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加入欧共体的时间 英国有加入欧盟吗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7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英国加入欧共体的时间,以及英国有加入欧盟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英国加入欧共体是在哪一年
  2. 欧共体成立的时间
  3. 英国什么时候加入的欧共体

一、英国加入欧共体是在哪一年

1、1973年,英国正式成为欧洲共同体(E *** opean Community,简称EC)的成员国。自那时起,至2023年,英国作为成员国已满50周年。欧洲共同体后来演变为欧洲联盟(E *** opean Union,简称EU),英国在2020年正式脱离欧盟。

2、欧洲共同体的成立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它最初由三个部分组成:欧洲煤钢联营(E *** o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简称ECSC)、欧洲原子能联营(E *** opean Atomic Ener *** Community,简称EUR *** )和欧洲经济共同体(E *** opean Economic Community,简称EEC)。其中,欧洲经济共同体是英国加入的主要组织,并且对英国与欧洲联盟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欧共体成立的时间

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三个组织的机构完全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又称西欧共同市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大国崛起,欧洲各国的经济和 *** 地位急剧下降。西欧的一些 *** 迫切感到必须加强西欧各国间的合作以防止走下坡路,沦为美国的附庸。此外,西欧在美苏冷战对峙的局势下,十分担心苏联的扩张,希望各国联合以保证自身安全,提高西欧的国际地位。美国对西欧的联合持赞同态度,希望建立一个在美国控制下的“经济发展、军事强大、 *** 稳定的统一欧洲”,来帮助它抗衡苏联。战后初期,英国对西欧联合十分积极。它想凭借自己和美国的特殊关系,领导这一联合。1946年9月19日,丘吉尔发表演讲,说欧洲国家再相互厮杀下去,终会有一天重新回到黑暗的中世纪去。办法只有一条,那就是:“重建欧洲大家庭,或尽我们所能地给它提供一个机构,使欧洲大家庭得以在和平、安全和 *** 中安居。我们必须建立一种类似欧洲合众国的组织”。1948年1月,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在下院发表演说,表示要摒弃传统的均势外交,实现西欧的统一。1948年5月7~10日,欧洲统一运动 *** 在海牙举行会议。英国的丘吉尔,法国的雷诺、皮杜尔、舒曼,意大利的加斯佩里等参加了会议。会议决定由发起团体组成联合 *** 会,以推动欧洲的统一。经过筹备,1949年5月5日英、法、比、荷、卢以及意、爱(尔兰)、丹、挪、瑞(典)十国正式签署章程,成立欧洲 *** 会,研究欧洲联合问题。由于英法对合作的方式意见不一,欧洲 *** 会没能发挥什么重要作用。

进入50年代后,随着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愈来愈多的人主 *** 立一个比较密切合作的联盟,这个联盟不那么依赖美国,有某种 *** *** 。这种想法同英国的设计不一致,因此,英国逐步失去它在西欧联合中的重要地位。在寻求欧洲联合途径中,法国人让·莫内(1838~1979年)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莫内靠自学努力,成为一名很有才华的经济学家。他一生为创建欧洲联邦而奔波,被誉为“欧洲之父”。1949年,他提出一份报告,主张通过经济合作,通过对煤炭和钢铁实行联营共管走向联合。莫内的方案得到法国外长舒曼的支持。1950年5月,舒曼正式提出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译欧洲煤钢联营)的计划,即舒曼计划。联邦德国 *** 阿登纳积极支持这一倡议。经过协商,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 *** 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建立一个管理煤钢事务的超国家组织机构。这个机构有权决定六国的煤钢生产、投资、 *** 和原料分配,以至发展或停闭某些企业。它还掌管煤钢共同体同其他国家、其他国际组织的关系。煤钢共同体的形成促进了法国与联邦德国和解,也促进了六国经济的发展。1951~1954年期间,六国的煤产量增加了23%,钢产量增加了14.5%。

在煤钢共同体取得成绩的情况下,荷、比、卢三国于1955年5月联合提出一份备忘录,要求六国实行电力、原子能、运输等部门的一体化,并成立全面关税同盟。同年6月,六国外长在意大利墨西纳开会,讨论三国备忘录,确定了建立欧洲共同市场的基本设想和目标,并决定由各国 *** *** 和专家组成筹备 *** 会,具体筹划此项事务。

