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察言观色的拼音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怎样才能学会察言观色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察言观色什么意思察言观色怎么读
1、察言观色什么意思?察言观色怎么读?
2、拼音:chá yán guān sè,简拼:cygs
3、成语解释: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4、成语出处:《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5、成语例句:宝钗见此景况,察言观色,早知觉了七八分。
6、注音:ㄔㄚˊㄧㄢˊㄍㄨㄢㄙㄜˋ
7、察言观色的近义词:察颜观色观察别人的脸色,以揣摩其心意。清唐甄《潜书·食难》:“吾老矣,岂能复俛首于他人之宇下,察颜观
8、鉴貌辨色同“见貌辨色”适来鉴貌辨色,观君与凡俗不同。君子怀抱可知,更亦不须分雪。
9、成语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观察别人的言语脸色揣度对方的心思
10、英语翻译:check what one says against what he does
11、俄语翻译:следитьзасловáмнивыражéниемлицáчеловéка
12、日语翻译:口ぶりと颜色(かおいろ)から人の心(こころ)を探(さぐ)る
13、其他翻译:déceler la pensée intimeà son air età ses paroles
14、读音注意:色,不能读作“shǎi”。
15、写法注意:察,不能写作“查”。
二、察的拼音和组词
丶丶乛ノ乛丶丶乛㇏一一亅ノ丶
点点横撇/横钩撇横撇/横钩点点横撇/横钩捺横横竖钩撇点
[chá] 1.仔细看;调查:观~|考~|~其言,观其行。 2.(Chá)姓。
〈动〉(形声。从宀( mián),祭声。本义:观察;仔细看)同本义察,复审也。——《说文》览察草木。——《楚辞·离 *** 》纤微皆审谓之察。——贾谊《道术》察其所以然。——《吕氏春秋·本味》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史记·魏公子列传》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宋·苏轼《石钟山记》又如:观察(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觉察(发觉,看出来)明察,知晓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故察己则可以人。——《吕氏春秋·察今》又如:察士(能明察事理的人);察议(察明情节而议定处分。通常指过失较轻者)调查;考察夫传言不可以不察。——《吕氏春秋·察传》又如:察勘(实地调查);察访(详细调查)分辨观物弗之察矣。——《礼记·礼器》。注:“犹分辨也。”视之可察。——《淮南子·说林》。注:“别也。”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新语·道基》考察后予以推举,举荐乃察举吾弟。——《史记·刺客传》。索隐:“犹选之也。”察臣孝廉。——晋·李密《陈情表》又如:察举( *** ,选拔);察廉(举廉);察选(察举。选拔)〈形〉明显;精明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
三、察言观色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如何造句
1、察言观色本文分类:abcd式的词语发布时间:2013/9/4
【拼音】:cháyánguānsè
2、【解释】:察:详审。观:仔细看。仔细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也作“察颜观色”。
3、【出自】:《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4、【示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二回:“宝钗见此景况,~,早知觉了七八分。”
5、【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观察别人的言语脸色揣度对方的心思
6、【英语】:examinea *** n'slanguageandobservehiscountenance;observe***.'sspeechandbeh *** ior;trytoreadsomebody'sface
7、鉴貌辨色察颜观色左右逢源随机应变见风使舵见机行事看菜吃饭顺水推舟
8、胶柱鼓瑟至死不悟不识时务一成不变鲁莽行事
9、他懂得察言观色,因此非常受领导的重用。
10、一名优秀的服务员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服务常识,更要善于察言观色,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心理。
11、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察言观色,通过征求和听取不同 *** 的要求和建议及时捕捉反馈信息,进行教学调控。
12、他是一个饱经风雨的人,他的一大特点就是善于察言观色。
13、我们在讲话时不要滔滔不绝,而要善于察言观色,留给别人一点发言的时间。
四、察言观色拼音
察言观色拼音为cháyánguānsè。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孔子有一个比他自己小四十八岁的 *** 名叫颛孙师,字子张,春秋末期陈国人。子张曾多次向孔子询问求得官职、获取俸禄的 *** 。
孔子曾告诉他说:“把你听到的各方面的知识加以考察,有怀疑的地方,加以保留;其余足以自信的部分,谨慎地说出,就能减少错误。
把你从各方面见到的知识加以考察,有怀疑的地方,加以保留;其余足以自信的部分,谨慎地实行,就能减少懊悔。言语的错误少,行动的懊悔少,官职俸禄就在这里面了。”
又有一次,子张问孔子怎样能做到仕途通达。子张问孔子:“读书人要怎样做才可以叫‘达’了呢?”孔子回答说:“你所说的‘达’是什么意思?”
子张解释说:“在诸侯那里为官时,在卿大夫那里当家臣时,一定要有名望。”孔子说:“这个叫‘闻’,不叫‘达’。怎样才叫‘达’呢?品质正直又崇尚礼义,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观察别人的脸色,总想到屈己待人。
这种人,在诸侯那里做官、在卿大夫那里当家臣,必定事事行得通。至于‘闻’,表面上好似爱好仁德,实际行为却不是如此,可是自己竞以仁人自居而不加疑惑。这种人,不管在诸侯那里做官还是居家都一定会骗取名望。”
不会察观色,等于不知风向便去转动舵柄,世事国通无从谈起,弄不好还会在小风浪中翻了船。言谈能告诉你一个人的地位、 *** 格、品质及至流露内心情绪,因此善听弦外之音是“察言”的关键所在。
看一个人的脸色应如“看云识天气”般,有很深的学问,因为不是所有人所有时间和场合都能喜怒形于色,相反是“笑在脸上,哭在心里”。
直觉虽然敏感却容易受人蒙蔽,懂得如何推理和判断才是察言观色所追求的 *** 技艺。
五、察言观色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成语
1、【察颜观色】【鉴貌辨色】【观风问俗】
2、〖鉴貌辨色〗:鉴:查看;色:指脸色。根据对方的脸色、表情行事。
3、〖观风问俗〗:游览风光并探望人民风俗。
4、察言观色的反义词四字词语带有解释
5、【成语的意思和解释】--察;观:仔细看;言:话;色:脸色。琢磨别人说的话;观察人的脸色。以揣度对方的心意。
6、【成语来源出自哪里】--先秦孔子《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7、【褒义还是贬义】--中 *** 成语词语,没有明显褒义贬义批评或者赞美
8、【成语使用办法和 *** 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观察别人的言语脸色揣度对方的心思
9、(1)、(又察言观色,见这些媳妇婆子一脸喜悦,并无攀扯怀怨之意,所以愈添趣兴,心里每暗暗敬伏探春才能。
10、(1) after observing what they say and what they look like, they see that these daughters-in-law and sons in law are very happy, and they don't mean to hold grudges. Therefore, they are more and more interesting, and they respect each other secretly.
11、(2)、(他善于察言观色,一眼就看出这个年轻人有心事.
12、(2) he is good at observing words and colors, and can see at a glance that the young *** n has something on his mind.(2) he is good at observing words and colors
13、(3)、(察言观色是一切人情往来中 *** 纵自如的基本技巧。
14、(3);(3) observing words and colors is a basic skill for all hu *** n relations.
15、(4)、(察言观色,见王襄少年稳重,对答如流,不胜喜欢,于是托言有事入内,暗里指使夫人知会女儿。
16、(4) seeing that Wang Xiang was a steady young *** n and was very pleased with his answers, he asked his wife to *** rm his daughter of something.
17、(5)、(他善于察言观色,了解一个人的品行和内心。
18、(5) he is good at observing words and colors, understanding a person's conduct and heart.
关于本次察言观色的拼音和怎样才能学会察言观色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