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时间取样法观察记录表,以及幼儿一日活动观察记录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时间取样观察记录表怎么填写
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记录表填写:
1、观察目的:了解 *** 的课堂学习行为及其发生频率;
2、观察对象:13学本的5位 *** 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
3、下 *** 作定义: *** 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包括主动提问并回答老师的问题;记课堂笔记;课堂上和同学讨论问题。
4、时间取样:观察时间:1周3次;9:00—9:25;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观察50秒,记录10秒)。
在运用时间取样观察法时,需要选取具有 *** *** 的时间,即确定观察时间。观察的时间包括观察的时距、时距间隔以及时距的数目。
时距是一次观察时间的长度,它和行为发生的频率有关,老师的观察时距为90分钟;时距间隔是指时距和时距之间间隔的时间,在时距间隔中,所选取的时距长度、在此时距内所要观察的对象数目以及所要记录的细节总数都会决定时距间隔,时距数目是指在观察中一共要观察多少个时距。
时间取样观察要求观察者对自然环境中自然发生的行为进行观察,并事先确定观察的维度,然后据此维度有选择地在某些时间观察被试的某一特定行为或发生的事情,并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到事先拟定的编码记录表上。
可以研究:被试某一特定行为是否出现或发生;该行为出现或发生的频率;该行为出现或发生的持续时间。
使用时应注意:给有关概念下 *** 作定义,如要观察的行为等;明确观察目的,然后根据观察目的确定观察的被试量、观察的次数与时间间隔;事先拟好记录表,便于观察时使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时间取样观察法
二、如何填写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记录表
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记录表填写:
1、观察目的:了解 *** 的课堂学习行为及其发生频率;
2、观察对象:13学本的5位 *** 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
3、下 *** 作定义: *** 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包括主动提问并回答老师的问题;记课堂笔记;课堂上和同学讨论问题。
4、时间取样:观察时间:1周3次;9:00—9:25;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观察50秒,记录10秒)。
在运用时间取样观察法时,需要选取具有 *** *** 的时间,即确定观察时间。观察的时间包括观察的时距、时距间隔以及时距的数目。
时距是一次观察时间的长度,它和行为发生的频率有关,老师的观察时距为90分钟;时距间隔是指时距和时距之间间隔的时间,在时距间隔中,所选取的时距长度、在此时距内所要观察的对象数目以及所要记录的细节总数都会决定时距间隔,时距数目是指在观察中一共要观察多少个时距。
时间取样观察要求观察者对自然环境中自然发生的行为进行观察,并事先确定观察的维度,然后据此维度有选择地在某些时间观察被试的某一特定行为或发生的事情,并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到事先拟定的编码记录表上。
可以研究:被试某一特定行为是否出现或发生;该行为出现或发生的频率;该行为出现或发生的持续时间。
使用时应注意:给有关概念下 *** 作定义,如要观察的行为等;明确观察目的,然后根据观察目的确定观察的被试量、观察的次数与时间间隔;事先拟好记录表,便于观察时使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时间取样观察法
三、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记录表怎么写
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记录表填写:
1、观察目的:了解 *** 的课堂学习行为及其发生频率;
2、观察对象:13学本的5位 *** 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
3、下 *** 作定义: *** 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包括主动提问并回答老师的问题;记课堂笔记;课堂上和同学讨论问题。
4、时间取样:观察时间:1周3次;9:00—9:25;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观察50秒,记录10秒)。
