,甚至杂鱼中的棒花、虾虎等等也都是口下位的鱼类。在主钓这些目标鱼时,调漂讲究钓钝,或者是极钝。因为当钓灵时,子线处于绷直拉紧的状态,鱼在进食时会上嘴唇先碰到子线,导致漂相多,但是毫无中鱼率可言。

比较建议从无钩调漂开始调起,简单来说就是采用不挂子线调N目,挂子线找底钓N目的方式,钓组在水下的状态是双钩饵始终躺底,双子线松弛弯曲,这种状态就比较适合口下位的鱼类进食,挡口的情况很快就会得到缓解;或者直接钓极钝,比如调整到铅坠躺底的状态,不挂子线调N,找底钓N+1、2目,那铅坠一定已经触底了。如果杂鱼多,风大,走水,这种 *** 也能轻松应对。并且钩、饵、子线、铅坠全部躺底,更适合口下位的鱼类进食。

二、翘嘴

翘嘴鱼,学名翘嘴红鲌,嘴巴的特点是朝上,这也是翘嘴鱼俗称的由来,还可以叫这种鱼是口上位的鱼类。此类鱼类也比较多,除了翘嘴鱼之外,还有鳊鱼也有这个特点,嘴巴的朝向也足以证明这些鱼类的觅食水层是在中上层,通常来说钓浮会比钓底更合适一些。其实原理比较简单,底层的食物对于这种嘴巴的朝向来说,进食起来会非常困难。钓浮的调漂 *** 是最简单的,半水挂双饵,只要浮漂还有目数就可以了。钓目的高低,其实更灵钝的关系已经不大了。因为必定是子线绷直的状态,就算钓目、调目有差别,其实大致可以认为已经没有灵钝之分。

三、正常

鱼嘴朝向比较正常的,就是鲫鱼、草鱼。其中草鱼、鲫鱼是公认可以全水层进食的鱼类,所以钓鲫鱼和草鱼,不但可以钓底,其实也可以钓浮,这其实跟嘴巴的朝向有莫大关系。钓浮的调漂思路都完全一样,不过浮钓鲫鱼时如果使用双钩,建议钩间距加大一些,双饵要有足够的间距。如果浮钓草鱼,其实更建议使用单钩,如果使用双钩,钩间距至少15厘米才比较合适。如果钓底,通常来说不会钓太钝,可以从不灵不钝开始钓起,调整成一饵完全躺底,一饵不完全躺底的状态,确保有一个饵料好入口,同时漂相传递又比较迅速。

其实鱼嘴巴的朝向不同,跟喜欢的觅食地形也有较大的关系。比如口下位的鲤鱼,最喜欢在坡这样的地形进食,因为不同低头就可以轻松进食。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新人钓鱼入门,调漂 *** 图解

作为新入门的钓友,调漂一直是让大家十分苦恼的一个步骤。看了很多的文章介绍,对其理解不够深刻,而且也很难理解其中的一些文章描述,今天在下面这篇文章中,编辑结合一些图解的资料,按部就班的讲解一下钓鱼调漂的过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之一步:放好铅皮,不要动,然后把浮漂和鱼钩之间线调短一下,直接扔到水里,如下图

第二步:移动浮漂,然后让浮漂的漂尖和水面处于平齐状态,这是漂尖与铅皮之间的距离就是水深度了,如下图

第三步:再移动浮漂,让浮漂和铅皮的线缩短,发现浮漂会又沉到水里了,如下图

第四步:慢慢减去铅皮的重量,让浮漂露出水面4目即可,如下图

第五步:就是讲鱼饵挂在鱼钩上,调整饵的重量,让浮漂露出水面二目即可,如下图

好了,到此为止就是调好的状态,开始钓鱼吧

钓鱼:调漂的4个步骤,简单调漂,一学就会

调漂是钓鱼的技巧之一,只要使用台钓,用到了长尾带有目数的立式浮漂,那么就得学会调漂。听到调漂这个词,会让很多钓鱼的朋友困惑和烦恼,要说在众多的钓鱼技巧中,哪一个最难学也最繁琐,那莫过于调漂,自从台钓流行至今,调漂一直是钓鱼人争议和探讨最多的话题,可以说到了谁都不服谁的地步,也是新手学钓鱼的噩梦……

