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四级 *** 翻译里,考了龙井、铁观音、普洱茶的介绍与功效,网友们纷纷表示:茶我认识,功效我也知道,甚至还喝过,就是不会翻译~
(图源:新浪搜狐)
这次要直接恭喜,脑子一横直接拼音的小伙伴们了,因为龙井,普洱,铁观音的翻译就是直接用拼音!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如何让年轻人关注茶文化?直接划考点?
茶文化出现在英语 *** 当中这并不是之一次,2020年9月大学英语四级 *** 也涉及到了茶文化知识。这只是茶文化新时代下传承的一个缩影,在其它科目国家 *** 中,茶文化也是常客,茶文化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将茶文化作为重要考点之一,已经是大势所趋!
因 *** 延迟的2020迪拜世博会,就是以茶为传媒,向世界分享中国自古以来 *** 和平、文明共享、多元交流的优秀传统;2020 迪拜世博会中华文化馆将在迪拜世博会期间举办首届国际茶文化节。并且随着“国际茶日”的设立,中国茶在世界影响力不断增强,茶文化正在走向国际化。
准备年底继续英语等级 *** 的小伙伴们要补充一下茶文化英语知识储备喽!第十四届中国(北京)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将于8月20-23日在全国农业展览馆11号馆举办,现场不仅有国内外知名茶品牌参与,还为观众展示全国各地的茶文化传统,更有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活动等待您的参与。
本次英语四级 *** 翻译试题如下(仅供参考):
(图源:新浪搜狐)
新时代潮流与传统茶文化的正面碰撞
年轻人生活圈与茶圈的交际可以说很小,从历年茶叶市场行情来看,年轻人在茶产品方面的消费需求较低。以咖啡,甜品,复合饮品为主高甜度食品成为年轻人休闲消费方式,在亚健康状态普遍的现代,年轻人对健康关注度颇高的情况下,对有利健康的茶产品,关注度仍较低,形成了传统茶养生与潮流养生观的怪圈。
(图源:Pexels)
借鉴北京企划市场调研部数据,2021相关茶产品消费人群调查分析中,对普通消费人群购买茶叶的用途及地点进行了追访调查,其中买来己用的消费者仅占46%,且偏向低 *** 茶叶,在专卖店和茶叶市场购买茶叶的消费者仅占41%,其余消费者对购买茶叶地点并无过高要求,买茶产品除用于养生外,茶叶多被用于走访礼品与正式场合。调查指出目前大部分消费对茶产品认知多为 *** 过高,种类太多,品牌太杂,无法辨认品质。
快生活节奏下的消费观
随着社会节奏的日益加快,食品快消品正成为年轻人饮食方式,工作职场压力与丰富的物质精神生活,让年轻人时间被挤压。与修身养 *** 的茶道相比,年轻人更喜欢开盖即饮,虽说茶类加工饮品早就进入市场,但为迎合年轻人需求,甜品化程度日益增高。在工作高压与身体健康压力下,保温杯枸杞泡茶成为年轻人熬不动的自嘲话题。
(图源:Pexels)
在网民活跃的互联网时代,年轻群体将“茶”作为梗来使用,颇为讲究的茶语让互联网 *** 将茶与“成功人士”“创业者”“领导”挂钩,让新生代对茶的认知出现了众多误区。
复杂的茶产品让消费者望而却步
茶行业作为中国传统行业之一,从古至今已经有很长的发展史,各品类茶产品,品牌数量繁多,近些年,茶市场的 *** 竞争与茶行业现代化高产量背道相驰,茶圈内卷与泡沫严重。虽说茶文化与品茶学问也是源远流长,但成为有情怀懂茶的品茶人并不易,茶成为具有门槛的产品之一。
随着 *** 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消费者法制观念日益增强,茶产品市场乱象曝光与食品安全规定的不明朗,导致名茶越来越贵,普通茶茶品质量参差不齐,好茶难寻,让大部分消费者对茶产品望而却步。
(图源:Pexels)
随着近些年国家对茶文化与茶市场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茶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成为2021年国内茶行业热点关注话题,中国(北京)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也秉承着传承中国茶文化,为大众提供优质茶品牌产品。相信在国家科学,远见,高质量的发展指导思想下,茶文化与行业发展将焕然一新。
救命! *** 而已,怎么这么好笑啊英语 *** *** ,真人均翻译 *** 才……
6月12日,
端午小长假首日,
有人欢喜有人愁。
欢喜的是放假了出去玩耍的人们,
忧愁的是还要考英语 *** 的大 *** 们。
12日的 *** *** ,
一如往常,
还没考完,就已经上了热搜。
有人迟到没考,
有人干脆放弃,
还有人,走出考场决定“12月再约”。
尤其翻译题,
更是“重中之重”,
堪称“精彩绝伦”。
有网友说,
对了所谓的参考 *** ,我裂开了。
#四级翻译 铁观音#
被四级 *** “茶”到了,
是种什么体验。
本次四级 *** 翻译题中,
涉及到了多种茶的名称:
铁观音、龙井、普洱……
考完的同学纷纷表示:
脱粉了,从此茶叶是 *** 。
#六级翻译 青海湖#
到了六级 *** ,
一道“青海湖”,难倒无数人。
“拼音 *** ”是挺好用的,
就是前后鼻音有点难,
qinghai与qinhai傻傻分不清。
至于“湖”?
什么叫当场失忆,
请各位考生们给大家表演一下。
总之一句话:
我看不懂你的题,
你也别想看懂我的翻译!
言归正传,还是说点“有用”的。
公开消息显示,
本次参考考生后续可在
中国教育 *** 网
( *** :http://cet.neea.edu *** /cet/)
查询成绩。
此外,
自本次 *** 起,
CET将免费提供电子成绩报告单。
在成绩发布25个工作日后,
考生登录中国教育 *** 网
查看并下载电子成绩报告单,
电子成绩报告单与
纸质成绩报告单同等效力。
最后,
还是祝福考生们能有好成绩!
来源/中国新闻网综合中国教育 *** 网、新浪微博等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再也不想喝铁观音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结束了,但…活动预告
6月13日晚上7点
锁定张雪峰老师直播间
我们不见不散
今天,英语 *** 开考啦!
很多人上午考完表示
“再也不想喝普洱、铁观音啦”
还有人表示“自己五行缺茶”
打算“十二月再来”……
有人吐槽翻译不会写的:
“我舍友把绿茶写成blue tea,笑死我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考翻译的时候写绿茶,忘了怎么写,然后想写绿色加茶,结果绿色也不会写了”
“这还不简单,铁观音:iron look sound,普洱:nor *** l ears ,龙井:dragon well,不知道难在哪里?”
“笑死,这题卷子:铁观音是…………(产地介绍,功效介绍),我:铁观音是好茶。”
“幸好题目给出来了是Tieguanyin,不然前后鼻音不分的我可能会写成Tieguanying。”
“ 我写的Pu ' er tee,我还觉得我写得非常对,然后发现我写的是德语,英语是tea……”
有人替龙井茶打抱不平: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浙江省龙井:是我站得不够高吗?”
“是来自中国沿海浙江省而且富含维生素C的龙井茶不配拥有热搜吗?”
“凭什么我们龙井不配上热搜,我不服了,龙井 *** 了”
有人被维生素困住了:
“无语啊,我把维C写成WC了啊,救命,我就感觉哪里不对啊!!!”
“我还斩钉截铁地把维生素写成victim(受害者),早知道拼音了,汉语拼音都比我这正确率高”
“铁观音富含维生素,维生素是啥,平常都VCVC的喊,那就写个V吧,于是:tieguanyin h *** e much v。”
“考场上的我:一年四季:in 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维生素:VC。”
还有人已经准备十二月了:
“以后喝茶只喝龙井,十二月再战!”
“喝杯铁观音压压惊!准备下次再战!”
“当我把血管翻译成blood pipe那一刻,我就知道自己十二月再见。等我回家,就给我爸那堆颜色较深、口感独特、富含健康元素、保护心脏血管、利于减肥消化的普洱茶都给他扬咯”
当然还有给下午六级 *** 的:
“作文或者翻译考中医、针灸、草 *** 相关的。。。”
“翻译押一个八大菜系和交通发展相关,作文押低碳和年轻人价值观。”
“四级翻译:普洱龙井铁观音;六级:珍珠芋圆脆啵啵?”
*** *** 是我们大学必经的一道坎,部分高校要求英语四级过了才能取得 *** (某些英语类专业的可能要求更高),具体要求还是看学校的政策。
大多数学校会设置一个校四级的分数线,这个分数线比 *** 规定的分数线会低一些,只要过了就可以拿到 *** 。
虽然英语 *** 看似离你们很遥远,但是!但是!!但是!!!(划重点)
*** 已经结束了,志愿填报马上就要开始了!志愿填报意味着你以后读哪一所大学,意味着你的 *** 可能会跟英语 *** 有相关的要求哦~
这就是为什么,张老师经常说,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都说 *** *** ,三分考,七分报!
但各位考生和家长们,你们知道怎么填志愿吗?
- 同级学科下的专业有什么不同?
- 到底是专业重要?还是学校重要?
- 你以为的专业真的是你以为的吗?
别怕,张雪峰老师2021最新版【 *** 志愿填报】系列课程已经上线啦~
张老师在课程中深入浅出地讲解了 *** 志愿填报的填报 *** ,手把手教你如何填一个好志愿,上一个好大学好专业!
