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棹船拼音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棹船字怎么读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一、棹字怎么读
解释: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棹是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最开始见于秦国小篆时代。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棹的基本含义为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如棹竿;引申含义为划船。
1、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盈瓯,万顷波中得 *** 。李煜。
2、匆觉昨日之非不堪言,一棹遂隐泛湖海。
3、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晏殊。
4、悠悠绿水傍林偎,开篷一棹远溪流。
5、想学一棹五湖,同遁隐,却被妖气笼遍,远无垠,还说什么石烂海枯,情不泯。
6、图垂成之功,如挽上滩之舟,莫稍停一棹。
二、棹数小舟拼音
1、棹数小舟拼音zhào棹 shù数 xiǎo小 zhōu舟。
2、Cānɡzhōu nán yísìlín héɡān,shān mén pǐyúhé,èr shíshòu bìnɡchén yān。
3、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4、Yuèshíyúsuì,sēnɡmùjīn chónɡxiū,qiúshíshòu yúshuǐzhōnɡ,
5、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
6、yètiěbǎ,xún shíyúlǐ,wújì。
7、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8、Yìjiǎnɡxuéjiāshèzhànɡsìzhōnɡ,wén zhīxiào yuē:“ěr bèi bùnénɡjiūwùlǐ,
9、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10、shìfēi mùfèi,qǐnénɡwéi bào zhǎnɡxiézhīqù?”
1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12、nǎi shíxìnɡjiān zhònɡ,shāxìnɡsōnɡfú,yān yúshāshànɡ,jiànchén jiàn shēněr。
13、乃石 *** 坚重,沙 *** 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14、yán héqiúzhī,búyìdiān hū?”zhònɡfúwéiQuèlùn。
15、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16、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大门 *** 在了河水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了。经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和尚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迹。
17、一位学者在寺庙里设立了学馆讲学,听了这件事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石头的 *** 质坚硬沉重,沙的 *** 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于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疯了吗?”大家都很佩服,认为是正确的结论。
三、杨 *** 《舟过安仁》的“篙”“棹”的拼音是什么
1、(形声。从竹,高声。从“竹”,表示与竹有关。本义:撑船的竿)同本义 [punt-pole]
2、尝发所在竹篙,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仍当足,乃超两阶用之。——《世说新语·政事》
3、自忆东吴榜舟日,蓼花沟水半篙强。——李郢《山行》
4、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社戏》
5、又如:篙眼(篙痕。篙在岸上留下的孔穴);篙楫(篙桨等行船的工具);杉篙(杉木撑船篙);篙橹(撑船摇船的工具);篙痕(篙撑船时留下的痕迹)
6、如:篙手(掌篙的船工);篙律(撑船的 *** )
四、“棹”怎么读
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
划船:“或命巾车,或~孤舟”。
(形声。从木,卓声。本义:长的船桨)
桂棹兮兰枻。——《楚辞·九歌·湘君》
短棹沿洄野兴浓。——陆游《泛舟》
发战棹东下。——《宋史·太祖本纪》
春歌弄明月,归棹落花前。——徐彦伯《采莲曲》
又如:棹夫(船夫);棹郎(船夫);棹楫(船桨);棹影(船影)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晋·陶潜《归去来兮辞》
又如:棹船(划船);棹力(船桨划水之力);棹舟(划船);棹卒( *** 棹行船的兵士)
五、棹船的拼音
◎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
◎划船:“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水上交通工具:船舶。船只。船舱。船帆。
棹歌、桂棹、归棹、棹子、棹船、兰棹、棹舟、飞棹、征棹、短棹、倚棹、刺棹、南棹北辕、棹声、棹讴、玉棹、棹桨、棹女、回棹、烟棹、放棹、楫棹、小棹、鼓棹、买棹、棹歌行、棹楔、轻棹、泛棹、羽棹、理棹、宫棹、命棹、进棹、弭棹、棹汁、孤棹、棹海、发棹、青翰棹
六、前赤壁赋原文带拼音
1、rén xū zhī qiū, qī yuè jì wàng, sū zǐ yǔ kè fàn zhōu yóu yú chì bì zhī xià。
2、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3、qīng fēng xú lái, shuǐ bō bù xīng。
4、jǔ jiǔ shǔ kè, sòng míng yuè zhī shī, gē yǎo tiǎo zhī zhāng。
5、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6、shǎo yān, yuè chū yú dōng shān zhī shàng, pái huái yú dòu niú zhī jiān。
7、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 *** 之间。
8、bái lù héng jiāng, shuǐ guāng jiē tiān。
9、zòng yī wěi zhī suǒ rú, líng wàn qǐng zhī máng rán。
10、hào hào hū rú féng xū yù fēng,ér bù zhī qí suǒ zhǐ piāo piāo hū rú yí shì dú lì, yǔ huàér dēng xiān。
1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 *** ,羽化而登仙。
12、féng tōng: píng yú shì yǐn jiǔ lè shén, kòu xiánér gē zhī。
13、(冯通:凭)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14、gē yuē:" guì zhào xī lán jiǎng, jī kōng míng xī sù liú guāng。
15、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16、miǎo miǎo xī yǔ huái, wàng měi rén xī tiān yī fāng。
17、kè yǒu chuī dòng xiāo zhě, yǐ gēér hé zhī。
18、qí shēng wū wū rán, rú yuàn rú mù, rú qì rú sù yú yīn niǎo niǎo, bù jué rú lǚ。
19、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20、wǔ yōu hè zhī qián jiāo, qì gū zhōu zhī lí fù。
