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时间分布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一天时间分布图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时间分布的特征——时间分布的四种类型(流行病学)
1、分析疾病在某地区某人群中的分布需要考察疾病在时间上的变动情况,这种变动情况反映致病因素的动态变化过程。
2、短期波动是指疾病在某个人群中短时间内病例数突然增多的一种现象,主要由于许多人在短期内接触同一致病因子所致。
3、季节 *** 是指疾病的发病率在一年的部分月份出现升高的趋势。
4、周期 *** 是指一些传染病每隔一定年限即发生一次流行。
5、长期变动是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疾病的感染类型、病原体种类以及宿主随着生活及自然条件的改变、医疗技术的影响而发生明显的变化。
二、时间分布规律
多因复成 *** 矿床在形成时间上有很长时间的连续 *** ,工业成矿作用之前有长时间的预富集过程,工业成矿作用后又有多次叠加成矿,但在整体上仍存在明显的形成时间的规律 ***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形成某一种或某几种工业类型矿床,有着普遍的规律 *** 。矿床的形成在时间上又与一定大地构造发展阶段的构造-岩浆活动有关。因此如其说时间分布规律,不如说大地构造阶段的控矿规律。同一时间不同地区可处在不同的大地构造阶段。
根据多因复成 *** 矿床形成的大地构造阶段和工业成矿作用时间,可将其划分为8个 *** 成矿期:①古元古代克拉通活化成矿期( *** 0~1900Ma);②古元古代地槽活化成矿期(2000~1700Ma);③中元古代地槽活化成矿期(1400~900Ma);④新元古代地台活化成矿期(900~570Ma);⑤早古生代地台活化成矿期(570~410Ma);⑥晚古生代中间地块活化成矿期(410~248Ma);⑦中生代地台活化成矿期(230~65Ma);⑧新生代地台活化成矿期(65Ma至今);各成矿时代与各地构造-岩浆活动的关系,列于表10-1。
表10-1 *** 成矿期与构造-岩浆活动期关系
古元古代以前未形成 *** 矿化,更无工业 *** 矿床的形成。但在新太古代(3000~ *** 0Ma)的基诺拉(阜平)构造-岩浆活动期,有最原始的星散状晶质 *** 矿和含 *** 副矿物形成,为古元古代及其后的成矿期提供 *** 源层体。Л.И.卡洛普(1972)、D.普雷托利斯(1974)和Ю.М.舒瓦洛夫(1980)都认为,古老地盾区内广泛发育着新太古代花岗岩、片麻岩、绿片岩和结晶片岩,是地壳最早期含 *** 地球化学省,如加拿大地盾苏必利尔的启丁岩系,南非德兰士瓦克拉通内的斯瓦齐兰岩系是其例。这些岩系是新太古代 *** 硅铝陆壳的组成部分,是均质的原始地壳在分带熔融过程中形成的分异产物,在局部有 *** 的最原始富集。