当然了,如果没有时间看课,或是看过课程后还想得到更专业的指导,可以联系我们 峰学志愿N对一服务团队~
随着2022年上半年 *** *** 的结束,与四级翻译、英语六级、六级作文等内容有关的词条陆陆续续出现在了热门话题上。
其实说到英语 *** ,不少大 *** 都是“想说爱你不容易”的心情,特别是在 *** 刚刚交卷的时候,这种感触会更深。即使成绩还没有公布,但是有些同学已经“心里有数”,毕竟备考的过程中自己有没有用心是知道的。
还好 *** *** 对大家都是比较宽容的,有几个再来一次的机会。不过如果每次 *** 都是“临时抱佛脚”,那肯定也是行不通的。
有的 *** 在 *** 前一天才开始复习,还“策略 *** ”地挑了作文和翻译当重点。但是很明显这样的做法极不现实,不仅最后成绩不理想,有些 *** 还会成为“笑点”,让人尴尬的脚趾头都能扣出亭台楼阁。
那么 *** 翻译究竟能有多离谱呢?
*** *** 又出了新笑点,大 *** 们组团摆烂,中式散装英语又重新上线
按照 *** *** 的惯例,翻译区的“笑点”总是比较多,这也许与分数比重有关。
往年 *** 里把团圆饭译成:“tuanyuan dinner”,把铁观音翻译成“Fe God”,把普洱茶翻译成“common ear”的大有人在,而在今年刚刚结束的 *** 考题中同样也出现了不少“新笑点”。
今年四级翻译是三个谚语,分别是:揠苗助长、亡羊补牢和守株待兔。不少同学看到这个内容直接被整蒙了,直呼“这可怎么翻译呢?”。
要说传统故事和谚语大家都听过,从头到尾讲一遍也没问题,但是把它们翻译成英文可就不简单了。
于是,亡羊补牢里有人把放羊直接写成了“take a walk with sheep”,还有人用“take sheep out”来形容,放羊就是散步顺道带着羊?大家的想象力还是很丰富的。
守株待兔里,有些同学一直用“rubbish”代替“rabbit”,用“famer”代替“farmer”,这些回答与正确 *** 也是渐行渐远。
简而言之,在 *** *** 里,考生们的各种中式散装英语总是让人哭笑不得。
大家的作文写得也是“千奇百怪”
除了翻译,英语作文的分数比重也不小,那么作文题目大家答得又如何呢?对此过来人现身说法:简直就是大型 *** 现场
之前有一个比较有名的作文题目是“淡水湖”,有同学创造力惊人地写出了“no salt lake”,似乎是在强调淡水湖与咸水湖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还有考生化学学得比较好,直接把淡水湖写成“lake without NaCl”,可能他忘了这是英语 *** ,这样的 *** 明显不能得到老师的“ *** ”。
还有一道著名的题目是“黄山”,有同学不假思索根据字面意思写成了“yellow mountain”,把黄山雄伟壮观直接用“yellow mountain is wa oh”来表达,这样的作文写作就真的有些离谱了。
认错单词导致写作“跑偏”是大家丢分的关键
有些同学在写作文的时候是真的不会写而导致没词可写,可有些同学却是因为词汇量不够,认错单词造成内容“跑偏”,最后丢了分。
拿今年的作文为例,不少考生对英语中诊所这个单词不熟悉,造成审题的时候把诊所看成了食堂或者餐厅。
虽然clinic和can *** 真的不像,但是总有人傻傻分不清,一旦诊所变成了餐厅,作文基本上就是跑题了, *** 分数也就拿不到了。
所以说,大家要想英语 *** 过关,词汇量、词语的熟悉程度都要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行。另外,学习英语的态度也很重要,只有扎扎实实地刻苦努力才会有成绩。
学习英语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
虽然现在英语 *** 对于不少大 *** 来说真的是不太简单,但是 *** 又是大学里最需要考过的两门 *** ,因此大家还是要好好加油。
同学们要知道,英语学习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才能够有进步,毕竟我们没有语言环境,更没有捷径可言,只有自己的努力才是理想成绩的唯一保障。
*** *** 现各种“笑点”和乌龙虽然确实比较令人捧腹,但是对于正式的 *** 大家还是不能本着阿Q精神和摆烂的态度。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同学们都要迎头赶上,更多的语言能力、更清晰明了的 *** 才能够在 *** 中完美过关。
*** 再现神翻译,“铁观音”冲上热搜!网直呼被“茶”到了又是一次英语 *** *** 结束,
不出意外,翻译题再次冲上热搜!
不少网友感慨:这次的四级 *** “茶里茶气”!
其实每年的 *** 都能登上热搜榜,
尤其是翻译题,每次都能引起热烈讨论,
各种翻译方式层出不穷,令人捧腹。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
这次 *** 又有哪些“神”翻译↓↓
四级翻译:更受欢迎的茶
四级考场上,“茶里茶气”系列翻译亮相考卷,
铁观音、普洱、龙井轮番上阵,
一波“茶气”让各位选手措手不及。
今年的四级翻译题确实是“茶香四溢”啊!
平时手捧奶茶的考生们,遇上传统的茶文化,
只剩一脸懵,于是只能 *** 发挥。
大量的神翻译涌现 *** ,
连 yyds(永远滴神) 都用上了,
真是一个比一个有才。
四级写作:violence 是小提琴?
再来看看四级的作文题,
有多少人把 violence( *** )
看成了 violin(小提琴)
还把舒伯特贝多芬一顿猛夸?
六级翻译:前后鼻音不分?
下午,刚送走四级的心碎考生,
又迎来了六级的热搜话题↓↓
很多考生万万没有想到,
六级翻译自己竟然会错在前后鼻音不分,
英语 *** 俨然变成了全国普通话 *** ……
大家的脑洞原来这么大,
如果上面那些脑洞都没有打动你,
那么请继续看下去↓↓
虽然临近端午节,但黄河真的不是
Dragon Boat River……
长知识
铁打的 *** ,流水的考生,
今年的 *** 果然没有让我们失望,
再次成为大家的快乐源泉!
但快乐之余还是需要长长知识,
快将神翻译抛之脑后,
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正确翻译吧!
茶的品种:
铁观音 Tieguanyin
普洱 Pu'er Tea
龙井 Longjing
茶的功效:
维生素C vitamin C
缓解低落情绪 lift yo *** spirit
降血压 lower blood press *** e
有效补充水分 *** stay hydrated
预防心脏病 pr *** nt heart attacks
促进新陈代谢,减轻体重
speed up metaboli *** and weight loss
延缓衰老,提高记忆力
slow down aging and boost memory
*** 游戏:
violence 名词,意思是: ***
violent 形容词,意思是: *** 的
violin 小提琴
Will violent games cause *** agers violence?
*** 游戏会造成 *** *** 吗?
六级翻译:
青海 Qinghai
青海湖 Qinghai Lake
黄河 Yellow River
天堂 paradise / he *** en
海南 Hainan
海南岛 Hainan island
温泉密布 numerous hot springs
四季花园 fo *** -season garden
度假胜地 holiday resort
云南 Yunnan
历史悠久 a long history
风景秀丽 beautiful scenery
气候宜人 a pleasant cli *** te
你的 *** ,还好吗?
每日一问
“铁观音是中国更受欢迎的茶之一”哪个翻译是正确的?
A. Tieguanyin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types of tea in China.
B. Tieguanyin is yyds in China.
C. Tieguanyin is the most popular tea in China.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写下你的 *** 哦~
强烈推荐你用China Daily读新闻,学英语!(送文创)新学期,新气象,我们的老朋友——来自中国日报官方的精读课China Daily精读计划,它带着全新的开学季活动来了!
除了 *** 上的优惠,我们专门定制了绝美文创产品,买课就送!
先了解下这门深受小伙伴们喜欢的报刊精读课吧!
2020年,我们正式推出China Daily精读计划课程,把读报学英语这件事儿变得更加方便高效。
精读计划的课程内容,均精选自China Daily报纸文章,再经过专业团队 *** ,一门超实用、超有趣、超便捷的英语新闻精读课程送到了喜欢我们的小伙伴面前。
目前已有10w+的小伙伴加入了我们,大家一起学习度过一个又一个春秋。
恰逢9月开学季大促活动,超多精美的China Daily文创好礼下单就免费送送送:长押夹、书签、边角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快上车!
绝美文创,先睹为快!
