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日,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1年第27期食品抽检情况。本期抽检饮料24批次,合格批次22批次,不合格2批次。
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通知相关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处置。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已责令食品生产经营环节相关单位立即采取查清产品流向、停止销售、下架、召回等措施控制风险,并将查实的进货渠道、产地等信息通报相关管理部门。目前,对部分相关涉事单位已依法进行立案调查。
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
序号 | 标称生产企业名称 | 标称生产企业 *** | 被抽样单位名称 | 被抽样单位 *** | 食品名称 | 规格型号 | 商标 | 生产日期/批号 | 不合格项目 ║检验结果║单位║标准值 | 检验机构 | 备注 |
1 | 江西庐山天然山泉饮用水厂 | 庐山森林公园 | 庐山天然山泉饮用水厂 | 九江市庐山风景名胜区莲花林场龙门沟132号 | 山泉水 | 16.8L/桶 | / | 2021/4/12 | 铜绿假单胞菌||2,0,0,0,0||CFU/ *** mL||n=5,c=0,m=0 | 江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测院 | |
2 | 奉新百丈岭水厂 | 奉新县罗市镇田背村水头组 | 奉新县碧云山水厂销售部 | 宜春市奉新县冯川镇怀海路51号 | 碧云山饮用水 | 17升/桶 | 碧云山加图形 | 2021/4/25 | 铜绿假单胞菌||0,36,88,0,9||CFU/ *** mL||n=5,c=0,m=0 | 江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测院 |
抽检合格产品信息
序号 | 标称生产企业名称 | 标称生产企业 *** | 被抽样单位名称 | 被抽样单位所在省份 | 食品名称 | 规格型号 | 生产日期/批号 | 备注 |
1 | 江西德泰医 *** 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民营科技园进顺工业区 | 江西德泰医 *** 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江西 | 果味植物精华素固体饮料(香橙味) | 280克/罐 | 2021/5/21 | |
2 | 南昌统一企业有限公司 |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民强路99号 | 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叶波大润发超市 | 江西 | 统一阿萨姆奶茶(煎茶奶绿)奶茶饮料 | 450毫升/瓶 | 2021/1/3 | |
3 | 江西天地壹号饮料有限公司 | 江西省九江市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港兴路129号 | 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叶波大润发超市 | 江西 | 苹果醋饮料 | 330ml/罐 | 2021/4/21 | |
4 | 南昌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 |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民营科技园内 | 南昌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 | 江西 | 蜂蜜 *** 雪梨梨汁饮料 | 500g/瓶 | 2021/5/21 | |
5 | 南昌统一企业有限公司 |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民强路99号 | 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叶波大润发超市 | 江西 | 统一 *** 雪梨 梨汁饮料 | 500毫升/瓶 | 2020/12/27 | |
6 | 吉安娃哈哈乳品有限公司 |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工业园(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 | 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叶波大润发超市 | 江西 | 娃哈哈营养快线水果酸奶饮品 | *** ml/盒 | 2021/4/10 | |
7 | 吉安娃哈哈乳品有限公司 |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工业园(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 | 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叶波大润发超市 | 江西 | 营养快线水果牛奶饮品 | *** ml/盒 | 2021/5/1 | |
8 | 南昌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 |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民营科技园内 | 南昌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 | 江西 | 娃哈哈冰红茶柠檬味茶饮料 | 500g/瓶 | 2021/5/23 | |
9 | 南昌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 |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民营科技园内 | 南昌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 | 江西 | 娃哈哈冰红茶柠檬味茶饮料 | 500g/瓶 | 2021/3/5 | |
10 | 江西甘滋源糖业有限公司 | 抚州市东乡区孝岗镇熊家村320国道旁 | 江西甘滋源糖业有限公司 | 江西 | 红糖姜茶 | 200克(10克*20块)/盒 | 2021/1/18 | |
11 | 赣州百惠酒业有限公司 | 赣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稀金5路 | 旺中旺百货有限公司北西店 | 江西 | 百惠菠萝啤 | 330mL/瓶 | 2021/5/17 | |
12 | 江西天地壹号饮料有限公司 | 江西省九江市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港兴路129号 | 旺中旺百货有限公司北西店 | 江西 | 苹果醋饮料 | 330ml/罐 | 2020/7/22 | |
13 | 江西丰城思源饮用山泉水厂 | 江西丰城市湖塘 | 丰城市思源饮用山泉水厂 | 江西 | 思源饮用山泉水 | 17L/桶 | 2021/6/19 | |
14 | 江西丰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江西省丰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园火炬二路3号 | 江西丰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江西 | 风味饮料浓浆-黄金糖浆 | 5千克/桶 | 2021/5/23 | |
15 | 江西丰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江西省丰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园火炬二路3号 | 江西丰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江西 | 风味饮料浓浆- *** 糖浆 | 5千克/桶 | 2021/6/4 | |
16 | 芦溪县一康山泉水厂 | 芦溪县钟家源 | 芦溪县一康山泉水厂(普通合伙) | 江西 | 老安?三乡界天然山泉水 | 17L/桶 | 2021/6/20 | |
17 | 万载阳光雨露实业有限公司 | 万载工业园 | 万载县阳光雨露实业有限公司 | 江西 | 快乐成长奶味饮品 | 208ml/瓶 | 2021/6/15 | |
18 | 万载阳光雨露实业有限公司 | 万载工业园 | 万载县阳光雨露实业有限公司 | 江西 | 快乐成长奶味饮品 | 208ml/瓶 | 2021/6/18 | |
19 | 江西省万载县水晶百合实业有限公司 |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工业园B2区 | 江西省万载县水晶百合实业有限公司 | 江西 | 芒果味芦荟饮料 | 1L/瓶 | 2021/4/26 | |
20 | 江西省万载县水晶百合实业有限公司 |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工业园B2区 | 江西省万载县水晶百合实业有限公司 | 江西 | 葡萄味芦荟饮料 | 1L/瓶 | 2021/4/26 | |
21 | 江西省万载县水晶百合实业有限公司 |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工业园B2区 | 江西省万载县水晶百合实业有限公司 | 江西 | 桃味芦荟饮料 | 1L/瓶 | 2021/4/26 | |
22 | 江西省芦溪县银凤山泉饮品有限公司 | 银河京竹 | 江西省芦溪县银凤山泉饮品有限公司 | 江西 | 银鳳山泉饮用纯净水 | 18.9L/桶 | 2021/6/21 |
1
过去的这个冬天,新茶饮们争夺起了“便利店暖柜”这个具体的消费场景。
为了那个柜子里的小小空间,打了起来。
冬季暖柜确实是一个非常好且实际的消费场景。
但可惜的是,这场战争十年前就已经打完了,还打出了一个胜者。
这个胜者,叫阿萨姆。
瓶装奶茶之王,阿萨姆。
2
说到“奶茶”,大部分人会想到蜜雪冰城,想到喜茶、茶颜悦色、奈雪、一点点等线下品牌。
最多加上元气森林乳茶,兰芳园港式奶茶这些新品牌快消奶茶,再 *** 一点的把瑞幸也加上。
但现在,线下奶茶好像不是一门好生意了。
毕竟真正的好生意,也不至于回头来割加盟商了。
错了。
奶茶依然是好生意,只不过是瓶装奶茶。
统一旗下的阿萨姆,一直闷声发大财。
阿萨姆发了多少财?
以2021年为例。
2021年,喜茶年营收约50亿元(估算),元气森林约为70亿元。
这已经是国内线下奶茶和快消品牌里扛把子级别的营收了。
但阿萨姆去年的年营收是57亿元。
看数字好像差不了多少?
但注意,阿萨姆是快消品牌,跟喜茶这种重资产的线下品牌相比,资产和营收结构要健康许多。
同时,阿萨姆只是统一旗下的一个子品牌。
在这个消费市场如过山车般起伏不定的数年间,阿萨姆的营收一直保持增长。
阿萨姆一直在增长,这是最可怕的。
从2017年到2019年这是线下新茶饮们势如破竹的3年,阿萨姆实现了业绩连续三年的双位数增长。
即使在2020年,阿萨姆奶茶营收同比增长了7.3%。
历史久,营收高,还逆市上扬。
奶茶之王,当之无愧。
而一切的起点,不过是一个“暖柜”。
3
国内最早做瓶装奶茶的品牌,不是阿萨姆,而是日资品牌,麒麟。
2001年,麒麟进入国内市场,依靠“午后の红茶”站稳脚跟。
2007年,麒麟推出了午后红茶奶茶。
当时麒麟的主要销售渠道,是便利店,主要根据地,在上海。
做的是大城市小白领的生意。
当时,麒麟会主动为便利店提供加热器,店主只需要每月支付租金即可使用。
这一举措的目的,一是为了讨好渠道,二是为了在饮品淡季的冬天增加饮料销售额。
麒麟做的很对。
但无所谓。
阿萨姆会出手。
4
2009年,统一推出瓶装阿萨姆奶茶。
在这里要说一下,前面的麒麟为什么只做便利店?
