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上海八极拳的一些知识点,和八极拳入门基本功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几种风格的八极拳
从八极拳的产生、发展到今天,已经历了三百年的历史。八极拳在长期流传中,与其它门派相互学习和借鉴,又逐渐形成了技术内容相对一致,表现风格各异的八极拳流派,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八极拳大致可分成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以吴会清、吴秀峰先生为 *** 的孟村八极拳吴会清,宇穆亭,生于清同治八年,卒于公元1958年,享年 *** 岁,为八极拳五世传人。先生自幼习武,武功卓著,有“铁巴掌”之誉。他精于戏剧,自办的民间剧社“益盛公”,在济南至天津方圆几百公里内颇具影响。他一生培养的武术、戏剧人才若干,成名者不下数十人。他心胸豁达,兢兢业业,把武术中的拳术,器械套路对打真刀实枪地移植到艺术舞台上,为孟村八极拳的对外传播和树立良好形象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吴秀峰,为会清先生之长子,自幼年随父学艺,天资聪慧,由于他生来耳疾,人送绰号“吴聋子”。他的这一尊称也成为了那个时代八极拳更高水平的代名词,在津京一带武术界有着广泛影响。成年后的吴秀峰在继承孟村八极拳的同时,兼习劈挂、弹脚等多门功夫,后南下广州,江西,上海,北闯天津,北京等地,走访了众多武术名家。他博采众长,敢于创新,新中国成立后,多次在全国武术大赛上获奖。他定居天津后,授徒百余人,是京津地区最著名的武术家之一。经他改编的八极拳套路不仅保留了传统八极拳的古韵,而且动作流畅,风格突出,击技效果好,套路结构和运动变化细腻合理。他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认真分析了八极拳“六大开”的发力原理,结合动物象形变化,用“抖、缩、愣、含、惊、崩、撑、挺、竖、横”十大劲别加以阐释,使人感到耳目一新。但是,由于受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 *** ,孟村练功者众,外出创业者少。二、以黄四海、李书文、韩化臣、霍殿阁等 *** 的罗疃八极拳罗瞳村历史上属盐山县管辖,自治县成立后归属孟村。罗瞳村位于孟村县城东南13公里处,八极拳自清朝道光年间由孟村传入后,名人辈出。可以重笔一提的是黄四海,李书文、霍殿阁师徒三代。黄四海为清末皇宫六品带刀侍卫, *** 李书文更是清末民初的武林奇人,他一生结交广泛,授徒无数,武林界称其为“神枪李”,至今流传在八极拳部分 *** 中的“金刚八式”就是由他所创。霍殿阁师承李书文,艺成后,初入津门设场授徒,后被选入皇宫,聘为清末皇帝溥仪的侍卫。日本 *** 开始后,他旅居长春,与其侄霍青云等共营八极门户, *** 遍布东三省,使八极拳成为东北三省颇具影响的拳种之一。韩化臣为张景星的 *** 。 *** 时期,化臣先生因武功卓著受聘于 *** *** 国术馆——南京国术馆,任教务长。任教期间,化臣先生积极倡导和推广八极拳,使八极拳成为当时南京国术馆必修课之一,在 *** *** 中影响较大。罗瞳八极拳源于孟村,但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变化,在技术上增添了许多个 *** 化内容,演练风格淳朴,简明,多阳刚之气震脚发力,攻防意识强烈。三、以强瑞清先生为 *** 的自来屯八极拳瑞清先生自幼习武,后娶孟村程家林村八极拳名家曹景田的孙女曹建英为妻,遂学八极拳。瑞清先生武功深厚,品德高尚,一生授徒很多,其 *** ,再传 *** 主要遍布在天津,北京、东北三省和沧州一带。