老用户购买,有效期自动叠加,放心入!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之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唐代陆羽所著。
此书是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 *** 论著,是划时代的茶学专著,精辟的农学著作,阐述茶文化的书。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术,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八之出
【原文】
山南①:以峡州②上③,(峡州生远安④、宜都⑤、夷陵⑥三县山谷。)襄州⑦、荆州⑧次,(襄州,生南漳⑨县山谷;荆州,生江陵县⑩山谷。)衡州?下,(生衡山?、茶陵二县山谷。)金州?、梁州?又下。(金州,生西城?、安康?二县山谷;梁州,生褒城?、金牛?二县山谷。)
【注释】
①山南:唐朝的贞观十道之一,由于在终南、太华两座山之南,所以得此名。其管辖范围大概在现在的四川嘉陵江流域以东、陕西秦岭、甘肃蟠 *** 山以南,河南伏牛山西南,湖北涢水以西,自重庆至湖南岳阳之间的长江以北地区。唐开元年间曾被分为东、西两道。
②峡州:亦作硖州,由于在三峡之口,因此得名,郡名夷陵郡,管辖着夷陵县,就是现在的湖北宜昌。辖境包括今天的宜昌、宜都、长阳、远安等地。唐时杜佑的《通典》记载:“土贡茶芽 *** 十斤。”产有碧涧、明月、芳蕊、茱萸簝、小江园茶等著名的茶类。
③上:“上”与下文中的“次”“下”“又下”,为陆羽评价各州茶叶质量的四个等级,唐裴汶《茶述》把碧涧茶列入二级贡品之列。
④远安:唐时峡州属县,即今天的湖北远安县。
⑤宜都:唐时峡州属县,即今天的湖北宜都县。
⑥夷陵:唐时峡州属县,即今天的湖北宜昌东南。
⑦襄州:隋朝襄阳郡,唐武德四年(622)更名为襄州,由襄阳、安阳、汉南、义清、南漳、常平六县组成,即今天的湖北襄樊市汉水南襄阳城。唐乾元初夏为襄州。唐上元二年(675)设襄州节度使,管辖襄、邓、均、房、金、商等州。后来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
⑧荆州:亦称作江陵郡,后升为江陵府。为唐朝的大都市之一,亦为更大的茶市之一。除江陵县之外,它下属的当阳县清溪玉泉山出产仙人掌茶,松滋县出产碧涧茶,在北宋时期都入贡品之列。
⑨南漳:大概在今湖北西北部的南漳县。
⑩江陵县:唐朝时,荆州州治在今湖北江陵。
?衡州:隋朝衡山郡,武德四年(622),设衡州,管辖临蒸、湘潭、来阳、新宁、重庆、新城六县,治衡阳县,治所在今湖南衡阳市。
?衡山:江南湖南衡山,原归潭州管辖,后划归衡州。唐代时县治在今朱亭镇对岸。唐李肇《唐国史补》载名茶“有湖南之衡山”,唐杨晔《膳夫经手录》记载衡山茶远销两广、列入二级贡品之列。
?金州:唐朝武德年间更西城郡为金州,治西城县,在今陕西安康。管辖地大致在今陕西石泉县以东、旬阳县以西的汉水流域。《新唐书·地理志》载金州土贡茶。唐杜佑《通典》记载:“茶芽一斤。”?梁州:唐朝属山南道,治南郑县,治所在今陕西汉中东。辖地大概在今天的陕西汉中、南郑、城固、勉县、宁强县北部地区。《新唐书·地理志》载土贡茶。
?西城:汉代置县,至唐代地名未更改,唐代金州治所(今陕西安康)。
?安康:唐代金州属县,在今陕西汉阴。
?褒城:唐朝贞观三年(630)改褒中为褒城县(今陕西汉中西北)。本书原作“襄城”,而襄城属于河南道许州(今河南襄城),不归山南道梁州之属,并且襄城不生产茶叶。疑因“褒”“襄”字形相似,导致流传有误。
?金牛:唐武德三年(621)以县设褒州,析利州的绵谷设金牛县,八年(625)州废,更归属梁州。唐宝历元年(825),合并到西县为镇。
【翻译】
山南地区的茶以峡州产的为极品,(峡州的茶产于远安、宜都、夷陵三县山谷。)襄州、荆州产的又逊一等,(襄州的茶产于南漳县的山谷中,荆州的茶产于江陵县的山谷中。)衡州产的茶又要次一等,(衡州的茶产于衡山、茶陵二县的山谷里。)金州、梁州的又次一些。(金州的茶产于西城和安康二县的山谷中。梁州的茶产于褒城和金牛二县的山谷中。)
【延伸阅读】
古时山南地区包括的地域范围比较广,此范围内出产的茶叶品类也很丰富。其中陕南地区产茶,似乎并不为人们所普遍知道。因为这里与很多南方名茶区相比,算不上中国更好的茶叶原产地。但实际上,陕南不仅是西北更大的产茶区,而且产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唐代就是中国七大茶区之一。
陕西茶中要数 *** 茶更好,其形似毫,泡出的茶,汤色晶莹,香气浓郁。 *** 茶产自 *** , *** 位于汉江中游,巴山北麓。地质勘探显示, *** 境内多处有罕见的富硒岩层,因此此地产茶也富含硒元素。古人对于什么是硒不了解,但是他们依然凭着经验察觉出 *** 茶的好处。 *** 茶很早就有,不过在东汉末年,随着 *** 的传入, *** 一地的寺院开始增多,而僧 *** 开始大面积种植茶树, *** 茶应该是从这个时期产量开始增加。唐朝时期,山南茶成为金州(今安康)的贡品献给朝廷,而 *** 是山南茶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的种植和 *** 水平开始不断提高。 *** 茶口味醇正,不仅是贡茶,还是西北高原上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古时茶区人民在饮用之余,还用它来换取油盐等生活用品。
明代朝廷制定实施了《茶法》,用茶叶来交易马匹,以巩固边防。这种举措无疑 *** 、促进了茶叶的生产和发展,当时有“其民昼夜沼茶不休,男废耕,女废织”的景象。但后来茶税越来越重,山南区的老百姓也开始拔茶植桑, *** 一带的茶农依然坚持种茶。很多外地买茶的商贾,会越过汉中、西乡等地,到 *** 来“买茶装蓖”。到了清代, *** 茶的发展出现兴旺的势态,时人写下“自昔岭南春独早,清明已煮 *** 茶”的诗句,来记录 *** 茶的辉煌。
【原文】
淮南①,以光州②上,(生光山县③黄头港者,与峡州同。)义阳郡④、舒州⑤次,(生义阳县⑥钟山⑦者,与襄州同。舒州,生太湖县⑧潜山⑨者,与荆州同。)寿州⑩下,(盛唐县?生霍山?者,与衡山同也。)蕲州?、黄州?又下。(蕲州,生黄梅县?山谷;黄州,生麻城县?山谷,并与金州、梁州同也。)
【注释】
①淮南:淮河以南一带,唐代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之一。所管辖地带在今淮河以南、长江以北、东到湖北应山、汉阳一带,大致在今江苏北部、安徽和河南南部、湖北东部地区,治所在扬州。
②光州:唐朝时期属于淮南道。管辖地大概在今天的河南潢川、光山、固始、商城、新县等地。
③光山县:隋朝开皇八年(588)置县归光州管理(今河南光山县)。
④义阳郡:唐朝初更隋义阳郡名为申州,辖区范围减小,仅如同今天的河南信阳市和罗山县。《新唐书·地理志》载土贡茶。
⑤舒州:辖境大致位于今天的安徽太湖、宿松、望江、桐城、枞阳,以及安庆市、岳西县、怀宁县。
⑥义阳县:唐代申州的义阳县(今河南信阳南)。
⑦钟山:山名,地处信阳东十八里。
⑧太湖县:唐代舒州的太湖县。
⑨潜山:山名,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里记载:“潜山位于县城西北二十里,有三峰,一天柱山,一潜山,一皖山。”⑩寿州:辖境大致位于安徽寿县、六安、霍丘、霍山县一带。《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土贡茶。唐裴汶《茶述》里把寿阳茶列入第二类贡品之中。唐李肇《唐国史补》里记载:“寿州茶于七百八十年以前运销吐蕃。”
?盛唐县:盛唐县原本是霍山县,唐朝开元二十七年(739)更名为盛唐县,并把县治迁至驺虞城(今六安县)。唐天宝元年(742),又另设立了霍山县。
?霍山:山名,又叫作天柱山,位于霍山县西北五里。唐朝时,霍山产茶量颇丰,而且特别有名,有“霍山小团”“黄芽”之说。
?蕲州:辖境大致在今天的湖北蕲春、浠水、黄梅、广济、英山、罗田县等地区。
?黄州:唐初更隋永安郡名为黄州,治黄冈县,就是现在的湖北新洲。唐天宝初更名齐安郡,唐乾元初夏名为黄州。辖境大概在今天的黄冈、麻城、黄陂、红安、大悟、新洲一带。
?黄梅县:隋朝开皇 *** (598)更新蔡县为黄梅,唐代沿用,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因县北黄梅山为名。”即现在的湖北黄梅。
?麻城县:隋朝开皇 *** (598)设县(今湖北麻城),唐代沿用。
【翻译】
淮南地区的茶,以光州出产的为更好,(光山县的黄头港出产的茶与峡州的一样。)义阳郡、舒州出产的稍次,(义阳县钟山产的茶和襄州的一样。舒州的太湖县潜山生产的茶与荆州的一样。)寿州出产的又次,(盛唐县的霍山出产的茶与衡山的一样。)蕲州、黄州出产的更次一点。(蕲州的茶产于黄梅县山谷,黄州的茶产于麻城县山谷,其与金州、梁州的类似。)