其一,麒麟是日本品牌,日本本就有大量的便利店渠道,从便利店入手,惯 *** 使然。
其二,当时国内的快消饮料零售渠道基本已经被可口、百事、娃哈哈、统一、康师傅等巨头瓜分完毕,麒麟 *** 不进去,而作为新渠道的便利店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这也就意味着,一旦有着大量现成渠道的巨头切入这个赛道,麒麟就会很难受。
如果这个产品,卖的比麒麟的产品还便宜,那就没法过了。
2009年,阿萨姆面世的这个时间点,也是星巴克在国内市场的快速扩张期。
论装X,星巴克可比瓶装奶茶好太多了。
论实惠,阿萨姆的高糖量大管饱。
于是,麒麟遭遇了从底层结构到精神价值的双重暴击。
下有阿萨姆,上有星巴克。
两大品牌,伺候我一人。
奶茶,从眼角流了出来。
5
凭借统一强大的快消渠道,阿萨姆奶茶瞬间铺遍了全国大中小各种渠道,从连锁大超市,到街头小商超,从都市便利店,到县城杂货铺。
高糖,口感润滑,便宜。
阿萨姆在大众市场大杀特杀。
但让阿萨姆走上 *** 之路的,是一个特定的消费场景。
学校。学校。学校。
和当时尚未崛起的都市青年群体相比,学校是一个巨大且优质的单一市场。
学校 *** 了大量的优质消费者, *** 。
*** ,是饮料的最重要的客群。
成年人会在意健康,会在意功能 *** ,会在意 *** 。
而 *** 只要好喝只要甜,要的就是廉价的糖精。
同时,学校汇聚了大量的 *** 。
特别是东南沿海的学校。
一个学校几千人很常见。
*** 作息固定,每天一定有课间时间,每周一定有体育课,一定会有消费。
阿萨姆凭借学校,拿下了大量的份额。
但让阿萨姆成为一代人记忆的,则是学校小卖部里的暖柜。
阿萨姆的暖柜,是真正的大杀器。
6
十几年前大家读书的时候,应该有印象,冬天喝热奶茶,是巨大的享受。
冬季温度低, *** 热量流失,更容易饿,更需要糖分,也更加嗜甜。
但那时候,适合冬季加热饮用的饮料并不多。
没人想喝热可乐或者热雪碧,热冰红茶更是魔 *** 的感受。
奶茶是少有的适合做热饮的饮料。
人的舌头对味觉的感知会随温度变化,舌头处于35-40℃时对甜度的感知比较敏感。
冬季,需要热饮,需要热量,热奶茶拿在手上能暖手,喝起来不影响口感,温暖身体,同时还能提供热量。
因此,奶茶就是针对冬季的完美饮料。
于是,在阿萨姆风行校园的那个年代,全国大大小小的小卖部,都装上了一个 *** 的暖柜,里面专门放奶茶。
塑料瓶身不适合加热?
你想到的,统一也想到了。
所以暖柜里不止有“统一阿萨姆”,也有纸盒包装的“统一奶茶”,和铝罐装的“统一麦香奶茶”。
三者味道高度一致。
于是,每年冬天的校园里,你总能看到那些 *** 们手里捧着统一的 *** 奶茶,边走边聊天。
你也时不时的能在他们的课桌里看到一罐 *** 的奶茶。
依靠校园小卖部+冬季暖柜,统一阿萨姆成为了中 *** 诱捕器,又以此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
驯化了他们的味觉。
偶然?运气?
不,所有的偶然背后都有必然。
这些学校小卖部的暖柜,大多是 *** 的。
这是,统一的渠道威力。
7
统一阿萨姆 *** ,其他品牌就没想分一杯羹?
当然有,人家又不傻。
2011年,午后奶茶重新上阵。
2012年,康师傅的奶茶上线。
2013年,农夫山泉“打奶茶”上线。
大家做的都很好。
但可惜,都晚了。
市场早就成了统一的形状。
你也暖柜?
不好意思,一家小卖部只需要一个暖柜。
换你的暖柜?
我怎么跟阿萨姆交代?
你能确定你的奶茶一定比阿萨姆更好卖吗?
不能?
哦,那下次一定。
你让利?
统一也可以让利,那下次一定。
没有人,会为了一个前景不明的新品而去替换一个已经有大量固定用户的爆款。
阿萨姆成为了一种消费习惯。
这是一个快消品牌更大的财产。
先发优势的雪球,就在这里。
因为 *** 卷到了极致,所以 *** 本身就是护城河。
8
近几年暖柜的大战还在燃烧,但很遗憾,流水的对手,铁打的阿萨姆。
面对喜茶、茶百道这种线下奶茶和三得利、元气森林这些新品牌的瓶装奶茶,阿萨姆渠道强, *** 低, *** 价比高。
产品力强到爆表。
在唾手可得的渠道和4块钱的极致 *** 面前,对手竞争优势极小。
哪怕是近几年在各种新茶饮品牌全面开卷的情况下,阿萨姆仅仅只是推出了一个大瓶装和冲泡装,就又打开了一个家庭市场。
现如今,只有阿萨姆,成为了统一的梦幻单品,以近60亿的营收,在其财报中独享一个板块。
一个单品,撑起了集团【饮品】营收的一半,总营收的四分之一。
对统一而言,你很难说这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
作为一款产品,阿萨姆无疑是成功的。
在超市里,阿萨姆独享一个促销专区。
在小卖部里,阿萨姆被放在了饮料冰柜的最中间。
在便利店里,阿萨姆挤掉了一众老奶茶,跟各种新品牌奶茶一起被放进了暖柜里。
哪怕你冬天去景区旅游,都能看到景区小卖部用热水泡着好几瓶阿萨姆。
在所有你能买到瓶装奶茶的场景中,阿萨姆必定占有一席之地。
对于“位置”即“地位”的快消品而言,一个随手可得的位置,是奶茶之王无言的冠冕。
而一切,只因为十几年前,学校小卖部里,多了一个暖柜。
世界的雪球,就是那么奇妙。
如同人生河流的抉择一般。
你随手一指,就是一生的故事。
全文参考资料来源如下:
【1】.便利店暖柜中的饮料大战打响.界面新闻.
【2】.暖饮柜争夺战背后:“现制”与“预制”的较量.国潮新消费.
【3】.这个冬天,留给元气森林乳茶的货架空间还有多少?新皖财经.
【4】.统一企业中国2021年实现营收252.3亿元.新京报.
【5】.世界焦点!年销近60亿的阿萨姆奶茶再推新,喊出奶茶新概念!FoodTalks.
【6】.喜茶、奈雪等纷纷涉足,瓶装饮料成新茶饮下一个 *** ?澎湃.红餐网.
【7】.年轻人都去喝喜茶奈雪茶颜了,阿萨姆为何还在赚钱?琥珀消研社.
【8】.中国奶茶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
【9】.中国真正最火的奶茶,一年能卖出40个亿,销量远超喜茶和奈雪. *** 消费报.
多款汤达人方便面在新西兰被召回 统一企业称是非授权贸易商私自出口所致中国网财经9月29日讯(记者 陈琼)据新西兰食品 *** (NZFSA)消息,2019年9月25日,St Veyron Trading Ltd正在召回多款统一汤达人方便面,因为这些产品含有未申报的过敏源——大豆、鸡蛋、鱼和芝麻。统一企业随后发表声明称,是个别非授权的贸易商在中国内地自行收集国内产品,并私自出口而触犯新西兰相关法规的违规行为。
统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官网声明外,更多的信息就是该家非授权的贸易商在私自入境新西兰国的进口标签上未标注相关致敏源信息所致。
据新西兰食品 *** (NZFSA)消息,以上召回产品是由St Veyron Trading公司从我国进口至新西兰,在新西兰北岛的各种民族商店(ethnic stores) *** 。本次召回不影响其他统一汤达人方便面产品以及St Veyron Trading Ltd进口的其他产品。新西兰食品 *** 建议对大豆、鸡蛋、鱼和芝麻过敏的消费者不要食用召回产品,可将其退回购买处以获得全额退款。
9月26日,统一企业中国在官网上发布了《关于“汤达人”产品出口新西兰的严正声明》,声称其从未生产过 *** 出口至新西兰的“汤达人”外销产品。“据我们了解,是个别非我司授权的贸易商在中国内地自行收集国内产品并私自出口而触犯新西兰相关法规的违规行为,并非我司’汤达人’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我司在中国国内生产销售的’汤达人’产品均依照国家法规用中文标明了致敏源信息。”统一企业中国方面在声明中表示,呼吁有关贸易商务必事先厘清并遵守进口国的相关法规。
虽然不是因为质量问题被责令召回,但此次召回事件对汤达人的负面影响仍在,业内人士指出召回事件一定程度上对汤达人方便面的品牌形象构成不利影响。
统一企业中国8月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公司2019年上半年收益为114.69亿元,同比增长2.2%;公司权益持有人期间应占溢利9.97亿元,同比增长39.6%。统一企业中国表示,报告期内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汤达人生活面以及统一阿萨姆奶茶收益持续增长。其中,统一方便面业务收入42.6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8%,汤达人方便面2019年上半年则保持了双位数增长。
(责任编辑:郭帅)
咋就成了上市公司之一大客户 “零食量贩”是低价战争还是高效 *** ?每经记者:陈晴 舒冬妮 每经编辑:陈俊杰
“公司对零食量贩店这个渠道现在是怎么 *** 的?公司对量贩零食店的看法以及如何应对此类竞争?公司零食量贩渠道最新的进展如何?”
