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茶指的是清明节前采摘的春茶,是一年中品质更好的茶叶。此时的茶树受虫害侵扰少,茶叶内含物质丰富,因此被称为茶中佳品。近日,明前茶的“排头兵”明前西湖龙井上市, *** 微涨。
记者走访茶楼发现店家已经把明前西湖龙井摆放在店铺的显眼位置。据茶楼负责人介绍,绿茶向来以“鲜爽”著称,最近上市的茶叶是刚刚发芽的头茶,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茶叶泡出来香味浓郁,叶片肥厚,茶毫较多,口感更好。
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产自杭州西湖龙坞村的头茶 *** 为一斤2000多元至3000元不等。后期随着产量的增加,西湖龙井的 *** 也会逐渐亲民。预计在清明节后,各中低档西湖龙井将陆续上市。
据了解,春茶中的特级西湖龙井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芽叶较完整。冲泡后汤色嫩绿(黄)明亮,散发清香或嫩栗香,市民可依照实际情况挑选。
记者:於婷
摄影:於婷
*** :沈一飞
编辑:沈逸清
江南有好茶“两个巴掌”炒出来的西湖龙井|成功申遗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 由受访者提供
2022年11月29日晚,“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 *** 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 作名录。茶及其相关的习俗,将向更多人讲述中国的历史与故事。
说起中国茶,不得不提到的当属西湖龙井。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最为著名的绿茶种类之一,西湖龙井早已闻名世界。一杯绿茶,同青砖绿瓦、烟雨水乡一起,构成了江南水乡的重要意象组合。
西湖龙井茶源于唐,成名于宋、元、明时期,盛于清。因其主要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村,因而得名“龙井茶”。2008年,绿茶 *** 技艺(西湖龙井)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名录。作为该项目的省级非遗传承人,樊生华介绍道,西湖龙井不仅是一种茶叶,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用两个巴掌”做出来的工艺,是没有办法用机器替代的。
樊生华
“西湖龙井在我们这边人的生活里,是必不可少的。老百姓一空下来就会喝茶,甚至有人随身带着茶叶。西湖龙井里面包括了氨基酸、叶绿素等多种对身体有益的元素。除了解渴之外,还有很多的好处。”樊生华介绍道。西湖龙井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汤色为嫩绿或草绿色。樊生华介绍,如果用透明玻璃杯泡茶,便能看到龙井茶的“色绿”:“汤色与杯底的颜色是一样的,而不是比杯底颜色更浅。”而同样一杯茶,龙井茶可以经得住八泡或九泡,另一些茶经过一两泡便香味全无。这也是龙井茶的优点之一。
目前,西湖龙井的工艺现在目前大致有9道,包括采摘、摊放、青锅、回潮、辉锅、分筛、挺长头、归堆、收灰。樊生华介绍,实际 *** 作中是远远不止的。在这9道工序中,又包括了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等龙井茶炒制“十大手法”。“每一道工序都很要紧,比如说摊放走水走得好不好,每波炒茶的重量,都会影响到茶的口感。”经过千百年的累积,整套茶叶 *** 工艺凝聚了当地茶农的智慧,显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
现在的樊生华,主要在做传承与推广教学的工作。他告诉记者,这些年西湖龙井 *** 技艺逐渐得到了重视,去年和今年,在 *** 的组织下,已经开展了很多场培训。每年总共能有400余人前来参加,推广学习的效果是不错的。目前,绿茶 *** 技艺(西湖龙井)面临的传承问题主要还是机械化冲击,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变化带来的影响,“人浮躁了,喝茶的人就少了,茶农的经济效益是徘徊不前的”。但是本次申遗成功后,采访中的樊生华还是持乐观态度的:“我们现在讲守正创新,这肯定是好事情,也是一个好的开始。”
