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三峡大坝蓄水时间的问题,以及和三峡175米蓄水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三峡泄洪时间
三峡大坝泄洪时间为每年的夏季。
长江每年7、8、9月为洪水期,这个时间段会泄洪。也会根据三峡大坝以下的情况调节水位。
三峡大坝在汛期泄洪是为了保证三峡大坝的蓄水和防洪能力,是为了保护三峡大坝能正常运转不受损坏的一种方式。长江的年径流量接近-万亿立方米,其中百分之七八十的水量集中在雨季。而三峡水库的总库容只有3 *** 亿,可调度的防洪库容仅有221亿。所以,如果不进行必要的防洪调度,一味的按照蓄洪补枯的原则在整个汛期进行蓄水,那么221亿的防洪库容肯定很快就会被填满。
二、三峡水库蓄水和放水时间
一般情况下,每年4、5月,三峡水库开始放水,在涨水前逐渐使三峡水位放至145米的汛期水位;长江每年7、8、9月为洪水期,这个时间过后每年的9月底左右开始蓄水,逐渐使三峡水位蓄至175米的非汛期水位,再根据三峡大坝以下的情况调节水位。
2015年10月7日8时,目前世界上更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枢纽工程的水库水位突破170米,新一轮175米试验 *** 蓄水进入“5米倒计时”。按照计划,三峡工程将于10月底或11月份蓄水至175米水位。
在现有水库特征条件下,三峡水库解决中下游干旱缺水问题的潜力就在于165立方米亿的兴利库容在6-7个月内如何分配,如果均衡下泄,可以增加1660-2390立方米/秒;
如果在某时段多增加泄量,可以明显改善中下游水流条件,但需要改变正常的发电计划,可能影响水库发电和航运的保证率。
在枯水期,电站按调峰方式运行,尽可能保持高水位(175米)运行,实现多发电和保证航运。如果不改变发电保证率为95%和多年平均发电量847亿度(不考虑右岸地下电站发电)的发电量和航运水位的控制要求,枯季没有弃水,165立方米亿的兴利库容仅够基本满足原有调度目标。
三、三峡大坝是那一年开工的
三峡大坝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线修建成功。
三峡大坝,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境内,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是当今世界更大的水利发电工程——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三峡大坝旅游区的核心景观、三峡水库的东端。
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全长约3335m,坝高185米,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人民币。
经国家防总批准,三峡水库于2011年9月10日零时正式启动第四次175米试验 *** 蓄水,至18日19时,水库水位已达到160.18米。2012年7月23日,三峡枢纽开启7个泄洪深孔泄洪。上游来水流量激增至每秒4.6万立方米。
中国三峡集团坚持采取种质资源保存、植物园保存、野外迁地保存、建设三峡珍稀特有植物培育基地等多种措施,开展了以琪桐、疏花水柏枝、荷叶铁线旅、红豆杉等三峡珍稀特有植物为重点的保护与研究工作。对工程施工区的古树名木,实行了就地或移栽保护。根据水土保持方案,分区进行了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
水生生态的管理措施需建立在生态影响评估的基础之上。三峡工程运行对中下游干流以及两湖(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水沙平衡以及生态等的可能影响亦备受关注,但精确评估却十分困难,因为水系异常复杂,空间尺度巨大,各种不同的过程交织在一起。此外,人为扰动还会叠加上异常的气候波动,一些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动态平衡,等等。
中国三峡集团始终关注项目建设与运行过程中的污染防治工作。通过科学的管理、有效的措施、先进的设备,对项目建设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坝前漂浮物、危险固体废弃物进行了有效的处理和回用,有效控制、减少施工粉尘的产生,消除、减缓噪声影响,努力营造清洁、健康的环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峡大坝
四、三峡大坝建设开始时间与截止时间
三峡大坝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线修建成功。
三峡大坝,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境内,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是当今世界更大的水利发电工程——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三峡大坝旅游区的核心景观、三峡水库的东端。