由于六国的经济 *** 情况不同,要求各异,筹备 *** 会经过两年的努力才达成协议。1957年3月25日,六国 *** 的首脑或外长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为罗马条约。

罗马条约共有六大部分,248条,还附有11份议定书和三个专约以及若干清单。条约规定了共同体活动的内容、方式和争取的目标。同一般国际条约不同,该条约是无限期的。它没有规定退出条约的程序,却有欢迎其他欧洲国家参加共同体的条文。这说明,六国把共同体看作是一个更加广泛的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基础和起点。

罗马条约设立了一系列组织机构,以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主要机构有:一、部长理事会。它是共同体的决策机构,负责协调各成员国的社会经济政策,拥有制定共同政策、颁布法规和指令的权力。理事会在表决中一般采取协商一致的原则。所通过的决议对所有成员国都有约束力。二、 *** 会。它是共同体的执行机构,负责监督条约的实施和共同体各机构所作决定的执行, *** 共同体进行对外联系、谈判和签订协议,管理共同体财务。 *** 会成员只对共同体负责,不对本国 *** 负责。三、议会。它与煤钢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组织的议会是合一的。1962年3月被正式命名为欧洲议会。议会基本上是咨询和评议 *** 机构,无 *** 权。它有权以三分之二多数的不信任票,迫使共同体 *** 会辞职。议员由各国议会推派,1979年起改为直接普选。四、 *** 。它也是同其他两个共同体组织的 *** 合一的。 *** 是仲裁机构,负责解释罗马条约和共同体各机构颁布的法令和决议,裁决共同体各成员国之间、各机构之间、各公司之间的 *** 。条约还规定设立一系列附属机构和专门机构,如预算 *** 会、货币 *** 会等。

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三个组织的机构完全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又称西欧共同市场。英国为了对抗欧洲经济共同体,拉拢丹麦、挪威、瑞典、瑞士、奥地利和葡萄牙于1960年组成欧洲 *** 贸易联盟。这个七国集团也采取削减税收措施,但是,它不接受欧洲经济共同体想要达到的那种国际化程度。英国这一措施并未奏效。 *** 贸易联盟远远敌不过经济共同体。1961年8月,英国正式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由于英国当时不愿放弃英美的特殊关系,不愿放弃帝国特惠制,法国等共同体其他成员国否决了英国的申请。直到1973年,欧洲共同体才接受英国、爱尔兰、丹麦三国加入。1981年1月1日起,希腊成为第十个成员国。1986年1月,欧洲共同体由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加入,发展为12个成员国。

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后,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实现了关税同盟、共同的农业政策,并着手建立货币同盟。 *** 联合也日益加强。

关税同盟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重要基础。《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规定,关税同盟应从1958年1月1日起,经过12年过渡期,分三个阶段,于1970年1月1日建成。实行关税同盟的具体内容与做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之一,成员国逐步降低直至最后取消相互间的关税。在过渡时期的之一阶段(1958年1月1日至1962年1月1日)削减30%,第二阶段(1962年1月1日至1966年1月1日)再削减30%,第三阶段(1966年1月1日至1970年1月1日)完全取消相互间的关税。

第二,逐步拉平成员国对共同体以外国家的关税,统一对外关税率,以1957年1月1日六国对外关税率的平均数作为共同税率。现行税率高于共同关税的国家,超出部分在之一、第二阶段各减30%,第三阶段减至共同税率水平。现行税率低于共同税率的国家,则在每一阶段各按同样比例调高到共同税率水平。

第三,逐步放宽并最后取消成员国相互间的进口限额,每年放宽限额20%,直至全部取消定额 *** 。

经过六国的努力,关税同盟顺利实现。1962年,六国间工业品进口限额全部取消。1968年7月1日,即提前一年半,全部取消了共同体成员国间的工业品关税,并实现了10.7%对外共同关税率。1972年1月,又将共同税率减为8.5%。

