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鹦鹉鱼能和什么鱼混养,首先就要弄清楚鹦鹉鱼的体型、习 *** 。鹦鹉鱼属于中型鱼,而且是很具备攻击 *** 的鱼儿,喜欢追逐驱赶别的鱼饵,在饥饿的时候会吃小鱼小虾。
一般来说,能与鹦鹉鱼混养的可以是地图、战船、菠萝、火口、龙鱼、蓝鲨等中大型鱼,然而不能与那些体型小的鱼耳,如孔雀鱼、七彩凤凰混养。
有时候要混养鹦鹉鱼可以从小鱼开始饲养,比如说将鹦鹉鱼幼鱼和罗汉鱼幼鱼进行混养,同时注意稍微让鹦鹉鱼大一点,那么混养起来就可以避免打架行为了。因为鹦鹉鱼和罗汉鱼都属于领地意识比较强的鱼,如果不安排好,它们之间很有可能会因为领地问题而发生斗争的。
鹦鹉鱼可以和什么鱼混养?
1、罗汉鱼和鹦鹉鱼混养:血鹦鹉和罗汉鱼要从小就混养,一旦长大了就很难再混养在一起的。因为它们都属于领地意识很强的鱼。从小混养在一起,也要让血鹦鹉比罗汉大一些,这样就不会打架;若是罗汉鱼大些的话,那它是绝不会容忍鹦鹉鱼的!
2、地图鱼和鹦鹉鱼混养:这样鱼们会长的很快,吃的多,基本上地图鱼不挑食 *** 格还是比较温和的。
3、银龙鱼和鹦鹉鱼混养:龙鱼属于中层鱼,而鹦鹉鱼活动在水的更底层, 两者混养可以增加鱼缸的生气。
4、招财鱼和鹦鹉鱼混养:寓意和鹦鹉鱼很配 颜色也好 黑战船红黑反差大特别漂亮,黄金战船一金一红的也很抢眼。
5、金菠萝和鹦鹉鱼混养:混养体型相当的金菠萝非常的漂亮,一缸鹦鹉配两条金菠萝非常漂亮的。
6、七星刀和鹦鹉鱼混养:体两侧黑色圆形很特别 鱼 *** 温和如果和鹦鹉鱼混养更好选体型大一点的,不容易被欺负。
7、猪鼻龟和鹦鹉鱼混养:形象很可爱,偶尔也有咬鱼的动作,但小龟是很笨拙的动物,不会对反应灵敏的鹦鹉鱼造成伤害。
关注养鱼老道,关注更多观赏鱼实践知识,让我们简单养水、轻松养鱼!
在上一篇文章中,养鱼老道和大家简单的探讨了一些蓝色系的观赏鱼,真的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原来蓝色的观赏鱼数量尽然那么多,但是 *** 的观赏鱼数量绝对不多,养鱼老道试着再给大家总结一些。
一、金菠萝永远是我的首选
很多鱼友都知道,金菠萝是养鱼老道的更爱了,只是由于近几年根本就看不到纯正的金菠萝鱼了,所以说连 *** 都很难寻找,市面上的菠萝鱼,大部分都是被喷点菠萝给取代了。
今天还有一位鱼友问养鱼老道,金菠萝鱼可否拿鹦鹉鱼的增红饲料投喂?如果我们饲养的是比较纯正的金菠萝鱼,千万不要使用增红饲料投喂,真的可以把它们给投喂成喷点菠萝的,全身上下都是红点,这个实验我以前就做过,还是使用普通的鱼饲料为好。
至于胡萝卜之类的植物 *** 饲料倒是可以少量的添加。
金菠萝鱼也是属于中型慈鲷科观赏鱼,饲养难度并不是很大,但是在低温下毛病较多,对于水质和环境有一定的敏感 *** ,喜欢弱酸 *** 软水,繁殖时对于配偶和水质要求都比较严格,建议使用弱酸 *** 的软水和26度以上的高温饲养。
二、皇冠三间和巴西亚
这两种观赏鱼很多鱼友分不大清,还有一种叫做帝王三间的,在体色上比起皇冠三间和巴西亚还是要差上很多,那个倒是比较好区分。
皇冠三间在水族市场上流行的较早,也是属于南美洲的大型慈鲷科观赏鱼,体色金黄,野生环境下个体比起巴西亚要大,但是身上的金色亮片和斑点,要比巴西亚逊色得多。
而巴西亚顾名思义,主要产于巴西的一条河流内,虽然很多资料显示,也只有这一条河流出产的巴西亚才算是正宗,但是现在大家也知道,观赏鱼杂交的过重,我们可以反复几代的杂交提纯,然后任它爹妈也分不出来了。
所以说,除非我们肯花大价钱能够买到原产地正宗的F1,否则的话我们就以巴西亚身上的黄金斑点和皇冠三间做以区分即可,我们可以看到,巴西亚的背鳍、尾鳍、臀鳍、腹鳍以及身体各处,都会有数量很多并且明亮的金 *** 斑点。
因此我认为,巴西亚是大型慈鲷科观赏鱼中, *** 系里最漂亮的观赏鱼了,同时它们也是有名的大胃王,地图鱼和巴西亚比起来,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所以如果我们是饲养的巴西亚幼苗,还是以各种的小活鱼来投喂较好,千万不要总想着去驯食什么鱼饲料。
至于巴西亚的其他习 *** 与很多的大型慈鲷科观赏鱼类似,在这里就不详述了,对于巴西亚这种观赏鱼,饲养水温更好也是要保持在28度左右。
三、七彩神仙鱼赤瞳黄金
如果还能够想到一种比较漂亮的 *** 系观赏鱼的话,那就一定是七彩神仙鱼当中的赤瞳黄金了,关于七彩神仙鱼的习 *** ,养鱼老道介绍了很多很多,在此就没有必要再去啰嗦了,咱们不看文章看图画吧。
如果让我来说的话,这三种观赏鱼真的是不分秋色,难以让我说出来哪种好或者哪种就是不好,它们真的是各有各的特色,让人百看不厌。
四、过背金龙鱼
过背金龙鱼原产于 *** 半岛西侧,武吉美拉湖和周边水域,近几年野生的过背金龙几乎绝迹,即使不绝迹那也一定是 *** 不菲。
纯正的过背金龙在体型上要比红龙鱼粗壮一些,体高要有一定的高度,胸鳍的长度刚好达到腹鳍基部,尾鳍呈扇形,即使是15到20厘米的幼鱼第四到五排鳞片的金质已经基本完成,第四排的金质与前三排的鳞框、亮度、覆盖率基本相似,这里指的是较小的过背金龙鱼。
而我们在市面上所见的过背金龙,成鱼应该是六排全亮,珠鳞表现极佳,这也是过背金龙与其他金龙最为明显的区别特征。
关于过背金龙一旦介绍起来,三千字也未必够,牵扯的内容太多,在此不必详述,养鱼老道的其他文章中也有过详细介绍,有机会再和大家探讨,如果明年有时间的话,养鱼老道一定会再次饲养一条过背金龙的,这基本上已是定局,到时候自然会和大家分享。
总而言之,过背金龙依然是我饲养观赏鱼的不二选择,只是我比较喜欢的是蓝底过背。
五、其他金 *** 的观赏鱼还会有哪些?