调漂的原理并不复杂,指的是调整线组在水中的平衡状态,只是很多钓鱼人把它给复杂化了。浮漂在钓鱼中起到的是提醒作用,在钩饵和浮漂之间形成一种紧密互通,鱼咬钩后,所有的动作都会反应在浮漂上,而垂钓者就可以通过浮漂给出的动作,来判定抬竿刺鱼的时机,下面我们就来分享调漂的4个步骤,每个钓鱼人都需要经历这个学习环节。

一、重铅找底

调漂之一步:重铅找底,找底的意思是找水深,提前了解钓点的水位深浅,当我们到一个陌生水域钓鱼,在不知道水深的情况下,首先要做的不是打窝,而是先找底,在铅皮座上包一块重铅,浮漂在铅坠重力的作用下,会完全没入水中,然后通过上下移动浮漂,当浮漂漂尖露出水面一目或持平,那么这段铅坠到漂尖的距离就是钓点的大致水深。

二、半水调目

调漂第二步:半水调目,调漂分为调目和钓目,这一步就是要找调目,如调4钓2,要调4目,把浮漂往下拉至大过子线长度15公分左右,因为重铅找底时,子线并没有算在水深距离之内,这一步就要算进子线长度,让钩饵离底实现半水调漂,缩短距离后,重铅会把浮漂再次没入水里,这时修剪铅皮,修剪到目数露出水面4目,完成调目工作。

三、测试饵重

调漂第三步:测试饵重,想要调出来的浮漂更加精准,饵重这个环节就不能忽视,假设我们调的是4目,属于空钩状态,鱼钩上是没有饵料的,随后在鱼钩上挂上一个饵团,记住大小不能乱挂,要跟接下来垂钓的饵团大小一致,只需挂一个钩,抛入水中后,浮漂变成了两目,这就证明一个饵重能压下两目,后续就能更好的判定饵料水下状态和抓口。

四、 *** 钓目

调漂第四步: *** 钓目,这步是最后一个 *** 作,钓目指的是我们实际垂钓的目数,拿调4钓2来说,钓目是两目,那么我们就要在这个环节找到两目,这时两个鱼钩都得挂上饵料,如果说挂饵后浮漂变为一目,证明过灵,就得向上推动浮漂,反之浮漂变成了3目4目,证明过钝,就得向下推动浮漂,挂饵后通过上下推动浮漂,完成最后一个调漂步骤。

最后

调漂不论你调几目钓几目,都需要从找底、调目、饵重、钓目这几点进行,当然一些高手也有自己不同的调漂 *** ,但不论怎么变化,原理都一样,所以新手在刚学习调漂的时候,按照上面这4个步骤进行很少会出错,都是通用的。

钓鲢鳙不会调漂的看过来! *** 式的调漂 *** ,新手也能一看就会

天热了可以钓大鱼了,其中鲢鳙是钓友们选择最多的“大鱼”之一,有好些个钓友反映钓鲢鳙不会调漂,今天就写篇文章分享一下。

钓鲢鳙调漂是最简单的,可以说是 *** 式调漂,如果实在不会,我再教各位两个小技巧,一个是选漂,一个是通过调整饵料状态来让调漂更简单。

由于调漂 *** 太过简单,所以我顺便把看漂抓口这个事也放在一起讲,喜欢钓鲢鳙又不太会的钓友们请仔细看文章。

钓鲢鳙带饵调漂,调几目就钓几目

鲢鳙是中上层鱼种,所以需要钓浮,而钓浮的话就直接选择带饵调漂好了。不过即使是钓浮,调漂之前也还是需要找底。

找完底,把浮漂往下拉,直接挂上饵料开始调漂,当然了,你也可以先不挂饵,调个大概出来。鲢鳙饵轻,不过上饵量比较大,所以通常都是调全目,就是让整个漂尾都露出水面,吃铅小一点的直接调到漂肚子那边。

调的差不多了,再挂上饵料微调,调到个四五目就行,如有你的浮漂是加粗尾,那么加粗几目就调几目。我个人建议浮漂选择三四目加粗的,而不要选择一二目加粗的。

钓鲢鳙的浮漂怎么选?

正常钓鲢鳙都是上面那种调法,但有钓友就说了:自己技术不行,导致每次饵料搓的都不一样大,搓小一点浮漂就露出好几目,搓大一点浮漂就没了,咋办?