2022年8月,零食很忙、零食优选等量贩店作为渠道下沉新渠道之一次出现在洽洽食品(002557.SZ,股价34.85元,市值176.69亿元)投资者调研。2022年底开始,量贩店已是洽洽食品每次投资者调研的关键词。
同样被追问的还有盐津铺子(002847.SZ,股价79元,市值154.99亿元)、劲仔食品、来伊份(603777.SH,股价14.21元,市值47.83亿元)、良品铺子(603719.SH,股价23.13元,市值 *** .75亿元)、三只松鼠(300783.SZ,股价18.52元,市值74.27亿元)、甘源食品(002991.SZ,股价74.72元,市值69.65亿元)……一时间,零食量贩店成为所有零食上市公司的“紧箍咒”,市场认为这会成为零食品牌更大的竞争对手。
但零食量贩店是敌 *** 是盟友。8月底,休闲零食行业上市公司2023年半年报陆续发布,很多零食量贩店悄然成为零食品牌的大客户,并为公司营收带来大幅增长。
零食量贩是一门好生意吗? 从低价、散装、种类丰富切入,到在零食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并成为新兴的重要渠道,接下来的零食量贩店走向何方,又将如何影响零食品牌上市公司发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大量走访和采访试图找到 *** 。
零食量贩店内小规格和散装零食较多 每经记者 陈晴 摄
500ml矿泉水每瓶7毛8月27日晚上七点半,零食店里客流量更大的时间段,走进上海郊区一家零食店,坚果炒货、糖果、卤味、辣条、饮品冲剂、火腿肠等满目玲琅,各类零食应有尽有。据店员介绍,在这200多平方米的门店里,零食品种超过3000种。
种类多,是零食量贩店的重要特点,8月下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访的武汉市多家零食量贩店也是如此。
除了种类多,相比传统超市,散装和规格小是量贩店的另一突出特点。相比传统超市内500-600毫升的规格,这里可以看到300毫升的统一阿萨姆奶茶;280毫升的元气森林气泡水以及40克规格乐事罐装薯片。
武汉市光谷步行街一家零食量贩品牌门店内,散装产品标价为8.8元/斤或者13.8元/斤不等, *** 标签下面,还提示每斤大约可以称几个或者几包产品, *** 标签上还特别提示“一个也能称哦”!这些零食量贩店还都在店铺门口以醒目的方式,传递着“超微利润定价”、“好而不贵”的信息。
这些产品真的便宜吗?记者也分不清具体每一种产品 *** 高或者低了多少,但可以看到的是,矿泉水和绿茶等饮料,相比其他地方 *** 便宜了几毛钱不等。例如在武汉超市和便利店大多售价2元/瓶的矿泉水,多家零食量贩店售价为1.2元/瓶。
也有些产品不一定 *** 更低。在武汉市江夏区龙城路一家零食量贩店内,一款酸奶的售价为3.2元/袋,不远处的武商超市售价为4元/袋,但碰上武商超市买三赠一的优惠活动,平均下来3元/袋。
在上海郊区的那家零食店,来往的消费者仍会关注 *** ,甚至拿出 *** 在网上搜索同款产品。店员直言有的商品会比网上贵,但大多数仍便宜很多。比如康师傅500ml瓶装水9.9元/件,每件有14瓶,店员介绍,这是引流产品,每半个月就会换新一次。
但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零食量贩店的另一重要原因是“花更少的钱买更多和更多种的零食”。8月25日,趁中午休息时间,武汉市民杨先生来到光谷步行街一家零食量贩门店散称了一些零食,“20块钱可以买一大包零食,不贵。”因为是散装称重,消费者可以选择更多的种类。
DATA100发布的《2023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显示,超过4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会保持 *** 期间养成的消费习惯,“理 *** ”、“实惠”、“实用”、“囤货”、“ *** 价比”成为消费者最受关注的五大关键词。
中泰证券发布研报认为,可以参考日本零售行业向极致 *** 价 *** 发展,零食量贩既满足了高线城市极致 *** 价 *** 消费趋势,又满足了下沉市场消费升级趋势,叠加流量分化与分销体系重建的三大红利,将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零售业态存在。
关注零食量贩行业的投资人士李亮(化名)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分析,外部因素来看,一方面, *** 影响下,近两年消费出现分级,部分消费者更加看重 *** 价比,同时量贩店多样化的产品选择与明亮的装修风格也满足了乡镇市场一站式消费升级的需求;另外,休闲零食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产业链上游已相对成熟,食品安全有了基本保障,并且部分品类出现了供应过剩的情况;同时,随着高速路 *** 、第三方物流、 *** 市场等基础建设与配套的不断完善,休闲零食的中转与配送也逐步高效和畅通,为渠道的变革优化创造了条件。
李亮还表示,零食量贩模式的崛起与其自身模式有关。因为它省去了中间环节,提升了供应链的效率。“零食量贩门店基本上现款现结,从供应商的角度是非常欢迎的。”
零食量贩店以醒目方式传递“我们很便宜”的信息 每经记者 陈晴 摄
*** 战来了零食量贩火了。
几年间,零食很忙、赵一鸣零食,门店数量分别突破了3000家和2000家。零食很忙公共关系部经理易礼钧介绍,公司目前仍保持高速且稳健的发展速度,计划2025年全国门店突破10000家。
资本的推动也是近几年零食量贩业态爆发式增长的重要原因。2021年4月,零食很忙完成了2.4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红杉中国与高榕资本联合领投;而今年2月,零食品牌“赵一鸣零食”完成由黑蚁资本领投、良品铺子跟投的1.5亿元A轮融资。
越来越多的玩家加入零食量贩赛道,行业硝烟味渐浓。
陈德秀是零食很忙较早的加盟商之一,2018年加盟之初,她面临的之一件事情就是寻找门面。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那段时间,陈德秀骑着电摩转遍了长沙的大街小巷,经常一骑就是四五十公里,电摩被骑到没电。
选好了门面也并不轻松。开业前的半个月,陈德秀每天凌晨两点多才回家,洗漱之后三点才睡下;第二天早上七点就要出门,赶着早上八点的开业。开业前后一个月,陈德秀瘦了十斤。
欣慰的是,目前陈德秀的10家门面中,大部分门店生意还不错,但随着附近同类零食量贩店越来越多,陈德秀也感受到了压力。
记者也看到,通过会员日打折以及开业大酬宾等方式,零食量贩行业的“ *** 战”已不可避免。
据新消费日报统计,赵一鸣零食曾推出端午折扣叠加日常满减,有部分赵一鸣加盟商则打出6.5或5.5折扣吸引顾客;零食有鸣、零食优选则通过抖音团购券满减打折; *** 大人利用品牌成立周年庆推出“满100减50”的促销活动;戴永红通过“9.9钟薛高”和赠送小礼品等方式吸引顾客进店;小新很忙推出全国门店7折活动……
“靠 *** 战很难烧出市场。” 赵一鸣零食创始人赵定表示,打 *** 战是一件烧钱的事情,并不能帮助公司赢得市场。公司不会主动通过打折来打 *** 战,但是如果有同行打折的话,公司也会跟进。
但是,“ *** 战已经开始了。”李亮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很多区域,尤其是新店开业的时候,促销打折的力度比较大。而之所以产生 *** 战,是因为零食量贩业态发展到现在,在商业模式和产品组合等方面都越来越同质化。互相没有壁垒的情况下, *** 战是最直接和快速获取市场份额的一种方式。
*** 战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李亮分析,线下模式的商业成本非常高,而且通过 *** 战这种烧钱的模式引来的顾客,也很难有忠诚度。所以 *** 战其实是饮鸩止渴,对于行业是一种内耗。
*** 战之下,也有部分玩家扛不住,黯然出局。在武汉市江夏区龙城路,近期一家零食量贩门店悄悄换成了一家卤制品店。
5年时间,陈德秀和她的伙伴们,也见证了人来人往。例如其常德零食很忙加盟店附近,另一家品牌的零食量贩店,做了不到一年就关了。而在长沙市桂花路和车站南路附近,一家零食量贩店一年之内换了两次招牌,最近干脆挂出门面出租的广告。
李亮表示,对于普通人来说,前几年加盟零食量贩还是一门比较好的生意。但现在好的门店位置已经被占据,拿铺成本也高了,加上行业竞争已经非常激烈,现在行业对于新入局者来说不是特别友好。“与前两年相比,现在开店的风险大了不少,建议加盟商选择有实力、大品牌、信誉好的品牌商来合作加盟。”
赵定告诉记者,公司对于加盟商的挑选非常谨慎。“对于加盟商的选择,公司是百里挑一,100个人里面最后只有一个人能够成功开店。”
“相比于门店的数量,单店的质量更为重要。永远相信做好每个单店,公司才能良 *** 发展。”近日,赵定发了一条朋友圈感概道。
