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FLOS MAGNOLIAE
来源
本品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Ma *** olia biondii Pamp.、玉兰Ma *** olia denudata Desv.或武当玉兰Ma *** olia sprengeri Pamp.的干燥花蕾。
相关名
木兰、紫玉兰、木笔、望春
产地
分布在中国云南、福建、湖北、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300米至160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山坡林缘。
采收加工
冬末春初花未 *** 时采收,除去枝梗,阴干。
饮片炮制
1净制:拣去杂质及花柄,簸去泥屑即得。
2炒制:取辛夷,除去杂质,取净花蕾,用清炒法,炒至绒毛呈微黑色为度,筛去灰屑。
*** 状鉴别
本品粉末灰绿色或淡黄绿色。非腺毛甚多,散在,多碎断;完整者2~4细胞,亦有单细胞,壁厚4~13μm,基部细胞短粗膨大,细胞壁极度增厚似石细胞。石细胞多成群,呈椭圆形、不规则形或分枝状,壁厚4~20μm,孔沟不甚明显,胞腔中可见棕 *** 分泌物。油细胞较多,类圆形,有的可见微小油滴。苞片表皮细胞扁方形,垂周壁连珠状。
*** 味归经
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
发散风寒,通鼻窍。
主治病症
风寒感冒,鼻塞,鼻渊。
用法用量
煎服,3~10g。辛夷有毛,易 *** 咽喉,入汤剂宜用纱布包煎。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鼻病因于阴虚火旺者忌服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肺开窍于鼻,而阳明胃脉环鼻而上行,脑为元神之府,鼻为命门之窍;人之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则头为之倾,九窍为之不利。辛夷之辛温走气而入肺,能助胃中清阳上行通于天,所以能温中治头面目鼻之病。”
2.《本草经疏》:“辛夷,主五脏身体寒热,风头脑痛,面野,解肌,通鼻塞涕出。面肿引齿痛者,皆二经受风邪所致,足阳明主肌肉,手太阴主皮毛,风邪之中人,必自皮毛肌肉,以达于五脏,而变为寒热;又鼻为肺之窍,头为诸阳之首,三阳之脉会于头面,风客阳分则为头痛、面歪、鼻塞、涕出、面肿引齿痛,辛温能解肌散表,芳香能上窜头目,逐阳分之风邪,则诸证自愈矣。眩冒及身几几如在车船之上者,风主动摇之象故也,风邪散,中气温,则九窍通矣。大风之中人,则毛发脱落,风湿之浸 *** ,则肠胃生虫,散风行湿,则须发生而虫自去矣。”
3.《本草新编》:“辛夷,通窍而上走于脑舍,(治)鼻塞鼻渊之症,无他用,存之以备用可耳。且辛散之物多用,则真气有伤,可暂用而不可久用也。”
辛 夷
功效
散风寒,通鼻窍。
主治病证
鼻渊头痛,风寒头痛鼻塞。
用法用量
本品有毛, *** 咽喉,内服宜用纱布包煎。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
科普漫画
辛夷花,又名木兰花、玉兰花、望春花等,花及花蕾均可入 *** 。花色鲜艳,花蕾紧实,气味芳香浓郁。既属 *** 食同源的 *** 物,也是用于化妆品、 *** 、化工业、食品等行业的香料,还是良好的绿化及观赏植物。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 温,归肺、胃经,功效为散风寒、通鼻窍,常用于风寒头痛、鼻塞、鼻渊等症,是治疗鼻渊头痛的要 *** 。常用的中成 *** 如辛夷鼻炎丸、鼻炎片、鼻炎康片、鼻渊糖浆、辛芩颗粒、香菊胶囊等,都含有辛夷成分。配伍得当的话,内服、外用、食疗均有较好的疗效。
