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更怎么计算时间(古代一天多少个时辰)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24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古代的更怎么计算时间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古代的更怎么计算时间以及古代一天多少个时辰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更是什么。从何时开始。怎么计算
  2. 古代一天有几更,怎么计算的
  3. 古代计时的“更”是怎么计算的一个更相当于现在的多长时间

一、更是什么。从何时开始。怎么计算

1、更,是古代人夜间用来计时的单位。 *** 分为五更,每更约等于一个时辰.

2、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昼夜,称为“太阳日”,昼夜的形成即由此。其向阳之地面为昼

3、,背阳地面则为夜。春分以后,日照北半球渐多,因此北半球夜短昼长,南半球则相反

4、;秋分以后,日照南半球渐多,故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乃相反。

5、中国传统以十二个时辰来计算昼夜,以子,丑,寅,卯,辰,巳,午,申,酉,戌

6、,亥十二地支来表示,每时辰分为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下四刻。这样,每个时辰相

7、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如巳时相当于9时到11时。那时候,白天靠测量太阳的影子,夜晚

8、用漏壶(计时工具)滴水测时。但这不是最早的测时法。在这以前,如下表的俗称所反

9、映的情况。表内的俗称,是指十二时辰在古代的一种通俗叫法。这种俗称,就是中国古

10、人借助一些自然特征和生物特征来计时的。“鸡鸣”“人定”,借助于半夜鸡叫和人入

11、夜睡觉的特征。“食时”“晡时”,借助吃饭时刻表示时间。古人一日两餐,早饭在日

12、出以后,隅中以前,所以称这段时间为“食时”;晚饭在“日昳(太阳偏西)以后,日

13、入以前,所以称这段时间为“晡时”。其余八个时间以太阳位置为主要特征来命名的。

14、由于季节的不同,具体的时间差竟达两小时,因此后来被十二地支计时所替代。

15、另外,中国古代还有报更(又叫打更)的计时法。把夜间分为五更:相当于现代的

16、晚上7点到9点为一更,9点到11点为二更,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凌晨1点到3点为四更

17、在欧美国家,以一昼夜分为24小时,每小时分为四刻,又可分为60分,每分为60秒

18、计算。由于计时器即钟表仅有12小时,只合一昼夜之半,于是以上午下午来辨别,以夜

19、12时(下午24时)正,为0时,夜(上午)1时为1时,以正午12时为12时,下午1时为13

20、时,下午6时为18时,下午11时为23时。

21、昼夜的起讫时间,有两种不同的算法,欧美的24小时自0时算起,即自夜12时起算。

22、在夜12时以前为前一日,夜12时以后为次日。中国的十二时辰以子时为首,以夜晚11时

23、起至夜1时为子时,在夜11时以前为前一日,夜11时以后为次日。

24、古时辰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

25、今时间 23- 1时 1- 3时 3- 5时 5- 7时 7- 9时 9- 11时

26、古时子初子正丑初丑正寅初寅正卯初卯正辰初辰正巳初巳正

27、今时 23时 0时 1时 2时 3时 4时 5时 6时 7时 8时 9时 10时

28、古时辰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29、今时间 11- 13时 13- 15时 15- 17时 17- 19时 19- 21时 21- 23时

30、古时午初午正未初未正申初申正酉初酉正戌初戌正亥初亥正

31、今时 11时 12时 13时 14时 15时 16时 17时 18时 19时 20时 21时 22时

32、中国古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个小时。时辰用地支作名称,从夜间十一点算起,之一个时辰是子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

33、循环使用,一周期为12个。经常与天干配合使用,60个为一周期。可用于记录年、月、日、时辰。所谓“生辰八字”即出生时刻年月日和时辰的干支,共8个字,因以得名。

34、纪年时,每个地支对应一个属相,也叫生肖。

35、纪月时,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非中气)至下次节气,以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不是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许多历书注明某阴历月对应某干支,只是近似而非全等对应。

36、纪时时,每个地支对应固定的一段时间(时辰)。中国古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个小时。每个时辰都有固定的地支作名称,从夜间十一点算起,之一个时辰是子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必须注意的是子时分为0时到1时的早子时和23时到24时的晚子时。