在运用时间取样观察法时,需要选取具有 *** *** 的时间,即确定观察时间。观察的时间包括观察的时距、时距间隔以及时距的数目。
时距是一次观察时间的长度,它和行为发生的频率有关,老师的观察时距为90分钟;时距间隔是指时距和时距之间间隔的时间,在时距间隔中,所选取的时距长度、在此时距内所要观察的对象数目以及所要记录的细节总数都会决定时距间隔,时距数目是指在观察中一共要观察多少个时距。
时间取样观察要求观察者对自然环境中自然发生的行为进行观察,并事先确定观察的维度,然后据此维度有选择地在某些时间观察被试的某一特定行为或发生的事情,并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到事先拟定的编码记录表上。
可以研究:被试某一特定行为是否出现或发生;该行为出现或发生的频率;该行为出现或发生的持续时间。
使用时应注意:给有关概念下 *** 作定义,如要观察的行为等;明确观察目的,然后根据观察目的确定观察的被试量、观察的次数与时间间隔;事先拟好记录表,便于观察时使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时间取样观察法
四、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记录表怎么填
幼儿园时间取样观察记录表填写:
1、观察目的:了解 *** 的课堂学习行为及其发生频率;
2、观察对象:13学本的5位 *** 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
3、下 *** 作定义: *** 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包括主动提问并回答老师的问题;记课堂笔记;课堂上和同学讨论问题。
4、时间取样:观察时间:1周3次;9:00—9:25;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观察50秒,记录10秒)。
在运用时间取样观察法时,需要选取具有 *** *** 的时间,即确定观察时间。观察的时间包括观察的时距、时距间隔以及时距的数目。
时距是一次观察时间的长度,它和行为发生的频率有关,老师的观察时距为90分钟;时距间隔是指时距和时距之间间隔的时间,在时距间隔中,所选取的时距长度、在此时距内所要观察的对象数目以及所要记录的细节总数都会决定时距间隔,时距数目是指在观察中一共要观察多少个时距。
时间取样观察要求观察者对自然环境中自然发生的行为进行观察,并事先确定观察的维度,然后据此维度有选择地在某些时间观察被试的某一特定行为或发生的事情,并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到事先拟定的编码记录表上。
可以研究:被试某一特定行为是否出现或发生;该行为出现或发生的频率;该行为出现或发生的持续时间。
使用时应注意:给有关概念下 *** 作定义,如要观察的行为等;明确观察目的,然后根据观察目的确定观察的被试量、观察的次数与时间间隔;事先拟好记录表,便于观察时使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时间取样观察法
五、时间取样法的记录方式不包括
1、时间取样法的记录方式不包括计时、测量
2、时间取样法,以时间为选择标准,指研究者再特定的事件内观察记录所发生的特定行为,只是需要再预定确定的事件段内观察记录确定的行为发生与否发生的次数以及持续的时间。例如持续观察3周,周一至周五的上午8到9点对每个 *** 观察5分钟。
3、时间取样观察法是指取样观察法的一种。与“事件取样观察法”相对。在预定的时间对情境中被试的各种现象反应进行全面的观察。常用于研究被试言语或行为发生、发展过程的规律。20世纪20年代提出。
4、该 *** 要求观察者对自然环境中自然发生的行为进行观察,并事先确定观察的维度,然后据此维度有选择地在某些时间观察被试的某一特定行为或发生的事情,并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到事先拟定的编码记录表上。
5、(1)被试某一特定行为是否出现或发生;
6、(3)该行为出现或发生的持续时间。
7、(1)给有关概念下 *** 作定义,如要观察的行为等;
8、(2)明确观察目的,然后根据观察目的确定观察的被试量、观察的次数与时间间隔;
9、(3)事先拟好记录表,便于观察时使用。
10、(1)观察目的明确,使观察者能对观察内容及过程进行更加有效的控制;
11、(2)能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观察众多的被试,观察者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观察数据,同时也易于获得有 *** *** 的行为样本;
12、(3)省时省力,又能有效地保证观察记录的精确 *** 与客观 *** ;
13、(4)能提供量化数据,有助于统计分析。
14、(1)只适用于研究那些出现或发生频率较高的行为(每15分钟至少发生一次的行为);
15、(2)不能用于研究内隐行为,只能研究易被观察到的外显行为;
16、(3)不能像一般叙述观察法那样提供有关被试的全面详尽的资料。
时间取样法观察记录表和幼儿一日活动观察记录表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