古元古代克拉通活化成矿期(2000~1900Ma),只形成富含黄铁矿的石英卵石砾岩型 *** (金)矿化,如南非维特瓦特斯兰德、加拿大布兰德河矿床。矿床中的 *** 主要来自矿床附近的地盾内的钾质花岗岩和片麻岩。 *** 的砂矿沉积期是在当时大气缺乏 *** 氧的和独特稳定的构造环境条件下,具有弱切割的地方,形成含 *** 砂矿的灰色砾岩层。在2200Ma以后,地壳大气圈成分剧烈改变,开始有大量的 *** 氧,并有简单的生物开始发育,同时火山活动加强,大气中CO2含量猛增,从而形成了最古老的红色岩层和赤铁矿层。另外, *** 的砂矿化形成之后,在变质和热液改造成矿过程中,形成沥青 *** 矿脉叠加于先成砂矿化之上,形成多因复成的工业 *** 矿床。碎屑状晶质 *** 矿年龄为3040Ma,大于含矿层位年龄( *** 0~2200Ma), *** 砂矿化品位0.019%~0.038%,未达工业品级。脉状沥青 *** 矿年龄为2000~1900Ma,硫化物矿化期沥青 *** 矿年龄为1000Ma,改造成矿叠加后的矿石品位达0.1%。
古元古代地槽活化成矿期(2000~1700Ma),形成钠交代岩型和铁质石英岩的多因复成 *** 矿床,典型实例是 *** 奥涅施斯克矿床和克里沃罗格矿床。它们的形成与卡累利阿或赫德森期构造-岩浆活化有关,形成大规模的钾质花岗岩侵入体沿断裂侵入和钠交代的广泛发育,其年龄值为1900~1700Ma。 *** 成矿的矿源层为古元古代地槽阶段形成的石英砾岩层,约为 *** 0~2200Ma,工业 *** 成矿作用是古元古代晚期地洼阶段热液及热液交代成矿作用。克里沃罗格铁质石英岩内的 *** 矿化,经过变质阶段的预富集(2200~2000Ma),工业的 *** 矿石年龄为1800~1700Ma,是碳酸盐交代成矿的产物。此后,在新元古代至显生宙仍有多次地洼阶段晚期次要的热液再造成矿叠加,形成硫化物-沥青 *** 矿化,其成矿年龄分别为900Ma、450Ma。
中元古代地槽活化成矿期(1400~900Ma),形成石墨片岩内不整合脉型 *** 矿床, *** *** 实例有澳北派因—克里克地槽活化而成的兰杰、贾比卢卡矿床等及加拿大中元古代阿萨巴斯卡地洼盆内的中西湖、雪茄、凯湖等一系列矿床。派因—克里克地槽阶段形成古元古代卡希尔组的 *** 源层,后经赫德森构造-岩浆作用,地槽回返, *** 源层经受区域变质作用形成 *** 预富集,星散状晶质 *** 矿化年龄1700Ma。中元古代地洼阶段主要的热液再造的兰杰矿床,工业 *** 矿化成矿年龄为900Ma,尔后又有次要的热液改造 *** 成矿作用叠加,其成矿年龄为500Ma。贾比卢卡工业 *** 矿化年龄为900Ma,后在 *** 0~600Ma期间有 *** 金矿化叠加于先成工业 *** 矿体之上。在加拿大中元古代阿萨巴斯卡地洼盆地内的 *** 矿床,伍拉斯顿群石墨片岩等 *** 源层形成于古元古代地槽阶段沉积期 *** 0~2100Ma。在中西湖矿床赫德森造山运动导致地槽回返区域变质作用和形成伟晶岩,其中晶质 *** 矿年龄为1860Ma。地洼阶段构造-岩浆活化作用热水再造成矿的工业矿石年龄为1212Ma。凯湖矿床在赫德森造山运动导致区域变质,有立方体晶质 *** 矿形成,但未测得年龄值。地洼阶段构造-岩浆活化作用,形成热液再造的工业成矿作用叠加,矿石年龄为1228Ma,尔后又有多次次要的热液成矿作用叠加,形成烟灰色沥青 *** 矿,其年龄值分别为960~918Ma、370Ma、 *** ~107Ma。上述这些产于古、中元古界之间的不整合面内及其上下附近部位的多因复成 *** 矿床,既具有中低温热液成矿特征,又有明显的层控成矿特色。工业 *** 矿体有时延伸到上覆的中元古代砂岩盖层中,但向下延伸,一般不超过不整合面150m。离不整合面越远, *** 矿逐渐消失。矿石 *** 品位富,矿体储量规模大,矿量集中,矿体埋藏浅,是中元古代成矿期形成不整合脉型矿床的显著特色。