37、地支对应的生肖、纪月时对应的节气时间段、近似农历月份、近似阳历月份、纪时的时刻、五行、阴阳列表如下。

38、地支生肖节气时间段近似阴历月份近似阳历月份时刻五行阴阳

39、子鼠大雪—小寒十一月 12月 23时—1时水阳

40、牛小寒—立春十二月 1月 1时—3时土阴

41、寅虎立春—惊蛰正月 2月 3时—5时木阳

42、卯兔惊蛰—清明二月 3月 5时—7时木阴

43、辰龙清明—立夏三月 4月 7时—9时土阳

44、巳蛇立夏—芒种四月 5月 9时—11时火阴

45、午马芒种—小暑五月 6月 11时—13时火阳

46、未羊小暑—立秋六月 7月 13时—15时土阴

古代的更怎么计算时间(古代一天多少个时辰)-第1张图片-

47、申猴立秋—白露七月 8月 15时—17时金阳

48、酉鸡白露—寒露八月 9月 17时—19时金阴

49、戌狗寒露—立冬九月 10月 19时—21时土阳

50、亥猪立冬—大雪十月 11月 21时—23时水阴

51、每年都有一个生肖,在该年出生的人就“属”这个生肖。人的岁数是12的倍数即为本命年,因为当年的生肖和人的生肖相同。

52、地支有六个组合,称为“ *** ”,有四个由三个地支组成的局势,称为三合局和全会方局,这种地支组合之后,亦会变化成不同的五行,因此亦会产生不同的较应。地支除了会合化局之外,地支还有互相冲克及相刑,故此亦会产生不同的较应。

53、地支 *** :子丑合化土寅亥合化木卯戌合化火辰酉合化金巳申合化水午未为阴阳中正合化土

54、地支三合:申子辰合成水局巳酉丑合成金局寅午戌合成火局亥卯未合成木局

55、地支三会:亥子丑会北方水局寅卯辰会东方木局巳午未会南方火局申酉戌会西方金局

56、地支相冲:子午相冲丑未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戌相冲巳亥相冲

57、地支相破:子酉相破午卯相破巳申相破寅亥相破辰丑相破戌未相破

58、地支相害: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

59、辰刑辰午刑午酉刑酉亥刑亥为自刑之刑

60、有些古代的典籍用地支来分章节,如《康熙字典》等。

61、西方数学刚传入中国时,中国的数学家用天干地支 *** 字母,十二地支分别 *** k-v这12个字母,大写字母用 *** 小写字母的汉字加口字旁表示。

二、古代一天有几更,怎么计算的

五更。从19:00开始,每2个小时为一更,直到早上5点结束。

1、一更19:00- 21:00在戌初一刻,称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这个时候,人还在活动着。

2、二更21:00- 23:00在亥初三刻,称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3、三更23:00- 01:00在子时整(即子正,亦即00:00),名夜半,又名子夜、中夜等。这是十二时辰的之一个时辰,也是夜色最深重的一个时辰。这无疑是 *** 中最为黑暗的时刻,这个时候黑暗足以吞噬一切。

4、四更01:00- 03:00在丑正二刻,名鸡鸣,又名荒鸡。虽说,三更过后天就应该慢慢变亮,但四更仍然属于黑夜,且是人睡得最沉的时候,于是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就有贼人趁着这黑夜开始捣起了乱。所以四更也可称为是“狗盗”之时。

5、五更03:00- 05:00在寅正四刻,称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这个时候,鸡仍在打鸣,而人们也逐渐从睡梦中清醒,开始迎接新的一天。

尽管现今华族社会已经停用“更”这个计时单位,但现代华文里依然会使用从“更”衍生出来的计时单位。现今的华文经常会使用“黄昏”来 *** 一个地区的傍晚时份。

成语里 *** 夜深的“半夜三更”(或倒装成“三更半夜”)是从上述的“三更”演变出来的。“半夜三更”一词于元代作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和元代作家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里首次出现。这句成语到现代依然被华族社会广泛使用。

三、古代计时的“更”是怎么计算的一个更相当于现在的多长时间

1、 *** 分为五更。古人把 *** 分为五个时辰,夜里的每个时辰被称为更。 *** 即为五更,每更为现今的两个小时。

2、一更夜从黄昏始 19至21点,一更在戌时,称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3、二更,21至23点,二更在亥时,名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4、三更,23至次日凌晨1点,三更在子时,名夜半,又名子夜、中夜等。这是十二时辰的之一个时辰,也是夜色最深重的一个时辰。

5、四更,1至3点,四更在丑时,名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虽说,三更过后天就应该慢慢变亮,但四更仍然属于黑夜,且是人睡得最沉的时候。

6、五更,3至5点,五更在寅时,称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这个时候,鸡仍在打鸣,而人们也逐渐从睡梦中清醒,开始迎接新的一天。

古代的更怎么计算时间和古代一天多少个时辰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标签: 古代 时辰 多少 时间 计算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