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疏拼音怎么读,以及谋的拼音怎么读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疏的拼音
(1)会意。“疋”有通的意思。本义:疏导,开通。
(4)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祈祷文。
四、疏的笔顺:横撇/横钩、竖、横、竖、提、点、横、撇折、点、撇、竖、竖弯钩。
《说文》:”疏,通也。”活用作动词,为使……通,也就是疏通、开通。《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河道疏通之后则河床淤积物分散开来,所以又引申为分散、分开。《淮南子·道应》:高诱注:“疏,分也。”引申为疏远。
七、疏浚土处理技术是一种对人类进步有好处的技术。
八、疏花疏果时期不同也明显影响果实重。
九、陌生久了会生疏生疏久了会分开。
十、海水疏远了鱼和海鸟,距离疏离我和你。
十一、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十二、竹子的好处是一个疏字,太阳照进竹林里,真个是疏疏斜阳疏疏竹,千竿万竿皆是人世的悠远。
二、疏的偏旁怎么读,疏的偏旁怎么读
疏的偏旁:疋,疋有三个读音:shū、yǎ、pǐ。
笔画名称:横撇/横钩、竖、横、竖、提、点、横、撇折、点、撇、竖、竖弯钩
解释:1.去掉阻塞使通畅:~导。~通。~浚。~解(jiě)。
3.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密。~松。~朗。~旷。~阔。~落(luò)。稀~。天网恢恢,~而不漏。
4.不亲密,关系远的:亲~。~远。
10.分条说明的文字:上~(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注~(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
三、阔拼音怎么读
阔,汉语一级字,读作阔(kuò),本义指阔大,很开阔;宽广,或指时间的长久:广阔。辽阔。阔别。阔步。高谈阔论。海阔天空;富有,豪奢:阔气。阔绰;粗疏,不细密:阔略。阔达。疏阔;离别,分离:阔情。久阔。叙阔。
1、〈形〉形声。从门,活声。本义:阔大,很开阔;同本义[vast;wide]:阔,疏也。——《说文》阔,稀也。——《汉书·沟洫志》集注阔,远也。——《尔雅》缓步阔视。——《列子·黄帝》于嗟阔兮。——《诗·邶风·击鼓》阔大渊深,不可测也。——《吕氏春秋·论人》
2、又如:阔绝(隔绝,差别很大);阔略(疏略;粗疏);阔落(宽疏,不细密);阔寥(稀少);阔疏(粗疏);阔希(稀疏);宽横的距离大[broad;vast]:有江千里阔。——白居易《寄微之》;又如:阔论,不切实际的 *** ;阔迂(拘泥而不切实际)。
3、又如:阔狭(广狭,宽窄);阔叶树;阔达(旷达不拘小节);阔涧(较宽的山间小溪);阔朗(宽阔明亮);阔颡(宽阔的额部);阔臆(宽阔的 *** );迂阔,不切实际[high-sounding and impracticable]:王道迂阔而莫为。——唐·李华《吊古 *** 文》
4、侈大,荣显,富有[wealthy;rich]:何阴阳之难测,伟二仪之奓阔。——《晋书·成公绥传》又如:阔老;阔天阔地(指大手大脚,大肆挥霍);阔客(有钱客);阔拓(阔绰);阔少爷(有钱人家的子弟);阔人家(富家)。
四、腴的拼音怎么读
腴的拼音怎么读:腴,汉语二级字、读作腴(yú),形声字。从肉,臾声。本义指腹下的肥肉。
1、腴,腹下肥也。——东汉·许慎《说文》;君子不食圂腴。——《礼记·少仪》;桀纣之君,垂腴尺余。——东汉·王充《论衡·语增》;稻粱之味,甘而多腴。——东汉·王充《论衡》食止一日,膳无鲜腴。
2、《广韵》羊朱切《集韵》《韵会》容朱切,𠀤音逾。《说文》腹下肥也。《广韵》肥腴。《通雅》凡肉肥耎处曰腴。《礼·少仪》进鱼,冬右腴。《注》腴,腹下也。《疏》腴谓鱼腹。
3、又凡借以喻肥者皆曰腴。《前汉·地理志》为九州膏腴。《注》师古曰:腹之下肥曰腴,故取喻云。
4、又《班固·答宾戏》愼修所志,守尔天符。委命供己,味道之腴。
6、又猪犬肠也。《礼·少仪》君子不食圂腴。《注》腴有似人秽。《疏》猪犬肠也。