内服方:1.辛夷花泡水喝,能治鼻窦炎或副鼻窦炎。2.苍耳子10克、细辛6克、辛夷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两周为1个疗程,治鼻炎有良好的效果。
外用方:1.辛夷花、川芎各30克,细辛20克,木通15克,研为细末,每日取少许裹于纱布条内,塞入鼻中,湿则换,治鼻炎引起的鼻塞不通。2.辛夷研末,加入少许麝香,用葱白蘸入鼻中,治疗鼻炎,几次即见效。
食疗方:1.猪肺辛夷汤:猪肺1只洗净切片,辛夷花10克、生姜3片均放入锅中,加清水炖煮。等猪肺煮烂,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即可。有通窍、散寒、宣肺作用,用于风寒侵肺,肺气不利引起的鼻流脓涕、鼻渊及鼻塞。2.辛夷花鸡蛋汤:辛夷花10克,鸡蛋3个洗净后放入锅中,加入清水500毫升,大火烧开后小火慢炖至200毫升。取出鸡蛋去蛋壳后再放入锅煲汤。每日1次,吃蛋喝汤,能有效治疗鼻炎、鼻窦炎及其引起的头痛、鼻塞等症状。
中医认为,辛夷花不能和五灵脂、菖蒲、蒲黄、黄连、石膏一起使用。其 *** 辛温,故阴虚火旺者不宜服用。辛夷花能促进 *** 收缩,有催生作用,正在分娩的女 *** 服用可以缩短分娩时间。但孕妇应避免使用,以防流产。辛夷花的常用量为3-10克,因花蕾带有毛刺,煎煮时要用纱布包裹,防止服 *** 时 *** 咽喉及食道。辛夷有毒 *** ,中毒虽较少见,但要严格掌握用量,避免发生中毒。
文/莒县中医医院 任兴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用户可关注 中国家庭报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作者简介】郭炜,山东中医 *** 大学中医学博士,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
【整理】赵馨,田智涵,山东中医 *** 大学中医八年制。
白芷,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芷或杭白芷根,是临床上常用的一味辛温解表 *** 。因白芷味辛 *** 温,具有祛风解表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风寒感冒,临床常配伍羌活、细辛、苍耳子、辛夷、川芎等 *** 物。白芷还具有止痛的功效,临床可以用于治疗头痛、牙痛等病症,其中风寒型头痛者,多配伍细辛、川芎等 *** ,而风热型头痛多配伍菊花、蔓荆子、薄荷等 *** 物。看到这里,大家不难发现,白芷在治疗风寒感冒的头痛,或头痛牙痛时,都会配伍川芎,大抵就是中医所说的“头痛不离川芎”之意。
白芷还可以治疗鼻渊,也就是现代所说的鼻窦炎,因其具有良好的通鼻窍作用,临床常配伍苍耳子、辛夷等 *** 物治疗鼻窦炎。但是,因这些 *** 物都辛温辛燥,很容易伤及阴液,因此临床应用时,可以考虑适当的少量配伍滋阴养津 *** ,以避免这些辛温辛燥 *** 物祛除寒湿时,伤及 *** 阴液。
除此之外,白芷辛温辛燥的特点,使其具有燥湿止带的功效,对于女 *** 寒湿带下或白带清稀量多者,可以配伍干姜、白术等温阳驱寒,健脾除湿,收湿止带。
而今天着重介绍的,是白芷具有的另一个功效,那就是美白作用。在古代就有用白芷美白皮肤的记载,诸如在清朝末年,慈禧太后曾用的著名美容秘方玉容散,其中的一味主要 *** 物就是白芷。而白芷之所以可以美白,主要是通过 *** 络氨酸酶,阻止黑色素生成,进而达到美白肌肤的作用。但是,白芷含有呋喃香豆素,这种化学成分具有一定的光毒 *** ,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临床应用白芷需要注意。
每周一 *** 之辛夷辛
夷
初春时节,你是否常常闻到一种怡人的幽香呢?那便是玉兰花的清香。玉兰不只清香扑鼻,花瓣还洁白如玉、淡妆素裹,甚是喜人。我们今天的主角就是玉兰花的花蕾——辛夷。虽然玉兰花洁净玉立,但它的花蕾却密生绒毛,青涩丑陋。好 *** 不可貌相,辛夷虽丑,但它对治疗鼻炎可功不可没呢!