这个东西怎么说呢?虽然说我们一旦看过了金菠萝、巴西亚、赤瞳黄金七彩和过背金龙之后,其他的 *** 系观赏鱼似乎就显得不是那么有特色了,但是很多的鱼友不一定有那个时间和条件去饲养这些中大型观赏鱼,我们也没有必要在它们身上花费太多的时间。
在此,养鱼老道给大家在介绍一些比较常见的 *** 系小型观赏鱼。
比如说孔雀鱼中的黄礼服,斗鱼中的纯 *** 体系的展示级斗鱼,另外纯 *** 小型观赏鱼,还有一种叫做黄金鱂的,也很漂亮。
再诸如月光鱼、金牡丹、三湖鱼中的非洲王子,燕鱼中的金头燕,鼠鱼中的三间鼠,水虎鱼中的胭脂水虎,热带鲤科小型鱼中,还有一种叫做黄金条的观赏鱼,金虎皮鱼,最近比较流行的黄金 *** 蛇雷龙鱼, *** 的鹦鹉鱼,金波子,三湖鱼中的黄天堂鸟、白子孔雀、 *** 系珍珠虎,金恐龙鱼,清道夫的把兄弟,黄金大帆、黄金胡子、金苔鼠等等。
另外还有一个重量级人物,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虎鱼,皇冠狗头鱼、斑马狗头鱼,还有一些很多观赏鱼的白化品种,有很多就是趋于 *** 的,这些统统都属于 *** 品系的观赏鱼。
这么细数起来,倒也是不少啊,以供鱼友们自行选择吧。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
图文/养鱼老道 原创
观赏鱼我们欣赏的就是它们的美,这种美有的是符合大众口味的,有的虽然是逐渐变异,也是符合了整个观赏鱼行业关于鱼儿品相的评判标准,可能在某些鱼友看来,它们是基因突变或者畸形美,但是发烧友们还是会以此为品相标准来选鱼。
一、胡须
因为这一点很多鱼友不太注意,所以养鱼老道把胡须提到了首位,比如说我们常见的很多品种,包括了锦鲤、龙鱼、招财猫、鸭嘴鱼等等。
这些长有胡须的观赏鱼,首先对于龙鱼来讲,胡须没有任何的残缺,双须笔直是首要的条件,其他观赏鱼的胡须有残缺不全、折断等现象,都不能够算是好品相的观赏鱼,即使再生,也会与原生的胡须有所不一,这一点我们要去注意。
二、体色
我们不必去说各类高大上的品种,我们就说几种简单的中小型鱼。
比如说鹦鹉鱼和红箭鱼亚成期不是太红,那么长大了颜色也好不哪里去,虎皮鱼的各鳍末端没有一点红意思,必定将来不会有好的体色。
黑裙鱼的臀鳍不黑,那怎么能够称得上是黑裙鱼呢,那不成了白裙了吗,纯正的金菠萝鱼身上还会有喷点,那怎么可以叫做金菠萝鱼呢,更不用说虎鱼、七彩等,颜色不明,身上乱线乱栋,这些都不能称之为好品相的观赏鱼。
三、头部
这个主要针对一些起头类的观赏鱼,比如说金鱼里的很多品种,已经到了发头年龄,还是头部平平,或者是头部过大出现沉头的症状,这些通通都是次品,狮子头也好、兰寿也罢,如果不起头,我们还看个啥?
