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断路器动作时间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断路器动作时间的知识,包括断路器合闸时间和分闸时间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 断路器动作时间的定义及其测量 ***
- 保护1~8的动作时限
- 漏电断路器动作时间和动作电流是多少
- 塑壳断路器动作时间
- 断路器的动作时间是多少
- 断路器的反时限,定时限,瞬时限分别指的是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总配电箱漏电保护器动作时间选多大的
一、断路器动作时间的定义及其测量 ***
断路器的合闸时间,指断路器从机构的合闸 *** 作发起开始,至动静触头过后超程弹跳结束的过程时间。分闸时间指机构分闸 *** 作发起开始,至动静触头分离结束为止。断路器的合分闸时间一般没什么实际用途的,因为如果合闸分闸时间不符合要求,那么它的机构参数(开距、超程、脱扣力、终压力等)也会直接的体现出不合格,一般来讲测量这些参数就行了。当然如果拥有精密的测量仪器设备,时间也是可以测量的。此外,断路器的测量 *** 一般如下:
1、开距、超程:深度尺测量就行了,测量分闸状态动静触头垂直方向的差就是开距了;将断路器合闸测量动触头与基座的垂直方向距离,数据记录起来,然后分闸撤去静触头再合闸测量动触头与基座的垂直方向距离。两者相减就是超程了,不同规格超程数据不一样。你可以翻翻你们公司的技术要求标准。有一点要注意,三相或者四相的开距与超程应平衡,就是数据大小应一致或者尽量接近,这样的机构才算合格的,如果相与相之间的开就与超程不一致,那机构就要重新调了。
2、脱扣力:用 *** 力矩顶牵引杆,脱扣的瞬间记下力值就是了。
3、终压力:用万用表鸣叫功能放在进出线,一般是导通的鸣叫,然后再用一测力工具将动触头竖直往上拉起,等到不鸣叫的瞬间力值就是终压力了。
4、此外,合分闸时间可以在专用设备测量出来的,如漏电断路器的参数整定专用设备等
二、保护1~8的动作时限
1、低压断路器动作时间:在正常情况下,低压断路器动作时间一般为0.1s~0.3s,在故障情况下不超过5s。
2、欠、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欠、过电流保护应该在检测到相应电流值后立即动作,通常需要在0.1s~0.5s之内动作。
3、地错保护动作时间:地错保护应该在检测到接地故障后立即动作,通常需要在0.05s~0.2s之内动作。
三、漏电断路器动作时间和动作电流是多少
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电流为30 *** ,漏电动作时间小于等于0.1S,是完全可以起到保护作用的。
这个参数是确保人发生触电事故后,身体不会产生病理和生理反应。
漏电保护器按不同方式分类来满足使用的选型。如按动作方式可分为电压动作型和电流动作型;按动作机构分,有开关式和继电器式;按极数和线数分,有单极二线、二极、二极三线等等。
下面按动作灵敏度和按动作时间分类:
①按动作灵敏度可分为:高灵敏度:漏电动作电流在30mA以下;中灵敏度:30~1000mA;低灵敏度:1000mA以上。②按动作时间可分为:快速型: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ls;延时型:动作时间大于0.1s,在0.1-2s之间;
反时限型:随漏电电流的增加,漏电动作时间减小。当额定漏电动作电流时,动作时间为0.2~1s;1.4倍动作电流时为0.1,0.5s;4.4倍动作电流时为小于0.05s。
四、塑壳断路器动作时间
塑壳断路器动作时间可以分为三个级别:
1、瞬时动作时间(InstantaneousTripTime):在电路发生严重短路或过载故障时,瞬时动作时间非常快,通常在几毫秒的范围内完成。
2、快速动作时间(Short-TimeDelayTripTime):用于检测中等程度的故障,例如过载或短路。快速动作时间在几十毫秒到几百毫秒之间。
3、延时动作时间(TimeDelayTripTime):用于检测较长时间的过载故障,例如短暂过载。延时动作时间通常在几百毫秒到几秒钟之间。
五、断路器的动作时间是多少
如果是问断路器开始动作的反应时间,大约在20毫秒内(一个周波)。
如果是问断路器从开始脱扣至完全断开(电弧熄灭)的时间,大多在100毫秒左右,有些可在50毫秒内完全分断。
如果是问保护特 *** 的断开时间,不同系列的开关都不一样,下面是某型断路器的动作特 *** :
通过大于10倍整定电流时,瞬时动作,小于0.2秒;
通过大于3.0倍整定电流时,8秒内动作;
通过大于1.3倍整定电流时,两小时内动作;
通过大于1.05倍整定电流时,大于两小时不动作。
六、断路器的反时限,定时限,瞬时限分别指的是
1、反时限: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随短路电流的增大而自动减小的保护。
2、定时限: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不随短路电流的大小而变化的保护。
