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时间分界线的问题,以及和国际日期分界线是在哪里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时间的自然分界线是什么
自然日界线的概念:地方时为0点或24点所在的经线。自然日界线随着地球的自转不断移动。沿地球自转的方向,0点或24点的西侧比东侧少一天。人为日界线:180°经线(实际情况并不与180°经线完全重合).其西侧比东侧多一天。简介自然日界线(即子夜日界线)是地方时为零时(24时)的经线,和人为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共同把全球分成两天,是一条时时刻刻都在移动的线,和地球的运动方向相反(自东向西),跨越自然日界线日期的变化:自西向东加一天,自东向西减一天,和人为日界线相反。自然日界线和人为日界线的判断:地球自转若是由旧的一天到新的一天为自然日界线,若是由新的一天退回到了前一天,则为国际日界线。
二、日期分界线
日期的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自然界线——0时(或24时)经线,一条是人为界线——国际日界线。
1、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除了绕太阳公转外,每天还自转一周。因此,地球被太阳光照射的半个球面形成白昼,而背着太阳光的另外半个球面便是黑夜,过渡带是清晨和黄昏。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转着,地球上的晨、昼、昏、夜也不断地从东向西移动。
2、此 *** 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理解透了,会发现这 *** 是一种捷径。这 *** 就是直接利用东十二区(+12)的日期和时间,求出日期占比。在时差的内容里,我们说过,两地相差多少个时区,就相差多少个小时。
3、新的一天是指0时所在时区向东至东十二区,即+12-(-2)=14个时区。同时,两地也是相差14个小时,即14:00—0:00=14。由于0时所在时区的时间本身为0时,+12-(-2)=14:00—0:00,那么,东十二区的时间(14:00)就 *** 有多少个时区(14个)为新的一天。
4、国际上统一规定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由西向东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必须在计时 *** 中减去一天;反之,由东向西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就必须加上一天。这条穿过太平洋的“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了方便地方生活,避开了一些岛屿和地区。
1、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规定了一条国际日期变更线。这条变更线位于太平洋中的180°经线上,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因此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International date line)。
2、为避免在一个国家中同时存在着两种日期,实际日界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折线。北起北极,通过白令 *** 、太平洋,直到南极。这样,日界线就不再穿过任何国家。这条线上的子夜,即地方时间零点,为日期的分界时间。
三、有关日期分界线
1、图中,虚线 *** 的是本初子午线,即一天开始的地方,在本初子午线以西就是最早进入下一日的区域,而在东侧则是最晚结束今天的区域。
2、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规定了一条国际日期变更线。这条变更线位于太平洋中的180°经线上,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因此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International date line)。为避免在一个国家中同时存在着两种日期,实际日界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折线。北起北极,通过白令 *** 、太平洋,直到南极。这样,日界线就不再穿过任何国家。这条线上的子夜,即地方时间零点,为日期的分界时间。按照规定,凡越过这条变更线时,日期都要发生变化:从东向西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加一天,从西向东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减去一天。又叫“人为日界线”。
3、地球每天自西向东旋转,黎明、正午、黄昏和子夜,(从地球南极点来看,也是自西向东,顺时针旋转)依次周而复始地在世界各地循环出现。地球上新的一天究竟应该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呢?关于这个问题,历史上曾有不少争论,也产生过不少的误会和麻烦。因此,需要规范建立日期变更 *** ,实现以方便各地方生活的地方时计时,避免带来的全球计时混乱。
4、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除了绕太阳公转外,每天还自转一周。因此,地球被太阳光照射的半个球面形成白昼,而背着太阳光的另外半个球面便是黑夜,过渡带是清晨和黄昏。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转着,地球上的晨、昼、昏、夜也不断地从东向西移动,循环往复地在各地出现。
5、全球各地都以所看到的太阳位置作为确定“一天”的标准,把在地方相应的地球另一面的一条经线作为“日期变更线”也叫国际日界线,这样就有许多条“日期变更线”,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规定一条全世界共同的、可供对照的“日期变更线”。随着标准时计时的区时 *** 的确立,东西十二区重叠,计时相同但日期不同,为避免混乱,公认180°经线作为日期变更线,因为是以“格林尼治时间”为标准的日期变更线。这条“日期变更线”就叫“国际日期变更线”。