三峡水电站大坝高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水库长2335米,静态投资1352.66亿人民币,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三峡电站最后一台水电机组,2012年7月4日投产,这意味着,装机容量达到2240万千瓦的三峡水电站,2012年7月4日已成为全世界更大的水力发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19 *** 年4月3日,七届 *** 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完成三峡工程的 *** 程序并进入实施阶段。
1993年9月27日,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在宜昌市正式成立。
1994年12月14日, *** *** 在宜昌三斗坪向全世界宣布当今世界之一大的水电工程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1997年11月8日,三峡工程胜利实现大江截流,之一阶段建设目标完成,大江截流后,水位从原来66米提高到88米,三峡一切景观不受影响。
1998年,三峡工程进入第二阶段的建设。
2000年,三峡工程机组安装奏序曲。
2002年10月10日, *** 三峡工程二期工程验收 *** 会枢纽工程验收专家组会议在坝区召开,导流明渠截流前验收工作正式启动。10月21日,三峡大坝最关键的泄洪坝段已经全部建成,全线达到海拔185米大坝设计高程。
2003年4月11日,三峡工程临时船闸停止通航运行,长江三峡水域拟实行为期67天的断航,至6月16日恢复通航与此同时,翻坝转运工作全面启动。
4月16日,三峡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全线到顶,比合同工期提前55天达到140米设计高程。4月22日,三峡工程左岸临时船闸改建冲沙闸工程开工。
4月27日,三峡工程二期 *** 工程通过国家验收。这标志着三峡 *** 工作取得重大阶段 *** 成果,三峡库区135米水位线下 *** 迁建及库底清理工作已全面完成,达到三峡工程按期蓄水的要求。
5月21日, *** 长江三峡二期工程验收 *** 会枢纽工程验收组正式宣布,三峡二期工程达到蓄水135米水位和船舶试通航要求。同意三峡工程6月1日下闸蓄水,并可以在2003年6月份实施永久船闸试通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峡大坝
五、三峡大坝什么时候会放水
山峡大坝放水没有固定时间,主要是根据上游来水情况、三峡电厂发电机组运行情况、下游需水情况、下游葛洲坝电站运行情况、上下游防洪通航情况等综合因素,由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动中心、长江防总及 *** 、湖北省防总等多家单位联合决定。一般非汛期情况下,只有三峡梯调中心决定。一般在蓄水季节会开闸泻洪,也就是每年的7、8、9月份。
六、三峡大坝建成时间是什么
三峡大坝建成时间是2006年5月20日。
三峡大坝工程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包括主体建筑物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全长约3335m,坝高185米。
经国家防总批准,三峡水库于2011年9月10日零时正式启动第四次175米试验 *** 蓄水,至18日19时,水库水位已达到160.18米。
2012年7月23日,三峡枢纽开启7个泄洪深孔泄洪。
下游大旱,三峡可加大放水力度增大下泄流量使抗旱局面得以有效缓解。三峡工程主要设计者、长江水利 *** 会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介绍说,抗旱功能是三峡水利枢纽新增的一个功能。
他说:三峡工程设计时只有防洪、发电、航运和供水功能。补水功能是考虑到下游两岸的居民和生产用水,但还要满足抗旱用水。这部分水量需求比较大。
如今,三峡工程17年工期已经全面完成,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展现雄姿。尤为可喜的是,三峡建设者不仅创造了水电建设史上的多项世界记录,而且把住了质量关,已竣工的单元项目质量评定全部合格。
七、三峡水库在什么时候蓄水
一般情况下,每年4、5月,三峡水库开始放水,在涨水前逐渐使三峡水位放至145米的汛期水位;长江每年7、8、9月为洪水期,这个时间过后每年的9月底左右开始蓄水,逐渐使三峡水位蓄至175米的非汛期水位,再根据三峡大坝以下的情况调节水位。
2015年10月7日8时,目前世界上更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枢纽工程的水库水位突破170米,新一轮175米试验 *** 蓄水进入“5米倒计时”。按照计划,三峡工程将于10月底或11月份蓄水至175米水位。
在现有水库特征条件下,三峡水库解决中下游干旱缺水问题的潜力就在于165立方米亿的兴利库容在6-7个月内如何分配,如果均衡下泄,可以增加1660-2390立方米/秒;
如果在某时段多增加泄量,可以明显改善中下游水流条件,但需要改变正常的发电计划,可能影响水库发电和航运的保证率。
在枯水期,电站按调峰方式运行,尽可能保持高水位(175米)运行,实现多发电和保证航运。如果不改变发电保证率为95%和多年平均发电量847亿度(不考虑右岸地下电站发电)的发电量和航运水位的控制要求,枯季没有弃水,165立方米亿的兴利库容仅够基本满足原有调度目标。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