【延伸阅读】
光州,古时候指的是今天河南潢川等地,这一区域的茶叶生产历史非常悠久。至唐代,淮南茶区是当时中国八大茶区之一,也属于方位最北的茶区。而按陆羽的评判,光州茶要算淮南茶中更好的。
至宋朝,光州茶发展更快,当时的官府设置收购茶叶的点,称之为“山场”,光州有诸多山场。宋代沈括的《本朝茶法》中详细记录了当时各个山场的茶叶贸易额:在众多山场中,商城年均茶叶交易量达到了四万余斤,子安的年均茶叶交易量有两万两千斤,两山场年贸易合计六万三千多斤,加上外场的收购,占淮南茶区贸易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清代陆廷灿在其著作《续茶经》中记载,唐时全国的名茶有二十六种,而光州占了三种,“东首、浅山、薄侧出光州”。这种记录侧面反映出唐宋时期,光山茶不但产量高,而且其中有名茶出现。到宋太宗年间,茶叶的形态开始出现大的改变,唐时盛行的饼茶开始被散茶所代替。淮南茶区率先生产散茶,当时的《宋史·食货志》上就有如此记录:“茶有两种,曰片茶(饼茶)、曰散茶……散茶出淮南、归州、江南荆湖,有龙溪、雨前、雨后、绿茶之类十一等。”
光州散茶在宋时茶形态变革中,仿效六安小把茶的制法,之后又借鉴龙井茶的制法,随后在众多名茶中脱颖而出,形成了今天举世闻名的信阳毛尖茶。
【名家杂论】
信阳自古产好茶,历史上对此地茶予以肯定的记载非常丰富。据《重修信阳县志》中记载:“茶,唐《地理志》义阳贡品有茶。苏东坡谓淮南茶,信阳之一。”能让陆羽、苏东坡等人赞赏的茶,确乎是世间极品了。
信阳人对于茶的喜爱,远胜于酒。过去的平民百姓中流行喝大叶粗茶,这种茶透气 *** 好,不需要密封茶味也不会流失。此茶泡出味道略微涩,后味甘甜,且需的茶叶量少,泡数日也不会馊水。市井间摆茶摊、茶棚的商人,最喜欢用此茶。古时田间地头的农民,喜欢一种叫“满天飞”的乔木茶叶,它是端阳节左右采茶,经过揉制、发酵制成,如今已很少见。至于茶中精品毛尖茶,一般 *** 只是在节庆的时候品一点罢了。
在信阳的大别山区,基本上每户人家都有一个火塘,火塘之上悬一把煮茶用的水壶。每年的秋风瑟瑟之时,山民们就开始为火塘燃火,然后在茶壶中灌满山泉水,放在火上。水沸沏茶,热腾腾喝下去。初入口苦涩,细品喉舌间尽是茶之甘香。此时山间寒凉尽去,但觉神清气爽,茶之美,难于辞表。
【原文】
浙西①,以湖州②上,(湖州,生长城县③顾渚山④谷,与峡州、光州同;生山桑、儒师二坞⑤,白茅山⑥悬脚岭⑦,与襄州、荆州、义阳郡同;生凤亭山⑧伏翼阁⑨、飞云⑩、曲水?二寺,啄木岭?,与寿州同。生安吉?、武康?二县山谷,与金州、梁州同。)常州?次,(常州义兴县?,生君山?悬脚岭北峰下,与荆州、义阳郡同;生圈岭善权寺?,石亭山?,与舒州同。)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宣州,生宣城县雅山?,与蕲州同;太平县?生上睦、临睦?,与黄州同。杭州,临安?、于潜?二县生天目山?,与舒州同。钱塘?生天竺、灵隐?二寺;睦州生桐庐县?山谷;歙州生婺源?山谷;与衡州同。)润州?、苏州?又下。(润州,江宁县?生傲山;苏州,长洲县?生洞庭山,与金州、蕲州、梁州同。)
【注释】
①浙西:唐乾元元年(758),设立浙江西道、浙江东道两度节度使方镇,并把江南西道的宣、饶、池州归为浙西节度使。浙江西道简称浙西。辖境大致在今天的安徽、江苏两省、长江以南、浙江富春江以北以西、江西番阳湖东北角一带。节度使驻润州,即今天的江苏镇江市。
②湖州:辖境大致是今天的浙 *** 州市、长兴、安吉、德清东部一带。唐天宝初更名为吴兴郡,唐乾元初夏称湖州。《新唐书·地理志》载土贡紫笋茶。唐杨晔《膳夫经手录》载:“湖州紫笋茶,自蒙顶之外,无出其右者。”
③长城县:即现在的浙江长兴县。
④顾渚山:唐代又称为顾山。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长城县顾山,县西北四十二里。贞元以后,每岁以进奉顾渚紫笋茶,役公三万人,累月方毕。”《新唐书·地理志》载:“顾山有茶,以供贡。”唐裴汶《茶述》中把此茶和蒙顶、蕲阳茶一起视为上等贡品。
⑤山桑、儒师二坞:在今长兴县境。唐代在“山桑、獳狮二坞”附近建有山桑、儒师二寺。獳狮和儒师是写法不同的同一个地方。
⑥白茅山:茅同“茆”,白茅山即指白茆山,《同治湖州府志》记载说其位于长兴县西北七十里。
⑦悬脚岭:位于今天的浙江长兴县西北一带。悬脚岭为长兴县与宜兴的分界地,境会亭就位于这里。
⑧凤亭山:《明一统志》载其“在长兴县西北五十里,相传古时有凤栖息在此”。
⑨伏翼阁:《明一统志》记载了长兴县的伏翼涧,说它“在长兴县西三十九里,涧中多产伏翼”。
⑩飞云:飞云寺,位于长兴县的飞云山,南朝宋元徽五年(476)建寺。
?曲水:曲水寺,不详,唐人刘商作有《曲水寺枳实》诗。
?啄木岭:《吴兴掌故集》提到它位于长兴,“县西北六十里,山多啄木鸟”。
?安吉:唐初属桃州,旋废置。唐麟德元年(6 *** )重设,属湖州。即现在的浙 *** 州安吉县。
?武康:南朝宋时属扬州吴兴郡,在今浙江吴兴县西南。
?常州:唐武德三年(620)更毗陵郡为常州,治所位于晋陵县。辖境大致在现在的江苏常州、武进、无锡、宜兴、江阴等市县。
?义兴县:汉阳羡县,唐代属常州,就是江苏宜兴。常州产出的贡茶是宜兴紫笋茶,又叫作阳羡紫笋茶。《唐义兴县重修茶舍记》记载,御史大夫李栖筠做常州刺史的时候,“山僧有献佳茗者,会客尝之,野人陆羽以为芬香甘辣,冠于他境,可荐于上。栖筠从之,始进万两,此其滥觞也”。唐大历间,遂设立茶舍于罨画溪。唐裴汶《茶述》把义兴茶列为全国第二类贡品。
?君山:位于宜兴县南二十里处,旧名荆南山,位于荆溪之南。
?善权寺:唐代羊士谔有《息舟荆溪,入阳羡南山,游善权寺,呈李功曹巨》诗:“结缆兰香渚,柴东上连冈。”宜兴的丁蜀镇在兰渚,地处县东南。善权,相传为尧舜禹时的隐士。
?石亭山:是宜兴城南一小山,明王世贞《石亭山居记》载“城南之五里……其高与延袤皆不能里计”。
?宣州:唐武德三年(620)更宣城郡名为宣州,治宣城县,即今安徽宣州,辖境大致位于今安徽长江以南,郎溪、广德以西,旌德以北,东至以东一带。
?杭州:辖境大致位于今浙江的杭州、余杭、临安、海宁、富阳、临安一带。
?睦州:辖境大致位于今浙江淳安、建德、桐庐一带。《新唐书·地理志》载土贡细茶。唐李肇《唐国史补》载名茶“睦州有鸠坑”。
?歙州:辖境大致位于今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和江西婺源一带。唐杨晔《膳夫经手录》记载有:“新安含膏”“先春含膏”,且说“歙州、祁门、婺源方茶,制置精好,不杂木叶,自梁、宋、幽并间,人皆尚之。赋税所入,商贾所赍,数千里不绝于道路”。
?雅山:又名“鸭山”“鸦山”“丫山”。唐杨晔《膳夫经手录》载:“宣州鸭山茶,亦天在天柱之亚也。”五代毛文锡《茶谱》载:“宣城有丫山小方饼。”北宋乐使《太平寰宇记》载宁国县“鸦山出茶尤为贡茶,《茶经》云味与蕲州同”。
?太平县:今安徽的黄山太平县。
?上睦、临睦:太平县的两个地名。舒溪的东源,起始于黄山主峰南麓,环至东面北流,入太平县境,被叫作睦溪。上睦位于黄山北麓,临睦位于上睦北面。
?临安:就是今杭州临安。
?于潜:位于浙江临安西六十余里,清末尚有该县,今已并入临安。
?天目山:由于山有两峰,峰顶各有一池,左右相对,得名天目。天目山脉横亘于浙西北、皖东南边境,有东天目山和西天目山两座高峰,海拔均在一千五百米左右,东天目山位于临安县西北五十余里处,西天目山位于旧于潜县北四十余里处。
?钱塘:南朝时期改钱塘县置,在今浙江杭州。
?灵隐:灵隐寺,位于杭州市西十五里灵隐山下。南面有天竺山,其北麓有天竺寺,后世分建上、中、下三寺,下天竺寺在灵隐飞来峰。陆羽曾到过杭州,写有《天竺、灵隐二寺记》。
?桐庐县:即今浙江杭州桐庐市。
?婺源:治所位于今江西婺源西北的清华镇。
?润州:辖境大致位于今江苏南京、句容、镇江、丹徒、丹阳、金坛一带。
?苏州:辖境大致位于今江苏苏州、吴县、常熟、昆山、吴江、太仓,浙江嘉兴、海盐、嘉善、平湖、桐乡及上海的部分。
?江宁县:西晋太康二年(281)改临江县置,唐武德三年(620)改属为化县。唐贞观九年(635)又将白下县更名为江宁县,属润州。唐至德二年(757)归江宁郡治,唐乾元元年(758)为升州治,唐上元二年(675)更名上元县(今江苏南京江宁)。
?长洲县:今苏州吴县。
【翻译】
浙西一带出产的茶,以湖州的为极品,(湖州长城县顾渚山谷产的茶与峡州、光州出产的茶类似;山桑、儒师二坞、白茅山悬脚岭产的茶与襄州、荆州、义阳郡的类似;凤亭山伏翼阁、飞云寺、曲水寺、啄木岭产的茶和寿州的类似。安吉县和武康县出产的茶与金州、梁州的类似。)常州产出的品质差些,(常州义兴县君山悬脚岭北峰下产的茶和荆州、义阳郡类似;圈岭善权寺、石亭山出产的茶和舒州的类似。)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产出的次一些,(宣州宣城县雅山出的茶和蕲州的类似;太平县上睦、临睦出的茶与黄州的类似;杭州临安县、于潜县天目山出的茶与舒州的类似。钱塘天竺寺、灵隐寺、睦州桐庐县山谷、歙州婺源山谷出的茶和衡州的类似。)润州、苏州出的又次一些。(润州江宁县傲山,苏州长洲县洞庭山出的茶和金州、蕲州、梁州的类似。)