还有罗汉鱼,小鱼苗一丁点头座没有,我们养来养去也是白搭,既浪费了时间、精力又浪费了金钱,还不如不养为好。
四、背部
其中也包括了龙鱼或者孔雀鱼,有的背部塌陷、塌腰、背部不平整,这些现象我们都要注意,很可能就是此鱼有病,或者是受到过惊吓和产后没有调理好等原因。
再一个金鱼里的蛋种鱼类,必须要求背部平滑圆润,如果是疙疙瘩瘩的看起来就会非常的顶眼,这种鱼儿直接就应该被打入次品的行列。
五、各鳍
只要是应该有的鱼鳍就不应该有所残缺,这可是缺一不可,金鱼必须双腹鳍、 *** 鳍,燕鱼、蓝曼龙、丽丽等必须双腹鳍,很多鱼友在选鱼时根本不去注意,就会把残品买来家。
六、眼睛和游姿
鱼儿的眼睛是否有白蒙、瞳膜内是否发白,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观察的重点,不能把睁眼瞎买回家吧,那我们成了什么?龙头是绝对不能要掉眼的,看起来很不舒服。
锦鲤和龙鱼游起来就要求身形端正、不偏不倚,如果它们游起来一看就像做贼似的,畏畏缩缩没有个龙样,我们要它作甚?
在观赏鱼的品相评判中,游姿和体型是绝对的大于体色的。
七、尾展
任何观赏鱼都有尾巴,游动起来尾巴和背鳍必须舒展开来,这样子看起来才能比较舒坦,任何一只观赏鱼,即使游姿再端正,如果尾展过小、尾部塌陷、缩鳍、偏向一侧或者不正,尾柄不粗壮,那也是垃圾鱼一条。
对于大部分的金鱼来讲,如果不是四开尾,基本上都应该打为废品,市面上能够见到的大部分金鱼品种都应该是四开尾的,除了极少数的丹凤、裙尾、土佐等品种以外。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
图文/养鱼老道 原创
繁殖观赏鱼,尤其是比较高档的一些慈鲷科鱼类,一切成败全部来源于各种细节问题,很多鱼友一直在跟养鱼老道要数据,比如说七彩的繁殖水温和水质、PH值等等,事实上如果我们不是繁殖埃及或者野彩,这些数据根本就不重要,它们在原生地也不会那么严格。
一、重要的问题全部在于细节
1、我们打个比方说,七彩的 *** 问题,这也不是千篇一律的,每一对七彩的 *** 格和脾气都不一样。
2、就像昨天我们检疫完的那一对七彩,今天已经完全恢复状态了,为什么上一窝带小鱼带了半个月也没事,这一窝不到一周就要 *** ?
3、那是因为它们夫妻俩起了争执,可能雌鱼又要产卵了,所以开始攻击小鱼苗,而雄鱼又不让,所以它们两个在鱼缸里打的是天昏地暗,没有办法只能让小鱼 *** 。
4、正常来讲小鱼苗五六天也是可以 *** 的,但是如果我们自己在家里繁殖,也不是为了卖,让大鱼多带两天根本就无所谓。
二、鱼卵的大小也是重点吗?
1、在这对七彩繁殖成功的时候,老邹大叔的弟弟就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它们无论产下的鱼卵数量有多少,总要比其他的七彩所产下的鱼卵在个体上要大上一些,而这对七彩的雌鱼个体并不是很大。
2、这种现象在我们平时繁殖孔雀鱼或者黑玛丽、红箭等也都有看到,比如黑玛丽的小鱼更大,孔雀鱼次之,红箭鱼的鱼苗最小、数量也最多,而孔雀鱼的头胎鱼一般个体较大,随着鱼苗数量的增加,鱼苗的个体就会越来越小。
3、像养鱼老道以前繁殖的金菠萝鱼,鱼卵就要比燕鱼的大,而成熟的燕鱼鱼卵,就是说每窝都能够繁殖成功的,一定比起刚生产的燕鱼所产下的鱼卵要大。
4、这似乎在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卵生鱼类,鱼卵的大小也会与雌鱼的 *** 成熟度有关,雌鱼越是趋于 *** 成熟,它们的鱼卵个体相对就会较大,而雌鱼到了一定的繁殖极限后,鱼卵就会越来越小,这个大家可以仔细观察自己的七彩,是不是有这种现象。
三、很多时候并不是繁殖不成功,而是鱼儿还小
1、所以说根据这些在实践中逐步积累的经验,养鱼老道感觉七彩神仙鱼的繁殖,不但是雄鱼的 *** 成熟期比雌鱼要晚上很多,而且即使雌鱼产卵,这其中仍然会牵扯到一个鱼卵成熟与否的问题。
2、像老邹大叔的三对七彩,目前只有一对,鱼卵比起另外两对相对较大,而另外的两对,虽然也是在产卵,鱼卵的个体相对就要小上很多,所以总是繁殖出来的小鱼苗很少。
3、而如果鱼苗的出鱼率过少,七彩父母有可能就会选择放弃,根本就不会去好好的管理它们的孩子,而是急于去进行下一窝的繁殖。
4、本来我对于这个问题也有所怀疑,虽然以前也是繁殖过不少的慈鲷科观赏鱼,这个细节虽然也有注意到,却并没有往这方面去想。
5、但是今天下午老邹大叔的又一对七彩产卵,突然之间鱼卵的个头比起以前就要大上很多了,所以说我才开始怀疑到这个问题上,具体结果如何,也不一定,或许这一窝有可能成功,也可能在下一窝才不会有任何问题,到时候我会告诉大家的。
四、细节经验全靠实践
1、所以说现在手中有七彩种鱼或者燕鱼种鱼的鱼友,大家一定不要去心急,即使一窝繁殖出来一两条或者十来条小鱼,下一窝也有可能会失败,我们要多去总结,多去注意各方面的细节。
2、只要是出鱼,最起码证明我们以前的一些做法都是正确的,剩下来的就是在各种细节的把握和逐渐的总结与实践,最终繁殖成功是一定的。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
图文/养鱼老道 原创