关于辛夷,有这么一个传说故事。古代有一位姓秦的举人,得了一种怪病,经常鼻流脓涕,而且鼻涕还腥臭难闻,头也常常疼痛难忍。于是他四处求医问 *** ,但收效甚微。后来他游历各处,在夷人居住的地方遇到一位白发老翁。老翁听他讲述了自己的症状之后,就在自己屋前一颗高大的树上摘下了几朵毛茸茸的花蕾,并让他每日用这些花蕾煮汤,先熏后服。秦举人按照老翁的吩咐服用了几天,鼻流脓涕和头痛的症状居然神奇地消失了。他便向老翁求了这种树的 *** ,种到了自己家里的庭院。三五年后,这些树长得郁郁青青,每年都开洁白的花朵。举 *** 开始用此花的花蕾为人们治疗鼻病,效果十分显著,因此被人称颂。由于这种花是辛亥年间从夷人那里得到的,所以花蕾被称为“辛夷”。
牛刀小试
***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 ***
A C A C
饮片辨识解析
A.苍耳子
本品呈纺锤形或卵圆形,表面为黄棕色或黄绿色,全体有钩刺,顶端有2枚较粗的刺,基部有果梗痕。体轻质坚。气微,味微苦。
B. ***
本品呈研棒状。花冠呈圆球形。四枚花瓣呈复瓦状抱合,棕色至褐 *** ,花瓣内为雌蕊和花柱,搓碎后可见众多 *** 细粒状的花 *** 。萼筒呈圆柱形,红棕色或棕褐色,上部有4枚三角状的萼片,十字状分开。质坚实,富油 *** 。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感。
C.辛夷
本品呈长卵形,似毛笔头,基部常具短梗。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茸毛,略有光泽。内表面类棕色, *** 。体轻,质脆。气芳香,味辛凉而稍苦。
D.牛蒡子
本品呈长倒卵形,略扁,微弯曲。表面为灰褐色,带紫黑色斑点,有数条纵棱。顶端钝圆,稍宽,顶面有圆环,中间具有点状花柱残迹。果皮较硬。气微,味苦后微辛而稍麻舌。
*** 典之言
【 *** 味与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散风寒,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
【各家之言】
功效
《神农本草经》:味辛,温。主治五脏身体寒风,风头脑痛,面皯。
《名医别录》:无毒。温中,解肌,利九窍,通鼻塞,涕出,治面肿引齿痛,眩冒,身洋洋如在车船之上者。生须发,去白虫。
《 *** *** 论》:臣,能治面生黑包,面脂用,主光华。
《日华子本草》:通关脉,明目,治头痛憎寒。体噤,瘙痒。
《本草纲目》:鼻渊、鼻衄、鼻窒、鼻疮。辛夷之辛温,走气而入肺,能助胃中清阳上行,所以能温中,治头面目鼻之病。
《本草蒙筌》:味辛,气温。无毒。北人呼为木笔,南人唤作迎春……止头脑风疼,面肿引齿痛眩冒;除身体寒热,鼻塞有香臭不闻。生须发,杀虫,禁清涕,通窍。
《 *** *** 解》:辛夷,味辛, *** 温,无毒,入肺、胃二经。主身体寒热,头风脑痛、面肿齿痛、眩冒如在车船,温中气,利九窍,解肌表,通鼻塞,除浊涕,生须发,杀白虫,去面癍。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味辛,温。主五脏,身体寒热,清气下陷之疾。风头脑痛,升散风邪。面皯。去皮毛之风滞。久服下气,轻身明目,增年耐老。清气上升则浊气下降,而百体清宁,可永年矣。
《本草分经》:辛,温。入肺、胃气分。能助胃中清阳上行,通于头脑,温中解肌,通窍。治九窍风热之病。去外皮毛用。
配伍
《景岳全书》:若治鼻塞涕出,鼻渊鼻鼽鼻疮,及痘后鼻疮,并宜为末,入麝香少许,以葱白蘸 *** 点入数次,甚良。