由于沧州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武术之乡,各门派间的相互融通和交流,使强氏一支八极拳的表演风格别具特色,形成了自己的发展个 ***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瑞清先生本人情 *** 高尚,在八极拳续谱等重大问题上做出过突出贡献,深受八极拳门人的爱待和尊敬。四、剽悍粗犷的西北八极拳西北八极拳是由已故孟村籍武术 *** 马凤图先生传入。凤图先生自幼文武兼修,且深谙医道,还是西北地区著名的 *** 活动家。凤图先生的八极拳师承于罗瞳村的张景星,他对流传在盐山,孟村一带的劈挂拳也有较深造诣。凤图先生早年从事进步活动,后落户兰州。新中国成立后,以行医为业,业余时间传授武功, *** 遍布西北几省。凤图先生一生勤奋好学,对戳脚、翻子以及流传于西北地区的棍法、鞭杆等有所研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演练风格。所演练的八极拳,劈挂拳、翻子拳在形体表现和意念趋向上有相近之处,是对传统武术 *** 和发展的积极探索者。八极拳在其长期发展和流传过程中,在保留传统共 *** 的同时,由于历史年代久远,传播范围较广,各地门人都在朝着个 *** 化的方向发展,或朴实遒劲,或细腻顺达,或粗犷剽悍等等。都为此付出了巨大牺牲。由于受文章篇幅所限和笔者了解认识程度的制约,对前辈先贤的贡献和成就不能一一赘述。但我认为今天的八极拳无论朝着哪一种方向发展,均无脱离八极拳原有本质,这种共 *** 的存在,也是八极拳常盛不衰的根基。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万法归宗”的道理吧。个 *** 化的发展永远是一种必要的修正和补充。原汁原味的继承又是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只有了解它,才能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它。才能不断地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从历史发展的痕迹中找到不足,找到出路,去永久的追求和攀登。
二、八极拳简介
问题一:八极拳,其门派全称开门八极拳派,这是一个门派的名称。表示打开门户,不固步自封的意思,也有技击含义,表示硬开对方门户,硬打硬进无遮拦的技击风格。
问题二:八极拳不是单单的一个套路,而是一个有着完整体系的拳法。其中八极拳小架,是八极拳入门的最基本功。是一个既练外功,又练内壮的法门。
1.找一位好师父,这个师父必须通晓八极拳体系中所有基本功练法,功力训练 *** ,器械使用 *** 和技击用法。八极拳在中国传播范围较广,各个省市都有传人。其中北方高手多一些,具体在河北沧州,山东,吉林长春,天津等地。八极拳不同分支习练侧重和顺序各有不同,不过最终殊途同归。
2.基本功练习:跑步,踢腿,压腿,桩功,这是必须的。金刚八式,练习八极拳之一种劲力:刚脆劲;然后是八极拳小架,练习八极拳第二种劲力:沉坠劲;然后是八极拳,练习第三种劲力:十字劲;
3.中级技法:六大开,八大招,器械训练:包括夜 *** ,行者棍,纯阳剑, *** 枪等。
4.高级技法:八极拳对接,对劈刀,对滑竿,实战技击 *** 。
三、八极拳的 *** 人物
1、清光绪年间,王中泉到 *** 助族兄王中山戳杆 *** 。王中泉精五虎擒羊棍(即八棍头),在北京九门挂棍无敌手,后担任镖师。 *** 有“神棍”王中泉之誉,八极拳立足北京,王中泉之功也!李书文出师后到北京与王师兄会合,兄弟二人遂名噪北京城。二人名望日高,皆被聘请为清军武术教习。李书文被天津小站袁世凯北洋新军练兵处聘请为武术教习,从此他和 *** 结缘,一生大多在 *** 中任军将教习。李书文在天津与各门高手进行无数次拳、枪较量,战无不胜, *** 人称“神枪李”。八极拳立足天津,“神枪”李书文之功也!