零食量贩店里的零食大都以散装为主 每经记者 舒冬妮 摄
成为上市公司大客户之后?实际上, *** 战的背后,是行业内部的一场洗牌和升级。
记者注意到,多家休闲零食上市公司已经加入这一赛道。例如2022年零食很忙已经成为盐津铺子之一大客户。在与多家零食量贩品牌深度合作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盐津铺子净利润同比增长90.69%。
与零食量贩品牌合作是否将冲击上游零食企业的 *** 体系?赵定介绍,这一问题可以有多种方式去避免。比如从包装形式和规格上与其他渠道产品进行区分。
赵定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其实赚到了合理的毛利率。至于产品 *** 相对较低,是因为零食量贩模式不同于传统零售渠道,不需要经过层层经销商,公司系通过减少中间环节和提高效率的方式来实现低价。
易礼钧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要保持行业的健康发展,公司的产品并不是一味追求低价,其突出特点是高 *** 价比,且加盟门店整体能保证18%左右的毛利率。这一毛利率,对于门店、公司和产业链上的生产厂家来说,是多方共赢。
零食量贩店赚到钱,零食品牌才能赚到钱。易礼钧表示,零食很忙缩短了零食的交流环节,和品牌厂商都是直接合作,例如洽洽食品、甘源食品、卫龙、劲仔等各大零食上市品牌。 *** 方面,在坚持薄利多销的原则前提下,门店的零售价均由公司来统一定价。
再者,公司做到一定规模之后,已具备和厂家直接合作和议价的基础,且公司向供应商提供的条件也很优惠。例如公司实行“两个零”的 *** ,即零账期结算、零后台费用。
良品铺子和三只松鼠则持续探索线下发展新模式。例如良品铺子,公司今年半年报表示,公司将在线下渠道加强布局,在零食量贩店型等多种店型中不断探索。此外,公司还通过投资赵一鸣零食以及推出连锁零食店品牌“零食顽家”来布局零食量贩赛道。
还有上市公司则瞄准了零食量贩赛道进行转型。例如万辰生物,上市不久即从食用菌生产销售外延转型至零食量贩,谋求多元化业务布局。
各路玩家汇聚,未来零食量贩行业谁将笑到最后?方正证券近期研报中分析称,零食量贩店通过低价水饮和几十元可买一大包的特点有望不断强化低价认知,叠加现代化装修风格,综合购物体验良好,有望吸引更多消费者进店消费,抢夺传统商超、夫妻店等业态流量,渗透率将不断提升,未来2-3年仍将是增速最快的渠道 *** 。
李亮认为,未来一家零食量贩品牌一统 *** 的局面比较难出现,较大可能会在不同的区域形成几股不同的优势力量。当然,未来的零食量贩业态也可能迭代升级,包括产品品类的扩充或者其他探索,通过商业模式的变化或者效率的提升来实现差异化。
易礼钧则表示,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品牌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存在。老牌的休闲零食企业本身已经对零食行业建立了非常成熟的思考,也有的在孵化子品牌,或将重新入局线下。而新兴的零食 *** 店品牌里,区域头部品牌或将成长为跨区域的全国 *** 品牌,未来行业可能会面临更严重的竞争。
易礼钧介绍,去年零食很忙门店营收60多亿元。在去年的2000多家门店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公司门店已经达到3000多家。这种情况下,今年全国门店营收应该能破百亿元。至于近期市场传出的零食很忙IPO的消息,易礼钧回应称暂无明确计划。
每日经济新闻
多款汤达人方便面在新西兰被召回 统一企业称是非授权贸易商私自出口所致中国网财经9月29日讯(记者陈琼)据新西兰食品 *** (NZFSA)消息,2019年9月25日,St Veyron Trading Ltd正在召回多款统一汤达人方便面,因为这些产品含有未申报的过敏源——大豆、鸡蛋、鱼和芝麻。统一企业随后发表声明称,是个别非授权的贸易商在中国内地自行收集国内产品,并私自出口而触犯新西兰相关法规的违规行为。
统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官网声明外,更多的信息就是该家非授权的贸易商在私自入境新西兰国的进口标签上未标注相关致敏源信息所致。
据新西兰食品 *** (NZFSA)消息,以上召回产品是由St Veyron Trading公司从我国进口至新西兰,在新西兰北岛的各种民族商店(ethnic stores) *** 。本次召回不影响其他统一汤达人方便面产品以及St Veyron Trading Ltd进口的其他产品。新西兰食品 *** 建议对大豆、鸡蛋、鱼和芝麻过敏的消费者不要食用召回产品,可将其退回购买处以获得全额退款。
9月26日,统一企业中国在官网上发布了《关于“汤达人”产品出口新西兰的严正声明》,声称其从未生产过 *** 出口至新西兰的“汤达人”外销产品。“据我们了解,是个别非我司授权的贸易商在中国内地自行收集国内产品并私自出口而触犯新西兰相关法规的违规行为,并非我司’汤达人’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我司在中国国内生产销售的’汤达人’产品均依照国家法规用中文标明了致敏源信息。”统一企业中国方面在声明中表示,呼吁有关贸易商务必事先厘清并遵守进口国的相关法规。
虽然不是因为质量问题被责令召回,但此次召回事件对汤达人的负面影响仍在,业内人士指出召回事件一定程度上对汤达人方便面的品牌形象构成不利影响。
统一企业中国8月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公司2019年上半年收益为114.69亿元,同比增长2.2%;公司权益持有人期间应占溢利9.97亿元,同比增长39.6%。统一企业中国表示,报告期内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汤达人生活面以及统一阿萨姆奶茶收益持续增长。其中,统一方便面业务收入42.6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8%,汤达人方便面2019年上半年则保持了双位数增长。
(责任编辑:郭帅)
来源: 中国网财经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寒冬来临,统一阿萨姆“杯装”奶茶温暖上市阿萨姆上市十年,年销40亿,在即饮奶茶品类里一骑绝尘。作为坐拥这款大单品的统一,也因此稳坐即饮奶茶老大之位。近日,统一阿萨姆推出了新装奶茶,一脚跨进了冲泡领域!
阿萨姆推出杯装冲泡奶茶,售价6元
统一推出杯装阿萨姆固体奶茶饮料,以全新的包装和 *** 进一步挖掘产品价值。
据了解,杯装冲泡类与即饮瓶装的阿萨姆颇为相似但又不尽相同。配方上,奶茶精选阿萨姆邦红茶和优质进口奶源,经过秘制加工,味道丝滑香甜,清香四溢。包装上,杯装阿萨姆奶茶延续了即饮瓶装的色调,以褐色和深蓝为底色,使产品包装具有一定延续 *** 。内容物上,杯装阿萨姆内有珍珠粉圆和原味奶茶两个 *** 包装,只要开水冲泡,即可享受一杯香浓顺滑,Q弹软糯,满足感爆棚的奶茶。
据了解,杯装阿萨姆奶茶售价6元(注:区域渠道不同, *** 会有浮动),前不久,统一已在广东、河南、河北等区域开启招募杯装奶茶经销客户的工作,并逐步酝酿上市。
消除季节销售弊端,统一要动谁的奶酪
众所周知,在饮品领域均有淡旺季之分,即饮类产品更适合夏季饮用,而冲泡类更适合秋冬季饮用。此次统一推出杯装冲泡类无疑是为了消除淡旺季销售弊端。
目前,统一统领着即饮奶茶市场,而冲泡类奶茶市场则被香飘飘牢牢把握着。据尼尔森数据显示,香飘飘2012年至2018年连续7年市场份额保持之一,其中2018年市场占有率高达 63.1%,成为这一品类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那么,此番统一推出杯装冲泡奶茶对奶茶霸主香飘飘而言,无疑是一场较量。
从上表可知,香飘飘奶茶经典系列 *** 在3.3元左右,好料系列在5元左右,珍珠双拼6~7元。而统一推出的杯装奶茶 *** 在6元,综合内容物和 *** 来看,统一阿萨姆杯装奶茶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年销40亿,孤独求败的阿萨姆
统一阿萨姆奶茶诞生于2009年,以PET瓶为产品包装提升了奶茶饮用的便利 *** ,拓展了奶茶产品的消费场景,销售收入从2010年的4亿元快速上升至 2013年的23亿元,成为品类领导者,市占率一度高达72.3%。2018年,阿萨姆奶茶收益同比增长13.6%,继续在良 *** 的轨道上运营,2018年销售规模已超过40亿元,在统一内部被奉为“梦幻大单品。”
2019年上半年,统一奶茶&咖啡业务合计约24.47元,由于其咖啡业务量小且略有下滑,而奶茶业务同比增长14.3%,推测阿萨姆奶茶销售额超过20亿元。据兴业证券研报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阿萨姆奶茶延续上半年态势,依旧维持双位数增长!