《本经逢原》:凡鼻鼽、鼻渊、鼻塞,及痘后鼻疮,并研末麝香少许,以葱白蘸入甚良。脑鼻中有湿气,久窒不通者宜之。
《得配本草》:佐薄荷、石膏,治鼻流清涕。佐川柏、牡蛎,治鼻渊如脓......川芎为之使。畏菖蒲、黄连、蒲黄、石膏、黄环。恶五石脂。
禁忌
《本草经疏》:辛香走窜之 *** ,气虚人不宜服,虽偶感风寒,鼻窍不通,亦不得用。头脑痛属血虚火炽者,不宜用。齿痛属胃火者,不宜用。
《本经逢原》:但辛香走窜,虚人血虚火炽而鼻塞,及偶感风寒,鼻塞不闻香臭者,禁用。
《本草新编》:且辛散之物多用,则真气有伤,亦可暂用而不可久服。总之,去病即已,不可因其效甚而纵用之,非独辛夷之为然也。
推荐阅读
每周一 *** 之秦艽
2019-1-6 特稿
每周一 *** 之白芷
2018-12-30 特稿
每周一 *** 之紫苏叶
2018-12-15 特稿
资料来源:
1. 传说故事选自《讲故事 识中 *** 》;
2. 饮片辨识解析来源于校饮片辨识教材。
北京中医 *** 大学 *** 委宣传部出品
文字丨666小分队
*** 丨徐婧仪
排版丨王钰瑜
本周的辛夷,你学到了吗?
中 *** 白芷,常用于头痛、偏头痛,胃痛胃溃疡,鼻窦炎,过敏 *** 鼻炎白芷的根是白色的,芷是芳香的意思,这是白芷名字的由来。
白芷应用的更佳部分是阳明经,这条经络起点在鼻的两旁,一方面进入牙龈,一方面沿着鼻子上行经过前额,所以,白芷常用的作用,一是鼻塞流涕,二是牙龈肿痛,三是前额痛、眉骨疼痛。
白芷 *** 材
一、白芷常见传统功效与应用
1、风寒感冒,风寒表证
白芷有祛风解表的功效,常用于外感风寒感冒。但白芷用于感冒,散寒发汗的作用较弱,却以止痛、通窍见长,所以,比较常用于风寒感冒时,头痛、肢体酸痛比较严重,或鼻塞流涕的情况。
流鼻涕
如《卫生家宝方》神白散,以白芷为主 *** ,配以生姜、葱白、豆豉,用于风寒感冒。
《此事难知》九味羌活汤中,白芷与羌活、防风、细辛等同用,用于感冒头痛,颈背酸痛僵硬,肢体酸痛,口苦微渴。现代也有中成 *** 九味羌活丸。
白芷具有芳香之气,还可以外用,如《太平圣惠方》以生姜汁调白芷粉末,涂太阳穴,用于风寒感冒初起,怕冷、发热、头痛、流清涕等症状较轻的情况。
风热感冒、风寒化热也可配伍使用
白芷虽常用于风寒感冒,但风热感冒、风寒感冒入里化热的情况,也可以在风热感冒 *** 中加入白芷,用于风邪偏盛,头痛,身体酸痛,鼻塞流涕的情况。
如《伤寒六书》柴葛解肌汤,白芷与柴胡、黄芩、葛根等同用,用于怕冷渐轻,发热渐重,头痛,目疼鼻干,眼眶痛,舌苔薄黄等有热的症状。
在风热感冒、高热患者使用金银花、黄芩、板蓝根等清热 *** 时,加入白芷、紫苏叶等,用于 *** *** 冒,可增强退热效果,达到缩短疗程的目的。
2、全身各处疼痛
白芷止痛作用较强,用于各种疼痛症十分广泛,常用于头痛、腹痛、关节酸痛等。
(1)头痛
白芷常用于邪入阳明经,前额疼痛及眉骨疼痛。比如用于头风痛、偏头痛,单用有效,如《串雅内编》都梁丸,仅白芷一味 *** 。
前额痛
现在头痛常用的中成 *** 都梁丸,是白芷和川芎两味 *** 组成,用于风寒引起的鼻塞不通,偏正头痛,头胀痛或刺痛、痛有定处、反复发作、遇风寒诱发或加重等症状。
或白芷配伍川芎、羌活、细辛等 *** ,则各走一经,祛风止痛力量更好,如中成 *** 川芎茶调散,服用时用茶水调服,用于缓解外感风邪所致的偏正头痛或巅顶疼痛、头晕鼻塞、怕冷发热等症状。
如风热头痛,起病急、头痛如裂、头胀痛、遇热加重,可配伍黄芩、蔓荆子、菊花、薄荷等。
也可以从鼻腔给 *** ,如《种福堂公选良方》白芷细辛吹鼻散,把 *** 研成细粉放入鼻中嗅,也可缓解头痛症状。
