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塞顿开拼音(茅塞顿开醍醐灌顶)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12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茅塞顿开拼音和茅塞顿开醍醐灌顶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茅塞顿开拼音以及茅塞顿开醍醐灌顶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顿开茅塞意思和拼音
  2. 顿开茅塞的拼音和意思
  3. 茅塞顿开的拼音怎么读
  4. 茅塞顿开的拼音
  5. 顿开茅塞的拼音
  6. 顿开茅塞的拼音和解释
  7. 茅塞顿开的拼音和意思

一、顿开茅塞意思和拼音

顿开茅塞,汉语成语,拼音是dùn kāi máo sè,意思是比喻立刻懂得了某种道理,有了某种知识。出自《孟子·尽心下》。

1、数学美的提示,可以使 *** 拨云见日,茅塞顿开,点燃起五彩缤纷的智慧火花。

2、你有何困扰?让这位 *** 来指点指点,可以让你茅塞顿开。

3、勤学可让人渐渐淬鍊出无厚之刃,有时会使迟钝的人茅塞顿开。

4、老师和同学的指点,使我茅塞顿开,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5、我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做,但听了老师的讲解,我一下茅塞顿开,马上就做出来了。

6、原本在我心里的一团疑惑,听了你的解说后,使我茅塞顿开,有如拨云见日。

7、今天我遇上了一道难题,小舅教我后,我顿时茅塞顿开。

8、听了妈 *** 话,我觉茅塞顿开。

9、 *** 一直不敢面对自己的感情,经过姊姊开导后,茅塞顿开,心情也开朗多了。

10、我这题不会,我去问爸爸,听了爸爸的,我顿时茅塞顿开。

11、这道题经过老师和同学的指点,使我茅塞顿开。

12、你有本事就像金花姐姐一样,让我如沐春风茅塞顿开势如破竹啊。

13、老师总是使用幽默风趣的讲课 *** ,常常使我们茅塞顿开。

14、听了这场鞭辟入里的演说,真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15、这道数学题我百思不得其解,经妈妈一点拨,我茅塞顿开。

二、顿开茅塞的拼音和意思

1、顿开茅塞的拼音[dùn kāi máo sè]

2、顿开茅塞的意思:忽然打开了被茅草塞着的心。比喻忽然开窍,立刻明白

3、顿:立刻。茅塞:被茅草塞住。一下子把茅草堵塞的道路打开了。比喻原本闭塞的思路,因为受到启发,立刻理解、明白。也作“茅塞顿开”。

4、顿: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5、只不过短短十多分钟的谈话,可是他好象使林道静~似的,忽然知道了好多事情。◎杨沫《青春之歌》之一部第六章

6、《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7、反义词:一窍不通,大惑不解,冥顽不灵

8、近义词: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如饮醍醐,豁然贯通

9、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一下子打开思路

10、读音正音:塞,不能读作“sāi”;也不能读作“sài”。

11、英语翻译:become enlightened at once; suddenly see the light

12、成语造句:只不过短短十多分钟的谈话,可是他好象使林道静顿开茅塞似的,忽然知道了好多事情。(杨沫《青春之歌》之一部第六章)

三、茅塞顿开的拼音怎么读

1、释义:见“顿开茅塞”,顿:立刻。茅塞:被茅草塞住。一下子把茅草堵塞的道路打开了。比喻原本闭塞的思路,因为受到启发,立刻理解、明白。也作“茅塞顿开”。

2、出处:明·吴承恩《 *** 记》:“我身无力;我腹无才;得三公之教;茅塞顿开。”

3、【成语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叫高子的人。他人虽很聪明,并且踌躇满志,可是他天 *** 惰 *** ,在学习过程中,总是不能持之以恒,吃苦耐劳,而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情绪忽高忽低,因此总是不成大器。于是孟子想出一个办法教育他。

4、一天,孟子带高子到郊外的山上去散步。孟子故意带他走一条山间小道。孟子一边走一边问高子说:“你知道这条小路是怎么来的吗?”高子回答说:“是人走出来的。”