这些年,樊生华参加了不少的交流活动,从四面八方的人喝到了樊生华炒出来的西湖龙井。一些人喝过之后念念不忘,二三十年后,再拿着合影找到樊生华。这让他感触良多,也坚定了他保持传统制茶工艺的想法:“虽然现在也有人做机器茶,但是只有两个巴掌才能做出来西湖龙井的优点,这是机器没有办法替代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 *** ,报料 *** :338 *** 05712】
「寻味中华」一杯龙井茶,饮尽江南春中新社杭州10月30日电 题:一杯龙井茶,饮尽江南春
作者 钱晨菲
每到秋天,茶农李世良都会 *** 桂花龙井,为西湖龙井赋以桂花香,让品茶人感受秋天的味道。
“茶山上热闹的不只是春天,每当杭州桂花盛开,我们都会炒茶做茶,茶香花香沁人心脾。”李世良所在的龙坞茶镇是杭州西湖龙井更大产区。眼下虽不是产茶旺季,但李世良的日子还是围着西湖龙井转,打理茶园、炒制桂花龙井、到中小学教孩子们认识和炒制西湖龙井……
素有“绿茶皇后”美称的西湖龙井因产于杭州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而得名。西湖龙井之名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相传清乾隆皇帝游览西湖时,盛赞西湖龙井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
“龙井是地名、泉名,亦是茶名。”据国家一级评茶师沈红介绍,因气温、光照、相对湿度、降雨量等生长条件所需,全中国的名优绿茶多分布在北纬28°到32°这条“黄金线”间,而西湖龙井茶区位于“黄金线”正中位置,可谓得天独厚。
西湖龙井常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每到三四月份,各地爱茶人士迫不及待来品茶、购茶。”李世良说,“我们常说‘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西湖龙井茶采摘以早为贵,很讲究茶叶的嫩度,一般以一芽一叶为主。清明前气温较低,符合标准的西湖龙井茶产量少、品质上乘,所以 *** 较高。”
西湖龙井素以“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其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内质清香味醇,叶底细嫩呈朵。
为保证茶叶品质和口感,西湖龙井的 *** 很是讲究,需经过鲜叶摊放、青锅、回潮、辉锅、分筛、挺长头、归堆、收灰等工序。“手工炒茶,采摘是前提,杀青是基础,辉锅是关键。喝到口中的西湖龙井,有十几道工序,一道都怠慢不得。”樊生华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湖龙井采摘和 *** 技艺 *** *** 传承人,已和西湖龙井打交道40多年。在他看来,技艺决定口感,西湖龙井茶的手工炒制包括抓、抖、搭、甩、推、扣、拓、捺、压、磨“十大手法”,很考验炒制者功力。
“整个春茶季,从之一波到最后一波鲜叶,茶农要根据天气和鲜叶情况,看茶做茶,灵活调整炒制过程,尽可能让每一把鲜叶达到更优品质。”樊生华说,一般含水量75%的鲜叶最终会成为含水量6%左右的干茶,500克特级西湖龙井通常需炒六七个小时。
冲泡西湖龙井,选用优质的白瓷杯、玻璃杯最为合适。水半入茶、悬壶高冲,绿黄两色茶叶在水中翻滚,似中国水墨画般浓淡相宜。微微晃动玻璃杯使茶叶浸润,馥郁的嫩栗香或豆花香即刻扑鼻。
一杯龙井茶,饮尽江南春。位于杭州西湖边的龙井茶室不时有茶客进出,在这座休憩品茗的清幽之地,北宋文豪苏轼的名句题于院内:“从来佳茗似佳人”。(完)
今年的西湖龙井茶长得怎么样了?别急!都还在沉睡中,预计采摘还需半个月左右杭州人的春天是很忙的,主要做三件事: 赏花、踏青、喝西湖龙井。
尽管气温还很低,但明媚的阳光一出来,春天的模样就有了,除了到处赏春花,不少人已经开始期待新一年的西湖龙井春茶。
眼下,西湖龙井核心产区里的茶叶宝宝们都长得怎么样了?之一杯新茶什么时候可以喝到?