【延伸阅读】
湖州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之一,也是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陆羽就曾经隐居在此地的苕溪一带,考察茶事,潜心著《茶经》。这里不但出名茶,还出现不少著名的茶人。
史料记载显示,湖州乌程县的温山,出产贡茶的历史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而湖州长兴县顾渚山的紫笋茶,也是唐时著名的贡茶。该茶碧绿莹润,芽叶似花瓣,香气浓郁,成品茶口感甘冽醇厚,饮完唇齿留香。唐大历年间,当时的湖州刺史在顾渚山的金沙泉边设立了贡茶院,专门为皇家采制贡茶。后来贡茶院的规模越来越大,唐武宗会昌年间,顾渚山专门从事茶叶采制的茶工多达三万余人。即便是这么多茶工,也要几个月才能完成生产任务。据资料记载,当时进贡的紫笋茶有两万多斤。
【名家杂论】
提起历史上著名的茶人,皎然和尚不能不算是一位卓越的人物。皎然出生于湖州的长兴,正是唐代贡茶顾渚紫笋茶的产地,自幼就在种茶、制茶、品茶的环境中成长,成年后入仕途不顺遁入空门,所以有专研茶道的有利条件。
据史料载,公元七五七年,皎然遇到了陆羽。彼此心 *** 好皆相似,不久就成为挚友。一隐士,一和尚,在闲暇之际多论诗文茶道,皎然创作了大量的茶诗。世人皆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茶诗数量惊人,而皎然茶诗的数量与其不分伯仲。皎然的茶诗,生动鲜活地反映了当时的茶文化活动,也体现出当时茶文学创作的一种趋向。更为可贵的是,皎然积极参与茶事,而非旁观者,所以他的诗就显得立体而珍贵。如一首表现山中茶讯的《顾诸行寄裴方舟》,其中就有“我有云泉邻渚山,山中茶事颇相关。鹈 鸣时芳草死,山家渐欲收茶子”“大寒山下叶未生,小寒山中叶初卷……女宫露涩青芽老,尧市人稀紫笋多。紫笋青芽谁得识,日暮采之长太息”等句子,无不展现着茶乡、茶树生长的环境、采摘季节、茶叶品质等信息,为后世研究湖州茶事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皎然平生淡泊名利, *** 格豁达坦率,最不喜欢世俗的迎来送往,因此,能让皎然接受的朋友,也必然不是一般人物。他与陆羽交好,并有诗《赠韦早陆羽》:“只将陶与谢,终日可忘情。不欲多相识,逢人懒道名。”皎然这种 *** 格,和茶道中提倡的清寂非常契合,而他也确实是中国茶道的开启者之一。
【原文】
剑南①,以彭州②上,(生九陇县③马鞍山④至德寺⑤、棚口⑥,与襄州同。)绵州⑦、蜀州⑧次,(绵州龙安县⑨生松岭关⑩,与荆州同,其西昌?、昌明?、神泉县?西山?者并佳;有过松岭者,不堪采。蜀州青城县?生丈人山?,与绵州同。青城县有散茶、末茶。)邛州?次,雅州?、泸州?下,(雅州百丈山?、名山?,泸州泸川?者,与金州同也。)眉州?、汉州?又下。(眉州丹棱县?生铁山?者,汉州绵竹县?生竹山?者,与润州同。)
【注释】
①剑南:指剑门山以南的区域,是唐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之一。辖地位于今四川、云南、贵州、甘肃一带。
②彭州:唐垂拱二年(686)设,治九陇县。唐天宝初更名为蒙阳郡,唐乾元初夏改为彭州。辖境大致位于现在四川彭州、都江堰一带。
③九陇县:就是现在的四川彭州,唐代彭州州治。
④马鞍山:南宋的祝穆《方舆胜览》中载:“西有九陇山,其五曰走马陇。”《茶经》曰“马鞍山”。
⑤至德寺:《方舆胜览》中记载:“彭州有至德山,寺在山中。”
⑥棚口:棚同“堋”,故棚口也叫作堋口。唐朝时,堋口茶非常闻名。五代毛文锡《茶谱》曰:“彭州有蒲村、堋口、灌口,其园名仙崖、石花,其茶饼小而布嫩芽如六出花者犹妙。”
⑦绵州:辖境大致位于今四川罗江上游以东、潼河以西江油、绵阳间的涪江流域。
⑧蜀州:辖境大致位于今四川崇州、新津一带。蜀州出产雀舌、鸟嘴、麦颗、片甲、蝉翼之类的上等名茶。
⑨龙安县:唐武德三年(620)设立,属绵州(现在四川的安县)。由于县北有龙安山而得名。
⑩松岭关:在今四川安县北,位于岷山山脉的南端。
?西昌:唐永淳元年(686)设置,属绵州,治所大致在今天的四川安县东南四十里花荄镇一带。
?昌明:唐先天元年(712)因避讳更昌隆县置,归绵州,治所位于今四川江油市南漳明镇。地产茶,唐白居易的《春风日》诗曰:“渴尝一碗绿昌明。”唐李肇《唐国史补》载:“名茶有昌明兽目,昌明茶已于七百八十年以前运往吐蕃。”
?神泉县:隋开皇六年(586)更西充国县置,由于县西有泉十四次,平地涌出,又有治病神效,被叫作神泉,并以此名县。唐沿袭,归绵州,治所位于今四川安县南五十里塔水镇。地产茶,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载:“东川有神泉小团、昌明兽目。”
?西山:神泉县的山脉。
?青城县:治所位于今四川都江堰东南徐渡乡杜家墩子,因境内有著名的青城山而闻名。
?丈人山:青城山有三十六峰,丈人峰是主峰。
?邛州:辖境大致位于今四川邛崃、大邑、蒲江一带。地产茶,五代毛文锡《茶谱》载:“邛州之临邛、临溪、思安、火井,又早春、火前、火后、嫩绿等上、中、下茶。”?雅州:辖境四川雅安、芦山、名山、荥经、天全、宝兴等地。此地产茶,《新唐书·地理志》记载这里还出产贡茶。《元和郡县志》载:“蒙山在严道县南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此地所产蒙顶茶、顾渚紫笋茶都是唐代名茶,非常珍贵。唐杨晔《膳夫经手录》载:“元和以前,束帛不能以一斤先春蒙顶。”?泸州:相当于今四川泸州市及泸县、纳溪等县地方。
?百丈山:位于 *** 东北六十里。
?名山:又名蒙山、鸡栋山。《元和郡县志》载:名山在 *** 西北十里,县以此名。这里的百丈山、名山也都产好茶。五代毛文锡《茶谱》称:“雅州百丈、名山二者尤佳。”?泸川:辖境大概在今四川泸州。
?眉州:辖境大致位于今四川眉山、彭山、丹棱、青神、洪雅市县一带。
?汉州:辖境大致位于今四川广汉、德阳、什邡、绵竹、金堂一带。
?丹棱县:治所位于今四川丹棱县。
?铁山:又叫铁桶山,位于今丹棱县东南四十里处。
?绵竹县:隋大业二年(606)更孝水县名为绵竹县。唐武德三年(620)归蒙州,蒙州废置后,更属为汉州。
?竹山:又作绵竹山,亦称紫岩山、武都山。
【翻译】
剑南一带的茶,以彭州出的为极品,(九陇县马鞍山、至德寺、棚口出的茶与襄州的一样。)绵州、蜀州产的茶差点,(绵州龙安县松岭关出的茶同荆州的一样;西昌、昌明和神泉县西山产的茶品质相当;松岭以外的茶就犯不上采摘了。蜀州青城县丈人山出的茶与绵州的一样。青城县出散茶、末茶。)邛州产的茶次点,雅州、泸州的要再次些,(雅州百丈山、名山以及泸州泸川出的茶与金州的一样。)眉州、汉州的更次一些。(眉州丹棱县铁山和汉州绵竹县竹山所出的茶与润州一样。)
【延伸阅读】
剑南地区茶类很多,陆羽推崇彭州茶为上品,而彭州所产堋口茶,就是彭州茶的 *** 。堋口茶包括石花、仙崖等品种,出产地为彭州的丹景山、三昧水附近,古时候称这些产茶的地区为茶垄山。
茶垄山是山区和平原的交界处,这里土壤是红色酸 *** 土,气候也非常适合优质茶的生长。堋口石花、仙崖等茶,在很早的时候就作为贡茶进献朝廷。堋口茶采用丹景山、三昧水附近的“明前”“雨前”茶 *** 而成,其叶芽细嫩,条索紧细。成茶加入沸水,叶片如同花瓣,香气浓郁。
茶在彭州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民间有“青菜萝卜杂粮饭,瓦壶湔水堋口茶”的说法,也有“好吃不过茶泡饭,好穿不过棉布衫”的俗语。对于那些忙于生计的普通人家来说,是很难有品茶时间的,因此老百姓都喜欢在煮饭时加点茶,在烹炒煎炸时加点茶汁,既增加了饭菜的香味,又富含营养成分。彭州一带的人,在酿制酱油或者做豆瓣、豆豉、豆腐、豆酱、咸菜、酸菜、辣菜时,都喜欢放点茶。
与此同时,有着悠久种茶、饮茶历史的彭州人,也深谙茶的医 *** 之用,在防病治病、延年益寿方面,茶都发挥着巨大作用。当地爱茶之人,都是神清气爽、身板硬朗,相对较少与疾病纠缠。
【原文】
浙东①,以越州②上,(余姚县③生瀑布泉岭④,曰仙茗,大者殊异,小者与襄州同。)明州⑤、婺州⑥次,(明州, 县⑦生榆荚村;婺州,东阳县⑧东白山⑨,与荆州同。)台州⑩下。(台州,丰县?生赤城?者,与歙州同。)
【注释】
①浙东:唐朝的浙江东道节度使方镇的简称,辖境大致是今天的浙江省衢江流域、浦阳流域以东一带。
②越州:辖境大致是今天的浙江浦 *** 、曹娥江、甬江流域,包括绍兴、余姚、上虞、嵊州、诸暨、萧山一带。唐朝著名的剡溪茶就出自嵊州。