热带鱼虽然品种繁多,繁殖 *** 各式各样,但是关于养殖多长时间能生小鱼的问题,还是大体上有一定的规律可寻的。
比如说像孔雀鱼、玛丽鱼等小型的卵胎生鱼类,它们大部分的繁殖时间我们都要以半年为限,也即是说基本上半年的时间都可以达到 *** 成熟。
有的品种可能会早上一些,有的品种可能会晚上一些,一般的来讲以个体差异为准,个体小的 *** 成熟期就比较的早,个体稍大的 *** 成熟期相对就晚,但是对于此类的小型鱼,还是在半年以上的产鱼率比较的高。
像虎皮鱼、斗鱼、蓝曼龙鱼、红绿灯鱼等等卵生的小型鱼,它们基本上也是在半年左右都可以达到 *** 成熟期,也都可以进行繁殖了,之所以有早有晚与主人的喂养有绝大的关系。
像燕鱼、地图鱼、金菠萝鱼、七彩神仙鱼等,这些慈鲷科鱼类,大部分的繁殖周期都在一年到一年半左右,和小型鱼是一样的道理,个体越大 *** 成熟期就能晚点,大部分鱼店里卖的小亚成鱼苗都会在两三个月左右,这样子我们回到家中再养殖个七八个月就可以达到繁殖年龄了。
但是我在这里所说的时间都是以喂养活食为准,用饲料喂养的那就得看饲料的质量和喂食的多少了。
大多数的卵胎生鱼类,雌鱼怀卵后我们都能够看得出来有一个大肚子,或者会有胎斑,即使没有胎斑显示,我们可以通过雌鱼懒游、少食、躲避其他观赏鱼等症状,都可以轻易地观察出来。
至于小型的卵生鱼类,不能够自己成对的,只要是雌鱼腹部很大,体型达到成年鱼的尺寸,基本上都可以繁殖,像南美短鲷或者三湖鱼中的大部分品种,凡是自己能够成对的,也根本用不着我们去管,有适当的产卵场所它们自己就可以繁殖。
中大型的慈鲷科观赏鱼,一般的来讲雄 *** 的成熟期要比雌 *** 晚上一到两个月,但是基本上雌鱼只要是想去产卵,和雄鱼成对了,基本上就差不多,有的时候可能前几窝会有所损失,一般的都是雄鱼还不太成熟的缘故,有的在第四窝就可以顺利繁殖了。
无论是雄鱼或者雌鱼不太成熟,它们之间就会产生打斗现象,这个都要我们去细心观察才能够体会。
关于热带鱼繁殖,最为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我们平时的喂养。
只要是营养能够供得上去,所有热带观赏鱼的繁殖期都有可能提前,绝不是书本上所指示的确定年龄,比如说有的七彩神仙鱼可能是一年半才能达到 *** 成熟期,但是如果我们喂养的很好,可能一年左右雌鱼就会达到成熟期,而雄鱼可能在14个月左右也能达到,这个全部是看个人的饲养手法和观赏鱼的体质问题。
所以说大家想要繁殖这些热带观赏鱼,不必 *** 记硬背的找寻它们的 *** 成熟期,我们又不是去繁殖龙鱼,这些观赏鱼大体上只要是好好的喂养,到了成年期它们自然而然的就会繁殖,我们只要记得半年和一年这个时间点就差不多少。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
各位鱼友大家好,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饲养、繁育实践知识,敬请大家关注,让我们轻松养水,快乐养鱼!
在养鱼老道昨天的文章中分享给大家,如何使用最简单的 *** 对金鱼做雌雄鉴别,很多鱼友都在说,原来 *** 就如此简单啊,事实也就是如此,根本没有什么难度可言,只要是说破了,我们自己再去仔细观察,可以说是一学就会,那么热带鱼的雌雄鉴别呢?
我倒是感觉比起金鱼还要简单,但是有些品种可能不会有金鱼那么更直观,金鱼在 *** 期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追逐行为,然后轻易就可以挤出鱼卵,热带鱼可不行,直接就给挤死了,但是热带鱼也会有热带鱼雌雄鉴别的大致规律。
一、雌雄鱼在体色上和个体大小上一定会有所差异
这是需要我们去仔细观察的之一点,那就是观赏鱼的雌雄个体大小不同和色泽上的差异,这一点是肯定会有的,关于个体差异可能也会出现一些个别情况,但是我们不做探讨,我们只说大部分。
打个比方说吧,比如说孔雀鱼,这是最有 *** *** 的小型热带鱼,我们一般的 *** 是看腹鳍,尖的是雄 *** ,圆的是雌 *** ,但是在个体上雌 *** 孔雀鱼都要比雄 *** 孔雀鱼大得多,而雄 *** 孔雀鱼的体色有要比雌 *** 靓丽得多,这是这些卵胎生观赏鱼基本能够有的雌雄特征。
再比如珍珠马甲、蓝曼龙之类的,它们和孔雀鱼比较相近,也是雌鱼要比雄鱼在个体上大得多,待它们成年之后,我们一看其个体大小,基本上就很直观了,而且它们的雄鱼体色也是比起雌鱼要艳丽很多,这个雄鱼体色比起雌鱼艳丽,几乎是所有生物的主要特征。
只不过我们人类,男人们在感觉上觉得女人美丽罢了,说不定在其他生物的眼里,还是我们男同胞比较漂亮呢,我估计应该是这么回事。
二、起头问题与鱼鳍的长短问题,雌雄鱼区别也很大
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第二点,那就是很多慈鲷科观赏鱼的雄鱼会有起头的现象,也就是它们的头部会看起来略鼓,而雌鱼的头部大部分都是偏平的,最为明显的具有 *** *** 的品种就是罗汉鱼了。
而与罗汉鱼学血缘或者习 *** 相近的很多中大型慈鲷科的观赏鱼,雄鱼都是如此,我们比如说火口鱼、绿巨人、花老虎、鹦鹉鱼、红尾皇冠、地图鱼、金菠萝等等有很多,包括了一些非洲慈鲷,布隆迪、萨伊之类的,甚至于燕鱼、七彩、迷你鹦鹉鱼、 *** 鱼的雄鱼都有可能出现这种略微起头的情况。