关税同盟的建立对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首先,它促进了对外贸易的扩大。1958~1972年期间,共同体六国的出口额从227亿美元增长到1412亿美元,增加了5.2倍,而美国只增加了1.7倍。共同体国家间的相互贸易增长更为迅速。从1958年到1972年的15年间,增长了9.7倍。同期共同体内部贸易在六国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从30%提高到51.7%。其次,关税同盟的建立, *** 了六国经济的发展。六国间关税的逐步消除,使各国不能再用关税保护本国市场。为了提高竞争能力,它们必须加速资本积累,增加企业投资,提高装备水平,以降低产品成本,这在一定时期促进了经济的增长。1959~1969年期间,共同体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5%,高于美国的4.3%和英国的3%。

欧洲共同体在实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制定共同的农业政策。六国通过逐步取消相互间农产品关税和统一农产品 *** 来实现六国间农产品的 *** 流通;建立农产品进口壁垒,对共同体以外的进口农产品征收差价税;建立共同农业基金,用于补贴出口,调节 *** 和 *** 农业结构。由于六国各自的农业状况很不相同,对于实行农业一体化存在着比实行关税同盟严重得多的分歧和矛盾。联邦德国农业不发达,农产品 *** 高。共同体统一农产品 *** 将对联邦德国不利。另外,联邦德国进口的农产品,70%来自共同体以外的国家, *** 低于法、意的 *** 。因此,联邦德国对实施共同农业政策一直是借故拖延。经过长期的争吵和协商,直到1963年,大部分农产品才实行了统一 *** ,建立了农产品共同市场,即在六国内部农产品免税 *** 流通,对外部进口的农产品由征收进口关税改征差价税。与此同时,各成员国按比例缴纳款项组成农业基金,用于保证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鼓励农产品出口和促进农业结构 *** 。共同的农业政策对农业发达的法国最为有利。1958~1973年间,法国农产品对共同市场其他成员国的出口增加了17倍,促进了法国农业的发展。共同体其他成员国也从共同体农业政策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好处。在60年代,共同体还基本实现了内部劳动力 *** 流动和资本 *** 流动,不过后者仍有某些 *** 。

在实现关税同盟和农业一体化后,协调货币政策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没有各国币值和汇率的稳定,六国农产品统一 *** *** 就难以维持,工农业产品的 *** 流通也要受到影响。另外,60年代以来的美元危机冲击着欧洲金融市场。不少人要求建立欧洲统一货币以抗衡美元。1971年2月,六国达成协议,开始建立货币同盟,目标是通过统一各成员国的财政金融政策,到1980年底建立统一的欧洲货币。1972年3月,六国制定之一批措施,决定建立欧洲货币合作基金,以稳定各成员国之间的货币兑换率。但是,不久就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严重经济危机,原定计划的实施被搁置下来。

1978年,共同体首脑会议决定,从1979年起建立欧洲货币体系。主要内容为:之一,建立欧洲货币单位,作为欧洲货币体系的核心。每个参加国都确定本国货币对欧洲货币单位的中心汇率,并据此确定彼此货币之间的汇率。第二,扩大共同体各国货币联合浮动体系,以稳定各国货币之间的比价,使各国货币的上下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中心汇率的2.25%。第三,建立货币基金,用于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成员国货币的共同浮动。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为统一欧洲货币,建立全面的经济货币同盟迈出了重要一步。

欧洲共同体不仅在经济一体化方面取得了进展,而且还加强了 *** 合作,朝着 *** 联盟方面迈出了步伐。1960年7月,法国总统戴高乐同联邦德国 *** 阿登纳会谈时提出六国 *** 合作的主张。法国建议共同体国家在保持各国 *** *** 的前提下,组建“欧洲邦联”,以对抗美苏。联邦德国不同意这一建议。它不愿法国在邦联中居领导地位。同时,感到还有求于美国,须冲淡反美色彩。因此,主 *** 立一个在大西洋联盟内的、超国家的“欧洲联邦”,企图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在联邦中掌握实权。共同体其他成员国担心受法国和联邦德国的控制,因而对上述两个方案都不感兴趣。1973年,英国加入共同体后, *** 联盟问题更趋复杂,更难于达成一致协议。但是,共同体国家的 *** 合作在曲折中还是取得了进展。1974年底,共同体九国首脑会议决定把成员国首脑会议 *** 化,每年举行三次会议,成为凌驾于部长理事会之上的更高决策机构,定名为欧洲理事会。1979年6月,九国公民直接选出了欧洲议会议员,为 *** 一体化增添了新的因素。