2、张景星、王中泉、李书文载誉“中华武士会”
3、清宣统二年(1910年),同盟会会员叶云表、马凤图(张景星徒)在天津组织“中华武士会”,团结武林人士反对清朝 *** 。得到武清“鼻子李”李瑞东先生的支持,李人格高尚武功精湛,在武林界德高望重。李瑞东、李存义、李书文纷纷莅津创办武士会。“鼻子李”李瑞东与“神枪”张景星金兰交。遂导致张景星亲与徒王中泉、李书文及再传 *** 张德忠、崔长友、张子林、霍殿阁、高熙臣等到天津,任职武士会教习。祖孙三代艺惊武士会享誉津门。
4、1907年后,许兰州任清军标统驻守齐齐哈尔一带,其部下管带任国栋、帮带陈富贵皆酷爱武艺,三人义结金兰。许兰州于 *** 成立前升任协统,1914年升任黑龙江陆军中将师长,当时与奉天27师长张作霖并列。1916年任黑龙江省帮办,1917年由于 *** 斗争失败到奉天投奔张作霖。1 *** 0年被委任为东三省巡阅使署参谋长,后又任剿匪总司令等职,直到1 *** 4底年奉军入关。李书文游天下,到北洋军任教,唯与许最投缘。1907年—1917年李携徒霍殿阁在许部任武术教官,同时李也是许将军之长次子许家福、许家禄的 *** ,许之子与李的过继子李萼堂及武童徒孙刘琪瑞一起督教。1917-1 *** 4年李、霍师徒二人仍被许将军聘请到奉天奉军中任武术教官,也被海军司令沈鸿烈、少将旅长张骧武等聘为教官。1 *** 0年以后,李的师弟张毓衡把 *** 魏鸿恩、魏鸿滨、董义清、董惠庭、 *** 周送给李深造。霍殿阁的 *** 高香亭、霍庆云、刘子鸣、边廷杰等也到奉天许将军部队,在加上原来的许家福、许家禄、李萼堂、刘琪瑞,形成一个群体。
5、王锡庆(18 *** —1962)有“神拳”之美誉,亦罗疃李氏八极的重要传人。王自幼喜武,先拜李大忠之徒杜凤元为师,杜见其肯下苦功,即尽心教授。王锡庆基本功十分扎实,一套八极架练了七年,才学其他拳、械、六开、八招之类。后经杜凤元介绍又拜李贵章为师,使其技艺更上层楼,日臻完善。王锡庆好武几近痴迷,练起功来常常废寝忘餐,致使种庄稼荒了地、养 *** 饿死驴,只要说起“把势(方言,此处指武术)”就忘了要办的正事。去罗疃学艺十八里路,往返练着拳走,功夫之深可以想象。他习武注重实用,反对华而不实,经典语言是:“我不管你名气多大,就是皇上的二大爷来了,咱们也得试试。”“宁让人打死,也不让人吓死。”他为师门惩治不义之人的故事,被传为武坛佳话(欲了解详情,参见《神拳王锡庆》一文)。
6、王锡庆之子王金亭、王金强、王金声、王金武、王金华均从父习武。王金亭曾在唐山国术馆任教;王金强功夫也十分了得;王金声在北京是著名武术教练:王金武现在村里办有八极武术社,王金华之子前不久还参加了北大国际武术论坛。王锡庆的传人还有李贵恒、李赞州、黄秀岭等二十余人。
7、韩化臣、马凤图、马英图传艺、换艺沈阳城
8、 *** 初年马凤图在沈阳进行 *** 活动。1915年邀请师兄韩化臣(惠卿)、二弟马英图一同赴沈阳。韩任职高等巡警学校武术教官。马凤图等在沈阳传授八极拳、劈挂掌的同时,与号称“关东三老”的郝鸣九、胡奉三、程东阁金兰交,互相交换心得,成为武林佳话。这样三兄弟凭借精深的武功、开阔的胸襟,很快就誉满沈阳城。
9、1 *** 4年底奉军入关,李景林将军任直隶督办,聘请李书文、霍殿阁等为军将教官,并让霍庆云当他的门面徒弟。这样,李、霍师徒在天津盘桓于许兰州将军 *** 和李景林将军行辕。霍殿阁也有“神枪”之功,大枪点苍蝇而墙壁不留痕迹。霍殿阁吸收了仙道高真人的终南山大架太极拳、龙形直八卦、倒双钩、八卦剑、泥球功、掌板功、绷弓功等,充实八极拳 *** 。1 *** 7年在许兰洲、商衍瀛的推荐下就聘于末代皇帝溥仪。日本武士不服气非得比试不可,霍携 *** 霍庆云赴张园打败日本武士。溥仪遂聘霍殿阁为他的武术老师,霍庆云、高香亭、边廷杰、刘子鸣、刘琪瑞、刘金山、魏鸿滨、边廷彬、李子昆等为贴身护卫。许兰州将军创办河北国术馆后,特请霍创办天津35国术馆地点在河西区。霍每星期天乘车莅临教授,平时由 *** 刘子鸣代师传艺。由于是霍开馆授徒,津门子弟从学者甚众,成名者有:赵玉亭、绿文资、许禹声、孙玉龙等。霍担任皇帝武师树大招风,各派名家来访者无数,霍未有败绩,遂艺惊津门。李景林将军任南京国术馆副馆长,素知霍功纯艺真遂竭力邀请霍担任少林门长,霍因为担任溥仪武术教师,不愿就聘。