今天(2月27日),橙柿互动记者到梅家坞茶园里,跟着中国茶叶博物馆的茶专家们一起去探了探,绵延的茶树蜿蜒起伏,满眼都是绿意。
先把结果告诉大家,新茶嫩芽们都还在沉睡中,如果气候适宜,距离正式开采还需半个月左右。
与往年茶农们根据各自经验“毛估估”算发芽日子不同,今年多了一项科学的“茶芽监测”。
茶芽监测是中国茶叶博物馆常年进行的一项工作,但今年首次邀请了来自西湖龙井不同产区的6位非遗传承人,以点带面,分阶段寻访并记录各村落 *** *** 茶芽的成长变化。
通过仔细观察,不仅可以记录下茶叶的生长情况,也可以对今年的茶叶长势进行判断与了解,让数据积累最终形成一份专属于西湖龙井的观察报告。
梅家坞村的那株检测茶树,在白云峰下梅家坞村柴窑里。最近一段时间都是一周一测,今天用游标卡尺测量的最新数据是,1.24cm。这是个什么概念?中国茶叶博物馆工作人员王一潇介绍,一般从根部算起,茶芽长到3cm就到了采摘标准了。换句话说,现在的茶叶,都还是芽孢,处在休眠状态。
这片茶田的主人,西湖街道梅家坞村绿茶 *** 技艺(西湖龙井) *** *** 传承人孙琦说,这一片属于峡谷型茶地,主要种植的是龙井43号和群体种两个西湖龙井品种,“还是要看后面天气,但也不会等太久了,最多再半个月左右,今年的新茶就开始了”。
据了解,整个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区共有8000余亩茶地,如果日均温度能达到15℃,那么茶叶生长速度就会非常快。一般,西湖龙井茶都会在3月中旬开采,3月下旬进入大量采摘期,整个茶季持续到谷雨前后。
橙柿互动记者 余夕雯 文/摄
通讯员 朱阳 金晶
今天,西湖龙井茶有了统一包装西湖龙井茶有统一包装啦!今天上午,杭州市西湖龙井茶管理协会正式发布西湖龙井茶统一包装。该包装的“出炉”是在产地证明标识的基础上给西湖龙井增加的又一道“身份保障”。
西湖龙井茶统一包装分为两款。其中,“最杭州,更国际”系列被选为茶农用统一包装。“在这款设计中,三潭印月石塔和西湖边的群山形象是杭州的典型象征,也是西湖龙井茶原产地的地理标识。西湖龙井作为杭州的特产,可以成为‘最杭州’的 *** 。另一方面,西湖龙井也在新时代里走向了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所以在未来她一定是‘更国际’的。”
“最杭州,更国际”包装款的设计师兰伯刘是一名地道的杭州人,他把茶叶嫩芽时的嫩绿、采摘时的纯绿和后期的深绿以及充满阳光和茶香的茶山“白绿”合并在一起放在了西湖龙井的新包装上,通过色彩的更迭更好地体现了龙井茶生长过程
另外一款“最山水,更意境”系列设计用于茶企用统一包装,该款的瓷罐和铁罐造型上立体呈现了断桥、三潭印月等杭州元素, 凸显了西湖概念和人文美学,使其与其他品类茶叶包装的区别清晰可辨。
据了解,西湖龙井茶统一包装将在2021年春茶时节与广大消费者见面。届时,该包装必须与产地证明标识配套使用。
“我们通过推行茶农统一包装,避免熟人市场无标销售行为,激活茶农销售西湖龙井的中高端市场,也规范了西湖龙井茶农散户的市场标准。推行茶企统一包装则可以提高中小茶企的西湖龙井产品辨识度和市场知名度,能更好地帮助中小企业发展。”杭州市农业局种植业和种业管理处副处长申屠姣表示,由于当前市面上西湖龙井茶产品外包装形式各异,辨识度不高,让假冒伪劣“西湖龙井”产品严重损害了西湖龙井品牌价值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为此,市西湖龙井茶管理协会经过设计方案公开征集和三轮社会公众 *** 评选,遴选出这2套主题贴切、特色鲜明的西湖龙井茶统一包装,使其成为原产地保护的有力手段,让西湖龙井这块金字招牌更加闪亮。
新闻多一点:
为了更好地保障“西湖龙井”的品质,太平洋保险与杭州市西湖龙井茶管理协会、各成员茶企单位的合作,为“西湖龙井”品牌专门设计了正品保证保险。
该保险从源头入手,承保茶企销售的各个正规批次的西湖龙井茶,所有批次茶叶做到防伪码、号段、保险单一一对应,同时对客户疑问茶叶的真假检测由 *** 正规单位“龙井茶检测中心”进行质量检测。如果消费者对购买到茶叶的质量有疑问,可送至西湖龙井茶质量鉴定中心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为不符合产品质量的茶叶,将由太平洋保险进行理赔。
记者 何去非
杭州日报 诚意出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杭州日报
西湖龙井:清热提神的绿茶皇后春节到来,吃喝少不了,除了传统的大鱼大肉等硬菜之外,现在人们开始更追求健康的饮食,而健康饮品中的一 *** 择就是茶水。因此新京报记者准备了一系列的“春节茶话”,告诉大家如何认识、选择各式茶叶。今天要说的,是绿茶之中的 *** ——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应该是国人心目中名声最显赫的茶叶之一,是绿茶中的典范,被称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这种茶因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得名,具有1200多年历史。据传,清朝乾隆皇帝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西湖龙井,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
西湖龙井按外形和内质的优次分为多个等级。特级西湖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西湖龙井还有“绿茶皇后”之称,其中一个原因在于,西湖龙井是未经发酵而制成的茶,被认为能够清热、提神、生津止渴等。
新京报记者 欧阳晓娟 *** 来源 企业供图
编辑 李严 校对 李项玲
杭州这里的“老 *** ”开采,曾卖到7.28万一两!昨天下午,杭州龙井村里的十八棵御茶树正式开采。这几棵颇有传奇色彩的茶树来头不小,每年产量也很少,采下来也基本不外售,但每年采摘,仪式感还是得有,因为它的采摘,意味着西湖龙井茶春茶即将迎来大规模开采。
下午2点多,三位采茶能手进入十八棵御茶树保护区采摘茶芽。御茶树是西湖龙井茶最早的品种,也是土生土长的原生混合茶树品种,没有经过人工干预,通过茶结子、子成树的自然过程繁育。
国家一级评茶师 教授级高工 沈红:
御茶树在狮峰龙井村的顶上,文化底蕴丰厚,品质特征相当好,外形秀小、平扁挺直,香气馥郁持久、滋味鲜爽回甘。
十八棵御茶每年产量有限,总产量还不到500克,十分珍贵。2005年,十八棵御茶曾以一两茶叶7.28万元的 *** 成功拍卖。今年的产量预计与往年持平。
3月13日,西湖龙井头茶采摘,率先开采的是龙井43号。
昨天开采的十八棵御茶作为西湖龙井的群体种,茶叶味道比龙井43号更浓一些。而它的开采,也意味着龙井村里的群体种迎来全面开采的阶段。
西湖风景名胜区西湖街道龙井村 *** 总支 *** 徐胜强:
龙井村的群体种占比80%以上,也就有700多亩。
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
来源: 杭州交通918
西湖龙井是如何一步步 *** 成王者的?茶,兴于唐,盛于宋。
在茶的 *** 历史过程中,陆陆续续涌现出了不少名茶。不过自明清以来,西湖龙井快速脱颖而出,从籍籍无名走向王者的地位,有人称“茶虽有之,但皆不及龙井,茶虽有之,但以龙井贵”。
那么,西湖龙井是如何成长为王者的呢?