只不过是有些品种看起来并不是那么明显,这就需要我们自己的去仔细观察了,还有点就是,一般的慈鲷科观赏鱼的雄鱼反而要比雌鱼在体型上大很多,它们和孔雀鱼还有蓝曼龙等正好相反,而且它们的鱼鳍会比雌鱼更为飘逸,用比较专业的话说,就是雄鱼各鳍的拉丝会很长。
三、腹部观察也是重中之重
最后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当热带观赏鱼达到了 *** 成熟之后,它们的腹部变化是非常明显的,不像金鱼有时候看腹部根本看不出来有什么异常,热带鱼如果伙食相当好,雄鱼也会有一定的肚子,但是绝对不会有雌鱼那么膨大,这是决然不同的两种胖,这就好像是胖子和孕妇,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还有一点就是吃完饭之后的雄鱼腹部可能也会膨大,但是很快就会消化完毕,肚子也就缩回去了,而雌鱼的肚子就是一直鼓胀,我们是完全可以分辨的出来的。
最为明显的就是斑马鱼,雌鱼的腹部会非常鼓,而雄鱼几乎是没有肚子,另外还有比较明显的就是斗鱼和蓝曼龙之类的也是如此,而最难分辨的无外乎侧扁型的观赏鱼,比如说燕鱼和七彩、地图鱼、迷你鹦鹉鱼之类的,但是如果我们投喂的营养跟上了,还是可以看出来雌雄鱼的肚子会有所不同的。
四、看反应,这一点也是比较准确的
最后还有一招就是看反应,因为大多数的热带观赏鱼都是 *** 恋爱的,它们会有很多的 *** 期反应,这一点尤为重要。
我们比如说,雌雄鱼开始一起双宿双栖,一起共同攻击别的观赏鱼,一起啃食产卵桶,一起进出陶罐或者贝壳等,这些都是我们很容易观察到的它们的正常 *** 期反应,基本上就可以通过它们这些状态上的不同,而很快的分辨出来雌雄。
而如果是到了临产前期,它们的 *** 器就会外突和下垂,这个时候就更容易分辨了,完全可以看出来不同的 *** 状,再之后,如果连哪个鱼产卵我们还看不出来的话,那也是不可能的事了。
总而言之,热带观赏鱼的雌雄鉴别 *** 大致就是如此,比起金鱼来,有的是更为简单,比如孔雀鱼等,有的是略微有些难度,但是它们一定会通过一定的表现来告诉我们,我们只要能够及时仔细的去观察,就一定能够准确的区分。
这个问题也是需要鱼主人自己去精确地判断,通过上述的各种表象,而不是说,我们随便发来一个 *** 或者 *** ,别人就能够轻易地看出来的,有些品种可以,有些品种,即使把 *** 看烂了那也是分辨不出来的,因为需要我们结合它们平时的各种行为才能够判断准确。
最后一点就是,大部分的观赏鱼没有到达 *** 期或者繁殖前期,我们是很难分辨雌雄的,因为它们应该有的表现根本就没有出现,因此我总是说,想要搞繁殖更好就是从小苗养起,而且数量不要太少,一个是可以培养我们的饲养观赏鱼的良好习惯,一个就是需要我们的仔细观察。
对于完全没有任何繁殖经验的新鱼友来说,并不建议直接购买,比较高档的观赏鱼的种鱼回家进行繁殖,而且很多鱼友大部分情况下只去购买一对,这其中的可变因素太多,水也很深,极其容易上当受骗或者导致繁殖失败。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
不是说低温饲养热带鱼它们一定会患病,这其中还会有一些其他因素关注养前鱼老道,关注更多观赏鱼实践知识,让我们简单养水、轻松养鱼!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谈到了观赏鱼的冬季饲养问题,可能有些鱼友表示不能够相信,像燕鱼和金菠萝之类的热带观赏鱼,那可是毛病很多的,它们动不动就会患病,还有虎皮鱼,不是说它们是属于高温高氧鱼吗?
事实上并非如此,水温问题造成观赏鱼患病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由于我们所饲养的观赏鱼长期的生活环境和水温极度不稳定有关,而不是说这些观赏鱼在一定范围内的低温下并不耐受。
虎皮鱼一直在室外养殖到了深秋
深秋是个什么概念,这么说吧,貌似虎皮鱼已经快被冻僵了我才想起它们来,据我估计当时的水温可能是也只有十五六度了吧,甚至于更低。
我是一直把它们放置在院中饲养了一个夏天加上一个秋天,当我发现它们不好的时候,当时我也是以为彻底完蛋了,都不太会游动了,但是最终当我把它们移至室内之后,好像是二三十条吧,最终死亡的可能也就一两条,其余的全部活了下来。
而且更令我惊奇的是,它们也没有患上什么白点病,水温一高立刻全部都恢复了活力。
燕鱼本身要求的水温并不高
这个事情养鱼老道也早就说过,三十年前,最古老的的水温计上表示的热带鱼更佳水温是18到24度,它上面有一个竖线,写着更佳水温四个字,或许人家不是指的根本不是燕鱼。
但是我们买回家水温计,看到上面的标识,都误以为燕鱼就是生活在这个温度下的,所以一直都是在20度上下饲养燕鱼,只有到了繁殖期才会把水温缓慢地提到26到28度左右。
就是那么个饲养 *** ,燕鱼从来也没有因为水温的问题出现什么大事。
室外放养银龙鱼
这个事情在我以前的文章中也提到过过,当时还有人评论道,开头一幅画,其余全靠编,不编也没办法啊,接近20 *** 情了,我到 *** 当年的 *** 去?