临床报道,芎归天麻白芷汤用于血管神经 *** 头痛,效果明显[陕西中医,2010,31(2):152]。
(2)牙痛
《本草纲目》记载,白芷可用于“齿痛”,可用于牙龈肿痛。如《医林纂要》以白芷、吴茱萸浸水漱口,用于牙痛。
牙痛
《医宗金鉴》胡桐泪散,以白芷配伍细辛、生地等,研成粉末,搽牙龈患处。玉池散,以白芷配伍当归、升麻、川芎等煎汤含漱。
牙龈肿痛,多是由风热胃火或阴火上炎所致,所以,白芷可与泻 *** 如黄连、石膏等组方,可达到标本兼治效果。如以白芷薄荷、野菊花等含漱,可使牙痛缓解。
(3)胃痛
白芷 *** 温,可入胃祛寒止痛,常用于胃寒胃痛,遇冷痛加重,得暖痛缓解。
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木香流气饮,以白芷与木香、肉桂、 *** 等同用,用于胃寒呕吐,饮食少,肩、背、腹、肋下走窜 *** 刺痛。
现代报道,曾以白芷、乌贼骨、浙贝母、甘草,研细粉,用于胃溃疡,胃痛,饥饿时严重,饱则稍缓解的症状[ *** *** 学,1999,11(2):6]。
胃痛
(4)风湿关节痛
白芷对风湿关节疼痛也有止痛效果,但白芷没有祛风湿作用,只能用来止痛。
如《全国中成 *** 产品集》风湿定片(白芷、徐长卿、八角枫、甘草)、风湿定胶囊(白芷、八角枫)均以白芷配伍祛风湿 *** ,作为止痛作用 *** 物。
3、鼻塞、鼻窦炎(鼻渊)
白芷芳香通窍,可用来改善鼻塞不通,流涕不止,前额及眉眶疼痛等症状。内服外用均有一定效果。
鼻塞
如《证治准绳》白芷丸,以白芷配葱白,用于鼻流清涕。或常配伍与辛夷、苍耳子,如《济生方》辛夷散、苍耳子散,《杂病源流犀烛》辛夷荆芥散等,用于鼻塞不通,不闻香臭,或流涕不止。
除鼻渊以外,伤风鼻塞(急 *** 鼻炎)、鼻窒(慢 *** 鼻炎)、鼻鼽(过敏 *** 鼻炎)、鼻疮等鼻科病证,白芷也常配伍使用。
现代临床以白芷香散(白芷、紫苏梗、薄荷、苍耳子、辛夷)熏蒸,以鼻吸收热蒸汽,用于慢 *** 鼻窦炎<中医外治杂志,2003,12(6):26]。
二、使用注意
1、白芷温燥 *** 强,所以阴虚血热者慎用。
2、服用白芷过量,易引起中毒反应,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气短、出汗、血压升高、烦躁等,严重者可因呼吸中枢 *** 而死亡。大剂量使用白芷时,应谨慎,先从较小用量开始,逐步增加,以免发生中毒。
3、个别患者使用白芷会引起过敏反应,外用即可出现过敏,如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眼结膜充血等。如出现过敏症状勿再用白芷。
参考资料:
《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太平圣惠方》《串雅内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国 *** 典》《中华临床中 *** 学》《张廷模临床中 *** 学讲稿》
相关阅读:
16种用于各类头痛、偏头痛、高血压头痛的中成 *** ,建议收藏
本文为黄 *** 师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请注明来自头条号黄 *** 师手记。
文中涉及处方、用法,仅供学习、参考,不作其它用途,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需就诊,请到正规医院专业医生处辨证论治。有问题欢迎留言,大家一起长知识!