③余姚县:秦设隋废置,唐武德四年(621)又设,归姚州治,唐武德七年(624)之后归越州。
④瀑布泉岭:位于余姚。
⑤明州:辖境大约位于今浙江宁波、鄞县、慈溪、奉化以及舟山群岛一带。
⑥婺州:辖境大概位于今浙江金华流域、兰溪、浦江一带。婺州产茶,唐杨晔《膳夫经手录》记载,婺州和歙州的茶远销河南、河北、山西等地。
⑦ 县:即今天的宁波。
⑧东阳县:唐垂拱二年(686)建县,辖今浙江东阳。
⑨东白山:《明一统志》记载:“在东阳县东北八十里……西有西白山对焉。”此地产茶,唐李肇《唐国史补》载“婺州有东百”名茶。
⑩台州:辖境大致位于今天的浙江临海、台州、天台、仙居、宁海、象山、三门、温岭一带。
?丰县:属台州,为今天的浙江天台。
?赤城:辖境大致位于今天的浙江天台县西北六里一带。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载:“赤城山,土色皆赤,岩岫连沓,状似云霞。”
【翻译】
浙东地区的茶,以越州出的为极品,(余姚县瀑布泉岭出的茶被称作仙茗,叶大的茶很是特别,叶小的茶与襄州的类同。)明州、婺州出的差些,(明州 县榆荚村和婺州东阳县东白山出的茶,与荆州的类似。)台州产的次一点。(台州丰县赤城出的茶,和歙州的类似。)
【延伸阅读】
陆羽对于越州茶的了解之深、考察之全,可以在《茶经》及其诗作中看出。他对越州茶称赞有加,评判浙东茶区中,越州茶为上品,其品类包括余姚仙茗、剡茶等。余姚仙茗是越州茶中的上品,也称为“余姚瀑布茶”“余姚瀑布仙茗”。
余姚仙茗产自白水冲和化安山一带,其中白水冲瀑布茶从汉 *** 始种植生产,在唐代产量达到很高的水平,陆羽也久闻其名,并为其命名曰“瀑布仙茗”。这种茶的茶树根深扎于山上香灰堆积的土中,又临瀑布,可吸其水气。这些特殊的生长环境,使得茶树的叶芽碧绿莹润如翡翠,香气浓郁,成茶品质特优。化安山的瀑布茶,在宋朝声名大振。浙东史学家黄宗羲在《咏余姚瀑布茶》诗中称赞:
檐溜松风方扫尽,
轻阴正是采茶天。
相邀直上孤峰顶,
出市都争谷雨前。
两筥东西分梗叶,
一灯儿女共团圆。
炒青已到更阑后,
犹试新分瀑布泉。
遗憾的是,对于这种一度绝迹的茶,在相关的历史文献中很少见,只零散见于前人诗文以及《余姚县志》。后人根据零言碎语,也能想象出这种茶名噪一时的情形。一九七九年,相关人员对此茶进行试制还原,这一古老的茶类得以 *** 。
【名家杂论】
在创作《茶经》的时候,陆羽曾多次到越州,并深入到会稽、剡溪等地的茶农家中,与当地人一起饮茶品评,并到多处寻觅名泉。唐大历二年(767),受朋友之约,他在越州担任茶叶 *** 的监制工作。《云仙杂记》中记载,陆羽在越州采茶制茶时,发生了一件饱受后人争议的事。
《云仙杂记》里是这样记载此事的:陆羽让仆人烘焙茶叶,“奴失睡,茶焦烁,鸿渐怒以铁绳缚之投火中”。一些人非常震惊于茶圣为了一个小失误,就把这个奴婢扔到了火里。事实上,这种解释有戏谑的成分。这里是说小奴仆把茶烧焦了,陆羽看到后,就把茶叶从穿茶的“贯”上捋下来,直接丢到火塘里烧了。陆羽对于监制茶叶的严谨认真态度,由此可见一斑——怒而烧人的说法应该是无稽之谈。
他在山阴、会稽、诸暨、上虞、余姚、剡溪一带活动非常频繁,当时该地的官员皇甫冉曾写《送陆鸿渐赴越》诗,“诗序”说:“吾子所行,盖不在此。尚书郎鲍侯,知子爱子者,将推食解衣以拯其极,讲德游艺以凌其深。岂徒尝镜水之鱼,宿耶溪之月而已。吾是以无间,劝其晨装,同赋送远客一绝。”这里的“讲德游艺”,主要是传播茶道,教授茶艺。
至今保存下来陆羽在越州的诗作,有一首《会稽查东小山》:
月色寒潮入剡滨,青猿叫断绿林西。
昔人已逐东流去,空见年年江草齐。
诗的内容显示,他此次是专程到剡溪监制茶叶的。此诗虽不是纯粹的咏茶诗,却展现了陆羽当时访茶写《茶经》的足迹,所以为后世茶人所喜,并流传至今。
【原文】
黔中①,生思州②、播州③、费州④、夷州⑤。
【注释】
①黔中:辖境大约在湖北清江中上游、湖南沅江上游、贵州毕节、桐梓、金沙、晴隆一带以东,重庆、广西部分地区。
②思州:辖境大致位于今贵州沿河县、务川县、印江县以及四川酉阳县。
③播州:辖境大致位于今贵州遵义县和桐梓县。
④费州:辖境大致位于今贵州德江、思南。
⑤夷州:辖境大致位于今贵州凤岗、绥阳、湄潭一带。
【翻译】
黔中茶,出产于思州、播州、费州、夷州等地。
【延伸阅读】
黔地产好茶由来已久,汉代的《汉阳国志》中有“平夷山出茶”的记载,而陆羽在本书中也多次提到黔地茶。唐之后的诗文里,有很多关于黔地茶的描述,比如黄庭坚词作《阮郎归》:“酒阑传碗舞红裳,都濡春味长。”《清史稿·茶法》也对黔地茶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黔地海拔高、温度低,日照时间较少,茶叶中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这是别的茶所不能及的。黔茶最可贵的,是它古老而神秘的历史。这里地处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茶文化由此发祥。在贵州高原,如今还保存着古茶树群落和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茶籽化石,以及最古老的民间茶文化传统。漫长的历史演进中,贵州十七个少数民族,形成了独特而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传统。
比如毕节、威宁一带,彝族同胞最喜烤茶;贵州黔北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吃“油茶”的嗜好,它是用油茶汤和稻米一起泡制的饭食,最受做农活的农民喜爱,正如当地的古老民谚说:“炒油茶泡冷饭,越吃越肯干。”
【名家杂论】
茶在黔地少数民族生活中,几乎是少不了的。茶是日常饮食之用的佳品,更是招待客人的不二选择。与此同时,在当地人的一些祭祀活动中,茶也是重要的一种。
黔地原住居民以少数民族居多,他们既有热情待客的传统,又有茶乡待客的特色。在黔南,以茶来招待客人,是最隆重最常见的方式,这种方式有着原始淳朴的讲究。首先待客的茶要是当地非常有名的罐罐茶,从迎客到敬茶,分为九步,缺一不可。有客将至,主人首先会邀请山寨中德高望重的老人来陪客,同时洗刷茶具。待客的殷勤在杯盘碰撞中显露无遗。古人诗句“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之韵,与之非常相似。第二个阶段,让陪客之人和客人相互认识、问候,并置备茶叶与水、茶器。之后,“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烧火、煮水、烹茶,“入座半瓯轻 *** ,开缄数片浅含黄”,开始品茗……直至宾主其乐融融,酒饭上桌方撤茶。
除了款待客人需要茶,黔南少数民族在修建房屋时,也要用到茶。当地人建房,要在奠基的时候进行祭祀,祭品是七碗米、七碗饭、七堆茶叶、七堆烟草、七片铁片、一团盐巴、一套衣服、一碗清水,然后画纸幡旗、撒鲜花。这是祭奠各方神灵保佑家中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当房屋已具雏形时,人们还会把茶叶等物品放在梁木上祭奠。房屋盖好,家中女主人则会端出好茶,让亲朋好友一起品饮,宾客一定要举杯饮尽,然后把茶杯双手送回女主人一直端着的茶盘上。房子完工入住后,主人一般还要在房前屋后的菜园中栽种七棵“园干茶”。
【原文】
江南,生鄂州①、袁州②、吉州③。
【注释】
①鄂州:辖境位于今湖北武汉一带。鄂州出茶,唐杨晔《膳夫经手录》记载,鄂州和蕲州为产茶重地,也是河南、河北、山西等地茶之源头,其茶税比浮梁要重数倍。
②袁州:辖境大约位于今江西萍乡和新余以西的袁水流域。袁州自古产茶,五代毛文锡《茶谱》载:“袁州之界桥,齐名甚著。”③吉州:辖境位于今江西新干、泰和间的赣江流域以及安福、永新一带。
【翻译】
江南的茶,出产地为鄂州、袁州、吉州地区。
【延伸阅读】
江西多地出产名茶,如婺源之婺源茗眉、井冈山之井冈翠绿、抚州之云林茶、通天之通天岩茶、上饶之上饶白眉、庐山之庐山云雾等。除此之外,还有得雨活茶、狗牯脑、林生婺绿、晓起毛尖、梅岭毛尖、武夷源贡茶、浮瑶仙芝、小布岩等在江西省内比较有口碑的品类。
婺源茗眉出产于江西婺源县,该地是江西最重要的绿茶产地。婺源县有鄣公山,地势非常险峻,气候湿润温和,土壤也很肥沃。山间四季云雾缭绕,为茶树生长提供了非常优越的自然条件。婺源茗眉茶鲜叶采摘要求非常严格,加工工艺精湛,成茶鲜浓持久,滋味鲜爽甘醇,是不可多得的茶中上品。
井冈翠绿,生长在井冈山中。这里山势磅礴,峰峦溪流交互其中,生长在这里的茶叶色泽翠绿,故名井冈翠绿。井冈翠绿多在谷雨前后采摘,须杀青、初揉、再炒、复揉、搓条、搓团、提毫、烘焙八道程序方可 *** 完成。其色翠绿多毫,其香鲜嫩;泡茶汤色清亮,味道甘醇。
江西省金溪县黄通乡云林源的东西两侧有 *** ,在方圆几十里的大小山上,遍布茶树。这些茶树所产之茶,便是著名的云林茶。此茶色翠而有白毫,条索细紧。其香气如同春兰初绽,清幽高雅,有诗赞曰:“凭君汲井试烹之,不是人间香味色。”