从2009年到2019年,上市十年,统一阿萨姆在即饮奶茶领域独领 *** ,如今通过新的升级和改变进一步抢攻市场。
正如统一董事长罗智先所说,统一奶茶就像是“一个人的武林”,如何让“武林”继续下去这是统一在思考的问题,而杯装冲泡奶茶,或许就是统一为此做的改变。现在冲泡类奶茶的销售旺季已然到了,我们且看统一如何打响冲泡奶茶之一枪!
来源 | 食品板
小小柜子挤进十几个饮料巨头,冬季暖饮潮要来了?与入秋大闸蟹一同火起来的还有秋冬季的那瓶水。
随着气温越来越低,各大饮料 *** 商开始了对冬季“暖饮”的找寻。短短几天,数位经销商都开始咨询“可以加热”的饮料。
而品饮汇记者发现不论是商超便利店内的成品饮料,还是街头饮品店里的现制饮品,都有不少热饮新品出现,暖柜也成为了不少便利店的必备。
各大品牌抢占暖饮市场
无论是主动拓展业务增加消费场景,或是 *** “卷起来”和竞品一起抢占用户。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抢占冬季暖饮赛道。
近日,奈雪的茶发力暖饮市场,首推植物饮料“奈雪暖茶”,主打低糖零脂肪,且特别添加了永福罗汉果汁,有蜜香暖梨汤和竹蔗茅根水两款产品;此外三得利中国官网显示,三得利上新蜜香系列、利趣奶茶系列等多款暖饮;农夫山泉主打暖饮的打奶茶系列最新推出了铁观音口味;冲击 *** 出可加热的玉米汁;豆源和也上新多款豆浆产品;红牛、可可满分也上新了可加热饮料……
在现制茶饮赛道,也已经有很多品牌聚焦大众对秋 *** 饮的需求,推出相关新品。比如,百分茶重新上架去年大火的栗子奶奶、芋泥豆乳奶奶;沪上阿姨上新超有料麻薯冻冻奶绿、人气百香果金菠萝等入秋热饮套装;奈雪的茶在点单界面增加了“热饮推荐”栏,包含热芋泥鲜奶茶、热霸气西柚等人气产品......
从品类层面分析,奈雪的茶、农夫山泉、冲击波等品牌的热饮囊括了奶茶、果汁、无糖茶饮料等品类,与当前热饮的主流品牌三得利、统一、康师傅等相比,产品线高度相似,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热饮市场的竞争态势。
可口可乐公司认为,热饮对于都市年轻消费者来说,“季节保暖”和“社交享受”的需求为先;对于跨年龄段的家庭来说,“美食陪伴”和“节日休闲”需求更多些。
目前饮料市场已经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但热饮产业仍然是一块尚未被瓜分的膏腴之地,在当下热饮品类的发展中,始终没有一个单品或品牌做大做强,能成功抢占所谓“冬季饮料淡季”表象下的大蛋糕。只要需求还未被满足,就有无限市场潜力,因此各大品牌的布局并非无的放矢。
据调查,有54.7%的消费者冬季会选择热饮。有数据显示,中国热饮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元,热饮市场规模正不断扩大。据GlobalData报告,到2022年,亚太地区热饮市场规模将从2017年的1593亿美元增加到215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6.3%。
随着暖饮市场渗透率的提升以及消费不断升级,为了满足消费者快捷化、健康化的多样需求,饮料行业推动布局暖饮市场的重要 *** 日益凸显。消费品行业资深投资人吴晓鹏认为,冬季是饮料市场的传统淡季,动销并不理想。暖饮的推出更多的是为了弥补因季节带来的市场损失,平衡销售的淡旺季,较大程度地延长产品的销售周期,维护好终端客情,进而能维持着较好的品牌势能。随着暖饮市场规模不断扩张,冬天喝热饮的消费习惯正在逐步养成。
养生+成今年暖饮热选
实际上,在上面这些“专业”的热饮产品出现之前,三得利蜜香暖橙、蜜香暖柚,统一阿萨姆奶茶、雅哈咖啡,康师傅经典奶茶、本味茶庄,雀巢咖啡等就曾是暖柜中的主流品牌。
“保温杯里泡枸杞”,秋冬季节,保暖与养生需求往往 *** 在一起。极目新闻记者探访发现,今年的热饮也更加注重健康养生等细分领域,主打“低脂”、“无糖”、“无添加”,抢占秋冬市场。养生+似乎成为了饮料企业入局暖饮市场的首选,各大饮料品牌暖饮基本都瞄准了保暖、无糖、养生等强功能 *** 特点。
奈雪的茶的“奈雪暖茶”均有助于生津止渴、润肺排毒;可口可乐在2020年就推出了可加热 “可口可乐生姜+”汽水,主打养胃保暖;北冰洋发布了“杞橙、天生桂杞、敲核、打麦”四款热饮新品,聚焦营养价值;三得利去年推出的升级版冬季暖饮,其中就包括经典无糖乌龙茶、黑乌龙茶等产品;走“养生范”的山海关也曾推出的热饮“喝玉米”和“核桃花生露”。
消费者对于暖饮的消费已经从传统的奶茶、乳茶转变为更为健康的低糖、功效 *** 热饮,梨、枣、姜等暖身养生元素的饮料在暖柜 *** 现的概率也越来越大。
而有研究数据显示,年轻人已是当下养生消费的主力军,18岁至35岁的年轻消费人群占健康养生消费人群的83.7%。值得一提的是,年轻人在健康消费选择上更趋个 *** 化,呈现出赶潮养生、懒系健康、内卷营养、悦己消费四大趋势。
很多茶饮店也开始为特殊时期的奶茶女孩们提供“热饮”,比如阿胶红糖牛乳茶、五黑精华水、黄芪当归大红瓶等,单杯 *** 15~28元不等。具有补血提 *** 效的红糖、阿胶、黑芝麻、黑枣、枸杞、当归等材料,都被运用到了茶饮当中,搭配上牛乳、冰博克、柠檬茶等,别有一番风味。
实际上,食品饮料行业靠强势的广告轰炸来获得消费者购买的时代已经过去,从当前的消费趋势可以看出,消费者更看重产品的健康属 *** ,企业只有生产出品质优、符合行业趋势,且 *** 价比高的产品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满足他们更高品质和精细化的消费需求,探讨和追寻与新生代们对话和共鸣的途径,现已成为各大品牌争夺饮料市场增量空间的重要课题。
前景巨大,但技术有待提升
尽管各大品牌纷纷布局暖饮市场,但由于受到包材的局限以及原材料方面的要求,部分消费者对于暖饮产品也产生了担忧,认为饮品放入暖柜中加热可能会对其保质期限、营养成分等产生影。
因此要布局暖饮市场,相关技术问题是摆在企业眼前的现实问题。比如果汁等产品,加热到60度就会影响消费者口感,在高温中长期保存会更容易变质。因此,开发暖饮产品需要平衡消费者口味、温度升高对保质期影响、技术保障等多方面因素。
推新品的同时,饮料企业也考虑到了热饮的特殊属 *** 对产品包材、原料质量等方面的要求。根据农夫山泉方面向北京商报记者提供的资料,新款铁观音打奶茶原料制茶过程中不添加茶粉、香精,不使用奶粉,牛奶采用冷链储存运输浓缩鲜奶,保留营养;可可满分官方 *** 表示,新品热饮0糖椰乳采用了可加热的PET包装,可用于热风柜等加热方式。
此外,放入暖饮柜的热饮都会重新贴上一张新的保质期标签,上面写有开始加热时间以及更佳饮用期限等字样。这是因为,热饮的包装一般都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耐热可至120℃,但不宜长期加热。
罗森的热饮保质期标签 ( *** 来源:小红书@罗森种草姬)
在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 *** 蓬看来,现今推出的热饮系列,主要是指一些可通过暖饮柜进行加热的奶茶、咖啡、果饮等产品,即可受热饮品。一方面可受热饮品本身加热后不会变质,另一方面产品包装也要有一定的受热 *** 。这就决定了,部分饮品想要进暖饮柜,就必须作出改变。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热饮市场发展,对包装材料、保质期长短、暖柜配备等都有一定要求。因此,行业进入大分化后,竞争的红利将更倾向于头部品牌。
同时伴随着越来越多饮品品牌踏足热饮领域,整个市场的增长趋势愈发明显。但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谁将赢得“暖饮大战”这场战局,仍待观察。