耳鼻喉医话 | 鼻塞、流涕、头痛?请使用这防治鼻病的心意花——辛夷花!作者:广东省 *** 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之一医院 朱莎
随着冬天的到来,气温急剧下降,很多人就逃脱不了“咳嗽”的魔爪。尤其是那些患有支气管炎的老年人和儿童,一到冬天,咳嗽就会找上门来。孩子咳、老人咳、成年 *** 跟着咳,咳咳咳……一直咳个不停,白天无法好好工作,晚上也不能好好睡觉,痰液似乎怎么咳也咳不完。冬季也是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各大医院里头人山人海,普通诊所看病也要排好长时间的队。面对家里咳嗽不止的老人和儿童,别提多么令人糟心了。那么要怎么样才能迅速止咳?中医 *** 有什么好的祛痰妙招吗?有一味 *** 你千万不能错过,它就是被称为祛痰神 *** 、止咳神 *** 的——紫菀。
本草概述
紫菀作为一种常用的中 *** 材,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本草纲目》言“其根色紫而柔宛,故名”,临床上主要用于润肺祛痰止咳,在治疗痰饮、咳嗽方面,是之一梯队的要 *** 。《神农本草经》言:“紫菀味苦温,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萎蹶,安五脏”。《本草正义》云:“紫菀柔润有余,虽曰苦辛而温,非燥烈可比,专能开泄肺郁,定喘降逆宣通窒滞。”《本草通玄》载:“紫菀,辛而不燥,润而不寒,补而不滞”。《名医别录》曰:“疗咳唾脓血,止喘悸,五劳体虚,补不足,小儿惊痫”。《本草从新》言:“专治血痰,为血劳圣 *** ,又能通利小肠”。民间一般用作治疗毒蛇咬伤和呼吸 *** 感染等。
*** 来源:中国植物图像数据库 版权:李光敏
来源功用
紫菀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菀的干燥根及根茎,别名有小辫儿、夹板菜、驴耳朵菜、软紫菀、青苑、紫倩、返魂草等。生长于海拔400~2000米的低山阴坡湿地、山顶、低山草地以及沼泽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河南、安徽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有节的根茎(习称“母根”)和泥沙,编成辫状晒干,或直接晒干。
味辛、苦, *** 温,归肺经,具有润肺下气,消痰止咳的功效,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等。
其气温而不热,质润而不燥,主入肺经,长于润肺下气化痰而止咳,故对咳嗽之症,无论新久,外感或内伤,寒嗽或热咳,皆可配用,为化痰止咳要 *** 。
化学成分
紫菀的化学成分十分丰富,据统计已从中分离出化学成分约60余种。就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大体分为以下几个类型:萜类及其皂苷类、肽类、香豆素类、黄酮类、甾醇、有机酸、蒽醌类、挥发油类等。
*** 理作用
现代 *** 理学研究表明,紫菀不单具有止咳化痰、宣肺平喘的作用,还具有抗肿瘤、抗菌、抗氧化活 *** 以及利尿通便等作用。
1、镇咳祛痰、平喘
研究表明,紫菀水煎剂的正丁醇提取物及其分离得到的丁基-D-核酮糖苷有祛痰效果。紫菀的水煎剂具有很明显的祛痰作用,但镇咳作用效果稍差。紫菀能抑制组胺和乙酰胆碱对气管的收缩作用,而抑制气管痉挛,达到平喘的作用。
2、抗菌
体外抑菌效果试验证明了紫菀乙醇提取物对金 *** 葡萄球菌、巴氏杆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和沙门菌都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3、抗 ***
从紫菀中分离鉴定出的三萜类中的astershionone C能够抗乙型肝炎 *** 及其分泌物,其抗 *** 的机理是使乙型肝炎 *** 细胞产生细胞毒 *** 并抑制其DNA *** 。
4、抗氧化活 ***
研究发现,紫菀中的槲皮素和山柰酚对细胞溶血、脂质过氧化物和超氧化 *** 基的产生均有很高的抑 *** 用;此外紫菀中的东莨菪素和大黄素对超氧化 *** 基的产生也有抑 *** 用。
5、利尿通便
研究表明,紫菀能提高小鼠肠组织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减少NE的含量,增加脑组织中5-HT的含量,通过调节上述脑肠肽的分泌,发挥通利作用。