新元古代地台活化成矿期(900~570Ma),形成的多因复成 *** 矿床较少,目前已知规模较大的矿床有中非扎伊尔申戈洛布韦矿床。矿床的 *** 源层形成于中元古代地台沉积(1200~900Ma),在新元古代地洼阶段构造-岩浆活化的热液再造成矿作用中,形成工业 *** 矿床。主要工业 *** 矿物为晶质 *** 矿,其形成年龄为720Ma、650Ma、620Ma。工业矿床形成后,又有淋积改造成矿作用叠加于矿体上部,但未测得淋积成矿的年龄值。
早古生代地台活化成矿期(570~410Ma),形成的多因复成 *** 矿床也不多,比较典型实例有南非 *** 的罗辛矿床。 *** 源层(黑云母片岩)形成于太古宙地槽阶段,后经古中元古代地台阶段,在新元古代(1000~800Ma)地洼阶段构造-岩浆活化作用中,发生过花岗岩化和伟晶岩化作用,形成含稀有金属矿化为主的矿化。在地洼阶段中晚期再次伟晶岩化,形成含 *** 为主的白岗岩,其中的晶质 *** 矿年龄为510Ma。白岗岩中晶质 *** 矿化的 *** 矿体,属低品位贫矿化(0.03%)品级,尚未构成工业矿床的吨位。只在地洼阶段晚期(510Ma至今)淋积改造成矿叠加,才形成接近工业品位的 *** 矿床。由于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在早古生代地洼阶段构造-岩浆活化期定型,白岗岩中低品位的晶质 *** 矿化形成之后,除表生淋积成矿叠加外,矿床没有其他的再造和改造成矿作用,故将此矿床作特别处理,仍列为早古生代成矿。何况至今未测量淋积矿化的成矿年龄。
晚古生代中间地块活化成矿期(410~248Ma),集中在地中海 *** 成矿带内形成一批多因复成 *** 矿床。 *** *** 实例有欧洲波希米亚地洼区内德国的诺聂帕尔格矿床和施列玛矿床等。该两个矿床的 *** 源层均为奥陶—志留纪(440Ma)地台阶段沉积的黑色页岩,都经受了海西期地洼阶段的构造-岩浆活化热液再造成矿叠加作用,形成了工业的多因复成矿床。两个矿床的区别在于诺聂帕尔格矿床内岩浆活化较弱,离花岗岩体较远,含矿围岩仍为黑色页岩沉积岩特点,而施列玛矿床产于花岗岩体外接触带,含矿围岩受变质作用后成为碳质板岩,热液叠加成矿作用曾多次频繁出现。
中生代地台活化成矿期(248~65Ma),是全球 *** 最广泛分布的 *** 成矿期,多因复成矿床的类型最多,矿床的绝对数量也最多,但矿床规模以中小型为主,超大型矿床较少见。形成的多因复成矿床类型有黑色页岩、碳质板岩、碳酸盐岩、硅质角砾岩、砂岩和火山-沉积岩型等等。 *** 源层体的形成可以是元古宙至中生代,而工业成矿时间均为中生代地洼阶段构造-岩浆活化期。工业矿床的成因中,热液或热水成矿占有首要地位,淋积成矿也有显著重要意义。矿床实例有环太平洋 *** 成矿带,特别是中国东部地洼区内的铲子坪、鹿井、坌头、金银寨等矿床,以及美国西部地洼区的一些碳酸盐岩、砂岩和火山沉积岩型 *** 矿床最为典型。
新生代地台活化成矿期(65Ma至今),形成以砂岩型为主的多因复成 *** 矿床,如中国汪家冲矿床和捷克哈姆尔矿床。 *** 源层多形成于中生代侏罗—白垩纪,也有在晚古生代二叠纪至早中生代三叠纪的河流相或河湖过渡相环境。工业 *** 矿化作用与地洼阶段构造-岩浆活化中晚期的构造活化的关系密切,或是构造活化作用使地下水加热形成热水改造成矿作用叠加,或是构造活化的层间构造氧化带发育,导致淋积成矿作用叠加。工业 *** 矿化于新生代,更多的在第三纪形成。这可能是第三纪是全球 *** 干旱炎热,间夹温暖潮湿的古气候有关,有利于 *** 在地下水中的浓缩并参与成矿。
图10-1主要多因复成 *** 矿床形成时间演化图