3、瞬时限:一般成为速断保护,只要线路出现的故障电流大于整定值,保护装置在0s内瞬间动作。当然速断保护也有延时速断保护。瞬时速断保护和延时速断保护的配合,可以避免多级线路出现的保护死区,保障配电网的正常运行。
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总配电箱漏电保护器动作时间选多大的
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规定:
8.2.2总配电箱的电器应具备电源隔离,正常接通与分 *** 路,以及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电器设置应符合下列原则:
1当总路设置总漏电保护器时,还应装设总隔离开关、分路隔离开关以及总断路器、分路断路器或总熔断器、分路熔断器。当所设总漏电保护器是同时具备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时,可不设总断路器或总熔断器。
2当各分路设置分路漏电保护器时,还应装设总隔离开关、分路隔离开关以及总断路器、分路断路器或总熔断器、分路熔断器。当分路所设漏电保护器是同时具备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时,可不设分路断路器或分路熔断器。
3隔离开关应设置于电源进线端,应采用分断时具有可见分断点,并能同时断开电源所有极的隔离电器。如采用分断时具有可见分断点的断路器,可不另设隔离开关。
4熔断器应选用具有可靠灭弧分断功能的产品。
5总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应与分路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相适应。
8.2.3总配电箱应装设电压表、总电流表、电度表及其他需要的仪表。专用电能计量仪表的装设应符合当地供用电管理部门的要求。
装设电流互感器时,其二次回路必须与保护零线有一个连接点,且严 *** 开电路。
8.2.4分配电箱应装设总隔离开关、分路隔离开关以及总断路器、分路断路器或总熔断器、分路熔断器。其设置和选择应符合本规范第8.2.2条要求。
8.2.5开关箱必须装设隔离开关、断路器或熔断器,以及漏电保护器。当漏电保护器是同时具有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时,可不装设断路或熔断器。隔离开关应采用分断时具有可见分断点,能同时断开电源所有极的隔离电器,并应设置于电源进线端。当断路器是具有可见分断点时,可不另设隔离开关。
8.2.6开关箱中的隔离开关只可直接控制照明电路和容量不大于3.0kW的动力电路,但不应频繁 *** 作。容量大于3.0kW的动力电路应采用断路器控制, *** 作频繁时还应附设接触器或其他启动控制装置。
8.2.7开关箱中各种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和动作整定值应与其控制用电设备的额定值和特 *** 相适应。通用电动机开关箱中电器的规格可按本规范附录C选配。
8.2.8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总配电箱、开关箱靠近负荷的一侧,且不得用于启动电气设备的 *** 作。
8.2.9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GB 6829和《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的要求》GB 13955的规定。
8.2.10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使用于潮湿或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8.2.11总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0.1s,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30mA•s。
8.2.12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极数和线数必须与其负荷侧负荷的相数和线数一致。
8.2.13配电箱、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宜选用无辅助电源型(电磁式)产品,或选用辅助电源故障时能自动断开的辅助电源型(电子式)产品。当选用辅助电源故障时不能自动断开的辅助电源型(电子式)产品时,应同时设置缺相保护。
8.2.14漏电保护器应按产品说明书安装、使用。对搁置已久重新使用或连续使用的漏电保护器应逐月检测其特 *** ,发现问题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漏电保护器的正确使用接线 *** 应按图8.2.14选用。
8.2.15配电箱、开关箱的电源进线端严禁采用 *** 头和 *** 座做活动连接。
关于本次断路器动作时间和断路器合闸时间和分闸时间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