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页面加载时间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页面加载中请稍后再试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一、前端如何计算网页的打开时间
1. Web perfor *** nce APIs,可以得到各种时间比如dns解析时间、连接时间、跳转时间、加载时间等指标,具体请自行查资料,不赘述。
2.浏览器的私有API,比如 chrome.loadTimes()。
4.白屏时间(first paint time)。
5.首屏时间(Above-the-fold time)。
4和5尚无公认的确定 *** 和对应api。特别是5,怎么定义首屏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需要自行确定,并用一些相对hack的方式获取。前一段时间百度和 *** 都有人分享过他们的做法,可以参考,具体链接等回头找到了再补。
如果只是要大致了解网站的 *** 能,最简单的办法是使用Google Analyti *** ,它包含了 *** 能统计。如果要非常细致的数据(比如web perfor *** nce api上的数据),可以自己写,也可用我写的这个库:(有基本的兼容处理,但优化不够,所以我们自己只取样5%~10%的用户加载这个脚本。下个月我还会抽时间改进)。
二、静态资源和动态页面加载时间怎么看
1、 *** 一:从浏览器上直接查看,以chrome浏览器为例,输入一个 *** ,点击【浏览器控制台】【开发者工具】【错误控制台】,同时按下shift,ctrl,j三个键后,在控制台输入:alert(documetn.lastModified),按回车,查看最后修改时间并记录下来。
2、 *** 二:从网页header查看网页最后修改时间,打开检测工具,输入需要检测的 *** ,得到 *** 的header信息,查看【Last-Modified】这个项目时间,同样刷新后重复几遍同样的步骤。
三、怎么查看打开一个网页需要的时间
Ping是个使用频率极高的实用程序,用于确定本地主机是否能与另一台主机交换(发送与接收)数据报。根据返回的信息,你就可以推断TCP/IP参数是否设置得正确以及运行是否正常。需要注意的是:成功地与另一台主机进行一次或两次数据报交换并不表示TCP/IP配置就是正确的,你必须执行大量的本地主机与远程主机的数据报交换,才能确信TCP/IP的正确 *** 。
��简单的说,Ping就是一个测试程序,如果Ping运行正确,你大体上就可以排除 *** 访问层、网卡、MODEM的输入输出线路、电缆和路由器等存在的故障,从而减小了问题的范围。但由于可以自定义所发数据报的大小及无休止的高速发送,Ping也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作为DDOS(拒绝服务攻击)的工具,前段时间Yahoo就是被 *** 利用数百台可以高速接入互联网的电脑连续发送大量Ping数据报而瘫痪的。
��按照缺省设置,Windows上运行的Ping命令发送4个ICMP(网间控制报文协议)回送请求,每个32字节数据,如果一切正常,你应能得到4个回送应答。
��Ping能够以毫秒为单位显示发送回送请求到返 *** 送应答之间的时间量。如果应答时间短,表示数据报不必通过太多的路由器或 *** 连接速度比较快。Ping还能显示TTL(Time To Live存在时间)值,你可以通过TTL值推算一下数据包已经通过了多少个路由器:源地点TTL起始值(就是比返回TTL略大的一个2的乘方数)-返回时TTL值。例如,返回TTL值为119,那么可以推算数据报离开源 *** 的TTL起始值为128,而源地点到目标地点要通过9个路由器网段(128-119);如果返回TTL值为246,TTL起始值就是256,源地点到目标地点要通过9个路由器网段。
通过Ping检测 *** 故障的典型次序
��正常情况下,当你使用Ping命令来查找问题所在或检验 *** 运行情况时,你需要使用许多Ping命令,如果所有都运行正确,你就可以相信基本的连通 *** 和配置参数没有问题;如果某些Ping命令出现运行故障,它也可以指明到何处去查找问题。下面就给出一个典型的检测次序及对应的可能故障:
ping 127.0.0.1--这个Ping命令被送到本地计算机的IP软件,该命令永不退出该计算机。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就表示TCP/IP的安装或运行存在某些最基本的问题。
ping本机IP--这个命令被送到你计算机所配置的IP *** ,你的计算机始终都应该对该Ping命令作出应答,如果没有,则表示本地配置或安装存在问题。出现此问题时,局域网用户请断开 *** 电缆,然后重新发送该命令。如果网线断开后本命令正确,则表示另一台计算机可能配置了相同的IP *** 。
ping局域网内其他IP--这个命令应该离开你的计算机,经过网卡及 *** 电缆到达其他计算机,再返回。收到回送应答表明本地 *** 中的网卡和载体运行正确。但如果收到0个回送应答,那么表示子网掩码(进行子网分割时,将IP *** 的 *** 部分与主机部分分开的代码)不正确或网卡配置错误或电缆 *** 有问题。
ping *** IP--这个命令如果应答正确,表示局域网中的 *** 路由器正在运行并能够作出应答。
ping远程IP--如果收到4个应答,表示成功的使用了缺省 *** 。对于拨号上网用户则表示能够成功的访问Internet(但不排除 *** P的DNS会有问题)。
ping localhost--localhost是个作 *** 的 *** 保留名,它是127.0.0.1的别名,每太计算机都应该能够将该名字转换成该 *** 。如果没有做到这一带内,则表示主机文件(/Windows/host)中存在问题。
ping *** yahoo *** --对这个域名执行Pin... *** ,通常是通过DNS服务器如果这里出现故障,则表示DNS服务器的IP *** 配置不正确或DNS服务器有故障(对于拨号上网用户,某些 *** P已经不需要设置DNS服务器了)。顺便说一句:你也可以利用该命令实现域名对IP *** 的转换功能。