1.含矿层和 *** 源层;2.含矿层底部的 *** 源层;3.工业 *** 矿化时代;4.次要的 *** 矿化富集时代。矿床:①维特瓦特斯兰德;②克里沃罗格;③奥涅施斯克;④兰杰;⑤贾比卢卡;⑥中西湖;⑦凯湖;⑧申戈洛布韦;⑨奥林匹克坝;⑩玛丽-凯思林;(11)格拉乔夫;(12)诺聂帕尔格;(13)施列玛;(14)铲子坪;(15)鹿井;(16)金银寨;(17)大新;(18)坌头;(19)熊家;(20)哈姆尔;(21)汪家冲
各成矿时期的 *** *** 实例矿床的 *** 源层体年龄、主成矿年龄及次要成矿年龄列入图10-1内。主成矿时代前的次成矿时代,属于变质成矿或成岩成矿(包括岩浆同熔成岩成矿和沉积成岩成矿)的 *** 预富集年龄。主成矿时代以热液或热水再造成矿作用的年龄为主,而且是矿床主体的形成时代。主成矿时期后的次要成矿年龄,多反映多次热液或热水叠加成矿作用,或部分表生淋积叠加成矿作用的时代年龄。有少数矿床的含矿围岩不属于 *** 源层,如 *** 克里沃罗格铁质石英岩内的矿床,铁质石英岩本身不是 *** 源层体,仅仅是成矿围岩,其 *** 源层是铁质石英岩下部更老层位的含 *** 石英砾岩,故在图10-1中作了特殊表示。
从图10-1看出,夕卡岩和碱交代岩内的多因复成 *** 矿床,矿石与围岩之间的时差较小,成矿延续时间也相对较短。古生界和元古宇中的矿床,矿岩时差大,成矿叠加次数多,成矿延续时间长。中新生界内的矿床,不言而喻,矿岩时差小,成矿延续时间短。造成这种矿岩时差大,成矿次数多,成矿延续时间长的原因,可能是地洼阶段多次构造-岩浆活化引起的改造或再造成矿叠加作用所致。含矿层位时代与地洼阶段工业成矿时代间隔时间长,以及古元古代地洼区地洼阶段延续时间最长,达18~15亿年,特别是构造-岩浆活化余动期延续可达15亿年之久。中新生代地洼区地洼阶段构造-岩浆活化时间短,或者尚未结束,故矿岩时差小。
各成矿时期形成多因复成 *** 矿床的 *** 储量及矿床数量,示意 *** 表示在图10-2内。从该图看出,中元古代地槽活化 *** 成矿期形成的不整合脉型矿床 *** 储量最多;其次是晚古生代中间地块活化 *** 成矿期;占第三位的是古元古代早期克拉通活化形成的古砾岩型矿床储量。按形成的矿床数量计,中生代地台活化成矿期的矿床最多,而古元古代早期古砾岩中的数量最少。需要说明的是,中新生代形成的大批外生成因的 *** 矿床,因归属为多次外生成矿作用叠加形成,没有内生成矿作用或内生成矿作用不明显,不属于多因复成矿床之列,只统计多因复成类型矿床的储量和矿床数量的结果。
图10-2多因复成 *** 矿床的成矿时代划分、矿床储量及矿床数量对比示意图
实线为矿床 *** 储量曲线,虚线为矿床数量曲线
三、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有什么区别
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地理事物的变化是否与时间有关。空间分布是指地理事物随地区分布,例如我国年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而时间分布是指地理事物随着季节或者日期变化而变化,例如我国东部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降水少。
时间分布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一天时间分布图、时间分布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