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庹的拼音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庹的读音和含义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一、庹姓怎么读
*** 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约合五尺。在平常的估计中,估长用庹。
庹,两腕引长谓之庹。――《字汇补》
【海篇】音佗。姓也。【万姓统谱】万历闲,有河南之阳衞指挥庹五常,慈州人。
客家话:[客英字典]to2tu5[海陆丰腔]to2[客语拼音字汇]tog5[ *** 四县腔]to2
东北方言:在东北, *** 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谓之“tao”(三声)。
二、"庹"的汉语拼音怎么读
1、解释1:庹 tuǒ中国一种约略计算长度的单位,以 *** 两臂左右伸直的长度为标准,约合五市尺。姓。笔画数:11;部首:广;笔顺编号:41312215134
2、解释2:庹 tuǒ【量】 *** 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约合五尺庹,两腕引长谓之庹。——《字汇补》庹 tuǒ【名】 *** 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span;armspread〗姓
三、庹字有几个读音
1、读作“tuǒ”和“tuó”。庹字读作“tuǒ”的时候,音同“妥”,表示为 *** 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约合五尺;庹字读作“tuó”,音同“驮”,是当作姓氏的意思。
2、庹字出自《字汇补》:“庹,两腕引长谓之庹。”庹字既可以用来作量词、动词,也可以用来作姓氏。
3、庹字作量词的时候,是中国一种约略计算长度的单位。表示的是成年人平伸两臂,两手间的距离,约合五市尺。
4、庹字作动词的时候,意思是用两臂平伸测量长度。《直语补证·庹》:“以手量物长短曰庹”。例句是:你庹庹看这鱼竿有多长?
5、除此之外,庹字还是姓氏用字,庹姓,比如明代庹五常。一说出自熊姓,一说出自度氏,一说源于田氏,大多数分布在四川、重庆、湖南、湖北等地方。
6、《海篇》音佗。姓也。《万姓统谱》万历闲,有河南之阳衞指挥庹五常,慈州人。
7、又《字汇补》音托。两腕引长谓之庹。
8、国际音标 tʰuo˨˩˦
9、客家话 [客英字典] to2 tu5 [海陆腔] to2 [客语拼音字汇] tog5 [ *** 四县腔] to2粤语 tok3潮州话胎窝4(托)
四、庹是什么意思,怎么读
1、庹,汉语二级字,读作庹(tuǒ),释义为 *** 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约合五尺。也作姓氏。
2、关于庹姓起源,一说出自熊姓,一说出自度氏,一说源于田氏。大多分布于四川、重庆、湖南、湖北、贵州、云南、河南、陕西等省。庹姓名人古有明将领庹守珍、庹守珠、庹五常等,近当代有庹文升、庹震、庹纯双、庹宗华、庹宗康、庹通等。
3、《海篇》音佗。姓也。《万姓统谱》万历闲,有河南之阳衞指挥庹五常,慈州人。
4、又《字汇补》音托。两腕引长谓之庹。
五、庹怎么读duo
1、 *** 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约合5尺。
庹,两腕引长谓之庹。——《字汇补》
点、横、撇、横、竖、竖、横、横折、横、撇、捺。
《海篇》音佗。姓也。《万姓统谱》万历闲,有河南之阳衞指挥庹五常,慈州人。
又《字汇补》音托。两腕引长谓之庹。
1、量词。计算长度的单位。为 *** 平伸两臂,两手间的距离。「两腕引长谓之庹」。
1、以两臂平伸测量长度。如:「你庹庹看这竹竿有多长?」《直语补证·庹》:「以手量物长短曰庹」。
1、“尽手一庹”就是把行距尽量放大,“尽脚一缩”就是把株距也尽量放大。
2不久前,五公祠环境整治,草莽中发现一方长约一庹、宽二尺多、厚七八寸的石匾。
3 2013年的第“一庹翔”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
4、老街偏旁,另有一条一庹宽的山道,“之”字形拐向山腰,崖壁錾凿四个楷书大字,红漆涂填,曰:“骡马古道”。
5、部队给了一把大刀,我们自己用一庹长的木棍做红缨枪,日夜轮流站岗、放哨,盘查过路行人,看有没有乡 *** 发的路条子。
6、帐沿子是皮影演出时搭建在皮影银幕上方的舞美布景,展览上亮相的两幅晚清时期西派皮影的帐沿子,都只有一庹宽,相当于成年人双臂伸开的长度。
7、泉水只有一庹大,鱼儿却有十八庹长。
8、牛的尾巴在短也有一庹,羊的尾巴在长只有一卡。
六、庹怎么读 拼音
1、汉语拼音(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s,Chinese Pinyin),是中华人民 *** 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 *** 时被原中国文字 *** *** 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 *** 会)汉语拼音方案 *** 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
2、1958年2月11日的中华人民 *** 国之一届 *** 第五次会议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 *** 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
3、2008年9月,中国 *** 地区确定中文译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为采用“汉语拼音”,涉及中文英译的部分,都将要求采用汉语拼音,自2009年开始执行。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
4、声韵两拼法——把韵母当作一个整体,拿来跟声母相拼。如:h-ào→(浩)。声母两拼法——先找准声母发音部位,摆好发音的架势,然后一口气念出韵母,拼成音节。如:拼读bā(巴),先闭上 *** ,憋住一口气,摆好发b音的姿势,然后一口念出a,成为音节。
5、三拼连读法——是把带介音的音节分析成声、介、韵三个部件,拼音时连读成一个音节。如:q-i-áng→qiáng(强);声介合母和韵母连接法--是把声母和介音(介母)拼合起来,构成一个拼音部件,再同随后的韵母相拼。如:gu-āng→guāng(光)。
6、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 *** 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
7、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周有光先生称反切是“心中切削 *** 法”。这两种注音 *** ,用起来都不方便。
8、唐代守温和尚在分析汉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基础上,制定了描述汉字语音的三十六字母,说明当时中国的语音分析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可惜他用汉字来表示这些声母和韵母,因此,这样的字母没有进一步发展成拼音文字。
七、庹字怎么读
庹笔顺:丶一ノ一丨丨一フ一ノ丶
1、中国一种约略计算长度的单位,以 *** 两臂左右伸直的长度为标准,约合五市尺。
1、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尺度。刻度。度量衡。
2、事物所达到的境界:程度。高度。风度。
3、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360度:角度。
4、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温度。湿度。经度。纬度。浓度。
5、电能的单位,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
6、法则,应遵行的标准: *** 。法度。
关于庹的拼音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