10、韩化臣(惠卿)、马英图名满宁、沪、杭
11、1 *** 6年马凤图、马英图昆仲跟随冯玉祥、于右任、张之江诸先生赴西北,后来马凤图先生客居兰州,大西北的八极拳、劈挂拳传播广泛,马凤图先生之功绩也。1 *** 7年马英图跟随张之江将军到南京,帮助张将军筹备创立 *** 国术馆,韩化臣被聘为教授。1 *** 8年之一次国术 *** ,马英图和师兄韩化臣及韩之 *** 赵树德、李学义、赵荣林亲赴擂台,韩、马、李名列优等。王中泉之 *** 王化成、田长泰,李书文之 *** 柳印虎、孟宪忠也参加28年国考。后来赵树德、孟宪忠、魏鸿滨等被聘为国术馆教习。赵树德、赵荣林担任黄埔军校国术教官。韩、马二人专门主持国术比赛,是国术馆中最有实力的技击高手,是 *** 国术馆的台柱子。八极拳被列为 *** 国术馆必修正科,韩、马二先生之功劳也!
12、王化舜、王化成传艺京南廊坊万庄镇
13、王氏兄弟万庄镇人,家殷实崇尚侠义。“神棍”王中泉由北京返乡,行至万庄镇染病,被王氏兄弟所救,王中泉深受感动,收二人为徒,遂传下一支系八极拳。王氏兄弟深得王师真传,王化舜有京南“杠子王”之誉,王化成1 *** 8年参加国考。
14、1 *** 0年李大忠之重孙李树森、李树云到唐山开设八式房,开始传授八极拳。20年代末正式成立唐山国术馆,广泛传播八极拳。李树森有“神枪”之名,深得李家嫡传,功夫纯正技艺超群。后到天津洋行国术馆任教习,也享誉津门。
15、马凤图先生客陇对所学古典武艺提炼升华,形成了劈挂、八极拳、戳脚、翻子、通臂诸拳种精华的“马氏通备”武术体系。马先生有四子:颖达、贤达、令达、明达,皆继承父辈武术传统和人格传统,活跃在当代武坛。他们不遗余力的呐喊,谨守古典传统武术文化。同时对当代官方的“体 *** 武术”和民间武术神秘化泛滥进行深刻的批判,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16、20年代末许兰州将军创办华北国术馆,许家福、许家禄、李萼堂、刘琪瑞任教习,李书文担当顾问,所收 *** 皆拜许家福为师。河北国术馆培养学员众多,其中许之入室 *** 以鲍有声、张世忠、吴玉昆、王绍先为着,号称“四大金刚”。
17、李萼堂先生神枪李书文之过继子,1 *** 2年任奉天骑兵旅教习,25年任李景林将军军中教习,27年与师兄魏鸿恩、徒侄刘子鸣一起任海军司令沈鸿烈旗舰教习,29年后任河北国术馆、山东国术馆教习。1931年与万籁声、顾汝章等应湖南省 *** 何键之聘,任湖南国术馆主任教官。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历史问题”居邵阳,以正骨推拿为生。传子 *** 成徒邓敏、孙绍安、刘哲青。
18、1931年溥仪到长春建立伪 *** ,霍殿阁及数名 *** 随行。溥仪继续让霍殿阁任其武术教师,霍庆云(侄也是过子)、高香亭等任御前侍卫。霍氏师徒在伪 *** 期间,与日本空手道、柔道、剑道高手、蒙古摔跤高手进行无数次比试,均战胜之。霍殿阁在长春开场授徒 *** 有:曲一心、李维周、雷振江、霍青峰(子)李树楠、陈金
19、财、尹庆和、宋碧山、王玉湖等等。后来霍庆云又继续大力传播。40年代后期陈金财、尹庆和传八极拳于沈阳形成较大规模。新中国成立后,长春市的八极拳以霍庆云、陈金财二人为主。霍传八极拳形成巨大规模,在中国武术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霍氏叔侄之功也!