这个很正常,咱们可以通过饵料和浮漂来弥补技术的不足。浮漂首先选择吃铅大一点的漂,无论你是钓二三斤的小鲢鳙,还是十几斤的大鲢鳙,浮漂吃铅都不能太小,四五克起步吧!因为钓鲢鳙你最起码用5.4米以上的竿吧,加上饵料又搓那么大,小漂是玩不好的。

除了吃铅量之外,漂型建议选择大肚的、稍微短一点的漂,不需要用四五十公分长的,还有漂尾要粗。常规钓鲢鳙的浮漂都是选择漂尾最后几目加粗的,那种当然可以用,但我个人认为不是更佳,更佳的是整个漂尾加粗的,如下图这种。

很多人说钓鲢鳙抓口抓不好,抛开你的技术经验的问题,还有可能是浮漂选择不当,吃铅太小、漂尾太细就太灵敏,小信号被放大,导致你判断失误!

别怕浮漂大了、漂尾粗了信号出不来,鲢鳙不是鲫鱼,没那么讲究,太小的漂倒反而不好。看过人家抛竿钓鲢鳙吧,那个阿波漂那么大,不是照样直接拉黑吗!

钓鲢鳙之饵料的调整

一般情况下你只要浮漂选的大一点,漂尾粗一点,那就没啥问题了,但如果还是玩不好,那就还有最后一招,就是调整饵料的状态。

鲢鳙饵料比重本身是比较轻的,但就是因为上饵量有点大,所以稍微控制不好就会影响漂目,那调整饵料状态的原理就是减轻饵料比重,不让饵料过多的影响浮漂。

减轻饵料比重更好的 *** 是加轻麸,轻麸加的越多饵料就越轻、也就不会那么影响漂目了,同时加了轻麸还能增加雾化。

不过也有坏处,那就是轻麸太散了,会导致饵料附钩 *** 变差,又因为轻麸没味道,加多了会冲淡饵料的味型。所以加轻麸的同时咱们还要加粘粉和添加剂。

调整饵料状态这个事就比较麻烦,等于说要加三种东西,所以这一招能不用咱就不用。

钓鲢鳙如何抓口

这也是问的比较多的一个问题,说难也不难,我说一百遍一千遍,还不如大家多钓几遍,这是熟能生巧的东西,只要钓的多了,自然就会了。

钓鲢鳙抓口和钓鲫鱼鲤鱼是一样的,就是抓顿口黑漂。很多人不会,那是因为鲢鳙饵料味道大、雾化好,比较招杂鱼,杂鱼一闹浮漂出现各种信号影响了你的判断。

所以首先浮漂要选的大、漂尾要粗,这样就能过滤一部分杂乱信号,其次就是作钓前期你不要刻意的去等口、去分辨哪个是鲢鳙给的口哪个是小鱼的口,就算鲢鳙进窝,前期如果只有一二条鱼,口也是很墨迹的。

你只要保持好抽竿频率,一直抽、一直抽,窝子里的鲢鳙就会越聚越多,鱼多了口也会多、而且口会变得干脆起来。

要是在密度不高的水域怎么办?可能咱们无法诱来更多的鲢鳙,钓一天最多也就几条鱼,这种水域作钓,那需要改变战术。

前期还是抽抽抽,抽到后面你突然发现小鱼不怎么闹了,浮漂变得安静下来,然后又开始上上下下晃悠,这就 *** 鲢鳙进窝了。此时饵料搓小一点,装上钩以后多捏几下,增加附钩 *** ,然后主抓小而有力的顿口即可,当然了黑漂肯定要抓,无论是蹭线还是小鱼闹,都是要起竿的。

最后温馨提示

钓鲢鳙要面向大水面,然后找深的地方下杆,注意不是钓得深,而是说这个位置要深,这样的位置才有鱼、鱼才多。

还有,很多人都说钓鲢鳙要找鱼层,有的时候确实需要,但我想说的是很多人钓不好也恰恰是因为太喜欢找鱼层,钓了几竿没口就怀疑钓的深度不对,一直撸漂,可能整场作钓都在找鱼层~

只要天气合适、鲢鳙愿意开口,你就固定一个深度钓就完事了,大概是钓1.5~2.5这个区间吧,我一般都是钓2米左右,老是撸浮漂换水层,鱼可能进窝都找不到你的饵料!

