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乐不思蜀拼音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乐不思蜀成语接龙,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乐不思蜀拼音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乐不思蜀的拼音
乐不思蜀的拼音:(lè)(bù)(sī)(shǔ)。
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示例:那麦思敦更觉气色傲然,或饮或食,忽踊忽歌,大有“此间~”之意。 *** 《月界旅行》第七回。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1、你到了外国,可不能乐不思蜀,忘记养育你的故乡故土啊!
2、久在北京的他有点乐不思蜀了。
3、在小溪边捡石头丢石头玩的乐不思蜀。
4、哪知他人到了外国,就乐不思蜀,连信都不写回来了。
5、我不会忘记责任,更不会乐不思蜀,一旦学成,就会返国。
6、哪知他人到了外国,就乐不思蜀,连信都不写回来了。
7、想不到他上台北後,就乐不思蜀,怎麼也不肯回来了。
8、虽然卖相不是很好,儿子却还是吃得乐不思蜀。
二、乐不思蜀的意思是什么
1、乐不思蜀:蜀:指三国时蜀国。蜀后主刘禅投降司马昭后;被安置在洛阳仍过荒 *** 生活;快乐得不想回国。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2、成语出处:晋习凿齿《汉晋春秋》:“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3、成语用法:乐不思蜀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忘本。
4、成语正音:乐,不能读作“yuè”。
5、成语辨形:蜀,不能写作“属”。
6、成语辨析:乐不思蜀与“乐而忘返”有别:“乐而忘返”无“忘本”的意思;乐不思蜀则有“忘本”之意。
7、成语例子:那麦思敦更觉气色傲然,或饮或食,忽踊忽歌,大有“此间乐不思蜀”之意。( *** 《月界旅行》第七回)
三、乐不思蜀的意思
1、问题一:乐不思蜀这个成语什么意思乐不思蜀 lèbùsīshǔ
2、 [释义]蜀:指三国时蜀国。蜀后主刘禅投降司马昭后;被安置在洛阳仍过荒 *** 生活;快乐得不想回国。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3、 [语出]清・王韬《淞隐漫录》:“如果没于洪涛;获此妙境;真觉此间乐不思蜀矣。”
4、 [用法]多用于形容人到了好的环境中而忘了本。含贬义;多用在书面语里。一般作谓语、定语。
5、问题二:乐不思蜀的意思是什么【解释】
6、蜀:古地名,三国时的蜀国,相当于今天的四川省。
7、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快乐地忘了本,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乐不思蜀”原意是刘禅安于逸乐不思 *** 。后形容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8、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后主传》:“后主举家东迁,既至洛阳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9、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忘本。
10、黄裳《榆下说书・诸葛的锦囊》:“'~'的那一幕,就是乃父东吴招亲的翻板。|那麦思敦更觉气色傲然,或饮或食,忽踊忽歌,大有“此间~”之意。( *** 《月界旅行》第七回)|看到眼前的美景,吃着可口的饭菜,我真有点~了。
11、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矣,而况姜维邪?”
12、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13、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S正闻之,求见禅,曰:“王若后问,宜泣而答曰:先父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S正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选自《三国志》)
14、蜀后主刘禅投降后,司马昭设宴款待,先以魏乐舞戏于前,蜀官伤感,独有后主有喜色。司马昭令蜀人扮蜀乐于前,蜀官尽皆堕泪,后主嬉笑自若。酒至半酣,司马昭谓贾充曰:“人之常情,乃至于此!虽诸葛孔明在,亦不能辅之久全,何况姜维乎?”乃问后主曰:“颇思蜀否?”后主曰:“此间乐,不思蜀也。”
15、人们常把乐以忘返或乐而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称作“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就产生于三国时的洛阳。
16、当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油然诵起国破家亡的伤怀之情,个个泪流满面。而刘禅却麻木不仁嬉笑自若。司马昭见状,便问刘禅;“你思念蜀吗?”刘禅答道:“这个地方很快乐,我不思念蜀。”他的旧臣S正闻听此言,连忙找个机会悄悄对他说:“陛下,等会儿若司马昭再问您,您就哭着回答:‘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牢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果然又发问,刘禅赶忙把S正教他的话学了一遍,只是欲哭无泪。司马昭听了,说“咦,这话怎么像是S正说的?”刘禅惊奇道:“你说的一点不错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开了。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从此就再也不怀疑他。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了余生,传下了这令人捧腹的“乐不思蜀”典故。
17、可刘禅真的一点也不思念蜀国吗?刘禅在“乐不思蜀”的伪装之下,每当夜静无人之际,恐怕不止一次地对着西南方向感泣!……刘禅乃是位非凡的智者,他将“大音无声”这一境界演绎到极至的同时,也使他最终避开了杀身之祸。 *** 说过:“装傻装得好也是要靠才情的;他必须窥伺被他所取笑的人们的心情,了解他们的身份,还得看准了时机;然后像窥伺着眼前每一只鸟雀的野鹰一样,每个机会都不放松。这是一种和聪明人的艺术一样艰难的工作。”
18、刘禅 *** 之后,作为 *** 之君,不仅自家生命,而且包括对......>>
19、问题三:乐不思蜀,成语什么意思?很快乐,不思攻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快乐地忘了本,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乐不思蜀”原意是刘禅安于逸乐不思 *** 。后形容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20、问题四:乐不思蜀是什么意思啊【解释】
21、蜀:古地名,三国时的蜀国,相当于今天的四川省。
22、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快乐地忘了本,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乐不思蜀”原意是刘禅安于逸乐不思 *** 。后形容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23、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后主传》:“后主举家东迁,既至洛阳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24、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忘本。
25、黄裳《榆下说书・诸葛的锦囊》:“'~'的那一幕,就是乃父东吴招亲的翻板。|那麦思敦更觉气色傲然,或饮或食,忽踊忽歌,大有“此间~”之意。( *** 《月界旅行》第七回)|看到眼前的美景,吃着可口的饭菜,我真有点~了。
26、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矣,而况姜维邪?”