首先,当然得益于杭州适宜茶树生长的生态环境。
杭州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地理位置处于茶树生长的黄金纬度:北纬28~32度之间,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呈弱酸 *** ,这种与生俱来的优势,注定杭州会产名茶。
早在唐代,《太平广宇记·江南东道》中就说杭州多美石、泉水和名茶。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就记载了天竺、灵隐寺一带所产的名茶,即天竺茶、灵隐茶。
到了宋代,杭州名茶有宝云茶、香林茶、白云茶。
北宋时期,辩才法师在龙泓山狮子峰栽种出了被后人成为“龙井”的茶叶,被誉为“龙井茶祖”。从此西湖龙井开始了它的崛起之路,为诸多文人称道。
比如明代田艺蘅《煮泉小品》中说到,杭州茶叶以龙泓山为最,钱塘、天竺、灵隐者为下品;
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也说:“杭州山茶处处皆清,不过以龙井为最尔。”
甚至有人认为当时的六安茶与龙井相比也只得甘拜下风,清代张沁就说,六安茶,一旗一枪,色莹碧,与龙井同。但仍不如杭州龙井。
由此可见,明清两代的文人雅士对龙井茶均赞赏有加。
除了有好的生长环境,西湖龙井还得益于其独特的炒制工艺。
古时候,西湖龙井均为手工炒至,分为青锅和辉锅。青锅主要是散发茶叶的青草气,使茶叶的色泽和香气基本成型,摊放后,就是最重要的辉锅工序。
辉锅时,对炒茶师父的技术要求很高,要通过抖、搭、拓、捺、甩、抓、推、扣、磨、压等十大手法交替进行,只有时间、火候、手法都恰到好处,才能炒出品质上佳的龙井,所以即便在杭州,也是“山中仅有一二家,炒法甚精”。
西湖龙井炒制难度如此之高,也难怪明代的高濂在对比西湖龙井和六安茶时说,六安茶品质虽好,然炒法不精,故不如龙井。
西湖龙井在明清之时产量极少,明代屠隆《茶说》中提到,当时的龙井茶产地不过数十亩而已,到了清代,翟灏在《湖山遍览》中说龙井茶每岁所产,不过数斤。
龙井既名声在外,又产量稀少,自然 *** 昂贵。许次纾在《茶疏》中不无自豪地说:“吴淞人极贵吾乡龙井,肯以重价。”
然而,即便“肯以重价”,往往也很可能买不到正宗的西湖龙井。
这是因为,随着西湖龙井声望日隆, *** 居高不下,所以早在明清时就有很多假冒西湖龙井的,高濂就记载“附近假充,犹之可也,北山西溪俱充龙井……以乱真者多尔”,而袁枚也在《随园食单》中说,“富贵人家不能吃者也”。
当然,西湖龙井如日中天的地位,当然离不开它的代言人——乾隆皇帝的钟爱和力推。
乾隆六下江南,其中有三次去品尝了西湖龙井,我们知道,乾隆爱盖章、爱写诗,每到一地必须写几首诗过过瘾,这无疑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广告。
之一次是乾隆十六年,乾隆观看完西湖龙井的采制过程后,写了一句广告语,“龙井新茶龙井泉,一家风味称烹煎。”
乾隆二十七年,乾隆再次去龙井,并去老龙井品茶。乾隆三十年,乾隆又去龙井游玩,写了《再游龙井作》一诗,还有追忆龙井寺的诗,比如“我曾游西湖,寻幽至龙井”等。
而且他游览完龙井之后,题下了龙井八景,而御茶十八棵更是令西湖龙井确定了牢不可破的王者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能让更多群众喝到西湖龙井,我国在西湖龙井的种植技术、炒制技术、茶树种植方面进行了大力推广,从此西湖龙井犹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茶饮。
参考资料:《明代以来西湖龙井成为名茶的原因探析》,程雅倩、彭光华,《农业考古》2016年第5期。
干货!识别西湖龙井四个窍门,掌握一个都不怕买假货我们国家的茶文化已经有几 *** 的历史,茶叶从古至今都深受人们的喜爱,说到茶叶自然会想龙井,对于龙井的了解你知道哪些?咱们一起往下看!
