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畔字拼音的问题,以及和汉语拼音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桥畔的拼音是什么
1、桥畔的意思是指桥梁或河流两旁的景色或土地,也可以指一个静谧、思考的场所,通常被认为是一个闲适、惬意的地方。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桥畔也可以指代一个特定的场景,比如一个浪漫的约会地点或者一个冥思苦想的地方。
2、此外,在城市中,桥畔也可以是一个受人喜爱的游览景点,比如巴黎的塞纳河上的诺特丹桥畔或伦敦的泰晤士河上的伦敦塔桥畔等。这些地方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着历史悠久的建筑和文化遗产,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娱乐。
3、总的来说,桥畔的含义不仅仅局限于一个简单的桥梁或河流两旁的景色或土地,它还可以指代一个特定的场景、一个浪漫的约会地点或者一个冥思苦想的地方等。在不同的语境下,桥畔的含义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判断。
4、拼音是学习汉字的基础,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拼音可以帮助他们认识更多的汉字,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拼音也可以帮助初学者更好地理解汉字的结构和起源,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和认识。
5、拼音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交流和沟通。对于方言和语言不同的两个人来说,使用拼音可以让他们更加轻松地听懂对方的话,减少沟通的障碍。拼音对于学习汉字、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交流和沟通等方面都非常重要。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拼音是必不可少的。
二、畔的拼音
畔的拼音pàn,本义为田地的边界线,也指旁边或者角落。
部首:田。部首笔画:5。总笔画:10。
畔组词:河畔、携畔、池畔、涯畔、挑畔、湖畔、畔岸、身畔、海畔、溪畔、枕畔、那畔、篱畔、畔朋、脑畔、逊畔、崖畔、耳畔、畔涯、窗畔、回畔、边畔、侧畔、傧畔、畔牢、疆畔、散畔、篡畔、畔约、谋畔、畔喭、外畔、旁畔、天畔、怨畔、摈畔、畔逆、离畔、畔乱。
离经畔道,汉语成语,拼音是lí jīng pàn dào,意思是背离占 *** 地位的思想和行为规范。出自元代费唐臣《贬黄州》。
畔道离经,汉语成语,拼音是pàn dào lí jīng,意思是指背离常规的思想或行为。出自清代洪深《坚瓠补集》序。
三、畔的拼音怎么读
畔的拼音读作pàn,其他说明如下:
畔其本意为田界。也可以为,江、河、湖、渠、道等的]旁边,附近;通“泮”。泮宫,古代学校。在《广韵》《集韵》《正韵》从薄半切,音叛。《说文》田界也。《左传·襄二十五年》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史记·周本纪》耕者皆让畔。
河(River)是自然形成的水道。一种水体形式。我们说的溪,江,川,水,河等都可以视为接收径流而形成的水道。根据使用的场合而有不同的词语选择。
河流中的水通常是淡水,可能从冰川,较高的地势发源,流向较低地势的海,洋,湖,地下缝隙,或者另一条水道。或者因为中途水流入量比蒸发量小或者没有遇到其他水体而干涸殆尽。我国古代专指黄河。
黄河,中国古代也称河,发源于中华人民 *** 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 *** 、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 *** 公里,仅次于长江,为中国第二长河。黄河还是世界第五长河。
河字在秦汉以前基本上是黄河的专称,而河流称为“川”或者“水”(但也有例外,如《山海经》昆仑山,纵广 *** ,高万一千里,去五 *** ,有青河、白河、赤河、黑河环其墟。”)先秦的文献中找不到黄河一词,成书于汉武帝征和年间的《史记》全篇也不见黄河的说法。
据学者李鄂荣考证,黄河一词最早见于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中“常山郡·元氏县”的释文里。黄河的“黄”字用来描述河水的浑浊,这在古书中也早有记载;
战国时期的《左传·襄公八年》郑国的子驷引《逸周诗》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尔雅·释水》记有“河出昆仑,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黄。”