21、sū zǐ qiǎo rán, zhèng jīn wēi zuò,ér wèn kè yuē:" hé wéi qí rán yě?" kè yuē: yuè míng xīng xī, wū què nán fēi。
22、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23、cǐ fēi cáo mèng dé zhī shī hū? xī wàng xià kǒu, dōng wàng wǔ chāng, shān chuān xiāng móu, yù hū cāng cāng, cǐ fēi mèng dé zhī kùn yú zhōu láng zhě hū? fāng qí pò jīng zhōu, xià jiāng líng, shùn liúér dōng yě, zhú lú qiān lǐ, jīng qí bì kōng, shāi jiǔ lín jiāng, héng shuò fù shī, gù yī shì zhī xióng yě,ér jīnān zài zāi? kuàng wú yǔ zi yú qiáo yú jiāng zhǔ zhī shàng, lǚ yú xiāér yǒu mí lù, jià yī yè zhī piān zhōu, jǔ páo zūn yǐ xiāng shǔ。
2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25、jì fú yóu yú tiān dì, miǎo cāng hǎi zhī yī sù。
26、āi wú shēng zhī xū yú, xiàn zhǎng jiāng zhī wú qióng。
27、xié fēi xiān yǐáo yóu, bào míng yuèér zhǎng zhōng。
28、zhī bù kě hū zhòu dé, tuō yí xiǎng yú bēi fēng。
29、sū zǐ yuē: kè yì zhī fū shuǐ yǔ yuè hū? shì zhě rú sī,ér wèi cháng wǎng yě yíng xū zhě rú bǐ,ér zú mò xiāo zhǎng yě。
30、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31、gài jiāng zì qí biàn zhěér guān zhī, zé tiān dì céng bù néng yǐ yī shùn zì qí bù biàn zhěér guān zhī, zé wù yǔ wǒ jiē wú jìn yě,ér yòu hé xiàn hū! qiě fú tiān dì zhī jiān, wù gè yǒu zhǔ, gǒu fēi wú zhī suǒ yǒu, suī yī háoér mò qǔ。
3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 *** ,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33、wéi jiāng shàng zhī qīng fēng, yǔ shān jiān zhī míng yuè,ěr dé zhīér wèi shēng, mù yù zhīér chéng sè, qǔ zhī wú jìn, yòng zhī bù jié。
34、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35、shì zào wù zhě zhī wú jìn cáng yě,ér wú yǔ zi zhī suǒ gòng shì。
36、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37、gòng shì yī zuò: gòng shí kè xǐér xiào, xǐ zhǎn gèng zhuó。
38、共适一作:共食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39、yáo hé jì jǐn, bēi pán láng jí。
40、xiāng yǔ zhěn jiè hū zhōu zhōng, bù zhī dōng fāng zhī jì bái。
41、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42、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
43、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我的情思)浩荡,就如同凭空乘风,却不知道在哪里停止,飘飘然如遗弃尘世,超然 *** ,成为神仙,进入仙境。
44、这时候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
45、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有吹洞箫的客人,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 *** 听了落泪。
46、苏轼的容色忧愁凄怆,(他)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 *** :“(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苍翠。
47、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代枭雄,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我们)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
48、(我们)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没有穷尽。(我想)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我)知道这些不可能屡屡得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49、苏轼说: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但是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
50、何况 *** ,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享用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时候。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 *** 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51、于是同伴高兴的笑了,清洗杯盏重新斟酒。菜肴和果品都被吃完,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垫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
52、此赋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实是文赋中之佳作。
53、之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54、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 *** 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
七、棹的读音
棹(拼音:zhào、zhuō),形声。字从木从卓,卓亦声。“卓”意为“高”。“木”与“卓”联合起来表示“撑杆”。本义:船用撑杆。引申义:长的船桨
字形字义:形声。字从木从卓,卓亦声。“卓”意为“高”。“木”与“卓”联合起来表示“撑杆”。本义:船用撑杆。引申义:长的船桨。
说明:1.本字亦可用为“桌”,意为“高的几案”。2.本字《说文》所无。
棹,短曰楫,长曰棹。――《韵会》
桂棹兮兰枻。——《楚辞九歌湘君》
短棹沿洄野兴浓。——陆游《泛舟》
(3)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
(4)划船:“或命巾车,或~孤舟”。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晋陶潜《归去来兮辞》
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 《社戏》
发战棹东下。——《宋史太祖本纪》
春歌弄明月,归棹落花前。——徐彦伯《采莲曲》
收篙停棹坐船中。-----------杨 *** 《舟过安仁》
(6)zhuō同“桌”。(形声。从木,从卓省,卓省亦声。桌字本作“卓”。卓有高而直立之义。后来人们又根据“棹”是木制的特点另制“桌”字。俗又作“棹”。本义:高的几案)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