西湖龙井:属绿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并因此得名。
龙井茶的采摘有三大要求:一是早,二是嫩,三是勤。
西湖龙井的炒制工艺包括:“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十大手法。
鉴别西湖龙井有四大招数:
一摸:判别茶叶的干燥程度。随意挑选一片干茶,放在拇指与食指之间用力 *** 即成粉末,则干燥度足够;若为小碎粒,则干燥度不足,或者茶叶已吸潮。干燥度不足的茶叶,比较难储存,同时香气也不高。
二看:看干茶是否符合龙井茶的基本特征,包括外形、色泽、匀净度等。
三嗅:嗅闻干茶香气的高低和香型,并辨别有否烟、焦、酸、馊、霉等劣变气味和各种夹杂的 *** 气味。
四尝:当干茶的含水量、外形、色泽、香气均符合要求后,进行开汤审评。取3至4克龙井茶置于杯碗中,冲入沸水150至200毫升,5分钟后先嗅香气,再看汤色,细尝滋味,后评叶底。这个环节更为重要。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龙井茶?主要有四点:
(1)消臭、助消化功效:口臭时食物残渣在酶的作用下形成甲基硫醇化合物产生臭味。西湖龙井茶汤可抑制这种酶的活 *** ,起到消除口臭的作用,更能 *** 分泌更多的消化液,有助于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帮助消化。
(2)减肥养颜:龙井茶中的 *** 、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 *** 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所以饮龙井茶可减肥,不过冷饮会适得其反。
(3)延缓衰老:龙井茶中的 *** 可以有效清除多余的 *** 基,防止脂肪酸的过氧化。
(4)消除疲劳:龙井茶中的 *** 能兴奋中枢神经 *** ,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贮存茶叶的四种 *** :
1.石灰储藏法
2.炭储藏法
3.塑料袋、铝箔袋贮存法
4.金属罐贮存法
今天关于西湖龙井的相关知识分享就结束了,对于龙井你们有更深的了解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点赞!
西湖龙井是十大名茶之首,在《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中常年位居榜首,地位牢不可撼。
真正的西湖龙井主产于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可分为狮龙云虎梅五大字号,其中狮字号龙井又称为狮峰龙井,是公认品质更好的西湖龙井茶。
因此,能喝到一杯正宗的西湖龙井,尤其是正宗的狮峰龙井,是无数茶客梦寐以求的。
不过,每年西湖龙井即将上市之时,也是大量假冒伪劣的龙井扎堆出现之时。
01
外地龙井43号做成的龙井茶
龙井43号是中国农科院从龙井群体中选育出来的无 *** 系国家级品种,由于育芽能力强,发芽早,发芽整齐密度大,龙井43号在全国很多产茶区都有种植。
相比之下,外地的龙井43号茶青成本更低,因此每年都会运到杭州当做西湖龙井来卖。
由于树种相同,工艺相同,所以 *** 出来的成茶足以以假乱真,即便是老茶客往往也会看走眼。
除了会用外地的43号冒充外,还有一些茶商会用四川、贵州等地的鲜叶运到杭州炒制,假冒西湖龙井,所以即便到了杭州本地,也不一定能买 *** 真价实的西湖龙井。
02
西湖龙井掺杂其它龙井
这也是常见的一种掺假方式,由于西湖龙井成本比其它产区的龙井高昂很多,因此有部分茶商为了赚取更丰厚的利润,往往会在西湖龙井中掺杂其它产区的龙井一起 *** ,对于大部分茶客来说,不管是外形、香气、滋味,想要分辨出来是难上加难。
03
外地炒茶师技术差
西湖龙井集中上市的时候,炒茶师傅供不应求,所以有些茶商会从外地聘请炒茶师。但是西湖龙井茶不仅要求产地正宗,炒制技术要求也很高,很多外地炒茶师技术不过关,所以无论是外形、香气还是滋味,都难以达到西湖龙井的要求。
04
过分追求糙米色
糙米色,是正宗西湖龙井的一大特征。但偏偏有些居心 *** 的茶商正好利用了这一点,过分地追求糙米色。在他们看来,形状和糙米色是可以赚钱的,但香气滋味不换钱。
为了作出这种明显的糙米色,制茶师往往在辉锅的时候采取高温辉锅,并延长辉锅时间,这种炒制方式的确能产生糙米色,但这种高火的西湖龙井已经失去了它本该有的鲜爽甜醇的特质。
不过,虽然西湖龙井的确存在一些乱象,但为了保护其品牌影响力和纯净度,从 *** 到品牌茶企,大家都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比如每年杭州 *** 都会向茶企和茶农发放定量的产品防伪标,大家购买西湖龙井的时候一定要认准包装上的防伪标识,查询真伪。