6、抗炎镇痛
临床应用中发现,紫菀还具有止痛作用,对寒热错杂引起的头痛、胸胁脘腹疼痛的止痛效果比一般止痛 *** 的效果好。细胞试验及临床治疗证实紫菀提取物及紫菀皂苷有抗慢 *** 阻塞 *** 肺炎的作用。紫菀中还存在许多抗炎止痛的 *** 理成分,如大黄素、槲皮素有抗炎抑菌的作用。
7、抗肿瘤
紫菀中的肽类是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活 *** 成分。实验表明,紫菀中的表木栓醇对小鼠的艾氏腹水癌及P388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均有较明显的抑 *** 用;紫菀水提物中多糖成分能够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生长。
经典名方
1、射干麻黄汤
组成:射干、麻黄、生姜、细辛、紫菀、款冬花、大枣、半夏、五味子。
用法:水煎服。
功效主治:温肺化饮,下气祛痰。主治寒痰郁肺结喉证。症见咳嗽,气喘,喉间痰鸣似水鸡声,或胸中似水鸣音,或胸膈满闷,或吐痰涎,苔白腻,脉弦紧或沉紧。临床常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慢 *** 支气管炎、慢 *** 阻塞 *** 肺病、肺源 *** 心脏病等。
禁忌:肺痰热证者禁用。
2、止嗽散
组成: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陈皮。
用法:共研细末,每服9克,食后,临卧时开水调服,初感风寒者,用生姜汤调下。
功效主治:宣肺疏风,止咳化痰。主治外感咳嗽,症见咳而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临床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百日咳等属表邪未尽,肺气失宣者。
禁忌:痰中带血者慎用。阴虚劳嗽者,不宜使用。
现代制剂
1、冬菀止咳颗粒
成分:麻黄、生姜、细辛、紫菀、款冬花、法半夏、辛夷、苍耳子。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宣肺止咳。用于风寒袭肺证,症见:咳嗽、咯痰稀薄色白、咽痒、恶寒、发热等,急 *** 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温开水冲服,一次1袋, 一日3次。
注意事项:运动员慎用。
2、咳喘宁颗粒
成分:麻黄、紫菀、百部、甘草、苦杏仁。
功能主治:止咳化痰。用于伤风咳嗽。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5克,一日3次。
*** 膳便方
1、冬花紫菀茶
原料:茶叶6克,款冬花、紫菀各3克。
做法:将上三味 *** 放入热水瓶中,以沸水冲泡至大半瓶,盖闷10多分钟,即可当茶饮用,1日内作数次饮完,弃去沉渣。
功效主治:止咳化痰。主治外感风寒所致的咳嗽痰多、喘逆气急、恶寒发热等症。
2、紫菀杏仁饮
原料:紫菀15克, *** 50克,猪肺500克,蜜枣20克,杏仁20克。
做法:将猪肺洗净,切成小块,紫菀、蜜枣、杏仁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转文火煎熬2小时,稍凉,过滤,加入 *** 水拌勾即成。
功效主治:祛痰止咳。适用于慢 *** 支气管炎、咳血、风湿、久咳等症。
3、紫菀粥
原料:紫菀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紫菀择净,放入 *** 罐中,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食3~5天。
功效主治:祛痰止咳。适用于咳嗽气逆,咯痰不爽,以及肺虚久咳,痰中带血等多种咳嗽。
审稿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之一医院 叶颖霞
以上为“ *** 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 *** 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 *** 物协会、中国 *** 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 *** 组织——P *** *** 盾公益(公众号:P *** 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 *** 安全。