四、畔的拼音是什么
五笔86:LUFH五笔98:LUGH仓颉:WFQ
笔顺编号:2512143112四角号码:69050 Unicode:CJK统一汉字 U+7554
2.边:河~。湖~。桥~。耳~。枕~。
3.〔~援〕横暴,跋扈,如“帝谓文王,无然~~。”亦称“畔换”、“叛换”。
1.(形声。从田,半声。本义:田界)
2.同本义 [the border of field]
畔,田界也。——《说文》。段玉裁注:“田界者,田之竟处也。”按,一户百亩,百亩有界。
吟泽畔之江滨。——《楚辞·逢纷》
江河之畔无隐夫。——《楚辞·愍命》
4.又如:畔岸(边际;范围 *** );畔涯(边际);畔衅(边界争端);畔际(界限;边际);畔界(疆界)
5. [江、河、湖、渠、道等的]旁边;附近 [bank]
被发行吟泽畔。——《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牧羊于道畔。——唐·李朝威《柳毅传》
9.通“泮”。泮宫,古代学校 [school in ancient times]
饮酒畔宫。——汉《史晨词孔庙奏铭》
兴文偃武,修序畔校。——汉《成皋令任伯嗣碑》
1.通“叛”。背叛;叛变 [betray]
畔主背亲。——《汉书·李广苏建传》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公孙丑下》
2.又如:畔亡(叛亡);畔心(谋叛的念头);畔臣(背叛君国的臣子);畔弑( *** 弑君);畔乱(武装叛变);畔虑(背叛的谋划);畔离(背叛)
3.通“叛”。违背;背离 [deviate from]
沈乱于酒,畔官离次。——《书·胤征》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公孙丑下》
其为 *** ,上忘而下畔。——《庄子·徐无 *** 》
4.又如:畔约(背约);畔道(背离原则,正道);畔废(不遵守贡物之制);畔援(违离,改易)
拘于习俗,而无敢畔其范围而已。——严复《原强》
连忙溜开畔入芦课荡里数只数。——《中 *** 谣资料》
五、畔的拼音组词部首
1、基本释义:田地的界限;( *** 、道路等)旁边。古又通“叛”。常见组词:湖畔河畔侧畔脑畔康熙字典
2、《广韵》《集韵》《正韵》𠀤薄半切,音叛。《说文》田界也。《左传·襄二十五年》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史记·周本纪》耕者皆让畔。
3、又《博雅》畔,离也。《书·胤征》畔官离次。又倍也。《礼·王制》革 *** 衣服者为畔,畔者君讨。《前汉·高帝纪》汉王幷关中而齐梁畔之。
4、又《诗·大雅》无然畔援。《笺》畔援,犹跋扈也。《释文》韩诗云:畔援,武强也。又《韵补》叶皮变切,音卞。《杜笃·论都赋》昔在彊秦,爰初开畔。霸自岐雍,国富人衍。衍,音宴。
5、又《转注古音》畔,读作盤。《汉𥓓》引易屯卦畔桓居贞。经籍籑诂或作泮界也【广雅释诂三】又【国语周语】脩其疆注又【楚辞逢纷】吟泽之江滨注【愍命】
6、江河之无隐夫注【思古】步周流于江注疆界也【后汉杜笃传注】泮坡也【诗氓】隰则有泮传舍 2143也【国语楚语】者半矣注离也【广雅释诂三】
7、又【汉书杨雄传上】集注引李奇反也【汉书叙传下】集注引孟康者倍之半也【荀子大略】言而不称师谓之注违背也【论语雍也】亦可以弗矣夫皇疏【颜渊】亦可以弗~矣夫皇疏背叛也
8、【论语阳货】公山不扰以费皇疏改衣服 *** 为 *** 通巡狩引【书大传】言而不称师谓之【荀子大略】援犹跋扈也【诗皇矣】无然援笺援武强也诗皇矣释文引【韩诗】与叛同【孟子公孙丑下】亲戚之音义引张音【史晨奏铭】饮酒畔宫泮作。
9、历史文献畔,田界也。——《说文》。段玉裁注:“田界者,田之竟处也。”按,一户百亩,百亩有界。如农之有畔。——《左传》修其疆畔。——《国语·周语》界限;疆界〖limits〗泽畔之江滨。——《楚辞·逢纷》江河之畔无隐夫。——《楚辞·愍命》
10、又如:畔岸(边际;范围 *** );畔涯(边际);畔衅(边界争端);畔际(界限;边际);畔界(疆界)
11、〖江、河、湖、渠、道等的〗旁边;附近〖bank〗被发行吟泽畔。——《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又如:湖畔;河畔;路畔
六、畔 这个字的拼音怎么读
1、畔字的拼音是 pàn,其字形构造独特,属于部首为"田"的汉字。在输入法编码中,86五笔对应为'lufh',98五笔则为'lugh',郑码为'KIUB',统 *** 的编码是7554。这个字由10笔画构成,其基本含义包括田地边缘的界限,河边、湖边的称谓,以及古汉语中的叛逆之意,与'叛'字有相似之处。
2、畔字在词汇中常用于表示特定地点的边界,如"河畔"即指河边,"湖畔"指湖边,"涯畔"则指边际。此外,"负畔"一词则直接指代背叛,而"凳差手悖畔"则指悖逆的行为。通过这些词汇,畔字在表达地理位置和情感含义时都有其独特的用法。
好了,关于畔字拼音和汉语拼音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