6、国际日期变更线(International date line):
7、国际上统一规定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由西向东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必须在计时 *** 中减去一天;反之,由东向西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就必须加上一天。
8、这条穿过太平洋的“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了方便地方生活,避开了一些岛屿和地区,这是为了使它们不致分成两个日期,因此,它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几个曲折的曲线。
四、时区分界线
球经度为360度,一天(24小时)转一圈,所以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度。以格林威治天文台旧址为0度经线,也叫做本初子午线。以本初子午线 *** 经线的叫中(零)时区,向东西两侧各有12个时区,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 *** 经线为180度经线。
*** 经线=时区数*15度(如东八区 15度*8=120度即东经120度)
范围:用 *** 经线加减7.5度(如东八区范围即东经112.5度至东经127.5度)
五、什么是国际日期分界线
1、地球每天自西向东旋转,黎明、正午、黄昏和子夜,由东向西依次周而复始地在世界各地循环出现。地球上新的一天究竟应该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呢?关于这个问题,历史上曾有不少争论,也产生过不少的误会和麻烦。据说,19世纪在 *** 伊尔库次克附近一个小镇上有个邮政官于9月1日早上7点钟给芝加哥邮局拍了一份电报,可回电却说“8月31日9时28分收到来电……”这让人简直莫名其妙,9月里拍的电报,怎么会在8月里收到的呢?类似这样的误会那时几乎天天发生。
2、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还规定了一条国际日期变更线。这条变更线位于太平洋中的180度经线上,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因此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为避免在一个国家中同时存在着两种日期,实际日界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折线。它北起北极,通过白令 *** 、太平洋,直到南极。这样,日界线就不再穿过任何国家。这条线上的子夜,即地方时间零点,为日期的分界时间。按照规定,凡越过这条变更线时,日期都要发生变化:从东向西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加一天,从西向东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减去一天。
3、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一日开始和终了的界线,因此,它所通过的东西12时区就成为一个十分特殊的时区。在这个时区里,时间都一致,而日期却不同,仅一线之隔,东西竟相差一天,西边要比东边早一天。居住在日期变更线西边楚克茨克半岛上的人,是全世界迎接新年最早的人,而居住在这条线东边的、仅一水之隔的美国 *** 斯加人,却要等待一昼夜之后才能过新年。
4、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除了绕太阳公转外,每天还自转一周。因此,地球被太阳光照射的半个球面形成白昼,而背着太阳光的另外半个球面便是黑夜,它们之间的过渡带是清晨和黄昏。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转着,地球上的晨、昼、昏、夜也不断地从东向西移动,循环往复地在各地出现。
5、全球各地都以自己所看到的太阳位置作为确定“一天”的标准,把自己所在地方相应的地球另一面的一条经线作为“日期变更线”,这样就有许多条“日期变更线”,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规定一条全世界共同的、可供对照的“日期变更线”,这条“日期变更线”就叫“国际日期变更线”。
6、现在公认的与东、西经一百八十度经线重叠的“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以“格林尼治时间”为标准的日期变更线。“格林尼治时间”是穿过英国伦敦郊区的格林威治天文台的零度经线的时间,国际上规定为“世界时”。一百八十度经线正好处于与它相对应的地球另一面。
六、世界地图中的日期分隔线的概念
1、概念:随着标准时计时的区时 *** 的确立,东西十二区重叠,计时相同但日期不同,为避免混乱,公认180°经线作为日期变更线,因为是以“格林尼治时间”为标准的日期变更线。这条“日期变更线”就叫“国际日期变更线”。
2、这条穿过太平洋的“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了方便地方生活,避开了一些岛屿和地区,这是为了使它们不致分成两个日期,因此,它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几个曲折的曲线。
3、国际日期变更线北起北极,通过白令 *** 、太平洋,直到南极。这样,日界线就不再穿过任何国家。这条线上的子夜,即地方时间零点,为日期的分界时间。
4、按照规定,凡越过这条变更线时,日期都要发生变化:从东向西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加一天,从西向东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减去一天。又叫“人为日界线”。
5、1879年,加拿大铁路工程师伏列明提出了“区时”的概念,这个建议在1884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得到认同,由此正式建立了统一世界计量时刻的“区时 *** ”。
6、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际日期变更线
文章分享结束,时间分界线和国际日期分界线是在哪里的 *** 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