��如果上面所列出的所有Ping命令都能正常运行,那么你对你的计算机进行本地和远程通信的功能基本上就可以放心了。但是,这些命令的成功并不表示你所有的 *** 配置都没有问题,例如,某些子网掩码错误就可能无法用这些 *** 检测到。
ping IP-t--连续对IP *** 执行Ping命令,直到被用户以Ctrl+C中断。
ping IP-l 2000--指定Ping命令中的数据长度为2000字节,而不是缺省的32字节。
ping IP-n--执行特定次数的Ping命令。
Netstat��Netstat用于显示与IP、TCP、UDP和ICMP协议相关的统计数据,一般用于检验本机各端口的 *** 连接情况。
如果你的计算机有时候接受到的数据报会导致出错数据删除或故障,你不必感到奇怪,TCP/IP可以容许这些类型的错误,并能够自动重发数据报。但如果累计的出错情况数目占到所接收的IP数据报相当大的百分比,或者它的数目正迅速增加,那么你就应该使用Netstat查一查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了。
用了这么久的ping命令,这是我之一次把相关的经验总结写出来,希望大家喜欢。
ping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发送icmp echo请求的过程,发送该数据包到被ping的一方,要求对方响应并回答该数据包,对方收到后,当然就老老实实地答复你了,也许大家奇怪,为什么从ping的结果中会得到ip *** ,这是因为,对方做出的icmp响应并不能简单地用icmp进行封包就进行传输,而是要经过ip协议进行封装并传输的,学过tcp/ip的人都知道,在ip协议对数据包进行封装的时候,会自动将目的 *** 和源 *** 写进包头,这样一来,在回应的信息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对方的ip *** 了。
pinging python [1 *** .168.0.2]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1 *** .168.0.2: bytes=32 time<10ms ttl=255
reply from 1 *** .168.0.2: bytes=32 time<10ms ttl=255
reply from 1 *** .168.0.2: bytes=32 time<10ms ttl=255
reply from 1 *** .168.0.2: bytes=32 time<10ms ttl=255
ping statisti *** for 1 *** .168.0.2:
packets: sent= 4, received= 4, lost= 0(0% loss),
approxi *** 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0ms, *** ximum= 0ms, *** erage= 0ms
从上面这个结果中我们除了获得ip *** ,还可以获得ttl(time to life,生命周期),ttl是每经过一个路由器就会被减一的一个值,通过ttl的值我们可以简单地判断对方的 *** 作 *** 和经过的路由器的个数。
默认情况下ttl=128为windows,而ttl=255为unix
接下来看一下ping的几个参数(这里针对几个比较有用的讲一讲):
-t加上该参数,就是不断地ping对方,直到按ctrl+c结束
-a这个参数是解析主机名到ip *** ,如下例:
c: *** ;>ping-a 1 *** .168.0.2-n 1
pinging python [1 *** .168.0.2]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1 *** .168.0.2: bytes=32 time<10ms ttl=255
ping statisti *** for 1 *** .168.0.2:
packets: sent= 1, received= 1, lost= 0(0% loss),
approxi *** 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0ms, *** ximum= 0ms, *** erage= 0ms
注意看这一行“pinging python [1 *** .168.0.2] with 32 bytes of data:”得到主机名python
注意:这个参数只有在局域网内才起作用的
-n count这个参数可以定制数据echo请求数据包的发送个数,例如上面,我使用-n 1
-l size该参数定制发送数据包的大小,windows中更大为65500,命令格式:ping ip-l 65500
-f在 *** 上传输数据的时候,当数据包的大小超过 *** 的允许大小的时候,就要进行分段,然而,该参数的作用就是不允许发送的数据包分段。建议不要使用这个,因为,如果不了解 *** 对数据包大小的要求的话,设置该位可能会导致数据无法传输,下面两个结果大家可以比较一下:
c: *** ;>ping 1 *** .168.0.1-l *** -n 1-f
pinging 1 *** .168.0.1 with ***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1 *** .168.0.1: bytes= *** time<10ms ttl=128
ping statisti *** for 1 *** .168.0.1:
packets: sent= 1, received= 1, lost= 0(0% loss),
approxi *** 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0ms, *** ximum= 0ms, *** erage= 0ms
c: *** ;>ping 1 *** .168.0.1-l 1500-n 1-f
pinging 1 *** .168.0.1 with 1500 bytes of data:
packet needs to be fragmented but df set.(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 要求分段,而该数据中的分段位又被设置为不允许分段,这就导致数据无法传送)
ping statisti *** for 1 *** .168.0.1:
packets: sent= 1, received= 0, lost= 1(100% loss),
approxi *** 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0ms, *** ximum= 0ms, *** erage= 0ms
大家有兴趣可以试试,这样多试几次可以试出在你的 *** 中数据包每段大概被分为多大(不过很辛苦哦)。
-i ttl这是用来设置生命周期(ttl)的,没什么好说的吧,如果不懂的再问吧
-v tos设置tos(服务类型)的,对此不多阐述,因为关于tos虽然见的不多,但是,其实是有很多东西值得讲的,如果多说就说不完了,而且也不好叙述,所以大家看一下相关书籍了解一下,关于这方面有不懂的再提问吧。
-r count这个参数很有意思,有点类似tracert了,作用就是记录经过的路由器,拿个例子来:
c: *** ;>ping 1 *** .168.0.1-r 1-n 1
pinging 1 *** .168.0.1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1 *** .168.0.1: bytes=32 time<10ms ttl=128
ping statisti *** for 1 *** .168.0.1:
packets: sent= 1, received= 1, lost= 0(0% loss),
approxi *** 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0ms, *** ximum= 0ms, *** erage= 0ms
注意这一行“route: 1 *** .168.0.1”这就是经过的路由器,因为我这里只有两台计算机,没有路由器,所以记录下来的就是默认路由了(也就是被ping主机本身)。大家可以这样做:ping 9
会记录经过的9部路由器的 *** 哦……
注意:-r参数后面的值最小为1,更大为9,也就是说,最多只能记录9台(这就不如tracert命令了)。
-w timeout这个就是用来设置超时的。
c: *** ;>ping 1 *** .168.0.1-w 1-n 1
pinging 1 *** .168.0.1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1 *** .168.0.1: bytes=32 time<10ms ttl=128
ping statisti *** for 1 *** .168.0.1:
packets: sent= 1, received= 1, lost= 0(0% loss),
approxi *** 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0ms, *** ximum= 0ms, *** erage= 0ms
这个没有什么好说的吧,如果感觉线路不怎么样,传输速度比较慢,那么,把这个值设置得大一些。
注意:该值后面的timeout的单位是毫秒(ms)
1.由于在早期的阶段,路由器对包的更大尺寸都有 *** ,许多 *** 作 *** 对TCP/IP栈的实现在ICMP包上都是规定 *** KB,并且在对包的标题头进行读取之后,要根据该标题头里包含的信息来为有效载荷生成缓冲区,当产生畸形的,声称自己的尺寸超过ICMP上限的包也就是加载的尺寸超过 *** K上限时,就会出现内存分配错误,导致TCP/IP堆栈崩溃,致使接受方当机。
现在所有的标准TCP/IP实现都已实现对付超大尺寸的包,并且大多数防火墙能够自动过滤这些攻击,包括:从windows98之后的windows,NT(service pack 3之后),linux、Solaris、和Mac OS都具有抵抗一般ping of death攻击的能力。此外,对防火墙进行配置,阻断ICMP以及任何未知协议,都能防止此类攻击。
四、f12怎么看页面的响应时间
1、开发者模式中跟页面加载时间相关的是network面板。
2、network面板的DOMContentLoaded和load
3、打开Network面板后,刷新页面,面板底部有这三个时间:
4、finish:页面最后一个请求截止的时间,如果页面加载完成后,触发了ajax请求,那么该时间会变更。
5、DOMContentLoaded:dom内容加载并解析完成的时间,即页面白屏时间
6、load:页面所有的资源( *** 、音频、 *** 等)加载完成的时间。
7、通过完成用时finish、DOMContentLoaded和加载时间load可以知道页面的响应 *** 能
五、200多个页面怎样查看各个页面的加载时间
1、使用【chrome】的用户,可以直接点击右键查看【 *** 元素】,或使用快捷键Ctrl+Shift+I,打开开发人员工具:切换到【Network】( *** )的tab:
2、刷新页面,可以看到每个文件的加载时间:
3、【Firefox】下需要安装firebug工具:
4、搜索firebug,并且安装,重启firefox之后生效:
5、还是在页面上点右键,点选【使用Firebug查看元素】,并切换到【 *** 】tab,点击【启用】。
六、请问用 *** 怎么获取网页加载完成所需时间
1、因为可能会有延时脚本、较大的素材等因素的影响,要想准确的输出页面加载完成的时间戳都比较困难。
2、即使不考虑这个因素,通过js来获取页面刚开始加载的时间和加载完成的时间,在进行对比,难度是比较大的。毕竟js需要自己获取自己的状态,这个真不好办。。
3、在浏览器层面,可以很轻松的使用开发调试工具来获取整体的加载时间,Firebug、Chrome D *** lopment Tools都有这个功能
4、如果哪位朋友有比较好的解决思路,还望不吝赐教
关于页面加载时间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