我确实是在我以前所工作的单位防火池子里,用网箱的 *** 饲养过银龙鱼,那时候的银龙鱼可并不便宜,所以说谁也不可能把它们给忽视,整个单位的人员都把它们当成宠物来看待,因此水温问题我也不是没有在意。
在室外鱼池里,银龙鱼生活到20到22度的水温下,也不会有任何的问题的,这些我都有测量过,虽然那时候的水温计有可能不是太准。
但是后来我在鱼缸里饲养银龙鱼,水温也是在22度左右,因为饲养这些东西冬天确实是太费电了,那时候也没有那么大瓦数的加热管,我们这里也买不到,一个一米二的鱼缸里就是一个200瓦的加热管在将就着,只要能够保证住它们的正常摄食和基本状态就行。
就是鹦鹉鱼在这个水温下,基本看不到什么红色了,但是也没有发病。
金菠萝鱼22度我也饲养过
我是在一个60厘米长的鱼缸里饲养的几条金菠萝种鱼,本身我也不是不知道它们的毛病较多,不像鹦鹉鱼和银龙鱼那么皮实,鱼缸又小,水温提的也较快,所以就一直保持在22度以上了。
金菠萝鱼也是一切正常,该吃吃该玩玩,体色上也没有什么暗淡的想象,也会正常的打斗,抢占地盘,只是由于鱼缸饲养的密度较大,或者是水温问题也有一定的关系吧,它们并不会繁殖。
再说了冬天我也不会让它们繁殖,也捞取不到鱼虫了,那时候根本不知道有丰年虾这回事。
体质永远是之一位的
以上的这些热带鱼,全部都是我自己把它们从下饲养长大的,大部分小型观赏鱼都是一直吃的鱼虫,而大型鱼都是直接投喂的小活鱼,所以说在体质上它们不是一般的强健,尤其是都在室外饲养,有青苔有鱼虫有阳光,而且水体开阔,又都经历过了室外的风风雨雨,它们都不是那些温室里的花朵,只有经过了千锤百炼,它们才能够有效地对抗低温环境。
所以说,我们饲养观赏鱼,想要它们能够比较的耐低温,必须提前对它们予以一定的锻炼,我就喜欢饲养观赏鱼从小养起,一直养大,养到繁殖,还喜欢室外放养,不用过滤。
我就喜欢饲养观赏鱼,能够给鱼儿提供更好的食物,使我的观赏鱼以最快的速度生长,当它们顺利的长起来之后,一般的疾病根本就压不到它们。
但是一开始饲养,我也是相当谨慎的,不可能让它们从温室中直接进入到恶劣环境,在室外放养时,首先的放养温度基本上都是饲养它们的更佳温度,然后经过了一个夏天的高温,让它们自然而然地随着季节更替而进行自我锻炼去吧。
本身来讲,在我们这里整个夏天和秋天都没有什么极为恶劣的天气,大部分情况下,温度都是平铺直述的下降,没有剧烈的大氛围变动,所以说鱼儿在自己强健的体质下和我一个夏天的喂养下,就可以自我对抗这种低温环境,几乎都不会患病。
现在就是加强观赏鱼体质的时候
因此,我们想要自己的观赏鱼能够适应低温环境而不患病,那么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注重观赏鱼的体质培养了,说实在话,现在已经是有点晚了,如果是在夏季那就更好了。
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加强和注重一下鱼儿的食物供给,尽可能让它们能够获取到更佳食物,体内存贮更多的脂肪,达到更佳的生活环境和状态。
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做的,那么到了冬天,至少在电费上还是会省下来很多的,即使我们不在乎这个电费问题,冬天里把它们饲养在更佳水温下,通过我们现在的食物供应,它们一定会展现出更好的状态,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说,低温环境到底是不是唯一促成观赏鱼患病的原因?
对于体质较差的和初入鱼缸的观赏鱼来说,绝对会是,但是对于体质强健的观赏鱼,除非是我们的水温不恒定,突然间忽高忽低的变换,否则的话,水温稍微低点,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
图文/养鱼老道 原创
一位鱼友提出了可不可以用凉白开水饲养金鱼的问题,他说总觉得自来水不好。
如果我们纯粹的只是用凉白开水来养金鱼的话,那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凉白开水中至少是氧气含量极少,而且各种微生物都已经被 *** 了,所以相对来讲,凉白开水反而不如自来水更适合来养金鱼。
如果是用一缸静水凉白开来饲养金鱼的话,几乎是必死无疑,但是如果在凉白开水中用增氧泵持续增氧的话,金鱼还是可以存活的,不过凉开水中连微生物也没有,属于无任何营养的寡水,养鱼老道不建议用凉开水饲养任何的观赏鱼。
自来水中融氧量丰富,也有很多的的有益菌生活在其中,只是自来水中的氯气需要通过适当的晾晒,自然的去挥发掉就是了,所谓的自来水不能养鱼,或者是鱼死了就赖到自来水头上的说法都是完全错误的,我们不应该把死鱼的责任怪到自来水头上,更不能因此就想到要用凉白开水养鱼。
有些时候事实正相反,如果我们去把自来水整成凉开水那过程反而会比较的麻烦,又得烫又得晾的何苦为之呢?