通天岩茶产于江西省石城县通天寨的通天岩上,这里的茶园隐蔽于深谷幽壑的云雾之中。康熙十二年(1673)的《石城县志》记载:“谓县南十五里通天岩有异茶,善制者往往携囊就采制,清芬淡逸,气袭幽兰,绝胜宁芥赣储。”成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润绿显毫。香气清高幽雅,汤色清澈,味醇爽口,叶底嫩绿明亮。
【原文】
岭南①,生福州②、建州③、韶州④、象州⑤。(福州,生闽县⑥方山⑦之阴。)
【注释】
①岭南: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大约包括今广东、广西、海南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
②福州:辖境大致位于今福建福州、莆田等地。《新唐书·地理志》中载有其土贡茶。
③建州:辖境大约在现在的福建建阳地区。北宋张舜民《画墁录》中说:“贞元中,常衮为建州刺史,始蒸焙而碾之,谓研膏茶。”至唐朝末年,建州北苑的茶最为有名,成为五代南唐和北宋的主要贡茶。
④韶州:辖境大约位于今广州曲江、翁源、乳源等地。
⑤象州:辖境大约位于今广西象州、武宣地区。
⑥闽县:隋朝开皇十二年(5 *** )设原丰县,初归泉州、闽州治,唐开元十三年(725)改归为福州治。
⑦方山:地处福州闽县,山顶方且平,因而得名。古时候,方山的茶极富盛名。《唐国史补》载:“福州有方山之露芽。”
【翻译】
岭南一带,出产地是福州、建州、韶州、象州等地。(福州的茶,产自闽县境内方山之北地区。)
【延伸阅读】
清代康熙、雍正时期,就有部分记录岭南风土人情的著作里,提到了岭南的茶。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中记载,岭南一地从唐代开始种茶,当时有个叫曹松的人,把茶树栽种在南海西樵山上。此外,屈大均还把广东的茶叶产地一一列举出来。后来,范端昂作《粤中见闻》,和屈大均对于岭南茶的描述一致。
事实上,岭南不但产茶,近代茶叶还出口到了国外。广东基本每个县都种茶,包括南澳岛上也种后花园茶。广东涌现出很多茶的品种,比如乐昌的“乐昌白毛”、潮安的“凤凰水仙”。来自国外的“英红九号”也在国内享有盛名,台山、海丰、博罗等地茶叶种植也慢慢形成规模。广东不仅产茶,也是消费茶叶最多的地区,说广东人嗜茶一点都不为过。其茶点精致丰富,茶楼文化也非常悠久。
岭南最出名的,应该是潮州功夫茶。这是兴起于明代,盛于清代的一种茶文化现象。功夫茶不是一种茶的品种,而是一种茶艺。传统的功夫茶,只摆三个杯,这是遵循“茶三酒四二人游”的古语。茶叶以炭焙铁观音、岩茶、乌龙茶、水仙和饶平所产凤凰单枞茶为上,唯其如此,才能冲泡出符合功夫茶要求的色香味俱佳的茶来。
【名家杂论】
冲泡功夫茶,古时已有一套相应的茶具“烹茶四宝”:一为玉书茶碨,一种赭色扁形薄瓷水壶,容水四两;二为汕头风炉,陆羽所说是铜制,后多为白铁制成,其形小巧玲珑;三为孟臣罐,以宜兴紫泥制成的茶壶,能容水二两;四为若深瓮,也就是白瓷茶杯,容水二到三钱,一般是景德镇瓷器。
冲泡程序是,先用泉水清洗茶具,然后静等碨中的水煮沸,之后用滚水烫热孟臣罐和若深瓮(茶壶和茶杯),再将茶叶放到孟臣罐中,大约有七成满。之后用沸水冲入罐内,拂去茶沫加上盖子,以保香气。倒出茶水的时间很有讲究,早了或晚了都会影响茶的口感。向茶杯中注水需要杯子相连,循环注入,以使杯中茶汤浓淡均匀,此谓“关公巡城”。最后剩余的几滴也要一点点滴到杯中,此谓“韩信点兵”。
潮汕人饮茶,除了泡茶功夫了得,对礼仪的要求也很严格。一众人喝茶,一定要有“敬、平、和、淡”等规矩。“敬”指无论在座人多人少,就只摆三个杯,让老人、客人、德高望重的人先喝——潮汕民间有“冲茶不喝头杯茶”的讲究,就是说之一杯茶一般人不要轻易喝。“平”指众人要喝一个壶中泡的茶,还要求泡茶人保证三杯茶色香味均等。“和”指茶 *** 之柔和,几杯下肚,能安抚人的情绪,让人平和淡然。“淡”指君子之交贵在平淡,不言不语,一切尽在茶中。
【原文】
其思①、播②、费③、夷④、鄂⑤、袁⑥、吉⑦、福⑧、建⑨、韶⑩、象?十一州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注释】
①思:管辖地域包括今贵州务川、沿河、印江和重庆酉阳、秀山县一带。思州的居民以汉族、苗族、仡佬族、土家族为主。
②播:古播州,唐贞观九年(635),以隋朝牂柯郡的北部之地设立郎州,包括恭水、高山、贡山、柯盈、邪施、释燕等六县。公元639年,朝廷方以废郎州的六县地设立播州,播州且一直延续到明万历二 *** (1600),存九百六十一年之久。
③费:管辖地域包括涪川,领涪川、扶阳(今贵州德江县合兴乡朝阳村)两个县。
④夷:古代曾将 *** 称为“夷洲”“琉求”。据三国时东吴人沈莹所著《临海水土志》记载,夷洲位于临海郡东南两千里处,也即今浙江宁海以南地区。由此可以推断“夷洲”即为今天的 *** 。
⑤鄂:古鄂州,隋朝所设州名,唐宋一直沿袭,治所位于今武汉市武昌。
⑥袁:唐武德五年(622),更宜春郡为袁州,辖宜春、萍乡、新余三县。唐贞观元年(627)天下分为十道,袁州归于江南道,是汉族人聚居区。
⑦吉:古吉州,隋 *** 皇十年(590),改庐陵郡为吉州,其地域范围大致相当于今赵公塘一带,境内属庐陵县,是吉州首府。
⑧福:唐朝开元十三年(725),升福州为都督府,府治设在州城内,也即现在的鼓屏路上,福州的名称因此沿用到今天。
⑨建:福建古州的名称,“福建”名称中“建”字因此州得来。建州的行政管辖地域大概是现在的闽北十个县市以及闽中、闽东屏南县、古田县。有汉族、畲族、苗族、 *** 、满族、蒙古族等十几个民族聚居于此。
⑩韶:即为韶关,古代称韶州,其名称得于丹霞的名山韶石山。古时有“三省通衢”之谓。
?象:管辖范围包括阳寿、西宁、桂林、武德、武仙五县。境内有壮族、汉族、瑶族、仫佬族、苗族、侗族等居民。
【翻译】
我对思、播、费、夷、鄂、袁、吉、福、建、韶、象这十一州所产的茶,尚不是很了解,但有幸时常得到一些,也多数品尝过,感觉味道非常不错。
【延伸阅读】
应该是迫于当时的交通条件 *** ,对于一些边疆地区的茶事,陆羽并未做过多的考察。这些地方,相当一部分是少数民族 *** 区,而边地的高山峻岭,又是茶树生长的更好区域。因此陆羽得到这些茶后,常会由衷赞叹。
我国的少数民族众多,好茶种类也非常丰富,下面就列举一些少数民族的茶文化。
白族人饮茶:苍山之麓,洱海之滨,居住着众多白族人。此地盛产茶叶,白族人对喝茶也非常讲究,不同的场合则饮用不同的茶。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以“雷响茶”最为常见;在婚礼中会饮用“两道茶”;招待贵客则是“三道茶”——之一道苦茶,第二道甜茶,第三道回味茶。
苗族人饮茶:滇东北乌蒙山上,是苗族人的 *** 地,他们的饮茶方式非常独特,当地人称“菜包茶”。 *** *** 是用木柴烧火塘,然后用白菜或青菜把茶叶包好,放在火塘的灰中焐熟,之后用沸水冲饮。其味道是茶香加菜香,饮后既可解渴,也能解乏。
德昂族、景颇族的腌茶:德昂族人到如今还保留着用茶当菜的原始吃茶方式,最著名的要数腌茶。采摘下来的鲜茶叶,放在有灰泥的缸里,塞满后用盖子压上,数月后取出和香菜一起凉拌食用。而同一地域的景颇族人,则保留着吃“竹筒腌茶”的习惯。 *** *** 是,把鲜茶叶用水蒸煮,在竹帘上 *** 出味,将之装入竹筒内。竹筒内的茶叶水分渗出后,用灰泥封上竹筒口,腌制两三个月,可生吃也可炒制食用。
基诺族的凉拌茶:在西双版纳景洪县基诺山,生活着基诺族人,他们保留着凉拌茶叶食用的习惯,不过加入的配料很特殊,有黄果叶、酸笋、酸蚂蚁、白生、大蒜、辣椒、盐巴等。当地人称其“拉拨皮皮”,即凉拌茶。
*** 族的酸茶: *** 族为“濮人”后裔,是最古老的种茶民族之一,至今有食用酸茶的习惯。每年的五六月间, *** 人会把鲜茶叶蒸煮熟,放在阴凉处让其发霉,之后装进竹筒埋到土中,数月后取出。 *** 好的酸茶可直接嚼食,有生津解渴助消化的功用。
纳西族的 *** :纳西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有饮茶嗜好的民族。他们最喜欢的茶叫“阿吉勒”烤茶,即著名的 *** 茶。纳西族人把茶放在当地特制的土罐中烘烤至焦黄,然后倒入开水煎煮,熬得茶汁浓稠。在茶杯中,放入半杯白酒,把熬好的茶水倒入杯中,茶香与酒香便扑鼻而来。有些伤风的人会在茶中放入辣椒,一杯 *** 茶下肚,热汗直流,病也就好了大半。
怒族的盐巴茶:盐巴茶是怒族人经常饮用的茶,做法是把小陶罐放在火炭上烤烫,然后把青毛茶或饼茶丢到罐内烤至飘香,把烧沸的开水倒入烧滚片刻,舀去浮沫,把盐巴块放入罐内摇动。之后,把茶水倒入茶盅,向盅内加入开水稀释。此时茶汤呈橙色,可以饮用。由于地处高寒山区,蔬菜缺少,怒族就常以喝茶代蔬菜,每家都有一口常煮茶的土陶罐。怒族人有俗谚“苞谷粑粑盐巴茶, *** 孩子一火塘”,“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晚茶一盅,提神去痛。一日三盅,雷打不动”。
