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一边倒政策结束的时间这个问题,一边倒政策持续到哪一年结束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简述当代中国对外政策的演变。
【 *** 】:(1)中华人民 *** 国成立到上世纪50年代末。实行“一边倒”的对外政策,基本上奠定了中华人民 *** 国成立后10年中的外交格局,也决定了中国在此时期东西冷战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华人民 *** 国缓解了美国从 *** 、印度 *** 、中国 *** 地区三方面的威胁,在国际上站稳了脚跟,为中华人民 *** 国外交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面对来自美苏两国两面夹击的严峻形势,国际环境中呈现出的新特点,结合有所增强的中国国家实力,以及受国内“左”倾 *** 影响,为了维护国家的 *** 、 *** 和 *** 完整,坚决顶住美苏两方面的压力,中国毅然调整了国家对外政策,放弃了“一边倒”的对外政策,提出了团结广大亚非拉国家,在外交上采取着重反对美国霸权主义,同时又反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推进世界 *** 的对外政策。(3)20世纪70年代。随着 *** 访华,中美关系开始得到改善,中国 *** 把握住了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调整了对外政策,放弃了“两个中间地带”、“两个拳头 *** ”的对外政策,提出了联合美国反对苏联的“一条线”、“一 *** ”的对外政策。(4) *** *** 以来对外政策的调整。面对变化中的世界局势,以及中国社会发展首要任务的要求,在总结以往外交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中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国力和国家利益,对战争与和平问题进行了客观、冷静的分析,并清醒、正确地对中国自身予以 *** ——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在上述客观认识的基础上,中国全面调整了对外政策,彻底改变了20世纪70年代实行的以苏联为主要对手的对外政策,开始改善与苏联的关系,采取了“不与任何大国和国家集团结盟或建立军事战略关系”的“真正不结盟战略”,从而赋予了 *** 自主的和平对外政策以新的内涵,使之更加完善。
二、一边倒外交政策结束时间
1、1960年,苏联片面撤走在华的全部专家之前,反对苏联专家和反* *** 一样还是个罪名。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 *** 国成立,苏联和欧亚各人民 *** 国家先后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在各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当时,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个阵营对峙,形势严峻,进行着针锋相对的斗争。美国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拒不承认新中国,在 *** 上孤立中国,在经济上 *** 中国,在军事上威胁中国。面对这种情况,中国采取了向苏联“一边倒”’的方针。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确立了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50年代初期中苏友好关系的基础是两国在意识形态和社会 *** 方面存在共同点,同时,两国在国际上有共同的对手美国。
2、50年代中期以来,苏联逐渐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企图把中国纳入与美国争霸的轨道,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如1958年苏联要求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1960年,苏联片面撤走在华的全部专家,撕毁了243个合同书,废除科技合作项目257个,给中国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同年,苏联在新疆挑起边境冲突事件,中苏关系恶化。1969年,苏军挑起珍宝岛武装冲突。苏联在中国边境增兵百万,威胁中国的安全。中国开始把苏联称为“社会 *** ”国家,并且把苏联做为头号敌人,与苏联霸权主义进行斗争。
3、这一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同中国处于敌对状态。中国在国际关系上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4、70年代初,美国在同苏联的争霸中转入战略防御。为了扭转同苏联争霸的不利局面,美国提出了“ *** 主义”,转而同中国改善关系。中国为了抵抗苏联的压力,也需改善同美国的关系。1972年2月,美国总统 *** 访华,中美发表《上海公报》,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1979年元旦,中美建交。
三、新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的目的
1、“一边倒”,是指新生的中华人民 *** 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其实质就是中国人民反对 *** 的严正立场。它完全是一条 *** 路线。它既不意味着中国 *** 绝不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也不意味着中国 *** 放弃 *** 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
2、“一边倒”的方针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与新中国的国体相适应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绝不能因为后来中苏关系的破裂而对它在历史上的正确 *** 产生怀疑以至否定。
四、一边倒政策是哪一年
1949年6月30日, *** 在文章《论人民 *** *** 》里首次提出了“一边倒”的概念,同时正式宣布,新中国成立后将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一边倒,是 *** 的四十年经验和中国 *** 的二 *** 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1949年6月30日,《论人民 *** *** 》。
从字面意义上看,就是完全地倒向一边,放在当时的情境下,就是完全地倒向苏联。这看似是一种非常极端的做法,但事实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粗暴。
*** 等人虽然主张“一边倒”,但很显然绝不是简单的“一刀切”,即切断同欧美的交往,更不是毫无原则地惟苏联马首是瞻,而是有条件、有底线地以苏联为榜样,学习苏联的先进做法。
所谓的“一边倒”,可以从3个方面理解:
1、它不是自我封闭,虽然选择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但并不意味着同欧美国家断绝关系,只是说在经济活动中,“我们必须尽可能地多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 *** 国家做生意”(《 *** 选集4》),不过同资本主义国家当然也要继续做生意。
2、同“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样,它只是一个阶段 *** 的政策,并不是要永久地倒向苏联,事实上仅仅6年后,中国就提出了新的外交政策,就是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于1955年在参加万隆会议时正式宣布。
3、它具有非常重要的宣传意义,在当时美苏争霸的背景下,中国需要通过这种简单化、绝对化的提法,来清晰地向外界宣布中国的 *** 立场,其背后的实际含义远超过“一边倒”这三个字所能传达的。
五、什么事标志着中国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即中美关系在70年代初发生的转折同中苏关系恶化是密切相关的。换句话说,当时中美两国由敌对走向和解,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共同目的,即对付苏联。60年代中期,中苏关系逐渐走向破裂。到60年代后期,特别是苏联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和中苏两国在珍宝岛发生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之后,中国越来越担忧苏联的军事威胁,中国 *** 也逐渐意识到,由于苏联的实力比中国强,单靠中国自身的力量难以有效地对抗苏联,因此有必要也有可能利用美苏之间的矛盾。于是,在加强战备,防止苏联搞突然袭击的同时,中国 *** 开始探索改善与美关系以对抗苏联。
六、一边倒政策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一边倒政策是1949年6月30日提出的。
1949年6月30日在《论人民 *** *** 》一文中,明确提出了“一边倒”的政策,郑重宣布新中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一政策的提出及实施,奠定了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格局,在中国 *** 及中华人民 *** 国的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史为鉴,认真研究这一政策,对于发展和完善我国 *** 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
开创外交工作的新局 *** 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根据这一政策,首先清除了 *** 的在华势力,提出“另起灶炉”“打扫干净房子再请客”的方针。“另起灶炉”就是不承袭 *** 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而“打扫干净房子再请客”,就是要清除 *** 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和 *** 经济特权,然后再同这些国家建立和发展国家关系。
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可以让一个国家获得更多的外交权力和空间,让自己的 *** 赋予更多的行动范围。可以有效地缓解其他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压力,避免自己被过度控制和 *** 。也可以让国家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外交政策的发言权,有机会单独地推进自己的利益和议程,从而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安全和发展。
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可以让国家在 *** 和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能够更好地保护自身利益。一边倒外交政策使国家能够更依靠本国自身的权力和能力,以依靠他国的支持来实现目标。可以让国家有机会建立稳定的外交关系,维护自身的合理利益,把自身的目标和利益融入国际 *** 和经济体系中。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一边倒政策结束的时间和一边倒政策持续到哪一年结束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