如果是缸中有鱼需换水,手头上没有困好的现成的自来水,偶尔兑点凉开水也是可以的,更好还是能够爆氧一下,再一个凉白开水的水质太软,也不适合饲养金鱼。
不过嘛,对于某些热带鱼的繁殖,特别是需要软水才能够正常繁殖的热带鱼,在我们手头上搞不到蒸馏水的前提下,凉的白开水反而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这个实验养鱼老道还是做过的,包括了燕鱼、红绿灯鱼、金菠萝鱼的繁殖。
特别是对于金菠萝鱼的繁殖,一开始怎么也整不好,后来养鱼老道发现是我们这里的自来水水质太硬的缘故,自己又懒得去整蒸馏水,那个时候还没有纯净水这一说,在连续几窝孵化率都不高的前提下,我就想到了是否可以用兑热水的 *** 试一下。
首先当然是把自来水烧开啦,然后把开水静置到一定温度就开始爆氧,再放到室外有阳光的地方,晾晒个一两天,让它适当的见见阳光和微生物,然后我当时好像是按照四分之一的比例兑入鱼缸的,反正是比例不是太小,自己也知道死不了鱼,这倒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最后的结果确实是不错的,鱼卵出现白卵的现象极少,几乎都能够成活。
不过现在这种做法基本上也用不上了,一个是因为很多热带鱼已经适应了一定硬度的繁殖水质,另一个就是纯净水也很容易搞到,我们没必要整的这么麻烦,除非是急需情况下,那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如果冬天的热带鱼缸里需要换水升温,300斤水的鱼缸,直接倒上一暖瓶的开水,水温迅速的就能够提起来三五度左右,或者适当的兑点凉水也可。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
各位鱼友大家好,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饲养、繁育实践知识,敬请大家关注,让我们轻松养水,快乐养鱼!
饲养热带观赏鱼的鱼友们可能都知道,有很多的热带观赏鱼,尤其是慈鲷科的观赏鱼品种,其中大多数都是喜欢 *** 恋爱的,这一点可不是跟我们人类学的,是人家的老 *** 基因里带的,也正因为它们能够 *** 恋爱、自己成对,才给我们饲养它们带来了更多的乐趣。
很多鱼友饲养有迷你鹦鹉鱼、红尾皇冠、燕鱼等品种的观赏鱼,我们经常会见识到它们非凡的爆缸能力,但是也有很多的鱼友,即使整天呆在自己的鱼缸前不断地观察,不断地端详着,明明知道自己的观赏鱼已经成年了,而且也已经成对了,双宿双栖的来来往往,我们比如说迷你鹦鹉鱼,都长时间的待在陶罐里了。
可它们为什么就是不进入状态呢,为什么总是不去繁殖,这不是很奇怪吗?原因就是在很多细节上我们忽略了。
只有一个原因会导致这种问题的出现,除了常见的几大基本条件以外
很多鱼友一开始会怀疑到鱼缸里的水质和水温,这一点也很正常,其实大部分的热带鱼都是比较喜欢在弱酸 *** 的软水中繁殖,我们比如说常见的七彩神仙鱼、燕鱼、金波子、金菠萝之类的。
但是,像是迷你鹦鹉鱼和红尾皇冠,基本上不属于此列,只要是中 *** 水,哪怕是弱碱 *** 水质,它们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我的迷你鹦鹉鱼前后三窝都是在井水中繁殖的,出鱼率和小鱼苗的成活率都很高,没有任何的问题,红尾皇冠以前我也繁殖过,也没有使用什么软水,以至于最后实在受不了了,大鱼小鱼被我全部送人了。
需要软水的,我们当然也要准备,否则可能永远不出鱼,但是这并不 *** 它们不产卵啊,以前我也尝试过金菠萝、燕鱼、七彩、罗汉的繁殖,它们未必都需要大量的软水,只是金菠萝似乎较难,需要兑蒸馏水而已,普通的七彩、燕鱼,甚至于罗汉鱼对此也未必在意,至少它是能够出鱼的,不过是鱼卵孵化率的多少罢了,有可能一条小鱼也不出。
再就是一个水温的问题,这一点很多鱼友都能够想到,既然我们想要繁殖,在水温问题上一定也会有所保证,大致上要比它们的平时饲养水温高上一两度就可以,上述所有的观赏鱼,在26到28度的水温下,完全可以达到正常的繁殖条件。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说是一个小问题也可以,那就是心理压抑,其中还包括了一个饲养水体大小的问题,这里所指的是多种或者多条观赏鱼混养在一起的水体。
没有安全感,凭什么要生小鱼?生出来也是个死
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之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这些鱼爹爹、鱼妈妈们根本没有安全感,这才是令它们久久不能生育的更大障碍。
很多鱼友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迷你鹦鹉鱼在想要繁殖之前,亲鱼会去叼取鱼缸底部的陶粒或底沙,有的是在陶罐的周围,把陶粒高高的堆积起来,堆成一个小山峰,而且这个小山峰和它们想要繁殖的陶罐还有一定的距离,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为了等到它们的小鱼苗出生之后,能够在这个小山峰的掩护下,在低洼地正常活动,而不会被敌人所发现,一旦有危险,它们可以迅速进入陶罐里,这就是它们父母的思维。
还有的鱼友会发现,不对啊,我的迷你鹦鹉鱼就不这么干,它们是把陶粒直接叼到了陶罐里,这又是为什么呢?
太简单了,因为室外没有多余的活动空间,所以亲鱼就会选择在陶罐内为小鱼苗搭建起避难场所,换句话说,它们的心里和明镜似的,知道自己的孩子们活动空间有限。
如果地方再小呢?