8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走出滞胀,进入发展时期。美国的发展势头不断增强,而西欧国家相对减弱。社会上由此再起“欧洲衰落论”。面对这种形势,欧共体国家感到需要加强联合,以扭转不利形势。

1985年12月,欧共体在卢森堡举行欧洲理事会会议。出席会议的有12个国家的首脑,其中包括1981年加入欧共体的希腊和即将于1986年1月1日正式加入的西班牙、葡萄牙三国首脑。会议就加速经济一体化、 *** 决策机制等问题达成原则协议,通过《单一欧洲文件》(—译《欧洲一体化文件》),对罗马条约进行30年来之一次重要修改。1986年2月17日和28日,12国 *** 分别在卢森堡和海牙正式签署这一文件。

《单一欧洲文件》的主要内容有二:一是规定在19 *** 年年底以前实行商品、资本、劳务、人员 *** 流通的统一大市场,一是 *** 否决权,实行特定多数表决制。共同体 *** 会的建议如获欧洲议会赞同,理事会只需特定多数就可通过决定。后来规定,理事会共有76票,其中法、联邦德国、英、意各拥有10票,西班牙8票,葡、比、荷、希各5票,丹、爱各3票,卢森堡2票。特定多数为54票。换句话说,否定决议需要有23票,需要有三个或更多国家的反对。

为了按期建立统一大市场,共同体 *** 会 *** 德洛尔于1987年向首脑会议提出实施方案——《为单一欧洲文件的成功而奋斗》。在德洛尔的推动下,欧共体先后通过两百多个法规,以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规格,为建立统一大市场奠定基础。

三、英国什么时候加入的欧共体

1、1973年,丹麦、爱尔兰和英国加入欧共体。

2、1957年3月25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在罗马签订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条约生效,两个共同体正式成立。

3、 1965年4月8日,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这两个共同体和1951年成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67年7月1日,《布鲁塞尔条约》生效。

4、后经6次扩大,欧盟成员国增至27个,分别为: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芬兰、瑞典、塞浦路斯、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

5、 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 *** 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后,欧共体并未就其称谓的变更问题做出决定,但欧共体内和国际上越来越广泛地使用欧洲联盟(简称欧盟)。目前,欧共体和欧盟两种称谓均可使用。但法律文件和对外签署协议仍需用欧共体。

6、 1995年3月26日,对各类人员取消边界检查的《申根协定》在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西班牙、葡萄牙7国间正式生效。目前,《申根协定》的范围已扩大至15个欧洲国家。

7、 1996年12月14日,欧盟都柏林首脑会议通过了《稳定和增长公约》、《欧元的法律地位》和《新的货币汇率机制》的欧元运行机制文件。

英国加入欧共体的时间 英国有加入欧盟吗-第1张图片-

8、 2000年12月7日至11日,欧盟在法国尼斯举行首脑会议,通过了旨在 *** 欧盟机构、为欧盟东扩铺平道路的《尼斯条约》

9、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流通。3月1日,欧元成为欧元区国家唯一法定货币。目前,欧盟27个成员国中仅有13个加入了欧元区。

10、 2004年10月29日,欧盟25国首脑在意大利签署了《欧盟宪法条约》。2005年,法国和荷兰先后举行全民公决否决了该条约,欧盟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努力因此受挫。2006年5月27日,在欧盟外长特别会议上,各成员国表达了其共同 *** 意愿,即最迟于2009年完成这部基本法条约的批准进程。

11、 2005年10月,欧盟启动与土耳其和克罗地亚的入盟谈判。

12、 2006年3月,欧盟首脑会议审议了欧盟 *** 会发表的能源政策绿皮书,一致同意建立欧盟共同能源政策。

13、 2007年3月9日,欧盟通过了到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在欧盟总能源耗费中的比例提高到20%、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至少减少20%的强制 *** 目标,并表示愿和其它主要排放国一道将减排目标提高为30%。

关于英国加入欧共体的时间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英国 欧共体 有加 欧盟 加入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