20、韩化臣(惠卿)、李学义、韩洁泉师徒传艺山东济南、枣庄、青州、沛、蚌埠。
21、韩化臣于20年代在枣庄中兴煤矿任护矿大队队长,收 *** 李学义、赵荣林等。韩之子洁泉自幼与 *** 和师伯张毓衡、李书文习武,后随父到山东枣庄煤矿工作。韩化臣、韩洁泉、李学义在枣庄地区传播八极拳,形成一定规模。韩洁泉之女韩振阁(凤阁)继承父技,70年代在沧州比赛屡名列前茅,枣庄地区广泛传播八极拳。李学义之子李道轩,在枣庄、蚌埠地区广泛传播八极拳,其 *** 在蚌埠一带颇众。
22、魏氏兄弟罗疃村人,自幼拜师张毓衡、韩化臣(惠卿)、李书文练习八极拳。20年代二人又跟随李书文、霍殿阁游沈阳、京津、山东等地。魏鸿恩任青岛 *** 海军教习;1 *** 9年( *** 18年)魏鸿滨就聘南京 *** 国术馆任教习。 *** 爆发后,魏氏兄弟客居秦皇岛。魏氏兄弟传人著名者有王茂林、李恩义、耿学森、朱庆昆、李新吾、魏 *** 、魏九如等。魏鸿滨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秦皇岛市武协副 *** 。
23、张子亭自幼拜师张毓衡、韩化臣(惠卿)、李书文练习八极拳。在天津传徒、王书方、陈兴泰、李维真、叶连仿、王洪清等,影响较大。
24、赵树德、韩洁泉、董以文、孟宪忠、边廷杰、王茂林、霍青峰传艺沧州东南乡。
25、赵树德、韩洁泉、董以清、董以文为韩化臣、张毓衡、李书文三师之徒;孟宪忠为李书文徒(姑爷子);边廷杰、霍青峰为霍殿阁徒、子。赵树德、孟宪忠任 *** 国术馆教习,赵树德担任黄埔军校国术教官;韩洁泉、董以文担任***干部训练所国术教官;边廷杰担任奉军教习、溥仪贴身侍卫;霍青峰担任 *** 连长、技术教官。都有所谓“历史问题”,被划为“四类分子”。他们为了民族国术的传承不绝,在高压下教授了一批 *** 。赵树德传崔成彦、郭金栋、郭金灿、王海义、赵梦林、赵梦臣、李国新、郭振盛;孟宪忠传子。。;韩洁泉传韩振阁、韩振江、韩振德;董以文传杨兴震、张志环、杨道声、李恩祥;边廷杰传贾金林、霍树新、张恩荣、张清荣、朱宝良;霍青峰传子霍树新徒李景环等等。
26、李赞臣、李良臣兄弟传艺济南、天津
27、(1)李赞臣(1911-1995),随李贵章、李万成父子学习。17岁参加盐山武术比赛获之一名,1935年曾任东北军一部国术教官。 *** 爆发后到济南开场授徒,创设国术社。从53年起,多次参加全国比赛均获金奖。李在济南担任武协副 *** ,其 *** 有:乙立清、孙远忠、宋学恩、田延滨及子李安侠等。使罗疃“李家”八极拳在济南之流传。
28、(2)李良臣(1917-19 *** ),随李贵章、李万成父子学习。1950年定居天津。先后任教红旗武校、天大、南开武术队。1953年在天津武术比赛夺魁,1956年在北京武术比赛获优秀奖,1979年在南宁武术观摩会获一等奖。李曾任天津武术协会 *** ,八极拳研究会会长,河东区武术馆馆长。其子李燕侠、李剑侠承其艺业。