5、孟子说:“对呀,如果再有人不畏山路崎岖,披荆斩棘,那么它会变成一条很宽敞的大道。”

6、孟子又带高子走到一条杂草丛生的小道上,

7、继续说:“如果有一条小路,很久没人去走,那么这条路就会像现在这条路一样被茅草堵塞。现在,茅草不仅堵塞了这条小路,而且茅草也把你的心堵塞了。”

8、高子听后,一下子解开了心中的疑难,如同茅塞顿开。

四、茅塞顿开的拼音

1、茅塞顿开的拼音是 *** o se dun kai

2、顿:立刻。茅塞:被茅草塞住。一下子把茅草堵塞的道路打开了。比喻原本闭塞的思路,因为受到启发,立刻理解,明白。也作“顿开茅塞”。

3、出自《孟子·尽心下》:“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之心矣。”

4、近义词:恍然大悟醍醐灌顶大彻大悟豁然开朗如梦初醒

5、反义词:一窍不通大惑不解冥顽不灵茫然不解疑惑不解

五、顿开茅塞的拼音

1、顿开茅塞拼音[ máo sè dùn kāi ]。

2、解释: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3、出自:《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4、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5、出处:明·吴承恩《 *** 记》:“我身无力;我腹无才;得三公之教;茅塞顿开。”

6、近义词:恍然大悟、醍醐灌顶、大彻大悟、如梦初醒。

7、反义词:一窍不通、大惑不解、冥顽不灵。

六、顿开茅塞的拼音和解释

顿开茅塞的拼音和解释,具体说明如下:

顿开茅塞的拼音为dùn kāi máo sè;顿:立刻。茅塞:被茅草塞住。一下子把茅草堵塞的道路打开了。比喻原本闭塞的思路,因为受到启发,立刻理解、明白。也作“茅塞顿开”。出处《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孟子(前372年-前2 *** ),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 *** ,一说字子车、子居),与孔子并称“孔孟”,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儒家思想 *** 人物之一,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孟子自幼 *** 早逝,与母亲相依为命,为了给他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孟母曾三次搬家,这也成为一时佳话。学成之后,孟子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孟子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那里传道授业,与 *** 们一起,将自己的思想著书立说,最终成就了《孟子》一书。

孟子的思想学说对唐宋之后的中国产生了深刻且巨大的影响,其中许多命题的哲学思辨以及伦理启示,至今仍潜移默化影响着我国乃至整个 *** 。孟子的地位仅次于孔子,对儒家学说的继承与发展,也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茅塞顿开拼音(茅塞顿开醍醐灌顶)-第1张图片-

所著《孟子》一书虽然只有7篇34000余字,但早已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孟子不仅在哲学论理上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而且建立了以“民本”为基础的思想体系。

在儒家思想与 *** 理论交锋融合的过程中,孟子的影响尤为重要。至中唐时,韩愈著《原道》,把孟子视为唐以前儒家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

七、茅塞顿开的拼音和意思

顿开茅塞的解释 [suddenly see the light;become enlightened at once]忽然打开了被茅草塞着的心。比喻忽然开窍,立刻明白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三国演义》详细解释比喻闭塞的思路,由于受到启发,忽然开通,豁然领悟。《三国演义》第三八回:“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红楼梦》第八六回:“宝玉笑道:‘听见 *** 讲究的,叫人顿开茅塞,所以越听越爱听。’”叶圣陶《席间》:“这边探索的眼光也就表示出顿开茅塞的欢喜。”词语分解顿开的解释.挣开;脱开。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我如今硬顿开玉锁金枷,我可便牢拴定心猿意马。”.突然打开;立即放开。《 *** 传》第三八回:“只见一个女娘,年方二八,穿一身纱衣,来到跟前,深深的道了四个茅塞的解释《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茅塞,谓为茅草所堵塞。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睨温泉之峡,当在其南,中亦有峡南下,第茅塞无

OK,关于茅塞顿开拼音和茅塞顿开醍醐灌顶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茅塞顿开 醍醐灌顶 拼音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