3.5元一瓶的奶茶,年销量突破40亿!成功问鼎中国奶茶之王提到中国的奶茶,大家会想到什么?奈雪的茶?喜茶?一点点?还是什么?随着软饮市场的发展,近几年来,各大城市的奶茶店,有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短短的纪念时间,奈雪的茶,喜茶更是完成多轮的市场融资。
中国的奶茶市场竞争已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比起咖啡的独角戏,似乎奶茶并非是三足鼎立,而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到奈雪的茶门口排着长队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到喜茶主打年轻人的市场,我们可以看到一点点的市场不断壮大,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奶茶店门口排队的现象。
茶文化
根据我国经济局发布的数据来看,预计在2020年,我国的软饮消费市场将突破23000亿元。以百事可乐、可口可乐、雀巢为主导的国外饮料巨鳄,还有以国内为首的娃哈哈、康师傅、农夫山泉、汇源果汁、农夫山泉等。随着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加,如乐虎、宝矿力特、健力宝等功能饮料的异军突起,再次让国内的软饮市场再次进入白热化的竞争。
快节奏生活之中,能抽出时间慢品一杯茶渐渐成为一种奢侈,而快消品的奶茶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可真正说到中国的奶茶销量之冠,大家可能万万想不到是,它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不论各大超市或街头巷尾的便利店,且销售价只有3.5元。正是这样的一瓶奶茶,以年销售40亿的业绩,成功问鼎中国奶茶销量之冠。
茶文化
康师傅在几年前进入饮料市场以来,统一实业也紧随市场,快速加入了饮料市场。不仅是大家熟悉的方便面制造商,也在饮料市场上占有重要位置。康师傅的绿茶、冰红茶、 *** 茶是以茶为主导的饮料。据尼尔森的数据统计,康师傅2019年饮料(包括奶茶)占总销售额的45.7%,果汁销量占15.9%,包装水的销量占5.4%,百事碳酸饮料占市场32.9%。
大家所熟悉总部位于台南,经过了半个多世纪发展的统一企业,不仅方便面的市场占市场先导地位,饮料的市场在几年的发展中,逐步处于市场的领先地位。
茶文化
如果康师傅推出茶饮一样,统一也推出了大家所熟悉的统一绿茶、统一 冰红茶、 *** 雪梨茶、茶里王、阿萨姆奶茶等。据公司业务数据显示,方便面业务在2019年实现收益85亿元,较去年增长0.9%。而奶茶更是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达到了13.1%,并且实现了连续三年的增长。而在饮料方面,2019年统一饮料事业收益达到了惊人的56.16亿元。
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统一企业旗下的阿萨姆奶茶,以年销量40亿的业绩,问鼎中国奶茶销量之冠,顶峰时期更是占据市场近70%的份额。40亿的销售业绩,也占据统一饮料收益的85%左右。
茶文化
对于我们熟悉的奈雪的茶、一点点、喜茶等品牌,看到这样的业绩也只能望洋兴叹。如火如荼的市场运作,各大商业中心开花的喜茶、奈雪的茶一年的销售业绩也只不过做到了10亿元份额。
2009年10月统一正式推出500毫升奶茶,选用阿萨姆红茶,融合进口的乳饮料。通过特殊的工艺,使得阿萨姆具有天然的果香的滇红特点的红茶,加入了优质水果、麦香、巧克力等原料,搭配出层次完全不同的口感,丝丝润滑中,又带有香醇的口感。通过五年的发展,于2014年9月正式更名晴蓝阿萨姆奶茶。
茶文化
在现调现制的奶茶行业的市场冲击下,开盖即饮的阿萨姆奶茶同样占据着市场的主导位置。在多年积淀的市场销售渠道下,不论是大型商超、还是便利店、或者一些终端消费市场都可以看到阿萨姆奶茶的身影,这样也保证了连续三年的两位数的业绩增长。对于同一饮料事业部的业绩来说,阿萨姆的贡献功不可没。
随着逐步崛起的奶茶市场,在大量资本的注入后,快消品的茶饮料正在迅猛发展。不论是现调现制的奶茶,还是传统的茶叶销售,茶叶市场与茶叶文化又将迎来新的增长点。
茶文化
结语
随着年轻市场的崛起,传统的茶叶销售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新兴茶叶市场的崛起,也让茶叶文化在这样的交替中,我们要传承茶文化的悠久历史,也应该在快节奏的生活中给自己片刻的停歇。慢品一杯茶,慢品我们的生活,慢品生活的滋味!
重磅 | 年销40亿后再扩新版图,统一阿萨姆推出杯装冲泡奶茶阿萨姆,上市十年,年销40亿,在即饮奶茶品类里一骑绝尘。作为坐拥这款大单品的统一,也因此稳坐即饮奶茶老大之位。近日,统一阿萨姆推出了新装奶茶,一脚跨进了冲泡领域!
1、售价6元,阿萨姆推出杯装冲泡奶茶
近日,食品板获悉,统一推出了杯装阿萨姆固体奶茶饮料,以全新的包装和 *** 进一步挖掘产品价值。
据了解,杯装冲泡类与即饮瓶装的阿萨姆颇为相似但又不尽相同。配方上,奶茶精选阿萨姆邦红茶和优质进口奶源,经过秘制的加工,味道丝滑香甜,清香四溢。包装上,杯装阿萨姆奶茶延续了即饮瓶装的色调,以褐色和深蓝为底色,使产品包装具有一定延续 *** 。内容物上,杯装阿萨姆内有珍珠粉圆和原味奶茶两个 *** 包装,只要开水冲泡,即可享受一杯香浓顺滑,Q弹软糯,满足感爆棚的奶茶。
据了解,杯装阿萨姆奶茶售价6元(注:区域渠道不同, *** 会有浮动),前不久,统一已在广东、河南、河北等区域开启招募杯装奶茶经销客户的工作,并逐步酝酿上市。
2、消除季节销售弊端,统一要动谁的奶酪
众所周知,在饮品领域均有淡旺季之分,即饮类产品更适合夏季饮用,而冲泡类更适合秋冬季饮用。此次统一推出杯装冲泡类无疑是为了消除淡旺季销售弊端。
目前,统一统领着即饮奶茶市场,而冲泡类奶茶市场则被香飘飘牢牢把握着。据尼尔森数据显示,香飘飘2012年至2018年连续7年市场份额保持之一,其中2018年市场占有率高达 63.1%,成为这一品类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那么,此番统一推出杯装冲泡奶茶对奶茶霸主香飘飘而言,无疑是一场较量。
从上表可知,香飘飘奶茶经典系列 *** 在3.3元左右,好料系列在5元左右,珍珠双拼6~7元。而统一推出的杯装奶茶 *** 在6元,综合内容物和 *** 来看,统一阿萨姆杯装奶茶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3、年销40亿,孤独求败的阿萨姆
统一阿萨姆奶茶诞生于2009年,以PET瓶为产品包装提升了奶茶饮用的便利 *** ,拓展了奶茶产品的消费场景,销售收入从2010年的4亿元快速上升至 2013年的23亿元,成为品类领导者,市占率一度高达72.3%。2018年,阿萨姆奶茶收益同比增长13.6%,继续在良 *** 的轨道上运营,2018年销售规模已超过40亿元,在统一内部被奉为“梦幻大单品。”
2019年上半年,统一奶茶&咖啡业务合计约24.47元,由于其咖啡业务量小且略有下滑,而奶茶业务同比增长14.3%,推测阿萨姆奶茶销售额超过20亿元。据兴业证券研报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阿萨姆奶茶延续上半年态势,依旧维持双位数增长!
从2009年到2019年,上市十年,统一阿萨姆在即饮奶茶领域独领 *** ,如今通过新的升级和改变进一步抢攻市场。
正如统一董事长罗智先所说,统一奶茶就像是“一个人的武林”,如何让“武林”继续下去这是统一在思考的问题,而杯装冲泡奶茶,或许就是统一为此做的改变。现在冲泡类奶茶的销售旺季已然到了,我们且看统一如何打响冲泡奶茶之一枪!