29、王金声大王庄人,是王锡庆之子。金声幼随父习武,为深造八极拳,金声18岁到唐山国术馆随李大忠之重孙李树森精研三年,其艺大成。1947年到北京谋生,在一次武术比赛中引起轰动扬名北京城。1953年至1959年所有全国、地区武术比赛均获一等奖,奖章30余枚。在 *** 将军推荐下,王担任北京武术学校教练。王在北京传播八极拳,入室 *** 40余人。
30、刘云樵沧州集北头人,刘府被誉为:“状元府”、“将军府”,与南皮张之万、张之洞府第并列,沧州有:“南皮张,北头刘”之说。刘8岁时,其父请来威名赫赫的李书文为 *** ,李严格督训10余年,有“小 *** ”之誉。刘 *** 众多有:梁纪慈、徐纪、苏昱彰、黄义男、郭肖波、金立言、刘大新。( *** )李元智沧州人, *** 、燕青名家佟忠义之女婿。在 *** 国术馆随韩化臣、马英图习罗疃八极拳,李自称是他一生更佳心得。李毕业后,担任 *** *** 军教官,将韩马二师的八极拳在军中传播,称之为“莒拳”。
31、郝鸿昌传艺南京 *** 国术馆、上海
32、郝鸿昌原来即随父习练老架八极拳、劈挂掌、二郎拳,1 *** 9年考入 *** 国术馆,又拜副馆长张骧武将军为师深造“神枪”李书文传授的八极拳、劈挂掌。1932年留馆任教,1933年第二次国考中,郝获无级别擂台赛之一名。郝以精湛的武功成为国术馆后期的台柱子深得馆长张之江将军的偏爱,1946年升任国术馆教务长,1948年国术馆解散。一直跟随张将军至张逝世。闲居上海30年无人问。1983年5月,南昌武术观摩大会,总裁判长马贤达、大会仲裁温敬铭、何福生亲自前住郝老居处拜访郝。郝秉承张之江将军国术强国强种之鸿愿,任上海工人武术队顾问兼总教练、上海精武体育会武术队总教练兼散手教练。1980年郝鸿昌老师重出 *** 后,继承张之江先生的遗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培养下一代武术人才作贡献,亦使 *** 国术馆改编后的经典四十八式硬开门八极在上海得以传播。其亲授的八极拳上海主要传人有:郝凤岭、吴定国、张傅仪、严龙兴、曹志诚、周全、葛强、 *** 之、吴玉明、吴俊彦、周庆祥、陈恩溢、钟伟其、张文清、顾凯明、顾敏钦、滕克诚、潘志和、周惠本、刘长发、吴铁帆、袁沛成等。并任上海工人武术队顾问兼总教练、上海精武体育会武术队总教练兼散手教练。
33、赵荣林传艺湖南国术训练所、 *** 黄埔军校第三分校、河北文安县
34、赵荣林(1908-),文安县赵村人,在山东枣庄中兴煤矿,成为韩化臣得意的门徒。随师进入 *** 国术馆。1 *** 8年10月,在南京国考)赵脱颖而出。1 *** 9年毕业分配到山东省国术馆任教,继任湖南国术训练教练。1939年底,赴江西瑞金 *** 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第三分校,被吕骥任命为军校少校教官,执教五、六年,送走四期军官毕业生。1953年,回到了文安老家务农,他的 *** 如王寿增、李银平、郝忠祥、 *** 、张焕山、李串连等。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