野钓调漂3大准则,不锚鱼不空枪,提竿就中鱼

用钓鱼老手的话来说,如果资源好,怎么调都没关系,重铅坠躺底都能钓到鱼。如果资源不好,怎么调漂都很难钓到鱼,所谓资源决定一切。如果资源不好不坏呢?调漂就变得比较重要了,很多自然水域的鱼情特点其实都是这种不好不好。不过对于野钓来说,调漂其实不用太纠结,因为合适野钓的调漂 *** 不多,走水、刮风、杂鱼,注定各种钓灵的调漂 *** 几乎都不适合野钓。

一、考虑鱼情特点

如何调漂,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鱼情特点以及目标鱼,不过要先说下灵钝之间的区别。灵钝看的不是调目或者钓目的高低,而是看钩饵、子线、铅坠在水下的状态效果。下饵触底上饵悬浮是最灵,双钩躺底是最钝,至于铅坠躺底以及不是悬坠钓的范畴,所以这里不介绍。对于底层进食的鱼类来说,钓钝时鱼方便就饵,所以吃钩比较深,但是太钝容易出现锚鱼的情况。如果太灵,鱼就饵会比较困难,所以空枪的现象会比较多。

鱼口好的季节,杂鱼数量一定不少,所以不能钓灵,否则全是空枪。鱼口不好的季节,比如说冬季,天寒地冻导致鱼就饵力度比较小,确保鱼轻松就饵才是首要任务,所以也要钓钝一些,让鱼能够正常就饵才可能钓得到鱼;跟目标鱼也有一定关系,比如钓鲤鱼、鲮鱼、花骨鱼、黄尾鲴等口下位的鱼类时,因为这些鱼的上嘴唇比下嘴唇上,如果钓灵,容易出现嘴唇还没碰到饵料就先碰到子线的情况,所以可以钓得更钝一些。

二、调漂精准3要素

自然水域水底一般不平,再说平底的地方不藏鱼,所以调漂很难做到精准,只能大差不差。想要调漂尽量精准,需要考虑3大要素。之一是半水深度,在接近实际垂钓水深的半水深度调漂,这样才会比较精准。因为水线始终是有重量的,长短差异巨大时,会导致调目变化。比如5米的水深,在0.5米的深度调4目,水线延长到4米时调目可能已经变成2目了,此时没挂饵也没到底。第二是要考虑饵料重量,饵料很重调几钓几都到底,如果饵料很轻就不是想钓几目就钓几目了。

比如空钩半水调4目,半水挂双饵之后没目数,那钓几目都是到底的。如果半水挂双饵之后浮漂还剩下2目,那至少钓2目以上才能确 *** 组触底。如果使用蚯蚓或者红虫做饵,浮漂还剩下3目,那就根本不存在钓2目的情况,想要确 *** 组至少触底,至少钓3目以上。第三就是微调,浮漂因为光照会热证冷缩,鱼线和浮漂还会吃水,都会造成浮力增大、钓组变重等多种情况,所以钓一会之后微调一下,才能确保调漂始终精准。

三、找口

所谓找口,其实就是找中鱼率比较高的目数。对于已经调整好的浮漂,根据空枪还是锚鱼,微调灵钝的一个过程。根据鱼情特点,采用可能合适的调漂 *** ,把某个状态作为“起始状态”。比如野钓鲫鱼,通常会调整到一饵躺底一饵触底,根据吃口和中鱼率情况找口。比如钓鲤鱼,可以把双钩完全躺底最为起始状态,也根据中鱼率的高低微调灵钝。想要找口更加科学,一定要牢记找底公式,钓目=调目-双饵重量。根据这个公式,在知道饵料、鱼钩的重量时,在不同的钓目情况下,双饵在水下是什么状态效果,讲究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比如说空钩半水调4目,双饵重2目,双钩重2目。钓2目多一点时下饵微微触底,增加钓目逐渐变钝,从触底到躺底,从一饵躺底到双饵躺底,当钓目达到6目是双钩完全躺底。好处就是如果更换子线、饵料,可以很快的再次调整到刚才高中鱼率的状态。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标签: 钓鱼 图解法 技巧 图解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