来源:食品板
探访元气森林工厂:仍在扩产,当地人不爱喝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创 燃财经出品
作者 | 曹 杨 冯晓亭
编辑 | 饶霞飞
“不清楚,没什么影响,我们这里的工作一切正常。”
尽管“0蔗糖和0糖”事件在消费者中引起了轩然 *** ,但燃财经现场探访时发现,元气森林在安徽省滁州的生产基地却波澜不惊。
“听说他们还在扩张生产基地,也还在大量招人。”滁州当地人对元气森林工厂的印象不错,“他们的待遇比当地要好。”
但在滁州当地,“元气森林”的饮料并不为人熟知。在燃财经所入住的酒店,酒店内的货品陈列处并没有发现元气森林产品的身影,更多的还是康师傅、可口可乐等常规饮品。在当地超市货架上,元气森林产品也只有一款“乳茶茉香味”饮品的受委托方 *** 现滁州工厂信息。而且当地超市售价也与北京广州等城市所差无几。
当地居民对元气森林同样并没有太多认知,年龄偏大一些的市民大多表示从未听说过这个品牌,只有当提到元气森林在当地建厂信息时,才会反应过来,“哦,你说这个啊,这只是个北京牌子,在滁州建厂而已。”他们并不怎么喝当地生产的这种“网红饮料”,“有点贵,听说还是无糖的?没什么特殊的味道,我们都不怎么爱喝。”
但在产地不怎么受欢迎的饮料在年轻人中却深受追捧。
据新京报贝壳财经报道,2019年6·18期间,元气森林在天猫卖出226万瓶饮品,拿下“天猫水饮品类销量及销售额之一名”,全网总销量达到323万瓶,总销售额突破1500万元。而到了2020年5月,元气森林单月销售额达到2.6亿元,超2018年全年;2020年前五个月,共计售出1.9亿瓶,总销售额达到6.6亿元。2020年全年,元气森林实现销售额近30亿元。
“0蔗糖和0糖”是元气森林的卖点,从诞生之初,元气森林便打着“0糖0脂0卡”的“健康旗号”迅速成为国内饮料界的网红品牌,在收获了一大批年轻消费者的同时,也获得了资本的青睐。
天眼查专业版资料显示,自成立后,元气森林保持着一年一融资的节奏。2021年3月30日,元气森林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由新晋股东华平投资、L catterton和老股东红杉资本中国为领投方。虽未披露交易金额,但本轮融资完成后,元气森林估值已达60亿美元。
根据36氪此前的报道,在2020年3月1日完成的战略融资后,元气森林的估值为20亿美元。也就是说,不足一年的时间里,元气森林的估值暴涨约3倍。
但现在,元气森林自己打了自己的脸。
4月10日,元气森林官方微博发布一条名为“一个迟来的升级”的微博,向消费者重新定义“0蔗糖和0糖”。其表示,在乳茶产品的产品标示和宣传中,没有说明“0糖”和“0蔗糖”的区别,容易引发误解。从2月4日起生产的大部分乳茶和3月18日起生产的全部乳茶,包装从原来的“0蔗糖 低脂肪”改为“低糖 低脂肪”。从3月20日起生产的全部元气森林乳茶,原料中不再含有结晶果糖。
元气森林的微博一发,便瞬间在社交媒体引起轩然 *** 。“骗我的钱就算了,还骗我长胖。”“这难道不是欺骗消费者吗?”“元气森林就是靠忽悠发家致富的”……在各个平台,对元气森林的指责声不绝于耳。截至燃财经发稿,微博上话题 #元气森林因宣传0蔗糖致歉#的话题阅读量已达2.6亿,讨论量1.8万。
对于元气森林的解释,消费者和业界并不卖账。知乎用户、慕尼黑大学流行病学硕士KellyWe *** er称,从现有的研究证据来看,用果糖替换蔗糖,这不仅仅是商业诚信的问题,更是一种会给消费者造成额外的健康隐患的做法。
4月12日,新华网评论,元气森林的“提醒式道歉”和红包,并不能抚平消费者的愤怒:“道歉有用吗?我的肥肉不接受道歉!”并且,正如元气森林在公告开头所写的“一个迟来的升级”,官方依旧在玩着文字游戏,口头上在致歉,实则核心还是将该事件定义为“产品升级”而非“营销事故”。
上海市光大律师事务所唐梦律师告诉燃财经,成分信息现在元气森林已经承认不符了,也确实很可能有消费者会误以为不含有任何糖分而购买。依据《广告法》第二十八条,商品的成分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且对购买行为有实质 *** 影响的,就可以认定为虚假广告。
而依据《广告法》第五十五条,违法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更高可罚款一百万元。
实际上,不仅仅是元气森林,近年来,在“高糖加速衰老、肥胖”的宣传认知下,当代年轻人的“佛系”养生意识强烈,“0糖”“0卡”“0脂肪”渐渐成为不少年轻人的追求。于是,一系列新型代糖甚至是零糖产品应运而生,农夫山泉、可口可乐、康师傅等知名品牌旗下,均有相应的产品。
代糖即人工甜味剂。据三万资本报道,人工甜味剂指通过人工化学改造或合成的具有甜味的化学物质,甜度高,没有热量,大部分人工甜味剂几乎不被 *** 转化,不具备营养价值。
但这并意味着,市面的一些所谓“无糖”饮料,就真的全都是“无糖”,消费者在购买时,需要更为仔细地甄别。
而“画皮”剥开后,元气森林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是否还能一如既往,这要看元气森林接下来能否赢回消费者曾经对它的信任。显然,这有很大的难度。
外面很热闹,工厂很安静
尽管外界的非议很大,但元气森林的产地依然“元气十足”。
4月13日下午,燃财经来到安徽滁州,这里有元气森林建立的首个自建生产基地,工厂北门外停放数辆空车状态的大型货车。货车呈有序状态,前车开进厂区后,后车便会开上工厂门口以便工厂工作人员对车辆进行杀菌消毒,前车装载完毕驶出后,后车便开进厂区,以此循环。
“不清楚,这两天来往的车(更大允许牵引质量40000kg集装箱车)没有觉得减少,和往常差不多,都是40-50车次一天。”当天下午,北门门口外还有几位等待装货的货车司机在聊天,当燃财经询问他们对元气森林近日发布的声明以及造成社会热议是否了解时,均对此表示毫不知情。
当燃财经进一步问及货物一般运去哪个地区时,一名司机回答道,“滁州这个工厂是比较大的产地,货物去向来自全国各地。”据燃财经观察,停放在门口的数辆货车的 *** 多为苏A和皖M,意味着车辆多来自南京及滁州。
“我们这里一切正常。”一位元气森林工厂的员工同样表示并不知情,该员工告诉燃财经,从他观察来看,近几日来,工厂的生产并未因此受到影响。
“不会有什么影响啊,我们还在扩产。”上述员工告诉燃财经,目前投产的还只是一期项目,而去年开始施工的二期项目也接近尾声,建成投产也指日可待。
来源 / 燃财经拍摄
事实上,元气森林也在滁州当地大举招人。在滁州人才网小程序内,元气森林公司共发布15个岗位 *** ,另有一间人力资源公司发布两个与元气森林相关的工作岗位。在与元气森林有关的17个 *** 岗位信息中,其中饮料技能工和包装 *** 作员 *** 人数均高达30人,包装 *** 作员的月薪在4000-7000元区间,而饮料技能工的月薪则在6000-7000元区间。
王礼有意前来面试元气森林岗位,他告诉燃财经,元气森林开出的薪资福利在当地都称得上是不错,“滁州当地工人工资在4000元左右,但元气森林除了给员工买五险一金外还包吃住,开的工资也比其他工厂要多出几百一千元。”
王礼告诉燃财经,他只知道元气森林是个网红品牌,但他并没有买过元气森林的产品,“四五块钱一瓶饮料有点贵,而且还说无糖,无糖饮料我觉得不会好喝到哪去,所以从来没有买过。”燃财经了解到,不少当地人都持有相似的观点,几家商超的工作人员都说,元气森林的产品,在当地的销量不大。
王礼说,虽然他自己没有尝过元气森林产品,但从过去经验来看他觉得这还是一家挺不错的公司,“饮料食品公司发展好坏主要看产能,简单来说每天来工厂运货的车越多意味着公司越好。我之前在银鹭上过班,银鹭一天来运货的货车都没元气森林工厂半天的数量多。”
元气森林在去年斥资建设的除了滁州工厂二期项目外,还有位于天津和广东肇庆的生产基地。元气森林在华东区、华北区及华南区大肆斥资建厂,甚至还计划下一步在武汉、成都等城市兴建工厂的动机昭然若揭,无外乎其一是扩大产能和创新,其二便是以点带面,促进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市场的辐射以及降低运输成本。
毕竟,在2020年7月滁州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前,元气森林产品的生产靠的全都是代工生产模式。在滁州当地招兵买 *** 同时,元气森林也不忘在BOSS直聘上发布“饮料生产驻厂”岗位,该岗位主要负责代工厂生产管理。
燃财经走访北京、广州、滁州等多地超市,在货架上陈列的元气森林系列产品,主要有6款,其中,气泡水、燃茶和乳茶系列最为常见,另外三款产品是满分、健美轻茶和外星人,并非是常规入驻产品。
进一步查看元气森林产品瓶身上的信息时,燃财经发现,绝大部分产品都由元气森林委托他方进行生产,而且有数家受委托方公司。其中健力宝、汇源、统实(为统一代工)、东洋饮料等公司均为元气森林产品做代工生产。有意思的是,该次元气森林出问题的乳茶系列,除滁州工厂生产外,便是由统实负责代工生产,与此同时,统实也是统一阿萨姆奶茶的受委托方。
元气森林露馅了
与“一切正常”的生产基地形成鲜明对 *** ,是气愤的消费者。
“重要误导,血糖高的人严重受害。”“我家人有糖尿病,不能喝糖,看他们说无糖,他们经常会买着喝,这不是害人吗?”“我每天还喝得心安理得,还卖得这么贵。”“从名字开始抄袭的一个产品,还有什么可以相信的。”……在微博话题下,对元气森林的口诛笔伐比比皆是。