27、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28、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S正闻之,求见禅,曰:“王若后问,宜泣而答曰:先父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S正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选自《三国志》)
29、蜀后主刘禅投降后,司马昭设宴款待,先以魏乐舞戏于前,蜀官伤感,独有后主有喜色。司马昭令蜀人扮蜀乐于前,蜀官尽皆堕泪,后主嬉笑自若。酒至半酣,司马昭谓贾充曰:“人之常情,乃至于此!虽诸葛孔明在,亦不能辅之久全,何况姜维乎?”乃问后主曰:“颇思蜀否?”后主曰:“此间乐,不思蜀也。”
30、人们常把乐以忘返或乐而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称作“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就产生于三国时的洛阳。
31、当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油然诵起国破家亡的伤怀之情,个个泪流满面。而刘禅却麻木不仁嬉笑自若。司马昭见状,便问刘禅;“你思念蜀吗?”刘禅答道:“这个地方很快乐,我不思念蜀。”他的旧臣S正闻听此言,连忙找个机会悄悄对他说:“陛下,等会儿若司马昭再问您,您就哭着回答:‘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牢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果然又发问,刘禅赶忙把S正教他的话学了一遍,只是欲哭无泪。司马昭听了,说“咦,这话怎么像是S正说的?”刘禅惊奇道:“你说的一点不错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开了。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从此就再也不怀疑他。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了余生,传下了这令人捧腹的“乐不思蜀”典故。
32、可刘禅真的一点也不思念蜀国吗?刘禅在“乐不思蜀”的伪装之下,每当夜静无人之际,恐怕不止一次地对着西南方向感泣!……刘禅乃是位非凡的智者,他将“大音无声”这一境界演绎到极至的同时,也使他最终避开了杀身之祸。 *** 说过:“装傻装得好也是要靠才情的;他必须窥伺被他所取笑的人们的心情,了解他们的身份,还得看准了时机;然后像窥伺着眼前每一只鸟雀的野鹰一样,每个机会都不放松。这是一种和聪明人的艺术一样艰难的工作。”
33、刘禅 *** 之后,作为 *** 之君,不仅自家生命,而且包括对......>>
34、问题五:乐不思蜀是什么意思【成语】:乐不思蜀
35、【解释】: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36、【出处】:《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37、【举例造句】:那麦思敦更觉气色傲然,或饮或食,忽踊忽歌,大有“此间乐不思蜀”之意。
38、【近义词】:乐不可支、乐而忘返
39、【反义词】:落叶归根、恋恋不舍
40、【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忘本
41、【故事】:三国时蜀国昭烈帝刘备死后,刘禅即位。诸葛亮死后,蜀国灭亡。后主刘禅投降了司马文王司马昭。司马昭宴请刘禅,故意安排蜀国的节目,刘禅看得津津有味,司马昭问刘禅感受如何,刘禅说:“此间乐,不思蜀”。司马昭讥笑他麻木不仁
42、问题六:乐不思蜀什么意思在某个地方待着很开心,不想走
43、问题七:乐不思蜀是什么意思?不思蜀: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快乐地忘了本,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乐不思蜀”原意是刘禅安于逸乐不思 *** 。后形容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44、问题八:乐不思蜀是什么意思?【解释】: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45、【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46、【示例】:那麦思敦更觉气色傲然,或饮或食,忽踊忽歌,大有“此间乐不思蜀”之意。
47、【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忘本
48、问题九:乐不思蜀是什么意思乐不思蜀
49、【释义】: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50、【出处】:《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