7、组词、充腴、犓腴、垂腴、道腴、肥腴、坟腴、丰腴、肤腴、敷腴、富腴、腹腴、甘腴、高腴、膏腴、海腴、华腴、豢腴、圂腴、肌腴、枯腴、琳腴、紫琳腴、浓腴、清腴、瓤腴、柔腴、赡腴、上腴、漱腴、松腴、沃腴、霞腴、鲜腴、秀腴、玉腴、云腴、滋腴、脂腴、珍腴、真腴。
8、又《类篇》勇主切,音雨。义同。
9、又《韵补》叶音尤。《陈琳诗》轗轲固宜然,𤰞陋何所羞。援兹自抑慰,研精于道腴。
10、桀纣之君,垂腴尺余。——东汉·王充《论衡·语增》。
11、稻粱之味,甘而多腴。——东汉·王充《论衡》。
12、食止一日,膳无鲜腴。——唐·李 *** /李延寿《南史》。
五、疏这个字怎么读音
疏是会意字,在篆文中由(tū)和疋(shū)组成,疋也表声。疏本意指清除阻塞,使畅通。引申为分散,又引申指稀,再引申指关系远。人与事的关系远就是生疏、不熟悉,人与人之间关系远就是疏远,距离大就是不细密于是引申为粗疏。
通也。从(tū)从疋,疋亦声。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通也。疋部曰:,通也。疏与音义皆同。皆从疋者,疋所以通也。郑注月令明当位,薛解西京赋,张注灵光殿赋皆训疏为刻镂。古疏三字通用矣。疏之引申为疏阔,分疏,疏记。从从疋。疋亦声。所葅(zū)切。五部。所葅切。五部。
疏漏:亦作“踈漏”,汉语词汇。拼音:shū lòu释义:
六、疏这个字怎么读
1、去掉阻塞使通畅:疏导。疏通。疏浚。疏解(ji?)。
2、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疏密。疏松。疏朗。疏旷。疏阔。疏落(lu?)。稀疏。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3、不亲密,关系远的:亲疏。疏远。
4、分条说明的文字:上疏(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疏。注疏(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
七、荓怎么读拼音
荓,汉语 *** 字,读作荓(píng),古书上说的一种草。亦称“铁扫帚”。繁体部首:艸,部首笔画:6,总笔画:14荓(乒pīng):使;使令,随从。《毛传》:“荓,使也。”《诗经·大雅·荡之什·桑柔》“如彼溯风,亦孔之僾.民有肃心,荓云不逮。”孔颖达疏:“荓云不逮者,是使之不得及门也。”荓蜂:牵引扶持。
荓píng平。(不作草名,音pīng)草名,亦名铁扫帚。《尔雅·释草》:“荓,马帚。”郭璞注:“荓,可以为帚。”《本草纲目·草部四》:“荓音瓶,马帚也;此即荔草,谓其可为马刷,故名。今河南北人呼为铁扫帚是也。”
《集韵》旁经切,音缾。草名。《尔雅·释草》荓,马帚。《疏》草似蓍,俗谓蓍荓,可为扫彗。又人名。《吕氏春秋》靑荓,赵人。又《韵会》滂丁切,音俜。《诗·大雅》荓云不逮。《传》荓,使也。《周颂》莫予荓蜂。《传》荓蜂,𢊏曳也。
荓是古书上说的一种草。亦称“铁扫帚”。
1、止咳作用;小鼠口服煎剂及从荓(夜关门)中分离出的咳宁醇0.5克生 *** 、707(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5毫克或607(主要是酚 *** 物质,也有少量黄酮类和酸 *** 物质)10毫克,均有显著的止咳作用( *** 喷雾引咳法)。作用强度约与每鼠服 *** 2毫克相当。
但用电 *** *** 猫喉上神经引咳法并不能证明咳宁醇及707有止咳作用,因之其止咳作用并非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 *** 所致。小鼠口服β-谷甾醇500毫克/公斤,有显著的镇咳作用。
2、祛痰作用小鼠口服咳宁醇、707或60775毫克时均无明显祛痰作用(酚红法),但临床应用确有一定的消痰或祛痰作用。
3、平喘作用豚鼠腹腔注射707100~200毫克/公斤有明显的平喘作用(组织胺喷雾法),咳宁醇200毫克/公斤时效果不明显。豚鼠离体气管试验表明707有抗组织胺作用;有明显的氨茶碱样舒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作用时间与氨茶碱相比则较缓慢而持久。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疏拼音怎么读和谋的拼音怎么读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