但元气森林显然并没有把这件事当作一回事,在4月10日的微博中,他们给出了一个看似完美的解决方案。“凡在元气森林电商官方店铺购买过乳茶的用户们,联系店铺 *** ,可以领取20元现金红包。”
这一解决方案被消费者直指“毫无诚意”。“明明是虚假宣传,说赔偿消费者,还得让消费者上赶着找你们, *** *** 多次已读不回强制关闭对话……”而遇到上述遭遇的消费者大有人在,“我的 *** 白草莓直接未读,6个半小时,找了好几次,根本没人回,笑死”、“ *** 已读不回复,那发给我 *** 的意义在哪……”
网友小简告诉燃财经,自4月11日上午收到元气森林旗舰店发来的一条“一个迟到的红包”信息后,她便自行前往天猫旗舰店与 *** 进行沟通,但给 *** 发送多条信息后,均未得到 *** 的正面回复,小简现已找到红包登记链接入口进行了信息登记,截至发稿,金额仍未到账。
尽管元气森林官方表示,“乳茶的用户们太多,现在店铺所有账号都因发红包较多而受到风险提示,大家耐心等待一下”。但这场因元气森林旗下乳茶产品因“0蔗糖、低脂肪”引发的文字游戏,似乎还没有平息。
从2016年成立至今,元气森林凭借着“无糖、低热量”的概念,目标群体直指Z世代,在强大的营销“造势”下,元气森林在饮料市场一路高歌猛进。
元气森林在营销上称得上“大手笔”。据Growthbox的产品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元气森林共计在线上和线下花去了6亿元用以营销,其广告投放主要集中在综艺节目和电视剧上。
据燃财经不完全统计,元气森林先后赞助了《我们的乐队》《运动吧少年》《人生一串》《生活如沸》等综艺。2020年元气森林还斥资1.5亿元拿下了B站春晚赞助权。
综艺之外,元气森林还在2020年,借着《乘风破浪的姐姐》大热之风,请到了自带流量的张雨绮担任品牌大使。根据元气森林官方信息,魏大勋、王一博、李沁、热依扎、孙怡等明星也都在饮用元气森林的产品。
这一系列 *** 作,更加深了元气森林在大众尤其是年轻人心中的印象,同时也让元气森林受到资本的青睐。
天眼查信息显示,成立一年后,2017月12月19日,元气森林便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挑战者资本。此后,元气森林基本保持着一年一轮融资高歌猛进。
2019年,元气森林分别在3月和10月,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先后完成了B轮及1.5亿人民币的战略融资。
数据来源 / 天眼查,燃财经制图
然而,突飞猛进的元气森林,其实早在微博公告之前,关于其旗下“无糖”乳茶的质疑声就已经不绝于耳。
知乎用户、慕尼黑大学流行病学硕士KellyWe *** er在《超市常见低糖、无糖饮料的营养学价值点评》一文中明确将元气森林乳茶列为高糖/高热量组。
KellyWe *** er表示,事实上,普通饮料加的蔗糖,和元气森林乳茶加的果糖,都是精制糖。所以,营养学上来说,普通饮料加蔗糖是“加糖”,元气森林乳茶加果糖也是“加糖”。更为值得关注的是,果糖是比蔗糖对健康更不好的糖。
而经过其计算,一瓶480ml的咖啡味乳茶,其能量高达180*480/100/4.184=206kcal了,相当于一位轻体力活动的18-49岁女 *** 的1/3顿中午饭。
除此之外,对于元气森林在乳茶宣传中涉及的果糖GI低,KellyWe *** er称,这纯属避重就轻的文字游戏。“GI是‘血糖生成指数’,而你摄入果糖,然后测葡萄糖,那可不得什么也找不到?”
而除了旗下乳茶产品成分被质疑,元气森林从商标到包装均走日系风格,但实际产地、工厂与销售市场却均在中国的“伪日系”风波也从未间断。
但彼时的元气森林或许正在忙着建厂,并没有时间将文字游戏与“伪日系”风波放在眼里。
“0糖”也不建议随便喝
借助“无糖”概念“发家致富”的元气森林发掘的是一个怎样的金矿?
根据IDF数据,2019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20-79岁)已达4.63亿,预计到2045年,全球将有7亿人患有糖尿病。IDF预计至2045年时,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中国、印度和美国将分别达到1.47亿、1.34亿和3600万。
随着消费升级的发展与人们对健康意识的觉醒,过多摄入糖对体内的危害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与此同时,我国也在频繁 *** 多项政策文件提倡减糖生活,倡导使用食品安全标准允许的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取代蔗糖。
于是,“无糖”之风迅速吹起。
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年-2027年中国无糖饮料产业市场研究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显示,中国无糖饮料行业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16.6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67.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1.85%;到2019年中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达到98.7亿元,同比增长46.88%。
其中消费者消费频次较高的茶饮、碳酸饮料、苏打水等均出现了无糖饮料,入局的玩家除了以元气森林为 *** 的新式饮品外,农夫山泉、可口可乐、康师傅等也同样不甘落后。
《2020年中国无糖饮料行业分析报告-行业竞争现状与前景评估预测》显示,在2020年5月我国无糖饮料行业品牌中,元气森林销售额占比排名之一,达到39%。而元气森林、可口可乐以及农夫山泉的销售额同比增幅达到300%以上。
4月13日,燃财经在北京某大型超市内,找到了包括元气森林旗下的气泡水、乳茶,农夫山泉旗下东方树叶、尖叫,可口可乐旗下怡泉、可口可乐、雪碧、AH!HA!小宇宙等多款饮品。这些饮品当中有的标明“无糖”,有的标明“0糖、0卡”、“0脂肪”,还有的标明“0蔗糖”。
来源 / 燃财经拍摄
燃财经经对比发现,在上述八款所谓的“0糖、0卡”的饮品当中,除了农夫山泉旗下的东方树叶之外,其余七款产品,或多或少都添加了代糖,即甜味剂。
其中,添加了一种甜味剂的饮品有元气森林的气泡水和AH!HA!小宇宙,二者添加的均为被称为功能 *** 糖醇的赤藓糖醇,且在配料表中的顺序均仅次于水排名第二位。这也就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些“0糖”的饮品,喝起来味道丝毫不受影响,还是那么的甜滋滋。
添加了两款甜味剂的产品为可口可乐旗下的怡泉和健怡可乐,二者添加的均为人工甜味剂安赛蜜和蔗糖素(即三氯蔗糖)。
而农夫山泉旗下的尖叫、元气森林的乳茶,以及可口可乐旗下的无糖可乐与无糖雪碧,则均添加了三种或三种以上的甜味剂。其中尖叫添加了木糖醇、赤藓糖醇和三氯蔗糖(即蔗糖素);元气森林的乳茶添加了赤藓糖醇、甜菊糖苷,结晶果糖;无糖可乐与无糖雪碧中添加了阿斯巴甜、安赛蜜、蔗糖素。
这些饮料所宣传的“无糖”到底是否真正“健康无忧”?
北京电力医院副主任营养师、北京市 *** 营养餐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安健华告诉燃财经,对于不同饮品添加的不同甜味剂,其主要的区别在于提取物和甜度的不同。
国家一级公共营养师臧全宜对燃财经表示,代糖所谓的更有利于身体健康是相对而言,并非绝对的。其与砂糖比较来说,确实对血糖的波动以及 *** 的形成影响比较小。但对于很多借助这种“0糖”来减肥的人来说,在选择饮品的同时,不仅要看糖的含量,还要看能量,即一百毫升饮品提供的能量占到了这一天应该摄入能量的百分 *** 多少。
同时,臧全宜表示,商家在宣传引导消费者时,也不能强调“0糖”。除此之外,有一些代糖本身就存在争议,如阿斯巴甜。
KellyWe *** er对此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KellyWe *** er称,尽管甜味剂是一种只赋予食品甜味,能量很低或者不含能量的物质,但现有流行病学证据表明,喝使用非营养 *** 甜味剂的甜饮料,并不见得有更低的肥胖、二型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同时,如果只将含糖饮料改成无糖饮料,而不改变其他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那么能获得的健康收益可能仍然非常有限。
“但不管是哪种饮料,其中是否含糖,都需要控制,都不建议过量饮用。”臧全宜表示,如果出于健康考虑,少喝甚至不喝饮料是更好的选择。
“元气森林过去一直宣称的‘无糖’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更何况他这次自己亦表明并非真正‘无糖’。”业内专家王丽表示,经过此次事件后,“无糖”的元气森林还能不能再在消费者心目中“甜”起来,值得质疑。
*题图来源于视觉中国。文中小宇、小简、王礼、王丽均为化名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