或者这对亲鱼总是在不断的受到其他观赏鱼的欺负,不时的有一些缸霸或者其他鱼类来 *** 扰到它们的新房子,甚至于 *** 了它们为小鱼苗搭建的屏障,那么它们又会做什么呢?
要么干脆我就是不生,和你们战斗到底,要么就是不断地在修筑它们的堡垒,拆了修,修了拆,哪有时间去繁殖呢?
这就是我们所见到的观赏鱼,即使成对了,它也不繁殖的更大原因,因为它们认为自己的安全问题还没有解决好,凭什么要生小鱼,即使生出来,小鱼苗也是个死。
我们更不用说,在一些七彩神仙鱼或者燕鱼的混养鱼缸里,那个可怜的繁殖桶被好几对七彩霸占来霸占去,它怎么可能去繁殖?
还有的鱼友,在鱼缸里只饲养了三条鱼,这也有可能导致,鱼缸里永远重复着三角恋的故事,最终没有任何结局。
看似安全感,事实上就是一个饲养水体和饲养密度问题
很多鱼友会说了,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是因为它们受到了别的观赏鱼的压抑,那么我们把它们单独提出来总可以了吧?为什么它们还是不生呢?
这里首先牵扯到的也是一个水体大小的问题,水体太小了的话,它们同样也会感到压抑,但是很多的热带鱼可以不受此 *** ,除非是水体过小。
那么余下来的问题就是我们惊动了它们,在这种惊动中,亲鱼的耐受力未必一致,比如说有的雄鱼迅速适应环境,只想着它们的好事,而雌鱼正处在担惊受怕中,还没有回过神来,根本不想生,那么它们之间势必就要开战。
还有的就是雌鱼已经 *** 了,但是雄鱼也只是在 *** 状上有所表现,事实上它们尚未真正成熟,所以隔离后它们还是一个打,翻天覆地的打斗,这种情况也很常见,所以说,遇到了这些情况,我们就要原缸隔离,让它们双方都稳定一段时间再说。
但是,大部分的热带观赏鱼,都是雌雄之间的 *** 成熟的时间差不多,之所以它们已经成对了,还会出现迟迟不生育的现象,只有一个原因了,说白了就是,我们的饲养密度过大,水体不宽阔,它们没有了自我发挥的余地。
我们看起来好像是观赏鱼啥也不懂,事实上它们和人类唯一的区别就是,这些慈鲷科观赏鱼的每一次繁殖行为,都是为了迎接自己的后代降生,是为了它们种族的延续,而不是单纯为了娱乐,所以它们必须要为自己的后代负责。
相比之下,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吧,大家都懂的。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
鱼缸里饲养的罗汉鱼为何眼球突出,我们该如何治疗?图文/养鱼老道 原创
突眼病是观赏鱼中比较棘手的疾病,发生突眼病的观赏鱼品种很多,比如罗汉鱼、鹦鹉鱼、地图鱼、龙鱼、金菠萝、燕鱼和七彩,眼睛大大的金鱼却很少会犯次病。
观赏鱼的突眼病有很多的病因造成,但是比较常见的原因会有三个:
一、蒙眼病
初期鱼儿的眼睛因为水质不好而导致了细菌感染,如果我们发现不及时或者处理不当,造成了病情恶化,观赏鱼就有可能继续的发展成突眼。
二、鱼儿的打斗外伤
由于鱼儿们的打斗外伤,伤及到了眼部,或者是因为过度的惊吓导致了眼部被异物所伤,从而发生了突眼的现象。
三、头洞后期
观赏鱼患上了头洞疾病,有的就会发展成突眼,也有的是头洞症状不太明显而突眼症状却很明显。
但是突眼病的大部分原因都是来源于水质不好,水质酸化,老化是导致突眼病的元凶,即使是鱼儿的眼部受到了外伤,如果是水质良好的话,鱼儿也能够很快的自愈,所以水质问题是饲养观赏鱼的大问题,包括头洞症状也与水质有一定的关系。
对于这种眼部疾病,我们在下 *** 治疗之前还是要先来调整好鱼缸的水质,但是既然观赏鱼已经发展到了突眼的这一步,我们是必须要下 *** 治疗了,这可不是说换换水、观察一下就能够轻易地就治好的。
在下 *** 方面,我们还是要尽量的去下一些 *** *** 比较柔和的 *** 物,象 *** 和食盐之类的 *** 物我们就不要轻易去用了,而且也起不到什么很好的疗效。
如果是普通的蒙眼,可能我们用老三样就可以轻易的调理好,但是发展成突眼这个病就很难治疗了,如果鱼儿的头洞病已经是非常的明显,那我们可以先来治疗头洞,这个很简单用点消炎 *** 抹上就是了,头洞好了之后突眼就会得到相当大的缓解,再治疗起来就会简单的多了。
那么对于突眼病,我们可以下 *** *** 比较柔和的消炎 *** 去调理,比如复方新诺明和土霉素、甲硝唑都是广谱抗菌 *** ,治疗效果也不慢,既然是已经突眼了,我们必须浸泡加上外敷 *** 齐下。
可以先用每三百斤水十片新诺明的 *** 量来浸泡病鱼,三天之内根本就不用换水,就那么泡着就可以了,过滤器也不必停,鱼食该喂喂,同时我们使用甲硝唑来涂抹病鱼的眼睛,最后加上红霉素软膏,至少一天两次的涂抹,连续三到五天这样子效果会非常的快,再配合良好的水质和升温即可。
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也不排除最后一种因素,那就是内寄,也就是说病鱼最初的疾病来源于六鞭毛虫导致的头洞,这个我们也不怕,甲硝唑本身对于观赏鱼的内寄就会有很好的疗效。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