每天介绍一味中草 *** 辛温解表类之十五---辛夷辛温发散取辛夷,
感冒风寒咳嗽宜。
头痛鼻渊因窍闭,
皮炎瘙痒亦当施。
<注> 辛夷发散风寒,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头痛鼻炎,皮肤瘙痒等症候。
<按语> 辛夷 *** 温,味辛。归肺、胃经。 具有散风寒,通鼻窍,止头痛的功效。辛夷,中 *** 名。又名木兰、紫玉兰,为中国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云南、福建、湖北、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300米至160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山坡林缘。紫玉兰花朵艳丽怡人,芳香淡雅,孤 植或丛植都很美观,树形婀娜,枝繁花茂,是优良的庭园、街道绿化植物,为中国有2000多年历史的传统花卉和中 *** 。临床用于:
1.治疗风寒感冒、风寒头痛,取本品散风寒、止头痛的作用,也可与苏叶、薄荷等合用;治疗风热感冒头痛可与葛根、板蓝根、金银花等合用。
2.治鼻渊病引起的鼻常流浊涕、鼻塞、不闻香臭,取本品芳香开窍的作用,可与白芷、薄荷、防风等合用。
3.本品与羌活、款冬花、桔梗、白果合用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疗效。本品广泛应用于治疗急慢 *** 鼻炎、鼻窦炎、肥大 *** 鼻炎等病症。
使用注意:本品挥发油有收缩鼻粘膜血管的作用,萎缩 *** 鼻炎慎用。本品有兴奋 *** 的作用,孕妇用量不宜过大。阴虚火旺者慎用。本品大量服用有引起头晕恶心等副作用。有报道服辛夷出现过敏反应病例,煎 *** 时需要用纱布包煎。
*** 理研究: *** 理试验表明辛夷油有良好的抗过敏和平喘作用。应用辛夷治疗鼻部炎症,可产生收敛作用,保护粘膜表面,促进分泌物吸收。对金 *** 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真菌及流感 *** 有抑 *** 用。
摘自张德蕴主编《新编辨证用 *** 歌诀》2011年 *** 科技出版社出版 之一版
认识中草 *** 《神农本草经》——辛夷辛 夷
Xīnyí(《神农本草经》)
【 *** 物来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Ma *** olia biondii Pamp.、玉兰Ma *** olia
denudata Desr.或武当玉兰Ma *** olia sprengeri Pamp.的干燥花蕾。本品气芳香,味辛凉而稍苦。以完整、花蕾未 *** 、色黄绿者为佳。生用。
【产地】主产于河南、四川、陕西、湖北、安徽。玉兰多为庭园栽培。冬末春初花未 *** 时采收,除去枝梗,阴干。
【 *** *** 】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散风寒,通鼻窍。【应用】
1.风寒感冒,头痛鼻塞
2.鼻渊,鼻鼽,鼻塞流涕
【用法用量】煎服,3~10g;本品有毛, *** 咽喉,内服时宜包煎。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忌服。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主要含木脂类成分:木兰脂素,松脂素二甲醚;黄酮类成分:芦丁,槲皮素-7-O-葡萄糖苷;生物碱成分:柳叶木兰碱,木兰箭 *** ;挥发油:乙酸龙脑酯,反式 *** 烯,β-蒎烯,1,8-桉叶素等。《中国 *** 典》规定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0%(mL/g),含木兰脂素(C 23 H 28 O 7 )不得少于0.40%。
2. *** 理作用 辛夷有收缩鼻黏膜血管的作用,能保护鼻黏膜,并促进黏膜分泌物的吸收,减轻炎症,乃至鼻腔通畅。辛夷浸剂或煎剂对动物有局部 *** 作用。辛夷水或醇提取物有降压作用。辛夷水煎剂对横纹肌有乙酰胆碱样作用,并能兴奋 *** 平滑肌,亢奋肠运动。对多种致病菌有抑 *** 用。辛夷挥发油有镇静、镇痛、抗过敏、降血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