傈僳族的油盐茶:傈僳人喜喝“华欧腊 *** ”,就是油盐茶,这是一种古老的饮茶方式。制法也是先用小土陶罐把茶烤至焦黄,加入开水;不同的是会在茶水中加入食油、盐巴。此茶汁既可解渴,也能充饥。
藏族的酥油茶:滇西北的藏族人,更爱酥油茶,当地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制法是用大土陶罐或铁锅将泉水煮沸,将饼茶放入小土罐烤至焦黄后,混以酥油和炒熟舂碎的核桃仁,以及盐、鸡蛋等配料,用木棒大力击打,然后倒入茶水中。
爱伲人的土锅茶: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的爱伲人更爱土锅茶。制法是用柴火地锅把山泉水烧开,放入当地著名的“南糯白毫”煮五分钟,然后以竹制茶盅盛茶饮用。此茶清香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撒尼人的铜壶茶:居住在阿诗玛故乡的撒尼人,喜饮“铜壶茶”。此茶是用紫铜壶烧山泉水,放茶叶煮沸饮用。
傣族的竹筒茶:傣族人喜饮“竹筒茶”,此茶兼有竹子的清香和茶叶的芳香,甘醇可口。
昆明九道茶:昆明的九道茶又叫迎客茶,是旧时云南书香门之一种饮茶方式。九道茶饮用礼节优雅,通常是先闻其香,使神清气爽,再慢慢把茶水啜入口中细品,享受茶香滋味。
【名家杂论】
茶圣陆羽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据载,唐开元二十三年(735),陆羽三岁的时候,被遗弃在湖滨,为竟陵龙盖寺主持智积禅师所捡。智积为他卜卦取名,占得“渐”卦,卦辞中说:“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据此定姓为“陆”,取名为“羽”,以“鸿渐”为字。
陆羽伴青灯古佛长大,在寺院中逐渐学会伺茶等事。但他并不愿在寺院度过一生,于是十二岁那年逃出了龙盖寺。经过数年流浪生活,陆羽决定以茶为重,去各地考察茶事。天宝十三年(754),陆羽开始出游巴山峡川等地。他一路上采茶品水,口访笔录,搜集了不少田野资料。上元元年(760),陆羽从南京栖霞山到达苕溪(今浙江吴兴),隐居山间,专心创作《茶经》。他经常葛巾短褐、竹杖藤鞋,在山野泉边勘察,每到日落方号泣而归,时人称之为“楚狂接舆”。
喜爱自然、不羡权贵的陆羽,一生结交甚广,文人雅士、僧道隐士无所不有。
陆羽自幼在寺中长大,成年后也和佛门 *** 皎然结下了深厚友谊。陆羽在《茶经》中所体现的佛理精神,也有受皎然影响的因素。在他的道家友人中,以李季兰最为著名。李季兰生 *** 聪慧洒脱,琴棋书画无所不精,成年后出家做了道士。相传天宝年间唐玄宗曾召她入宫一个月,与其谈诗论道。当年陆羽在苕溪和皎然、灵澈组织诗社,李季兰也加入其中。李季兰晚年多病,孤居小岛之上,陆羽曾乘船探望,可见两人友情之深。她对陆羽的影响也很大,《茶经》道家八卦及阴阳五行之说,与她不无关系。
纵观陆羽一生,结交的多是名人雅士,其中有史料可查的有皎然和尚、李季兰、皇甫冉、皇甫曾、刘长卿、卢幼年、张志和、耿淖、孟郊、戴叔伦、颜真卿等。这些多是学识人品俱佳的名士,他们让陆羽深受儒、道、佛诸家影响,并能够把各家的思想精华融入茶理之中,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茶事观念。
喜欢的话请转发点关注!
免责声明:文章素材和 *** 均来源于 *** ,同时文章仅 *** 本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铁观音茶12个知名品牌,末尾品牌在别的地方看,一定不会认为是茶八马茶叶
魏荫名茶
中闽魏氏
感德龙馨
天福茗茶
三和
华祥苑
凤山
国心名茶
日春
为啥叫海堤,传说有两个:
1、厦门岛内外最早还没有路,没办法通车,日常运输都是靠轮渡。后面开始修之一条海堤路的时候,为修路工作者提供茶叶汤水的就是现在的海堤品牌公司。后面 *** 才特此授予了“海堤”这个称号给这个茶叶店使用。
2、来自音译,早期茶叶出口中远东地区,在波斯语、 *** 语里,“海堤”一词翻译成汉语是“舍得”的意思。
海堤茶叶,这个源自老国企的品牌,自1954年创办以来,不论岁月如何更替,不论行业风云变幻,依旧面不改色,为老百姓源源不断提供着优质茶叶!
海堤茶您喝过吗?
文章由头条号字体 *** 编辑整理
考四级?你喝铁观音吗?昨日(6月12日)英语 *** *** 没有出意外翻译题再次冲上热搜,而且“爆”了!不少网友感慨这次的四级 *** “茶里茶气”!“茶里茶气”系列翻译亮相考卷,“铁观音”“龙井” “普洱”一波“茶气”让各位选手措手不及……
小编在我们的抖音平台上面看到了各路大神的评论,接下来请欣赏:
铁观音在中国非常受欢迎:
tieguanyin is yyds in china!
铁观音在中国是更受欢迎的茶之一:
tieguanyin is one of the yydsest tea in china!
中国名茶:
chinese good tea / chinese famous tea
四级 *** 介绍灯笼:
red LED???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good good stay ,day up day????(不应该是study么?)
有助于消化:
go to wc very fast
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可以与小狗倾诉:
if you h *** e question ,please tell me Wangcai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You dada me,I hulahula you.
我给你点颜色看看
I get you color look look
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翻译,留下评论里面吧~
词语|茶种类、滋味、茶名和茶具英文术语总的来说,茶分为六大类:
绿茶 green tea 、红茶 black tea、黑茶 dark tea、乌龙/青茶 oolong tea、黄茶 yellow tea、白茶 white tea
当我们谈论茶的滋味,常会用到这些术语:
回甘 sweet after taste——回味较佳,略有甜感。
醇厚 mellow and thick——爽适甘厚。
淡薄 plain and thin——入口稍有茶味,以后就淡而无味。同义词:和淡;清淡;平淡。
涩 astringency——茶汤入口后,有麻嘴厚舌的感觉。
苦 bitter——入口即有苦味,后味更苦。
熟味 ripe taste——茶汤入口不爽,带有蒸熟或闷熟味。
高火味 high-fire taste——高火气的茶叶,在尝味时也有火气味。
老火味 over-fired taste——近似带焦的味感。
陈味 stale taste——陈变的滋味。
另有一些常见茶名,你也需要知晓哦~
铁观音 Tie GuanyinTie/Tat-Kuan-Yin Tea / Iron Buddi ***
龙井茶 Longjing tea/Lungching / Dragon Well Tea
君山银针 Junshan Silver Needle Tea
碧螺春 Biluoc *** tea/ Pi Lou C ***
牡丹绣球 Peony Ja *** ine Tea
黄山毛峰 Huangshan Maofeng
岩茶 Rock tea
菊花茶 Chrysanthemum Tea
大红袍 Dahongpao Tea (Wuyi Mountain Rock Tea)
普洱 Pu'er Tea
*** 茶 Ja *** ine Tea
太平猴魁 Taiping Houkui Tea
大白毫 White Milli- Silver Needle Tea
信阳毛尖 Xinyang Maojian Tea (Green Tea)
喝茶自然离不开漂亮的茶具
tea pot 茶壶、tea pad 壶垫、tea plate、茶船
tea pitcher茶盅、lid saucer 盖置、tea serving tray奉茶盘
tea cup 茶杯、cup saucer杯托、tea towel tray 茶巾盘
tea holder 茶荷、tea towel 茶巾、tea brush 茶拂
water kettle 水壶、tea basin 水盂、covered bowl 盖碗
tea spoon 茶匙、tea canister 茶罐、tea bowl 茶碗
本文来源:译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